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2-08-24 10:46
商业与经济

任正非讲话刷屏背后,华为历史上遭遇的四个冬天

华为员工有心理准备。
任正非讲话刷屏背后,华为历史上遭遇的四个冬天
赵艳秋 周路平

■任正非为何此时要进行这样一个讲话,把过于乐观的预期降下来?一方面,危机感一直贯穿在任正非的意识中;另一方面,内外部新老问题的叠加,华为遇到的挑战确实不小。但行业资深人士认为,这不意味着是坏事。华为这样的行业标杆,开始重视利润,不盲目扩张,这让业界发展更健康持续。

任正非关于冬天的讲话,又一次在业内掀起了广泛讨论。

8月23日,据第一财经报道,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一篇讲话纪要前一天在内网中刊发,标题为《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

文中提到,在全球消费能力下降的情况下,华为要改变经营思路和方针,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保证度过未来3年的危机,有质量的活下来。

但相比于外界的强烈关注和解读,华为内部反而更为平静。对于华为而言,确实面临内外部的各种挑战。但这次讲话更像是一次系统性的梳理和对未来工作大方向的部署,也是再一次降低内部盲目乐观情绪,凝聚信心的举措。

华为员工有心理准备

“大家或多或少都有心理准备。因为公司内外部遇到的困难,大家是清楚的。”8月22日,该讲话在内部上线后,内部并不感到惊讶。

在内网中,员工提了大量建议。大体上都是这样的讨论:“公司不要再提供夜宵了”,“我不拿免费咖啡了”,“公司欧洲研究所人力成本那么高,投入产出比不高,是不是考虑调整”,“非常时期,大家不要再去编故事了”,“减少内耗,减少汇报”......

也有华为员工表示,前两年余承东曾对外释放过信号,称“2023年华为消费者业务将王者归来”,现在看来,要翻身还要“再熬3年”。

任正非为何此时要进行这样一个讲话,把过于乐观的预期降下来?有老员工表示,一方面,危机感一直贯穿在任老板的意识中;另一方面,内外部新老问题的叠加,华为遇到的挑战确实不小。

从华为8月12日刚刚公布的半年报看,2022年上半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3,016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率仅为5.0%。在运营商、企业业务和消费者业务三驾马车中,运营商业务面临5G建设周期见顶;企业业务这类toB市场,不会爆发性增长;消费者业务还没有解决供应链问题,新兴业务也没有一个长成参天大树......

在这样的情况下,任正非要保障近20万员工工资的准时发放,银行贷款的准时偿还,5G以及未来6G技术上的领先,还要解决供应链问题,以及大公司病等管理问题。这个时候谈危机、降预期也是势在必行的。

至于讲话中谈到的2023年,华为的预算要保持合理节奏,盲目扩张和投资的业务要收缩或关闭等,目前内部还没有立即的行动,有员工分析肯定要对各业务审视后才做决策,估计未来几个月会有动作。

针对华为分三批成立的20个军团,内部给出的时间表在12个月到18个月之间,去留基本会在两年内见分晓。

在讲话中,任正非还提出,要让华为的奖金和升职与经营结果挂钩,让寒气传递到每个员工。他提议,在考核中,要提升现金流和利润的权重,降低销售收入的权重,从而激励员工去抢利润。

而有公司内部员工表示,已经感受到这方面的压力,例如消费者业务的考核越来越严格。一位华为员工透露,华为明年的职级晋升不会变化,但奖金会拉开差距,“敢于不给”。华为每年5月发放上一年度的奖金。

与此同时,有观点认为,任正非的讲话一出,作为科技界标杆,意味着行业要过苦日子了。但也有资深人士认为,改变不意味着是坏事。华为这样的行业标杆,开始重视利润和实际价值,回归本质,不盲目扩张,将带领整个业界更健康持续的发展。

华为历史上的那些“冬天”

华为是一家善于反思的公司,任正非也是一位居安思危的企业家,他在内外部讲话中,曾屡次提到冬天。

外界最熟悉的一次是2000年,任正非发表了著名的内部讲话《华为的冬天》,后来也被无数企业家学习。但事实上,华为当时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年销售额达到了220亿元,利润29亿元,位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

任正非之所以这么说,一方面是告诫内部员工在一片欢呼中保持危机意识,另一方面是北美互联网泡沫破裂,让他嗅到了危机,这必将对其后两三年的通信和网络建设产生巨大影响。而当时的繁荣,恰是网络股票大涨的惯性结果。

后来,电信行业确实迎来了一次大调整,朗讯、北电等对手都相继大规模裁员,元气大伤,从那时开始走下坡路,直至后来的重组甚至消失。而华为的销售额从2000-2003年也因行业市场的调整,处于停滞状态,直到行业的复苏。

华为第二次提到冬天是2004年,这一年的华为营收其实也创下历史新高。但任正非认为行业供给过剩,整个信息产业都在遭遇冬天。任正非作了一个长达13000字的讲话,称这场生死存亡的斗争本质是质量、服务和成本的竞争。

但其后华为并未真正遭遇冬天,营收连续几年同比双位数增长。事实上,2007年,华为销售额首次破千亿元。

任正非第三次提到冬天是2008年,众所周知,当年有国际金融危机,而且华为还面对着来自业内兼并的压力,爱立信兼并马可尼、阿尔卡特与朗讯合并、诺基亚与西门子成立合资公司。不过,其实到2009年,国内迟迟未发布的3G牌照终于落地,华为的日子也并不算艰难。

2009年,华为销售额仍同比增长19%,达到1491亿元。华为也在2013年超过了爱立信,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商。

不难发现,任正非这几次冬天的警告,并不是在山穷水尽之时,反而是在外界看来有不错业绩的时刻,任正非总是提前嗅到了危机。而像2019年被美国疯狂打压时,外界都觉得华为会异常艰难时,任正非对外传递的更多是信心,而不是危机。

最近一次的警告是8月22日的内部讲话。但这一次,华为面临的问题确实严峻。

一是华为的营收和净利润连续几个季度在减少。不过好消息是,2021年华为经营现金流有较大增长,达到597亿元人民币。这是衡量一家企业健康与否的核心指标。

二是华为的新业务突围并不明显。手机受美国打压后,一直未有弥补性业务出现,车BU还在布局突围中,云计算业务投入回报需要较长周期,ICT基础设施有自己的规律和周期,不会像手机出现爆发性增长。芯片供应链的解决目前看来是个漫长的过程。

三是作为国内科技企业的标杆,华为身上的担子和责任更重,华为不能大规模裁员,而且依然保持了一定比例的校招,为未来发展储备力量。2022年3月,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透露,2022年华为计划还要招聘1万多名应届毕业生,“只有优秀的人才能够解决华为现在的状况,使得华为进一步发展。”

但不可否认,华为也在大量减少社招名额,只招聘专家级的员工。另外,据数智前线获悉,华为外包的员工也在大幅度减少。一位华为外包员工告诉数智前线,他所在的项目组10个人现在只剩下1个人。

四是内外形势更加严峻。以前华为面对的要么是同行业的竞争,大家在全球公平竞技,要么是华为内部治理的问题。但现在面临的是以美国为首的国家级的打压,在海外一些市场是个巨大挑战。

显然,相比于20多年前的冬天,任正非在今天再次唤起内部的危机意识,确实面临着完全不一样的大环境。20年前,华为还可以壮士出征,奔赴海外。事实上,也正是海外市场的成功开拓,在一定程度上让华为渡过危机。

但如今,情况变得更加复杂,华为的体量也不可同日而语,在全球拥有近20万员工。这一次,华为遇到了第二个真正的“冬天”。

不过,也是这种清醒、不加任何修饰的自我反思的危机意识,让华为一次次渡过危机。

正如任正非曾在2013年的一场内部会议上说:“自我批判是拯救公司最重要的行为。从’烧不死的鸟是凤凰’,’从泥坑里爬出的是圣人’,我们就开始了自我批判。正是这种自我纠正的行动,使公司这些年健康成长。”

以下为任正非内部讲话的六点纪要:

1、未来3年有质量的活下去:任正非表示,未来十年可能是一个非常痛苦的历史时期,受俄乌战争影响及美国封锁打压,华为要把过于乐观的预期降下来,在2023年,甚至一直到2025年,把活下来作为公司最主要的纲领,有质量的活下去,每个业务都要认真执行。为此,华为要调整到以现金流和利润为中心,不能再仅以销售收入为目标。

2、盲目投资的业务要收缩或关闭:任正非提出,2023年,华为的预算要合理,盲目扩张和投资的业务要收缩或关闭;把边缘业务从战略核心里抽出来,做不好的不如关闭和开放给别人;把人力物力集中到主航道;继续优化机关业务,节约出来的人力压到前线去。缩小战线,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提升盈利水平。‍

他提到,数字能源在战略机会窗上要加大投入,收缩机关,加强作战队伍;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不要铺一个完整展现,要减少科研预算,加强商业闭环,聚焦几个关键部件,做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剩余的与被人连接。

3、放弃部分市场:一部分国家就彻底放弃,把原来啃骨头的人员调去啃肥肉。

4、奖金和升职与经营结果挂钩:在考核中,要提升现金流和利润的权重,降低销售收入的权重,从而激励员工去抢利润。各业务的奖金要拉开差距,利润和现金流多的业务将获得更多奖金。

5、质量是第一生产力:‍100-1=0,对我们研发来说,‍‍单板的研发,单个器件的研发,系统的研发,一定要把质量放在首要。

6、要合理控制库存:要从过去恐慌性的自救改为有质量的自救,不要因库存过多导致公司利润不足和现金流紧张,从而构成新的危机。■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任正非讲话刷屏背后,华为历史上遭遇的四个冬天
2022-08-24 10:46
商业与经济

任正非讲话刷屏背后,华为历史上遭遇的四个冬天

华为员工有心理准备。
赵艳秋 周路平

■任正非为何此时要进行这样一个讲话,把过于乐观的预期降下来?一方面,危机感一直贯穿在任正非的意识中;另一方面,内外部新老问题的叠加,华为遇到的挑战确实不小。但行业资深人士认为,这不意味着是坏事。华为这样的行业标杆,开始重视利润,不盲目扩张,这让业界发展更健康持续。

任正非关于冬天的讲话,又一次在业内掀起了广泛讨论。

8月23日,据第一财经报道,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一篇讲话纪要前一天在内网中刊发,标题为《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

文中提到,在全球消费能力下降的情况下,华为要改变经营思路和方针,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保证度过未来3年的危机,有质量的活下来。

但相比于外界的强烈关注和解读,华为内部反而更为平静。对于华为而言,确实面临内外部的各种挑战。但这次讲话更像是一次系统性的梳理和对未来工作大方向的部署,也是再一次降低内部盲目乐观情绪,凝聚信心的举措。

华为员工有心理准备

“大家或多或少都有心理准备。因为公司内外部遇到的困难,大家是清楚的。”8月22日,该讲话在内部上线后,内部并不感到惊讶。

在内网中,员工提了大量建议。大体上都是这样的讨论:“公司不要再提供夜宵了”,“我不拿免费咖啡了”,“公司欧洲研究所人力成本那么高,投入产出比不高,是不是考虑调整”,“非常时期,大家不要再去编故事了”,“减少内耗,减少汇报”......

也有华为员工表示,前两年余承东曾对外释放过信号,称“2023年华为消费者业务将王者归来”,现在看来,要翻身还要“再熬3年”。

任正非为何此时要进行这样一个讲话,把过于乐观的预期降下来?有老员工表示,一方面,危机感一直贯穿在任老板的意识中;另一方面,内外部新老问题的叠加,华为遇到的挑战确实不小。

从华为8月12日刚刚公布的半年报看,2022年上半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3,016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率仅为5.0%。在运营商、企业业务和消费者业务三驾马车中,运营商业务面临5G建设周期见顶;企业业务这类toB市场,不会爆发性增长;消费者业务还没有解决供应链问题,新兴业务也没有一个长成参天大树......

在这样的情况下,任正非要保障近20万员工工资的准时发放,银行贷款的准时偿还,5G以及未来6G技术上的领先,还要解决供应链问题,以及大公司病等管理问题。这个时候谈危机、降预期也是势在必行的。

至于讲话中谈到的2023年,华为的预算要保持合理节奏,盲目扩张和投资的业务要收缩或关闭等,目前内部还没有立即的行动,有员工分析肯定要对各业务审视后才做决策,估计未来几个月会有动作。

针对华为分三批成立的20个军团,内部给出的时间表在12个月到18个月之间,去留基本会在两年内见分晓。

在讲话中,任正非还提出,要让华为的奖金和升职与经营结果挂钩,让寒气传递到每个员工。他提议,在考核中,要提升现金流和利润的权重,降低销售收入的权重,从而激励员工去抢利润。

而有公司内部员工表示,已经感受到这方面的压力,例如消费者业务的考核越来越严格。一位华为员工透露,华为明年的职级晋升不会变化,但奖金会拉开差距,“敢于不给”。华为每年5月发放上一年度的奖金。

与此同时,有观点认为,任正非的讲话一出,作为科技界标杆,意味着行业要过苦日子了。但也有资深人士认为,改变不意味着是坏事。华为这样的行业标杆,开始重视利润和实际价值,回归本质,不盲目扩张,将带领整个业界更健康持续的发展。

华为历史上的那些“冬天”

华为是一家善于反思的公司,任正非也是一位居安思危的企业家,他在内外部讲话中,曾屡次提到冬天。

外界最熟悉的一次是2000年,任正非发表了著名的内部讲话《华为的冬天》,后来也被无数企业家学习。但事实上,华为当时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年销售额达到了220亿元,利润29亿元,位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

任正非之所以这么说,一方面是告诫内部员工在一片欢呼中保持危机意识,另一方面是北美互联网泡沫破裂,让他嗅到了危机,这必将对其后两三年的通信和网络建设产生巨大影响。而当时的繁荣,恰是网络股票大涨的惯性结果。

后来,电信行业确实迎来了一次大调整,朗讯、北电等对手都相继大规模裁员,元气大伤,从那时开始走下坡路,直至后来的重组甚至消失。而华为的销售额从2000-2003年也因行业市场的调整,处于停滞状态,直到行业的复苏。

华为第二次提到冬天是2004年,这一年的华为营收其实也创下历史新高。但任正非认为行业供给过剩,整个信息产业都在遭遇冬天。任正非作了一个长达13000字的讲话,称这场生死存亡的斗争本质是质量、服务和成本的竞争。

但其后华为并未真正遭遇冬天,营收连续几年同比双位数增长。事实上,2007年,华为销售额首次破千亿元。

任正非第三次提到冬天是2008年,众所周知,当年有国际金融危机,而且华为还面对着来自业内兼并的压力,爱立信兼并马可尼、阿尔卡特与朗讯合并、诺基亚与西门子成立合资公司。不过,其实到2009年,国内迟迟未发布的3G牌照终于落地,华为的日子也并不算艰难。

2009年,华为销售额仍同比增长19%,达到1491亿元。华为也在2013年超过了爱立信,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商。

不难发现,任正非这几次冬天的警告,并不是在山穷水尽之时,反而是在外界看来有不错业绩的时刻,任正非总是提前嗅到了危机。而像2019年被美国疯狂打压时,外界都觉得华为会异常艰难时,任正非对外传递的更多是信心,而不是危机。

最近一次的警告是8月22日的内部讲话。但这一次,华为面临的问题确实严峻。

一是华为的营收和净利润连续几个季度在减少。不过好消息是,2021年华为经营现金流有较大增长,达到597亿元人民币。这是衡量一家企业健康与否的核心指标。

二是华为的新业务突围并不明显。手机受美国打压后,一直未有弥补性业务出现,车BU还在布局突围中,云计算业务投入回报需要较长周期,ICT基础设施有自己的规律和周期,不会像手机出现爆发性增长。芯片供应链的解决目前看来是个漫长的过程。

三是作为国内科技企业的标杆,华为身上的担子和责任更重,华为不能大规模裁员,而且依然保持了一定比例的校招,为未来发展储备力量。2022年3月,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透露,2022年华为计划还要招聘1万多名应届毕业生,“只有优秀的人才能够解决华为现在的状况,使得华为进一步发展。”

但不可否认,华为也在大量减少社招名额,只招聘专家级的员工。另外,据数智前线获悉,华为外包的员工也在大幅度减少。一位华为外包员工告诉数智前线,他所在的项目组10个人现在只剩下1个人。

四是内外形势更加严峻。以前华为面对的要么是同行业的竞争,大家在全球公平竞技,要么是华为内部治理的问题。但现在面临的是以美国为首的国家级的打压,在海外一些市场是个巨大挑战。

显然,相比于20多年前的冬天,任正非在今天再次唤起内部的危机意识,确实面临着完全不一样的大环境。20年前,华为还可以壮士出征,奔赴海外。事实上,也正是海外市场的成功开拓,在一定程度上让华为渡过危机。

但如今,情况变得更加复杂,华为的体量也不可同日而语,在全球拥有近20万员工。这一次,华为遇到了第二个真正的“冬天”。

不过,也是这种清醒、不加任何修饰的自我反思的危机意识,让华为一次次渡过危机。

正如任正非曾在2013年的一场内部会议上说:“自我批判是拯救公司最重要的行为。从’烧不死的鸟是凤凰’,’从泥坑里爬出的是圣人’,我们就开始了自我批判。正是这种自我纠正的行动,使公司这些年健康成长。”

以下为任正非内部讲话的六点纪要:

1、未来3年有质量的活下去:任正非表示,未来十年可能是一个非常痛苦的历史时期,受俄乌战争影响及美国封锁打压,华为要把过于乐观的预期降下来,在2023年,甚至一直到2025年,把活下来作为公司最主要的纲领,有质量的活下去,每个业务都要认真执行。为此,华为要调整到以现金流和利润为中心,不能再仅以销售收入为目标。

2、盲目投资的业务要收缩或关闭:任正非提出,2023年,华为的预算要合理,盲目扩张和投资的业务要收缩或关闭;把边缘业务从战略核心里抽出来,做不好的不如关闭和开放给别人;把人力物力集中到主航道;继续优化机关业务,节约出来的人力压到前线去。缩小战线,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提升盈利水平。‍

他提到,数字能源在战略机会窗上要加大投入,收缩机关,加强作战队伍;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不要铺一个完整展现,要减少科研预算,加强商业闭环,聚焦几个关键部件,做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剩余的与被人连接。

3、放弃部分市场:一部分国家就彻底放弃,把原来啃骨头的人员调去啃肥肉。

4、奖金和升职与经营结果挂钩:在考核中,要提升现金流和利润的权重,降低销售收入的权重,从而激励员工去抢利润。各业务的奖金要拉开差距,利润和现金流多的业务将获得更多奖金。

5、质量是第一生产力:‍100-1=0,对我们研发来说,‍‍单板的研发,单个器件的研发,系统的研发,一定要把质量放在首要。

6、要合理控制库存:要从过去恐慌性的自救改为有质量的自救,不要因库存过多导致公司利润不足和现金流紧张,从而构成新的危机。■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