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泰利斯(Ashley J. Tellis)的文章“What Is in Our Interest”: India and the Ukraine War一扫我心中疑惑。在介绍此文之前,先简单提及关于俄乌战争的两种解读:一种来自俄罗斯的地缘安全角度的解读;另一种来自西方大众的民主价值观,此观念与地缘安全基本无关。
乔治•弗里德曼(George Friedman)在其新作《America, War and the Atlantic》里说:“ 美国从两次世界大战中得出了几个结论。首先,不能相信欧洲人能够建立一个谨慎的防御体系——也不能避免吞噬自己。第二,它了解到,最终欧洲的不负责任将迫使美国卷入其中。第三,看起来很短的战争会变成长的。第四,作为大陆战争的副产品,对大西洋的威胁的可能性是真实的。第五,对战争的早期干预将拯救美国人的生命,而晚期干预将使他们付出代价。最后,在所有的战争中都有对大西洋的威胁,因此也有对本土的威胁。一旦一个欧洲大国在军事上变得具有侵略性,它就被迫在胜利后变得更加具有侵略性。最终,美国将被迫进入欧洲。”
从地缘政治角度出发, Ashley J. Tellis的文章“What Is in Our Interest”: India and the Ukraine War解释了印度“通过与俄罗斯保持关系,从而制衡与中国关系”的微妙地缘位置下的选择。这样基于安全考虑的国家选择,即非西方人的价值观与道德对错的判断,是西方国民难以理解的,但在中国以及其他在战后才诞生和发展的国家中存在广泛共识。
Ashley J. Tellis的文章给出了解释:“印度确实重视(自由主义国际秩序),但主要是工具性的,因为它对该制度的许多组成部分有实质性的矛盾心理。即使因为印度自己的殖民主义历史经历而忽略了自由秩序从根本上是西方创造的这一事实,自由国际主义的许多方面仍然引起印度的不安。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是个人享有不可剥夺的权利,这与印度后殖民时代对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的痴迷不无关系,虽然印度本身重视民主,但它对民主的推广总是畏首畏尾,最近还倾向于抬高代议制民主而不是自由主义的化身。同样,自由和开放的贸易推动了和平的国际秩序,这一观点与新德里希望保护其经济免受各种形式的实体和虚拟渗透的愿望相抵触,后者可能限制其国家权力并破坏其人口中某些部分的繁荣。即使是在必须保持海上通道的问题上——这是印度-太平洋地区的一个关键战略问题——印度在航行自由问题上的正式立场与中国的立场相似。”
第二个疑问,印度这种脚踩钢丝 ——两头(美俄)都不得罪——的外交思维的来源是什么? Ashley J. Tellis的解释是:“印度的持久目标仍然是作为一个大国登上国际舞台,但在此过程中不承诺加入任何纠缠不清的联盟。在存在多个相互竞争的权力中心的和平条件下,印度可以利用这些权力中心在相互竞争中为自己谋取利益,这是对这种上升的最好保证……印度更倾向于建立一个多极化的国际秩序,使其能够在几个不同的极点之间游刃有余,根据不同的问题领域利用它们的差异,为自己争取利益,同时避免与任何极点永久结盟。”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泰利斯(Ashley J. Tellis)的文章“What Is in Our Interest”: India and the Ukraine War一扫我心中疑惑。在介绍此文之前,先简单提及关于俄乌战争的两种解读:一种来自俄罗斯的地缘安全角度的解读;另一种来自西方大众的民主价值观,此观念与地缘安全基本无关。
乔治•弗里德曼(George Friedman)在其新作《America, War and the Atlantic》里说:“ 美国从两次世界大战中得出了几个结论。首先,不能相信欧洲人能够建立一个谨慎的防御体系——也不能避免吞噬自己。第二,它了解到,最终欧洲的不负责任将迫使美国卷入其中。第三,看起来很短的战争会变成长的。第四,作为大陆战争的副产品,对大西洋的威胁的可能性是真实的。第五,对战争的早期干预将拯救美国人的生命,而晚期干预将使他们付出代价。最后,在所有的战争中都有对大西洋的威胁,因此也有对本土的威胁。一旦一个欧洲大国在军事上变得具有侵略性,它就被迫在胜利后变得更加具有侵略性。最终,美国将被迫进入欧洲。”
从地缘政治角度出发, Ashley J. Tellis的文章“What Is in Our Interest”: India and the Ukraine War解释了印度“通过与俄罗斯保持关系,从而制衡与中国关系”的微妙地缘位置下的选择。这样基于安全考虑的国家选择,即非西方人的价值观与道德对错的判断,是西方国民难以理解的,但在中国以及其他在战后才诞生和发展的国家中存在广泛共识。
Ashley J. Tellis的文章给出了解释:“印度确实重视(自由主义国际秩序),但主要是工具性的,因为它对该制度的许多组成部分有实质性的矛盾心理。即使因为印度自己的殖民主义历史经历而忽略了自由秩序从根本上是西方创造的这一事实,自由国际主义的许多方面仍然引起印度的不安。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是个人享有不可剥夺的权利,这与印度后殖民时代对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的痴迷不无关系,虽然印度本身重视民主,但它对民主的推广总是畏首畏尾,最近还倾向于抬高代议制民主而不是自由主义的化身。同样,自由和开放的贸易推动了和平的国际秩序,这一观点与新德里希望保护其经济免受各种形式的实体和虚拟渗透的愿望相抵触,后者可能限制其国家权力并破坏其人口中某些部分的繁荣。即使是在必须保持海上通道的问题上——这是印度-太平洋地区的一个关键战略问题——印度在航行自由问题上的正式立场与中国的立场相似。”
第二个疑问,印度这种脚踩钢丝 ——两头(美俄)都不得罪——的外交思维的来源是什么? Ashley J. Tellis的解释是:“印度的持久目标仍然是作为一个大国登上国际舞台,但在此过程中不承诺加入任何纠缠不清的联盟。在存在多个相互竞争的权力中心的和平条件下,印度可以利用这些权力中心在相互竞争中为自己谋取利益,这是对这种上升的最好保证……印度更倾向于建立一个多极化的国际秩序,使其能够在几个不同的极点之间游刃有余,根据不同的问题领域利用它们的差异,为自己争取利益,同时避免与任何极点永久结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