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5-04-21 09:51
商业与经济

一周世界舆论聚焦:中日欧有无可能联手对美?

曹辛:如果中日关系改善,对日本对美外交而言,绝对是有正面作用的杠杆,而欧盟近日也就美欧关税问题暗示将与亚洲(中国)加强合作。
经济贸易港口关税战背后的硬政治回归
曹辛



在当前特朗普“对等关税”引发的世界自由贸易市场前景不明的背景下,上周世界舆论聚焦了两个核心话题:一是中国欧盟商会上周发布报告,称欧盟一直高度关注的“中国制造2025”没有实现预定目标;二是上周美国与日本的关税谈判未能成功,而备受压力的日本有意借助中国来抗衡美国的强势。



在中美也在围绕关税问题激烈博弈的背景下,本着最坏结果导向原则,对中国外贸市场来说,欧盟和日本有无可能部分取代美国市场?这一问题同样适用于欧盟和日本。换句话说,在此轮关税战中,中日欧有无可能联手对美?

“中国制造2025”的得失

上周,欧洲商会发布的报告认为2015年中国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工业规划“未能实现其10年计划中的几个关键目标,即实现技术自给自足,并助长了不健康的工业竞争,加剧了全球贸易紧张局势。”

欧洲商会上周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中国在实现技术自给自足的10年计划中错过了几个关键目标,同时培育了不健康的工业竞争,加剧了全球贸易紧张局势。

在欧盟商会报告中确定的十个战略部门中,中国仅在造船、高速铁路和电动汽车方面获得了明确的技术领导地位。

报告指:尽管没有实现所有“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但中国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现在在许多方面已成为欧洲和美国制造业的直接竞争对手。



不过欧盟商会的报告指出:中国自主研发的C919飞机仍大量依赖美国和欧洲的零部件,尽管工业自动化水平“显著提高”,但主要归功于外国技术。此外,2024年制造业增加值增长率达到了6.1%,较2015年的7%有所下降,距离11%的目标仅差一半多一点。

报告也指出了上述状况的背景:2015年,北京发布“中国制造2025”计划时,因以牺牲外国企业为代价来促进中国企业发展而受到国际社会的严厉批评。此后,中国政府淡化了这一计划,但鉴于美国近年来的限制,中国政府又加大了对国内科技发展的投入。

媒体报道说:“每个人都应该庆幸中国没有实现其制造业增长目标,”欧盟驻华商会会长詹斯•埃斯克伦德上周二对记者说,因为相反的情况会加剧全球竞争对手的压力。“他们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但我实际上认为他们表现得非常出色。”

但据报道,埃斯凯伦德说,即使以较慢的速度,中国在过去十年间也实现了转型,推动了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29%——几乎与美国和欧洲加起来的水平相当。“在2015年之前,在许多、许多类别中,中国并不是欧洲和美国的直接竞争对手。”

媒体评论说:目前尚不清楚中国在短期内能在多大程度上完全实现关键技术系统的自给自足。但本土企业已经取得了快速进展。

据媒体介绍:华盛顿特区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分析师本周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西方芯片出口管制取得了一些成效,暂时延缓了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研发努力,尽管对美国及其盟友造成了一定损失。”然而该智库指出,中国只是加倍努力,“可能动摇美国的半导体生态系统。”

不过欧盟商会的报告称,总体而言,中国制造商的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了1.68%的目标。

据媒体介绍:埃斯凯伦德说,欧洲需要认真审视自己。他指的是华为在研发上的巨额支出。“欧洲公司是否正在做需要做的事情,以保持在技术前沿?”

根据媒体报道,欧盟上周报告最核心的是:欧盟商会一如既往地对中国提出了多项建议,包括推动市场导向改革、依靠公平公开透明的市场体系、吸引最优秀技术进入中国、确保外商投资企业平等参与公共和政府采购招标等。

仅就欧盟商会报告中提出的推动中国的市场导向改革而言,理论上讲不无道理。但另一方面,政府支持和帮助企业是亚洲国家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传统,尤其是东亚的中日韩三国和当年经济腾飞的亚洲四小龙,都是政府主导、扶持大企业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美国在高科技方面一直在封锁中国。于是中国政府主导并扶持企业发展就成为自然的事了。同时,正如欧盟商会主席埃斯凯伦德自己所言:“每个人都应该庆幸中国没有实现其制造业增长目标,”因为相反的情况会加剧全球竞争对手的压力。

这说到底是竞争问题,因此欧盟上周报告建议中的相关内容是对是错,也就见仁见智了。

美日关税战中国因素

同时,作为特朗普提出“对等关税”后首次与美国进行关税谈判的日本,上周与美国的谈判并不顺利,而在此背景下,借助中国可能将成为日本的对策之一。

根据国际媒体的报道,日本经济振兴部长赤泽亮正于上周三赴美进行首轮关税谈判,特朗普以总统之尊直接介入谈判。这被认为是特朗普因为“对等关税”计划遭到全球反对后压力太大所致。

首日会谈结束后,日本未能获得美国关税的立即减免,但双方的目标是尽可能、尽快达成协议,由两国领袖对外宣布,双方正在协调在4月实施下一轮协议,还有包括阁员层级在内持续事务层级的交涉。

日本共同社说,赤泽回国后在机场接受媒体采访表示:“美国的关税措施令人极其遗憾,包括要求调整在内,日方也说出应该表达的内容。”他还表示“希望尽快达成协议”。

国际报道指出:赤泽在与美高官的谈判中,对加征关税表示遗憾并要求进行调整。

共同社还指出,日美开启的关税谈判是一项非同寻常的交涉,与追求互利共赢的常规贸易谈判不同,日本将难以避免被牵着走的局面。

在这样的背景下,媒体报道称:与日本自民党组成执政联盟的公明党党魁齐藤铁夫将在本周访华。媒体援引受访学者的推测说:日本首相石破茂可望在今年5月或6月访华,并在特朗普的不确定因素下,加快改善中日关系,这也有利于日本强化对美杠杆。

而共同社报道说:石破茂3月17日在官邸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今后的磋商也不容易。

国际媒体认为:尽管日本不会在中美两国中间选择谁取代谁,但在因应特朗普的问题上,如果中日关系改善,对日本对美外交而言,绝对是有正面作用的杠杆。

日本战略研究论坛高级研究员廖雨诗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总体来看,日本接下来会在经济上继续跟中国保持密切合作,甚至加强过去未触及的领域,以分散对美国的依赖、稳定供应链。

根据笔者了解到的情况,日本原来就有计划让石破茂在今年中日韩日本峰会后访华。现在这是落实原先的访华愿望,还是因为美日关税谈判不顺而临时访华?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日本借助中国推进当前并不顺利的美日关税谈判获得成功这件事的本身,无论成功与否,对当前中美关系也许都有推进作用。

另外,欧盟近日也就美欧关税问题暗示将与亚洲(中国)加强合作,这个思路和日本是一样的。

于是最后的问题就是:中日欧在对美关税问题上,有无可能联手对欧?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经济贸易港口关税战背后的硬政治回归
2025-04-21 09:51
商业与经济

一周世界舆论聚焦:中日欧有无可能联手对美?

曹辛:如果中日关系改善,对日本对美外交而言,绝对是有正面作用的杠杆,而欧盟近日也就美欧关税问题暗示将与亚洲(中国)加强合作。
曹辛



在当前特朗普“对等关税”引发的世界自由贸易市场前景不明的背景下,上周世界舆论聚焦了两个核心话题:一是中国欧盟商会上周发布报告,称欧盟一直高度关注的“中国制造2025”没有实现预定目标;二是上周美国与日本的关税谈判未能成功,而备受压力的日本有意借助中国来抗衡美国的强势。



在中美也在围绕关税问题激烈博弈的背景下,本着最坏结果导向原则,对中国外贸市场来说,欧盟和日本有无可能部分取代美国市场?这一问题同样适用于欧盟和日本。换句话说,在此轮关税战中,中日欧有无可能联手对美?

“中国制造2025”的得失

上周,欧洲商会发布的报告认为2015年中国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工业规划“未能实现其10年计划中的几个关键目标,即实现技术自给自足,并助长了不健康的工业竞争,加剧了全球贸易紧张局势。”

欧洲商会上周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中国在实现技术自给自足的10年计划中错过了几个关键目标,同时培育了不健康的工业竞争,加剧了全球贸易紧张局势。

在欧盟商会报告中确定的十个战略部门中,中国仅在造船、高速铁路和电动汽车方面获得了明确的技术领导地位。

报告指:尽管没有实现所有“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但中国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现在在许多方面已成为欧洲和美国制造业的直接竞争对手。



不过欧盟商会的报告指出:中国自主研发的C919飞机仍大量依赖美国和欧洲的零部件,尽管工业自动化水平“显著提高”,但主要归功于外国技术。此外,2024年制造业增加值增长率达到了6.1%,较2015年的7%有所下降,距离11%的目标仅差一半多一点。

报告也指出了上述状况的背景:2015年,北京发布“中国制造2025”计划时,因以牺牲外国企业为代价来促进中国企业发展而受到国际社会的严厉批评。此后,中国政府淡化了这一计划,但鉴于美国近年来的限制,中国政府又加大了对国内科技发展的投入。

媒体报道说:“每个人都应该庆幸中国没有实现其制造业增长目标,”欧盟驻华商会会长詹斯•埃斯克伦德上周二对记者说,因为相反的情况会加剧全球竞争对手的压力。“他们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但我实际上认为他们表现得非常出色。”

但据报道,埃斯凯伦德说,即使以较慢的速度,中国在过去十年间也实现了转型,推动了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29%——几乎与美国和欧洲加起来的水平相当。“在2015年之前,在许多、许多类别中,中国并不是欧洲和美国的直接竞争对手。”

媒体评论说:目前尚不清楚中国在短期内能在多大程度上完全实现关键技术系统的自给自足。但本土企业已经取得了快速进展。

据媒体介绍:华盛顿特区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分析师本周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西方芯片出口管制取得了一些成效,暂时延缓了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研发努力,尽管对美国及其盟友造成了一定损失。”然而该智库指出,中国只是加倍努力,“可能动摇美国的半导体生态系统。”

不过欧盟商会的报告称,总体而言,中国制造商的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了1.68%的目标。

据媒体介绍:埃斯凯伦德说,欧洲需要认真审视自己。他指的是华为在研发上的巨额支出。“欧洲公司是否正在做需要做的事情,以保持在技术前沿?”

根据媒体报道,欧盟上周报告最核心的是:欧盟商会一如既往地对中国提出了多项建议,包括推动市场导向改革、依靠公平公开透明的市场体系、吸引最优秀技术进入中国、确保外商投资企业平等参与公共和政府采购招标等。

仅就欧盟商会报告中提出的推动中国的市场导向改革而言,理论上讲不无道理。但另一方面,政府支持和帮助企业是亚洲国家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传统,尤其是东亚的中日韩三国和当年经济腾飞的亚洲四小龙,都是政府主导、扶持大企业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美国在高科技方面一直在封锁中国。于是中国政府主导并扶持企业发展就成为自然的事了。同时,正如欧盟商会主席埃斯凯伦德自己所言:“每个人都应该庆幸中国没有实现其制造业增长目标,”因为相反的情况会加剧全球竞争对手的压力。

这说到底是竞争问题,因此欧盟上周报告建议中的相关内容是对是错,也就见仁见智了。

美日关税战中国因素

同时,作为特朗普提出“对等关税”后首次与美国进行关税谈判的日本,上周与美国的谈判并不顺利,而在此背景下,借助中国可能将成为日本的对策之一。

根据国际媒体的报道,日本经济振兴部长赤泽亮正于上周三赴美进行首轮关税谈判,特朗普以总统之尊直接介入谈判。这被认为是特朗普因为“对等关税”计划遭到全球反对后压力太大所致。

首日会谈结束后,日本未能获得美国关税的立即减免,但双方的目标是尽可能、尽快达成协议,由两国领袖对外宣布,双方正在协调在4月实施下一轮协议,还有包括阁员层级在内持续事务层级的交涉。

日本共同社说,赤泽回国后在机场接受媒体采访表示:“美国的关税措施令人极其遗憾,包括要求调整在内,日方也说出应该表达的内容。”他还表示“希望尽快达成协议”。

国际报道指出:赤泽在与美高官的谈判中,对加征关税表示遗憾并要求进行调整。

共同社还指出,日美开启的关税谈判是一项非同寻常的交涉,与追求互利共赢的常规贸易谈判不同,日本将难以避免被牵着走的局面。

在这样的背景下,媒体报道称:与日本自民党组成执政联盟的公明党党魁齐藤铁夫将在本周访华。媒体援引受访学者的推测说:日本首相石破茂可望在今年5月或6月访华,并在特朗普的不确定因素下,加快改善中日关系,这也有利于日本强化对美杠杆。

而共同社报道说:石破茂3月17日在官邸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今后的磋商也不容易。

国际媒体认为:尽管日本不会在中美两国中间选择谁取代谁,但在因应特朗普的问题上,如果中日关系改善,对日本对美外交而言,绝对是有正面作用的杠杆。

日本战略研究论坛高级研究员廖雨诗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总体来看,日本接下来会在经济上继续跟中国保持密切合作,甚至加强过去未触及的领域,以分散对美国的依赖、稳定供应链。

根据笔者了解到的情况,日本原来就有计划让石破茂在今年中日韩日本峰会后访华。现在这是落实原先的访华愿望,还是因为美日关税谈判不顺而临时访华?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日本借助中国推进当前并不顺利的美日关税谈判获得成功这件事的本身,无论成功与否,对当前中美关系也许都有推进作用。

另外,欧盟近日也就美欧关税问题暗示将与亚洲(中国)加强合作,这个思路和日本是一样的。

于是最后的问题就是:中日欧在对美关税问题上,有无可能联手对欧?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