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2-06-29 14:45
商业与经济

专访 |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AI对半导体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李开复称,中国增长最快、最让人看好的领域是硬科技领域;“AI+科学交叉”是创新工场预测未来5到10年间会引爆的创业新机会。
李开复:短期内中国大模型的商业机会在To C
采访:彭博

■4月7日,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出席彭博财富论坛 (Bloomberg Wealth Summit),并接受了彭博电视专访,谈及中国的人工智能和半导体行业发展,还有中国有哪些领域值得投资等。他说,中国增长最快、最让人看好的领域是硬科技领域。真正吸引风投人、估值高的公司大多出自AI&前沿科技、半导体/芯片、机器人和自动化、医疗科技等领域。

你曾在2021年夏天谈到过中国处理疫情的成功,以及人工智能(AI)在多方面提供的帮助。具体来说AI技术起到了什么作用?

如今,AI在中国很多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AI在新冠疫情催化下也加速了落地,有力辅助了抗疫。

在实验室自动化领域,一些硬科技企业比如镁伽科技通过机器人自动化+人工智能手段替代核酸检测中最危险的一段操作,解决了疫情防控大规模核酸检测中对效率、准确性、安全性高要求的痛点,不仅极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度,同时也减少了一线医护人员感染风险。

还有AI应用的例子是,上海已经试运行机器人公交和无人货车来保供保需。

你投资的企业如何?他们如何应对当前的形势?

虽然近年来全世界黑天鹅满天飞,但从长期看,中国企业的出海之路还是谨慎乐观的。

中国增长最快、最让人看好的领域是硬科技领域。真正吸引风投人、估值高的公司都出自AI&前沿科技、半导体/芯片、机器人和自动化、医疗科技等领域。我们在这些硬科技领域投入的精力最多,这些领域的创业者也最有激情。

你投资的这些公司有成功上市,估值数十亿美元吗?

当然有。中国硬科技创业正迎来百年难遇的黄金发展时期,科技交叉推动创新增长新范式,政策扶持、持续优化的创新创业环境,对硬科技创新者来说都是利好。

中国政府很看好硬技术领域,AI和半导体领域的一些硬科技公司纷纷上市。创新工场投资了50多家AI公司,已经有10家晋级“独角兽”公司。有的已经上市,有的已经进入到上市管道。

随着科创板、北交所的设立,中国硬科技企业一二级市场的融资管道进一步畅通。这不仅反映出投资人兴趣和公司价值的变化,也体现了整体的风口在逐渐从互联网公司向硬科技公司转变。与传统的互联网创业相比,硬科技创业更强调用过硬的技术实力和产品来构筑“护城河”。这也意味着,硬科技领域的竞争更加健康和理性,不存在互联网时代的零和游戏,不同的垂直细分赛道都有机会跑出“隐形冠军”。一家机器人公司或者芯片公司处于市场领先位置, 绝对不代表它会抑制其他公司的发展空间。

关于半导体供应问题,芯片领域对风投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中国政府在大力推广、投资和补助这个行业,这是为了在 这个“卡脖子”的芯片领域实现自给自足。过往的观点可能认为这是一个资本密集、投资回报率不高的行业。

但两个重要的变化正在改写上述的观点。一个变化是政府在土地和建立工厂方面的支持,这会吸引更多投资。第二个变化是,发生了华为事件后,很多公司都意识到了自主研发芯片的重要性。这样趋势下,往后国产芯片的国内销路也会看好。从风投的角度上看,这是积极的信号,中国半导体领域的投资一片欣欣向荣。中国肯定希望能实现芯片的自给自足。即便往后有“脱钩”形势出现,中国也能做好充分的防御准备。

给大家简单说一下,“脱钩”会是什么样一种情形?和人们担心的一样吗?

彻底“脱钩”对中美无益也不现实,双方有识之士也在尽力避免发生这样极端的事情。我更专注的是在黑天鹅满天飞的形势下,半导体领域等战略性硬科技领域的发展动向。

从风投角度看,真正推动半导体领域发展的,一个是产业自动化、智能化,芯片将成为刚需。另一个更根本的推动力量就是AI。AI对半导体业务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以前在摩尔定律作用下,CPU算力(单线程处理算力)每年提高1.5倍,但AI时代对数据和算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近十年最前沿的AI算法每年提高7倍,无形中进一步催化了半导体领域的高速迭代。

具体哪些AI领域对芯片的需求很强劲?

媒体报道过的AlphaGo、AlphaFold、AlphaFold 2、GPT-3等,这些对运行电脑的要求都很高,因为一般的芯片无法实现。这些都是由AI的行业发展推动的,当然其中一部分还有数字货币的推动,这些都可以为半导体行业带来新生。

来聊聊供应链。如果最糟糕的“脱钩”发生,为了安全,需要自己制造芯片,需要能源的转型。你在关注投资这些领域吗?企业家有没有力争解决这些问题?

我很看好新能源转型升级,中国有望在这个领域“弯道超车”。中国在这个领域一直进行很大的投入且在部分细分赛道开始领跑。我们预测,新能源转型升级除了可以实现碳中和等对社会有益的事,未来5-10年,我们有望实现能源从“先天自然资源优势”到“制造业比较优势”的转变。

现在能源行业领先的国家,还是那些拥有油气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但未来5-10年,太阳能等会成为标准的、最廉价的能源。生产研发太阳能板和电池的公司和国家,利用电解化学、锂、钠和氢等材料和新技术,并使用AI进行设计,从而通过制造优势占据了能源高地。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已经是领先的太阳能板和电池制造商,而这些不仅是靠工厂的低成本廉价生产,技术也足够顶尖。比如,中国宁德时代非常优秀,也非常低调地专注在硬科技领域。很重要的是,他们研发把汽车底盘和电池合二为一的CTC电池技术,可以使体积利用率提升15%-20%,零件数量减少40%并降低动力电池的制造成本。这样汽车每充一次电,就可以跑1000公里。

你中东出行的时候是否经常会面对这些问题?

人们对于获得下一代清洁能源所需的金属和气体等,感觉很焦虑。中东的国家认为他们正面临着我刚描AI将为社会创造前所未有的价值述的挑战,但他们实际上非常有远见,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沙特在某种程度上正在考虑如何利用新能源转型。短期的石油价格带来了红利,这样他们就有了更多的资金来投资。所以我认为,未来即使我们不再使用化石燃料,中东也将继续在能源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你如何决定投资哪些小型初创公司?

定位Deep Tech VC的创新工场是由一群会说科学家语言的技术型投资人组成。创新工场团队有15个博士,懂技术也懂产业,通过“研究、发掘、交叉、落地”等四步骤不断寻找技术和商业的交叉点,帮助硬科技创业者走出从技术到商业化的“死亡谷”,把企业从0到100做大做强。

在创新工场成立的13年中,我们目睹了中国逐渐进入到了高科技驱动的增长新范式阶段,AI创业也从早期的黑科技发明期到“产业+AI”再到“AI+科学交叉”阶段。

AI将为社会创造前所未有的价值。据世界顶级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预测,到2030年,AI将创造15.7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这其中,“产业+AI”,特别是体量巨大、门槛高且链条密集的传统产业+AI将创造绝大部分的价值。

“AI+科学交叉”是创新工场预测未来5到10年间会引爆的创业新机会。新冠疫情催化人类社会数字化、智能化,AI 已经成为了数字经济时代的“技术基建”,与其他技术交叉、渗透和穿透各行各业。在海量结构化精准标注的闭环数据的助推下,这些科学交叉的赛道将不断寻找符合行业规律且有商业价值的落地场景。在中国科研能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AI+科学交叉将会在碰撞中创造出更大的商业价值。

你正在研究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你认为最适合颠覆的领域是什么?

生命科学领域在过去的十年,特别是在新冠催化下,也迎来创新爆发期。传统的医疗行业正在全面地数字化,医疗流程的信息化、可穿戴设备记录的健康数据以及新技术产生的海量生物学数据,将助推AI等技术赋能甚至重塑医疗行业。现在,AI辅助医生治疗已经不再是新鲜事,AI也使得药物研发的速度更快、价格更低廉,基因能以数字化的方法进行编辑修改。而合成生物技术的突破可以更好地被应用在如新农业、新食品等领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但一个挑战是,人工智能和生物医学的专家不一定相处融洽,他们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如果让人工智能取代医生,这也不是一个好兆头,因为这不利于医院生态系统发展。我们试图做的是找到他们都感兴趣的领域,例如研究蛋白质结构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工具,可以帮助预测、一起研发制药,这样可以治疗疾病,并让他们的利益一致。

美国和中国的医药界,有什么两者可以合作的领域吗?

我有点乐观地认为,当一种新药被发明出来,将是跨国界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将是跨国界的,新的科学发现将是跨国界的。

为什么这么乐观?

因为这不关乎知识产权,而是在拯救生命。但从另一方面,共享知识产权确实会很困难。患者数据共享确实会很困难,所以我们必须选择正确的合作方式。

外国资本是否仍然能够进入?两个国家还能继续财富和知识共享吗?

中国资本市场对美国投资者是完全开放的,对几乎所有中国公司的投资都没有问题。如果你是一个乐观主义者,这是一个将资本投入中国的好时机。因为中国正在加注硬科技领域。即使你不是乐观主义者,现在也是一个机会窗口。■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李开复:短期内中国大模型的商业机会在To C
2022-06-29 14:45
商业与经济

专访 |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AI对半导体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李开复称,中国增长最快、最让人看好的领域是硬科技领域;“AI+科学交叉”是创新工场预测未来5到10年间会引爆的创业新机会。
采访:彭博

■4月7日,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出席彭博财富论坛 (Bloomberg Wealth Summit),并接受了彭博电视专访,谈及中国的人工智能和半导体行业发展,还有中国有哪些领域值得投资等。他说,中国增长最快、最让人看好的领域是硬科技领域。真正吸引风投人、估值高的公司大多出自AI&前沿科技、半导体/芯片、机器人和自动化、医疗科技等领域。

你曾在2021年夏天谈到过中国处理疫情的成功,以及人工智能(AI)在多方面提供的帮助。具体来说AI技术起到了什么作用?

如今,AI在中国很多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AI在新冠疫情催化下也加速了落地,有力辅助了抗疫。

在实验室自动化领域,一些硬科技企业比如镁伽科技通过机器人自动化+人工智能手段替代核酸检测中最危险的一段操作,解决了疫情防控大规模核酸检测中对效率、准确性、安全性高要求的痛点,不仅极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度,同时也减少了一线医护人员感染风险。

还有AI应用的例子是,上海已经试运行机器人公交和无人货车来保供保需。

你投资的企业如何?他们如何应对当前的形势?

虽然近年来全世界黑天鹅满天飞,但从长期看,中国企业的出海之路还是谨慎乐观的。

中国增长最快、最让人看好的领域是硬科技领域。真正吸引风投人、估值高的公司都出自AI&前沿科技、半导体/芯片、机器人和自动化、医疗科技等领域。我们在这些硬科技领域投入的精力最多,这些领域的创业者也最有激情。

你投资的这些公司有成功上市,估值数十亿美元吗?

当然有。中国硬科技创业正迎来百年难遇的黄金发展时期,科技交叉推动创新增长新范式,政策扶持、持续优化的创新创业环境,对硬科技创新者来说都是利好。

中国政府很看好硬技术领域,AI和半导体领域的一些硬科技公司纷纷上市。创新工场投资了50多家AI公司,已经有10家晋级“独角兽”公司。有的已经上市,有的已经进入到上市管道。

随着科创板、北交所的设立,中国硬科技企业一二级市场的融资管道进一步畅通。这不仅反映出投资人兴趣和公司价值的变化,也体现了整体的风口在逐渐从互联网公司向硬科技公司转变。与传统的互联网创业相比,硬科技创业更强调用过硬的技术实力和产品来构筑“护城河”。这也意味着,硬科技领域的竞争更加健康和理性,不存在互联网时代的零和游戏,不同的垂直细分赛道都有机会跑出“隐形冠军”。一家机器人公司或者芯片公司处于市场领先位置, 绝对不代表它会抑制其他公司的发展空间。

关于半导体供应问题,芯片领域对风投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中国政府在大力推广、投资和补助这个行业,这是为了在 这个“卡脖子”的芯片领域实现自给自足。过往的观点可能认为这是一个资本密集、投资回报率不高的行业。

但两个重要的变化正在改写上述的观点。一个变化是政府在土地和建立工厂方面的支持,这会吸引更多投资。第二个变化是,发生了华为事件后,很多公司都意识到了自主研发芯片的重要性。这样趋势下,往后国产芯片的国内销路也会看好。从风投的角度上看,这是积极的信号,中国半导体领域的投资一片欣欣向荣。中国肯定希望能实现芯片的自给自足。即便往后有“脱钩”形势出现,中国也能做好充分的防御准备。

给大家简单说一下,“脱钩”会是什么样一种情形?和人们担心的一样吗?

彻底“脱钩”对中美无益也不现实,双方有识之士也在尽力避免发生这样极端的事情。我更专注的是在黑天鹅满天飞的形势下,半导体领域等战略性硬科技领域的发展动向。

从风投角度看,真正推动半导体领域发展的,一个是产业自动化、智能化,芯片将成为刚需。另一个更根本的推动力量就是AI。AI对半导体业务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以前在摩尔定律作用下,CPU算力(单线程处理算力)每年提高1.5倍,但AI时代对数据和算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近十年最前沿的AI算法每年提高7倍,无形中进一步催化了半导体领域的高速迭代。

具体哪些AI领域对芯片的需求很强劲?

媒体报道过的AlphaGo、AlphaFold、AlphaFold 2、GPT-3等,这些对运行电脑的要求都很高,因为一般的芯片无法实现。这些都是由AI的行业发展推动的,当然其中一部分还有数字货币的推动,这些都可以为半导体行业带来新生。

来聊聊供应链。如果最糟糕的“脱钩”发生,为了安全,需要自己制造芯片,需要能源的转型。你在关注投资这些领域吗?企业家有没有力争解决这些问题?

我很看好新能源转型升级,中国有望在这个领域“弯道超车”。中国在这个领域一直进行很大的投入且在部分细分赛道开始领跑。我们预测,新能源转型升级除了可以实现碳中和等对社会有益的事,未来5-10年,我们有望实现能源从“先天自然资源优势”到“制造业比较优势”的转变。

现在能源行业领先的国家,还是那些拥有油气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但未来5-10年,太阳能等会成为标准的、最廉价的能源。生产研发太阳能板和电池的公司和国家,利用电解化学、锂、钠和氢等材料和新技术,并使用AI进行设计,从而通过制造优势占据了能源高地。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已经是领先的太阳能板和电池制造商,而这些不仅是靠工厂的低成本廉价生产,技术也足够顶尖。比如,中国宁德时代非常优秀,也非常低调地专注在硬科技领域。很重要的是,他们研发把汽车底盘和电池合二为一的CTC电池技术,可以使体积利用率提升15%-20%,零件数量减少40%并降低动力电池的制造成本。这样汽车每充一次电,就可以跑1000公里。

你中东出行的时候是否经常会面对这些问题?

人们对于获得下一代清洁能源所需的金属和气体等,感觉很焦虑。中东的国家认为他们正面临着我刚描AI将为社会创造前所未有的价值述的挑战,但他们实际上非常有远见,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沙特在某种程度上正在考虑如何利用新能源转型。短期的石油价格带来了红利,这样他们就有了更多的资金来投资。所以我认为,未来即使我们不再使用化石燃料,中东也将继续在能源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你如何决定投资哪些小型初创公司?

定位Deep Tech VC的创新工场是由一群会说科学家语言的技术型投资人组成。创新工场团队有15个博士,懂技术也懂产业,通过“研究、发掘、交叉、落地”等四步骤不断寻找技术和商业的交叉点,帮助硬科技创业者走出从技术到商业化的“死亡谷”,把企业从0到100做大做强。

在创新工场成立的13年中,我们目睹了中国逐渐进入到了高科技驱动的增长新范式阶段,AI创业也从早期的黑科技发明期到“产业+AI”再到“AI+科学交叉”阶段。

AI将为社会创造前所未有的价值。据世界顶级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预测,到2030年,AI将创造15.7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这其中,“产业+AI”,特别是体量巨大、门槛高且链条密集的传统产业+AI将创造绝大部分的价值。

“AI+科学交叉”是创新工场预测未来5到10年间会引爆的创业新机会。新冠疫情催化人类社会数字化、智能化,AI 已经成为了数字经济时代的“技术基建”,与其他技术交叉、渗透和穿透各行各业。在海量结构化精准标注的闭环数据的助推下,这些科学交叉的赛道将不断寻找符合行业规律且有商业价值的落地场景。在中国科研能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AI+科学交叉将会在碰撞中创造出更大的商业价值。

你正在研究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你认为最适合颠覆的领域是什么?

生命科学领域在过去的十年,特别是在新冠催化下,也迎来创新爆发期。传统的医疗行业正在全面地数字化,医疗流程的信息化、可穿戴设备记录的健康数据以及新技术产生的海量生物学数据,将助推AI等技术赋能甚至重塑医疗行业。现在,AI辅助医生治疗已经不再是新鲜事,AI也使得药物研发的速度更快、价格更低廉,基因能以数字化的方法进行编辑修改。而合成生物技术的突破可以更好地被应用在如新农业、新食品等领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但一个挑战是,人工智能和生物医学的专家不一定相处融洽,他们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如果让人工智能取代医生,这也不是一个好兆头,因为这不利于医院生态系统发展。我们试图做的是找到他们都感兴趣的领域,例如研究蛋白质结构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工具,可以帮助预测、一起研发制药,这样可以治疗疾病,并让他们的利益一致。

美国和中国的医药界,有什么两者可以合作的领域吗?

我有点乐观地认为,当一种新药被发明出来,将是跨国界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将是跨国界的,新的科学发现将是跨国界的。

为什么这么乐观?

因为这不关乎知识产权,而是在拯救生命。但从另一方面,共享知识产权确实会很困难。患者数据共享确实会很困难,所以我们必须选择正确的合作方式。

外国资本是否仍然能够进入?两个国家还能继续财富和知识共享吗?

中国资本市场对美国投资者是完全开放的,对几乎所有中国公司的投资都没有问题。如果你是一个乐观主义者,这是一个将资本投入中国的好时机。因为中国正在加注硬科技领域。即使你不是乐观主义者,现在也是一个机会窗口。■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