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5-04-09 14:53
商业与经济

美中交锋成为全球贸易战的焦点

美中两大经济体之间长达20年的贸易失衡是特朗普关税战的核心争端。
源自中国的“Temu”席卷世界
Jason Douglas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对中国加征的新关税定于美国时间周三凌晨生效,意味着特朗普第二任内对华关税累计税率将高达104%。对此,北京方面威胁要“奉陪到底”。目前,中美两国都在为一场旷日持久的贸易战做准备,这场斗争暴露了贸易战的核心争端所在:全球经济断层线。

尽管特朗普已大幅扩大其贸易攻势,将盟友和对手都囊括在内,但中国仍是他的首要针对目标。这不仅显示了中美地缘政治竞争的加剧,也反映出中国20年来对美贸易顺差的不断增长,特朗普曾表示这对美国的就业和产业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即使其他国家争相与美国白宫达成协议,但只要中美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贸易动荡可能就不会结束。持久的争斗会加大国际贸易严重受扰和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风险。

“我们正走向世界经济更加分裂的道路,”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驻伦敦首席经济学家尼尔·希尔林(Neil Shearing)表示。

中国政府周二誓言,如果特朗普兑现针对中国商品额外加征50%关税的威胁,中国将采取进一步反制措施。特朗普此前威胁要对华额外加征50%的关税,是为了回应中国上周决定对所谓的“解放日”关税进行反击,其中包括对美国商品全面征收34%的关税,以及限制稀土矿出口。

中国商务部周二表示:“美方威胁升级对华关税,是错上加错,再次暴露了美方的讹诈本质。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奉陪到底。”

你来我往的交锋表明,中美双方都还没有准备好通过谈判达成休战。中国认为,特朗普的行动是生死攸关的威胁,目的是阻止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最富有的经济体。特朗普则认为,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主导地位最能说明国际贸易体系对美国不利。

野村(Nomura)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Ting Lu)周二在给客户的报告中称,尽管特朗普曾表现出为了达成协议而意外改变路线的意愿,但就目前而言,美中两国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且代价高昂的“懦夫博弈”。

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Karoline Leavitt)表示,特朗普的关税将于周三生效,其中包括对来自中国的产品征收84%的新关税。这些关税是在特朗普今年早些时候征收20%关税基础上加征的。加上拜登(Biden)政府维持的平均约21%的关税税率,目前对中国的实际平均关税税率将达到约125%。

中国政府周二发出的警告包括,如果美方升级关税措施落地,中方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但未指明具体会采取哪些措施。本周,中国多家国有投资公司已出手买入中国股票,以支撑股价。

中国央行周二允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低。引导人民币贬值可以削弱特朗普关税的影响,并通过降低中国商品以美元计价的价格来帮助中国工厂。不过,有经济学家表示,这种策略存在局限性,可能加剧中国的资本外逃。

在特朗普第一任内,中国是美国关税的主要打击目标,他在第二任期内扩大了贸易战的范围,指责欧盟、日本、墨西哥、加拿大和其他贸易伙伴保持较高的进口壁垒,同时向美国大量出口汽车、机械和消费品,挤压美国产业,并导致美国就业岗位流失。

即便如此,中国还是被单独挑了出来。美国自1月份特朗普就职以来宣布的累计关税意味着,中国输美商品(2024年价值约4,000亿美元)面临的关税将高于任何其他主要贸易伙伴。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3月31日发布的一份报告详细列出了数十个国家对美国进口商品的贸易壁垒,其中近50页的篇幅与中国有关,涉及技术转让、进口配额、食品安全标准和假冒商品等方面的投诉。加拿大和墨西哥是特朗普最近在贸易问题上抨击的另外两个目标,分别在报告中占了6页和7页的篇幅。

随着美国试图阻止中国企业通过在第三国设立业务来规避关税,中国与美国其他贸易伙伴的关联也面临越来越严格的审查。一些面临严厉新关税的国家包括墨西哥、越南和柬埔寨,自2018年以来,这些经济体在连接中国庞大工厂和美国市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国家的对美出口因此取得蓬勃发展。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分析师在周一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写道:“从很多角度来说,‘解放日’的目的其实是通过不成比例地惩罚这些连接型经济体,在中国周围筑起一道关税壁垒。”

特朗普推动贸易战的背后是多年来美中两国政府相互交织的政策选择所建立的经济关系,而特朗普现在希望改变这种关系。这种经济联系使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国,中国则成为其最重要的生产国。

2024年,中国在全球货物贸易的顺差接近1万亿美元,巩固了其作为全球最大制成品出口国的地位。与此同时,美国的商品贸易逆差达到了1.2万亿美元,美国自1975年以来就持续不断地出现商品贸易逆差。

除了中国(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约为3,000亿美元)以外,美国与墨西哥、越南和欧盟的商品贸易也存在巨额逆差。

特朗普的关税策略旨在通过限制进口和迫使制造商将生产转移回美国来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

全球制造业体系的支持者表示,这有助于降低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同时让美国经济能够更加专注于科技、服务和其他高价值活动。

然而,在大多数经济学家看来,巨额且持续的贸易顺差表明一个经济体储蓄过多而消费不足,而像美国这样的逆差不过是表明一个经济体储蓄过少而支出过多,且部分资金还来自海外借款。

要缩小美国持续存在的贸易逆差,并减少中国的巨额贸易顺差,就需要两国都进行痛苦的经济改革,而这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取得成果。

中国官员已承诺要促进消费,但分析人士不确定他们的计划是在短期内提振经济,还是更果断地摆脱对投资和出口的过度依赖。特朗普的关税计划可能会挤压美国支出并降低赤字,但他同时又希望减税并吸引海外投资,而后者通常会扩大赤字。

“根本问题在于,中国必须增加消费,而美国必须增加储蓄。这些都不是一天就能解决的问题,”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驻新加坡的亚洲经济部门负责人阿鲁普·拉哈(Arup Raha)表示。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源自中国的“Temu”席卷世界
2025-04-09 14:53
商业与经济

美中交锋成为全球贸易战的焦点

美中两大经济体之间长达20年的贸易失衡是特朗普关税战的核心争端。
Jason Douglas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对中国加征的新关税定于美国时间周三凌晨生效,意味着特朗普第二任内对华关税累计税率将高达104%。对此,北京方面威胁要“奉陪到底”。目前,中美两国都在为一场旷日持久的贸易战做准备,这场斗争暴露了贸易战的核心争端所在:全球经济断层线。

尽管特朗普已大幅扩大其贸易攻势,将盟友和对手都囊括在内,但中国仍是他的首要针对目标。这不仅显示了中美地缘政治竞争的加剧,也反映出中国20年来对美贸易顺差的不断增长,特朗普曾表示这对美国的就业和产业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即使其他国家争相与美国白宫达成协议,但只要中美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贸易动荡可能就不会结束。持久的争斗会加大国际贸易严重受扰和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风险。

“我们正走向世界经济更加分裂的道路,”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驻伦敦首席经济学家尼尔·希尔林(Neil Shearing)表示。

中国政府周二誓言,如果特朗普兑现针对中国商品额外加征50%关税的威胁,中国将采取进一步反制措施。特朗普此前威胁要对华额外加征50%的关税,是为了回应中国上周决定对所谓的“解放日”关税进行反击,其中包括对美国商品全面征收34%的关税,以及限制稀土矿出口。

中国商务部周二表示:“美方威胁升级对华关税,是错上加错,再次暴露了美方的讹诈本质。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奉陪到底。”

你来我往的交锋表明,中美双方都还没有准备好通过谈判达成休战。中国认为,特朗普的行动是生死攸关的威胁,目的是阻止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最富有的经济体。特朗普则认为,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主导地位最能说明国际贸易体系对美国不利。

野村(Nomura)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Ting Lu)周二在给客户的报告中称,尽管特朗普曾表现出为了达成协议而意外改变路线的意愿,但就目前而言,美中两国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且代价高昂的“懦夫博弈”。

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Karoline Leavitt)表示,特朗普的关税将于周三生效,其中包括对来自中国的产品征收84%的新关税。这些关税是在特朗普今年早些时候征收20%关税基础上加征的。加上拜登(Biden)政府维持的平均约21%的关税税率,目前对中国的实际平均关税税率将达到约125%。

中国政府周二发出的警告包括,如果美方升级关税措施落地,中方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但未指明具体会采取哪些措施。本周,中国多家国有投资公司已出手买入中国股票,以支撑股价。

中国央行周二允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低。引导人民币贬值可以削弱特朗普关税的影响,并通过降低中国商品以美元计价的价格来帮助中国工厂。不过,有经济学家表示,这种策略存在局限性,可能加剧中国的资本外逃。

在特朗普第一任内,中国是美国关税的主要打击目标,他在第二任期内扩大了贸易战的范围,指责欧盟、日本、墨西哥、加拿大和其他贸易伙伴保持较高的进口壁垒,同时向美国大量出口汽车、机械和消费品,挤压美国产业,并导致美国就业岗位流失。

即便如此,中国还是被单独挑了出来。美国自1月份特朗普就职以来宣布的累计关税意味着,中国输美商品(2024年价值约4,000亿美元)面临的关税将高于任何其他主要贸易伙伴。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3月31日发布的一份报告详细列出了数十个国家对美国进口商品的贸易壁垒,其中近50页的篇幅与中国有关,涉及技术转让、进口配额、食品安全标准和假冒商品等方面的投诉。加拿大和墨西哥是特朗普最近在贸易问题上抨击的另外两个目标,分别在报告中占了6页和7页的篇幅。

随着美国试图阻止中国企业通过在第三国设立业务来规避关税,中国与美国其他贸易伙伴的关联也面临越来越严格的审查。一些面临严厉新关税的国家包括墨西哥、越南和柬埔寨,自2018年以来,这些经济体在连接中国庞大工厂和美国市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国家的对美出口因此取得蓬勃发展。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分析师在周一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写道:“从很多角度来说,‘解放日’的目的其实是通过不成比例地惩罚这些连接型经济体,在中国周围筑起一道关税壁垒。”

特朗普推动贸易战的背后是多年来美中两国政府相互交织的政策选择所建立的经济关系,而特朗普现在希望改变这种关系。这种经济联系使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国,中国则成为其最重要的生产国。

2024年,中国在全球货物贸易的顺差接近1万亿美元,巩固了其作为全球最大制成品出口国的地位。与此同时,美国的商品贸易逆差达到了1.2万亿美元,美国自1975年以来就持续不断地出现商品贸易逆差。

除了中国(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约为3,000亿美元)以外,美国与墨西哥、越南和欧盟的商品贸易也存在巨额逆差。

特朗普的关税策略旨在通过限制进口和迫使制造商将生产转移回美国来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

全球制造业体系的支持者表示,这有助于降低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同时让美国经济能够更加专注于科技、服务和其他高价值活动。

然而,在大多数经济学家看来,巨额且持续的贸易顺差表明一个经济体储蓄过多而消费不足,而像美国这样的逆差不过是表明一个经济体储蓄过少而支出过多,且部分资金还来自海外借款。

要缩小美国持续存在的贸易逆差,并减少中国的巨额贸易顺差,就需要两国都进行痛苦的经济改革,而这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取得成果。

中国官员已承诺要促进消费,但分析人士不确定他们的计划是在短期内提振经济,还是更果断地摆脱对投资和出口的过度依赖。特朗普的关税计划可能会挤压美国支出并降低赤字,但他同时又希望减税并吸引海外投资,而后者通常会扩大赤字。

“根本问题在于,中国必须增加消费,而美国必须增加储蓄。这些都不是一天就能解决的问题,”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驻新加坡的亚洲经济部门负责人阿鲁普·拉哈(Arup Raha)表示。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