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2-08-16 08:13
社会与生活

留学十年纪:如何在大学里取胜?

子舒:在大学里取胜,最终并不是为了在一个既有的评价体系里取得成功,而是收获心中向往的成长。
中国国际教育为何经常被妖魔化?
子舒

■引子:转眼,距离首次踏上留学之路已十年有余。以这一系列的故事对话十年前的自己,也献给或许正准备留学的你,分享一场成长的旅途。

How to win at College

十八岁的夏天,出国读书前的一个月。蝉鸣阵阵,闷热的暑气里,我站在楼下的小路上眺望远方,背后是熟悉的家,头顶是皎洁的月亮。路弯弯曲曲地向前延展,我想透过它将思绪飞到太平洋的另一头,却怎么也无法勾勒出美国大学生活的图景。

飞机降落在满目皆是森林的目的地,我的心情却并没有随之放松。高中一直处于理科实验班的高强度,哪怕换了个新环境, 也还是延续了好胜的惯性。在Goodreads网站上一阵搜索后,大概是书名取得好,一本叫作《how to win at college》(《如何在大学里取胜》)的书引起了我的注意。读完此书,我当时粗浅的理解是,在美国校园里脱颖而出,需要做到以下几件事:

成为一个学生社团的主席

找一份校园兼职工作

尽早参与研究项目

在学业上保持高分

做暑期实习

大一开学后,我懵懵懂懂地照做这些法则。

成为一个学生社团的主席

出国之前,我就听不少学长学姐说过FACES斯坦福中美学生论坛。我一开学就想申请成为参会人,但当时的FACES不接受大一新生。加之我所在的地区还没有一个中美学生论坛,我便想,不如试试在当地创办一个。

如果可以创建一个交流思想、分享机会的平台,把志同道合、对中国感兴趣的人聚在一起,可以产生多少碰撞。让所在地区与中国相关的学生、教授、学者、 甚至企业家聚集一堂,使学生可以找到感兴趣的研究、实习方向,教授们分享前沿的研究成果的和思想洞见、企业家们交流最新的市场观察和机会…… 这个想法令我心潮澎湃。

可是,作为大一新生,我毫无头绪,只能不断参加与中国相关的活动,看会不会遇到志同道合的人。 在一场职业规划分享会上,一位大四白人女生的专业是东亚研究,辅修中文,刚从中国做完实习回来,我眼前一亮。E一头金色的卷发, 大大的笑容让人倍感亲切,生动地讲述她在非洲、南美和中国的暑期故事。“我没有循规蹈矩地做实习,对什么有热情就去做了,所以职业规划中心的老师才会说我有着最有趣的简历吧。” 我被E身上自由热情能成事的能量打动了,在分享会结束后,直接冲上去开门见山地说了我想做的事 。“这是个很棒的点子,我们学校确实还没有中美相关的论坛呢!” E肯定地点点头,拍拍我的肩膀:“这是我的名片。约我喝杯咖啡,我们聊聊。”

很幸运,E的自驱力和执行力都很强,后来成为了团队关键人物。她不仅知道怎么把想法变成现实,还在三年的大学生活里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在资金上,她知道有专门为了增进学生交流而设置的活动经费可以申请。我和她并肩坐在电脑旁边,一边头脑风暴着办成这场交流会需要哪些关键要素,一边看着她条理清晰、格式工整地写下proposal(项目策划书):内容、场地、教授、招募…有了策划书之后,E又带我一起见了学校亚洲研究中心的主任、更多在中国领域做研究的学生学者…

而我也借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子, 继续去不同活动招募团队成员。不久又遇到两位辅修中文的美国学生,和两位对中美交流感兴趣地中国留学生。大家积极献策:“叫Leadership Summit(领袖力峰会)吧,这年头大家会被‘Leadership’这个词吸引”,“我来用中国红的元素把海报设计得亮眼一点”,“我来联络东亚研究相关的学术期刊和教授,看能不能请他们来当发言嘉宾…” 在团队碰撞中,中美领袖力峰会一点点生成雏形。

从2010年十月到次年二月,从有想法到立下目标,只有短短的四个月。我们每个月都在担心资源能否及时到位中度过。也有不少人对我们说过“不可能”--筹备时间太短了。 直到二月,当我跟着学姐一起敲定受邀嘉宾名单、预订会议场地、 面试申请者、又预订了两桶咖啡和甜茶,才觉得,中美领袖力峰会真的要做成了 。

峰会当天,望着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教授围绕中美话题热火朝天地讨论, 我激动极了。完全没想到,一个想法能让这么多人感兴趣参与,因而变成现实。这也是我第一次体会愿景成真的快乐。

十年后,我很欣慰这个学生社团十年之后仍在运营,甚至吸引了参会者不远万里从中国飞去美国参与。小有遗憾的是,第二年,E毕业了,我在团队里的参与感也直线下降,一年之后就离开了。可以说,我的贡献停留在了产生想法、创建团队。 如果能负责更多落地执行的事宜,会有更多领袖力的提升。参加社团并非为了一个头衔的虚名,而是在脚踏实地的做事里收获能力。回首创办中美领袖力峰会,我佩服十八岁的勇气,感谢遇到E的运气,更怀念将一个想法变成现实的激动人心。哪怕十年之后,我还是会继续寻找这样的激动。

找一份校园兼职

做一份什么样的兼职工作好呢?图书管理员看起来比较清闲,没人借书还书的时候还能做阅读、写作业。可是,校园网站上显示,图书馆都已经没有职位在招聘了。我还是想挨个儿地拜访试试,看有没有实际上需要帮手、但还没发布招聘信息的图书馆。我拿着校园地图,把图书馆都标记出来,拿着一份简历一家家问过去。

在连续收到了好几个抱歉的摇头之后,我疲惫地站在化学图书馆前。负责人的办公室门关着,但看得出里面有人。如果这次也是拒绝呢?那也没关系,就算没机会,也不损失什么,好过没有尝试。我安慰着自己,再次鼓起勇气敲响了门。里面出来一位笑容和蔼的中年女子。我噼里啪啦地说明来意,抬头,只见她面露兴趣、甚至略带欣赏地打量着我,说:“有毛遂自荐的勇气,这很可贵。我们最近确实需要帮手,不如你来试试吧”。

做图书管理员让我接触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书名,也学习了一个小技能—按照图书馆的规则把书籍按字母顺序排放。这个小技能在日后写论文的时候发挥了作用,可以靠它迅速在诺大的图书馆里通过书号找到参考书籍。

十年后,我会想鼓励学弟学妹们,大部分机会是靠自己主动争取来的。不过,校园兼职会花费宝贵的时间,如果它能提升你的一项技能,相当于有人付你工资学东西,那是最理想的。我也有同学兼职做写作中心的辅导老师、IT中心的技术顾问等,这些兼职工作提升沟通、解决问题等能力,为他们日后找工作也打下了一定的综合能力基础。不过,如果重来一遍,我可能会想更勇敢一点,像曾子墨(详见《墨迹》)那样学做舞台灯光调试,或者其他能学到感兴趣领域的小技能的工作。毕竟,大学是开阔眼界的地方。

参与研究项目

大一的第一份研究项目是行为经济学。这还得从经济系里的“疯老头子”教授说起,他以上课手舞足蹈,充满激情闻名。第一次office hour,听说我想申请大二从经济系转去念商学院,他眉头一挑:“本科的重点在于学好基础课程。你要不要多了解一下经济学,再做决定?”

又一次去教授办公室,我听到他和另两个印度裔学生聊天。他们倒是不介意我边听边等。“DanielKahneman(丹尼尔卡尼曼)和Tversky(特沃斯基)有个有趣的风险行为假设。比如说,”他们转向我问:

“假如有100%的可能赢50元,或是50%的可能赢100元,你会选哪个?”

我想赢多一点,便答到:“50%的可能赢100元。”

他们又问:“假如有100%的可能输50元,或是50%的可能输100元,你选哪个?”

我想输少一点,便选道:“100%的可能输50元吧。”

“你看到了吗?”“疯老头子”教授兴奋地说:“这两个选项在概率上的结果是一样的,但你却因为赢输而改变了选择。这也是行为经济学的一个经典案例--人们的决策行为并不完全按照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运行,而是受到心理预期等因素的影响。” 这很有趣,我以前从没这样思考过决策行为。

“我们现在想做一个跨文化研究,看这个风险行为假设在其他文化中是否同样成立。我们 的研究团队也还需要人手。” 我不禁眼前一亮。

一周以后,我参与了研究项目的讨论,第一次了解IRB approval(伦理审查委员会审批),写研究计划,收集分析数据的过程。又一次office hour,“疯老头子”教授笑眯眯地问:怎么样,经济学是不是挺有意思的?我点点头,定下了这个专业。

在学业上保持高分

所谓通识教育,不仅需要满足本专业的学分要求,还要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艺术类各满足相应学分方可毕业。怎么选课好呢?我收到了厚厚一本学校课程名录。本想先看看有哪些选项,可是名录有300多页,课程从字母A到Z排列,其中有许多从没见过的学科单词,还要边翻边查字典,感觉总也看不完。从只需要学好语数外理化生的高中进入大学,宛如老鼠掉进大米缸,看什么都觉得新鲜想试试。

课程顾问解决了选课的问题。她给我一份表格,然后和我一起把大学四年需要完成的专业课、通识教育课学分统筹规划。聊完之后,我大概心里有谱:每年要上8-10门课,其中经济学和其他自然、社会、人文艺术类课程搭配着上。鉴于刚到美国,我对用全英文学习的信心还不够强,于是在大一第一学期选择上经济学基础课和我最熟悉的理科课。另外还应我所住寝室的要求,再修一门人类学课 。

高中理科实验班的数学让我受尽折磨,到了大学却几乎每次考试都是满分,我记得老师惊讶的表情。不过学长说,不要以为美国大学的理科课程简单,这只是基础入门课。高阶课程十分复杂抽象,他却十分喜爱,在用方程式和符号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之美。物理课教授令人印象深刻。他是一位精瘦的小老头,每堂课都激情澎湃,有一回为了亲自演示钟摆运动,直接跳到讲台上,沿着手臂垂下一根绳子,末端系着一颗球摆荡。

人类学课是我所在的living & learning community (生活学习社区)的一部分。我大一宿舍的主题是diversity(多元化)。住在这个社区的学生们以人类学的视角探讨多元的社会身份,比如性别、阶层、种族、文化等。为了使讨论更有建设性,我们每个学期都会一起上一门人类学课,它不仅提供学术视角与框架,且要求学生每周参加社区服务项目,在亲身实践中体会多样性。我的项目是小额信贷,地点在homeless shelter(无家可归者收容所)。无家可归者去银行很难申请到贷款做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尝试小额信贷项目,看是否能重拾生活的希望。我在那里见到了形形色色的人, 有头发又长又乱的白人老爷爷,身材圆滚滚走起路来一颤一颤的黑人大妈,也有需要工作人员推轮椅的残疾人。 他们的贫穷是因为懒惰吗?在访谈中我了解到,他们有的也读过大学,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他们无家可归,可能是一场大病,或者一次投资失败让他们倾家荡产。这门课开启我用更包容的视角看待社会的多元,练习suspend judgment(悬置评判),理解了对方的视角再做判断。

其实,大一入门级的物理课和数学课,很多内容和高中是重复的;某种程度来说, 只是用英文把知识点重温了一遍,缺乏挑战。后来才了解到,如果SAT的相应科目满分,可以申请选择更难的课程。如果事先充分了解信息,可以避免浪费学分和时间。另外,尽管理科得心应手,但人类学对我的触动更大。如果重来一遍,我会对当时的自己说,希望你尽早克服全英文学习的障碍,语言更多是一种工具,不该成为选课的阻碍。

暑期实习

为了找暑期实习,我疯狂改了好几轮简历,把大一的社团、研究、兼职工作经历都重点突出地囊括进去,最终在夏天来到了Teach For China(前“为中国而教”现“美丽中国”)的北京办公室,在那里结识了一群富有情怀的中美大学生。他们分享了许多有趣的暑期经历。

颇有启发的是,有些同学会很早就对大学的三个暑假有个大致方向,一年做公益/志愿者,一年做研究,一年做就业导向的实习,既充分探索了各类选项又有明确的大方向;有的早早就明确了志向,一路都在实验室或者公司实习;也有的会随着兴趣的变化不断调整方向。他们的经历也五花八门,有去尼日利亚做洁净水资源的社会型企业的,去希腊考古的,在京都学戏剧的。与他们的交流鼓励着我不短探索自己感兴趣的方向。

遇见新朋友

大一生活的剪影里还留下了许多小伙伴们的欢声笑语,有来自天南海北的中国同学,还有不少美国朋友。我的黑人姑娘室友S,热情地在感恩节带我回家,和她的妈妈一起边跳舞边做蛋糕。还有同在一幢寝室楼的白人男孩M,给我讲他的家人搬离大城市,在深山的森林里建可持续房屋的故事。

像蒙太奇般闪过的记忆里,震天响的音乐中,一群笑容灿烂、身穿运动服的年轻人骑着单车为乌干达募捐,另一边的队伍在招募“舞蹈马拉松”志愿者为海地赈灾。

大一的珍贵时光里,不只有为了“如何取胜”付出的一项项努力,更难忘的是和从没遇见过的灵魂彻夜长谈,朝夕相处中的文化碰撞,像是从一座狭长的独木桥进入了玲琅满目的世界,一层层打开新的认知。在写这篇文章重温How to Win at College (中译:《如何在大学里脱颖而出》),我注意到了一些读大一的时候没注意到的法则,比如,把朋友放在首位、学会聆听、不要攀比分数、寻找乐趣、不必追求完美。这些不仅对心理健康而言十分重要,也更有助于收获快乐的而丰富的大学时光。

正如Cal Newport所言:“那些在大学里获得成就的人,并非为了成功而成功;他们对智力上的挑战有天然的渴望,并且有把个人兴趣转化为激动人心的项目的火花。” 在大学获胜,最终并不是为了在一个既有的评价体系里取得成功,而是收获心中向往的成长。■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中国国际教育为何经常被妖魔化?
2022-08-16 08:13
社会与生活

留学十年纪:如何在大学里取胜?

子舒:在大学里取胜,最终并不是为了在一个既有的评价体系里取得成功,而是收获心中向往的成长。
子舒

■引子:转眼,距离首次踏上留学之路已十年有余。以这一系列的故事对话十年前的自己,也献给或许正准备留学的你,分享一场成长的旅途。

How to win at College

十八岁的夏天,出国读书前的一个月。蝉鸣阵阵,闷热的暑气里,我站在楼下的小路上眺望远方,背后是熟悉的家,头顶是皎洁的月亮。路弯弯曲曲地向前延展,我想透过它将思绪飞到太平洋的另一头,却怎么也无法勾勒出美国大学生活的图景。

飞机降落在满目皆是森林的目的地,我的心情却并没有随之放松。高中一直处于理科实验班的高强度,哪怕换了个新环境, 也还是延续了好胜的惯性。在Goodreads网站上一阵搜索后,大概是书名取得好,一本叫作《how to win at college》(《如何在大学里取胜》)的书引起了我的注意。读完此书,我当时粗浅的理解是,在美国校园里脱颖而出,需要做到以下几件事:

成为一个学生社团的主席

找一份校园兼职工作

尽早参与研究项目

在学业上保持高分

做暑期实习

大一开学后,我懵懵懂懂地照做这些法则。

成为一个学生社团的主席

出国之前,我就听不少学长学姐说过FACES斯坦福中美学生论坛。我一开学就想申请成为参会人,但当时的FACES不接受大一新生。加之我所在的地区还没有一个中美学生论坛,我便想,不如试试在当地创办一个。

如果可以创建一个交流思想、分享机会的平台,把志同道合、对中国感兴趣的人聚在一起,可以产生多少碰撞。让所在地区与中国相关的学生、教授、学者、 甚至企业家聚集一堂,使学生可以找到感兴趣的研究、实习方向,教授们分享前沿的研究成果的和思想洞见、企业家们交流最新的市场观察和机会…… 这个想法令我心潮澎湃。

可是,作为大一新生,我毫无头绪,只能不断参加与中国相关的活动,看会不会遇到志同道合的人。 在一场职业规划分享会上,一位大四白人女生的专业是东亚研究,辅修中文,刚从中国做完实习回来,我眼前一亮。E一头金色的卷发, 大大的笑容让人倍感亲切,生动地讲述她在非洲、南美和中国的暑期故事。“我没有循规蹈矩地做实习,对什么有热情就去做了,所以职业规划中心的老师才会说我有着最有趣的简历吧。” 我被E身上自由热情能成事的能量打动了,在分享会结束后,直接冲上去开门见山地说了我想做的事 。“这是个很棒的点子,我们学校确实还没有中美相关的论坛呢!” E肯定地点点头,拍拍我的肩膀:“这是我的名片。约我喝杯咖啡,我们聊聊。”

很幸运,E的自驱力和执行力都很强,后来成为了团队关键人物。她不仅知道怎么把想法变成现实,还在三年的大学生活里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在资金上,她知道有专门为了增进学生交流而设置的活动经费可以申请。我和她并肩坐在电脑旁边,一边头脑风暴着办成这场交流会需要哪些关键要素,一边看着她条理清晰、格式工整地写下proposal(项目策划书):内容、场地、教授、招募…有了策划书之后,E又带我一起见了学校亚洲研究中心的主任、更多在中国领域做研究的学生学者…

而我也借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子, 继续去不同活动招募团队成员。不久又遇到两位辅修中文的美国学生,和两位对中美交流感兴趣地中国留学生。大家积极献策:“叫Leadership Summit(领袖力峰会)吧,这年头大家会被‘Leadership’这个词吸引”,“我来用中国红的元素把海报设计得亮眼一点”,“我来联络东亚研究相关的学术期刊和教授,看能不能请他们来当发言嘉宾…” 在团队碰撞中,中美领袖力峰会一点点生成雏形。

从2010年十月到次年二月,从有想法到立下目标,只有短短的四个月。我们每个月都在担心资源能否及时到位中度过。也有不少人对我们说过“不可能”--筹备时间太短了。 直到二月,当我跟着学姐一起敲定受邀嘉宾名单、预订会议场地、 面试申请者、又预订了两桶咖啡和甜茶,才觉得,中美领袖力峰会真的要做成了 。

峰会当天,望着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教授围绕中美话题热火朝天地讨论, 我激动极了。完全没想到,一个想法能让这么多人感兴趣参与,因而变成现实。这也是我第一次体会愿景成真的快乐。

十年后,我很欣慰这个学生社团十年之后仍在运营,甚至吸引了参会者不远万里从中国飞去美国参与。小有遗憾的是,第二年,E毕业了,我在团队里的参与感也直线下降,一年之后就离开了。可以说,我的贡献停留在了产生想法、创建团队。 如果能负责更多落地执行的事宜,会有更多领袖力的提升。参加社团并非为了一个头衔的虚名,而是在脚踏实地的做事里收获能力。回首创办中美领袖力峰会,我佩服十八岁的勇气,感谢遇到E的运气,更怀念将一个想法变成现实的激动人心。哪怕十年之后,我还是会继续寻找这样的激动。

找一份校园兼职

做一份什么样的兼职工作好呢?图书管理员看起来比较清闲,没人借书还书的时候还能做阅读、写作业。可是,校园网站上显示,图书馆都已经没有职位在招聘了。我还是想挨个儿地拜访试试,看有没有实际上需要帮手、但还没发布招聘信息的图书馆。我拿着校园地图,把图书馆都标记出来,拿着一份简历一家家问过去。

在连续收到了好几个抱歉的摇头之后,我疲惫地站在化学图书馆前。负责人的办公室门关着,但看得出里面有人。如果这次也是拒绝呢?那也没关系,就算没机会,也不损失什么,好过没有尝试。我安慰着自己,再次鼓起勇气敲响了门。里面出来一位笑容和蔼的中年女子。我噼里啪啦地说明来意,抬头,只见她面露兴趣、甚至略带欣赏地打量着我,说:“有毛遂自荐的勇气,这很可贵。我们最近确实需要帮手,不如你来试试吧”。

做图书管理员让我接触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书名,也学习了一个小技能—按照图书馆的规则把书籍按字母顺序排放。这个小技能在日后写论文的时候发挥了作用,可以靠它迅速在诺大的图书馆里通过书号找到参考书籍。

十年后,我会想鼓励学弟学妹们,大部分机会是靠自己主动争取来的。不过,校园兼职会花费宝贵的时间,如果它能提升你的一项技能,相当于有人付你工资学东西,那是最理想的。我也有同学兼职做写作中心的辅导老师、IT中心的技术顾问等,这些兼职工作提升沟通、解决问题等能力,为他们日后找工作也打下了一定的综合能力基础。不过,如果重来一遍,我可能会想更勇敢一点,像曾子墨(详见《墨迹》)那样学做舞台灯光调试,或者其他能学到感兴趣领域的小技能的工作。毕竟,大学是开阔眼界的地方。

参与研究项目

大一的第一份研究项目是行为经济学。这还得从经济系里的“疯老头子”教授说起,他以上课手舞足蹈,充满激情闻名。第一次office hour,听说我想申请大二从经济系转去念商学院,他眉头一挑:“本科的重点在于学好基础课程。你要不要多了解一下经济学,再做决定?”

又一次去教授办公室,我听到他和另两个印度裔学生聊天。他们倒是不介意我边听边等。“DanielKahneman(丹尼尔卡尼曼)和Tversky(特沃斯基)有个有趣的风险行为假设。比如说,”他们转向我问:

“假如有100%的可能赢50元,或是50%的可能赢100元,你会选哪个?”

我想赢多一点,便答到:“50%的可能赢100元。”

他们又问:“假如有100%的可能输50元,或是50%的可能输100元,你选哪个?”

我想输少一点,便选道:“100%的可能输50元吧。”

“你看到了吗?”“疯老头子”教授兴奋地说:“这两个选项在概率上的结果是一样的,但你却因为赢输而改变了选择。这也是行为经济学的一个经典案例--人们的决策行为并不完全按照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运行,而是受到心理预期等因素的影响。” 这很有趣,我以前从没这样思考过决策行为。

“我们现在想做一个跨文化研究,看这个风险行为假设在其他文化中是否同样成立。我们 的研究团队也还需要人手。” 我不禁眼前一亮。

一周以后,我参与了研究项目的讨论,第一次了解IRB approval(伦理审查委员会审批),写研究计划,收集分析数据的过程。又一次office hour,“疯老头子”教授笑眯眯地问:怎么样,经济学是不是挺有意思的?我点点头,定下了这个专业。

在学业上保持高分

所谓通识教育,不仅需要满足本专业的学分要求,还要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艺术类各满足相应学分方可毕业。怎么选课好呢?我收到了厚厚一本学校课程名录。本想先看看有哪些选项,可是名录有300多页,课程从字母A到Z排列,其中有许多从没见过的学科单词,还要边翻边查字典,感觉总也看不完。从只需要学好语数外理化生的高中进入大学,宛如老鼠掉进大米缸,看什么都觉得新鲜想试试。

课程顾问解决了选课的问题。她给我一份表格,然后和我一起把大学四年需要完成的专业课、通识教育课学分统筹规划。聊完之后,我大概心里有谱:每年要上8-10门课,其中经济学和其他自然、社会、人文艺术类课程搭配着上。鉴于刚到美国,我对用全英文学习的信心还不够强,于是在大一第一学期选择上经济学基础课和我最熟悉的理科课。另外还应我所住寝室的要求,再修一门人类学课 。

高中理科实验班的数学让我受尽折磨,到了大学却几乎每次考试都是满分,我记得老师惊讶的表情。不过学长说,不要以为美国大学的理科课程简单,这只是基础入门课。高阶课程十分复杂抽象,他却十分喜爱,在用方程式和符号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之美。物理课教授令人印象深刻。他是一位精瘦的小老头,每堂课都激情澎湃,有一回为了亲自演示钟摆运动,直接跳到讲台上,沿着手臂垂下一根绳子,末端系着一颗球摆荡。

人类学课是我所在的living & learning community (生活学习社区)的一部分。我大一宿舍的主题是diversity(多元化)。住在这个社区的学生们以人类学的视角探讨多元的社会身份,比如性别、阶层、种族、文化等。为了使讨论更有建设性,我们每个学期都会一起上一门人类学课,它不仅提供学术视角与框架,且要求学生每周参加社区服务项目,在亲身实践中体会多样性。我的项目是小额信贷,地点在homeless shelter(无家可归者收容所)。无家可归者去银行很难申请到贷款做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尝试小额信贷项目,看是否能重拾生活的希望。我在那里见到了形形色色的人, 有头发又长又乱的白人老爷爷,身材圆滚滚走起路来一颤一颤的黑人大妈,也有需要工作人员推轮椅的残疾人。 他们的贫穷是因为懒惰吗?在访谈中我了解到,他们有的也读过大学,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他们无家可归,可能是一场大病,或者一次投资失败让他们倾家荡产。这门课开启我用更包容的视角看待社会的多元,练习suspend judgment(悬置评判),理解了对方的视角再做判断。

其实,大一入门级的物理课和数学课,很多内容和高中是重复的;某种程度来说, 只是用英文把知识点重温了一遍,缺乏挑战。后来才了解到,如果SAT的相应科目满分,可以申请选择更难的课程。如果事先充分了解信息,可以避免浪费学分和时间。另外,尽管理科得心应手,但人类学对我的触动更大。如果重来一遍,我会对当时的自己说,希望你尽早克服全英文学习的障碍,语言更多是一种工具,不该成为选课的阻碍。

暑期实习

为了找暑期实习,我疯狂改了好几轮简历,把大一的社团、研究、兼职工作经历都重点突出地囊括进去,最终在夏天来到了Teach For China(前“为中国而教”现“美丽中国”)的北京办公室,在那里结识了一群富有情怀的中美大学生。他们分享了许多有趣的暑期经历。

颇有启发的是,有些同学会很早就对大学的三个暑假有个大致方向,一年做公益/志愿者,一年做研究,一年做就业导向的实习,既充分探索了各类选项又有明确的大方向;有的早早就明确了志向,一路都在实验室或者公司实习;也有的会随着兴趣的变化不断调整方向。他们的经历也五花八门,有去尼日利亚做洁净水资源的社会型企业的,去希腊考古的,在京都学戏剧的。与他们的交流鼓励着我不短探索自己感兴趣的方向。

遇见新朋友

大一生活的剪影里还留下了许多小伙伴们的欢声笑语,有来自天南海北的中国同学,还有不少美国朋友。我的黑人姑娘室友S,热情地在感恩节带我回家,和她的妈妈一起边跳舞边做蛋糕。还有同在一幢寝室楼的白人男孩M,给我讲他的家人搬离大城市,在深山的森林里建可持续房屋的故事。

像蒙太奇般闪过的记忆里,震天响的音乐中,一群笑容灿烂、身穿运动服的年轻人骑着单车为乌干达募捐,另一边的队伍在招募“舞蹈马拉松”志愿者为海地赈灾。

大一的珍贵时光里,不只有为了“如何取胜”付出的一项项努力,更难忘的是和从没遇见过的灵魂彻夜长谈,朝夕相处中的文化碰撞,像是从一座狭长的独木桥进入了玲琅满目的世界,一层层打开新的认知。在写这篇文章重温How to Win at College (中译:《如何在大学里脱颖而出》),我注意到了一些读大一的时候没注意到的法则,比如,把朋友放在首位、学会聆听、不要攀比分数、寻找乐趣、不必追求完美。这些不仅对心理健康而言十分重要,也更有助于收获快乐的而丰富的大学时光。

正如Cal Newport所言:“那些在大学里获得成就的人,并非为了成功而成功;他们对智力上的挑战有天然的渴望,并且有把个人兴趣转化为激动人心的项目的火花。” 在大学获胜,最终并不是为了在一个既有的评价体系里取得成功,而是收获心中向往的成长。■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