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5-04-01 07:12
商业与经济

提振消费为什么需要过三关?

马天平:“存量资产、流量收入、长期预期”,三箭齐发,三关闯关。消费提振是否有效,决定了2025年全年经济的稳定性,也影响2025年股市的高度。
北京太古里经济提振消费为什么需要过三关?
马天平



为提振消费,中国多次出台新政策,但普通人仍觉得自己的消费存在一定挑战,尤其是感叹自己: “不是自己不想消费,而是有点无能为力”。

如何才能有效提振消费?可能需要过三关。

第一关:存量资产关

消费实力来自于“家底殷实”程度,这个家底,就是家庭的资产。资产是长期积累、沉淀的成果。资产是一种存量概念。

中国百姓从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勤奋的工作,积累的成果主要有三类:银行存款、股权股票资产、城市房产。

之所以是城市房产,由于农村的土地不具有所有权,不能买卖和交易,因此不属于存量有权资产。对于农村土地上的房屋,由于仅限于在集体范围内交易,且没有市场公允价值,资产属性也较差。

首先,对于银行存款,主要是储蓄存款,按照2025年2月数据,中国家庭的存款约有158万亿。这个数额,已经超过2024年末128万亿的GDP总额,似乎很大,因此常被人提起:“中国居民财富实实力雄厚,消费潜力巨大,就是有钱不愿意花”。

但这里忽视的有三个方面:

(1)居民除了存款,本身还有贷款约80万亿,如果简单扣除这个贷款,则存款数额立即腰斩。

(2)中国贷款中,非居民的部分,看似与居民无关,但实际操作上,大都与居民紧密相关。比如,一个中小微企业,其要贷款时,银行往往需要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甚至高管层签署个人连带责任,甚至要求他们以个人家庭的房产等资产,作为抵押物或担保物。

这就使得,看似与居民无关的很多企业贷款,本质上仍是居民家庭“背负”的贷款。这些贷款不是企业的有限责任,而是牵涉家庭的无限责任。截至2024年末,从中国企业贷款总额看,中国中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是81万亿,中国社融存量规模中的企业贷款为258万亿。

因此,如果从中国居民家庭存款中扣除居民相关的贷款,居民的净存款额不仅没有超过GDP,家庭实力不是想象中那么雄厚。

(3)扣除贷款后的居民净存款,在每个国家均存在分布不均的问题。财富结构,往往符合“二八原则”,也即是20%的家庭掌握80%的存款。这使得中国家庭均值上的净存款额较高,但中位数上净存款额未必高。

其次,对于股权股票资产这种非典型类型的财产,中国大部分家庭居民并不拥有。一般是企业创办者或者上市公司的股东方,投资股市的股民,拥有一些股权和股票资产。

当前,中国股票市场股民的数量大约1亿多,占全国人口的10%。不考虑亏本的股民,即使每个股民都拥有正数的资产,则也就是此10%的股性财产所有者占比。依赖10%的人口支撑全部的消费,力量不算强大。何况,股民的股票财富分布,也符合二八原则,80%的股民在股性净资产上,并不占有支持消费的优势。

第三,对于城市房产,这是中国居民最主要的消费实力来源。统计显示,中国高峰时期的房地产市场价值约在400万亿附近,但是,近几年来,房地产市场价值已经大幅缩水,这对消费实力形成一定程度的冲击。

通常,房地产价值呈现“越是大城市,房价越高,房产价值越大,房产资产实力越强”的特征。在中国,北上广深特大城市的房产资产价值,对居民的影响就更大一些。

但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到,自从房产资产价格从2021年缩水以来,北上广深居民的消费增速反而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如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北京、上海、深圳的消费增速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北京低于深圳,上海低于北京。

之所以出现这种特大城市消费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情况,与城市房产是中国居民最重要的消费实力来源不无关系。从房价看,如下图所示,展示了2024年以来,一线大城市的房价下行速度快于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的态势。

因此,财产不能大幅缩水,财产保值,是提振消费的第一关。

第二关:流量收入关

与“存量”对应的逻辑是“流量”。

居民家庭中,除了沉淀的、“存起来”的这种“存量”消费实力,百姓的每一年、每一个月的收入,包括工资和奖金等,是决定消费的第二关。

通常情况下,居民每个月“流入”的收入增加时,消费资金“流出”的速度自然也会增加。但2021年以来,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增速呈现一定的下行趋势,如下图所示。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消费由收入决定,从这一因果关系我们可以得出:收入不力时,消费的支撑也会减弱。

因此,从流量看,“流进来”的流量降低,则大概率流出去的流量也会随之降低。

第三关:持久信心关

存量决定了消费实力所处的高度,流量决定了消费能力成长的快慢。

一个普通消费者,往往难以承担流量与存量的“腹背受敌”:“腹”面是流量的工资收入不增,导致劳动力价值受伤,居民的利润表衰退;“背”面是存量的财产资产价格缩水,导致财产受损,居民的资产表衰退。如果遭受两面夹击,则消费能力将大打折扣。

本质上,居民的消费意愿的提升,依赖于提升消费能力。

而且,消费能力的提升还需要保持“持久预期”。如果资产端的资产价格当期稳住并回升,但是以后还会下降,则这种暂时性的财产价格修复,难以带来持久的财产保值预期。

同理,如果收入端的工资开始稳住了,不再下降,但预计以后还会降薪,则这种短期的工资收入上涨,不属于持久性收入上涨预期。

当不满足经济学家弗里德曼(1912年-2006年)的持久收入假说,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依然难以提升。消费者会将当期的收入存起来,节省使用,以备未来的不时之需。这样,即使现在上涨工资,依然不会出现“收入提升一份,则消费同比例提升一份”的情形,而是可能陷入“收入提升了,但消费几乎没有太多提升”的窘境。

可见,持久预期的建立,是消费信心的关键,构成了消费提振的第三关。

三箭齐发,三关闯关

从决定消费的能力和意愿2方面看,消费者存量的财产价值、流量的工资收入、长期的持久预期3个“关口”,均决定了消费的提振程度。

2024年三季度以来,中央之所以提出“稳住楼市股市”、“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就是为了在“存量资产”上施加政策力量,让消费者存量的财产价值不再受损,资产表不再衰退。

“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减负,完善工资增长机制,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覆盖家电、汽车等大宗商品,实施消费补贴、生育补贴、发放消费券”,之所以提出这些措施,就是为了在“流量收入”上施加政策力量,让消费者流入的收入增加或支出的流出减少,利润表不再衰退。

同样,“增加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务供给,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扩大医保覆盖范围”,就是为了在“长期预期”上施加政策力量,增加保障,减少后顾之忧。增加持久性预期,不至于时刻惦记着“以后出事了没资金,因此现在不消费”。

“存量资产、流量收入、长期预期”,三箭齐发,三关闯关。可以说,消费提振是否有效,决定了2025年全年经济的稳定性,也影响2025年股市的高度。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北京太古里经济提振消费为什么需要过三关?
2025-04-01 07:12
商业与经济

提振消费为什么需要过三关?

马天平:“存量资产、流量收入、长期预期”,三箭齐发,三关闯关。消费提振是否有效,决定了2025年全年经济的稳定性,也影响2025年股市的高度。
马天平



为提振消费,中国多次出台新政策,但普通人仍觉得自己的消费存在一定挑战,尤其是感叹自己: “不是自己不想消费,而是有点无能为力”。

如何才能有效提振消费?可能需要过三关。

第一关:存量资产关

消费实力来自于“家底殷实”程度,这个家底,就是家庭的资产。资产是长期积累、沉淀的成果。资产是一种存量概念。

中国百姓从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勤奋的工作,积累的成果主要有三类:银行存款、股权股票资产、城市房产。

之所以是城市房产,由于农村的土地不具有所有权,不能买卖和交易,因此不属于存量有权资产。对于农村土地上的房屋,由于仅限于在集体范围内交易,且没有市场公允价值,资产属性也较差。

首先,对于银行存款,主要是储蓄存款,按照2025年2月数据,中国家庭的存款约有158万亿。这个数额,已经超过2024年末128万亿的GDP总额,似乎很大,因此常被人提起:“中国居民财富实实力雄厚,消费潜力巨大,就是有钱不愿意花”。

但这里忽视的有三个方面:

(1)居民除了存款,本身还有贷款约80万亿,如果简单扣除这个贷款,则存款数额立即腰斩。

(2)中国贷款中,非居民的部分,看似与居民无关,但实际操作上,大都与居民紧密相关。比如,一个中小微企业,其要贷款时,银行往往需要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甚至高管层签署个人连带责任,甚至要求他们以个人家庭的房产等资产,作为抵押物或担保物。

这就使得,看似与居民无关的很多企业贷款,本质上仍是居民家庭“背负”的贷款。这些贷款不是企业的有限责任,而是牵涉家庭的无限责任。截至2024年末,从中国企业贷款总额看,中国中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是81万亿,中国社融存量规模中的企业贷款为258万亿。

因此,如果从中国居民家庭存款中扣除居民相关的贷款,居民的净存款额不仅没有超过GDP,家庭实力不是想象中那么雄厚。

(3)扣除贷款后的居民净存款,在每个国家均存在分布不均的问题。财富结构,往往符合“二八原则”,也即是20%的家庭掌握80%的存款。这使得中国家庭均值上的净存款额较高,但中位数上净存款额未必高。

其次,对于股权股票资产这种非典型类型的财产,中国大部分家庭居民并不拥有。一般是企业创办者或者上市公司的股东方,投资股市的股民,拥有一些股权和股票资产。

当前,中国股票市场股民的数量大约1亿多,占全国人口的10%。不考虑亏本的股民,即使每个股民都拥有正数的资产,则也就是此10%的股性财产所有者占比。依赖10%的人口支撑全部的消费,力量不算强大。何况,股民的股票财富分布,也符合二八原则,80%的股民在股性净资产上,并不占有支持消费的优势。

第三,对于城市房产,这是中国居民最主要的消费实力来源。统计显示,中国高峰时期的房地产市场价值约在400万亿附近,但是,近几年来,房地产市场价值已经大幅缩水,这对消费实力形成一定程度的冲击。

通常,房地产价值呈现“越是大城市,房价越高,房产价值越大,房产资产实力越强”的特征。在中国,北上广深特大城市的房产资产价值,对居民的影响就更大一些。

但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到,自从房产资产价格从2021年缩水以来,北上广深居民的消费增速反而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如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北京、上海、深圳的消费增速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北京低于深圳,上海低于北京。

之所以出现这种特大城市消费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情况,与城市房产是中国居民最重要的消费实力来源不无关系。从房价看,如下图所示,展示了2024年以来,一线大城市的房价下行速度快于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的态势。

因此,财产不能大幅缩水,财产保值,是提振消费的第一关。

第二关:流量收入关

与“存量”对应的逻辑是“流量”。

居民家庭中,除了沉淀的、“存起来”的这种“存量”消费实力,百姓的每一年、每一个月的收入,包括工资和奖金等,是决定消费的第二关。

通常情况下,居民每个月“流入”的收入增加时,消费资金“流出”的速度自然也会增加。但2021年以来,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增速呈现一定的下行趋势,如下图所示。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消费由收入决定,从这一因果关系我们可以得出:收入不力时,消费的支撑也会减弱。

因此,从流量看,“流进来”的流量降低,则大概率流出去的流量也会随之降低。

第三关:持久信心关

存量决定了消费实力所处的高度,流量决定了消费能力成长的快慢。

一个普通消费者,往往难以承担流量与存量的“腹背受敌”:“腹”面是流量的工资收入不增,导致劳动力价值受伤,居民的利润表衰退;“背”面是存量的财产资产价格缩水,导致财产受损,居民的资产表衰退。如果遭受两面夹击,则消费能力将大打折扣。

本质上,居民的消费意愿的提升,依赖于提升消费能力。

而且,消费能力的提升还需要保持“持久预期”。如果资产端的资产价格当期稳住并回升,但是以后还会下降,则这种暂时性的财产价格修复,难以带来持久的财产保值预期。

同理,如果收入端的工资开始稳住了,不再下降,但预计以后还会降薪,则这种短期的工资收入上涨,不属于持久性收入上涨预期。

当不满足经济学家弗里德曼(1912年-2006年)的持久收入假说,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依然难以提升。消费者会将当期的收入存起来,节省使用,以备未来的不时之需。这样,即使现在上涨工资,依然不会出现“收入提升一份,则消费同比例提升一份”的情形,而是可能陷入“收入提升了,但消费几乎没有太多提升”的窘境。

可见,持久预期的建立,是消费信心的关键,构成了消费提振的第三关。

三箭齐发,三关闯关

从决定消费的能力和意愿2方面看,消费者存量的财产价值、流量的工资收入、长期的持久预期3个“关口”,均决定了消费的提振程度。

2024年三季度以来,中央之所以提出“稳住楼市股市”、“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就是为了在“存量资产”上施加政策力量,让消费者存量的财产价值不再受损,资产表不再衰退。

“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减负,完善工资增长机制,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覆盖家电、汽车等大宗商品,实施消费补贴、生育补贴、发放消费券”,之所以提出这些措施,就是为了在“流量收入”上施加政策力量,让消费者流入的收入增加或支出的流出减少,利润表不再衰退。

同样,“增加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务供给,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扩大医保覆盖范围”,就是为了在“长期预期”上施加政策力量,增加保障,减少后顾之忧。增加持久性预期,不至于时刻惦记着“以后出事了没资金,因此现在不消费”。

“存量资产、流量收入、长期预期”,三箭齐发,三关闯关。可以说,消费提振是否有效,决定了2025年全年经济的稳定性,也影响2025年股市的高度。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