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5-03-24 18:29
时政

以史鉴今,乌克兰最终将何去何从?

历史提供了大量先例,可以帮助研判俄罗斯与乌克兰最终会达成何种协议以及后果可能会有多严重。
乌克兰与俄谈判陷入僵局之际,白宫对乌克兰提出新经济要求
Yaroslav Trofimov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正推动结束已摧残乌克兰三年多的战争。尽管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已接受美国提出的无条件停火30天的建议,为和平谈判铺平道路,但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迄今尚未同意。美俄两国将在中东继续进行谈判。泽连斯基的欧洲盟友也将对结果产生重大影响,这些盟友决心阻止基辅投降。

俄乌协议会是什么样子还远不清楚。但回顾20世纪的主要先例,可以看出一系列可能的结果。停火协议可能会导致俄罗斯发动另一场更成功的入侵;建立一个受制于俄罗斯的乌克兰傀儡政府;一种敌对但相对和平的共存状态;甚至可能是乌克兰东山再起。这一切都取决于哪些历史教训是正确的。

波罗的诸国。1939年,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苏联与纳粹德国签署了一项条约,瓜分了东欧。二战开始时,苏联并没有立即入侵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而是迫使这些国家接受“互助”协议,在协议中,莫斯科承诺尊重这些国家的主权,交换条件是军事基地和中立承诺。

但当时苏联人无意兑现承诺。1940年6月,莫斯科指责波罗的诸国相互合作,违反了中立承诺,并在差不多一夜之间占领了这些小国,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几周后,这些国家被吞并入苏联。在随后的几年里,数万波罗的海人被驱逐到西伯利亚,大部分官僚和知识精英被消灭。

如今,波罗的海国家的官员和分析人士公开将特朗普拥护普京领导的俄罗斯之举与纳粹-苏联条约相提并论,认为这是一种背叛,将以牺牲乌克兰的独立、或许还有他们自己的独立为代价。“这就是乌克兰今天应吸取的教训:你们会被屠杀,所以不要放弃。战死沙场总比被事后杀头好,”前拉脱维亚国防部长兼外交部长阿尔蒂斯·帕布里克斯(Artis Pabriks)说。

维希法国。1940年法国军队溃不成军时,一战英雄、元帅菲利普·贝当(Philippe Pétain)执掌政府,并请求德国停战。当时维希法国一半以上的地区(包括巴黎在内的北部和西部地区)都被德军直接占领,一小部分被彻底吞并,而东南部地区仍然没有被占领,名义上是独立的,临时首都设在温泉小镇维希。虽然严格意义上说,维希法国保持中立,但该政府配合了纳粹的政策,包括将犹太人驱逐到死亡集中营。

如果俄罗斯取得成功,乌克兰的分裂可能会遵循类似的模式。“就像希特勒在军事上只占领了法国的一部分,但在政治上控制了整个国家一样,普京也试图在基辅建立一个维希政权,”罗马国际事务研究所(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所长纳塔莉·托奇(Nathalie Tocci)说。

历史学家托马斯·戈马特(Thomas Gomart)认为,普京会走得远得多。他指出,是民选的法国议会而不是纳粹扶持了贝当:“俄罗斯人寻求的是摧毁乌克兰国家,因此他们想惩罚那些与之作对的政治精英——而德国和维希的情况并非如此。”

当然,另一个巨大区别是,法国军队当时在六周内就崩溃了,而乌克兰军队在战争爆发三年后仍在与俄罗斯作战。“要走到维希那一步,你首先需要输掉战争——而乌克兰的情况并非如此,”前法国外交官弗朗索瓦·海斯堡(François Heisbourg)说。

芬兰化。与波罗的海诸国不同,芬兰在1939年拒绝了苏联的最后通牒。苏联红军发动入侵,但在芬兰顽强抵抗数月后,斯大林(Stalin)同意签署和平条约,芬兰割让了关键领土,但保持了独立。战争于次年再次爆发,1948年双方签署了一项新的“友好互助”条约。在冷战期间,莫斯科允许芬兰发展市场经济,但经常暗示军事干预,从而否决芬兰政府,这种政策被称为“芬兰化”。那时担任芬兰总统26年的乌尔霍·吉科宁(Urho Kekkonen)只需在《真理报》(Pravda)上发表一篇社论,就可以排挤潜在的竞争对手。

普京领导的俄罗斯已在乌克兰尝试过这种做法,曾支持专制总统维克托·亚努科维奇(Viktor Yanukovych)带领乌克兰远离西方。2014年,亚努科维奇在民众抗议中被赶下台后,俄罗斯开始通过吞并克里米亚和入侵顿巴斯地区来寻求对乌克兰的直接控制。

芬兰化经常被误解为繁荣的中立,2014年,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曾提议将其作为乌克兰的典范,但后来改变了主意。芬兰现任总统亚历山大·斯图布(Alexander Stubb)认为,“芬兰化”一词本身就是“一种侮辱”,他还称“这是我们历史的一段时期,我个人对此感到非常不舒服。我们不得不牺牲我们的一些价值观,但没有牺牲我们的独立。”如今,芬兰是欧盟和北约(NATO)的成员国,也是最敌视俄罗斯的欧洲国家之一。

朝鲜停战协定。在朝鲜战争中,美军为韩国总统李承晚(Syngman Rhee)领导的政府作战,对抗朝鲜及其中国和苏联盟友。1953年,经过三年战斗,一项停战协定大致沿着北纬38度线分割了朝鲜半岛。李承晚反对该协议,认为这是卖国行为,但在时任美国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Dwight Eisenhower)威胁要切断美军支持的压力下,他被迫就范。

特朗普的特别顾问大卫·萨克斯(David Sacks)在赞扬美国最近切断对乌克兰援助时提到了这一先例。但有一个关键区别:特朗普排除了在俄罗斯再次入侵的情况下向乌克兰提供任何安全保障的可能性。相比之下,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维克多·查(Victor Cha)说,韩国有数万名美军和一项双边安全条约确保和平:“该条约是停战协议背后保持威慑的利齿。”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韩国开始担心美国支持的可靠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美国安全保障的有效性,”德国国际和安全事务研究所(Germa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and Security Affairs)的韩国问题研究员埃里克·鲍尔巴赫(Eric Ballbach)说。“这导致我们现在强烈支持韩国发展自己的核武器,这场辩论不再是边缘话题了。”

塞浦路斯。俄罗斯为2014年以来对乌克兰的入侵给出的理由是,需要保护讲俄语的乌克兰人。土耳其1974年入侵塞浦路斯时也提出了类似的理由,称在希腊人策动政变后,土耳其需要保护岛上土耳其少数族裔的福祉。与乌克兰不同,塞浦路斯确实有过族群流血冲突的历史。半个世纪后,土耳其继续占领着塞浦路斯北部三分之一的领土,而几乎所有希腊族塞浦路斯人都逃到了南部,南部仍是国际公认的塞浦路斯共和国。过去半个世纪的和平谈判毫无结果,尼科西亚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分裂的首都。

长期以来,塞浦路斯共和国一直将往返北塞浦路斯视为非法行为,禁止旅行者在未经塞浦路斯官方移民机构许可的情况下访问土耳其占领区。2014年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和顿巴斯部分地区后,乌克兰也采取了类似政策。尽管边界存在争议,塞浦路斯还是在2004年加入了欧盟,而加入欧盟也是乌克兰的愿望。

“土耳其认为自己拥有的已经很好了,不需要整个地盘,也不需要处理抵抗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问题,”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政府学教授塔西斯·卡利瓦斯(Stathis Kalyvas)说。“但我担心的是,俄罗斯在乌克兰不会满足于这种结果,并将寻求从根本上控制整个乌克兰。”

克罗地亚。克罗地亚在1991年宣布独立,引发了与塞尔维亚领导的南斯拉夫其余势力的战争。1991年12月,美国前国务卿赛勒斯·万斯(Cyrus Vance)通过谈判促成了停火,联合国部署了维和部队。但目前克罗地亚超过四分之一的领土仍在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的控制之下,这是一个由贝尔格莱德支持的代理政权,这种局面与2014年后俄罗斯控制的顿巴斯飞地没什么不同。

停火让遭到重创的克罗地亚军队得以恢复,而塞尔维亚在克拉伊纳的代理部队则衰落了。1995年,克罗地亚打破停火协议,发动了两次进攻,成功收复了大部分领土;其余部分在1998年的谈判中得以收复。

目前担任军事评论员的克罗地亚退役中校戈兰·雷德泽波维奇(Goran Redžepović)警告说,乌克兰要想复制克罗地亚的成功并不容易。他回忆说:“(克拉伊纳)塞尔维亚人有很多武器,很多坦克,但那是一支农民军队,没有兵力,而且最终没有得到塞尔维亚的支持。这与乌克兰的情况不同。”

尽管如此,克罗地亚的先例是俄罗斯坚持将乌克兰军队限制在目前水平的十分之一并限制基辅获得现代化武器的原因之一。“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害怕出现另一个万斯计划,”曾任美国驻北约大使、现任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主席的伊沃·达尔德(Ivo Daalder)说,“他们都担心,停火将为另一方争取到进行重建并重新发动战争的时间。”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乌克兰与俄谈判陷入僵局之际,白宫对乌克兰提出新经济要求
2025-03-24 18:29
时政

以史鉴今,乌克兰最终将何去何从?

历史提供了大量先例,可以帮助研判俄罗斯与乌克兰最终会达成何种协议以及后果可能会有多严重。
Yaroslav Trofimov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正推动结束已摧残乌克兰三年多的战争。尽管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已接受美国提出的无条件停火30天的建议,为和平谈判铺平道路,但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迄今尚未同意。美俄两国将在中东继续进行谈判。泽连斯基的欧洲盟友也将对结果产生重大影响,这些盟友决心阻止基辅投降。

俄乌协议会是什么样子还远不清楚。但回顾20世纪的主要先例,可以看出一系列可能的结果。停火协议可能会导致俄罗斯发动另一场更成功的入侵;建立一个受制于俄罗斯的乌克兰傀儡政府;一种敌对但相对和平的共存状态;甚至可能是乌克兰东山再起。这一切都取决于哪些历史教训是正确的。

波罗的诸国。1939年,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苏联与纳粹德国签署了一项条约,瓜分了东欧。二战开始时,苏联并没有立即入侵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而是迫使这些国家接受“互助”协议,在协议中,莫斯科承诺尊重这些国家的主权,交换条件是军事基地和中立承诺。

但当时苏联人无意兑现承诺。1940年6月,莫斯科指责波罗的诸国相互合作,违反了中立承诺,并在差不多一夜之间占领了这些小国,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几周后,这些国家被吞并入苏联。在随后的几年里,数万波罗的海人被驱逐到西伯利亚,大部分官僚和知识精英被消灭。

如今,波罗的海国家的官员和分析人士公开将特朗普拥护普京领导的俄罗斯之举与纳粹-苏联条约相提并论,认为这是一种背叛,将以牺牲乌克兰的独立、或许还有他们自己的独立为代价。“这就是乌克兰今天应吸取的教训:你们会被屠杀,所以不要放弃。战死沙场总比被事后杀头好,”前拉脱维亚国防部长兼外交部长阿尔蒂斯·帕布里克斯(Artis Pabriks)说。

维希法国。1940年法国军队溃不成军时,一战英雄、元帅菲利普·贝当(Philippe Pétain)执掌政府,并请求德国停战。当时维希法国一半以上的地区(包括巴黎在内的北部和西部地区)都被德军直接占领,一小部分被彻底吞并,而东南部地区仍然没有被占领,名义上是独立的,临时首都设在温泉小镇维希。虽然严格意义上说,维希法国保持中立,但该政府配合了纳粹的政策,包括将犹太人驱逐到死亡集中营。

如果俄罗斯取得成功,乌克兰的分裂可能会遵循类似的模式。“就像希特勒在军事上只占领了法国的一部分,但在政治上控制了整个国家一样,普京也试图在基辅建立一个维希政权,”罗马国际事务研究所(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所长纳塔莉·托奇(Nathalie Tocci)说。

历史学家托马斯·戈马特(Thomas Gomart)认为,普京会走得远得多。他指出,是民选的法国议会而不是纳粹扶持了贝当:“俄罗斯人寻求的是摧毁乌克兰国家,因此他们想惩罚那些与之作对的政治精英——而德国和维希的情况并非如此。”

当然,另一个巨大区别是,法国军队当时在六周内就崩溃了,而乌克兰军队在战争爆发三年后仍在与俄罗斯作战。“要走到维希那一步,你首先需要输掉战争——而乌克兰的情况并非如此,”前法国外交官弗朗索瓦·海斯堡(François Heisbourg)说。

芬兰化。与波罗的海诸国不同,芬兰在1939年拒绝了苏联的最后通牒。苏联红军发动入侵,但在芬兰顽强抵抗数月后,斯大林(Stalin)同意签署和平条约,芬兰割让了关键领土,但保持了独立。战争于次年再次爆发,1948年双方签署了一项新的“友好互助”条约。在冷战期间,莫斯科允许芬兰发展市场经济,但经常暗示军事干预,从而否决芬兰政府,这种政策被称为“芬兰化”。那时担任芬兰总统26年的乌尔霍·吉科宁(Urho Kekkonen)只需在《真理报》(Pravda)上发表一篇社论,就可以排挤潜在的竞争对手。

普京领导的俄罗斯已在乌克兰尝试过这种做法,曾支持专制总统维克托·亚努科维奇(Viktor Yanukovych)带领乌克兰远离西方。2014年,亚努科维奇在民众抗议中被赶下台后,俄罗斯开始通过吞并克里米亚和入侵顿巴斯地区来寻求对乌克兰的直接控制。

芬兰化经常被误解为繁荣的中立,2014年,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曾提议将其作为乌克兰的典范,但后来改变了主意。芬兰现任总统亚历山大·斯图布(Alexander Stubb)认为,“芬兰化”一词本身就是“一种侮辱”,他还称“这是我们历史的一段时期,我个人对此感到非常不舒服。我们不得不牺牲我们的一些价值观,但没有牺牲我们的独立。”如今,芬兰是欧盟和北约(NATO)的成员国,也是最敌视俄罗斯的欧洲国家之一。

朝鲜停战协定。在朝鲜战争中,美军为韩国总统李承晚(Syngman Rhee)领导的政府作战,对抗朝鲜及其中国和苏联盟友。1953年,经过三年战斗,一项停战协定大致沿着北纬38度线分割了朝鲜半岛。李承晚反对该协议,认为这是卖国行为,但在时任美国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Dwight Eisenhower)威胁要切断美军支持的压力下,他被迫就范。

特朗普的特别顾问大卫·萨克斯(David Sacks)在赞扬美国最近切断对乌克兰援助时提到了这一先例。但有一个关键区别:特朗普排除了在俄罗斯再次入侵的情况下向乌克兰提供任何安全保障的可能性。相比之下,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维克多·查(Victor Cha)说,韩国有数万名美军和一项双边安全条约确保和平:“该条约是停战协议背后保持威慑的利齿。”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韩国开始担心美国支持的可靠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美国安全保障的有效性,”德国国际和安全事务研究所(Germa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and Security Affairs)的韩国问题研究员埃里克·鲍尔巴赫(Eric Ballbach)说。“这导致我们现在强烈支持韩国发展自己的核武器,这场辩论不再是边缘话题了。”

塞浦路斯。俄罗斯为2014年以来对乌克兰的入侵给出的理由是,需要保护讲俄语的乌克兰人。土耳其1974年入侵塞浦路斯时也提出了类似的理由,称在希腊人策动政变后,土耳其需要保护岛上土耳其少数族裔的福祉。与乌克兰不同,塞浦路斯确实有过族群流血冲突的历史。半个世纪后,土耳其继续占领着塞浦路斯北部三分之一的领土,而几乎所有希腊族塞浦路斯人都逃到了南部,南部仍是国际公认的塞浦路斯共和国。过去半个世纪的和平谈判毫无结果,尼科西亚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分裂的首都。

长期以来,塞浦路斯共和国一直将往返北塞浦路斯视为非法行为,禁止旅行者在未经塞浦路斯官方移民机构许可的情况下访问土耳其占领区。2014年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和顿巴斯部分地区后,乌克兰也采取了类似政策。尽管边界存在争议,塞浦路斯还是在2004年加入了欧盟,而加入欧盟也是乌克兰的愿望。

“土耳其认为自己拥有的已经很好了,不需要整个地盘,也不需要处理抵抗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问题,”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政府学教授塔西斯·卡利瓦斯(Stathis Kalyvas)说。“但我担心的是,俄罗斯在乌克兰不会满足于这种结果,并将寻求从根本上控制整个乌克兰。”

克罗地亚。克罗地亚在1991年宣布独立,引发了与塞尔维亚领导的南斯拉夫其余势力的战争。1991年12月,美国前国务卿赛勒斯·万斯(Cyrus Vance)通过谈判促成了停火,联合国部署了维和部队。但目前克罗地亚超过四分之一的领土仍在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的控制之下,这是一个由贝尔格莱德支持的代理政权,这种局面与2014年后俄罗斯控制的顿巴斯飞地没什么不同。

停火让遭到重创的克罗地亚军队得以恢复,而塞尔维亚在克拉伊纳的代理部队则衰落了。1995年,克罗地亚打破停火协议,发动了两次进攻,成功收复了大部分领土;其余部分在1998年的谈判中得以收复。

目前担任军事评论员的克罗地亚退役中校戈兰·雷德泽波维奇(Goran Redžepović)警告说,乌克兰要想复制克罗地亚的成功并不容易。他回忆说:“(克拉伊纳)塞尔维亚人有很多武器,很多坦克,但那是一支农民军队,没有兵力,而且最终没有得到塞尔维亚的支持。这与乌克兰的情况不同。”

尽管如此,克罗地亚的先例是俄罗斯坚持将乌克兰军队限制在目前水平的十分之一并限制基辅获得现代化武器的原因之一。“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害怕出现另一个万斯计划,”曾任美国驻北约大使、现任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主席的伊沃·达尔德(Ivo Daalder)说,“他们都担心,停火将为另一方争取到进行重建并重新发动战争的时间。”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