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5-01-17 16:17
科技

中国全球高层次科技人才首超美国

报告发现,过去五年,全球高层次科技人才格局历经深刻变革,中美两国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但人才占比走势截然相反。
中美科技美媒:中国将稀有金属主导地位作为筹码,令科技贸易战升温
阮佳琪


在全球科技竞争白热化的当下,科技人才的分布与流动影响着各国的创新实力与发展潜力,对于各国抢占科技制高点至关重要。1月17日,港媒《南华早报》注意到,上周六(11日)在广东深圳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中国全球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数量首次超过美国。

综合新华社、中国日报等报道,以全球129本全学科顶级期刊、2020年至2024年近40万篇论文数据为基础,这份《全球高层次科技人才态势报告》发现,过去五年,全球高层次科技人才格局历经深刻变革,中美两国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但人才占比走势截然相反。

报告显示,美国高层次科技人才数量从2020年的36599人逐年下滑至2024年的31781人,在全球人才库中占比从32.8%降至27.3%。而中国顶尖科学家人数从18805人飙升至32511人,全球份额占比从16.9%跃升至近28%,跃居全球首位。

除中美以外,德国高层次科技人才在5年内保持相对稳定,人才数量略有减少,但整体占比和排名变动微小。英国和法国则呈下滑态势,高层次科技人才数量与占比持续走低。意大利逆势上扬,实现人才数量与占比双增长,成为欧洲科技人才发展的亮点。日本和澳大利亚科技人才规模与占比均有所收缩。

将目标进一步聚焦在活跃高层次科技人才方面,美国以25887人、33.5%的占比位居第一;中国以16968人、22.0%的占比紧随其后;德国、英国、意大利、法国等欧洲国家及日本、瑞士、澳大利亚、西班牙、加拿大等国活跃人才占比超2.0%。

报告认为,综合来看,近五年全球高层次科技人才分布呈现出中国快速崛起、美国相对收缩、德国稳定维持、其他国家波动变化的复杂格局。

而如果从机构视角审视,全球活跃高层次科技人才机构分布则呈现中美主导、多元集中且竞争激烈的局面。

中国科学院凭借3615名高层次科技人才、2.9%的占比位居榜首,远远超过位列二、三位的美国哈佛大学(1683人,1.4%)和斯坦福大学(1208人,1.0%)。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及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所等国际机构在人才竞争中表现卓越,凸显全球科技人才竞争的多元生态。

进一步从国家人才分布角度来看,中国高层次科技人才汇聚于东部沿海及一线城市高校科研机构,雄厚科研实力与充足资金为人才厚植丰沃土壤。美国人才扎堆加利福尼亚州、马萨诸塞州顶尖高校与综合研究机构,英国人才主要栖身牛津、剑桥等顶尖高校及专业研究机构。德国人才则集聚于巴登-符腾堡州、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机构与当地企业、创新园区紧密协同。

港媒指出,和这份报告的发现类似,还有不少分析结果都表明,近年来中美两国的科研实力正在发生变化。

2023年,科技部直属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论文数量首次超越美国,升至全球第一。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及被引用次数也都位居世界首位。

《自然》杂志——西方最负盛名的权威科学期刊之一,在1月发布的最新一期中也指出,几乎一半已发表的研究成果都来自华裔研究人员。这一结果反映了近年来中国科学工作的快速进展。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殷宗军对《南华早报》说,这一趋势并不奇怪,早在几年前就已初显迹象。

“这表明,中国在顶级科学期刊上的贡献越来越接近美国。”他补充说,从经济到国防科技再到科学,中国近年来取得的进步是全方位的。

值得一提的是,据《南华早报》报道,这份《全球高层次科技人才态势报告》依托同日发布的“东壁指数”(Dongbi Index)全球全学科顶级期刊列表。这是中国机构首次自主系统创立的全球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以中国视角对国际学术期刊进行遴选和排名,构建更契合中国科技发展需求的科研评价体系。

据介绍,“东壁指数”全球全学科顶级期刊列表由深圳东壁科技数据有限公司发布、武汉大学数据智能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共包含129本全学科顶级期刊。除综合性分类外,列表设有物理学、化学、地球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医学和经济管理科学六个领域。

“十四五”以来,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新型研发机构数量超过2400家,高被引论文数保持世界第二位。但中国科技力量的崛起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国际学术话语权。

长期以来,中国科研人员所依赖的科技文献数据库平台主要源自欧美,如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等,符合中国科技发展需求的科研评价指标体系一直有待完善,这制约了我国原始创新能力提升。

“我国长期缺乏有影响力、被国际认可的期刊列表。”武汉大学数据智能研究院院长李纲表示,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是学术领域国际话语权的一种体现。如果缺乏这一话语权,打造有影响力的国际期刊会面临阻碍,国内部分科研成果也容易受到忽视。

李纲还说,新的期刊列表能够让更广泛的国际上的科学家们、学术同行们去了解、接受中国的学术期刊,从而对国家科技发展起到基础性支撑作用。

从事国际科学合作四十年的管理者,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国际合作与境外事务委员会主任曹京华,也对央广“国际在线”表示,“国际标准确实有一些漏洞,由于主导权不在我们手里,我们无法进行及时调整和修正,这种情况实际上是严重制约我国的科研工作。中国视角的顶级期刊列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国际机构在期刊评价上的垄断,弥补了这个空白。”

新华社报道指出,从中国视角出发建设高质量期刊评价标准及相应的科技文献数据平台,对于确保中国科技战略安全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另据央视新闻报道,迄今已有超1亿条期刊的元数据被自主采集和整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质量科技文献索引数据库基本建成。在2025年底之前,团队还将发布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工程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领域的期刊列表,最终形成中国人自己的科技期刊评价体系。

同日发布的还有《全球科学论文分析报告》。通过对全球129本全学科顶级期刊2024年刊登的8.6万余篇论文的整理分析,撰写团队发现,2024年研究最热的主题为“拓扑量子态与新材料研究”。

此外,生命科学领域的核酸复制与蛋白质结构相互作用研究等主题、物理学领域的星系形成与分子气体排放研究等主题、化学领域的手性光学有机材料与量子发光研究等主题,分别构成各自领域的十大研究热点。

报告还显示,全球科研机构的高质量科技论文产出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中国在物理、化学及地球环境科学表现突出,在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与领先位置的美国仍有差距。

东壁科技数据创始人、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吴登生表示,通过梳理全球科技前沿论文的数据,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全球科技的最新发展态势。

他还提到,“2024年,我们一共有3万多篇文章是国际合作产生的,占到42%,说明我们高质量的科研成果还是要通过国际合作,大家优势互补来共同推进科技的进步。”
  

■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中美科技美媒:中国将稀有金属主导地位作为筹码,令科技贸易战升温
2025-01-17 16:17
科技

中国全球高层次科技人才首超美国

报告发现,过去五年,全球高层次科技人才格局历经深刻变革,中美两国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但人才占比走势截然相反。
阮佳琪


在全球科技竞争白热化的当下,科技人才的分布与流动影响着各国的创新实力与发展潜力,对于各国抢占科技制高点至关重要。1月17日,港媒《南华早报》注意到,上周六(11日)在广东深圳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中国全球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数量首次超过美国。

综合新华社、中国日报等报道,以全球129本全学科顶级期刊、2020年至2024年近40万篇论文数据为基础,这份《全球高层次科技人才态势报告》发现,过去五年,全球高层次科技人才格局历经深刻变革,中美两国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但人才占比走势截然相反。

报告显示,美国高层次科技人才数量从2020年的36599人逐年下滑至2024年的31781人,在全球人才库中占比从32.8%降至27.3%。而中国顶尖科学家人数从18805人飙升至32511人,全球份额占比从16.9%跃升至近28%,跃居全球首位。

除中美以外,德国高层次科技人才在5年内保持相对稳定,人才数量略有减少,但整体占比和排名变动微小。英国和法国则呈下滑态势,高层次科技人才数量与占比持续走低。意大利逆势上扬,实现人才数量与占比双增长,成为欧洲科技人才发展的亮点。日本和澳大利亚科技人才规模与占比均有所收缩。

将目标进一步聚焦在活跃高层次科技人才方面,美国以25887人、33.5%的占比位居第一;中国以16968人、22.0%的占比紧随其后;德国、英国、意大利、法国等欧洲国家及日本、瑞士、澳大利亚、西班牙、加拿大等国活跃人才占比超2.0%。

报告认为,综合来看,近五年全球高层次科技人才分布呈现出中国快速崛起、美国相对收缩、德国稳定维持、其他国家波动变化的复杂格局。

而如果从机构视角审视,全球活跃高层次科技人才机构分布则呈现中美主导、多元集中且竞争激烈的局面。

中国科学院凭借3615名高层次科技人才、2.9%的占比位居榜首,远远超过位列二、三位的美国哈佛大学(1683人,1.4%)和斯坦福大学(1208人,1.0%)。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及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所等国际机构在人才竞争中表现卓越,凸显全球科技人才竞争的多元生态。

进一步从国家人才分布角度来看,中国高层次科技人才汇聚于东部沿海及一线城市高校科研机构,雄厚科研实力与充足资金为人才厚植丰沃土壤。美国人才扎堆加利福尼亚州、马萨诸塞州顶尖高校与综合研究机构,英国人才主要栖身牛津、剑桥等顶尖高校及专业研究机构。德国人才则集聚于巴登-符腾堡州、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机构与当地企业、创新园区紧密协同。

港媒指出,和这份报告的发现类似,还有不少分析结果都表明,近年来中美两国的科研实力正在发生变化。

2023年,科技部直属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论文数量首次超越美国,升至全球第一。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及被引用次数也都位居世界首位。

《自然》杂志——西方最负盛名的权威科学期刊之一,在1月发布的最新一期中也指出,几乎一半已发表的研究成果都来自华裔研究人员。这一结果反映了近年来中国科学工作的快速进展。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殷宗军对《南华早报》说,这一趋势并不奇怪,早在几年前就已初显迹象。

“这表明,中国在顶级科学期刊上的贡献越来越接近美国。”他补充说,从经济到国防科技再到科学,中国近年来取得的进步是全方位的。

值得一提的是,据《南华早报》报道,这份《全球高层次科技人才态势报告》依托同日发布的“东壁指数”(Dongbi Index)全球全学科顶级期刊列表。这是中国机构首次自主系统创立的全球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以中国视角对国际学术期刊进行遴选和排名,构建更契合中国科技发展需求的科研评价体系。

据介绍,“东壁指数”全球全学科顶级期刊列表由深圳东壁科技数据有限公司发布、武汉大学数据智能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共包含129本全学科顶级期刊。除综合性分类外,列表设有物理学、化学、地球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医学和经济管理科学六个领域。

“十四五”以来,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新型研发机构数量超过2400家,高被引论文数保持世界第二位。但中国科技力量的崛起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国际学术话语权。

长期以来,中国科研人员所依赖的科技文献数据库平台主要源自欧美,如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等,符合中国科技发展需求的科研评价指标体系一直有待完善,这制约了我国原始创新能力提升。

“我国长期缺乏有影响力、被国际认可的期刊列表。”武汉大学数据智能研究院院长李纲表示,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是学术领域国际话语权的一种体现。如果缺乏这一话语权,打造有影响力的国际期刊会面临阻碍,国内部分科研成果也容易受到忽视。

李纲还说,新的期刊列表能够让更广泛的国际上的科学家们、学术同行们去了解、接受中国的学术期刊,从而对国家科技发展起到基础性支撑作用。

从事国际科学合作四十年的管理者,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国际合作与境外事务委员会主任曹京华,也对央广“国际在线”表示,“国际标准确实有一些漏洞,由于主导权不在我们手里,我们无法进行及时调整和修正,这种情况实际上是严重制约我国的科研工作。中国视角的顶级期刊列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国际机构在期刊评价上的垄断,弥补了这个空白。”

新华社报道指出,从中国视角出发建设高质量期刊评价标准及相应的科技文献数据平台,对于确保中国科技战略安全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另据央视新闻报道,迄今已有超1亿条期刊的元数据被自主采集和整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质量科技文献索引数据库基本建成。在2025年底之前,团队还将发布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工程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领域的期刊列表,最终形成中国人自己的科技期刊评价体系。

同日发布的还有《全球科学论文分析报告》。通过对全球129本全学科顶级期刊2024年刊登的8.6万余篇论文的整理分析,撰写团队发现,2024年研究最热的主题为“拓扑量子态与新材料研究”。

此外,生命科学领域的核酸复制与蛋白质结构相互作用研究等主题、物理学领域的星系形成与分子气体排放研究等主题、化学领域的手性光学有机材料与量子发光研究等主题,分别构成各自领域的十大研究热点。

报告还显示,全球科研机构的高质量科技论文产出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中国在物理、化学及地球环境科学表现突出,在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与领先位置的美国仍有差距。

东壁科技数据创始人、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吴登生表示,通过梳理全球科技前沿论文的数据,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全球科技的最新发展态势。

他还提到,“2024年,我们一共有3万多篇文章是国际合作产生的,占到42%,说明我们高质量的科研成果还是要通过国际合作,大家优势互补来共同推进科技的进步。”
  

■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