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5-02-18 09:18
商业与经济 时政

观察:习近平时隔六年多再晤民企,除了马云“过关”还有哪些关注点

2月17日,习近平在北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这是时隔七年后习近平再度召开聚焦于民营企业的座谈会。
观察:习近平时隔六年多再晤民企,除了马云“过关”还有哪些关注点
BBC


2月17日,习近平在北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这是时隔七年后习近平再度召开聚焦于民营企业的座谈会。

座谈会备受关注的是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出席,过去5年马云因为“炮轰监管”而低调行事,一度长居日本,回国后也极少露面,他的动向逐渐被中国民营企业家看作“政治风向标”。

除了马云之外,出席此次座谈会的还有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宁德时代董事长兼CEO曾毓群,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美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王兴。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一个月,在机器人领域和AI领域爆红的两家公司,宇树科技的创始人兼CEO王兴兴和幻方量化创始人梁文锋也出席会议。

中央电视台的视频显示,任正非、王传福、王兴兴、雷军,以及刘永好(新希望)、虞仁荣(韦尔股份)在座谈会上发言。

习近平上次召开民企座谈会是2018年,外部正值特朗普第一任期的中美贸易战,内部盛传“民企离场论”;此次座谈会,外部要面临特朗普时隔七年的又一轮贸易战,内部则是经历疫情和强力监管后疲弱不堪的经济。

这次会议的亮点和影响如何?

时:为什么是现在?

习近平第一任期内未召开过民企座谈会。第一次召开时2018年11月1日,其重要契机是“民营经济离场论”的盛行。

当年9月,“资深金融人士”、自媒体作者吴小平发文称:中国私营经济已完成协助公有经济发展的任务,应逐渐离场。此言一出,掀起轩然大波。

那一年,曾经资产规模达2万亿人民币的安邦集团暴雷,被国资接管;债务规模近万亿的海航也面临相似处境。国际市场上,中美爆发史无前例的贸易战,珠三角的外贸工厂陡然承压。

惶恐情绪在中国民营企业家之间蔓延。

情绪背后有数据印证——野村资本市场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关志雄指出,中国国有企业利润占比从2015年的22%升至2018年的28%,这一年国企在工业增加值增速和利润份额上反超民企。

“离场论”一个多月后,习近平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会上他直接回应了这种恐慌情绪——“有的人提出所谓‘民营经济离场论’,说民营经济已经完成使命,要退出历史舞台;有的人提出所谓‘新公私合营论’,把现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曲解为新一轮‘公私合营’;有的人说加强企业党建和工会工作是要对民营企业进行控制,等等。这些说法是完全错误的,不符合党的大政方针。”

习近平的首次民企座谈后,中国开始卖力宣传,民企是“自己人”,非但不能“离场”,还要走向更大的舞台。

此后,习近平虽然还召开过三次类似会议,但并未冠上“民企座谈会”的名称,且都有国企出席,召开时机则要么是迎接重要的会议(十九届五中全会),要么是经历特殊事件(新冠疫情、整顿平台经济)。

因此,2018年的座谈会被认为是习近平新时代对民营经济“定调”的会议。国海策略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历史上中国共出现过三轮高规格的稳民营经济支持政策,分别是2005年1月颁布“非公36条”、2010年5月颁布的“新36条”,以及2018年11月民企座谈会后颁布的“28条”。

而2005年和2010年的两次,分别对应中国加入WTO后的第一波“民企潮”,以及金融海啸后中国民企的一波“倒闭潮”。

2月17日召开的座谈会,与之前的同规格会议时隔六年多。时机也颇值得玩味,2月初特朗普宣布对华加征关税,“贸易战2.0”开打;同期DeepSeek、宇树科技分别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火出圈”,在全球掀起讨论。

2025年,也是中国完成《中国制造2025》计划之时,这个计划初衷是使中国制造业完成转型升级,提出了十大方向,过去十年,其中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都得到长足发展,从本次座谈会列席名单来看,也与“中国制造2025”涉及行业契合。

人:马云“过关”?

此次会议之所以引人关注,不仅在于其规格高,还在于马云出现在会场。

会前三天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透露马云将出席会议,消息疯传网络,社交媒体上“马云已过关”成为热点,阿里的股价也应声大涨。

马云的“关”源自2020年11月,蚂蚁集团计划在上海和香港同步上市,预计募资约340亿美元,如果成功将成为全球最大规模IPO。

然而,马云在2020年10月的上海外滩金融峰会上公开质疑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称传统银行有“当铺思维”,并呼吁减少对创新的限制。

蚂蚁上市终止后,被监管层整肃。2023年1月,蚂蚁宣布调整股权结构,马云不再拥有实际控制权。半年后,蚂蚁收到70多亿人民币罚单。

此后,马云避走海外,长居日本,偶尔现身泰国,期间有一年多时间未公开踏足中国土地,马云“出走”,叠加房产企业暴雷,许家印被捕等事件,使民企信心处于谷底。

中国的企业家们和投资者表示,他们将马云留在海外的决定视为他们缺乏信心的一个因素。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称,中国总理李强意识到这一点后,要求马云回国,希望可以提振中国企业家们的信心。

2023年,中国疫情管控放开,3月马云现身杭州,再引热议。当时路透援引北京云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张子华分析说,马云的返回提振了互联网行业情绪,意味着新的领导层在重新审视平台公司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这一次,马云又起到风向标的作用,他再进一步出席了中国规格最高的会议。路透社报道称,马云参会的消息带动阿里巴巴、腾讯、小米等科技股当日大幅上涨,其中阿里股价接近三年高位,小米创历史新高,市场普遍将此视为政策转向的积极信号。

南加州大学法学教授张湖月向媒体表示,马云的高调参会表明监管机构对阿里巴巴的担忧已基本解决,此前针对这一行业的整肃可能进入收尾阶段。

此外,从这次列席的企业家来看,中国经济的重点也发生变化。除了马云,还有腾讯CEO马化腾、小米创始人雷军、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要么是互联网巨头,要么是尖端创新的“小龙”。

对比之下,六年多前列席发言的企业家,则大多来自传统行业,即便是来自IT也是老牌的软件外包公司。

彭博社分析,此次座谈会的规格(习近平亲自主持)与阵容(涵盖传统与新兴产业)表明,中央试图平衡对民营经济的支持与对“新质生产力”的培育。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观察:习近平时隔六年多再晤民企,除了马云“过关”还有哪些关注点
2025-02-18 09:18
商业与经济 时政

观察:习近平时隔六年多再晤民企,除了马云“过关”还有哪些关注点

2月17日,习近平在北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这是时隔七年后习近平再度召开聚焦于民营企业的座谈会。
BBC


2月17日,习近平在北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这是时隔七年后习近平再度召开聚焦于民营企业的座谈会。

座谈会备受关注的是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出席,过去5年马云因为“炮轰监管”而低调行事,一度长居日本,回国后也极少露面,他的动向逐渐被中国民营企业家看作“政治风向标”。

除了马云之外,出席此次座谈会的还有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宁德时代董事长兼CEO曾毓群,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美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王兴。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一个月,在机器人领域和AI领域爆红的两家公司,宇树科技的创始人兼CEO王兴兴和幻方量化创始人梁文锋也出席会议。

中央电视台的视频显示,任正非、王传福、王兴兴、雷军,以及刘永好(新希望)、虞仁荣(韦尔股份)在座谈会上发言。

习近平上次召开民企座谈会是2018年,外部正值特朗普第一任期的中美贸易战,内部盛传“民企离场论”;此次座谈会,外部要面临特朗普时隔七年的又一轮贸易战,内部则是经历疫情和强力监管后疲弱不堪的经济。

这次会议的亮点和影响如何?

时:为什么是现在?

习近平第一任期内未召开过民企座谈会。第一次召开时2018年11月1日,其重要契机是“民营经济离场论”的盛行。

当年9月,“资深金融人士”、自媒体作者吴小平发文称:中国私营经济已完成协助公有经济发展的任务,应逐渐离场。此言一出,掀起轩然大波。

那一年,曾经资产规模达2万亿人民币的安邦集团暴雷,被国资接管;债务规模近万亿的海航也面临相似处境。国际市场上,中美爆发史无前例的贸易战,珠三角的外贸工厂陡然承压。

惶恐情绪在中国民营企业家之间蔓延。

情绪背后有数据印证——野村资本市场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关志雄指出,中国国有企业利润占比从2015年的22%升至2018年的28%,这一年国企在工业增加值增速和利润份额上反超民企。

“离场论”一个多月后,习近平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会上他直接回应了这种恐慌情绪——“有的人提出所谓‘民营经济离场论’,说民营经济已经完成使命,要退出历史舞台;有的人提出所谓‘新公私合营论’,把现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曲解为新一轮‘公私合营’;有的人说加强企业党建和工会工作是要对民营企业进行控制,等等。这些说法是完全错误的,不符合党的大政方针。”

习近平的首次民企座谈后,中国开始卖力宣传,民企是“自己人”,非但不能“离场”,还要走向更大的舞台。

此后,习近平虽然还召开过三次类似会议,但并未冠上“民企座谈会”的名称,且都有国企出席,召开时机则要么是迎接重要的会议(十九届五中全会),要么是经历特殊事件(新冠疫情、整顿平台经济)。

因此,2018年的座谈会被认为是习近平新时代对民营经济“定调”的会议。国海策略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历史上中国共出现过三轮高规格的稳民营经济支持政策,分别是2005年1月颁布“非公36条”、2010年5月颁布的“新36条”,以及2018年11月民企座谈会后颁布的“28条”。

而2005年和2010年的两次,分别对应中国加入WTO后的第一波“民企潮”,以及金融海啸后中国民企的一波“倒闭潮”。

2月17日召开的座谈会,与之前的同规格会议时隔六年多。时机也颇值得玩味,2月初特朗普宣布对华加征关税,“贸易战2.0”开打;同期DeepSeek、宇树科技分别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火出圈”,在全球掀起讨论。

2025年,也是中国完成《中国制造2025》计划之时,这个计划初衷是使中国制造业完成转型升级,提出了十大方向,过去十年,其中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都得到长足发展,从本次座谈会列席名单来看,也与“中国制造2025”涉及行业契合。

人:马云“过关”?

此次会议之所以引人关注,不仅在于其规格高,还在于马云出现在会场。

会前三天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透露马云将出席会议,消息疯传网络,社交媒体上“马云已过关”成为热点,阿里的股价也应声大涨。

马云的“关”源自2020年11月,蚂蚁集团计划在上海和香港同步上市,预计募资约340亿美元,如果成功将成为全球最大规模IPO。

然而,马云在2020年10月的上海外滩金融峰会上公开质疑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称传统银行有“当铺思维”,并呼吁减少对创新的限制。

蚂蚁上市终止后,被监管层整肃。2023年1月,蚂蚁宣布调整股权结构,马云不再拥有实际控制权。半年后,蚂蚁收到70多亿人民币罚单。

此后,马云避走海外,长居日本,偶尔现身泰国,期间有一年多时间未公开踏足中国土地,马云“出走”,叠加房产企业暴雷,许家印被捕等事件,使民企信心处于谷底。

中国的企业家们和投资者表示,他们将马云留在海外的决定视为他们缺乏信心的一个因素。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称,中国总理李强意识到这一点后,要求马云回国,希望可以提振中国企业家们的信心。

2023年,中国疫情管控放开,3月马云现身杭州,再引热议。当时路透援引北京云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张子华分析说,马云的返回提振了互联网行业情绪,意味着新的领导层在重新审视平台公司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这一次,马云又起到风向标的作用,他再进一步出席了中国规格最高的会议。路透社报道称,马云参会的消息带动阿里巴巴、腾讯、小米等科技股当日大幅上涨,其中阿里股价接近三年高位,小米创历史新高,市场普遍将此视为政策转向的积极信号。

南加州大学法学教授张湖月向媒体表示,马云的高调参会表明监管机构对阿里巴巴的担忧已基本解决,此前针对这一行业的整肃可能进入收尾阶段。

此外,从这次列席的企业家来看,中国经济的重点也发生变化。除了马云,还有腾讯CEO马化腾、小米创始人雷军、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要么是互联网巨头,要么是尖端创新的“小龙”。

对比之下,六年多前列席发言的企业家,则大多来自传统行业,即便是来自IT也是老牌的软件外包公司。

彭博社分析,此次座谈会的规格(习近平亲自主持)与阵容(涵盖传统与新兴产业)表明,中央试图平衡对民营经济的支持与对“新质生产力”的培育。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