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5-02-20 07:49
时政

每周时事分析:俄乌战争的新动向与中韩关系的阴影

曹辛:俄乌战争的最终结局大势已定。中国有关韩国对华关系的评估、特别是其政策上的实施,最好等到韩国新政府的产生后才定。
美俄国旗每周时事分析:俄乌战争的新动向与中韩关系的阴影
曹辛


本次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和之后,出现了两件引人注目的事件:一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就如何结束俄乌战争开始了接洽,另一件事是韩国外长赵兑烈在慕尼黑会议期间公开声称:韩国与中国会否再次进入敌对状态,取决于中美关系,而韩国将坚定站在美国一边。这两件事都在昭示着与世界和中国相关的某种态势。

就前者而言,俄乌战争的最终结局大势已定,但可能并没有那样糟糕;而就后者而言,中国有关韩国对华关系的评估、特别是其政策上的实施,最好等到韩国新政府的产生后才定,这样较为妥当。

俄乌局势暂时没那么糟

从近日发生的事情看,特朗普对结束俄乌战争一事的处理,如笔者上篇文章所预测的那样,是有着两手准备的。他看重的核心重点在于:他要自己一人控制事情的演变,欧洲和乌克兰都要服从于他的利益,这是当前欧洲乃至乌克兰恼怒的根源,但特朗普也并不会完全满足普京的愿望。因此局势可能并不没有那样糟糕。

本周有两条线同时在发展,一条是本周一由马克龙在巴黎召开的部分欧洲国家负责人的会议,核心是如何面对特朗普把欧洲和乌克兰甩开、与俄罗斯单独处理结束俄乌战争的会议,以及如何拯救乌克兰;另一条线则是美俄高层在利雅得围绕结束俄乌战争的会谈。

就前者而言,可以说是一场大失败。国际媒体报道说:周一下午,领导人在巴黎召开的峰会上,德国、意大利、波兰和西班牙表示不愿向乌克兰这个饱受战争蹂躏的国家派遣维和部队,而就在几小时前,英国还提出愿意派遣“地面部队”,但要获得美国的“支持”。

除英国外,德国、意大利和波兰也在会后呼吁美国继续参与确保乌克兰的安全。

据媒体透露,一位英国官员对一些欧洲国家不愿派遣军队以维持乌克兰停火的态度不以为意,他说:“我们不需要每个人都说‘同意’,只要有足够的人同意就行。”这句话说的很对,但会议的组织者马克龙却忽略了。

会议只有在增加欧洲军费问题上取得了进展。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上周五表示,她将提议欧盟各国允许暂时放宽该联盟关于赤字的规定,以增加国防开支。这总算为欧洲独立提供了支持,但在关键性的、拯救乌克兰的问题上,可以说完全失败。

欧洲已经是一盘散沙,而且目前找不到一个领头羊。仅从马克龙召还过几天就基本上不再是德国总理的朔尔茨、已经取代冯德莱恩成为美国在欧洲代言人的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以及声称要获得美国“支持”才能向乌克兰派兵的英国首相斯塔默来巴黎开欧洲独立的会这件事,就可以看出马克龙的行政能力和领导力。英国官员已经说的很清楚:“我们不需要每个人都说‘同意’,只要有足够的人同意就行。”因此,有欧洲独立愿望是一回事,但能否执行则是另一件事,例如马克龙就是如此。

而美俄在利雅得的关键性会谈,应该说取得了初步成果。美国国务卿在结束会谈后告诉美联社:美俄双方同意广泛追求三个目标:恢复双方在各自驻华盛顿和莫斯科大使馆的人员;创建一个高级团队来支持乌克兰和平谈判;探索更紧密的关系和经济合作。

不过他强调,由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和其他俄罗斯和美国高级官员出席的会谈标志着对话的开始,但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上述内容透露出了两个关键的信息:首先,特朗普没有满足普京对乌克兰的领土要求,更不要说什么让乌克兰中立化、并改变其国家政权和宪法以及“非法西斯化”了。

显而易见的是:特朗普要求立即停火,先尽早结束战斗,因为这会给他带来政治上和声望上的收益,还很有机会从乌克兰那里获得资源上的收益;而普京则要求实现其发动战争的目标,即获得部分乌克兰领土并改变乌克兰国家政权的性质,否则他无法在国内交代,因此他要求在停战前能签署一份满足他上述要求的和平协议。

而这对同特朗普来说,比较困难。尽管特朗普希望尽早结束战斗,但他很难接受必须在停火生效前达成最终协议。因为即使特朗普愿意,他也无法将基辅推向丧失更多主权和领土的境地,他身边的官员们告诉媒体,他并不愿意这样做。如果他这样做了,不仅能否实现目标不确定,而且乌克兰和欧洲、以及美国国内的群起反对是一定会发生的,而这一切必定会波及他在国内正在进行的改革目标的实现。这对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来说,就太得不偿失了。

同样,对普京来说,虽然他很难放弃上述战争目标,但他三年战争的战绩并不支持他在谈判桌上对美国的强硬地位:乌东四州他未能全部有效控制,本国国土库尔斯克至今还被乌克兰军队牢牢地占领并控制着,而且本国人员伤亡和国家经济损失极大,朝鲜军队的介入也未解决任何问题,而且其战绩不值一提。

因此,美俄之间结束俄乌战争的这场谈判,对双方都将会非常艰难,而且短时间内难以解决问题。

美俄会谈的另一个信息是会谈达成的第三个目标,即:双方探索更紧密的关系和经济合作。

考虑到美国国防部长在欧洲对当地人说,美国以后的敌人在亚太地区而不是在欧洲,中国网民和舆论普遍认为:这个目标意味着美俄将联手对付中国。

不过笔者倒是认为:美俄联手对付中国需要时间,而特朗普的任期只有一届,普京却不知道何时退休,这是普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因此,普京与特朗普联手对华,将是战术性的;而且,如果特朗普满足了普京的俄乌战争目标,那中欧的合作恐怕就是必然趋势。但无论如何,如果美俄联手对华得以实施,将是中国外交备受困惑的事件,哪怕是一件小事,中国对俄外交都将演化成国内问题,届时也要勇敢面对。

总的来看,特朗普这个团队,包括他本人,政治上还是不够成熟,也缺乏经验。

韩国外长挑衅中国


本次慕尼黑会议上发生的另一件事,就是韩国外长赵兑烈公然在会议期间主张:中韩两国关系的发展取决于中美关系,如果中美发生冲突,韩国将坚定地与美国站在一起。这实际上是在挑衅中国。

韩国外长的上述言论之所以是在挑衅中国,是因为中韩建交时两国曾有共识,即:朝鲜战争对两国来说已经结束了,所以中韩两国可以建立外交关系。而现在韩国外长的言论产生了两个问题:韩国是一个可以信任的国家吗?其二,韩国是否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在涉及自己民族存亡的战争问题上,不问青红皂白地跟着美国跑,这个国家还有国格吗?

而且,当前韩国政府和国会还在极力邀请中国领导人在参加今年在韩国举办的APEC首脑会议期间,正式访问韩国,可是现在转过脸就说要跟美国一起打击中国,这种两面派的做法,是不能让世界信任的。

这里的根本原因是:韩国本届尹锡悦政府是中韩建交以来最反华的政府,而现在这个残余政府仍然临时性地存在,等到尹锡悦被弹劾后,也就随着韩国的大选而不复存在,而目前所发生的这一切,就是这个反华残余政府最后的挣扎。

值得关注的是,近来中国出于维护域内稳定的考虑,还有意与韩国政府改善关系,但现在韩国外长的言行证明,时机显然不成熟。

在韩国新政府产生之前,两国外交不要再做什么事了,中国领导人更没有必要访问韩国,那样不会有任何效果,只能是为尹锡悦的反华残余政府撑面子。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美俄国旗每周时事分析:俄乌战争的新动向与中韩关系的阴影
2025-02-20 07:49
时政

每周时事分析:俄乌战争的新动向与中韩关系的阴影

曹辛:俄乌战争的最终结局大势已定。中国有关韩国对华关系的评估、特别是其政策上的实施,最好等到韩国新政府的产生后才定。
曹辛


本次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和之后,出现了两件引人注目的事件:一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就如何结束俄乌战争开始了接洽,另一件事是韩国外长赵兑烈在慕尼黑会议期间公开声称:韩国与中国会否再次进入敌对状态,取决于中美关系,而韩国将坚定站在美国一边。这两件事都在昭示着与世界和中国相关的某种态势。

就前者而言,俄乌战争的最终结局大势已定,但可能并没有那样糟糕;而就后者而言,中国有关韩国对华关系的评估、特别是其政策上的实施,最好等到韩国新政府的产生后才定,这样较为妥当。

俄乌局势暂时没那么糟

从近日发生的事情看,特朗普对结束俄乌战争一事的处理,如笔者上篇文章所预测的那样,是有着两手准备的。他看重的核心重点在于:他要自己一人控制事情的演变,欧洲和乌克兰都要服从于他的利益,这是当前欧洲乃至乌克兰恼怒的根源,但特朗普也并不会完全满足普京的愿望。因此局势可能并不没有那样糟糕。

本周有两条线同时在发展,一条是本周一由马克龙在巴黎召开的部分欧洲国家负责人的会议,核心是如何面对特朗普把欧洲和乌克兰甩开、与俄罗斯单独处理结束俄乌战争的会议,以及如何拯救乌克兰;另一条线则是美俄高层在利雅得围绕结束俄乌战争的会谈。

就前者而言,可以说是一场大失败。国际媒体报道说:周一下午,领导人在巴黎召开的峰会上,德国、意大利、波兰和西班牙表示不愿向乌克兰这个饱受战争蹂躏的国家派遣维和部队,而就在几小时前,英国还提出愿意派遣“地面部队”,但要获得美国的“支持”。

除英国外,德国、意大利和波兰也在会后呼吁美国继续参与确保乌克兰的安全。

据媒体透露,一位英国官员对一些欧洲国家不愿派遣军队以维持乌克兰停火的态度不以为意,他说:“我们不需要每个人都说‘同意’,只要有足够的人同意就行。”这句话说的很对,但会议的组织者马克龙却忽略了。

会议只有在增加欧洲军费问题上取得了进展。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上周五表示,她将提议欧盟各国允许暂时放宽该联盟关于赤字的规定,以增加国防开支。这总算为欧洲独立提供了支持,但在关键性的、拯救乌克兰的问题上,可以说完全失败。

欧洲已经是一盘散沙,而且目前找不到一个领头羊。仅从马克龙召还过几天就基本上不再是德国总理的朔尔茨、已经取代冯德莱恩成为美国在欧洲代言人的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以及声称要获得美国“支持”才能向乌克兰派兵的英国首相斯塔默来巴黎开欧洲独立的会这件事,就可以看出马克龙的行政能力和领导力。英国官员已经说的很清楚:“我们不需要每个人都说‘同意’,只要有足够的人同意就行。”因此,有欧洲独立愿望是一回事,但能否执行则是另一件事,例如马克龙就是如此。

而美俄在利雅得的关键性会谈,应该说取得了初步成果。美国国务卿在结束会谈后告诉美联社:美俄双方同意广泛追求三个目标:恢复双方在各自驻华盛顿和莫斯科大使馆的人员;创建一个高级团队来支持乌克兰和平谈判;探索更紧密的关系和经济合作。

不过他强调,由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和其他俄罗斯和美国高级官员出席的会谈标志着对话的开始,但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上述内容透露出了两个关键的信息:首先,特朗普没有满足普京对乌克兰的领土要求,更不要说什么让乌克兰中立化、并改变其国家政权和宪法以及“非法西斯化”了。

显而易见的是:特朗普要求立即停火,先尽早结束战斗,因为这会给他带来政治上和声望上的收益,还很有机会从乌克兰那里获得资源上的收益;而普京则要求实现其发动战争的目标,即获得部分乌克兰领土并改变乌克兰国家政权的性质,否则他无法在国内交代,因此他要求在停战前能签署一份满足他上述要求的和平协议。

而这对同特朗普来说,比较困难。尽管特朗普希望尽早结束战斗,但他很难接受必须在停火生效前达成最终协议。因为即使特朗普愿意,他也无法将基辅推向丧失更多主权和领土的境地,他身边的官员们告诉媒体,他并不愿意这样做。如果他这样做了,不仅能否实现目标不确定,而且乌克兰和欧洲、以及美国国内的群起反对是一定会发生的,而这一切必定会波及他在国内正在进行的改革目标的实现。这对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来说,就太得不偿失了。

同样,对普京来说,虽然他很难放弃上述战争目标,但他三年战争的战绩并不支持他在谈判桌上对美国的强硬地位:乌东四州他未能全部有效控制,本国国土库尔斯克至今还被乌克兰军队牢牢地占领并控制着,而且本国人员伤亡和国家经济损失极大,朝鲜军队的介入也未解决任何问题,而且其战绩不值一提。

因此,美俄之间结束俄乌战争的这场谈判,对双方都将会非常艰难,而且短时间内难以解决问题。

美俄会谈的另一个信息是会谈达成的第三个目标,即:双方探索更紧密的关系和经济合作。

考虑到美国国防部长在欧洲对当地人说,美国以后的敌人在亚太地区而不是在欧洲,中国网民和舆论普遍认为:这个目标意味着美俄将联手对付中国。

不过笔者倒是认为:美俄联手对付中国需要时间,而特朗普的任期只有一届,普京却不知道何时退休,这是普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因此,普京与特朗普联手对华,将是战术性的;而且,如果特朗普满足了普京的俄乌战争目标,那中欧的合作恐怕就是必然趋势。但无论如何,如果美俄联手对华得以实施,将是中国外交备受困惑的事件,哪怕是一件小事,中国对俄外交都将演化成国内问题,届时也要勇敢面对。

总的来看,特朗普这个团队,包括他本人,政治上还是不够成熟,也缺乏经验。

韩国外长挑衅中国


本次慕尼黑会议上发生的另一件事,就是韩国外长赵兑烈公然在会议期间主张:中韩两国关系的发展取决于中美关系,如果中美发生冲突,韩国将坚定地与美国站在一起。这实际上是在挑衅中国。

韩国外长的上述言论之所以是在挑衅中国,是因为中韩建交时两国曾有共识,即:朝鲜战争对两国来说已经结束了,所以中韩两国可以建立外交关系。而现在韩国外长的言论产生了两个问题:韩国是一个可以信任的国家吗?其二,韩国是否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在涉及自己民族存亡的战争问题上,不问青红皂白地跟着美国跑,这个国家还有国格吗?

而且,当前韩国政府和国会还在极力邀请中国领导人在参加今年在韩国举办的APEC首脑会议期间,正式访问韩国,可是现在转过脸就说要跟美国一起打击中国,这种两面派的做法,是不能让世界信任的。

这里的根本原因是:韩国本届尹锡悦政府是中韩建交以来最反华的政府,而现在这个残余政府仍然临时性地存在,等到尹锡悦被弹劾后,也就随着韩国的大选而不复存在,而目前所发生的这一切,就是这个反华残余政府最后的挣扎。

值得关注的是,近来中国出于维护域内稳定的考虑,还有意与韩国政府改善关系,但现在韩国外长的言行证明,时机显然不成熟。

在韩国新政府产生之前,两国外交不要再做什么事了,中国领导人更没有必要访问韩国,那样不会有任何效果,只能是为尹锡悦的反华残余政府撑面子。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