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2-08-26 06:28
时政

访欧之行:近观俄乌冲突下的中欧关系

王辉耀:所有我们接触的机构都非常期待和愿意再来中国,希望能够尽快恢复正常的航班往来,缩短入境隔离期限。
傅聪大使接受彭博社专访:中欧是否正走向贸易战?
王辉耀

■中欧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和深厚合作基础,但近两年来中欧关系急转直下,陷入僵局。日前,全球化智库(CCG)代表团出访美欧亚三大洲,在30天时间参加了70余场二轨交流活动。在为期十天的欧洲行中,CCG访问了法国、德国和比利时,与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政府部门、知名智库、社会团体和媒体在内数十家机构,数百位政商学界及新闻行业资深人士开展了多场面对面交流活动,重启了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欧智库面对面人文交流。

超出预料的热情与期待

一晃近三年未见面,很多机构和负责人都有变动,但这次出访接待我们的外方机构之热情、密度、广度和深度都超出预期。比如我们去布鲁塞尔时参访的布鲁盖尔智库,他们的主席换到柏林去工作了,但他仍交代他的轮值代理主任亲自接待我们。很多美国和欧洲的机构都表示,这是近三年来首次看到中国大陆的代表团来访。

我们原以为当前中欧关系较为紧张,很多外方机构对中国有成见,不一定愿意再来中国了。但实际上,所有我们接触的机构都非常期待和愿意再来中国,希望能够尽快恢复正常的航班往来,缩短入境隔离期限。而且他们特别欢迎来自中国的专家学者和留学生,特别是像巴黎这样的旅游大都市非常欢迎中国游客能够回来。

欧洲商会团体也非常期待来中国交流,跨国公司的合作意向依然强烈,但很多企业负责人也向我们表示,在华投资通常都是需要提前几年实地考察交流、做预算、开战略会议并和当地团队交流,才能最终拍板决策,而如无法来华实地考察,其投资意愿也会降低。现在,德国、法国、比利时等欧盟国家陆续举办各种展览会,比如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已经恢复了,但中国原来的一些摊位被越南、印度和韩国等占据了。此前中国企业是这些博览会的重要参与者,但现在能参展的中国企业大幅减少,很多代理看到亚洲其他企业的发展势头感到了巨大损失,也希望中国企业能更便利地去欧洲谈合作、促销售。

俄乌冲突使中欧关系僵局雪上加霜

2020年是中国同欧盟建交45周年,也是中欧“合作之年”。然而2021年来中欧关系急转直下,双方围绕所谓的新疆人权问题采取制裁与反制行动,中欧投资协定也陷入困境。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安全形势急剧恶化,在布鲁塞尔机场,我们甚至发现广告牌上的文字已经从“欢迎来到欧盟的中心”变成了“欢迎来到北约的家”,这不禁让我们感到有些担心。

关于中国在俄乌问题上的立场,欧洲政界普遍认为中国站在其对立面,对中国成见很深,尤其是受西方一些主流媒体的影响,欧洲政界普遍认为中国和俄罗斯是站在一边的同盟。这种误解也促使其出台更激烈的对华政策,如北约最近的战略概念文件极力渲染“中国威胁”,其中充斥着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

尽管中方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强调民主、尊重主权和捍卫领土完整,为乌克兰提供了人道主义援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多次同各国首脑在线上会晤中表示愿意劝谈促和,一道解决矛盾冲突。但在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信息不对称,欧方好像很多都不知道,或者说没有看到充分的报道,却只对中俄合作有印象。对于这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误解,我们这次出访也起到了增信释疑、重申立场的积极作用。

现在,德国和法国政府都在研究关于中国政府政策的报告,其中有很多误解,也需要加强沟通,减少信任赤字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使他们的报告能够准确反映真实情况。今年11月欧洲要重新评估是否再延长一年制裁,或许双方可在增进沟通中协商共同取消制裁,尽快恢复双边投资协定的生效,这也是中欧企业最大的期盼。在很多欧方人士看来,中欧投资协定是中国第二次改革开放,其间很多条件和优惠都是原来美国未曾享有的,是对欧洲企业更加开放、更高水平的标准。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欧关系稳定向好对世界尤为重要。全国人大今年4月通过批准了国际劳工组织的《1930年强迫劳动公约》和《1957年废除强迫劳动公约》,为重启中欧双边投资协定做出了努力。经贸合作一直是中欧关系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如果中欧在具体工作层面继续向协定方向推进,在外交层面也争取达成共识,中欧投资协定将有望尽早开启中欧关系新里程。

欧洲可在中美之间发挥中立协调作用

访问期间我们出席了几个欧洲智库举办的研讨会,提出了一个“G3”的概念。原来有人说中美是“两国集团(G2)”,其实中美欧可以形成一个“三国集团(G3)”。2021年美国的GDP总量超过23万亿美元,欧盟的GDP是17万亿美元,如果将英国和其他欧盟外的欧洲国家计入,欧盟的GDP可能达到20万亿美元,中国则达到了17.7万亿美元,从经济角度讲,中美欧是三足鼎立的,所以我们提出中美欧“G3”这个概念。目前,这是世界上矛盾最多、分化最严重的大三角,如果这个大三角能建立一个高层对话协调机制,对于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中国和欧洲在很多领域存在共识,比如气候变化、多边主义、数字经济等。近期我们参加的法国艾克斯年度论坛上,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发言称,欧洲应保持其相对特性和战略独立。其实欧洲原本是独立的,现在由于乌克兰危机倒向了美国,但欧洲应该成为独立的一极——他们可能在军事上没那么强大,但在经济、软实力、文化影响上仍然是十分具有优势的,很多国际组织都分布在欧洲。如果建立一个中美欧“G3”的概念和机制,欧洲可以扮演中美之间中间人的角色,而不是完全倒向美国一边,从而保持相对独立。当我们提出G3这个概念时,欧方专家很高兴被看作重要的力量一方。实际上,欧洲这个超级联络人的身份是可以被塑造的,很多误会通过交流也是可以化解的。

中欧之间没有地缘政治冲突,经济上中欧是彼此重要的贸易伙伴,中欧之间还有直达的中欧班列。而且,中欧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伟大的文明,有很多共同点来防止政治误判和关系下滑,中欧可找到一个平衡点并让中欧关系逐步回升。

中欧重启人文交流或时机成熟

在欧洲,我们看到很多人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状态,服务业、旅游业也已全面复工,餐馆、酒吧常常爆满,仿佛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我们所到之处的使领馆外交官员都在积极邀请各界人士进行交流互动,开展各种往来。使领馆在与我们交流时表示,在欧盟疫情后经济及旅游强烈反弹的复苏期,中国重启人文交流的时机已经成熟,我们的出访选对了时机,做出了正确决定。

对此,我们也觉得此次出行虽然冒了一定风险,也付出了一些代价,但对疫情以来中欧交流对话起到了重启、破冰和催化的作用,对国内外都有示范意义,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访问。疫情前,在欧洲到处都有中国代表团,但这两三年实地的交流几乎中断,我们的到访是一个信号和标志,他们期待,这是否意味着会有更多中方代表团前往欧洲。反过来,欧方机构也在想,如果中国人能够出来,是不是也意味着他们就可以来中国了。

面对面的人文交流可以使双方在感情沟通、语言交流和思想碰撞中增信释疑、扩大共识。如果双方只关注媒体上的互相攻击和负面信息,必然容易滋生不信任、不了解。同时,线上交流时客套话有时远多于真情实感的流露,我们也难以判断对方的真实态度。此行中,欧方人士向我们反映,在面对面交流中解答其疑问和困惑,比他们看报道和声明更直接,体会也更深刻。

“百闻不如一见”是对中国最好的解释,也是最好的民间外交。或许,中国可以逐步实施更加精准的防控,加速放宽旅游限制、增加航空班次、缩短来华隔离时间,或参考奥运会的闭环管理模式,让智库专家、高校学者、留学生、工商界人士等更多人愿意来华。疫情前每年有1.55亿人次的出境游,这是中国巨大的软实力,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可以把这个优势再度释放出来。■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傅聪大使接受彭博社专访:中欧是否正走向贸易战?
2022-08-26 06:28
时政

访欧之行:近观俄乌冲突下的中欧关系

王辉耀:所有我们接触的机构都非常期待和愿意再来中国,希望能够尽快恢复正常的航班往来,缩短入境隔离期限。
王辉耀

■中欧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和深厚合作基础,但近两年来中欧关系急转直下,陷入僵局。日前,全球化智库(CCG)代表团出访美欧亚三大洲,在30天时间参加了70余场二轨交流活动。在为期十天的欧洲行中,CCG访问了法国、德国和比利时,与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政府部门、知名智库、社会团体和媒体在内数十家机构,数百位政商学界及新闻行业资深人士开展了多场面对面交流活动,重启了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欧智库面对面人文交流。

超出预料的热情与期待

一晃近三年未见面,很多机构和负责人都有变动,但这次出访接待我们的外方机构之热情、密度、广度和深度都超出预期。比如我们去布鲁塞尔时参访的布鲁盖尔智库,他们的主席换到柏林去工作了,但他仍交代他的轮值代理主任亲自接待我们。很多美国和欧洲的机构都表示,这是近三年来首次看到中国大陆的代表团来访。

我们原以为当前中欧关系较为紧张,很多外方机构对中国有成见,不一定愿意再来中国了。但实际上,所有我们接触的机构都非常期待和愿意再来中国,希望能够尽快恢复正常的航班往来,缩短入境隔离期限。而且他们特别欢迎来自中国的专家学者和留学生,特别是像巴黎这样的旅游大都市非常欢迎中国游客能够回来。

欧洲商会团体也非常期待来中国交流,跨国公司的合作意向依然强烈,但很多企业负责人也向我们表示,在华投资通常都是需要提前几年实地考察交流、做预算、开战略会议并和当地团队交流,才能最终拍板决策,而如无法来华实地考察,其投资意愿也会降低。现在,德国、法国、比利时等欧盟国家陆续举办各种展览会,比如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已经恢复了,但中国原来的一些摊位被越南、印度和韩国等占据了。此前中国企业是这些博览会的重要参与者,但现在能参展的中国企业大幅减少,很多代理看到亚洲其他企业的发展势头感到了巨大损失,也希望中国企业能更便利地去欧洲谈合作、促销售。

俄乌冲突使中欧关系僵局雪上加霜

2020年是中国同欧盟建交45周年,也是中欧“合作之年”。然而2021年来中欧关系急转直下,双方围绕所谓的新疆人权问题采取制裁与反制行动,中欧投资协定也陷入困境。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安全形势急剧恶化,在布鲁塞尔机场,我们甚至发现广告牌上的文字已经从“欢迎来到欧盟的中心”变成了“欢迎来到北约的家”,这不禁让我们感到有些担心。

关于中国在俄乌问题上的立场,欧洲政界普遍认为中国站在其对立面,对中国成见很深,尤其是受西方一些主流媒体的影响,欧洲政界普遍认为中国和俄罗斯是站在一边的同盟。这种误解也促使其出台更激烈的对华政策,如北约最近的战略概念文件极力渲染“中国威胁”,其中充斥着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

尽管中方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强调民主、尊重主权和捍卫领土完整,为乌克兰提供了人道主义援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多次同各国首脑在线上会晤中表示愿意劝谈促和,一道解决矛盾冲突。但在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信息不对称,欧方好像很多都不知道,或者说没有看到充分的报道,却只对中俄合作有印象。对于这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误解,我们这次出访也起到了增信释疑、重申立场的积极作用。

现在,德国和法国政府都在研究关于中国政府政策的报告,其中有很多误解,也需要加强沟通,减少信任赤字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使他们的报告能够准确反映真实情况。今年11月欧洲要重新评估是否再延长一年制裁,或许双方可在增进沟通中协商共同取消制裁,尽快恢复双边投资协定的生效,这也是中欧企业最大的期盼。在很多欧方人士看来,中欧投资协定是中国第二次改革开放,其间很多条件和优惠都是原来美国未曾享有的,是对欧洲企业更加开放、更高水平的标准。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欧关系稳定向好对世界尤为重要。全国人大今年4月通过批准了国际劳工组织的《1930年强迫劳动公约》和《1957年废除强迫劳动公约》,为重启中欧双边投资协定做出了努力。经贸合作一直是中欧关系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如果中欧在具体工作层面继续向协定方向推进,在外交层面也争取达成共识,中欧投资协定将有望尽早开启中欧关系新里程。

欧洲可在中美之间发挥中立协调作用

访问期间我们出席了几个欧洲智库举办的研讨会,提出了一个“G3”的概念。原来有人说中美是“两国集团(G2)”,其实中美欧可以形成一个“三国集团(G3)”。2021年美国的GDP总量超过23万亿美元,欧盟的GDP是17万亿美元,如果将英国和其他欧盟外的欧洲国家计入,欧盟的GDP可能达到20万亿美元,中国则达到了17.7万亿美元,从经济角度讲,中美欧是三足鼎立的,所以我们提出中美欧“G3”这个概念。目前,这是世界上矛盾最多、分化最严重的大三角,如果这个大三角能建立一个高层对话协调机制,对于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中国和欧洲在很多领域存在共识,比如气候变化、多边主义、数字经济等。近期我们参加的法国艾克斯年度论坛上,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发言称,欧洲应保持其相对特性和战略独立。其实欧洲原本是独立的,现在由于乌克兰危机倒向了美国,但欧洲应该成为独立的一极——他们可能在军事上没那么强大,但在经济、软实力、文化影响上仍然是十分具有优势的,很多国际组织都分布在欧洲。如果建立一个中美欧“G3”的概念和机制,欧洲可以扮演中美之间中间人的角色,而不是完全倒向美国一边,从而保持相对独立。当我们提出G3这个概念时,欧方专家很高兴被看作重要的力量一方。实际上,欧洲这个超级联络人的身份是可以被塑造的,很多误会通过交流也是可以化解的。

中欧之间没有地缘政治冲突,经济上中欧是彼此重要的贸易伙伴,中欧之间还有直达的中欧班列。而且,中欧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伟大的文明,有很多共同点来防止政治误判和关系下滑,中欧可找到一个平衡点并让中欧关系逐步回升。

中欧重启人文交流或时机成熟

在欧洲,我们看到很多人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状态,服务业、旅游业也已全面复工,餐馆、酒吧常常爆满,仿佛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我们所到之处的使领馆外交官员都在积极邀请各界人士进行交流互动,开展各种往来。使领馆在与我们交流时表示,在欧盟疫情后经济及旅游强烈反弹的复苏期,中国重启人文交流的时机已经成熟,我们的出访选对了时机,做出了正确决定。

对此,我们也觉得此次出行虽然冒了一定风险,也付出了一些代价,但对疫情以来中欧交流对话起到了重启、破冰和催化的作用,对国内外都有示范意义,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访问。疫情前,在欧洲到处都有中国代表团,但这两三年实地的交流几乎中断,我们的到访是一个信号和标志,他们期待,这是否意味着会有更多中方代表团前往欧洲。反过来,欧方机构也在想,如果中国人能够出来,是不是也意味着他们就可以来中国了。

面对面的人文交流可以使双方在感情沟通、语言交流和思想碰撞中增信释疑、扩大共识。如果双方只关注媒体上的互相攻击和负面信息,必然容易滋生不信任、不了解。同时,线上交流时客套话有时远多于真情实感的流露,我们也难以判断对方的真实态度。此行中,欧方人士向我们反映,在面对面交流中解答其疑问和困惑,比他们看报道和声明更直接,体会也更深刻。

“百闻不如一见”是对中国最好的解释,也是最好的民间外交。或许,中国可以逐步实施更加精准的防控,加速放宽旅游限制、增加航空班次、缩短来华隔离时间,或参考奥运会的闭环管理模式,让智库专家、高校学者、留学生、工商界人士等更多人愿意来华。疫情前每年有1.55亿人次的出境游,这是中国巨大的软实力,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可以把这个优势再度释放出来。■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