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2-06-30 07:22
社会与生活

中国国际教育何时腰杆能够硬起来?

肖经栋:在面对国际教育各重大事项上,中国国际教育界没有话语权。但问题是,中国可是全世界最大的出国留学生源国。
教育,大学,英国最新“抢人”计划只看学校排名,说明了什么?
肖经栋

■今年因疫情原因导致国际考试在部分地区不能举办。最近一段时间,我在拜访国际学校时会向学校了解此事对升学的影响程度。从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各种国际考试取消并非是完全一刀切。比如A-level考试,在部分地区是取消了考试,但如果学校早已安排高三学生在校集中上课,且学校举办考试的疫情防控措施得到了当地教育局和防疫部门的认可,剑桥考试局会同意并安排学校照常进行考试。

但遗憾的是,类似剑桥考试局这样有担当的国际考试机构并不多。我在调研学校时,听到有学校反馈,按照考试机构的要求做好校内各种考试疫情防控措施,也得到了当地教育局的许可,但最终仍然不能在校内顺利举办考试,这大大影响到了学生最终的录取。由于没有国际考试成绩,导致申请英国大学的学生无法满足录取条件,使得最终选择英国大学的学生急剧减少。面对这种状况,学校尽管很愤怒但又无可奈何。

面对国际考试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国际学校所采取的对策往往是处处开花,即尽量多提供多种课程,多种考试方式等。这也是由于中国学生不能顺利出境参加SAT考试,导致ACT考试最近三年在中国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不过,增加课程和设置不同的考试,会大大增加学校的运营成本,也会导致整个国际教育变得十分的复杂,让原本就对国际教育不熟悉的家长、学生对走国际教育路线更加犹豫。

国际考试如此,再来看大学的录取,2022届毕业生在申请美国大学时,名校录取中国学生的数量普遍在下滑。下滑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但业内针对这种下滑趋势和现象,是没有制止措施。各学校也只能想办法在有限的录取名额当中获得更好的表现,这样导致中国学生申请国外大学变得更加得内卷。

综上所述,在面对国际教育各重大事项上,中国国际教育界没有话语权,说得难听一点是令人宰割。但问题是,中国可是全世界最大的出国留学生源国。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分析下来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是中国没有自己独立的国际教育评估体系。无论是国际课程还是国际考试,均是需要依赖于英美加澳体系。但问题是,和本国学生体量以及全球整体相比,中国市场又显得很小,基于成本考虑,并没有必要对中国学生另眼相待。

疫情爆发,中国国际教育依赖于国外教育评估体系所存在的风险暴露无遗。有A-level、IB和AP考试取消导致大学录取出现问题,还有因教师资格证书导致加拿大课程学校会碰到师资问题。

另一方面是中国国际教育界并没有形成合力,难以对外形成谈判筹码。观察国际教育8年来,我很能理解为何很难形成合力。有国际学校性质不一缺乏互动的基础,还有在招生和升学上存在竞争关系导致缺乏互动的动力。这样一来,国内只有长沙等极少城市,学校之间有很好的互动和联系。

因此,要破解腰杆不硬的问题,也建议业内是需要从这两个方面来入手,即一方面建立中国自己的国际教育评估体系。自2003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后,国际教育在中国发展已经有20年了。经过这20年的摸索,以及中国基础教育在世界上的逐步得到认可,中国推出自己的国际教育评估体系时机已经成熟。我看到目前国内有部分教育集团也已经在尝试这块,比如枫叶集团在推自己的课程体系。

另一方面,需要加强行业互动和联合。比如建立诚信监控体系,制止行业不正行为。加强和大学的互动和联系,争取到更多的录取名额。加强行业内部的互动和学习,提升整体发展水平等等。

从全球来看,国际教育的市场化程度是比较高。无论是各类国际考试还是大学,以私立机构为主。基于对等原则,中国的国际教育也应该是需要民间机构来进行对接和联系。

疫情爆发,中国国际教育界各类问题凸显,这很考验业界应对智慧。中国国际教育界是否能够将此危转为机,为业内长远发展奠定基础,这是至关重要的。

疫情终究会结束,但中国国际教育界所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并不会因为疫情结束而消失。这需要行业重新审视现有困局,并为此做出改变。也只有通过壮士断腕,行业才可能获得家长、学生信任,大学的重视与认可,中国的国际教育才可能进入到良性发展的轨道上。■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教育,大学,英国最新“抢人”计划只看学校排名,说明了什么?
2022-06-30 07:22
社会与生活

中国国际教育何时腰杆能够硬起来?

肖经栋:在面对国际教育各重大事项上,中国国际教育界没有话语权。但问题是,中国可是全世界最大的出国留学生源国。
肖经栋

■今年因疫情原因导致国际考试在部分地区不能举办。最近一段时间,我在拜访国际学校时会向学校了解此事对升学的影响程度。从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各种国际考试取消并非是完全一刀切。比如A-level考试,在部分地区是取消了考试,但如果学校早已安排高三学生在校集中上课,且学校举办考试的疫情防控措施得到了当地教育局和防疫部门的认可,剑桥考试局会同意并安排学校照常进行考试。

但遗憾的是,类似剑桥考试局这样有担当的国际考试机构并不多。我在调研学校时,听到有学校反馈,按照考试机构的要求做好校内各种考试疫情防控措施,也得到了当地教育局的许可,但最终仍然不能在校内顺利举办考试,这大大影响到了学生最终的录取。由于没有国际考试成绩,导致申请英国大学的学生无法满足录取条件,使得最终选择英国大学的学生急剧减少。面对这种状况,学校尽管很愤怒但又无可奈何。

面对国际考试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国际学校所采取的对策往往是处处开花,即尽量多提供多种课程,多种考试方式等。这也是由于中国学生不能顺利出境参加SAT考试,导致ACT考试最近三年在中国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不过,增加课程和设置不同的考试,会大大增加学校的运营成本,也会导致整个国际教育变得十分的复杂,让原本就对国际教育不熟悉的家长、学生对走国际教育路线更加犹豫。

国际考试如此,再来看大学的录取,2022届毕业生在申请美国大学时,名校录取中国学生的数量普遍在下滑。下滑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但业内针对这种下滑趋势和现象,是没有制止措施。各学校也只能想办法在有限的录取名额当中获得更好的表现,这样导致中国学生申请国外大学变得更加得内卷。

综上所述,在面对国际教育各重大事项上,中国国际教育界没有话语权,说得难听一点是令人宰割。但问题是,中国可是全世界最大的出国留学生源国。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分析下来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是中国没有自己独立的国际教育评估体系。无论是国际课程还是国际考试,均是需要依赖于英美加澳体系。但问题是,和本国学生体量以及全球整体相比,中国市场又显得很小,基于成本考虑,并没有必要对中国学生另眼相待。

疫情爆发,中国国际教育依赖于国外教育评估体系所存在的风险暴露无遗。有A-level、IB和AP考试取消导致大学录取出现问题,还有因教师资格证书导致加拿大课程学校会碰到师资问题。

另一方面是中国国际教育界并没有形成合力,难以对外形成谈判筹码。观察国际教育8年来,我很能理解为何很难形成合力。有国际学校性质不一缺乏互动的基础,还有在招生和升学上存在竞争关系导致缺乏互动的动力。这样一来,国内只有长沙等极少城市,学校之间有很好的互动和联系。

因此,要破解腰杆不硬的问题,也建议业内是需要从这两个方面来入手,即一方面建立中国自己的国际教育评估体系。自2003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后,国际教育在中国发展已经有20年了。经过这20年的摸索,以及中国基础教育在世界上的逐步得到认可,中国推出自己的国际教育评估体系时机已经成熟。我看到目前国内有部分教育集团也已经在尝试这块,比如枫叶集团在推自己的课程体系。

另一方面,需要加强行业互动和联合。比如建立诚信监控体系,制止行业不正行为。加强和大学的互动和联系,争取到更多的录取名额。加强行业内部的互动和学习,提升整体发展水平等等。

从全球来看,国际教育的市场化程度是比较高。无论是各类国际考试还是大学,以私立机构为主。基于对等原则,中国的国际教育也应该是需要民间机构来进行对接和联系。

疫情爆发,中国国际教育界各类问题凸显,这很考验业界应对智慧。中国国际教育界是否能够将此危转为机,为业内长远发展奠定基础,这是至关重要的。

疫情终究会结束,但中国国际教育界所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并不会因为疫情结束而消失。这需要行业重新审视现有困局,并为此做出改变。也只有通过壮士断腕,行业才可能获得家长、学生信任,大学的重视与认可,中国的国际教育才可能进入到良性发展的轨道上。■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