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2-06-07 19:40
时政

为什么靠补贴企业无法挽救失业率?

在防疫政策的大约束下,即便政府不停地补贴给企业,希望它们继续生产,保住就业,这些政策对企业的刺激效果也并不会好。因为,如果终端没有需求,企业生产不就是在做无用功么?
招聘职场中国财经媒体报道汇总:李克强要求尽快把失业率降下来、控制住
张林

■疫情及相关防控政策冲击的,皆是承担就业吸纳功能的行业。首先是接触型消费行业,主要包括住宿餐饮、批发零售行业。不要小瞧这类传统行业的GDP占比和就业占比。即便在北京这样以金融和高技术制造与服务行业为支柱的地区,接触型相关行业的GDP占比也约有10%,吸纳超过总就业人口的15%。

其次是线下服务行业,包括旅游教育、体育文娱、商业管理。只要对人的流动依然有限制,这些行业必然产能受损,也将产生失业问题。

最后是产业供给链较长的制造业,包括汽车制造、机电设备等、芯片制造等等。一个大的汽车制造厂就能养活一个城市,而疫情以及日益升级的地缘政治对抗必然加速相关产能的海外转移。

这三类行业,没有哪一类敢肯定地说,自己已经摆脱了疫情冲击的阴影。

仅从供给端看这三类行业,就能看到,就业压力之大,并非短期就能缓解。特别是,年轻人没有退回到农村的意愿和机会,因此不能像农民工返乡那样,可以隐藏在统计数字的背后。

从需求端看,除了今年将要毕业的1076万年轻人,之后还有每年一千余万新增大学生,每年毕业的五百万职高学生。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的上千万新增就业机会尚不能覆盖年轻人的就业需求,大龄失业人群的再就业机会就更加虚无缥缈了。

一个年轻人无法就业,就会转化为一个家庭的悲观预期。看看快速攀升的住户非意愿储蓄、增速为负的房贷余额就能有所体会了。悲观的预期反过来影响经济需求,拖累产能修复,并再次增加就业的压力。

所以,在防疫政策的大约束下,即便政府不停地补贴给企业,希望它们继续生产,保住就业,这些政策对企业的刺激效果也不会好。因为,如果终端没有需求,企业生产不就是在做无用功么?

所以,一方面,不要再因为疫情防控而阻断人员和供应的流动。否则摩擦性失业将会蜕变为长期失业和永久失业。另一方面,不如从现在的补贴企业,转而尝试给受影响的低收入住户及企业职工发放现金,或者退而求其次的消费券,让他们降低一些对于经济前景的焦虑,降低对于手停口停的恐惧,或许更能降低失业的压力和社会冲击。■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 乌克兰与俄谈判陷入僵局之际,白宫对乌克兰提出新经济要求
    美国施压乌克兰回应特朗普和平计划

    特朗普政府提出了一系列乌克兰和平计划,其中包括美国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吞并以及排除基辅方面加入北约的可能性。


  • 阿里巴巴告别大扫货
    若特朗普让中概股退市,会发生什么?

    让中概股退市将需要时间,而且会给全球市场带来震动。哪些公司受影响最大?对市场有何影响?本文对此进行了介绍。


  • 经济贸易港口关税战背后的硬政治回归
    一周世界舆论聚焦:中日欧有无可能联手对美?

    曹辛:如果中日关系改善,对日本对美外交而言,绝对是有正面作用的杠杆,而欧盟近日也就美欧关税问题暗示将与亚洲(中国)加强合作。


  • 女性职场AI不会取代你的工作?看看自由职业者的故事吧
    美国女性正在放弃婚姻

    人口统计数据方面的巨大变化显示,男性和女性在很多方面已经分道扬镳。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了单身。“两性统计数据并不匹配。”


招聘职场中国财经媒体报道汇总:李克强要求尽快把失业率降下来、控制住
2022-06-07 19:40
时政

为什么靠补贴企业无法挽救失业率?

在防疫政策的大约束下,即便政府不停地补贴给企业,希望它们继续生产,保住就业,这些政策对企业的刺激效果也并不会好。因为,如果终端没有需求,企业生产不就是在做无用功么?
张林

■疫情及相关防控政策冲击的,皆是承担就业吸纳功能的行业。首先是接触型消费行业,主要包括住宿餐饮、批发零售行业。不要小瞧这类传统行业的GDP占比和就业占比。即便在北京这样以金融和高技术制造与服务行业为支柱的地区,接触型相关行业的GDP占比也约有10%,吸纳超过总就业人口的15%。

其次是线下服务行业,包括旅游教育、体育文娱、商业管理。只要对人的流动依然有限制,这些行业必然产能受损,也将产生失业问题。

最后是产业供给链较长的制造业,包括汽车制造、机电设备等、芯片制造等等。一个大的汽车制造厂就能养活一个城市,而疫情以及日益升级的地缘政治对抗必然加速相关产能的海外转移。

这三类行业,没有哪一类敢肯定地说,自己已经摆脱了疫情冲击的阴影。

仅从供给端看这三类行业,就能看到,就业压力之大,并非短期就能缓解。特别是,年轻人没有退回到农村的意愿和机会,因此不能像农民工返乡那样,可以隐藏在统计数字的背后。

从需求端看,除了今年将要毕业的1076万年轻人,之后还有每年一千余万新增大学生,每年毕业的五百万职高学生。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的上千万新增就业机会尚不能覆盖年轻人的就业需求,大龄失业人群的再就业机会就更加虚无缥缈了。

一个年轻人无法就业,就会转化为一个家庭的悲观预期。看看快速攀升的住户非意愿储蓄、增速为负的房贷余额就能有所体会了。悲观的预期反过来影响经济需求,拖累产能修复,并再次增加就业的压力。

所以,在防疫政策的大约束下,即便政府不停地补贴给企业,希望它们继续生产,保住就业,这些政策对企业的刺激效果也不会好。因为,如果终端没有需求,企业生产不就是在做无用功么?

所以,一方面,不要再因为疫情防控而阻断人员和供应的流动。否则摩擦性失业将会蜕变为长期失业和永久失业。另一方面,不如从现在的补贴企业,转而尝试给受影响的低收入住户及企业职工发放现金,或者退而求其次的消费券,让他们降低一些对于经济前景的焦虑,降低对于手停口停的恐惧,或许更能降低失业的压力和社会冲击。■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