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5-04-02 07:56
商业与经济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传​递四​大积​极信号

沈建光:特朗​普​明​显冲击​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大​量跨​国企​业无​所​适从​,中国​作为“稳​定​器”的则​重新​被​认知​。
北京2025.4.
沈建光



每年两会后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一直是是跨国企业观察中国经济政策的重要窗口;笔者这些年多次参加论坛,发觉今年是疫情之后参会外部人数最多、层次最高的一年。虽然特朗普第二次上台以来明显冲击全球政治、经济秩序;但是在世界经济寻求确定性之际,中国作为全球经济“稳定器”的重要作用反而被重新发现。此次参会,笔者感受到论坛传递了四大积极信号。

跨国企业开始对中国经济转向乐观

过去几年,疫情冲击叠加房地产深度调整,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前景一度有所疑虑。然而,在特朗普2.0对全球经济秩序构成明显冲击的当下,中国疫情影响基本结束,叠加去年9月份政治局会议以来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逐步取得成效,又不断释放高度重视外资外贸的信号,跨国企业正对中国的兴趣正在开始增加。

全球头部跨国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的参会数量是反映跨国企业对中国经济判断的风向标之一。2025年参加论坛的外方世界500强CEO或董事长达到86人,明显高于疫情刚刚放开2023年。即使中美关系目前仍有相当不确定性,美国仍有27家世界500强企业负责人参加论坛,在所有国家中居于首位,包括美国联邦快递集团总裁芮思博、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等,充分说明中美经贸关系的顽强生命力。而德国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董事会主席康林松、法国赛诺菲集团首席执行官韩保罗等欧洲顶级企业家也踊跃参加,同样体现出欧洲企业巨头对中国的关注。

中国决策层也在会议上表达了对外贸外资、经济发展的重视。习近平主席在论坛结束之后会见了参会的外国企业家代表;李强总理不仅在论坛开幕式上做了主旨演讲,还专门会见了美国的企业家代表。同时,财政部、工信部和中财办的有关负责人在论坛上面向中外嘉宾、就中国科技创新、财政政策和经济转型等热点议题发表了演讲。

此次发展论坛,笔者也参与组织邀请参会的跨国公司首席执行官来京东的北京总部访问。有参会的欧洲大企业家对笔者表示,一家中国民营企业在20年可以从无到有,再发展成全球500强的第47位,在欧洲是不可想象的,这个也反映出了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对中国的经济前景不能太悲观。

中国稳外资、稳外贸也有新的进展

从具体的事例来看,中国在鼓励外资方面也取得了新的进展。2024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2025年2月,由丰田汽车全资控股的高端汽车雷克萨斯项目落地上海。服务业领域,中国也在持续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2024年12月天津市颁发第一张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鹏瑞利综合医院(天津鹏瑞利医院)成为我国首家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而近期发布的《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还对向外籍高管及家属提供2年有效签证,优化出入境流程,试点薪酬购汇便利化措施做出安排‌。

中方的努力也受到与会企业界、学术界和国际组织领导人的积极评价。论坛演讲中,西门子董事长博乐仁在他的演讲中重申了西门子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他指出,中国通过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扩大内需和加速产业升级,已成为跨国企业的“投资沃土”。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克拉克则对中国吸引国际资本的优势高度评价;他表示近5 年外商在华投资收益率达9%,且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为跨国企业提供了公平竞争环境。

外资对华的关注点也在“转型升级”

此外,论坛上外国投资者对中国的关注点的变迁似乎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已经取得积极成果。

从笔者多年参加论坛的经验来看,最早,外资来到中国关注的是中国颇具潜力的“中国市场”,想要从快速增长的中国需求中分享收益。后来,中国逐步融入全球经济,成为世界工厂;外资到中国主要进行全球产业链布局,关注的是如何利用中国便宜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依靠“中国制造”实现面向全球市场的成本优化。然而,今年的中国发展论坛上,外资企业巨头和国际组织领导人谈论中国最多的则变成了“中国创新”。

例如,博乐仁在演讲中多次强调,人工智能(AI)是当前全球经济转型的核心驱动力。而中国通过技术密集型创新实践(如DeepSeek 公司开发的高性能、高开放度的AI 模型),正在加速经济结构转型,并推动全球产业链升级。新开发银行行长罗塞芙则指出,中国从低成本制造业基地向全球科技创新领导者的转变是“战略规划、前瞻性政策和持续公共投资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她强调,中国将科技创新置于国家战略核心地位,通过代际传承的政策连贯性实现跨越式发展。宝马董事长齐普策更是明确表示,中国市场在宝马全球创新版图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彰显;宝马目前已经在华建立了四大研发创新基地和三个软件公司,而且还携手中国伙伴,推进大圆柱电池量产,并将其应用于新世代车型。他表示,“宝马与中国发展同频共振,和中国创新共生共进,更与中国结伴同行、共创未来”。

中国作为“稳定器”的作用被重新发现

最后,特朗普第二次上台之后,明显冲击当下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大量跨国企业无所适从,中国作为“稳定器”的地位则重新被认知。

二十年前,当中国较好的融入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之际,时任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曾经认为可以引导中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利益相关的参与者”(a responsible stakeholder)。但是,在中美矛盾上升之后的近些年,中国则在一定程度上被贴上了“秩序挑战者”的标签。

然而,今天在许多国家主权安全受到冲击、正常的经贸往来被少数国家单边政策扭曲之际,中国对于多边国际秩序的坚持、对于国际通行规则的维护则让许多跨国企业、国际组织和学术界再度看到了中国作为“稳定器”的积极作用。

罗塞芙支持将“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等中国主张纳入论坛期间发布的《2025 年全球发展倡议行动计划》八大优先领域,主张通过新兴经济体协作重塑国际经济秩序。世界银行运营常务副行长安娜•比耶德则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的职业技能合作项目(已为沿线国家培训超50 万名技术工人)颇为认可,认为此类模式值得全球推广。而包括奔驰公司、渣打等跨国集团也在论坛上纷纷表示会扩大在中国投资或者继续加强与中国合作伙伴的合作。

春江水暖鸭先知。在春回中国大地之际,笔者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感受也是暖意回升。面对美国新政对全球秩序的全方位冲击,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可正在逐步回升;而进一步的扩大改革开放,中国不仅仅大有可为,也是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最佳举措。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北京2025.4.
2025-04-02 07:56
商业与经济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传​递四​大积​极信号

沈建光:特朗​普​明​显冲击​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大​量跨​国企​业无​所​适从​,中国​作为“稳​定​器”的则​重新​被​认知​。
沈建光



每年两会后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一直是是跨国企业观察中国经济政策的重要窗口;笔者这些年多次参加论坛,发觉今年是疫情之后参会外部人数最多、层次最高的一年。虽然特朗普第二次上台以来明显冲击全球政治、经济秩序;但是在世界经济寻求确定性之际,中国作为全球经济“稳定器”的重要作用反而被重新发现。此次参会,笔者感受到论坛传递了四大积极信号。

跨国企业开始对中国经济转向乐观

过去几年,疫情冲击叠加房地产深度调整,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前景一度有所疑虑。然而,在特朗普2.0对全球经济秩序构成明显冲击的当下,中国疫情影响基本结束,叠加去年9月份政治局会议以来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逐步取得成效,又不断释放高度重视外资外贸的信号,跨国企业正对中国的兴趣正在开始增加。

全球头部跨国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的参会数量是反映跨国企业对中国经济判断的风向标之一。2025年参加论坛的外方世界500强CEO或董事长达到86人,明显高于疫情刚刚放开2023年。即使中美关系目前仍有相当不确定性,美国仍有27家世界500强企业负责人参加论坛,在所有国家中居于首位,包括美国联邦快递集团总裁芮思博、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等,充分说明中美经贸关系的顽强生命力。而德国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董事会主席康林松、法国赛诺菲集团首席执行官韩保罗等欧洲顶级企业家也踊跃参加,同样体现出欧洲企业巨头对中国的关注。

中国决策层也在会议上表达了对外贸外资、经济发展的重视。习近平主席在论坛结束之后会见了参会的外国企业家代表;李强总理不仅在论坛开幕式上做了主旨演讲,还专门会见了美国的企业家代表。同时,财政部、工信部和中财办的有关负责人在论坛上面向中外嘉宾、就中国科技创新、财政政策和经济转型等热点议题发表了演讲。

此次发展论坛,笔者也参与组织邀请参会的跨国公司首席执行官来京东的北京总部访问。有参会的欧洲大企业家对笔者表示,一家中国民营企业在20年可以从无到有,再发展成全球500强的第47位,在欧洲是不可想象的,这个也反映出了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对中国的经济前景不能太悲观。

中国稳外资、稳外贸也有新的进展

从具体的事例来看,中国在鼓励外资方面也取得了新的进展。2024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2025年2月,由丰田汽车全资控股的高端汽车雷克萨斯项目落地上海。服务业领域,中国也在持续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2024年12月天津市颁发第一张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鹏瑞利综合医院(天津鹏瑞利医院)成为我国首家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而近期发布的《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还对向外籍高管及家属提供2年有效签证,优化出入境流程,试点薪酬购汇便利化措施做出安排‌。

中方的努力也受到与会企业界、学术界和国际组织领导人的积极评价。论坛演讲中,西门子董事长博乐仁在他的演讲中重申了西门子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他指出,中国通过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扩大内需和加速产业升级,已成为跨国企业的“投资沃土”。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克拉克则对中国吸引国际资本的优势高度评价;他表示近5 年外商在华投资收益率达9%,且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为跨国企业提供了公平竞争环境。

外资对华的关注点也在“转型升级”

此外,论坛上外国投资者对中国的关注点的变迁似乎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已经取得积极成果。

从笔者多年参加论坛的经验来看,最早,外资来到中国关注的是中国颇具潜力的“中国市场”,想要从快速增长的中国需求中分享收益。后来,中国逐步融入全球经济,成为世界工厂;外资到中国主要进行全球产业链布局,关注的是如何利用中国便宜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依靠“中国制造”实现面向全球市场的成本优化。然而,今年的中国发展论坛上,外资企业巨头和国际组织领导人谈论中国最多的则变成了“中国创新”。

例如,博乐仁在演讲中多次强调,人工智能(AI)是当前全球经济转型的核心驱动力。而中国通过技术密集型创新实践(如DeepSeek 公司开发的高性能、高开放度的AI 模型),正在加速经济结构转型,并推动全球产业链升级。新开发银行行长罗塞芙则指出,中国从低成本制造业基地向全球科技创新领导者的转变是“战略规划、前瞻性政策和持续公共投资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她强调,中国将科技创新置于国家战略核心地位,通过代际传承的政策连贯性实现跨越式发展。宝马董事长齐普策更是明确表示,中国市场在宝马全球创新版图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彰显;宝马目前已经在华建立了四大研发创新基地和三个软件公司,而且还携手中国伙伴,推进大圆柱电池量产,并将其应用于新世代车型。他表示,“宝马与中国发展同频共振,和中国创新共生共进,更与中国结伴同行、共创未来”。

中国作为“稳定器”的作用被重新发现

最后,特朗普第二次上台之后,明显冲击当下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大量跨国企业无所适从,中国作为“稳定器”的地位则重新被认知。

二十年前,当中国较好的融入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之际,时任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曾经认为可以引导中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利益相关的参与者”(a responsible stakeholder)。但是,在中美矛盾上升之后的近些年,中国则在一定程度上被贴上了“秩序挑战者”的标签。

然而,今天在许多国家主权安全受到冲击、正常的经贸往来被少数国家单边政策扭曲之际,中国对于多边国际秩序的坚持、对于国际通行规则的维护则让许多跨国企业、国际组织和学术界再度看到了中国作为“稳定器”的积极作用。

罗塞芙支持将“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等中国主张纳入论坛期间发布的《2025 年全球发展倡议行动计划》八大优先领域,主张通过新兴经济体协作重塑国际经济秩序。世界银行运营常务副行长安娜•比耶德则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的职业技能合作项目(已为沿线国家培训超50 万名技术工人)颇为认可,认为此类模式值得全球推广。而包括奔驰公司、渣打等跨国集团也在论坛上纷纷表示会扩大在中国投资或者继续加强与中国合作伙伴的合作。

春江水暖鸭先知。在春回中国大地之际,笔者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感受也是暖意回升。面对美国新政对全球秩序的全方位冲击,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可正在逐步回升;而进一步的扩大改革开放,中国不仅仅大有可为,也是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最佳举措。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