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凡:在市场面临的重重挑战中,悲观的投资人看到了“危机”,而乐观的投资人却看到了“机会”。
万慧
■
“我们不希望被定义为电池制造商,我们希望把自己称作新能源产业的开拓者”。宁德时代董事长兼CEO曾毓群4月21日在其首个超级科技日发布会现场表示。
这天,正值2025年上海车展开幕前两天,宁德时代重磅发布了三款动力电池产品——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骁遥双核电池、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以及一款蓄电池产品——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
上述这些新品涉及宁德时代的双核架构(含高压双核、低压双核、结构双核、热失控安全防护双核、热管理双核等)、自生成负极电池技术(即不再使用传统的石墨负极材料,让元素以金属的形式沉积在集流体上,可让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提升60%,重量能量密度提升50%)、“电电增程”技术(即可结合车辆的行驶状态与用户驾驶习惯,智能调控两个能量区的分配策略)等新技术。
车展开幕当天,这几款新产品和新技术都在宁德时代1500平米的超大展台上进行了展示,重点在于向供应商和消费者传递动力电池在耐用性、续航以及安全等方面的突破,解决行业痛点。
比如,第二代神行电池可以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520公里。相比此前比亚迪发布的闪充技术——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第二代神行电池确实有所突破。再比如,备受关注的钠离子电池,宁德时代推出的全球首款量产钠离子电池——“钠新”电池可让混合动力车续航约200公里,纯电车续航500公里。
据了解,宁德时代的电池广泛应用于多家车企的电动车,特斯拉是主要客户之一,该公司还与福特汽车签署了技术授权协议。根据SNE Research今年前两个月的数据,宁德时代在全球电动车电池市场的份额达到38.2%;其最接近的竞争对手比亚迪为16.9%。
彭博中国汽车行业分析师Joanna Chen表示,宁德时代下一代神行电池彰显了其深厚研发实力,并可能带来强劲的订单,因为在比亚迪上月的高调发布后,汽车制造商们争相保持竞争力。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占据中国电动车电池市场近70%的份额,这两家公司的技术升级有望推动更多畅销电动车具备快充能力。”
800公里续航,12C超充
当天的科技日,宁德时代首先推出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基于磷酸铁锂化学体系,二代神行电池可提供800公里续航里程,同时支持高达12C的峰值充电倍率,对应1.3MW的充电功率,实现5分钟补能520公里。即便是在电动车备受抱怨寒冷地区,宁德时代表示这款电池在零下10℃低温环境下,也可以在15分钟内可从5%的电量充至80%。
官方称,峰值12C,5分钟充好,10分钟充饱(注:C是充电倍率的单位,充电倍率描述的是电池充放电快慢。1C即电池在一个小时(60 分钟)充满;6C即电池在6 分之一个小时(10 分钟)充满;12C即电池在5分钟内充满)。
这一性能指标超过了比亚迪于3月初发布的第二代刀片电池——支持10C峰值充电倍率和5分钟补充400公里续航。
2023年,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首发,成全球首款4C超充的磷酸铁锂电池,具备峰值10C的充电能力。截至2024年底,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已经在16家车企的39款车型上落地应用,预计今年将扩展至超过67款车型。
不过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从3C、4C到如今的5C、6C,快充电池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迭代,行业卷“C”的结果,充电时间缩短得越来越短,消费者也越发无感。“相比现在电动车主流采用的6C充电速度,12C只提升了5分钟,5分钟对消费者而言并不会有太多惊喜。”他说。
钠新电池:替代锂电池?
发布会上的钠新电池是另一个焦点。
在前几年锂矿价格不断攀涨的时期,钠离子电池被视为最有可能对锂电池形成替代的技术路线,并引发了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在内的锂电池制造商纷纷涉足,如今在锂矿价格不断下跌的关头,宁德时代推出的全球首款大规模量产的钠离子电池——钠新电池(涵盖乘用车动力电池和重卡蓄电池)的出现引发了业内人士的关注。
在发布会上,宁德时代宣称,钠新动力电池能够在-40℃的环境下电芯能量保持率仍达90%,冰天雪地也不掉电;电芯能量密度达到175 Wh/kg,具备超500公里的纯电续航能力,在混动车上的纯电续航超200km;拥有超10000次的循环寿命;支持峰值5C的超充。
现场的视频显示,电钻穿透、锯断电芯、多轴向挤压等极端滥用测试下,钠新电池依然不起火、不爆炸。
宁德时代国内乘用车、商用车首席技术官高焕表示,这款电池最大的特点是耐低温性能优。
从落地时间来看,宁德时代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将于今年6月开启规模化量产,首发落地一汽解放车型;而在乘用车领域,宁德时代钠新动力电池将于2025年12月正式量产出货,首发落地巧克力换电车型。这也意味着,与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合作的所有车型都有机会搭载这款钠新电池。
宁德时代研发体系联席总裁、21C研究院院长欧阳楚英表示,在几年前锂价处于高峰位时,确实行业对于钠电的关注度较高,也正是当时涉足钠离子电池的企业较多,推动了整个供应链的成熟,钠离子电池才发展至今天大规模量产的阶段。未来,随着技术进步,钠电的成本可实现持续下降。“至于何时钠电能比锂电还便宜,这还需要技术继续向前推进,供应链持续壮大。在未来的某一个时间点,一定可以做到比锂电池还便宜。”欧阳楚英表示。
开源证券发布的电力设备行业点评报告表示,虽然钠电当前成本仍较高,但低温性能、安全性等相对锂电具有优势,有望在北方寒冷使用场景下率先落地,从远期来看,钠电降本潜力广阔,且钠资源地壳含量为2.74%,约为锂的421倍,具备自主可控性。该报告认为宁德钠电池量产构建钠电从原材料、制造体系到应用端闭环,2025年有望成为钠电池量产元年,供应链有望受益。
天风证券研报认为,随着“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逐步推进,我国百兆瓦级大型电站占比也已从2020年的23%提升到了2024年上半年的58%,电力储能,尤其是大容量、差异化、长时段储能的需求,亟待相应高品质、完善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来满足。这个市场普遍看好的万亿级赛道,也给钠电池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需求空间,储能或将成为钠离子电池最大应用场景。
从双核到多核
“钠电体系的突破意义重大,打开了资源边界,而钠电的成熟,加速了’多核时代’的到来,多核技术的应用意味着加速新能源全场景产业化。”在发布会的尾声,曾毓群登台发言并宣言,“多核时代,才是真正的’您的时代’。”
曾毓群坚信全球动力电池行业的“多核时代”正在加速到来。曾毓群解释称,宁德时代所认为的“多核时代”,是动力电池发展从“参数指标”阶段转向真正的“需求引领”阶段,而这恰恰是钠电体系突破的重大意义之一。
具体来说,双核架构,是宁德时代在2020年推出的AB架构电池产品基础上的一次升级。该设计中,电池的两个“独立能量区”可以实现多种电池组合。例如,“钠—铁”组合,即“钠新电池”搭配“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在这一组合下,动力电池在应对低温环境之时又能兼具里程。
除了“钠—铁”组合外,宁德时代还发布了“铁—铁”(“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三元铁/双三元”(“三元体系电池+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最高续航里程达到1500公里。
这样两种不同的化学体系,依其对热的敏感性不同,可以通过类似“车内独立区域控制空调”的方式运行。宁德时代表示,两个能量场之间在各种工况下都可实现毫秒级切换。
曾毓群在发布会上表示:“每个化学体系都有边界,但组合可以无限。”双核电池最突出的价值在于场景定制化,在电池化学体系没有革命性突破的情况下,双核电池可以借由不同材料体系取长补短满足多种应用场景的不同需求。
宁德时代方面认为,双核电池还能够增强电池企业的供应链弹性,在某种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情况下,通过多材料体系组合也能实现相似的性能,摆脱对某些敏感原材料的依赖。
宁德时代市场部总经理罗坚表示,过去,宁德时代推出的麒麟、神行电池等,更多是从产品和性能方面来布局,而双核电池则重点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来布局。“新能源下半场拼的是谁更懂消费者,谁更能把真正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定义出来,谁就是最终的赢家。”罗坚说。
而针对业内最关心的成本问题,欧阳楚英表示,双核电池其实是多种技术的组合,因此可能会组合出来更贵,也可能会更便宜。“我们很快能看到,基于宁德双核架构推出匹配智能驾驶的动力电池;钠铁的双核电池,我们正在和车企沟通,目前处于初步梳理需求的阶段。”高焕表示。
■
“我们不希望被定义为电池制造商,我们希望把自己称作新能源产业的开拓者”。宁德时代董事长兼CEO曾毓群4月21日在其首个超级科技日发布会现场表示。
这天,正值2025年上海车展开幕前两天,宁德时代重磅发布了三款动力电池产品——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骁遥双核电池、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以及一款蓄电池产品——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
上述这些新品涉及宁德时代的双核架构(含高压双核、低压双核、结构双核、热失控安全防护双核、热管理双核等)、自生成负极电池技术(即不再使用传统的石墨负极材料,让元素以金属的形式沉积在集流体上,可让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提升60%,重量能量密度提升50%)、“电电增程”技术(即可结合车辆的行驶状态与用户驾驶习惯,智能调控两个能量区的分配策略)等新技术。
车展开幕当天,这几款新产品和新技术都在宁德时代1500平米的超大展台上进行了展示,重点在于向供应商和消费者传递动力电池在耐用性、续航以及安全等方面的突破,解决行业痛点。
比如,第二代神行电池可以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520公里。相比此前比亚迪发布的闪充技术——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第二代神行电池确实有所突破。再比如,备受关注的钠离子电池,宁德时代推出的全球首款量产钠离子电池——“钠新”电池可让混合动力车续航约200公里,纯电车续航500公里。
据了解,宁德时代的电池广泛应用于多家车企的电动车,特斯拉是主要客户之一,该公司还与福特汽车签署了技术授权协议。根据SNE Research今年前两个月的数据,宁德时代在全球电动车电池市场的份额达到38.2%;其最接近的竞争对手比亚迪为16.9%。
彭博中国汽车行业分析师Joanna Chen表示,宁德时代下一代神行电池彰显了其深厚研发实力,并可能带来强劲的订单,因为在比亚迪上月的高调发布后,汽车制造商们争相保持竞争力。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占据中国电动车电池市场近70%的份额,这两家公司的技术升级有望推动更多畅销电动车具备快充能力。”
800公里续航,12C超充
当天的科技日,宁德时代首先推出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基于磷酸铁锂化学体系,二代神行电池可提供800公里续航里程,同时支持高达12C的峰值充电倍率,对应1.3MW的充电功率,实现5分钟补能520公里。即便是在电动车备受抱怨寒冷地区,宁德时代表示这款电池在零下10℃低温环境下,也可以在15分钟内可从5%的电量充至80%。
官方称,峰值12C,5分钟充好,10分钟充饱(注:C是充电倍率的单位,充电倍率描述的是电池充放电快慢。1C即电池在一个小时(60 分钟)充满;6C即电池在6 分之一个小时(10 分钟)充满;12C即电池在5分钟内充满)。
这一性能指标超过了比亚迪于3月初发布的第二代刀片电池——支持10C峰值充电倍率和5分钟补充400公里续航。
2023年,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首发,成全球首款4C超充的磷酸铁锂电池,具备峰值10C的充电能力。截至2024年底,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已经在16家车企的39款车型上落地应用,预计今年将扩展至超过67款车型。
不过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从3C、4C到如今的5C、6C,快充电池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迭代,行业卷“C”的结果,充电时间缩短得越来越短,消费者也越发无感。“相比现在电动车主流采用的6C充电速度,12C只提升了5分钟,5分钟对消费者而言并不会有太多惊喜。”他说。
钠新电池:替代锂电池?
发布会上的钠新电池是另一个焦点。
在前几年锂矿价格不断攀涨的时期,钠离子电池被视为最有可能对锂电池形成替代的技术路线,并引发了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在内的锂电池制造商纷纷涉足,如今在锂矿价格不断下跌的关头,宁德时代推出的全球首款大规模量产的钠离子电池——钠新电池(涵盖乘用车动力电池和重卡蓄电池)的出现引发了业内人士的关注。
在发布会上,宁德时代宣称,钠新动力电池能够在-40℃的环境下电芯能量保持率仍达90%,冰天雪地也不掉电;电芯能量密度达到175 Wh/kg,具备超500公里的纯电续航能力,在混动车上的纯电续航超200km;拥有超10000次的循环寿命;支持峰值5C的超充。
现场的视频显示,电钻穿透、锯断电芯、多轴向挤压等极端滥用测试下,钠新电池依然不起火、不爆炸。
宁德时代国内乘用车、商用车首席技术官高焕表示,这款电池最大的特点是耐低温性能优。
从落地时间来看,宁德时代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将于今年6月开启规模化量产,首发落地一汽解放车型;而在乘用车领域,宁德时代钠新动力电池将于2025年12月正式量产出货,首发落地巧克力换电车型。这也意味着,与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合作的所有车型都有机会搭载这款钠新电池。
宁德时代研发体系联席总裁、21C研究院院长欧阳楚英表示,在几年前锂价处于高峰位时,确实行业对于钠电的关注度较高,也正是当时涉足钠离子电池的企业较多,推动了整个供应链的成熟,钠离子电池才发展至今天大规模量产的阶段。未来,随着技术进步,钠电的成本可实现持续下降。“至于何时钠电能比锂电还便宜,这还需要技术继续向前推进,供应链持续壮大。在未来的某一个时间点,一定可以做到比锂电池还便宜。”欧阳楚英表示。
开源证券发布的电力设备行业点评报告表示,虽然钠电当前成本仍较高,但低温性能、安全性等相对锂电具有优势,有望在北方寒冷使用场景下率先落地,从远期来看,钠电降本潜力广阔,且钠资源地壳含量为2.74%,约为锂的421倍,具备自主可控性。该报告认为宁德钠电池量产构建钠电从原材料、制造体系到应用端闭环,2025年有望成为钠电池量产元年,供应链有望受益。
天风证券研报认为,随着“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逐步推进,我国百兆瓦级大型电站占比也已从2020年的23%提升到了2024年上半年的58%,电力储能,尤其是大容量、差异化、长时段储能的需求,亟待相应高品质、完善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来满足。这个市场普遍看好的万亿级赛道,也给钠电池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需求空间,储能或将成为钠离子电池最大应用场景。
从双核到多核
“钠电体系的突破意义重大,打开了资源边界,而钠电的成熟,加速了’多核时代’的到来,多核技术的应用意味着加速新能源全场景产业化。”在发布会的尾声,曾毓群登台发言并宣言,“多核时代,才是真正的’您的时代’。”
曾毓群坚信全球动力电池行业的“多核时代”正在加速到来。曾毓群解释称,宁德时代所认为的“多核时代”,是动力电池发展从“参数指标”阶段转向真正的“需求引领”阶段,而这恰恰是钠电体系突破的重大意义之一。
具体来说,双核架构,是宁德时代在2020年推出的AB架构电池产品基础上的一次升级。该设计中,电池的两个“独立能量区”可以实现多种电池组合。例如,“钠—铁”组合,即“钠新电池”搭配“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在这一组合下,动力电池在应对低温环境之时又能兼具里程。
除了“钠—铁”组合外,宁德时代还发布了“铁—铁”(“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三元铁/双三元”(“三元体系电池+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最高续航里程达到1500公里。
这样两种不同的化学体系,依其对热的敏感性不同,可以通过类似“车内独立区域控制空调”的方式运行。宁德时代表示,两个能量场之间在各种工况下都可实现毫秒级切换。
曾毓群在发布会上表示:“每个化学体系都有边界,但组合可以无限。”双核电池最突出的价值在于场景定制化,在电池化学体系没有革命性突破的情况下,双核电池可以借由不同材料体系取长补短满足多种应用场景的不同需求。
宁德时代方面认为,双核电池还能够增强电池企业的供应链弹性,在某种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情况下,通过多材料体系组合也能实现相似的性能,摆脱对某些敏感原材料的依赖。
宁德时代市场部总经理罗坚表示,过去,宁德时代推出的麒麟、神行电池等,更多是从产品和性能方面来布局,而双核电池则重点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来布局。“新能源下半场拼的是谁更懂消费者,谁更能把真正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定义出来,谁就是最终的赢家。”罗坚说。
而针对业内最关心的成本问题,欧阳楚英表示,双核电池其实是多种技术的组合,因此可能会组合出来更贵,也可能会更便宜。“我们很快能看到,基于宁德双核架构推出匹配智能驾驶的动力电池;钠铁的双核电池,我们正在和车企沟通,目前处于初步梳理需求的阶段。”高焕表示。
■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万慧
■
“我们不希望被定义为电池制造商,我们希望把自己称作新能源产业的开拓者”。宁德时代董事长兼CEO曾毓群4月21日在其首个超级科技日发布会现场表示。
这天,正值2025年上海车展开幕前两天,宁德时代重磅发布了三款动力电池产品——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骁遥双核电池、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以及一款蓄电池产品——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
上述这些新品涉及宁德时代的双核架构(含高压双核、低压双核、结构双核、热失控安全防护双核、热管理双核等)、自生成负极电池技术(即不再使用传统的石墨负极材料,让元素以金属的形式沉积在集流体上,可让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提升60%,重量能量密度提升50%)、“电电增程”技术(即可结合车辆的行驶状态与用户驾驶习惯,智能调控两个能量区的分配策略)等新技术。
车展开幕当天,这几款新产品和新技术都在宁德时代1500平米的超大展台上进行了展示,重点在于向供应商和消费者传递动力电池在耐用性、续航以及安全等方面的突破,解决行业痛点。
比如,第二代神行电池可以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520公里。相比此前比亚迪发布的闪充技术——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第二代神行电池确实有所突破。再比如,备受关注的钠离子电池,宁德时代推出的全球首款量产钠离子电池——“钠新”电池可让混合动力车续航约200公里,纯电车续航500公里。
据了解,宁德时代的电池广泛应用于多家车企的电动车,特斯拉是主要客户之一,该公司还与福特汽车签署了技术授权协议。根据SNE Research今年前两个月的数据,宁德时代在全球电动车电池市场的份额达到38.2%;其最接近的竞争对手比亚迪为16.9%。
彭博中国汽车行业分析师Joanna Chen表示,宁德时代下一代神行电池彰显了其深厚研发实力,并可能带来强劲的订单,因为在比亚迪上月的高调发布后,汽车制造商们争相保持竞争力。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占据中国电动车电池市场近70%的份额,这两家公司的技术升级有望推动更多畅销电动车具备快充能力。”
800公里续航,12C超充
当天的科技日,宁德时代首先推出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基于磷酸铁锂化学体系,二代神行电池可提供800公里续航里程,同时支持高达12C的峰值充电倍率,对应1.3MW的充电功率,实现5分钟补能520公里。即便是在电动车备受抱怨寒冷地区,宁德时代表示这款电池在零下10℃低温环境下,也可以在15分钟内可从5%的电量充至80%。
官方称,峰值12C,5分钟充好,10分钟充饱(注:C是充电倍率的单位,充电倍率描述的是电池充放电快慢。1C即电池在一个小时(60 分钟)充满;6C即电池在6 分之一个小时(10 分钟)充满;12C即电池在5分钟内充满)。
这一性能指标超过了比亚迪于3月初发布的第二代刀片电池——支持10C峰值充电倍率和5分钟补充400公里续航。
2023年,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首发,成全球首款4C超充的磷酸铁锂电池,具备峰值10C的充电能力。截至2024年底,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已经在16家车企的39款车型上落地应用,预计今年将扩展至超过67款车型。
不过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从3C、4C到如今的5C、6C,快充电池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迭代,行业卷“C”的结果,充电时间缩短得越来越短,消费者也越发无感。“相比现在电动车主流采用的6C充电速度,12C只提升了5分钟,5分钟对消费者而言并不会有太多惊喜。”他说。
钠新电池:替代锂电池?
发布会上的钠新电池是另一个焦点。
在前几年锂矿价格不断攀涨的时期,钠离子电池被视为最有可能对锂电池形成替代的技术路线,并引发了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在内的锂电池制造商纷纷涉足,如今在锂矿价格不断下跌的关头,宁德时代推出的全球首款大规模量产的钠离子电池——钠新电池(涵盖乘用车动力电池和重卡蓄电池)的出现引发了业内人士的关注。
在发布会上,宁德时代宣称,钠新动力电池能够在-40℃的环境下电芯能量保持率仍达90%,冰天雪地也不掉电;电芯能量密度达到175 Wh/kg,具备超500公里的纯电续航能力,在混动车上的纯电续航超200km;拥有超10000次的循环寿命;支持峰值5C的超充。
现场的视频显示,电钻穿透、锯断电芯、多轴向挤压等极端滥用测试下,钠新电池依然不起火、不爆炸。
宁德时代国内乘用车、商用车首席技术官高焕表示,这款电池最大的特点是耐低温性能优。
从落地时间来看,宁德时代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将于今年6月开启规模化量产,首发落地一汽解放车型;而在乘用车领域,宁德时代钠新动力电池将于2025年12月正式量产出货,首发落地巧克力换电车型。这也意味着,与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合作的所有车型都有机会搭载这款钠新电池。
宁德时代研发体系联席总裁、21C研究院院长欧阳楚英表示,在几年前锂价处于高峰位时,确实行业对于钠电的关注度较高,也正是当时涉足钠离子电池的企业较多,推动了整个供应链的成熟,钠离子电池才发展至今天大规模量产的阶段。未来,随着技术进步,钠电的成本可实现持续下降。“至于何时钠电能比锂电还便宜,这还需要技术继续向前推进,供应链持续壮大。在未来的某一个时间点,一定可以做到比锂电池还便宜。”欧阳楚英表示。
开源证券发布的电力设备行业点评报告表示,虽然钠电当前成本仍较高,但低温性能、安全性等相对锂电具有优势,有望在北方寒冷使用场景下率先落地,从远期来看,钠电降本潜力广阔,且钠资源地壳含量为2.74%,约为锂的421倍,具备自主可控性。该报告认为宁德钠电池量产构建钠电从原材料、制造体系到应用端闭环,2025年有望成为钠电池量产元年,供应链有望受益。
天风证券研报认为,随着“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逐步推进,我国百兆瓦级大型电站占比也已从2020年的23%提升到了2024年上半年的58%,电力储能,尤其是大容量、差异化、长时段储能的需求,亟待相应高品质、完善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来满足。这个市场普遍看好的万亿级赛道,也给钠电池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需求空间,储能或将成为钠离子电池最大应用场景。
从双核到多核
“钠电体系的突破意义重大,打开了资源边界,而钠电的成熟,加速了’多核时代’的到来,多核技术的应用意味着加速新能源全场景产业化。”在发布会的尾声,曾毓群登台发言并宣言,“多核时代,才是真正的’您的时代’。”
曾毓群坚信全球动力电池行业的“多核时代”正在加速到来。曾毓群解释称,宁德时代所认为的“多核时代”,是动力电池发展从“参数指标”阶段转向真正的“需求引领”阶段,而这恰恰是钠电体系突破的重大意义之一。
具体来说,双核架构,是宁德时代在2020年推出的AB架构电池产品基础上的一次升级。该设计中,电池的两个“独立能量区”可以实现多种电池组合。例如,“钠—铁”组合,即“钠新电池”搭配“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在这一组合下,动力电池在应对低温环境之时又能兼具里程。
除了“钠—铁”组合外,宁德时代还发布了“铁—铁”(“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三元铁/双三元”(“三元体系电池+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最高续航里程达到1500公里。
这样两种不同的化学体系,依其对热的敏感性不同,可以通过类似“车内独立区域控制空调”的方式运行。宁德时代表示,两个能量场之间在各种工况下都可实现毫秒级切换。
曾毓群在发布会上表示:“每个化学体系都有边界,但组合可以无限。”双核电池最突出的价值在于场景定制化,在电池化学体系没有革命性突破的情况下,双核电池可以借由不同材料体系取长补短满足多种应用场景的不同需求。
宁德时代方面认为,双核电池还能够增强电池企业的供应链弹性,在某种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情况下,通过多材料体系组合也能实现相似的性能,摆脱对某些敏感原材料的依赖。
宁德时代市场部总经理罗坚表示,过去,宁德时代推出的麒麟、神行电池等,更多是从产品和性能方面来布局,而双核电池则重点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来布局。“新能源下半场拼的是谁更懂消费者,谁更能把真正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定义出来,谁就是最终的赢家。”罗坚说。
而针对业内最关心的成本问题,欧阳楚英表示,双核电池其实是多种技术的组合,因此可能会组合出来更贵,也可能会更便宜。“我们很快能看到,基于宁德双核架构推出匹配智能驾驶的动力电池;钠铁的双核电池,我们正在和车企沟通,目前处于初步梳理需求的阶段。”高焕表示。
■
“我们不希望被定义为电池制造商,我们希望把自己称作新能源产业的开拓者”。宁德时代董事长兼CEO曾毓群4月21日在其首个超级科技日发布会现场表示。
这天,正值2025年上海车展开幕前两天,宁德时代重磅发布了三款动力电池产品——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骁遥双核电池、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以及一款蓄电池产品——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
上述这些新品涉及宁德时代的双核架构(含高压双核、低压双核、结构双核、热失控安全防护双核、热管理双核等)、自生成负极电池技术(即不再使用传统的石墨负极材料,让元素以金属的形式沉积在集流体上,可让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提升60%,重量能量密度提升50%)、“电电增程”技术(即可结合车辆的行驶状态与用户驾驶习惯,智能调控两个能量区的分配策略)等新技术。
车展开幕当天,这几款新产品和新技术都在宁德时代1500平米的超大展台上进行了展示,重点在于向供应商和消费者传递动力电池在耐用性、续航以及安全等方面的突破,解决行业痛点。
比如,第二代神行电池可以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520公里。相比此前比亚迪发布的闪充技术——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第二代神行电池确实有所突破。再比如,备受关注的钠离子电池,宁德时代推出的全球首款量产钠离子电池——“钠新”电池可让混合动力车续航约200公里,纯电车续航500公里。
据了解,宁德时代的电池广泛应用于多家车企的电动车,特斯拉是主要客户之一,该公司还与福特汽车签署了技术授权协议。根据SNE Research今年前两个月的数据,宁德时代在全球电动车电池市场的份额达到38.2%;其最接近的竞争对手比亚迪为16.9%。
彭博中国汽车行业分析师Joanna Chen表示,宁德时代下一代神行电池彰显了其深厚研发实力,并可能带来强劲的订单,因为在比亚迪上月的高调发布后,汽车制造商们争相保持竞争力。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占据中国电动车电池市场近70%的份额,这两家公司的技术升级有望推动更多畅销电动车具备快充能力。”
800公里续航,12C超充
当天的科技日,宁德时代首先推出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基于磷酸铁锂化学体系,二代神行电池可提供800公里续航里程,同时支持高达12C的峰值充电倍率,对应1.3MW的充电功率,实现5分钟补能520公里。即便是在电动车备受抱怨寒冷地区,宁德时代表示这款电池在零下10℃低温环境下,也可以在15分钟内可从5%的电量充至80%。
官方称,峰值12C,5分钟充好,10分钟充饱(注:C是充电倍率的单位,充电倍率描述的是电池充放电快慢。1C即电池在一个小时(60 分钟)充满;6C即电池在6 分之一个小时(10 分钟)充满;12C即电池在5分钟内充满)。
这一性能指标超过了比亚迪于3月初发布的第二代刀片电池——支持10C峰值充电倍率和5分钟补充400公里续航。
2023年,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首发,成全球首款4C超充的磷酸铁锂电池,具备峰值10C的充电能力。截至2024年底,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已经在16家车企的39款车型上落地应用,预计今年将扩展至超过67款车型。
不过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从3C、4C到如今的5C、6C,快充电池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迭代,行业卷“C”的结果,充电时间缩短得越来越短,消费者也越发无感。“相比现在电动车主流采用的6C充电速度,12C只提升了5分钟,5分钟对消费者而言并不会有太多惊喜。”他说。
钠新电池:替代锂电池?
发布会上的钠新电池是另一个焦点。
在前几年锂矿价格不断攀涨的时期,钠离子电池被视为最有可能对锂电池形成替代的技术路线,并引发了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在内的锂电池制造商纷纷涉足,如今在锂矿价格不断下跌的关头,宁德时代推出的全球首款大规模量产的钠离子电池——钠新电池(涵盖乘用车动力电池和重卡蓄电池)的出现引发了业内人士的关注。
在发布会上,宁德时代宣称,钠新动力电池能够在-40℃的环境下电芯能量保持率仍达90%,冰天雪地也不掉电;电芯能量密度达到175 Wh/kg,具备超500公里的纯电续航能力,在混动车上的纯电续航超200km;拥有超10000次的循环寿命;支持峰值5C的超充。
现场的视频显示,电钻穿透、锯断电芯、多轴向挤压等极端滥用测试下,钠新电池依然不起火、不爆炸。
宁德时代国内乘用车、商用车首席技术官高焕表示,这款电池最大的特点是耐低温性能优。
从落地时间来看,宁德时代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将于今年6月开启规模化量产,首发落地一汽解放车型;而在乘用车领域,宁德时代钠新动力电池将于2025年12月正式量产出货,首发落地巧克力换电车型。这也意味着,与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合作的所有车型都有机会搭载这款钠新电池。
宁德时代研发体系联席总裁、21C研究院院长欧阳楚英表示,在几年前锂价处于高峰位时,确实行业对于钠电的关注度较高,也正是当时涉足钠离子电池的企业较多,推动了整个供应链的成熟,钠离子电池才发展至今天大规模量产的阶段。未来,随着技术进步,钠电的成本可实现持续下降。“至于何时钠电能比锂电还便宜,这还需要技术继续向前推进,供应链持续壮大。在未来的某一个时间点,一定可以做到比锂电池还便宜。”欧阳楚英表示。
开源证券发布的电力设备行业点评报告表示,虽然钠电当前成本仍较高,但低温性能、安全性等相对锂电具有优势,有望在北方寒冷使用场景下率先落地,从远期来看,钠电降本潜力广阔,且钠资源地壳含量为2.74%,约为锂的421倍,具备自主可控性。该报告认为宁德钠电池量产构建钠电从原材料、制造体系到应用端闭环,2025年有望成为钠电池量产元年,供应链有望受益。
天风证券研报认为,随着“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逐步推进,我国百兆瓦级大型电站占比也已从2020年的23%提升到了2024年上半年的58%,电力储能,尤其是大容量、差异化、长时段储能的需求,亟待相应高品质、完善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来满足。这个市场普遍看好的万亿级赛道,也给钠电池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需求空间,储能或将成为钠离子电池最大应用场景。
从双核到多核
“钠电体系的突破意义重大,打开了资源边界,而钠电的成熟,加速了’多核时代’的到来,多核技术的应用意味着加速新能源全场景产业化。”在发布会的尾声,曾毓群登台发言并宣言,“多核时代,才是真正的’您的时代’。”
曾毓群坚信全球动力电池行业的“多核时代”正在加速到来。曾毓群解释称,宁德时代所认为的“多核时代”,是动力电池发展从“参数指标”阶段转向真正的“需求引领”阶段,而这恰恰是钠电体系突破的重大意义之一。
具体来说,双核架构,是宁德时代在2020年推出的AB架构电池产品基础上的一次升级。该设计中,电池的两个“独立能量区”可以实现多种电池组合。例如,“钠—铁”组合,即“钠新电池”搭配“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在这一组合下,动力电池在应对低温环境之时又能兼具里程。
除了“钠—铁”组合外,宁德时代还发布了“铁—铁”(“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三元铁/双三元”(“三元体系电池+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最高续航里程达到1500公里。
这样两种不同的化学体系,依其对热的敏感性不同,可以通过类似“车内独立区域控制空调”的方式运行。宁德时代表示,两个能量场之间在各种工况下都可实现毫秒级切换。
曾毓群在发布会上表示:“每个化学体系都有边界,但组合可以无限。”双核电池最突出的价值在于场景定制化,在电池化学体系没有革命性突破的情况下,双核电池可以借由不同材料体系取长补短满足多种应用场景的不同需求。
宁德时代方面认为,双核电池还能够增强电池企业的供应链弹性,在某种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情况下,通过多材料体系组合也能实现相似的性能,摆脱对某些敏感原材料的依赖。
宁德时代市场部总经理罗坚表示,过去,宁德时代推出的麒麟、神行电池等,更多是从产品和性能方面来布局,而双核电池则重点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来布局。“新能源下半场拼的是谁更懂消费者,谁更能把真正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定义出来,谁就是最终的赢家。”罗坚说。
而针对业内最关心的成本问题,欧阳楚英表示,双核电池其实是多种技术的组合,因此可能会组合出来更贵,也可能会更便宜。“我们很快能看到,基于宁德双核架构推出匹配智能驾驶的动力电池;钠铁的双核电池,我们正在和车企沟通,目前处于初步梳理需求的阶段。”高焕表示。
■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OR+ 更多
读者评论
OR
+ 更多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