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于2023年3月发布了一份关于中国作为国际最后贷款人角色的论文。根据这篇论文,“一带一路”的大量项目缺乏经济可行性,未能产生预期利润,在偿还贷款方面遇到挑战,最终迫使中国提供救助;仅在2016-2021五年间,中国的救援贷款就超过了 1850 亿美元,几乎全部贷给 “一带一路 ”债务国(Horn et al. 2023)。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特勒贝希(Christoph Trebesch)是该论文作者之一,他在2024年6月27日于德国柏林举行的一次学术会议上做了题为《“一带一路”的财务回报》报告,其结论是:在狭义的财务意义上,“一带一路”不赚不亏(no gain, no loss);但从长期来看,将会出现更多无法偿还债务的情况(defaults)(Trebesch 2024)。
这些声音虽然刺耳,但不乏合理性。那么,“一带一路”经济效率欠佳的原因何在?很大程度上在于“一带一路”的实施主体主要是国有企业。世界银行在2019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有3116个 “一带一路 ”项目涉及中央国企,占在建或规划基础设施项目的50%,占合同金额的 70%(World Bank 2019,80-81)。除了大部分“一带一路”项目由国有企业实施外,项目融资也大多来自国有银行,包括政策银行和商业银行(World Bank 2019,80-81)。由此可见,中国的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而非私营企业,主导了大部分 “一带一路”项目。与追逐利润的私营企业不同,国有企业和银行受政治意志影响大于经济理性驱动,这不可避免对“一带一路”的经济效率有所拖累。
中国的对外影响力十余年来大幅提升,这也与“一带一路”密切相关。在全球叙事层面,“一带一路”已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根据比利时布鲁盖尔研究所在2024年11月发布的一项最新报告,“一带一路”对联合国讨论的影响和塑造,远远超过任何西方倡议,包括与“一带一路”直接竞争的欧盟“全球门户”项目(Global Gateway)(García-Herrero,Storella,and Weil 2024)。
中亚的情况与东南亚有所不同。自 2013 年“一带一路”问世以来,中国一直通过该项目对中亚各国投入巨资,这自然提高了该地区人们对中国的关注度,但却不一定增强了中国的影响力。长期调查中亚地区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的智库“中亚晴雨表”(Central Asia Barometer,CAB)在2024年11月发布了一份报告,揭示了四个中亚国家公众从2017年到2023年的对华态度。在哈萨克斯坦,公众对中国的看法一直很积极,但在2017年春季达到81.7%的高点后,在2021年秋季下降到50.1%;吉尔吉斯斯坦的情况与哈萨克斯坦类似,好感度在2018年春季达到接近75%的高点,但在2019年春季跌到50.3%的低点;在土库曼斯坦,对中国持正面评价的人占压倒多数,但好感度一直在稳步下降,从2021年秋季的80.5%下降到2023年底的不到71.6%;在乌兹别克斯坦,一开始受访者对中国持正面评价的人数居多,但在2022年秋季急剧下降至35.2%,此后这一趋势一直持续(Neafie et al. 2024)。
有研究显示,中亚各国一方面被中国的经济项目和教育机会所吸引,但另一方面也存在持续的反华情绪,他们担心对中国的债务依赖增加,也对中国的人口和文化扩张保持警惕(Vakulchuk and Overland 2019)。从长远看,“一带一路”为增强中国影响力奠定了基础;但如果缺乏透明度和良好治理,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对中亚投入越大,就越可能面临公众更多抵制。
与亚洲等发展中国家集中的区域形成鲜明对比,“一带一路”在西方国家斩获较少,因而对增强中国影响力贡献甚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几位学者的一篇论文认为,“一带一路 ”并未增强中国在所谓“先进工业化民主国家”的影响力(Atkins et al. 2023)。这篇论文分析了各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的数据,发现与“非民主”国家相比,“民主”国家加入“一带一路”的可能性要小得多;中国也一直未能利用 “一带一路 ”的吸引力分化发达工业化“民主”国家,这些国家公众整体上对这一倡议仍持怀疑态度(Atkins et al. 2023)。意大利是一个例子,该国是西方七国(G7)中唯一签署“一带一路”备忘录的国家(2019年),但很快就失望了,于是在2023年底退出。
战略效率之中美对比
与中国主要通过经济手段扩大对外影响力不同,美国在冷战结束后由于失去了苏联制衡,其对外政策使用军事手段的门槛显著降低,频率大大增加。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长期陷入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极大地消耗了美国的国力,削弱了其国际声望。美国前国防部长盖茨(Robert Gates)为此大声疾呼,美国外交已经过度军事化,亟需加强使用非军事工具,并找到新的、更具成本效益、风险更小的方式,以在国际上行使美国的权力和领导力(Gates 2022)。美国学者布莱克威尔(Robert Blackwill)和哈里斯(Jennifer Harris)指出,由于美国偏重使用军事手段,地缘经济(Geo-economics)已经成了美国外交一项“失落的艺术”(Blackwill and Harris 2016,1)。
“一带一路”作为一个大战略,之所以采用经济而非军事手段,并非偶然,而是深深植根于中国独特而悠久的战略传统。伟大的中国战略家孙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在其不朽名著《孙子兵法》中指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而西方最著名的军事战略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却断言,“战争就是极致暴力(War is an act of violence pushed to its utmost bounds)。”在台湾著名战略学者林中斌看来,“一带一路”体现了中国“不战而主欧亚非”的大战略,即以快速提升的军事能力为支撑,凭借经济、外交和文化等非军事手段来扩大对外影响力(Lin 2019)。林中斌所言不虚,北京以地缘经济而非地缘政治的方式来推行“一带一路”,在减小阻力的同时扩大了对外影响力,从而使得“一带一路”具备较高的战略效率。
总体而言,北京扬长避短,以地缘经济而非地缘政治手段来实施“一带一路”,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而华盛顿长期以来依仗地缘政治手段来推行其对外政策,忽视了经济和文化手段,已经为此付出沉重代价。但美国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其“印太战略”为此强化了经济维度,推出了“印太经济框架”。在美国压力之下,中国自然不会在地缘政治领域无所作为。因此,美中战略竞争将在三个维度展开: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意识形态。谁能更有效力、更高效率地(more effectively & more efficiently)综合运用所掌握的战略工具,谁就更可能在这场大博弈中赢得优势。
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于2023年3月发布了一份关于中国作为国际最后贷款人角色的论文。根据这篇论文,“一带一路”的大量项目缺乏经济可行性,未能产生预期利润,在偿还贷款方面遇到挑战,最终迫使中国提供救助;仅在2016-2021五年间,中国的救援贷款就超过了 1850 亿美元,几乎全部贷给 “一带一路 ”债务国(Horn et al. 2023)。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特勒贝希(Christoph Trebesch)是该论文作者之一,他在2024年6月27日于德国柏林举行的一次学术会议上做了题为《“一带一路”的财务回报》报告,其结论是:在狭义的财务意义上,“一带一路”不赚不亏(no gain, no loss);但从长期来看,将会出现更多无法偿还债务的情况(defaults)(Trebesch 2024)。
这些声音虽然刺耳,但不乏合理性。那么,“一带一路”经济效率欠佳的原因何在?很大程度上在于“一带一路”的实施主体主要是国有企业。世界银行在2019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有3116个 “一带一路 ”项目涉及中央国企,占在建或规划基础设施项目的50%,占合同金额的 70%(World Bank 2019,80-81)。除了大部分“一带一路”项目由国有企业实施外,项目融资也大多来自国有银行,包括政策银行和商业银行(World Bank 2019,80-81)。由此可见,中国的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而非私营企业,主导了大部分 “一带一路”项目。与追逐利润的私营企业不同,国有企业和银行受政治意志影响大于经济理性驱动,这不可避免对“一带一路”的经济效率有所拖累。
中国的对外影响力十余年来大幅提升,这也与“一带一路”密切相关。在全球叙事层面,“一带一路”已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根据比利时布鲁盖尔研究所在2024年11月发布的一项最新报告,“一带一路”对联合国讨论的影响和塑造,远远超过任何西方倡议,包括与“一带一路”直接竞争的欧盟“全球门户”项目(Global Gateway)(García-Herrero,Storella,and Weil 2024)。
中亚的情况与东南亚有所不同。自 2013 年“一带一路”问世以来,中国一直通过该项目对中亚各国投入巨资,这自然提高了该地区人们对中国的关注度,但却不一定增强了中国的影响力。长期调查中亚地区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的智库“中亚晴雨表”(Central Asia Barometer,CAB)在2024年11月发布了一份报告,揭示了四个中亚国家公众从2017年到2023年的对华态度。在哈萨克斯坦,公众对中国的看法一直很积极,但在2017年春季达到81.7%的高点后,在2021年秋季下降到50.1%;吉尔吉斯斯坦的情况与哈萨克斯坦类似,好感度在2018年春季达到接近75%的高点,但在2019年春季跌到50.3%的低点;在土库曼斯坦,对中国持正面评价的人占压倒多数,但好感度一直在稳步下降,从2021年秋季的80.5%下降到2023年底的不到71.6%;在乌兹别克斯坦,一开始受访者对中国持正面评价的人数居多,但在2022年秋季急剧下降至35.2%,此后这一趋势一直持续(Neafie et al. 2024)。
有研究显示,中亚各国一方面被中国的经济项目和教育机会所吸引,但另一方面也存在持续的反华情绪,他们担心对中国的债务依赖增加,也对中国的人口和文化扩张保持警惕(Vakulchuk and Overland 2019)。从长远看,“一带一路”为增强中国影响力奠定了基础;但如果缺乏透明度和良好治理,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对中亚投入越大,就越可能面临公众更多抵制。
与亚洲等发展中国家集中的区域形成鲜明对比,“一带一路”在西方国家斩获较少,因而对增强中国影响力贡献甚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几位学者的一篇论文认为,“一带一路 ”并未增强中国在所谓“先进工业化民主国家”的影响力(Atkins et al. 2023)。这篇论文分析了各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的数据,发现与“非民主”国家相比,“民主”国家加入“一带一路”的可能性要小得多;中国也一直未能利用 “一带一路 ”的吸引力分化发达工业化“民主”国家,这些国家公众整体上对这一倡议仍持怀疑态度(Atkins et al. 2023)。意大利是一个例子,该国是西方七国(G7)中唯一签署“一带一路”备忘录的国家(2019年),但很快就失望了,于是在2023年底退出。
战略效率之中美对比
与中国主要通过经济手段扩大对外影响力不同,美国在冷战结束后由于失去了苏联制衡,其对外政策使用军事手段的门槛显著降低,频率大大增加。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长期陷入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极大地消耗了美国的国力,削弱了其国际声望。美国前国防部长盖茨(Robert Gates)为此大声疾呼,美国外交已经过度军事化,亟需加强使用非军事工具,并找到新的、更具成本效益、风险更小的方式,以在国际上行使美国的权力和领导力(Gates 2022)。美国学者布莱克威尔(Robert Blackwill)和哈里斯(Jennifer Harris)指出,由于美国偏重使用军事手段,地缘经济(Geo-economics)已经成了美国外交一项“失落的艺术”(Blackwill and Harris 2016,1)。
“一带一路”作为一个大战略,之所以采用经济而非军事手段,并非偶然,而是深深植根于中国独特而悠久的战略传统。伟大的中国战略家孙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在其不朽名著《孙子兵法》中指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而西方最著名的军事战略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却断言,“战争就是极致暴力(War is an act of violence pushed to its utmost bounds)。”在台湾著名战略学者林中斌看来,“一带一路”体现了中国“不战而主欧亚非”的大战略,即以快速提升的军事能力为支撑,凭借经济、外交和文化等非军事手段来扩大对外影响力(Lin 2019)。林中斌所言不虚,北京以地缘经济而非地缘政治的方式来推行“一带一路”,在减小阻力的同时扩大了对外影响力,从而使得“一带一路”具备较高的战略效率。
总体而言,北京扬长避短,以地缘经济而非地缘政治手段来实施“一带一路”,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而华盛顿长期以来依仗地缘政治手段来推行其对外政策,忽视了经济和文化手段,已经为此付出沉重代价。但美国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其“印太战略”为此强化了经济维度,推出了“印太经济框架”。在美国压力之下,中国自然不会在地缘政治领域无所作为。因此,美中战略竞争将在三个维度展开: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意识形态。谁能更有效力、更高效率地(more effectively & more efficiently)综合运用所掌握的战略工具,谁就更可能在这场大博弈中赢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