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5-04-10 17:43
科技

“纯美国造iPhone”是天方夜谭吗?听听专家怎么说

打造“纯美国产”iPhone手机到底有多难?这其中牵扯到供应链重建、技术工人短缺和巨额资金投入等一系列难题,肯定不是挥一挥魔杖就万事大吉。
苹果iPhone美国科技公司感受到中国关税的压力
Joanna Stern,Nicole Nguyen



时间来到2030年。苹果公司(Apple)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登上舞台,挥舞着新款苹果魔杖——Apple Magic Wand,大喊一声“Apple-cadabra!”,随即猛地掀开一块黑布。

闪亮登场的是美国制造的iPhone!这款手机凝聚了大量资金、人力、时间……还有神奇的魔力。

短期来看,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关税政策可能意味着iPhone会变得更加昂贵。但长远来看,关税政策是为了把高科技制造业拉回美国,包括苹果公司的摇钱树iPhone。

“成百上千万的人在拧螺丝造iPhone,这样的场景将来到美国,”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上周末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面向全国》(Face the Nation)节目中说。“这些工作将被自动化。”

但问题在于,iPhone手机中包含一系列复杂的零部件,这些零部件是从许多国家采购的,并且主要在中国组装,中国的电子产品制造业经过一代人的发展已日臻完善。而美国没有类似于中国的工厂,也没有熟练的技术工人来大规模组装iPhone。

所以我们召集了一个由制造和技术专家组成的小组,探讨苹果公司将iPhone生产线迁回美国到底有多难。简而言之,比教会一只白头海鵰使用螺丝刀还难。

他们一致认为,在美国生产iPhone所需要的全部零部件并在美国组装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是把一部分制造环节转移到美国,这种想法倒也不是天方夜谭。

对于在美国生产iPhone的可能性,苹果公司不予置评。我们不妨畅想一番:要在这片自由的土地上生产iPhone——至少是生产部分零部件——到底需要什么。

跨境合作

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荣休教授加里·格雷菲(Gary Gereffi)说,一部iPhone内部的零部件来自40多个不同的国家,其中最复杂最专业的零部件来自大约六个国家。格雷菲花了几十年时间研究全球制造业。

这类零部件目前有许多是在中国或靠近中国的地方制造的。中国靠近台湾、韩国和日本,地理位置占优。

格雷菲说,在美国组装iPhone唯一现实的途径是重建供应链,将关键零部件生产的一部分转移到更广泛的北美地区,让一些零部件在墨西哥和加拿大生产,甚至转移到西欧。但如果美国组装业务要在三到五年内启动,还是离不开亚洲的零部件。

当苹果公司开始在美国生产Mac Pro台式电脑时,遇到的第一个障碍就是在靠近本土的地方采购足够的零件,包括螺丝。

即使资金不是问题(我们后面会谈到这一点),格雷菲估计也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才能建立起美国制造业实现大规模合作所需要的规模和质量。

熟练的技术工人

说到“手”,在美国组装iPhone需要大幅增加人手,包括真人和机器人的手。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研究全球供应链的商学教授戴廷龙表示,购买所需的生产设备不是不可能,但找到足够多的能操作这些设备的人恐怕就难了。“我们面临严重的劳动力短缺”,他说,“而且我们已经失去了大规模制造的技术”。

iPhone代工企业富士康(Foxconn)曾表示,他们在中国郑州“iPhone城”雇佣了30万名工人。《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的一篇报道称,为应对关税,苹果公司计划在印度组装更多iPhone。印度也有大量的制造业劳动力。

但美国没有。招聘工人是美国现存工厂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

还有技能差距。库克在2017年接受《财富》(Fortune)杂志采访时曾说,在中国建厂并不是冲着廉价劳动力。“我们的产品需要非常先进的工具,”他指的是精密的iPhone制造设备。“在美国,如果召开一次工具工程师会议,我不确定会议室能不能坐满。在中国,好几个足球场都能坐满。”

戴廷龙说,机器人可以协助封装和测试,但布线、涂胶、拧小螺丝这样的任务还是要人工来完成。

巨额资金

这些都需要钱。很多很多钱。特朗普曾宣称苹果公司愿意斥资5,000亿美元用于美国制造业。但苹果公司的投资承诺主要是在休斯顿建一家生产人工智能(AI)服务器的工厂,而不是生产iPhone。

苹果公司还得为“纯美国制造”的iPhone投入更多资金打造制造生态系统。而且即使这样做了,又能否在保持iPhone质量的同时以目前的价格销售?

“不能,”大家都这么说。

戴廷龙表示,一部定价1,000美元的纯美国产iPhone将是一款低质产品,至少刚开始会这样。“虽然美国有能力在某些领域制造智能手机零部件,但在这些领域并不是最强的。”比如,美国在相机方面落后于日本,在显示屏上落后于韩国,日本和韩国分别在这两个领域累积了几十年的专业技术。

美国半导体制造业势头正猛。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苹果公司的合作伙伴台积电(TSMC)承诺将在亚利桑那州开办几家工厂。但现阶段,台积电最先进的芯片(包括苹果的芯片)还只能在台湾生产。

2017年,在特朗普第一个总统任期内,富士康曾宣布计划在威斯康星州建一座拥有1.3万名工人的电视显示器工厂。这个计划后来大幅缩水,只创造了约1,000个工作岗位。Counterpoint Research研究总监杰夫·菲尔德哈克(Jeff Fieldhack)说,事实证明,那里的制造成本比中国“贵四到五倍”。

菲尔德哈克估计,在特朗普关税政策出台前,假设资金不是问题,苹果公司可以在五年内在美国建起一条生产线。

但现在的情况是:新的费用和关税不仅可能推高iPhone零部件成本,还会推高工厂建筑材料(木材、钢铁和所有其他材料)的成本,“这条路更漫长了,”他说。

别担心,蒂姆·库克正在研发Apple Magic Wand魔杖呢。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苹果iPhone美国科技公司感受到中国关税的压力
2025-04-10 17:43
科技

“纯美国造iPhone”是天方夜谭吗?听听专家怎么说

打造“纯美国产”iPhone手机到底有多难?这其中牵扯到供应链重建、技术工人短缺和巨额资金投入等一系列难题,肯定不是挥一挥魔杖就万事大吉。
Joanna Stern,Nicole Nguyen



时间来到2030年。苹果公司(Apple)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登上舞台,挥舞着新款苹果魔杖——Apple Magic Wand,大喊一声“Apple-cadabra!”,随即猛地掀开一块黑布。

闪亮登场的是美国制造的iPhone!这款手机凝聚了大量资金、人力、时间……还有神奇的魔力。

短期来看,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关税政策可能意味着iPhone会变得更加昂贵。但长远来看,关税政策是为了把高科技制造业拉回美国,包括苹果公司的摇钱树iPhone。

“成百上千万的人在拧螺丝造iPhone,这样的场景将来到美国,”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上周末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面向全国》(Face the Nation)节目中说。“这些工作将被自动化。”

但问题在于,iPhone手机中包含一系列复杂的零部件,这些零部件是从许多国家采购的,并且主要在中国组装,中国的电子产品制造业经过一代人的发展已日臻完善。而美国没有类似于中国的工厂,也没有熟练的技术工人来大规模组装iPhone。

所以我们召集了一个由制造和技术专家组成的小组,探讨苹果公司将iPhone生产线迁回美国到底有多难。简而言之,比教会一只白头海鵰使用螺丝刀还难。

他们一致认为,在美国生产iPhone所需要的全部零部件并在美国组装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是把一部分制造环节转移到美国,这种想法倒也不是天方夜谭。

对于在美国生产iPhone的可能性,苹果公司不予置评。我们不妨畅想一番:要在这片自由的土地上生产iPhone——至少是生产部分零部件——到底需要什么。

跨境合作

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荣休教授加里·格雷菲(Gary Gereffi)说,一部iPhone内部的零部件来自40多个不同的国家,其中最复杂最专业的零部件来自大约六个国家。格雷菲花了几十年时间研究全球制造业。

这类零部件目前有许多是在中国或靠近中国的地方制造的。中国靠近台湾、韩国和日本,地理位置占优。

格雷菲说,在美国组装iPhone唯一现实的途径是重建供应链,将关键零部件生产的一部分转移到更广泛的北美地区,让一些零部件在墨西哥和加拿大生产,甚至转移到西欧。但如果美国组装业务要在三到五年内启动,还是离不开亚洲的零部件。

当苹果公司开始在美国生产Mac Pro台式电脑时,遇到的第一个障碍就是在靠近本土的地方采购足够的零件,包括螺丝。

即使资金不是问题(我们后面会谈到这一点),格雷菲估计也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才能建立起美国制造业实现大规模合作所需要的规模和质量。

熟练的技术工人

说到“手”,在美国组装iPhone需要大幅增加人手,包括真人和机器人的手。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研究全球供应链的商学教授戴廷龙表示,购买所需的生产设备不是不可能,但找到足够多的能操作这些设备的人恐怕就难了。“我们面临严重的劳动力短缺”,他说,“而且我们已经失去了大规模制造的技术”。

iPhone代工企业富士康(Foxconn)曾表示,他们在中国郑州“iPhone城”雇佣了30万名工人。《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的一篇报道称,为应对关税,苹果公司计划在印度组装更多iPhone。印度也有大量的制造业劳动力。

但美国没有。招聘工人是美国现存工厂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

还有技能差距。库克在2017年接受《财富》(Fortune)杂志采访时曾说,在中国建厂并不是冲着廉价劳动力。“我们的产品需要非常先进的工具,”他指的是精密的iPhone制造设备。“在美国,如果召开一次工具工程师会议,我不确定会议室能不能坐满。在中国,好几个足球场都能坐满。”

戴廷龙说,机器人可以协助封装和测试,但布线、涂胶、拧小螺丝这样的任务还是要人工来完成。

巨额资金

这些都需要钱。很多很多钱。特朗普曾宣称苹果公司愿意斥资5,000亿美元用于美国制造业。但苹果公司的投资承诺主要是在休斯顿建一家生产人工智能(AI)服务器的工厂,而不是生产iPhone。

苹果公司还得为“纯美国制造”的iPhone投入更多资金打造制造生态系统。而且即使这样做了,又能否在保持iPhone质量的同时以目前的价格销售?

“不能,”大家都这么说。

戴廷龙表示,一部定价1,000美元的纯美国产iPhone将是一款低质产品,至少刚开始会这样。“虽然美国有能力在某些领域制造智能手机零部件,但在这些领域并不是最强的。”比如,美国在相机方面落后于日本,在显示屏上落后于韩国,日本和韩国分别在这两个领域累积了几十年的专业技术。

美国半导体制造业势头正猛。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苹果公司的合作伙伴台积电(TSMC)承诺将在亚利桑那州开办几家工厂。但现阶段,台积电最先进的芯片(包括苹果的芯片)还只能在台湾生产。

2017年,在特朗普第一个总统任期内,富士康曾宣布计划在威斯康星州建一座拥有1.3万名工人的电视显示器工厂。这个计划后来大幅缩水,只创造了约1,000个工作岗位。Counterpoint Research研究总监杰夫·菲尔德哈克(Jeff Fieldhack)说,事实证明,那里的制造成本比中国“贵四到五倍”。

菲尔德哈克估计,在特朗普关税政策出台前,假设资金不是问题,苹果公司可以在五年内在美国建起一条生产线。

但现在的情况是:新的费用和关税不仅可能推高iPhone零部件成本,还会推高工厂建筑材料(木材、钢铁和所有其他材料)的成本,“这条路更漫长了,”他说。

别担心,蒂姆·库克正在研发Apple Magic Wand魔杖呢。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