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5-04-08 10:54
商业与经济

日薪2000,大厂争夺天才实习生

在比以往任何一个行业洗牌速度都要迅猛的AI行业,年轻人才的花期,也被提前了。
年轻人计算机电脑取代程序员?生成式AI正在颠覆软件开发模式
徐晴



「大厂们看上了“天才”实习生。日薪300、400元已经常见,字节的Top Seed专项计划,开出了2000元的日薪,只为在人才还没毕业之时掐尖。按照一个月出勤22天算,实习生可以月入4万元,一位AI打工人感慨,“工资已经要被实习生倒挂了”。

大厂跟人才双向奔赴,也互相伤害。为了成为大厂AI实习生,一些学生从第一天上大学就开始996练级,仿佛已经在上班。而渴望从“种子”阶段就挖到宝的大厂,极有可能只是招到“卷王”。

在比以往任何一个行业洗牌速度都要迅猛的AI行业,年轻人才的花期,也被提前了。」
 
 

日薪2000元的实习生
 

 
两个实习offer摆在21岁、正读大四的唐鑫面前。

 
相似的岗位,AI算法工程师,一个来自字节跳动,一个来自美团。前者给出的薪资是一天400元,包三餐,有1500元的租房补贴。要是按照一个月到岗22天计算,实习薪资达到了1万元以上,比很多公司的正职打工人赚得都多。后者给的也不少。一天300元,但是住宿和吃饭没有补贴,很符合美团“开水厂”的定位——这是网友和内部员工的夸张说法,意思是福利少到只有开水。

 
几乎没怎么多想,唐鑫选了第一个,婉拒了美团的HR。没想到过了两周,他听同学说起,可能是发现实习生都在二选一中选了字节,美团阔绰地给实习生加了福利,除了主动派发键盘、鼠标一类的办公用品,还额外给些房补。

 
那个时刻,唐鑫意识到,大厂的AI人才争夺战,真的打起来了。而这第一枪,是从抢实习生开始的。

 
这两年,AI行业站上风口,初创企业和大中小厂们都盯紧蛋糕,投入资源,押注未来。但AI产品难以商业化,就像没有基座的建筑,随时有倒塌的风险。大楼依旧要往上盖,短短两年间,行业摇摇晃晃,被乐观和悲观来回撕扯。去年,“AI泡沫”的声音响彻行业,但春节一过,DeepSeek如同稳定剂般重塑了行业心态,大家乐观起来,并以它为标杆和头羊,继续向前狂奔。

 
以DeepSeek为标杆,被参考的除了创始人履历、技术思路,还有组织人才。创始人梁文锋曾在接受36kr采访时提到,DeepSeek的员工画像是这样的:“都是一些Top高校的应届毕业生、没毕业的博四、博五实习生,还有一些毕业才几年的年轻人。”

 
不知是否受到梁文锋的启发,亦或是AI领域本就偏爱年轻的天才,就像Kimi的杨植麟、智元机器人的彭志辉,都是90后,传被雷军千万年薪挖角的罗福莉,也是95后。在今年的春招市场里,AI相关的岗位,以惊人的薪资水平震撼了所有行业,面向应届生,更是待遇优厚。

 
在DeepSeek放出的招聘信息中,有41个岗位招人,包括深度学习研究员、核心系统研发工程师、全栈开发工程师等等,其中的核心系统研发工程师,月薪在6万元-9万元之间,年薪最高有126万元。

 
针对应届生,除了字节和美团有计划,腾讯也有“青云计划”,要求有“真技术理想,技术热忱”,阿里有“淘天T-star”,百度有“AIDU”,小红书有“REDstar”,这些计划中,应届生的年薪可以达到80万-220万。

 
除了应届生,在AI领域,大厂从“种子”阶段就开始挖人了。

 
去年下半年以来,大厂纷纷推出了针对实习生的“人才计划”。早在2024年5月,字节的大模型团队豆包发起了Top Seed人才计划,旨在吸引和培养顶尖AI研究人才。这个计划本来针对的是应届博士生,两个月后扩招,在校博士生也可以过来实习。等到今年3月20日,字节再次启动Top Seed专项计划,特别优秀的在校硕士也能进入。在校生,意思就是招实习生。

 
而这一次启动之后,一位北大的学生从进入计划的师哥那里得知,实习工资被提到了2000元一天,要是按照一个月出勤20天这么算,月薪能达到4万元。

 
字节不仅给钱,还提供导师。2月份,字节挖来了谷歌旗下公司DeepMind的研究副总裁吴永辉,他现在是Seed Edge基础研究负责人,人才计划的介绍页面里,重点突出了他是可供实习生选择的导师。

 
就在同一天,美团也推出“大模型北斗实习计划”,面向“全球优秀校园科技人才”,字节跟美团的火药味,似乎有一点浓。美团的北斗实习计划也待遇不菲,有大模型领域的打工人吐槽,工资也已经要被实习生倒挂了。

 
AI实习鄙视链
 

 
像唐鑫一样,计算机系或人工智能专业学生的脑海里,有一个清晰的实习地图鄙视链。排在首列的是字节、阿里、腾讯、美团、京东这样的大厂,除了一天300-400元左右的实习工资,还有和正职打工人相当的福利待遇,三餐、健身房、下午茶,正式员工吃什么,实习生就吃什么。

 
几家大厂里,字节、阿里、美团是“优选”,AI时代,它们是资金雄厚、下注最多、应用前景广泛的几家企业。今年初,字节豆包大模型设立“Seed Edge”研究项目,崭露在AI研究方面的野心。阿里则表示“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AI和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美团创始人王兴在近期的财报业绩会上称“我们会利用所拥有的一切来尝试进攻,主动去在AI方面实现我们的领先地位”。

 
抢人大战一触即发。阿里因为总部在杭州,离北京的高校很远,专门给实习生报销面试的往返机票,甚至实习生到杭州的前两周,阿里还能报销酒店住宿。

 
大厂序列里,猿辅导是个实习生们看不懂的存在,日薪竟然超越了部分头部大厂,AI算法和大模型相关岗位达到了日薪800元,唐鑫啧啧称奇:“也不知道把人招过去到底要干什么。”事实上,教培行业跟AI应用是最先相融的,猿辅导研发了“看云”大模型,可以给用户批改作业,实时答疑。

 
排在第二个序列的是大模型创业公司。头部的DeepSeek给得最多,一天500-1000元,非北京地区的实习生还有每个月3000元的租房补助。剩下的Kimi、智谱AI、百川智能、深言科技,日薪大多在250-300元左右,唐鑫感慨,曾经的大模型“六小虎”被DeepSeek夺走了风头,“看起来资金也不如DeepSeek丰裕”。

 
最后的梯队,是类似科大讯飞、OPPO、理想汽车、米哈游这样的企业,它们既不是互联网大厂,也不是只做大模型,分布在不同行业,希望在自己的核心产品,比如硬件、手机、汽车、游戏……被AI助力。但正因为不是核心业务,拿出的钱取决于公司财务实力和制度惯性,另一位实习生高林越面试过OPPO,一个月的实习薪资“可能就6000元左右”,唐鑫面试过的科大讯飞也差不多。

 
最激烈的人才争夺战,还是集中在能开出最高价格的字节跳动和DeepSeek之间。进字节前,“天才实习生”禹棋赢曾在智源研究院实习,多位一线大模型团队HR找过他,其中也包括DeepSeek。禹棋赢选了字节,他解释:“字节场景和资源丰富,探索空间足够,上限够高。”

 
大模型公司的情况,实习生们都知道。

 
高林越说:“百川智能别去了,最开始出来很牛,模型做得很好,后来就没有再研发基座模型了。”近三个月来,百川智能核心高管出走,尤其是转型做医疗大模型应用之后,百川智能裁撤了负责金融行业to B业务的B端组,核心高管——联合创始人焦可、模型研发负责人陈炜鹏都在近期离职,筹备自己的创业项目。

 
智谱AI也不是实习生心中的最佳选择,“个别部门业务偏向于做一些to B的项目,实习生进去之后,技术没有太多成长空间”。

 
天才实习生们
 

 
一个名字吸引了唐鑫的注意。那是个出生在2001年,只比他大3岁的年轻男孩,叫禹棋赢。网络流出的照片上,他留着寸头,看起来跟普通的大学生没什么区别,但在字节大模型团队里,他是一个重要的角色,也是字节内部为了提升下一代语言模型成立的攻坚小组中,唯一的实习生。

 
唐鑫说,禹棋赢“可以说是圈子里的神话”。

 
在一篇业内人都关注到的论文中,字节跳动、清华AIR联合实验室SIA Lab出品了一个关键算法,被评价为“超越了DeepSeek GRPO”,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和其中的开源项目的负责人,都是禹棋赢。

 
根据量子位报道,禹棋赢本科毕业于哈工大,直博进入清华,目前是博士三年级就读。去年年中,他就是以研究实习生的身份,通过Top Seed人才计划加入的字节,是首批成员之一。跟禹棋赢同期的Top Seed实习生,还有两届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满分选手,大模型领域重要论文的一作。

 
一位北大计算机系学生听说,当时字节的HR把行业论文下载下来,按照作者名字一个个打电话。

 
大厂们瞄准最好的人才。美团在北斗实习计划里明确提出了招人诉求:顶级学霸,年级专业排名前5%;学术达人,以第一作者身份在顶级刊物或会议上发表论文;竞赛大神,在国内、国际顶级大赛获得奖项;工程高手,作为骨干成员参与过实验室或导师的大型科研项目。高林越评价,不是天才就别去了。

 
上个月,高林越参加了一次腾讯的面试。面试官坐在对面,提出了一个刁钻的编程代码题,让他现场解决。显示器就放在他面前,黑色的编程界面,等着他敲打出彩色的字符。

 
这个现场敲代码的考验,在实习生群体里被称为“手撕代码”,面试官的开场白“来,我们写道题吧”宛如噩梦,它要求实习生对算法有相对深入的了解和熟悉度,以及立刻解决问题的能力,许多有工作经验的程序员都未必能“手撕”。

 
高林越记得,HR曾经告诉他,“我们是按照招正职员工招实习生的”。但那一次,他没有做好准备,没能成功“手撕”,他郑重地向面试官道了歉。

 
在腾讯,一个实习生很可能接受6次面试,每次面试一个小时,除了HR,业务负责人、未来的同事等也要参与面试实习生。一位参加过6轮面试的实习生说,面到最后,“这辈子的话都说完了”。

 
大厂的筛选严格,要让人配得上付出的金钱。字节有内推奖金,普通的岗位或管理岗,内推成功,有1000-2000元的奖金,但如果是Top Seed计划人才,最高奖金可以有5600元。在字节AI业务实习的诺亚十分心动,曾经帮三个人内推了简历,但没有一个成功。

 
三个人里面,一位是本科985、美国斯坦福人工智能方向的硕士;一位是毕业于大连理工的男孩,本科学计算机,现在在南京大学,读人工智能方向的研究生;还有一位是英国名校的人工智能方向硕士,在她看来已经是顶尖人才,竟然连简历关都没过。

 
她深深感慨:“如果把人才比作韭菜的话,可能还没长出来,大厂就已经瞄定了哪棵预期长得比较好。”这也意味着,得从“种子”上,就是好苗子。

 
实习生圈子里,公认面试最难的是DeepSeek。北大中文系的小爱曾经去参加DeepSeek的面试,一个模型评估岗位,不涉及技术,面试官看着她的简历,问,在写作这方面,大模型有所欠缺,如果让你制定一个解决方案,你会怎么解决?

 
简直像问一个小学生怎么造火箭,小爱愣了一会儿,胡乱说了一通,意料之内地没通过面试。

 
双向奔赴,互相伤害
 

 
豆包大语言模型研究团队负责人王明轩,也是天才实习生禹棋赢的导师,他说过:“我们要找这个方向前5%的人,做95%的人做不到的事。”其他大厂的跟进,也是希望像DeepSeek和字节一样,让人才带来技术突破。

 
但顶尖人才只有5%,流向了前5%的岗位,更多大厂的逻辑是,只筛选,不培养。

 
大厂图人才的天才头脑和创新能力,人才图大厂的资源待遇,但这种双向选择,很可能是错位的。

 
现实是,在如此极致和功利化的选拔体系里,大厂也许很难招到天才,只能招到“卷王”。

 
人工智能、大模型是一个非常前沿的行业,每一天都可能发生重要的技术突破,但相比行业迅速的发展,大部分学校里开设的是基础课程,讲授的知识可能来自5年以前。好像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困境,只做到每门课都及格的学生,不可能会手撕代码、参加竞赛、在重要论文上留名,甚至连普通的实习机会都很难获得。

 
能卷出来的实习生,很早就设置好了明确目标,严丝合缝地踏上每一块够得着的跳板。

 
每日人物联系的几位大厂AI业务实习生,大多是00后,毕业自985高校。从第一天上大学开始,他们仿佛已经在上班。大一下学期,高林越着手准备算法竞赛,从大一到研二,同学出去玩的时候他在寝室敲代码,记录文档显示,有300多天,他写下了代码和自己的思考心得。这几年,他参加了大大小小10多场竞赛。

 
北大计算机系的大三学生林寺安说,大二时,班里的很多同学已经找到导师,要求进入课题组参与实验项目——这原本是研究生才会做的事,现在,本科生自愿成为“学术牛马”,只为在论文上挂个名,积累实习简历上短短的一段话。在大学里,研究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的老师最受欢迎,被学生们哄抢。

 
或者是先找门槛低的实习。高林越找到的第一个实习是家初创企业,公司体量小,又在外地,实习工资只有3000元。但他的租房和生活费不止这些,属于倒贴上班。

 
这么艰辛的实习,高林越依然干了三个月。打动他的是公司里的两台算力服务器,领导说,他可以免费用。算力服务器价格昂贵,两台就价值上百万元,是他学校里完全没有的资源。春节前后,他接连参加了30多场面试,最近斩获了多个offer。

 
唐鑫是先去投小厂的实习,顺利入职,把小厂里自己和周围人的工作“梳理差不多”,才转身朝着大厂走去。他狠狠刷了一个月的题,每天做一道,保持手感,在一场场面试里提升自己。

 
每个环节都能拆分开来,各个击破。手撕代码,一些网站上已经有了题库,题目是有限的,坚持刷题,终有一天能手撕。至于面试,小红书上有人做实习生面试培训,唐鑫就是在小红书其他实习生的讲述中,学会了给面试官“挖坑”,只写自己参加了哪些项目,以及参加后的技术心得,不写项目过程,等着面试官主动来问,再说出提前想过无数遍的完美答案。

 
但反过来,卷王们也承担着大厂给予的代价。他们从来没有体会过轻松、无所事事的校园生活,神经紧绷地度过四年,在20岁出头的年纪,已经干上了每天10小时的高强度劳动。

 
进入大厂之后,到底做什么工作也非常难说。社交平台上,实习生们把数据标注称为“dirty work”。诺亚打了个比方:“就像给你一个自动驾驶的场景,要识别路况,你来标注这个是路灯,那个是行人,这个是斑马线,只要认识字,智力正常,就会干。”

 
一位实习生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实习工作说是“灵活安排时间”,实际上工作量直奔13小时,他做语音数据标注,一条记录上有三段音频,需要他花一分半钟处理完。第一天实习,导师给他安排了整整550条记录,就算不吃不喝,也要825分钟才能干完,长达13.75个小时。他深深感慨,自己是“赛博农民工”。

 
一旦干了数据标注工作,简历就脏了。诺亚解释,“没有任何提升,跟去咖啡馆打工是一样的”,下一份工作的面试官看到,会认为候选人没有深度行业经历,连初筛都过不了。

 
洗数据、造数据(提取网页中的内容,处理后喂给大模型)比数据标注稍微“干净”一点,但依然属于“dirty work”。这些正式员工不愿意做的工作,部分大厂会交给实习生做。在AI的流水线上,年轻人们感到迷茫又困惑:这些工作是成为AI算法工程师必须要做的吗?

 
更常发生的情况是,洗数据的是一批人,发论文挂名的是另一批人。大厂里,有“摘桃”的人。

 
不过,在大厂内部,实习生也有鄙视链,这类dirty work,大厂更倾向于让价格更低的实习生做,或者直接外包出去。每日人物接触到的几位大厂高薪实习生,目前还处于顺利嵌入大厂齿轮的兴奋阶段,优厚的待遇、超高的算力,让他们兴致勃勃。

 
对于未来的预期,“卷王”们很务实,能否成为真正的“天才”,能否在AI时代创造些什么,或许不是他们能掌控的,他们能做的,也只是抓住风口,用尚未被开发殆尽的脑力和体能,换取更多的金钱和资本。
 
 
冰火两重天
 

 
大厂不仅在国内抢人,也放眼北美,去海外挖人。服务大厂、深耕芯片和AI领域的猎头张杰说,今年以来,阿里、字节、美团的动作最大,四面出击。

 
如果是硅谷科学家级别的人才,可以给到年薪千万;如果是在哈佛等藤校读博、在谷歌工作过两三年的人才,大厂们也愿意一年花几百万元把人给请回来。美团最是求贤若渴,“有猎头专门帮他们看美国人才,帮忙约到一个人去面试,美团都愿意给3-4万左右的茶话费,只要过去面试,成不成功都有酬劳。”

 
还有几家大厂放话,“以人定岗”,先把顶尖人才招进来,以人才的需求为基准,专门为他搭建团队。

 
当下的AI行业,让他想起前几年的芯片半导体行业,一样的火热和风光。但不同的是,芯片行业里,人才的经验和积累非常重要,做到总监、VP、CTO,至少得20年以上,但AI领域更看天分,30岁左右的AI人才,可能拿到比芯片行业CTO更高的薪酬。

 
大厂诚心挖人,张杰的业务却很是难做,“跟人才聊着聊着发现,同样等级的offer,可能有5、6个在人家手上。”

 
但热闹只属于顶尖人才,那些双非和二本院校的计算机系、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们,面临的是更激烈的竞争,更残酷的落差。

 
在河北,一个远离AI产业的地方,双非院校的本科生吴优感到非常迷茫。他没有像“卷王”们那样去刷绩点,没有打含金量高的比赛,没有主动找导师加入项目,只是过了正常的大学生活,但大三一开学,实习、工作、考研……一下子涌上来,“突然意识到要考研了,已经面临着这种选择了,但不知道该怎么走,能去问谁呢?”

 
从3月初改好简历开始,他平均每天投20家公司,总共投出去上百份,大多数都是“已读不回”,心越来越凉,好不容易接到一家初创公司的电话,对方上来就问非常难的问题,“完全答不上来的那种,我当时还很诧异,这种前沿的东西是本科生能够掌握的吗?”

 
他越来越不自信,就在上个月,拒绝了字节跳动的面试。

 
这其实是他好不容易获得的面试机会,准备了整整半年,但他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字节会给每一个人留存面试档案,包括实习生,如果观感不好,这次没录用,以后工作了想再跳槽过来,面试评价依旧存在,可能会影响工作机会。“与其说有可能不太好的面评一直留着,那不如先拒绝掉,等我自己成熟了再去面试。”

 
多位实习生都感到深深的困惑和疲惫,字节实习生诺亚说,“这个行业只掐尖,没有耐心给普通人成长的过程,你要自己成长起来,然后直接过去上班。”

 
不过,她也觉得,好在行业快速扩张,有一些机会勉强留给幸运的人。

 
吴优原本面试一家初创公司失败,面试官问他大模型微调相关的知识,他什么都没答出来。两个候选人,这家公司选择了另一位。

 
他以为对方没看上他的履历,随便抛了两个比较难的问题,让他知难而退,没想到第二天峰回路转,又接到了电话。这家公司似乎有了新的资金注入,HR说部门急需人,还考不考虑,吴优连忙回答,“肯定考虑”,接下了offer,最近正在准备入职。

 
他把机会视为侥幸,非常珍惜,最近开始自学关于大模型的技术。他同时知道,升级打怪刚刚开始,从实习到进入大厂,他还要走很远、很远、很远的路。

 
(讲述者均为化名)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年轻人计算机电脑取代程序员?生成式AI正在颠覆软件开发模式
2025-04-08 10:54
商业与经济

日薪2000,大厂争夺天才实习生

在比以往任何一个行业洗牌速度都要迅猛的AI行业,年轻人才的花期,也被提前了。
徐晴



「大厂们看上了“天才”实习生。日薪300、400元已经常见,字节的Top Seed专项计划,开出了2000元的日薪,只为在人才还没毕业之时掐尖。按照一个月出勤22天算,实习生可以月入4万元,一位AI打工人感慨,“工资已经要被实习生倒挂了”。

大厂跟人才双向奔赴,也互相伤害。为了成为大厂AI实习生,一些学生从第一天上大学就开始996练级,仿佛已经在上班。而渴望从“种子”阶段就挖到宝的大厂,极有可能只是招到“卷王”。

在比以往任何一个行业洗牌速度都要迅猛的AI行业,年轻人才的花期,也被提前了。」
 
 

日薪2000元的实习生
 

 
两个实习offer摆在21岁、正读大四的唐鑫面前。

 
相似的岗位,AI算法工程师,一个来自字节跳动,一个来自美团。前者给出的薪资是一天400元,包三餐,有1500元的租房补贴。要是按照一个月到岗22天计算,实习薪资达到了1万元以上,比很多公司的正职打工人赚得都多。后者给的也不少。一天300元,但是住宿和吃饭没有补贴,很符合美团“开水厂”的定位——这是网友和内部员工的夸张说法,意思是福利少到只有开水。

 
几乎没怎么多想,唐鑫选了第一个,婉拒了美团的HR。没想到过了两周,他听同学说起,可能是发现实习生都在二选一中选了字节,美团阔绰地给实习生加了福利,除了主动派发键盘、鼠标一类的办公用品,还额外给些房补。

 
那个时刻,唐鑫意识到,大厂的AI人才争夺战,真的打起来了。而这第一枪,是从抢实习生开始的。

 
这两年,AI行业站上风口,初创企业和大中小厂们都盯紧蛋糕,投入资源,押注未来。但AI产品难以商业化,就像没有基座的建筑,随时有倒塌的风险。大楼依旧要往上盖,短短两年间,行业摇摇晃晃,被乐观和悲观来回撕扯。去年,“AI泡沫”的声音响彻行业,但春节一过,DeepSeek如同稳定剂般重塑了行业心态,大家乐观起来,并以它为标杆和头羊,继续向前狂奔。

 
以DeepSeek为标杆,被参考的除了创始人履历、技术思路,还有组织人才。创始人梁文锋曾在接受36kr采访时提到,DeepSeek的员工画像是这样的:“都是一些Top高校的应届毕业生、没毕业的博四、博五实习生,还有一些毕业才几年的年轻人。”

 
不知是否受到梁文锋的启发,亦或是AI领域本就偏爱年轻的天才,就像Kimi的杨植麟、智元机器人的彭志辉,都是90后,传被雷军千万年薪挖角的罗福莉,也是95后。在今年的春招市场里,AI相关的岗位,以惊人的薪资水平震撼了所有行业,面向应届生,更是待遇优厚。

 
在DeepSeek放出的招聘信息中,有41个岗位招人,包括深度学习研究员、核心系统研发工程师、全栈开发工程师等等,其中的核心系统研发工程师,月薪在6万元-9万元之间,年薪最高有126万元。

 
针对应届生,除了字节和美团有计划,腾讯也有“青云计划”,要求有“真技术理想,技术热忱”,阿里有“淘天T-star”,百度有“AIDU”,小红书有“REDstar”,这些计划中,应届生的年薪可以达到80万-220万。

 
除了应届生,在AI领域,大厂从“种子”阶段就开始挖人了。

 
去年下半年以来,大厂纷纷推出了针对实习生的“人才计划”。早在2024年5月,字节的大模型团队豆包发起了Top Seed人才计划,旨在吸引和培养顶尖AI研究人才。这个计划本来针对的是应届博士生,两个月后扩招,在校博士生也可以过来实习。等到今年3月20日,字节再次启动Top Seed专项计划,特别优秀的在校硕士也能进入。在校生,意思就是招实习生。

 
而这一次启动之后,一位北大的学生从进入计划的师哥那里得知,实习工资被提到了2000元一天,要是按照一个月出勤20天这么算,月薪能达到4万元。

 
字节不仅给钱,还提供导师。2月份,字节挖来了谷歌旗下公司DeepMind的研究副总裁吴永辉,他现在是Seed Edge基础研究负责人,人才计划的介绍页面里,重点突出了他是可供实习生选择的导师。

 
就在同一天,美团也推出“大模型北斗实习计划”,面向“全球优秀校园科技人才”,字节跟美团的火药味,似乎有一点浓。美团的北斗实习计划也待遇不菲,有大模型领域的打工人吐槽,工资也已经要被实习生倒挂了。

 
AI实习鄙视链
 

 
像唐鑫一样,计算机系或人工智能专业学生的脑海里,有一个清晰的实习地图鄙视链。排在首列的是字节、阿里、腾讯、美团、京东这样的大厂,除了一天300-400元左右的实习工资,还有和正职打工人相当的福利待遇,三餐、健身房、下午茶,正式员工吃什么,实习生就吃什么。

 
几家大厂里,字节、阿里、美团是“优选”,AI时代,它们是资金雄厚、下注最多、应用前景广泛的几家企业。今年初,字节豆包大模型设立“Seed Edge”研究项目,崭露在AI研究方面的野心。阿里则表示“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AI和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美团创始人王兴在近期的财报业绩会上称“我们会利用所拥有的一切来尝试进攻,主动去在AI方面实现我们的领先地位”。

 
抢人大战一触即发。阿里因为总部在杭州,离北京的高校很远,专门给实习生报销面试的往返机票,甚至实习生到杭州的前两周,阿里还能报销酒店住宿。

 
大厂序列里,猿辅导是个实习生们看不懂的存在,日薪竟然超越了部分头部大厂,AI算法和大模型相关岗位达到了日薪800元,唐鑫啧啧称奇:“也不知道把人招过去到底要干什么。”事实上,教培行业跟AI应用是最先相融的,猿辅导研发了“看云”大模型,可以给用户批改作业,实时答疑。

 
排在第二个序列的是大模型创业公司。头部的DeepSeek给得最多,一天500-1000元,非北京地区的实习生还有每个月3000元的租房补助。剩下的Kimi、智谱AI、百川智能、深言科技,日薪大多在250-300元左右,唐鑫感慨,曾经的大模型“六小虎”被DeepSeek夺走了风头,“看起来资金也不如DeepSeek丰裕”。

 
最后的梯队,是类似科大讯飞、OPPO、理想汽车、米哈游这样的企业,它们既不是互联网大厂,也不是只做大模型,分布在不同行业,希望在自己的核心产品,比如硬件、手机、汽车、游戏……被AI助力。但正因为不是核心业务,拿出的钱取决于公司财务实力和制度惯性,另一位实习生高林越面试过OPPO,一个月的实习薪资“可能就6000元左右”,唐鑫面试过的科大讯飞也差不多。

 
最激烈的人才争夺战,还是集中在能开出最高价格的字节跳动和DeepSeek之间。进字节前,“天才实习生”禹棋赢曾在智源研究院实习,多位一线大模型团队HR找过他,其中也包括DeepSeek。禹棋赢选了字节,他解释:“字节场景和资源丰富,探索空间足够,上限够高。”

 
大模型公司的情况,实习生们都知道。

 
高林越说:“百川智能别去了,最开始出来很牛,模型做得很好,后来就没有再研发基座模型了。”近三个月来,百川智能核心高管出走,尤其是转型做医疗大模型应用之后,百川智能裁撤了负责金融行业to B业务的B端组,核心高管——联合创始人焦可、模型研发负责人陈炜鹏都在近期离职,筹备自己的创业项目。

 
智谱AI也不是实习生心中的最佳选择,“个别部门业务偏向于做一些to B的项目,实习生进去之后,技术没有太多成长空间”。

 
天才实习生们
 

 
一个名字吸引了唐鑫的注意。那是个出生在2001年,只比他大3岁的年轻男孩,叫禹棋赢。网络流出的照片上,他留着寸头,看起来跟普通的大学生没什么区别,但在字节大模型团队里,他是一个重要的角色,也是字节内部为了提升下一代语言模型成立的攻坚小组中,唯一的实习生。

 
唐鑫说,禹棋赢“可以说是圈子里的神话”。

 
在一篇业内人都关注到的论文中,字节跳动、清华AIR联合实验室SIA Lab出品了一个关键算法,被评价为“超越了DeepSeek GRPO”,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和其中的开源项目的负责人,都是禹棋赢。

 
根据量子位报道,禹棋赢本科毕业于哈工大,直博进入清华,目前是博士三年级就读。去年年中,他就是以研究实习生的身份,通过Top Seed人才计划加入的字节,是首批成员之一。跟禹棋赢同期的Top Seed实习生,还有两届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满分选手,大模型领域重要论文的一作。

 
一位北大计算机系学生听说,当时字节的HR把行业论文下载下来,按照作者名字一个个打电话。

 
大厂们瞄准最好的人才。美团在北斗实习计划里明确提出了招人诉求:顶级学霸,年级专业排名前5%;学术达人,以第一作者身份在顶级刊物或会议上发表论文;竞赛大神,在国内、国际顶级大赛获得奖项;工程高手,作为骨干成员参与过实验室或导师的大型科研项目。高林越评价,不是天才就别去了。

 
上个月,高林越参加了一次腾讯的面试。面试官坐在对面,提出了一个刁钻的编程代码题,让他现场解决。显示器就放在他面前,黑色的编程界面,等着他敲打出彩色的字符。

 
这个现场敲代码的考验,在实习生群体里被称为“手撕代码”,面试官的开场白“来,我们写道题吧”宛如噩梦,它要求实习生对算法有相对深入的了解和熟悉度,以及立刻解决问题的能力,许多有工作经验的程序员都未必能“手撕”。

 
高林越记得,HR曾经告诉他,“我们是按照招正职员工招实习生的”。但那一次,他没有做好准备,没能成功“手撕”,他郑重地向面试官道了歉。

 
在腾讯,一个实习生很可能接受6次面试,每次面试一个小时,除了HR,业务负责人、未来的同事等也要参与面试实习生。一位参加过6轮面试的实习生说,面到最后,“这辈子的话都说完了”。

 
大厂的筛选严格,要让人配得上付出的金钱。字节有内推奖金,普通的岗位或管理岗,内推成功,有1000-2000元的奖金,但如果是Top Seed计划人才,最高奖金可以有5600元。在字节AI业务实习的诺亚十分心动,曾经帮三个人内推了简历,但没有一个成功。

 
三个人里面,一位是本科985、美国斯坦福人工智能方向的硕士;一位是毕业于大连理工的男孩,本科学计算机,现在在南京大学,读人工智能方向的研究生;还有一位是英国名校的人工智能方向硕士,在她看来已经是顶尖人才,竟然连简历关都没过。

 
她深深感慨:“如果把人才比作韭菜的话,可能还没长出来,大厂就已经瞄定了哪棵预期长得比较好。”这也意味着,得从“种子”上,就是好苗子。

 
实习生圈子里,公认面试最难的是DeepSeek。北大中文系的小爱曾经去参加DeepSeek的面试,一个模型评估岗位,不涉及技术,面试官看着她的简历,问,在写作这方面,大模型有所欠缺,如果让你制定一个解决方案,你会怎么解决?

 
简直像问一个小学生怎么造火箭,小爱愣了一会儿,胡乱说了一通,意料之内地没通过面试。

 
双向奔赴,互相伤害
 

 
豆包大语言模型研究团队负责人王明轩,也是天才实习生禹棋赢的导师,他说过:“我们要找这个方向前5%的人,做95%的人做不到的事。”其他大厂的跟进,也是希望像DeepSeek和字节一样,让人才带来技术突破。

 
但顶尖人才只有5%,流向了前5%的岗位,更多大厂的逻辑是,只筛选,不培养。

 
大厂图人才的天才头脑和创新能力,人才图大厂的资源待遇,但这种双向选择,很可能是错位的。

 
现实是,在如此极致和功利化的选拔体系里,大厂也许很难招到天才,只能招到“卷王”。

 
人工智能、大模型是一个非常前沿的行业,每一天都可能发生重要的技术突破,但相比行业迅速的发展,大部分学校里开设的是基础课程,讲授的知识可能来自5年以前。好像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困境,只做到每门课都及格的学生,不可能会手撕代码、参加竞赛、在重要论文上留名,甚至连普通的实习机会都很难获得。

 
能卷出来的实习生,很早就设置好了明确目标,严丝合缝地踏上每一块够得着的跳板。

 
每日人物联系的几位大厂AI业务实习生,大多是00后,毕业自985高校。从第一天上大学开始,他们仿佛已经在上班。大一下学期,高林越着手准备算法竞赛,从大一到研二,同学出去玩的时候他在寝室敲代码,记录文档显示,有300多天,他写下了代码和自己的思考心得。这几年,他参加了大大小小10多场竞赛。

 
北大计算机系的大三学生林寺安说,大二时,班里的很多同学已经找到导师,要求进入课题组参与实验项目——这原本是研究生才会做的事,现在,本科生自愿成为“学术牛马”,只为在论文上挂个名,积累实习简历上短短的一段话。在大学里,研究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的老师最受欢迎,被学生们哄抢。

 
或者是先找门槛低的实习。高林越找到的第一个实习是家初创企业,公司体量小,又在外地,实习工资只有3000元。但他的租房和生活费不止这些,属于倒贴上班。

 
这么艰辛的实习,高林越依然干了三个月。打动他的是公司里的两台算力服务器,领导说,他可以免费用。算力服务器价格昂贵,两台就价值上百万元,是他学校里完全没有的资源。春节前后,他接连参加了30多场面试,最近斩获了多个offer。

 
唐鑫是先去投小厂的实习,顺利入职,把小厂里自己和周围人的工作“梳理差不多”,才转身朝着大厂走去。他狠狠刷了一个月的题,每天做一道,保持手感,在一场场面试里提升自己。

 
每个环节都能拆分开来,各个击破。手撕代码,一些网站上已经有了题库,题目是有限的,坚持刷题,终有一天能手撕。至于面试,小红书上有人做实习生面试培训,唐鑫就是在小红书其他实习生的讲述中,学会了给面试官“挖坑”,只写自己参加了哪些项目,以及参加后的技术心得,不写项目过程,等着面试官主动来问,再说出提前想过无数遍的完美答案。

 
但反过来,卷王们也承担着大厂给予的代价。他们从来没有体会过轻松、无所事事的校园生活,神经紧绷地度过四年,在20岁出头的年纪,已经干上了每天10小时的高强度劳动。

 
进入大厂之后,到底做什么工作也非常难说。社交平台上,实习生们把数据标注称为“dirty work”。诺亚打了个比方:“就像给你一个自动驾驶的场景,要识别路况,你来标注这个是路灯,那个是行人,这个是斑马线,只要认识字,智力正常,就会干。”

 
一位实习生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实习工作说是“灵活安排时间”,实际上工作量直奔13小时,他做语音数据标注,一条记录上有三段音频,需要他花一分半钟处理完。第一天实习,导师给他安排了整整550条记录,就算不吃不喝,也要825分钟才能干完,长达13.75个小时。他深深感慨,自己是“赛博农民工”。

 
一旦干了数据标注工作,简历就脏了。诺亚解释,“没有任何提升,跟去咖啡馆打工是一样的”,下一份工作的面试官看到,会认为候选人没有深度行业经历,连初筛都过不了。

 
洗数据、造数据(提取网页中的内容,处理后喂给大模型)比数据标注稍微“干净”一点,但依然属于“dirty work”。这些正式员工不愿意做的工作,部分大厂会交给实习生做。在AI的流水线上,年轻人们感到迷茫又困惑:这些工作是成为AI算法工程师必须要做的吗?

 
更常发生的情况是,洗数据的是一批人,发论文挂名的是另一批人。大厂里,有“摘桃”的人。

 
不过,在大厂内部,实习生也有鄙视链,这类dirty work,大厂更倾向于让价格更低的实习生做,或者直接外包出去。每日人物接触到的几位大厂高薪实习生,目前还处于顺利嵌入大厂齿轮的兴奋阶段,优厚的待遇、超高的算力,让他们兴致勃勃。

 
对于未来的预期,“卷王”们很务实,能否成为真正的“天才”,能否在AI时代创造些什么,或许不是他们能掌控的,他们能做的,也只是抓住风口,用尚未被开发殆尽的脑力和体能,换取更多的金钱和资本。
 
 
冰火两重天
 

 
大厂不仅在国内抢人,也放眼北美,去海外挖人。服务大厂、深耕芯片和AI领域的猎头张杰说,今年以来,阿里、字节、美团的动作最大,四面出击。

 
如果是硅谷科学家级别的人才,可以给到年薪千万;如果是在哈佛等藤校读博、在谷歌工作过两三年的人才,大厂们也愿意一年花几百万元把人给请回来。美团最是求贤若渴,“有猎头专门帮他们看美国人才,帮忙约到一个人去面试,美团都愿意给3-4万左右的茶话费,只要过去面试,成不成功都有酬劳。”

 
还有几家大厂放话,“以人定岗”,先把顶尖人才招进来,以人才的需求为基准,专门为他搭建团队。

 
当下的AI行业,让他想起前几年的芯片半导体行业,一样的火热和风光。但不同的是,芯片行业里,人才的经验和积累非常重要,做到总监、VP、CTO,至少得20年以上,但AI领域更看天分,30岁左右的AI人才,可能拿到比芯片行业CTO更高的薪酬。

 
大厂诚心挖人,张杰的业务却很是难做,“跟人才聊着聊着发现,同样等级的offer,可能有5、6个在人家手上。”

 
但热闹只属于顶尖人才,那些双非和二本院校的计算机系、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们,面临的是更激烈的竞争,更残酷的落差。

 
在河北,一个远离AI产业的地方,双非院校的本科生吴优感到非常迷茫。他没有像“卷王”们那样去刷绩点,没有打含金量高的比赛,没有主动找导师加入项目,只是过了正常的大学生活,但大三一开学,实习、工作、考研……一下子涌上来,“突然意识到要考研了,已经面临着这种选择了,但不知道该怎么走,能去问谁呢?”

 
从3月初改好简历开始,他平均每天投20家公司,总共投出去上百份,大多数都是“已读不回”,心越来越凉,好不容易接到一家初创公司的电话,对方上来就问非常难的问题,“完全答不上来的那种,我当时还很诧异,这种前沿的东西是本科生能够掌握的吗?”

 
他越来越不自信,就在上个月,拒绝了字节跳动的面试。

 
这其实是他好不容易获得的面试机会,准备了整整半年,但他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字节会给每一个人留存面试档案,包括实习生,如果观感不好,这次没录用,以后工作了想再跳槽过来,面试评价依旧存在,可能会影响工作机会。“与其说有可能不太好的面评一直留着,那不如先拒绝掉,等我自己成熟了再去面试。”

 
多位实习生都感到深深的困惑和疲惫,字节实习生诺亚说,“这个行业只掐尖,没有耐心给普通人成长的过程,你要自己成长起来,然后直接过去上班。”

 
不过,她也觉得,好在行业快速扩张,有一些机会勉强留给幸运的人。

 
吴优原本面试一家初创公司失败,面试官问他大模型微调相关的知识,他什么都没答出来。两个候选人,这家公司选择了另一位。

 
他以为对方没看上他的履历,随便抛了两个比较难的问题,让他知难而退,没想到第二天峰回路转,又接到了电话。这家公司似乎有了新的资金注入,HR说部门急需人,还考不考虑,吴优连忙回答,“肯定考虑”,接下了offer,最近正在准备入职。

 
他把机会视为侥幸,非常珍惜,最近开始自学关于大模型的技术。他同时知道,升级打怪刚刚开始,从实习到进入大厂,他还要走很远、很远、很远的路。

 
(讲述者均为化名)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