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4-12-22 07:53
科技

苹果没能做成的这个功能,成了国产厂商的新杀手锏

被大众遗忘的轻 App。
手机苹果安卓
苏伟鸿


今年以来,不少国产 Android 厂商都在捣鼓如何「打通」苹果生态,实现文件互传、镜像操作等等操作,有些甚至比苹果自家自己做得更好。

其中值得说道说道的,或许是 OPPO 这家,主打类似 AirDrop 的体验,甚至还做了类似 iPhone「互碰互传」的功能。

原本我也不太相信 OPPO 能神奇地「破解」封闭的苹果生态,但当我把 iPhone 和「OPhone」头头相抵后,iPhone 居然真的有所反应,弹出了一个「轻 App」的窗口,可以直通「O+ 互联」应用连接两台手机,省去平时互传时需要多个触控步骤。

这个实现方式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没想到 OPPO 居然把这个可能苹果自己都已经遗忘的功能,用来「曲线救国」,实现一碰互传。

发布 4 年就冷了 4 年,苹果这个轻 App 到底行不行?

被遗忘的轻App

「轻 App」在 4 年前的 iOS 14 上首次亮相,允许 iPhone 用户使用 App Store 中已上架应用的部分功能,而不需要下载一个完整的应用。

听起来有点像微信小程序,其实使用场景也比较类似,平时我们都用微信扫码骑共享单车、点餐,而轻 App 除了扫码之外还有 NFC 一碰呼出的方式。

不过,与用户可以主动搜索、选取的微信小程序不同,用户几乎无法主动从 iPhone 中主动搜索和获取想用的轻 App。

从苹果对这个功能的命名来看,App Clips(应用片段)的定义是从完整的 App 中「剪」出来了部分功能提供给用户,而不是在尽可能小的应用体积内实现更全面的功能。

因此,这个功能更适合一些线下场景,比如在一些私人开设的小餐馆中,刷出对应的美团界面进行点餐,又或者在超市中快速获取商品相关信息和评价。

但如果你想找些类似文档、智能问卷的轻 App 来轻办公,或者想人在家中坐就想用轻 App 来点杯咖啡,这些都不是它能完成任务。

毕竟苹果的收入中很大一笔流水就是通过 App Store 抽成,这是轻 App 无法实现的,为了避免用户只用轻 App 而不下完整 App,苹果对轻 App 的权限卡得很死,几乎不能获取任何数据和权限,这也无疑打击了开发者的积极性。

加上轻 App 只适用于 iPhone 生态,开发者和商家的适配积极性也不高。国内有更强适用性并且已经完全发育的微信小程序生态,国外的情况稍好一点,但总体也处于不温不热的尴尬地带。

对于这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功能,苹果其实也并不算太上心,发布后的 4 个 iOS 版本中,苹果都几乎没有对这个功能进行任何优化和更新,也鲜少见到相关的宣传和推广行动。

强如苹果都没能做起来这个理念,却在今年,被两家国内的头部大厂捡起发力了。

国产版「轻App」,背后都是服务直达

你用过支付宝「碰一下」支付了吗?

结账的时候,只需要解锁手机碰一碰相关的设备或者 NFC 标签,就能快速使用支付宝完成支付,无需像以往那样打开应用出示付款码,支持 iPhone、Android 和华为原生鸿蒙手机。

原理和普通的 NFC 支付类似,只是走的是支付宝而不是电子银行卡。

表面看起来,像是支付宝想以此实现对微信支付的「弯道超车」,但支付宝的野心不仅于此。

实际上,「碰一下」不局限于支付,一些餐厅点餐也可以「碰一下」桌上的标签,直接跳转点餐界面;一些小区的门禁也配备了 NFC 标签,用户「碰一下」就能开门。支付宝还在探索「碰一下」进景区、「碰一下」住酒店等等场景。

看起来是不是很熟悉?没错,这和上文提到的苹果轻 App 其实惊人相似,除了支付,其实都是直接打开相应的支付宝小程序和对应页面。

有意思的是,由于苹果严格的 NFC 权限政策,iPhone 上的「碰一下」是靠呼出支付宝「轻 App」再跳转完整应用实现的。

虽然国民度极高,但支付宝在大家的眼中更像是一个金融、理财的电子钱包,即使有着相当丰富的小程序生态,我们在日常衣食住行中,也还是倾向于打开更生活化一点的微信。

根据 Quest Mobile 统计数据,微信小程序月活在 9 亿以上,而支付宝小程序月活在 6.5 亿附近浮动;更显著的差距是,支付宝小程序的交易次数仅为微信小程序的 16%。

所以,「碰一下」更像是支付宝力图转型一步棋,通过更便捷的「服务直达」方式,让更多人愿意去使用支付宝小程序,形成习惯,扩展支付宝的服务边界。

为了避免重蹈轻 App 的覆辙,支付宝下足力气推广「碰一下」服务,用户方面大量派发减免优惠,商家方面则主动上门推广并免费安装设备,付款现阶段不仅不抽佣金,还提供一定的奖励金。

由于依托的就是自己的小程序生态,支付宝不用担心服务直达会发生和「完整 App」左右互搏的两难境地。

而对于另一家也在做「轻 App」的商家——华为来说,其鸿蒙「元服务」的情况要更复杂一点。

元服务就像是鸿蒙系统的「小程序」,或者 Android 联盟前几年在搞的「快应用」,用户不需要下载安装整个 App,直接点开就能使用。

和苹果轻 App 不同的是,在华为应用商店中,有一个专门的子页面供用户去寻找、获取相应的元服务。

比较好用的是,当用户在全局搜索输入类似「电影票」「话费」「快递」等具体的行为,系统会自动建议相关的元服务,用户即点可以即用,无需提前安装 App。

乍一看,元服务好像和华为自己参与建设的「快应用」没什么区别,但对比使用,就能发现一个细节。

在快应用中,用户需要分别登录每一个平台的账号,才能使用。也就是说,点开美团首先要输入美团账号登录,点开猫眼买票要登录猫眼账号,点开快递 100 要输入手机号。

而所有的元服务,都能直接拉取华为账号的信息,一点就能授权,无需逐个应用逐个应用地输入账号密码。

不止于此,华为还表示会将元服务集成到系统 AI 助手「小艺」之中,以后跟小艺说一声「买飞机票」,它就能快速调取相关的元服务卡片,帮助用户快速买票。

由于华为原生鸿蒙应用生态还在发育当中,开发者可以同步开发完整应用和元服务,又或者在应用上线之前先推出开发难度更低的元服务过渡,并且还能快速将现成的的微信小程序进行转换。

App的消亡

12年前,著名设计公司「青蛙设计」的创意总监 Scott Jenson,就大胆做出预言:未来 App 必然消亡。

在 Jenson 的设想中,未来会有一种智能发现服务,当你与现实世界交互,手机就能实时通过蓝牙、NFC、GPS 和 Wi-Fi 等方式,知道你现在需要什么样的服务,通过轻量级应用的方式提供。

没错,这位创意总监,可以说是提前 8 年预判了苹果会推出的功能。

当然,Jenson 也认为,这将会是一个非常漫长、渐进式的功能。12 年后的今天,App 依旧贯穿了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们数字交互的核心体验。

但今年开始,乘着人工智能的东风,更多人在探索直达服务交互的可能性。

例如野心不小的 AI 设备 Rabbit R1,完全抛弃应用和触控交互界面,通过让 AI 模型在后台服务器模拟人类操控应用的形式,让用户张张嘴就能实现所有服务。

但现实和理想不小的差距。Rabbit R1 不仅受到了 AI 能力水平的限制,还容易受到 App 「你是人类吗」验证的阻挠,因此基本不可用。

不过,失败的是 Rabbit R1 这个产品,更多厂商借助 AI 的力量,在探索如何用语言、动作等「自然交互」,取代目前手机操作系统和 App 的「图形交互」。

文字、图片生成已经卷得大差不差,今年的手机、AI 厂商都开始捣鼓「手机 AI 智能体」,用户用口头语音发出指令,AI 就能模仿人类操作手机。

比如,安装了智谱 AutoGLM 大模型的手机,告诉它一句「帮我打卡微博超话」,手机就会像「自动驾驶」一般自动打开微博进行一系列琐碎的操作。像国内几大手机品牌,以及苹果,都在探索类似的 AI 能力。

只是目前的 AI 智能体,虽然确实能一嘴直达服务,但再怎么发展,都无法突破本地应用这个天花板,无法实现更多可能性。

这时候,就该让轻 App、元服务这些功能大显身手了。

其实早在 10 年前的 iOS 8 上,苹果已经开始布局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直达能力,靠近星巴克、Apple Store、火车站等,对应的 App 就会自动在锁屏弹出,现在也演变到靠近机场,直接一步到位推送登机牌。

而结合了 AI 意图识别能力,轻 App 更适合这种线下的场景,还能减少推广难题。

我们大可以畅想一下未来的 AI 终端:不需要下载任何应用,而是根据你的场景,自动出现服务:出门上班自动后台预加载好共享单车的轻应用;走进餐馆门口就奉上菜单和网友点评;博物馆参观时,自动推送面前藏品的介绍卡片......

如果用户要主动使用某些服务,则可以利用自然语言与 AI 交互,让系统级 AI 自动选取海量内容库中最适合的一个,并以智能体的形式,自动完成用户的要求。

也就是说,手机无需安装任何 App,但能通过 AI 快速调用现存所有平台的服务,真正变成「全能」。

要实现这种服务即取即用的形式,还需要一个能登录、贯穿所有服务的系统级账号,这也是苹果、华为、支付宝以及微信这些一体性较强的生态的优势。

「元服务」集成于「原生智能」小艺助手,已经能实现一小部分上述的场景;而支付宝今年推出的智能体「支小宝」,在支付宝小程序生态中也颇如鱼得水。

苹果有系统级的 Apple 智能,有轻 App,但目前还没看出这家科技巨头结合两者的想法。

在 App Store 诞生 16 年后的今天,我们手头上的 App 越来越臃肿,一个听歌的 App 能来交友,一个看天气的 App 能用来买东西......这不仅挤占了我们手机的物理资源,也让交互变得更复杂,并且 App 和 App 之间仿佛一个个孤岛,数据难以互通。

苹果的应对方式是围绕「服务直达」做文章:实时活动和桌面组件,让你不需要打开 App 也能获取信息;能力更强的快捷指令,将复杂的操作减少到一次点击;以及「去 App」化的轻 App ,本身也被苹果寄托了类似的愿景。

App 终将成为历史,App Store 也会有「倒闭」的那一天,服务直达更有可能通向自然交互的未来。轻 App 可以说是起了个大早,至于能不能赶上这波交互换代的风潮,就看苹果抓不抓得住机会了。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 普京2
    普京暗示不急于结束乌克兰战争

    在年度电视直播活动中,普京似乎并不急于结束乌克兰战争,而是试图展现俄罗斯的实力。另一方面,特朗普已誓言要确保尽快结束这场冲突。


  • 前极越中层人士发声:夏一平原本没有通过面试
    2025,互联网巨头放弃造车?

    “大腿”意兴阑珊,极越们纷纷崩盘。


  • 澳门防疫措施升级-将关闭酒吧影院并暂停餐厅堂食服务
    澳门回归25年的“变”与“不变”

    卓泽林、周文伟:这25载见证了澳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面貌,书写了教育文化保障水平上升的新阶段,勾勒了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新机遇。


  • 刷新世界纪录!“九章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研制成功
    量子软件时代已经开启

    对于有着长开发周期的某些早期采用者来说,尤其是在金融、能源和生命科学等领域,量子技术已经足够成熟,可以开始应用于实际工作了。


  • 蚂蚁集团推进结构重组 蚂蚁国际、OceanBase和蚂蚁数科分别成立董事会
    蚂蚁集团:目前没有上市计划

    蚂蚁集团表示,该公司目前没有上市计划,在公开表态中还反驳了社交媒体上传播的“借壳上市”说法。


  • vivo手机
    vivo“蓝科技”对决苹果“绿巨人”

    周掌柜:本文分析探讨一个几乎困扰所有很多企业的长期难题:中国品牌如何用差异化、本地化策略化解国际领先企业的先发优势?


  • 特朗普发表胜选感言:上帝饶了我一命是有原因的
    仇恨政治与民主党的失败

    刘远举:技术和经济的底层逻辑是合作、开放。所以,要想在现实中获得生产力、发展、技术创新,从而获得生存与发展,必然要抛弃仇恨。


  • 美联储为9月降息进一步打开大门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 点阵图将明年降息次数预估下调至两次

    彭博调查的大多数经济学家此前预计,点阵图预估中值将指向明年进行三次降息;美联储对明年年底通胀率的预测中值从9月的2.1%升至2.5%。


  • GPT-4首次亮相,在消费办公工具人工智能的竞赛中,谷歌击败微软
    谷歌旗下公司发布新款视频生成器,分辨率超Sora

    DeepMind的新Veo 2人工智能视频生成器以4K分辨率超越了OpenAI的Sora模型。


  • 马斯克要开除美国77%公务员,约1771万人
    美媒:中美关系需要“马斯克+斯威夫特”

    美国需要更多的马斯克,让更多本土制造商在美国制造大件产品,减少进口。中国应该让年轻人有更多机会花钱购买国外制造的娱乐和消费品。


  • 普京2
    普京暗示不急于结束乌克兰战争

    在年度电视直播活动中,普京似乎并不急于结束乌克兰战争,而是试图展现俄罗斯的实力。另一方面,特朗普已誓言要确保尽快结束这场冲突。


  • 前极越中层人士发声:夏一平原本没有通过面试
    2025,互联网巨头放弃造车?

    “大腿”意兴阑珊,极越们纷纷崩盘。


  • 澳门防疫措施升级-将关闭酒吧影院并暂停餐厅堂食服务
    澳门回归25年的“变”与“不变”

    卓泽林、周文伟:这25载见证了澳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面貌,书写了教育文化保障水平上升的新阶段,勾勒了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新机遇。


  • 刷新世界纪录!“九章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研制成功
    量子软件时代已经开启

    对于有着长开发周期的某些早期采用者来说,尤其是在金融、能源和生命科学等领域,量子技术已经足够成熟,可以开始应用于实际工作了。


手机苹果安卓
2024-12-22 07:53
科技

苹果没能做成的这个功能,成了国产厂商的新杀手锏

被大众遗忘的轻 App。
苏伟鸿


今年以来,不少国产 Android 厂商都在捣鼓如何「打通」苹果生态,实现文件互传、镜像操作等等操作,有些甚至比苹果自家自己做得更好。

其中值得说道说道的,或许是 OPPO 这家,主打类似 AirDrop 的体验,甚至还做了类似 iPhone「互碰互传」的功能。

原本我也不太相信 OPPO 能神奇地「破解」封闭的苹果生态,但当我把 iPhone 和「OPhone」头头相抵后,iPhone 居然真的有所反应,弹出了一个「轻 App」的窗口,可以直通「O+ 互联」应用连接两台手机,省去平时互传时需要多个触控步骤。

这个实现方式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没想到 OPPO 居然把这个可能苹果自己都已经遗忘的功能,用来「曲线救国」,实现一碰互传。

发布 4 年就冷了 4 年,苹果这个轻 App 到底行不行?

被遗忘的轻App

「轻 App」在 4 年前的 iOS 14 上首次亮相,允许 iPhone 用户使用 App Store 中已上架应用的部分功能,而不需要下载一个完整的应用。

听起来有点像微信小程序,其实使用场景也比较类似,平时我们都用微信扫码骑共享单车、点餐,而轻 App 除了扫码之外还有 NFC 一碰呼出的方式。

不过,与用户可以主动搜索、选取的微信小程序不同,用户几乎无法主动从 iPhone 中主动搜索和获取想用的轻 App。

从苹果对这个功能的命名来看,App Clips(应用片段)的定义是从完整的 App 中「剪」出来了部分功能提供给用户,而不是在尽可能小的应用体积内实现更全面的功能。

因此,这个功能更适合一些线下场景,比如在一些私人开设的小餐馆中,刷出对应的美团界面进行点餐,又或者在超市中快速获取商品相关信息和评价。

但如果你想找些类似文档、智能问卷的轻 App 来轻办公,或者想人在家中坐就想用轻 App 来点杯咖啡,这些都不是它能完成任务。

毕竟苹果的收入中很大一笔流水就是通过 App Store 抽成,这是轻 App 无法实现的,为了避免用户只用轻 App 而不下完整 App,苹果对轻 App 的权限卡得很死,几乎不能获取任何数据和权限,这也无疑打击了开发者的积极性。

加上轻 App 只适用于 iPhone 生态,开发者和商家的适配积极性也不高。国内有更强适用性并且已经完全发育的微信小程序生态,国外的情况稍好一点,但总体也处于不温不热的尴尬地带。

对于这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功能,苹果其实也并不算太上心,发布后的 4 个 iOS 版本中,苹果都几乎没有对这个功能进行任何优化和更新,也鲜少见到相关的宣传和推广行动。

强如苹果都没能做起来这个理念,却在今年,被两家国内的头部大厂捡起发力了。

国产版「轻App」,背后都是服务直达

你用过支付宝「碰一下」支付了吗?

结账的时候,只需要解锁手机碰一碰相关的设备或者 NFC 标签,就能快速使用支付宝完成支付,无需像以往那样打开应用出示付款码,支持 iPhone、Android 和华为原生鸿蒙手机。

原理和普通的 NFC 支付类似,只是走的是支付宝而不是电子银行卡。

表面看起来,像是支付宝想以此实现对微信支付的「弯道超车」,但支付宝的野心不仅于此。

实际上,「碰一下」不局限于支付,一些餐厅点餐也可以「碰一下」桌上的标签,直接跳转点餐界面;一些小区的门禁也配备了 NFC 标签,用户「碰一下」就能开门。支付宝还在探索「碰一下」进景区、「碰一下」住酒店等等场景。

看起来是不是很熟悉?没错,这和上文提到的苹果轻 App 其实惊人相似,除了支付,其实都是直接打开相应的支付宝小程序和对应页面。

有意思的是,由于苹果严格的 NFC 权限政策,iPhone 上的「碰一下」是靠呼出支付宝「轻 App」再跳转完整应用实现的。

虽然国民度极高,但支付宝在大家的眼中更像是一个金融、理财的电子钱包,即使有着相当丰富的小程序生态,我们在日常衣食住行中,也还是倾向于打开更生活化一点的微信。

根据 Quest Mobile 统计数据,微信小程序月活在 9 亿以上,而支付宝小程序月活在 6.5 亿附近浮动;更显著的差距是,支付宝小程序的交易次数仅为微信小程序的 16%。

所以,「碰一下」更像是支付宝力图转型一步棋,通过更便捷的「服务直达」方式,让更多人愿意去使用支付宝小程序,形成习惯,扩展支付宝的服务边界。

为了避免重蹈轻 App 的覆辙,支付宝下足力气推广「碰一下」服务,用户方面大量派发减免优惠,商家方面则主动上门推广并免费安装设备,付款现阶段不仅不抽佣金,还提供一定的奖励金。

由于依托的就是自己的小程序生态,支付宝不用担心服务直达会发生和「完整 App」左右互搏的两难境地。

而对于另一家也在做「轻 App」的商家——华为来说,其鸿蒙「元服务」的情况要更复杂一点。

元服务就像是鸿蒙系统的「小程序」,或者 Android 联盟前几年在搞的「快应用」,用户不需要下载安装整个 App,直接点开就能使用。

和苹果轻 App 不同的是,在华为应用商店中,有一个专门的子页面供用户去寻找、获取相应的元服务。

比较好用的是,当用户在全局搜索输入类似「电影票」「话费」「快递」等具体的行为,系统会自动建议相关的元服务,用户即点可以即用,无需提前安装 App。

乍一看,元服务好像和华为自己参与建设的「快应用」没什么区别,但对比使用,就能发现一个细节。

在快应用中,用户需要分别登录每一个平台的账号,才能使用。也就是说,点开美团首先要输入美团账号登录,点开猫眼买票要登录猫眼账号,点开快递 100 要输入手机号。

而所有的元服务,都能直接拉取华为账号的信息,一点就能授权,无需逐个应用逐个应用地输入账号密码。

不止于此,华为还表示会将元服务集成到系统 AI 助手「小艺」之中,以后跟小艺说一声「买飞机票」,它就能快速调取相关的元服务卡片,帮助用户快速买票。

由于华为原生鸿蒙应用生态还在发育当中,开发者可以同步开发完整应用和元服务,又或者在应用上线之前先推出开发难度更低的元服务过渡,并且还能快速将现成的的微信小程序进行转换。

App的消亡

12年前,著名设计公司「青蛙设计」的创意总监 Scott Jenson,就大胆做出预言:未来 App 必然消亡。

在 Jenson 的设想中,未来会有一种智能发现服务,当你与现实世界交互,手机就能实时通过蓝牙、NFC、GPS 和 Wi-Fi 等方式,知道你现在需要什么样的服务,通过轻量级应用的方式提供。

没错,这位创意总监,可以说是提前 8 年预判了苹果会推出的功能。

当然,Jenson 也认为,这将会是一个非常漫长、渐进式的功能。12 年后的今天,App 依旧贯穿了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们数字交互的核心体验。

但今年开始,乘着人工智能的东风,更多人在探索直达服务交互的可能性。

例如野心不小的 AI 设备 Rabbit R1,完全抛弃应用和触控交互界面,通过让 AI 模型在后台服务器模拟人类操控应用的形式,让用户张张嘴就能实现所有服务。

但现实和理想不小的差距。Rabbit R1 不仅受到了 AI 能力水平的限制,还容易受到 App 「你是人类吗」验证的阻挠,因此基本不可用。

不过,失败的是 Rabbit R1 这个产品,更多厂商借助 AI 的力量,在探索如何用语言、动作等「自然交互」,取代目前手机操作系统和 App 的「图形交互」。

文字、图片生成已经卷得大差不差,今年的手机、AI 厂商都开始捣鼓「手机 AI 智能体」,用户用口头语音发出指令,AI 就能模仿人类操作手机。

比如,安装了智谱 AutoGLM 大模型的手机,告诉它一句「帮我打卡微博超话」,手机就会像「自动驾驶」一般自动打开微博进行一系列琐碎的操作。像国内几大手机品牌,以及苹果,都在探索类似的 AI 能力。

只是目前的 AI 智能体,虽然确实能一嘴直达服务,但再怎么发展,都无法突破本地应用这个天花板,无法实现更多可能性。

这时候,就该让轻 App、元服务这些功能大显身手了。

其实早在 10 年前的 iOS 8 上,苹果已经开始布局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直达能力,靠近星巴克、Apple Store、火车站等,对应的 App 就会自动在锁屏弹出,现在也演变到靠近机场,直接一步到位推送登机牌。

而结合了 AI 意图识别能力,轻 App 更适合这种线下的场景,还能减少推广难题。

我们大可以畅想一下未来的 AI 终端:不需要下载任何应用,而是根据你的场景,自动出现服务:出门上班自动后台预加载好共享单车的轻应用;走进餐馆门口就奉上菜单和网友点评;博物馆参观时,自动推送面前藏品的介绍卡片......

如果用户要主动使用某些服务,则可以利用自然语言与 AI 交互,让系统级 AI 自动选取海量内容库中最适合的一个,并以智能体的形式,自动完成用户的要求。

也就是说,手机无需安装任何 App,但能通过 AI 快速调用现存所有平台的服务,真正变成「全能」。

要实现这种服务即取即用的形式,还需要一个能登录、贯穿所有服务的系统级账号,这也是苹果、华为、支付宝以及微信这些一体性较强的生态的优势。

「元服务」集成于「原生智能」小艺助手,已经能实现一小部分上述的场景;而支付宝今年推出的智能体「支小宝」,在支付宝小程序生态中也颇如鱼得水。

苹果有系统级的 Apple 智能,有轻 App,但目前还没看出这家科技巨头结合两者的想法。

在 App Store 诞生 16 年后的今天,我们手头上的 App 越来越臃肿,一个听歌的 App 能来交友,一个看天气的 App 能用来买东西......这不仅挤占了我们手机的物理资源,也让交互变得更复杂,并且 App 和 App 之间仿佛一个个孤岛,数据难以互通。

苹果的应对方式是围绕「服务直达」做文章:实时活动和桌面组件,让你不需要打开 App 也能获取信息;能力更强的快捷指令,将复杂的操作减少到一次点击;以及「去 App」化的轻 App ,本身也被苹果寄托了类似的愿景。

App 终将成为历史,App Store 也会有「倒闭」的那一天,服务直达更有可能通向自然交互的未来。轻 App 可以说是起了个大早,至于能不能赶上这波交互换代的风潮,就看苹果抓不抓得住机会了。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