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5-04-07 07:03
商业与经济

特朗普只能打关税的算盘

李瀚明:对于特朗普而言,要想填上美国政府现在的预算窟窿而不激起公众的怨愤,唯一的方法就是提高被视作价内税、公众无直接感知的关税。
特朗普正试图重塑美国经济,他的愿景由来已久
李瀚明



特朗普又加关税了。此次加税阵容之大,颇有当年西太后“对世界各国宣战”的遗风。关税内容这些,大家聊得已经很透彻了;不过我倒觉得,特朗普的动机,实在值得一聊。

古今中外但凡管国家,无非就是管两个事情——资源(“钱”)和任务(“事”)。钱少事多,那就倒霉;钱多事少,那就开心。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对特朗普亦如是。

但是这几年来,美国的财政状况早已今非昔比:2024财年(2023年10月到2024年9月,下同),美国政府的开支是2015财年的接近140%,但是同期GDP增长了20%,收入只增长了15%。如果以公司类比,美国政府早已是年年亏损,资不抵债了。

暴涨的开支从哪里来呢?美国政府提供了一个历年开支细表(https://www.usaspending.gov/explorer/budget_function),按增幅占总增幅的占比来看,大体可以分为这么几个部分:

第一个是医保(Medicare,针对65岁以上老人的医疗福利,增幅在总增幅中占19%)。2017财年365天,平均每一天要花28.8亿美元在医保上;2025财年至今五个月151天,平均每一天要花51.3亿美元在医保上。短短七年时间,医保开支暴涨78%,每年涨9%。

同样在上涨的,一个是医疗服务(Health,16%,主要支出是面向穷人提供的Medicaid医疗援助),从18.3亿美元到37.3亿美元,直接翻了一倍,每年涨11%;一个是社保(Social Security,62/67岁开始可以领取的退休金,14%)涨幅也很凶猛,从27.3亿美元到44.8亿美元,每年涨7%。以上三项社会福利类支出合起来,从74.2亿美元一天涨到了133.1亿美元一天。

除了社会福利类支出,军费(National Defense,15%,25.5亿到44.0亿)和国债利息支出(Net Interest,16%,12.9亿到32.2亿)也是一笔开销。以上五项开支的增幅,占了这几年来美国联邦政府开支总增幅的80%;再加上低保(Income Security,失业金等,6%)和退役军人福利(Veteran Benefits and Services,5%),甚至达到了91%。

七项主要的开支增幅中,五项本质是社会福利的开支增幅占了60%,构成了美国财政的巨大压力。但社会福利可不好降,是一块巨大的硬骨头。积极参与政治的选民结构本就偏老、偏穷,对医保和社保开刀,等同于动摇这些核心支持者的利益,和政治自杀没有什么区别。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里说到,美国的老龄化率(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例)已经达到了17%,社会福利开销不可谓不大。因此,历朝历代美国领导人,不是没有打过社会福利的主意。其中一个主意是“延迟退休”。从2000年开始,美国已经逐步将全额领取社会保险金的年纪逐步从1945年出生65岁退休,分阶段提升到1960年出生67岁退休;而国会也在一本正经讨论,是否要进一步延迟到70岁退休。

但是,老板和员工也都不是傻子。先不论非法移民无法领取养老金的问题,哪怕是土生土长、根正苗红的美国公民当中,很多贫苦人也压根就不觉得自己能活到领退休金的那一天,自然不想交社保给别人养老;第一代移民则想着叶落归根,也不想在美国领取养老金;年轻人看到延迟退休,更加不愿意缴纳社保“为他人做嫁衣”。

因此,除了现金发工资,现金收钱,搞两套账本这种基本操作以外,如今随着移动支付发展,一方面有人开始用加密货币发工资,另一方面在唐人街甚至还可以看到有华人店铺贴人民币收款码、用人民币转账发工资这种看起来匪夷所思,但仔细想想又合情合理的操作——甚至给南美移民也这么干,反正外国人也可以实名认证了。

我们把话说回开源节流的问题——社保有压力,那就搞医保。美国也不是没干过这个事。今年1月,加州第三区的联邦众议员Kevin Kiley就提出了No Medicaid for Illegal Immigrants Act of 2025,意图限制非法移民使用Medicaid。

Medicaid属于为贫苦人提供医疗保障的福利,是少数非法移民可以使用的医疗福利之一;而由于非法移民多数从事艰苦、危险的体力劳动工作,他们因为工伤而送院治理的概率也远高于一般人;但他们的收入又主要以现金处理,并无医疗保险计划覆盖,因此不可避免会使用Medicaid支付昂贵的医药费。但这项政策对非法移民的雇主和医疗行业都不利(雇主希望以Medicaid替代医保,而医疗行业则希望政府兜底),因此面临相当大的阻力。

那医保也搞不定了。搞军费和退伍军人福利无异于动摇军心,更搞不得。那接下来就只剩下两项支出:一项是失业金(Income Security),另一项就是国债利息支出。

但是,不少特朗普的支持者靠着失业金过活,失业金是万万不能动的。因此,特朗普没少施压鲍威尔,希望他开始降息——毕竟大多数的国债利息支出涨幅,是因为利率的涨幅。但是鲍威尔也不敢接这个话茬:于公来看,降息+关税势必急速加剧通胀;于私来看,开了“听总统的话”这个危险先例,会直接削弱美联储的独立性和权力。因此,鲍威尔和特朗普一直僵持不下,美联储也维持了好一段时间的高利率。

社会福利不敢降,军费开支不能降,利息支出不好降,特朗普只能“刀刃向内”了。这也是为什么马斯克要应他邀请开始搞DOGE——正如“降本增效”是企业老板的主旋律一样,特朗普和马斯克也得以DOGE的名头,砍一砍政府支出。但是,马斯克又属于美国政府的“编外人员”(special government employee),按利益冲突规定,每365天内只能工作130天。从特朗普上任第一天的1月20日开始算起,正好在5月底的5月30日结束。特朗普当然试图保住这个位置,但是否会引起变数,则就难说。

DOGE这几个月来已经没少干各种各样降本增效的事情了——包括要求联邦雇员回办公室工作,要求他们“写周报”啥的。但七年来政府内部开支其实已经在下降:2017年11亿美元一天,2025年已经是9.7亿美元一天了,再“刀刃向内”,空间其实非常有限了。

可以看到,特朗普在削减政府开支上面临不少挑战。那增收呢?

增收显然也不容易。联邦政府2025财年(2024年10月到2025年2月)共151天,收入1.89万亿美元,平均每天125.2亿美元。这当中有87.1%的税收来自于个人所得税(50.7%)和社保医保税(36.4%)(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美国的社保和医保属于统征统收,并无个人账户的概念,因此社保和医保会入表)。企业所得税7.6%、消费税2.1%、关税1.9%、其它1.4%。

事实上,尽管特朗普任期关税税率大大增加,美国的关税收入也就是从2015财年的1.4亿美元一天增加到2024财年的2.2亿美元一天(年均增长6.9%),和从每天118.1亿美元涨到每天125.2亿美元的收入而言,所占的比例实在不高。真正涨的多的,还是传统的个人所得税和社保医保税来:个人所得税2024财年相比2017财年增长了19.12%,平均每年增长2.5%;社保医保税2.8%、企业所得税2.0%。

但是,对于一直在宣扬“减税”的特朗普而言,在GDP从2017年的24.77万亿美元涨到2024年28.83万亿美元,每年才增长2.2%的背景下,个税和社保医保税的涨幅已经明显超过经济增长了。再在这两个主要税源上做文章,势必要激起极为激烈的反弹。

这里就要提到一个税收小知识了。在美国联邦政府可以征收的这些税种中,关税是唯一一个价内税(包含在商品价值内,公众无直接感知的税)。个人所得税、社保医保税等,虽然政府会预扣预缴,但由于每年公众要报税,对税率有直接感知(交多交少、退多退少);同时,美国各州所收的销售税(Sales Tax)的税率也会显示在小票上,消费者都有直接感知。

由于公众有感知,因此价外税的调整往往会带来不少影响。日本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979年1月大平内阁提出征收3%的销售税,结果被公众骂得收回成命,当届大选议席也大为减少。直到十年以后,竹下内阁才以辞职下台为代价,开征3%的销售税。之后,每一代提出加销售税的日本首相,要么是没加成就大败,要么是加成了也得下台。

特朗普当然知道这个道理——他上台以后已经无数次说过要减税,要降低美国人民和中小企业的赋税负担,再提加税等同政治自杀。因此他选择加关税这个通常情况上的价内税,从而试图浑水摸鱼,蒙混过关。

从特朗普的措辞上可以看出,他一直在竭力避免公众产生“关税是为了增加政府收入,从而与民争利”的认知,而是要让公众认为“关税是为了重建贸易,吸引投资”。这种措辞的其中一个例子是“外部收入署”(External Revenue Service)。在特朗普的设想中,这个新部门将负责关税,和负责个税等对内税项的美国国税局(Internal Revenue Service,直译“内部收入署”)相对,显示出“关税并非由美国人支付,而是由外国人支付”的论调。

这种说法毫无疑问是具迷惑性的文过饰非,而所有外国政府,不论立场,都一致决定以牙还牙。毕竟,特朗普要的就是屈服和妥协——世界各国越屈服妥协于特朗普,在美国国内选民看来特朗普就越显英明,只会让他更受民众支持,从而进行更激进的关税政策。正所谓“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嘛。

但不论如何,现在的特朗普确实除了关税以外无路可走。美国社会意见已经悄然分裂,并非铁板一块;见缝插针,纵横其中,乃是上解。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特朗普正试图重塑美国经济,他的愿景由来已久
2025-04-07 07:03
商业与经济

特朗普只能打关税的算盘

李瀚明:对于特朗普而言,要想填上美国政府现在的预算窟窿而不激起公众的怨愤,唯一的方法就是提高被视作价内税、公众无直接感知的关税。
李瀚明



特朗普又加关税了。此次加税阵容之大,颇有当年西太后“对世界各国宣战”的遗风。关税内容这些,大家聊得已经很透彻了;不过我倒觉得,特朗普的动机,实在值得一聊。

古今中外但凡管国家,无非就是管两个事情——资源(“钱”)和任务(“事”)。钱少事多,那就倒霉;钱多事少,那就开心。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对特朗普亦如是。

但是这几年来,美国的财政状况早已今非昔比:2024财年(2023年10月到2024年9月,下同),美国政府的开支是2015财年的接近140%,但是同期GDP增长了20%,收入只增长了15%。如果以公司类比,美国政府早已是年年亏损,资不抵债了。

暴涨的开支从哪里来呢?美国政府提供了一个历年开支细表(https://www.usaspending.gov/explorer/budget_function),按增幅占总增幅的占比来看,大体可以分为这么几个部分:

第一个是医保(Medicare,针对65岁以上老人的医疗福利,增幅在总增幅中占19%)。2017财年365天,平均每一天要花28.8亿美元在医保上;2025财年至今五个月151天,平均每一天要花51.3亿美元在医保上。短短七年时间,医保开支暴涨78%,每年涨9%。

同样在上涨的,一个是医疗服务(Health,16%,主要支出是面向穷人提供的Medicaid医疗援助),从18.3亿美元到37.3亿美元,直接翻了一倍,每年涨11%;一个是社保(Social Security,62/67岁开始可以领取的退休金,14%)涨幅也很凶猛,从27.3亿美元到44.8亿美元,每年涨7%。以上三项社会福利类支出合起来,从74.2亿美元一天涨到了133.1亿美元一天。

除了社会福利类支出,军费(National Defense,15%,25.5亿到44.0亿)和国债利息支出(Net Interest,16%,12.9亿到32.2亿)也是一笔开销。以上五项开支的增幅,占了这几年来美国联邦政府开支总增幅的80%;再加上低保(Income Security,失业金等,6%)和退役军人福利(Veteran Benefits and Services,5%),甚至达到了91%。

七项主要的开支增幅中,五项本质是社会福利的开支增幅占了60%,构成了美国财政的巨大压力。但社会福利可不好降,是一块巨大的硬骨头。积极参与政治的选民结构本就偏老、偏穷,对医保和社保开刀,等同于动摇这些核心支持者的利益,和政治自杀没有什么区别。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里说到,美国的老龄化率(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例)已经达到了17%,社会福利开销不可谓不大。因此,历朝历代美国领导人,不是没有打过社会福利的主意。其中一个主意是“延迟退休”。从2000年开始,美国已经逐步将全额领取社会保险金的年纪逐步从1945年出生65岁退休,分阶段提升到1960年出生67岁退休;而国会也在一本正经讨论,是否要进一步延迟到70岁退休。

但是,老板和员工也都不是傻子。先不论非法移民无法领取养老金的问题,哪怕是土生土长、根正苗红的美国公民当中,很多贫苦人也压根就不觉得自己能活到领退休金的那一天,自然不想交社保给别人养老;第一代移民则想着叶落归根,也不想在美国领取养老金;年轻人看到延迟退休,更加不愿意缴纳社保“为他人做嫁衣”。

因此,除了现金发工资,现金收钱,搞两套账本这种基本操作以外,如今随着移动支付发展,一方面有人开始用加密货币发工资,另一方面在唐人街甚至还可以看到有华人店铺贴人民币收款码、用人民币转账发工资这种看起来匪夷所思,但仔细想想又合情合理的操作——甚至给南美移民也这么干,反正外国人也可以实名认证了。

我们把话说回开源节流的问题——社保有压力,那就搞医保。美国也不是没干过这个事。今年1月,加州第三区的联邦众议员Kevin Kiley就提出了No Medicaid for Illegal Immigrants Act of 2025,意图限制非法移民使用Medicaid。

Medicaid属于为贫苦人提供医疗保障的福利,是少数非法移民可以使用的医疗福利之一;而由于非法移民多数从事艰苦、危险的体力劳动工作,他们因为工伤而送院治理的概率也远高于一般人;但他们的收入又主要以现金处理,并无医疗保险计划覆盖,因此不可避免会使用Medicaid支付昂贵的医药费。但这项政策对非法移民的雇主和医疗行业都不利(雇主希望以Medicaid替代医保,而医疗行业则希望政府兜底),因此面临相当大的阻力。

那医保也搞不定了。搞军费和退伍军人福利无异于动摇军心,更搞不得。那接下来就只剩下两项支出:一项是失业金(Income Security),另一项就是国债利息支出。

但是,不少特朗普的支持者靠着失业金过活,失业金是万万不能动的。因此,特朗普没少施压鲍威尔,希望他开始降息——毕竟大多数的国债利息支出涨幅,是因为利率的涨幅。但是鲍威尔也不敢接这个话茬:于公来看,降息+关税势必急速加剧通胀;于私来看,开了“听总统的话”这个危险先例,会直接削弱美联储的独立性和权力。因此,鲍威尔和特朗普一直僵持不下,美联储也维持了好一段时间的高利率。

社会福利不敢降,军费开支不能降,利息支出不好降,特朗普只能“刀刃向内”了。这也是为什么马斯克要应他邀请开始搞DOGE——正如“降本增效”是企业老板的主旋律一样,特朗普和马斯克也得以DOGE的名头,砍一砍政府支出。但是,马斯克又属于美国政府的“编外人员”(special government employee),按利益冲突规定,每365天内只能工作130天。从特朗普上任第一天的1月20日开始算起,正好在5月底的5月30日结束。特朗普当然试图保住这个位置,但是否会引起变数,则就难说。

DOGE这几个月来已经没少干各种各样降本增效的事情了——包括要求联邦雇员回办公室工作,要求他们“写周报”啥的。但七年来政府内部开支其实已经在下降:2017年11亿美元一天,2025年已经是9.7亿美元一天了,再“刀刃向内”,空间其实非常有限了。

可以看到,特朗普在削减政府开支上面临不少挑战。那增收呢?

增收显然也不容易。联邦政府2025财年(2024年10月到2025年2月)共151天,收入1.89万亿美元,平均每天125.2亿美元。这当中有87.1%的税收来自于个人所得税(50.7%)和社保医保税(36.4%)(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美国的社保和医保属于统征统收,并无个人账户的概念,因此社保和医保会入表)。企业所得税7.6%、消费税2.1%、关税1.9%、其它1.4%。

事实上,尽管特朗普任期关税税率大大增加,美国的关税收入也就是从2015财年的1.4亿美元一天增加到2024财年的2.2亿美元一天(年均增长6.9%),和从每天118.1亿美元涨到每天125.2亿美元的收入而言,所占的比例实在不高。真正涨的多的,还是传统的个人所得税和社保医保税来:个人所得税2024财年相比2017财年增长了19.12%,平均每年增长2.5%;社保医保税2.8%、企业所得税2.0%。

但是,对于一直在宣扬“减税”的特朗普而言,在GDP从2017年的24.77万亿美元涨到2024年28.83万亿美元,每年才增长2.2%的背景下,个税和社保医保税的涨幅已经明显超过经济增长了。再在这两个主要税源上做文章,势必要激起极为激烈的反弹。

这里就要提到一个税收小知识了。在美国联邦政府可以征收的这些税种中,关税是唯一一个价内税(包含在商品价值内,公众无直接感知的税)。个人所得税、社保医保税等,虽然政府会预扣预缴,但由于每年公众要报税,对税率有直接感知(交多交少、退多退少);同时,美国各州所收的销售税(Sales Tax)的税率也会显示在小票上,消费者都有直接感知。

由于公众有感知,因此价外税的调整往往会带来不少影响。日本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979年1月大平内阁提出征收3%的销售税,结果被公众骂得收回成命,当届大选议席也大为减少。直到十年以后,竹下内阁才以辞职下台为代价,开征3%的销售税。之后,每一代提出加销售税的日本首相,要么是没加成就大败,要么是加成了也得下台。

特朗普当然知道这个道理——他上台以后已经无数次说过要减税,要降低美国人民和中小企业的赋税负担,再提加税等同政治自杀。因此他选择加关税这个通常情况上的价内税,从而试图浑水摸鱼,蒙混过关。

从特朗普的措辞上可以看出,他一直在竭力避免公众产生“关税是为了增加政府收入,从而与民争利”的认知,而是要让公众认为“关税是为了重建贸易,吸引投资”。这种措辞的其中一个例子是“外部收入署”(External Revenue Service)。在特朗普的设想中,这个新部门将负责关税,和负责个税等对内税项的美国国税局(Internal Revenue Service,直译“内部收入署”)相对,显示出“关税并非由美国人支付,而是由外国人支付”的论调。

这种说法毫无疑问是具迷惑性的文过饰非,而所有外国政府,不论立场,都一致决定以牙还牙。毕竟,特朗普要的就是屈服和妥协——世界各国越屈服妥协于特朗普,在美国国内选民看来特朗普就越显英明,只会让他更受民众支持,从而进行更激进的关税政策。正所谓“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嘛。

但不论如何,现在的特朗普确实除了关税以外无路可走。美国社会意见已经悄然分裂,并非铁板一块;见缝插针,纵横其中,乃是上解。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