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5-04-02 08:42
商业与经济

“临时性通胀”: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

周子衡: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重拾“暂时性通胀”,事实上传递出十分危险的信号,大危机或正迎面而来,一场结结实实的硬着陆或将发生。
美联储为9月降息进一步打开大门
周子衡



近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公开宣称,美国经济所遭遇的通货膨胀是“暂时性的”。这并不是一个新的提法,事实上,这正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早在2021年5月美时任财政部部长耶伦称,通货膨胀是暂时的。一年后,她对此承认误判并表后悔。如今,联储重拾通胀暂时说,不仅是人们对于联储抑制通胀的决心与意志产生疑虑。事实上,更早的2014年年底时任美联主席的耶伦女士宣称,美国的低通胀是暂时性的。那时,所谓通胀暂时性的表述就已超出人们的理解。因此,无论高通胀还是低通胀,暂时性的表述是美货币当局所擅用的一个概念。其直接的结果是使得那些意图跟随美联储利率政策的各中央银行难以实现与美同步,这就产生了各国与美的利率落差。

因美暂停降息,此前跟随美降息的各中央银行因已进入降息政策通道而难以同步暂停降息,这就使得美国借此相对提升了美元利率,美元也变相升值。由于白宫追求弱势美元的目标,联储也宣称坚持年内两次降息的既定策略,这就令各国央行无法预判美元将持续走强,而不得不坚持其降息策略而被动接受强势美元的态势。

事实上,强势美元抑制了许多经济体的经济增长,这就是所谓的利率环境恶化的问题。全世界都迫切需要经济复苏,而且是刻不容缓,然而,所有证据都在表明,根本不存在经济复苏的迹象。人人往往过度纠结于经济衰退,关注于本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是否会出现负增长,而事实上忽略了如何真正实现经济复苏。由此,经济学家甚或市场人士呼吁政府部门采取刺激政策。结果是,根本起不到刺激经济的作用,没有带来经济复苏,却引发通货膨胀。这就是所谓停滞性通货膨胀的趋势。

美国经济一直处于乐观的氛围之中,如今这一氛围走到了头,大多数人已经不再鼓吹经济大好、一片繁荣了。极度乐观的人最终也意识到,当前的经济模式行不通。这无关乎经济衰退,而是关乎经济复苏。几十年来,美国都没有实现过真正的经济复苏。总是有人宣称是通货膨胀导致经济没有起色,那么,美国经济需要一场真真正正的硬着陆吗?

特朗普执政团队的经济举措看起来近乎疯狂,实则力图打破旧模式,旨在实现大洗牌。即便美经济当局以如激进的策略与手段,也不可预计其将实现经济复苏,姑且不论其所面临如此巨大的国内外反对势力以及政治上的倾轧与纷争,如此积重难返的局面除旧布新未可一蹴而就,更何况矫枉过正的反弹就足以消耗其冲击力,甚将令白宫在中期选举面临大的变数。

因此,恐怕唯一的途径就是经历一场经济大崩溃,美国需要一场实打实的经济硬着陆。日前,特朗普不愿就任内实现经济繁荣作出承诺,而其在关税及联邦政府裁员减支等一系列的刚猛强硬的政策实施,带来关于“特朗普衰退”的大片疑云。

美国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似乎都在既定的经济理性范畴之内,然而,一旦面临真正的困难与挑战就回溯到关于上一世纪的经济大萧条中去寻找答案。即便如此,2008年金融海啸还是令经济学家面临巨大困惑,甚而有人为此放弃了经济学教职转入他行。去年是美国大选之年,选战双方对于经济议题的政策主张都有出离所谓的经济理性。当前,围绕普增关税等一系列白宫的重大经济政策主张陷入了巨大的政治与经济争议,延伸到经济复苏与增长,以及就业、美元、产业政策等一系列重大的经济议题上,不仅无共识可言,甚而尖锐的政治对立与冲突碾压了脆弱不堪的经济理性。

人们批判美国的经济模式的同时,不难发现,美国所一贯奉行的经济理念本身出现了问题。

1996年,时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提出,美国经济出现了“非理性繁荣”,几年后的世纪之交出现了网络泡沫危机,又几年过去就出现了所谓的金融海啸。然而,2009年,时任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以研究大萧条著称的经济学家——宣称,尽管看不到经济复苏的迹象,但复苏肯定存在,因为他们拯救了大量就业岗位。因为如果没有这些所谓的量化宽松以及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刺激计划等政策,情况会更糟。的确或许如此,问题是量化宽松政策等却成了某种制度性的安排,而不再是应激的政策反应。也就是说,量化宽松无法退出了……这就像是打了钢钉并永久服药的病患,被称为完全康复一样。

2012年7月,伯南克在国会接受质询时称:“我不认为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在2008年第四季度和2009年第一季度,经济几乎崩溃,失业率大幅上升,一度达到10%左右。诚然,经济复苏的速度比我们预期的要慢。”。相较于格林斯潘的“非理性繁荣”,这或许是伯南克版本的“非理性复苏”吧。

问题不是美财政政策的失败,也不是其货币政策的失败,而是历史及实践都表明,从经济理念到政策工具都已全面失败了。伯南克在1983年所发表的那篇著名的论文中称,银行业的崩溃才是大萧条灾难的根源,而不仅仅是米尔顿・弗里德曼在《美国货币史》中所说的货币紧缩导致了大萧条。19年后,他当面向弗里德曼承诺,美联储不会重蹈覆辙。又过了几年,就有了量化宽松,有了“非理性复苏”。

伯南克曾经尝试量化宽松的退出,但没有成功。及至耶伦入住美联储,她根本没有纠正伯南克版本的“非理性复苏”。2017年6月,耶伦明确宣称,“我会说未来将永远不会发生金融危机吗?不,这可能言过其实了。但是我相信我们更加安全了,我希望它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不会发生,我相信不会发生。”

鲍威尔接任联储,继伯南克尝试之后,再次力图退出量化宽松,然而,新冠疫情袭来,他宣布实施“无限制量化宽松”。然后,经历了“暂时性通胀”的误判,联储进入加息通道,再后来转入降息轨道。

期间,贸易赤字与财政赤字持续增长,美国联邦债务不断膨胀,债务增速超出了经济增速,10期国债利率出现倒挂。去年10月,联邦债务利息支出首次超出1万亿美元;于此同时,助学贷款回复还款,信用卡违约率飙升,家庭部门的债务负担率激增,企业与银行部门的债务运转状况也足堪忧,住房市场濒临垮塌,甚或局部市场已经崩塌……事实上,美国经济已然陷入了债务危机。

近年来,美国的经济数据越发令人眼花缭乱,公布之后又不断大幅修正,美国经济的事实表现也似乎出离了“经济理性”。

决策者还是纠结就业与同通货膨胀间的事实与政策策略关系,事实是,发达经济体的中产阶级的真实收入水平已经长期陷于停滞,家庭债务水平却在升高,经济社会的贫富差距持续拉大。这些都不是经济复苏的产物,相反,所谓的经济复苏似乎就没有发生。耶伦所谓的“有生之年不会发生经济危机”的断言,更像是历史上数次经济大危机前夜乐观主义氛围下的彩蛋与气球。

财富效应不会真正刺激经济,资产价格与基础经济基本面无关,也不会改变经济基本面。事情变得越发吊诡,长期以来美联储以及美财政部创造性地使用了一系列的新概念、新工具等,归根结底还是局限在传统的财政金融逻辑之中,不断地重复做着同样的事情,而指望不同的结果。这就是爱因斯坦对于“疯狂”的定义,如并未出现不同的结果,就是计算机语境下的“死机”。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重拾“暂时性通胀”,事实上传递出十分危险的信号,大危机或正迎面而来,一场结结实实的硬着陆或将发生。所不同的是,既然白宫不愿承诺任内经济繁荣,那么以特朗普命名这场大衰退或也是其所应得的……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美联储为9月降息进一步打开大门
2025-04-02 08:42
商业与经济

“临时性通胀”: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

周子衡: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重拾“暂时性通胀”,事实上传递出十分危险的信号,大危机或正迎面而来,一场结结实实的硬着陆或将发生。
周子衡



近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公开宣称,美国经济所遭遇的通货膨胀是“暂时性的”。这并不是一个新的提法,事实上,这正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早在2021年5月美时任财政部部长耶伦称,通货膨胀是暂时的。一年后,她对此承认误判并表后悔。如今,联储重拾通胀暂时说,不仅是人们对于联储抑制通胀的决心与意志产生疑虑。事实上,更早的2014年年底时任美联主席的耶伦女士宣称,美国的低通胀是暂时性的。那时,所谓通胀暂时性的表述就已超出人们的理解。因此,无论高通胀还是低通胀,暂时性的表述是美货币当局所擅用的一个概念。其直接的结果是使得那些意图跟随美联储利率政策的各中央银行难以实现与美同步,这就产生了各国与美的利率落差。

因美暂停降息,此前跟随美降息的各中央银行因已进入降息政策通道而难以同步暂停降息,这就使得美国借此相对提升了美元利率,美元也变相升值。由于白宫追求弱势美元的目标,联储也宣称坚持年内两次降息的既定策略,这就令各国央行无法预判美元将持续走强,而不得不坚持其降息策略而被动接受强势美元的态势。

事实上,强势美元抑制了许多经济体的经济增长,这就是所谓的利率环境恶化的问题。全世界都迫切需要经济复苏,而且是刻不容缓,然而,所有证据都在表明,根本不存在经济复苏的迹象。人人往往过度纠结于经济衰退,关注于本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是否会出现负增长,而事实上忽略了如何真正实现经济复苏。由此,经济学家甚或市场人士呼吁政府部门采取刺激政策。结果是,根本起不到刺激经济的作用,没有带来经济复苏,却引发通货膨胀。这就是所谓停滞性通货膨胀的趋势。

美国经济一直处于乐观的氛围之中,如今这一氛围走到了头,大多数人已经不再鼓吹经济大好、一片繁荣了。极度乐观的人最终也意识到,当前的经济模式行不通。这无关乎经济衰退,而是关乎经济复苏。几十年来,美国都没有实现过真正的经济复苏。总是有人宣称是通货膨胀导致经济没有起色,那么,美国经济需要一场真真正正的硬着陆吗?

特朗普执政团队的经济举措看起来近乎疯狂,实则力图打破旧模式,旨在实现大洗牌。即便美经济当局以如激进的策略与手段,也不可预计其将实现经济复苏,姑且不论其所面临如此巨大的国内外反对势力以及政治上的倾轧与纷争,如此积重难返的局面除旧布新未可一蹴而就,更何况矫枉过正的反弹就足以消耗其冲击力,甚将令白宫在中期选举面临大的变数。

因此,恐怕唯一的途径就是经历一场经济大崩溃,美国需要一场实打实的经济硬着陆。日前,特朗普不愿就任内实现经济繁荣作出承诺,而其在关税及联邦政府裁员减支等一系列的刚猛强硬的政策实施,带来关于“特朗普衰退”的大片疑云。

美国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似乎都在既定的经济理性范畴之内,然而,一旦面临真正的困难与挑战就回溯到关于上一世纪的经济大萧条中去寻找答案。即便如此,2008年金融海啸还是令经济学家面临巨大困惑,甚而有人为此放弃了经济学教职转入他行。去年是美国大选之年,选战双方对于经济议题的政策主张都有出离所谓的经济理性。当前,围绕普增关税等一系列白宫的重大经济政策主张陷入了巨大的政治与经济争议,延伸到经济复苏与增长,以及就业、美元、产业政策等一系列重大的经济议题上,不仅无共识可言,甚而尖锐的政治对立与冲突碾压了脆弱不堪的经济理性。

人们批判美国的经济模式的同时,不难发现,美国所一贯奉行的经济理念本身出现了问题。

1996年,时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提出,美国经济出现了“非理性繁荣”,几年后的世纪之交出现了网络泡沫危机,又几年过去就出现了所谓的金融海啸。然而,2009年,时任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以研究大萧条著称的经济学家——宣称,尽管看不到经济复苏的迹象,但复苏肯定存在,因为他们拯救了大量就业岗位。因为如果没有这些所谓的量化宽松以及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刺激计划等政策,情况会更糟。的确或许如此,问题是量化宽松政策等却成了某种制度性的安排,而不再是应激的政策反应。也就是说,量化宽松无法退出了……这就像是打了钢钉并永久服药的病患,被称为完全康复一样。

2012年7月,伯南克在国会接受质询时称:“我不认为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在2008年第四季度和2009年第一季度,经济几乎崩溃,失业率大幅上升,一度达到10%左右。诚然,经济复苏的速度比我们预期的要慢。”。相较于格林斯潘的“非理性繁荣”,这或许是伯南克版本的“非理性复苏”吧。

问题不是美财政政策的失败,也不是其货币政策的失败,而是历史及实践都表明,从经济理念到政策工具都已全面失败了。伯南克在1983年所发表的那篇著名的论文中称,银行业的崩溃才是大萧条灾难的根源,而不仅仅是米尔顿・弗里德曼在《美国货币史》中所说的货币紧缩导致了大萧条。19年后,他当面向弗里德曼承诺,美联储不会重蹈覆辙。又过了几年,就有了量化宽松,有了“非理性复苏”。

伯南克曾经尝试量化宽松的退出,但没有成功。及至耶伦入住美联储,她根本没有纠正伯南克版本的“非理性复苏”。2017年6月,耶伦明确宣称,“我会说未来将永远不会发生金融危机吗?不,这可能言过其实了。但是我相信我们更加安全了,我希望它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不会发生,我相信不会发生。”

鲍威尔接任联储,继伯南克尝试之后,再次力图退出量化宽松,然而,新冠疫情袭来,他宣布实施“无限制量化宽松”。然后,经历了“暂时性通胀”的误判,联储进入加息通道,再后来转入降息轨道。

期间,贸易赤字与财政赤字持续增长,美国联邦债务不断膨胀,债务增速超出了经济增速,10期国债利率出现倒挂。去年10月,联邦债务利息支出首次超出1万亿美元;于此同时,助学贷款回复还款,信用卡违约率飙升,家庭部门的债务负担率激增,企业与银行部门的债务运转状况也足堪忧,住房市场濒临垮塌,甚或局部市场已经崩塌……事实上,美国经济已然陷入了债务危机。

近年来,美国的经济数据越发令人眼花缭乱,公布之后又不断大幅修正,美国经济的事实表现也似乎出离了“经济理性”。

决策者还是纠结就业与同通货膨胀间的事实与政策策略关系,事实是,发达经济体的中产阶级的真实收入水平已经长期陷于停滞,家庭债务水平却在升高,经济社会的贫富差距持续拉大。这些都不是经济复苏的产物,相反,所谓的经济复苏似乎就没有发生。耶伦所谓的“有生之年不会发生经济危机”的断言,更像是历史上数次经济大危机前夜乐观主义氛围下的彩蛋与气球。

财富效应不会真正刺激经济,资产价格与基础经济基本面无关,也不会改变经济基本面。事情变得越发吊诡,长期以来美联储以及美财政部创造性地使用了一系列的新概念、新工具等,归根结底还是局限在传统的财政金融逻辑之中,不断地重复做着同样的事情,而指望不同的结果。这就是爱因斯坦对于“疯狂”的定义,如并未出现不同的结果,就是计算机语境下的“死机”。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重拾“暂时性通胀”,事实上传递出十分危险的信号,大危机或正迎面而来,一场结结实实的硬着陆或将发生。所不同的是,既然白宫不愿承诺任内经济繁荣,那么以特朗普命名这场大衰退或也是其所应得的……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