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2-09-22 10:30
社会与生活

老有所养,少不多生

古尧: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差导致低生育,政策方认为 “老龄化”下要加快养老建设,社会学家则认为是因为“内卷化”;低生育率真那么糟糕么?
老有所养,少不多生
古尧

■经济学家认为经济不好会导致人们不愿生育,政策制定者认为 “老龄化”下要加快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社会学家则认为低生育倾向是因为“内卷化”。中国当前的低生育率,正是反应了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进步。

1.经济发展和生育率变化

显然,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状看,发达国家生育率低、发展中国家生育率高。就单一国家而言,随着经济发展、国家变富,各国生育率便一路走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一路下降。从世界各国人口变动历史看,大底如此。

这给人们一个印象:越穷越生。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得出相反结论——“越生越穷”!就当前处于绝对贫困的撒哈拉以南非洲穷国来说,那里的人们吃不饱肚子也并非人口太多了,以致当地土地资源出产不了足够的粮食,而当地又没有其它资源可以进口粮食,活着经济不够发达以致买不起国际市场上的粮食。实际上,即使生产技术落后,非洲和一些饿肚子国家社会的土地粮食生产潜力是足够的,显然“马尔萨斯”陷阱并不存在。对这些穷国,国际社会有公认的不发达理由,尽管这些认识理由并不一致,很多情况下还完全相反,因而常常不能达成国际社会的援助共识。

从中国的人口变化看,越穷越生在很大程度上也不符合中国社会人口增长变化概况。上世纪60年代初,中国社会曾有过短暂的吃不饱饭时期,某些地区甚至饿死了人,1961年竟然出现了人口绝对规模的减少现象,当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2%。随着1962年后国民经济走出极端情况恢复发展,人口增长率也迅速恢复到2.5%上方的水平;1972年后,由于计生工作在全社会展开,以及经济社会运行持续处于非正常状态,中国人口增长率又经历了一波快速的下降过程,由1971年的2.75%持续下降到了1977年的1.36%。1979年中国正式施行独生子女政策,但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的居民抚养能力提升,全社会生育率反而提升,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反而缓慢提升,直到上世纪90年代后重新进入下降通道。从计生政策在中国的发展看,上世纪80-90年代是施行最为严格和持续的时期,80年代的人口增长率提升显然是经济发展带来的结果,而90年代的持续下降则是持续超2个时代计生政策积累效应的逐渐呈现。

2.低生育率的一些似是而非理由

有观点认为,中国上世纪90年代生育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持续下降,是计生政策持续20余年后社会生育观念和习惯改变的结果。中国的计生政策在上世纪80年代基本出齐,90年代是执行期,并无政策变更调整,而经济更是处于快速增长期,因而生育率变化自然是人们自觉调整的结果(尽管是社会政策约束下的非自愿行为)。1990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为2.1%,1999年则降为1.5%。然而,新世纪后中国开始调整计生政策后,中国生育率曾出现过短暂反弹,并持续数年维持相对高位,表明中国社会实际上在约束解除后仍然是一度愿意生育的,一代人都不到的政策影响,并不足以消除上千年形成的生育观念。

2002年,中国计生“独子”政策调整为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可以生育两胎政策,即“双独两孩”;2013进一步放宽为“单独两孩”,2015年再变更为“全面两孩”,标志着实施35年的中国独生子女政策全面终结。全面两孩政策仅对次年(2016年)生育有激励效果,随后中国人口生育持续下降,2020年中国生育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已分别下降到7.52‰和0.34‰,全社会对人口问题的关注已从老龄化扩展到增长不足。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的人口出生率由2000年的14.03‰,下降到了2020年的8.82‰,同期人口自然增长率由7.58‰下降到了1.45‰。新世纪的第2个时代,中国社会实际上已形成了鼓励生育的氛围,政策也及时做出了调整,然而全社会生育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仍然整体上保持了持续下降的态势。对中国人口增长的变化,以及生育率下降的态势,盛行的观点认为:抚养人口成本上升,以及父母辈自身经济压力增大,特别是经济运行阶段变化导致“内卷化”,“养不起”导致了“生不起”,从而在宏观上表现为全社会生育率的下降。

3.老有所养,放心不养

中国生育率的变化,表面上看符合本文开头所提的“越富越少生育”惯例。然而这种现象和“养不起”的解释又是矛盾的。既然变富了,就不存在养不起的问题。养育成本提高是对下一代生活、教养标准提高的结果;经济发展带来生活水平提高,对后代的抚养支出自然增加,对后代化费更多是人之天性,任何场景下对当时人来说,抚养下一代都存在着“养不起”的问题。不论何种经济和社会运行制度,人们对下一代不仅期望能超越自己,而且还能在其同时代人中实现阶层提升。因此,当前中国社会对人口低生育率问题的解析,或不准确。旧社会生几个、择优重点培养一个,才是真正的“养不起”,因为那时各家才真正面临资源不足。

人类为什么要养育后代?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显然这是天性和社会制度综合演化的结果。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自己后代,符合人的天性;尽管抚养后代过程充满辛苦和劳累,但也给我们带来快乐,看着子女成长常带给人内心最深处的欣慰;更为重要的是,子女反哺带来“养儿防老”实际功效,因此多子孙还具备有实际经济功能。随着人越来越活得久,子女对老年生活的保障功效就越来越大;因此,经济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寿命延长,通常会带来生育的增多,除非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年老后可以不用依靠子女生活,即社会保障体系就足以使人年老生活无忧,否则青壮年时期无论多么辛苦,人们都愿意多生育子女。显然,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带来了社会生育的下降倾向。西方发达社会普遍偏低的生育率,正是肇始于上世纪70年代社会福利体系普遍成形之时。

在中国,由于城市的养老保障体系建立更早、更健全,因而城市的生育意愿显著低于农村;随着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养老保障体系覆盖面扩展到农村,农村的生育意愿便也很快下降。我们曾经以为中国农村有着更为强烈生育习惯,但在政府快速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中国农村的生育意愿也很快下降到了城市居民水平。

经济学家希望以合适的人口增长来维持合意的经济增长,同时认为眼前经济不好会导致人们推迟生育,因此需要努力维持经济和人口间的某种比例增长关系;政策制定者认为,面对“老龄化”,加快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是正确应对之道;社会学家则认为,低生育倾向是因社会保障体系不到位、政策欠缺带来的“内卷化”。这些影响都在不同程度存在,但最为核心和基础的,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国当前的低生育率,正是反应了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进步。■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老有所养,少不多生
2022-09-22 10:30
社会与生活

老有所养,少不多生

古尧: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差导致低生育,政策方认为 “老龄化”下要加快养老建设,社会学家则认为是因为“内卷化”;低生育率真那么糟糕么?
古尧

■经济学家认为经济不好会导致人们不愿生育,政策制定者认为 “老龄化”下要加快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社会学家则认为低生育倾向是因为“内卷化”。中国当前的低生育率,正是反应了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进步。

1.经济发展和生育率变化

显然,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状看,发达国家生育率低、发展中国家生育率高。就单一国家而言,随着经济发展、国家变富,各国生育率便一路走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一路下降。从世界各国人口变动历史看,大底如此。

这给人们一个印象:越穷越生。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得出相反结论——“越生越穷”!就当前处于绝对贫困的撒哈拉以南非洲穷国来说,那里的人们吃不饱肚子也并非人口太多了,以致当地土地资源出产不了足够的粮食,而当地又没有其它资源可以进口粮食,活着经济不够发达以致买不起国际市场上的粮食。实际上,即使生产技术落后,非洲和一些饿肚子国家社会的土地粮食生产潜力是足够的,显然“马尔萨斯”陷阱并不存在。对这些穷国,国际社会有公认的不发达理由,尽管这些认识理由并不一致,很多情况下还完全相反,因而常常不能达成国际社会的援助共识。

从中国的人口变化看,越穷越生在很大程度上也不符合中国社会人口增长变化概况。上世纪60年代初,中国社会曾有过短暂的吃不饱饭时期,某些地区甚至饿死了人,1961年竟然出现了人口绝对规模的减少现象,当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2%。随着1962年后国民经济走出极端情况恢复发展,人口增长率也迅速恢复到2.5%上方的水平;1972年后,由于计生工作在全社会展开,以及经济社会运行持续处于非正常状态,中国人口增长率又经历了一波快速的下降过程,由1971年的2.75%持续下降到了1977年的1.36%。1979年中国正式施行独生子女政策,但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的居民抚养能力提升,全社会生育率反而提升,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反而缓慢提升,直到上世纪90年代后重新进入下降通道。从计生政策在中国的发展看,上世纪80-90年代是施行最为严格和持续的时期,80年代的人口增长率提升显然是经济发展带来的结果,而90年代的持续下降则是持续超2个时代计生政策积累效应的逐渐呈现。

2.低生育率的一些似是而非理由

有观点认为,中国上世纪90年代生育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持续下降,是计生政策持续20余年后社会生育观念和习惯改变的结果。中国的计生政策在上世纪80年代基本出齐,90年代是执行期,并无政策变更调整,而经济更是处于快速增长期,因而生育率变化自然是人们自觉调整的结果(尽管是社会政策约束下的非自愿行为)。1990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为2.1%,1999年则降为1.5%。然而,新世纪后中国开始调整计生政策后,中国生育率曾出现过短暂反弹,并持续数年维持相对高位,表明中国社会实际上在约束解除后仍然是一度愿意生育的,一代人都不到的政策影响,并不足以消除上千年形成的生育观念。

2002年,中国计生“独子”政策调整为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可以生育两胎政策,即“双独两孩”;2013进一步放宽为“单独两孩”,2015年再变更为“全面两孩”,标志着实施35年的中国独生子女政策全面终结。全面两孩政策仅对次年(2016年)生育有激励效果,随后中国人口生育持续下降,2020年中国生育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已分别下降到7.52‰和0.34‰,全社会对人口问题的关注已从老龄化扩展到增长不足。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的人口出生率由2000年的14.03‰,下降到了2020年的8.82‰,同期人口自然增长率由7.58‰下降到了1.45‰。新世纪的第2个时代,中国社会实际上已形成了鼓励生育的氛围,政策也及时做出了调整,然而全社会生育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仍然整体上保持了持续下降的态势。对中国人口增长的变化,以及生育率下降的态势,盛行的观点认为:抚养人口成本上升,以及父母辈自身经济压力增大,特别是经济运行阶段变化导致“内卷化”,“养不起”导致了“生不起”,从而在宏观上表现为全社会生育率的下降。

3.老有所养,放心不养

中国生育率的变化,表面上看符合本文开头所提的“越富越少生育”惯例。然而这种现象和“养不起”的解释又是矛盾的。既然变富了,就不存在养不起的问题。养育成本提高是对下一代生活、教养标准提高的结果;经济发展带来生活水平提高,对后代的抚养支出自然增加,对后代化费更多是人之天性,任何场景下对当时人来说,抚养下一代都存在着“养不起”的问题。不论何种经济和社会运行制度,人们对下一代不仅期望能超越自己,而且还能在其同时代人中实现阶层提升。因此,当前中国社会对人口低生育率问题的解析,或不准确。旧社会生几个、择优重点培养一个,才是真正的“养不起”,因为那时各家才真正面临资源不足。

人类为什么要养育后代?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显然这是天性和社会制度综合演化的结果。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自己后代,符合人的天性;尽管抚养后代过程充满辛苦和劳累,但也给我们带来快乐,看着子女成长常带给人内心最深处的欣慰;更为重要的是,子女反哺带来“养儿防老”实际功效,因此多子孙还具备有实际经济功能。随着人越来越活得久,子女对老年生活的保障功效就越来越大;因此,经济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寿命延长,通常会带来生育的增多,除非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年老后可以不用依靠子女生活,即社会保障体系就足以使人年老生活无忧,否则青壮年时期无论多么辛苦,人们都愿意多生育子女。显然,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带来了社会生育的下降倾向。西方发达社会普遍偏低的生育率,正是肇始于上世纪70年代社会福利体系普遍成形之时。

在中国,由于城市的养老保障体系建立更早、更健全,因而城市的生育意愿显著低于农村;随着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养老保障体系覆盖面扩展到农村,农村的生育意愿便也很快下降。我们曾经以为中国农村有着更为强烈生育习惯,但在政府快速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中国农村的生育意愿也很快下降到了城市居民水平。

经济学家希望以合适的人口增长来维持合意的经济增长,同时认为眼前经济不好会导致人们推迟生育,因此需要努力维持经济和人口间的某种比例增长关系;政策制定者认为,面对“老龄化”,加快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是正确应对之道;社会学家则认为,低生育倾向是因社会保障体系不到位、政策欠缺带来的“内卷化”。这些影响都在不同程度存在,但最为核心和基础的,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国当前的低生育率,正是反应了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进步。■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