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2-10-08 18:48
商业与经济

“中国电动车已在欧洲市场站稳脚跟”

德国租车巨头订购中国电动车而非大众。
电动汽车麦肯锡:这18个领域将重塑未来
Jason Douglas

■作为德国第一大支柱产业,德国汽车业素有“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之称。然而近日,来自德国的欧洲汽车租赁龙头企业SIXT宣布与比亚迪达成合作协议,将在未来6年时间内采购10万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

对此,德国《焦点》周刊10月7日以“中国以廉价煤电和原材料碾压德国汽车工业”为题刊文称,SIXT给中国企业的大订单是对德国汽车制造商的一记耳光。

文章称,在电动汽车方面,中国不仅坐拥原材料宝库,而且还可以用廉价的电力进行生产,中国人已跳入这一缺口,更快地在欧洲市场上站稳脚跟。

文章回顾了2011年美国底特律车展时的情景,称在那次展会的试驾场上,当时名不见经传的中国企业比亚迪展示了自己的混动车型:BYD F3 DM。轿车的设计乏味,但试驾依然精彩。总而言之,这辆车当时还不是丰田、大众或现代的竞争对手。在2011年,油车达到顶峰,混合动力甚至电动汽车都属非主流车型。

“现在,10多年过去了,趋势发生了逆转”。文章介绍,目前,混合动力、全电动汽车在中国已普及。在技术和设计方面,中国电动汽车早已与特斯拉等国际竞争对手相提并论。在国内市场上,它们甚至比德国的电动车更受欢迎。

“中国人现在将实现他们的梦想,而德国、欧洲和日本的汽车制造商将‘付出代价’”。文章写道,最好的例子是,沃尔夫斯堡(德国大众总部所在地)再也没有人嘲笑中国竞争者。德国的汽车租赁巨头SIXT没有订购约10万辆德国大众新款ID.4汽车,而是订购了比亚迪的电动汽车。

SIXT是全球领先的汽车租赁公司,在全球100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拥有逾2100处营业网点,主要面向商务、公司及私人用户提供一系列高端租车服务。在与比亚迪合作前,SIXT主要为其电动汽车客户提供特斯拉和宝马的车型。

文章指出,大众不能抱怨其电动车不受欢迎,相反,材料短缺和交货延迟已让其电动车型在几个月内售罄。只是,中国人已跳入这一(电动车需求)缺口,更快地在欧洲市场上站稳脚跟。

除了比亚迪之外,10月7日蔚来也正式宣布进入德国市场。文章称,比亚迪、蔚来等中国制造商进军欧洲市场取得重大进展。就汽车生产而言,中国拥有两大优势,尤其是在电动汽车方面。

文章分析称,电动汽车需要的稀有金属,如锂、铜、钴等是传统汽车的六倍。中国或拥有世界上最大份额的电动汽车所需的钴、锂、稀土和其他原材料。欧洲的相关资源几乎是“一片空白”。

“没有亚洲,任何事情都行不通,尤其是没有中国”,文章写道。

“随着电动汽车的兴起,重要的原材料变得极为稀缺。这将导致价格大幅上涨,”汉堡应用科学大学的托马斯·威尔纳教授警告说。文章援引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称,过去一年多时间,锂价格爆涨超700% 。

另外,中国还可以用廉价的电力进行汽车生产。在欧洲,能源短缺和摆脱化石燃料已导致多国电价暴涨。

德国汽车管理研究所(CAM)所长Stefan Bratzel接受《德国商报》采访时表示:“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企业比德国汽车制造商拥有更强的交付能力。SIXT订购的宝马或欧宝电动汽车往往需要一年以上交付。”

德国《经济周刊》10月5日报道称,中国电动汽车和大众一样好——或者更好。德国汽车租赁公司SIXT从中国比亚迪公司购买10万辆电动汽车是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大规模进攻(欧洲)的开始。目前,超过15个中国汽车品牌已准备好征服欧洲市场。

担任大众汽车集团(中国)首席执行官多年的冯思翰在任期结束时得出了一个重要认识:经过几十年的追赶,中国汽车业已经可以与西方竞争。他在2021年底对《经济周刊》表示:“在电动汽车、自动驾驶和连通性方面,一些中国供应商现在至少不相上下。”

“至少不相上下”——在现代汽车的关键技术方面,一些中国制造商可能已经优于大众和丰田等公司。冯思翰认为,这是一种“范式改变”。中国的追赶正变成超越。

2021年,市场研究机构Innofact受德国《经济周刊》委托对德国1000多名车主所作的一项有代表性的调查结果显示,19%的德国车主有意购买中国制造商的电动汽车;在18至29岁和30至39岁的年龄组中,购买意愿甚至更高,分别为23%和27%;29%的德国人表示,暂时不购买中国产电动汽车,但未来可能购买。这意味着,48%的人原则上对中国车持开放态度。■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 中国国旗大规模整治“蝇贪蚁腐”,以安抚民心
    中国国有企业出手帮助稳定股市

    招商局集团下属的七家上市公司、中国石化和国泰君安证券等多家国有企业已表示,将加快股票回购步伐,以期增强市场信心。


  • 年轻人计算机电脑取代程序员?生成式AI正在颠覆软件开发模式
    日薪2000,大厂争夺天才实习生

    在比以往任何一个行业洗牌速度都要迅猛的AI行业,年轻人才的花期,也被提前了。


  • 马斯克2025.2
    马斯克含蓄批评特朗普的贸易理念

    作为特朗普最具影响力的顾问之一,马斯克对白宫的贸易议程提出含蓄批评,这凸显特朗普政府内部围绕这位总统关税措施的紧张氛围。


  • 苹果iPhone美国科技公司感受到中国关税的压力
    美国人赶在关税引发涨价前更换iPhone

    数据显示,一部iPhone的制造成本可能会上涨超45%。美国消费者不愿坐等苹果公司涨价。


  • 普京无意立即停火,特朗普的乌克兰和平大计面临考验
    美媒:特朗普强硬回击中国,对与其他国家谈判关税敞开大门

    特朗普表示,如果中国不取消对美国的一系列报复性关税,他将把对华关税再提高50%。针对“中国要求和我们会面”的情况,特朗普还威胁要终止“所有和中国的磋商”。


  • 贸易美国制造业的衰落:传说、现实及其后果(上)
    美媒:全球股市周一巨震,特朗普威胁对中国再加征50%关税

    金融市场的历史性动荡让投资者几乎无处可藏。特朗普周一表示,如果中国政府不撤回报复性关税,他计划对中国商品额外加征50%的关税。


  • 华尔街特朗普威胁报复对美国跨国公司额外征税的国家
    华尔街准备迎接暴跌后的更多混乱

    周末的华尔街弥漫着愤怒、焦虑和恐惧,支持特朗普的金融巨头如今正应对其关税政策的后果。这场危机的前景尚不明确,巨大的不确定性给市场带来更多混乱。


  • 美国全球游行抗议特朗普及其高级顾问马斯克
    反特朗普抗议集会席卷美国和欧洲

    这场名为“Hands Off”(放手)抗议活动策划者的目标是在1,200个地点举行集会,其中包括美国所有50个州。波士顿、芝加哥、洛杉矶、纽约和华盛顿特区等城市都有数十万人参加。


  • 经济消费烈火烹油:疫情后的美国社会剪影
    特朗普的关税,到底由谁承担?

    刘远举:政客可能撒谎,行业协会可能也只在乎自己行业的利益,但资本市场肯定不会撒谎,会真实地反映整个经济的趋势。


  • 贸易集装箱陈经:中国一直在等反制机会,现在时机已到
    自由贸易已死,对等贸易将升

    高辰:自由贸易的全球化时代(global)结束了,差别贸易的割据化时代(glocal)来临了。所有的经济模式、商业模式、地缘安全模式都将因此受到巨大影响。


  • 中国国旗大规模整治“蝇贪蚁腐”,以安抚民心
    中国国有企业出手帮助稳定股市

    招商局集团下属的七家上市公司、中国石化和国泰君安证券等多家国有企业已表示,将加快股票回购步伐,以期增强市场信心。


  • 年轻人计算机电脑取代程序员?生成式AI正在颠覆软件开发模式
    日薪2000,大厂争夺天才实习生

    在比以往任何一个行业洗牌速度都要迅猛的AI行业,年轻人才的花期,也被提前了。


  • 马斯克2025.2
    马斯克含蓄批评特朗普的贸易理念

    作为特朗普最具影响力的顾问之一,马斯克对白宫的贸易议程提出含蓄批评,这凸显特朗普政府内部围绕这位总统关税措施的紧张氛围。


  • 苹果iPhone美国科技公司感受到中国关税的压力
    美国人赶在关税引发涨价前更换iPhone

    数据显示,一部iPhone的制造成本可能会上涨超45%。美国消费者不愿坐等苹果公司涨价。


电动汽车麦肯锡:这18个领域将重塑未来
2022-10-08 18:48
商业与经济

“中国电动车已在欧洲市场站稳脚跟”

德国租车巨头订购中国电动车而非大众。
Jason Douglas

■作为德国第一大支柱产业,德国汽车业素有“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之称。然而近日,来自德国的欧洲汽车租赁龙头企业SIXT宣布与比亚迪达成合作协议,将在未来6年时间内采购10万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

对此,德国《焦点》周刊10月7日以“中国以廉价煤电和原材料碾压德国汽车工业”为题刊文称,SIXT给中国企业的大订单是对德国汽车制造商的一记耳光。

文章称,在电动汽车方面,中国不仅坐拥原材料宝库,而且还可以用廉价的电力进行生产,中国人已跳入这一缺口,更快地在欧洲市场上站稳脚跟。

文章回顾了2011年美国底特律车展时的情景,称在那次展会的试驾场上,当时名不见经传的中国企业比亚迪展示了自己的混动车型:BYD F3 DM。轿车的设计乏味,但试驾依然精彩。总而言之,这辆车当时还不是丰田、大众或现代的竞争对手。在2011年,油车达到顶峰,混合动力甚至电动汽车都属非主流车型。

“现在,10多年过去了,趋势发生了逆转”。文章介绍,目前,混合动力、全电动汽车在中国已普及。在技术和设计方面,中国电动汽车早已与特斯拉等国际竞争对手相提并论。在国内市场上,它们甚至比德国的电动车更受欢迎。

“中国人现在将实现他们的梦想,而德国、欧洲和日本的汽车制造商将‘付出代价’”。文章写道,最好的例子是,沃尔夫斯堡(德国大众总部所在地)再也没有人嘲笑中国竞争者。德国的汽车租赁巨头SIXT没有订购约10万辆德国大众新款ID.4汽车,而是订购了比亚迪的电动汽车。

SIXT是全球领先的汽车租赁公司,在全球100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拥有逾2100处营业网点,主要面向商务、公司及私人用户提供一系列高端租车服务。在与比亚迪合作前,SIXT主要为其电动汽车客户提供特斯拉和宝马的车型。

文章指出,大众不能抱怨其电动车不受欢迎,相反,材料短缺和交货延迟已让其电动车型在几个月内售罄。只是,中国人已跳入这一(电动车需求)缺口,更快地在欧洲市场上站稳脚跟。

除了比亚迪之外,10月7日蔚来也正式宣布进入德国市场。文章称,比亚迪、蔚来等中国制造商进军欧洲市场取得重大进展。就汽车生产而言,中国拥有两大优势,尤其是在电动汽车方面。

文章分析称,电动汽车需要的稀有金属,如锂、铜、钴等是传统汽车的六倍。中国或拥有世界上最大份额的电动汽车所需的钴、锂、稀土和其他原材料。欧洲的相关资源几乎是“一片空白”。

“没有亚洲,任何事情都行不通,尤其是没有中国”,文章写道。

“随着电动汽车的兴起,重要的原材料变得极为稀缺。这将导致价格大幅上涨,”汉堡应用科学大学的托马斯·威尔纳教授警告说。文章援引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称,过去一年多时间,锂价格爆涨超700% 。

另外,中国还可以用廉价的电力进行汽车生产。在欧洲,能源短缺和摆脱化石燃料已导致多国电价暴涨。

德国汽车管理研究所(CAM)所长Stefan Bratzel接受《德国商报》采访时表示:“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企业比德国汽车制造商拥有更强的交付能力。SIXT订购的宝马或欧宝电动汽车往往需要一年以上交付。”

德国《经济周刊》10月5日报道称,中国电动汽车和大众一样好——或者更好。德国汽车租赁公司SIXT从中国比亚迪公司购买10万辆电动汽车是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大规模进攻(欧洲)的开始。目前,超过15个中国汽车品牌已准备好征服欧洲市场。

担任大众汽车集团(中国)首席执行官多年的冯思翰在任期结束时得出了一个重要认识:经过几十年的追赶,中国汽车业已经可以与西方竞争。他在2021年底对《经济周刊》表示:“在电动汽车、自动驾驶和连通性方面,一些中国供应商现在至少不相上下。”

“至少不相上下”——在现代汽车的关键技术方面,一些中国制造商可能已经优于大众和丰田等公司。冯思翰认为,这是一种“范式改变”。中国的追赶正变成超越。

2021年,市场研究机构Innofact受德国《经济周刊》委托对德国1000多名车主所作的一项有代表性的调查结果显示,19%的德国车主有意购买中国制造商的电动汽车;在18至29岁和30至39岁的年龄组中,购买意愿甚至更高,分别为23%和27%;29%的德国人表示,暂时不购买中国产电动汽车,但未来可能购买。这意味着,48%的人原则上对中国车持开放态度。■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