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4-11-28 09:15
艺术风尚

AI与时尚:创意的主导权能否交给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正悄然成为创作的一个重要助手,甚至重新定义了创意的边界,设计者们如何做到下笔前胸中先有“意”?
中国高端消费市场降温,全球奢侈品行业入冬
杜若萱


人工智能正悄然成为创作的一个重要助手,甚至重新定义了创意的边界。今年7月,在伦敦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举行的一场Ai与艺术相结合的时装秀上,五位中国香港时装设计师利用Ai时装设计助理系统 AiDA ,根据靳埭强博士五个艺术创作阶段作为蓝本创作出了风格迥异的时装系列。除此之外,世界上第一个通过非接触式手势和身体姿势识别来改变光纤颜色的智能织品——“人工智能光纤布”也亮相该展。

AiDA,是由香港理工大学及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合办的人工智能设计研究所(AiDLab)自主研发设计的一款人工智能服装设计工具,设计师只需要上传个人原创图稿即可在系统内生成匹配其风格的原创时装。它甚至能够通过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让没有绘画或素描技能的初阶设计师也可以开始创造自己的设计。

人工智能光纤布是由AiDLab(人工智能设计研究所),香港理工大学时装及纺织学院教授陈芊瑞博士和她的团队研发。它具有两个独特的功能:配备自建算法的脱机系统和专利的光纤(POF)针织布。这种专利的技术将传统、被动的物料转化成直觉和交互式智能织物,可以实时制定光纤的颜色。

创意的主导权能否交给人工智能?在靳埭强博士看来,他将人工智能视为一种工具,如书法家笔下的毛笔一般,下笔前胸中需有“意”。他相信,使用AI创作时,创作者不能失去自己的主导地位,“不器”是创作的最终目标,设计者不能成为工具的奴隶。

靳埭强博士是国际著名艺术家及水墨画家、国际平面设计大师及靳埭强设计奖创办人,曾获纽约水银金奖等多个国际设计奖项。其作品被德国、丹麦、法国、日本、中国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美术博物馆收藏。1980年,他为中银集团设计了以古钱币为启发的中国银行标志。

在快速发展的科技浪潮中,人工智能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参与艺术的原创性?随着不断推进更智能、更具人性化的人工系统,新的创作者又该如何在这一变革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立足点?记者就这一话题采访了靳埭强博士和陈芊瑞教授,以下是采访实录,

记者: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帮助设计师拓展创作边界,还能为他们提供创新灵感和新的设计路径。您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角色?您认为AI能够为艺术领域带来哪些新的机遇和可能性?

靳埭强:AI是一种高科技的新工具,过去电脑等新科技已经为艺术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而AI作为这一领域的新发展,更是为创作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AI不仅能够思考、学习,还可以自己提出不同的概念,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作为设计创作者和艺术家,我认为,每一个时代都会诞生新的工具和发展领域,艺术家应当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拓宽创作的智慧。然而,这也带来了一些挑战。新工具可能使艺术家面对陌生的挑战,有些人可能不了解如何使用这些工具,甚至在技术层面上,新的工具可能比传统创作更先进,这可能导致不熟悉新技术的艺术家被淘汰。

作为一个创意人,回想我自己的从业经历,我自己学习和教学的过程中也经历过这样的问题,不同时代都有自己的工具更迭。我们要保持开放心态,积极利用这些新工具来推动创新和发展。但是,如果只是懂得怎样操作、怎样学习、怎样使用这些工具,这并不是一个创作人的最终目标。创意人必须了解工具,清楚知道其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它们,而不是它给你什么直接拿来用,这不是创作。我觉得还是要做工具的主人。

我们中国人对工具的理解一直非常清晰且卓越,甚至可以说是划时代的。以毛笔为例,毛笔只是工具,使用它之前需要有创意,而不是盲目依赖笔的性能。用笔应是胸中先有“意”,再通过动笔去创作,而不是仅仅依赖笔给你提供什么功能,这样就变成了“为工具所用”,而不是“用工具”。另外,还有一个概念,自古以来我们讲“必先利其器”,即要做好工具才能做好事。好的工具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但我们也有一句话,“不器”,意思是不要成为工具的奴隶。我们作为创意人,应当是工具的主人,应该利用工具,而不是仅仅接受工具给你带来的效果。即便完成了工作,如果只是简单地按工具的功能来操作,那就失去了创作的真正意义。这就是我对AI的一种核心观念。

记者:在您的艺术创作中,您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探索与创新。从传统的设计理念到现代科技的应用,AI的加入无疑为创作带来了新的视角。对比您早期的作品,您觉得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您的创作发生了哪些变化?

靳埭强:这是我第一次接受AiDLab的邀请。它们有很好的AI工具,他们邀请我将过去水墨画创作的不同阶段的精髓、创意和理念,融入到与年轻设计师们的合作中。我们一共五位,每位选择一个我创作的不同元素,利用AI工具将这些元素转化为时装。这整个过程是我与AI共同工作与学习的过程,也希望通过这个合作,能带领年轻人正确利用AI的方式。我鼓励他们去理解我的创意,并且鼓励他们开放心态,充分利用AI,但我也希望他们能保留自己的创意观点,保持他们过去所建立的创作风格。接着,他们将新工具与我的艺术创意结合,去创作出一系列独特的作品。每个人的发挥都不同,这个过程是非常值得体验的。

记者:从AI辅助设计到生成艺术作品,AI正在逐渐成为创作的一部分。在您看来,人工智能在未来的设计及艺术行业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它是否有潜力重新定义艺术创作的方式,甚至影响创作者与工具之间的关系?

靳埭强:我做创作已经几十年,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学习,也逐步在创作中利用各种工具。这次的案例是我第一次尝试利用AI,但它并不是我所有创作的主力工具。最近,我有两幅水墨作品加入了动态元素,这些都和高科技工具有关系。我与年轻的专家们合作,探索一些创新且不同的工具使用方法。最近,我做了一个大型作品,把传统的水墨画变成了动态影像,叫《龙行天下》,用的是一个巨大的银幕。我和一位香港的新媒体创作专家合作,结合了电脑科技和创意媒体,效果非常震撼,带来了全新的展现空间。我觉得这为我的艺术创作开辟了更新的方向。但即便如此,我也不会放弃传统的工具,因为它们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记者:您认为科技的发展会影响创意的本质吗?

靳埭强:我认为科技的发展对创意的影响是深远的,尤其是在教育领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未来我们在培养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工作者时,不仅要关注科技工具的开发,还要思考如何利用新科技来激发创意的潜力。新工具的引入不仅仅是技术的更新,更是对创意本质的重新定义。所以归回原本,我希望新的创意人不只是学习技巧、工程、科学,同时也应该锻炼他们的心灵和感情。应该心手合一,利用心灵来追求创意。

第二点,我们应锻炼创作能力,领悟艺术创作的本质,思考创意的来源,比如说审美观怎样培养?应该要重视分析、培养批判性思维。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创意人应学会跨界合作,理解并互补各领域的优势,相互融通以实现更好的创作。

最后我觉得,要注意设计伦理。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如果我们不关心大自然、不关心整个宇宙的情况,未来高科技可能会把地球毁掉。我们发展科技的时候不单要关心人,更要关心与我们同一个宇宙里生活的他者。

记者:当下科技的高速发展,AI不断冲击着我们的生活的年代,对刚入行的年轻设计师或是有志从事设计的年轻人,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靳埭强:我觉得年轻人应该有他的特点,就是有好奇心。对新的东西向往,对将来憧憬,我们应该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及吸收能力。同时保持关怀之心,保持开放的态度。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培养自己的主见,发展独特的创作方法。同时,要关心他人,互相合作,推动融合与共创的未来。

记者:在您的研究与实践中,您深入探索了人工智能与纺织品设计的结合。能否介绍一下您的专利项目,特别是如何实现这一结合?

陈芊瑞:我们的研究平台AiDLab是由香港理工大学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CA)共同创建的。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展开了多个与人工智能和设计相结合的项目。例如,今天您将听到黄伟强教授介绍的AiDA系统。AI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不仅仅是将设计师的灵感转化为创意作品,更是在设计过程中提供支持。设计师可以将自己的灵感和草图上传至系统,AI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帮助生成一个服装系列。这不是简单的随机生成,而是基于设计师既有的创意和素材,使每一位设计师都能“训练”自己的AI系统,以更好地服务于个性化创作。除了AiDA系统,我们还开展了其他项目。比如,消费者在布料店时,可能无法识别某种面料。这时,通过我们的AI系统,WiseEye,您只需拍摄面料图片,系统即可自动分析并告诉您这是什么材质。除此之外,我还主导了一个特别的项目——人工智能光纤布。它具有两个功能:配备自建算法的脱机系统和专利的光纤(POF)针织布。布料作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材料,我们一直在思考,是否可以通过新技术,创造出与用户产生互动的全新可能性。人工智能光纤布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AI技术和布料的结合,提升人们对艺术与文化的接触。具体而言,我们的智能光纤布采用了计算机视觉技术,并集成了相机。用户可以通过手势或身体姿势与布料进行互动,从而引发颜色变化。这种交互体验不仅限于服装设计,还可以应用到室内设计和复康产品中。

记者: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它正在改变各个行业的面貌。在您看来,AI在时尚领域最显著的应用有哪些?

陈芊瑞:我认为,人工智能在时尚领域的最大贡献之一,是将其作为设计工具来辅助草图创作。在设计流程、生产环节,甚至在面料的创新方面,AI都能发挥重要作用。虽然AI被视为一种高端技术,但许多人往往忽略了这一点:科技本身是无形的。当AI的影响力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时,往往是难以察觉的,它让生活变得更加流畅、更加便捷,真正的作用在于提升用户体验,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机器存在。

目前以及未来,人工智能的应用将越来越不显眼,它不再只是“可见”的技术,而是以一种无缝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增强我们对产品和体验的感知。我们可能不会直接看到它的存在,但它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记者:时尚设计的流程和创作理念正在不断演变,关于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的讨论也日益升温。您认为未来AI将如何改变这一过程?

陈芊瑞: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我认为人工智能无法取代人类。因为归根结底,时尚的创造和应用都是由人类来推动的。人类本身是多变的,我们总是喜欢新鲜事物和美丽的事物,我们的喜好和想法时刻在变化,这正是我们创造力的源泉。

即使是AI,它也需要依赖人的指引。AI本质上是等待着我们的指令,它可以生成一些内容,但如果没有明确的提示,它不太可能生成一个符合我们需求的结果。AI能够产生创意,但它可能不会完全契合我们的个人品味和需求。我认为,AI和人类的关系应该是合作而非替代。我们需要与AI共同合作,让它成为我们的工具,而非取而代之。

记者:艺术与科技的交融在我们的社会中愈加明显。您如何看待人工智能与各个领域的人文艺术的交集?这对设计师的创作又有何启示?

陈芊瑞: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时代,因为我们能够进行很多跨领域的探索和创新。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过去的传统教学方式通常是针对特定领域的,学生在大学学了什么专业,毕业后就应该从事相关工作。然而现在,这种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我们更注重的是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需求。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具备跨领域的能力,以应对技术和社会的快速变革。例如,以前十年被视为一个完整的“世代”,而如今的技术变革如此迅速,以至于我们必须不断更新我们的知识体系。曾经一年前准备好的教学材料,可能现在就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今天的时代,技术进步的速度非常快,人们对新知识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记者:请问您在开发人工智能光纤布专利项目中遇到了哪些挑战?您认为这个项目中最大的挑战以及这项发明的契机是什么?

陈芊瑞:我们的团队早期一直在研究电子纺织技术,并与复康领域进行了一些合作。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偶然发现了一个问题——在某些特定情境下,像小孩子或者身体虚弱的老人,他们可能会对某种面料产生兴趣,喜欢去摸它,或者拨动布料来进行探索。我们意识到,传统的接触互动方式对于一些特殊群体可能并不合适。因此,我们从复康的角度出发,开始思考如何实现不接触的互动方式,让人们依然能够与面料进行互动。这项发明的核心挑战之一就是如何创造一种无需直接接触的方式,让布料依然能响应用户的动作。我们认为,这种无接触的互动方式不仅能提供即时反馈,还能在不同的使用体验中得到应用,从而增加其多样性。

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合作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特别是在V&A的艺术展上,我们展示了这一人工智能光纤布的技术。我们一直坚信,艺术和文化应该是每个人都能够共同体验的。如果我们能够通过不同的互动方式与这些文化资产合作,将能更丰富我们的体验和理解。

记者:从智能设计到个性化定制,人工智能正在赋予时尚行业新的生命力。作为艺术与设计的先驱,您是否可以分享一下,您对AI在时尚行业应用的期待?

陈芊瑞:我希望未来能够看到更多来自不同领域的人参与到创意过程中。创意应该是属于每个人的,而不仅仅是那些拥有资源或专业知识的人。“设计”本身应该是人人都能轻松接触和尝试的东西,每个人都可以是设计师。这样,大家都能为我们的设计行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中国高端消费市场降温,全球奢侈品行业入冬
2024-11-28 09:15
艺术风尚

AI与时尚:创意的主导权能否交给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正悄然成为创作的一个重要助手,甚至重新定义了创意的边界,设计者们如何做到下笔前胸中先有“意”?
杜若萱


人工智能正悄然成为创作的一个重要助手,甚至重新定义了创意的边界。今年7月,在伦敦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举行的一场Ai与艺术相结合的时装秀上,五位中国香港时装设计师利用Ai时装设计助理系统 AiDA ,根据靳埭强博士五个艺术创作阶段作为蓝本创作出了风格迥异的时装系列。除此之外,世界上第一个通过非接触式手势和身体姿势识别来改变光纤颜色的智能织品——“人工智能光纤布”也亮相该展。

AiDA,是由香港理工大学及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合办的人工智能设计研究所(AiDLab)自主研发设计的一款人工智能服装设计工具,设计师只需要上传个人原创图稿即可在系统内生成匹配其风格的原创时装。它甚至能够通过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让没有绘画或素描技能的初阶设计师也可以开始创造自己的设计。

人工智能光纤布是由AiDLab(人工智能设计研究所),香港理工大学时装及纺织学院教授陈芊瑞博士和她的团队研发。它具有两个独特的功能:配备自建算法的脱机系统和专利的光纤(POF)针织布。这种专利的技术将传统、被动的物料转化成直觉和交互式智能织物,可以实时制定光纤的颜色。

创意的主导权能否交给人工智能?在靳埭强博士看来,他将人工智能视为一种工具,如书法家笔下的毛笔一般,下笔前胸中需有“意”。他相信,使用AI创作时,创作者不能失去自己的主导地位,“不器”是创作的最终目标,设计者不能成为工具的奴隶。

靳埭强博士是国际著名艺术家及水墨画家、国际平面设计大师及靳埭强设计奖创办人,曾获纽约水银金奖等多个国际设计奖项。其作品被德国、丹麦、法国、日本、中国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美术博物馆收藏。1980年,他为中银集团设计了以古钱币为启发的中国银行标志。

在快速发展的科技浪潮中,人工智能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参与艺术的原创性?随着不断推进更智能、更具人性化的人工系统,新的创作者又该如何在这一变革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立足点?记者就这一话题采访了靳埭强博士和陈芊瑞教授,以下是采访实录,

记者: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帮助设计师拓展创作边界,还能为他们提供创新灵感和新的设计路径。您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角色?您认为AI能够为艺术领域带来哪些新的机遇和可能性?

靳埭强:AI是一种高科技的新工具,过去电脑等新科技已经为艺术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而AI作为这一领域的新发展,更是为创作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AI不仅能够思考、学习,还可以自己提出不同的概念,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作为设计创作者和艺术家,我认为,每一个时代都会诞生新的工具和发展领域,艺术家应当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拓宽创作的智慧。然而,这也带来了一些挑战。新工具可能使艺术家面对陌生的挑战,有些人可能不了解如何使用这些工具,甚至在技术层面上,新的工具可能比传统创作更先进,这可能导致不熟悉新技术的艺术家被淘汰。

作为一个创意人,回想我自己的从业经历,我自己学习和教学的过程中也经历过这样的问题,不同时代都有自己的工具更迭。我们要保持开放心态,积极利用这些新工具来推动创新和发展。但是,如果只是懂得怎样操作、怎样学习、怎样使用这些工具,这并不是一个创作人的最终目标。创意人必须了解工具,清楚知道其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它们,而不是它给你什么直接拿来用,这不是创作。我觉得还是要做工具的主人。

我们中国人对工具的理解一直非常清晰且卓越,甚至可以说是划时代的。以毛笔为例,毛笔只是工具,使用它之前需要有创意,而不是盲目依赖笔的性能。用笔应是胸中先有“意”,再通过动笔去创作,而不是仅仅依赖笔给你提供什么功能,这样就变成了“为工具所用”,而不是“用工具”。另外,还有一个概念,自古以来我们讲“必先利其器”,即要做好工具才能做好事。好的工具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但我们也有一句话,“不器”,意思是不要成为工具的奴隶。我们作为创意人,应当是工具的主人,应该利用工具,而不是仅仅接受工具给你带来的效果。即便完成了工作,如果只是简单地按工具的功能来操作,那就失去了创作的真正意义。这就是我对AI的一种核心观念。

记者:在您的艺术创作中,您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探索与创新。从传统的设计理念到现代科技的应用,AI的加入无疑为创作带来了新的视角。对比您早期的作品,您觉得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您的创作发生了哪些变化?

靳埭强:这是我第一次接受AiDLab的邀请。它们有很好的AI工具,他们邀请我将过去水墨画创作的不同阶段的精髓、创意和理念,融入到与年轻设计师们的合作中。我们一共五位,每位选择一个我创作的不同元素,利用AI工具将这些元素转化为时装。这整个过程是我与AI共同工作与学习的过程,也希望通过这个合作,能带领年轻人正确利用AI的方式。我鼓励他们去理解我的创意,并且鼓励他们开放心态,充分利用AI,但我也希望他们能保留自己的创意观点,保持他们过去所建立的创作风格。接着,他们将新工具与我的艺术创意结合,去创作出一系列独特的作品。每个人的发挥都不同,这个过程是非常值得体验的。

记者:从AI辅助设计到生成艺术作品,AI正在逐渐成为创作的一部分。在您看来,人工智能在未来的设计及艺术行业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它是否有潜力重新定义艺术创作的方式,甚至影响创作者与工具之间的关系?

靳埭强:我做创作已经几十年,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学习,也逐步在创作中利用各种工具。这次的案例是我第一次尝试利用AI,但它并不是我所有创作的主力工具。最近,我有两幅水墨作品加入了动态元素,这些都和高科技工具有关系。我与年轻的专家们合作,探索一些创新且不同的工具使用方法。最近,我做了一个大型作品,把传统的水墨画变成了动态影像,叫《龙行天下》,用的是一个巨大的银幕。我和一位香港的新媒体创作专家合作,结合了电脑科技和创意媒体,效果非常震撼,带来了全新的展现空间。我觉得这为我的艺术创作开辟了更新的方向。但即便如此,我也不会放弃传统的工具,因为它们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记者:您认为科技的发展会影响创意的本质吗?

靳埭强:我认为科技的发展对创意的影响是深远的,尤其是在教育领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未来我们在培养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工作者时,不仅要关注科技工具的开发,还要思考如何利用新科技来激发创意的潜力。新工具的引入不仅仅是技术的更新,更是对创意本质的重新定义。所以归回原本,我希望新的创意人不只是学习技巧、工程、科学,同时也应该锻炼他们的心灵和感情。应该心手合一,利用心灵来追求创意。

第二点,我们应锻炼创作能力,领悟艺术创作的本质,思考创意的来源,比如说审美观怎样培养?应该要重视分析、培养批判性思维。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创意人应学会跨界合作,理解并互补各领域的优势,相互融通以实现更好的创作。

最后我觉得,要注意设计伦理。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如果我们不关心大自然、不关心整个宇宙的情况,未来高科技可能会把地球毁掉。我们发展科技的时候不单要关心人,更要关心与我们同一个宇宙里生活的他者。

记者:当下科技的高速发展,AI不断冲击着我们的生活的年代,对刚入行的年轻设计师或是有志从事设计的年轻人,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靳埭强:我觉得年轻人应该有他的特点,就是有好奇心。对新的东西向往,对将来憧憬,我们应该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及吸收能力。同时保持关怀之心,保持开放的态度。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培养自己的主见,发展独特的创作方法。同时,要关心他人,互相合作,推动融合与共创的未来。

记者:在您的研究与实践中,您深入探索了人工智能与纺织品设计的结合。能否介绍一下您的专利项目,特别是如何实现这一结合?

陈芊瑞:我们的研究平台AiDLab是由香港理工大学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CA)共同创建的。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展开了多个与人工智能和设计相结合的项目。例如,今天您将听到黄伟强教授介绍的AiDA系统。AI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不仅仅是将设计师的灵感转化为创意作品,更是在设计过程中提供支持。设计师可以将自己的灵感和草图上传至系统,AI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帮助生成一个服装系列。这不是简单的随机生成,而是基于设计师既有的创意和素材,使每一位设计师都能“训练”自己的AI系统,以更好地服务于个性化创作。除了AiDA系统,我们还开展了其他项目。比如,消费者在布料店时,可能无法识别某种面料。这时,通过我们的AI系统,WiseEye,您只需拍摄面料图片,系统即可自动分析并告诉您这是什么材质。除此之外,我还主导了一个特别的项目——人工智能光纤布。它具有两个功能:配备自建算法的脱机系统和专利的光纤(POF)针织布。布料作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材料,我们一直在思考,是否可以通过新技术,创造出与用户产生互动的全新可能性。人工智能光纤布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AI技术和布料的结合,提升人们对艺术与文化的接触。具体而言,我们的智能光纤布采用了计算机视觉技术,并集成了相机。用户可以通过手势或身体姿势与布料进行互动,从而引发颜色变化。这种交互体验不仅限于服装设计,还可以应用到室内设计和复康产品中。

记者: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它正在改变各个行业的面貌。在您看来,AI在时尚领域最显著的应用有哪些?

陈芊瑞:我认为,人工智能在时尚领域的最大贡献之一,是将其作为设计工具来辅助草图创作。在设计流程、生产环节,甚至在面料的创新方面,AI都能发挥重要作用。虽然AI被视为一种高端技术,但许多人往往忽略了这一点:科技本身是无形的。当AI的影响力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时,往往是难以察觉的,它让生活变得更加流畅、更加便捷,真正的作用在于提升用户体验,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机器存在。

目前以及未来,人工智能的应用将越来越不显眼,它不再只是“可见”的技术,而是以一种无缝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增强我们对产品和体验的感知。我们可能不会直接看到它的存在,但它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记者:时尚设计的流程和创作理念正在不断演变,关于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的讨论也日益升温。您认为未来AI将如何改变这一过程?

陈芊瑞: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我认为人工智能无法取代人类。因为归根结底,时尚的创造和应用都是由人类来推动的。人类本身是多变的,我们总是喜欢新鲜事物和美丽的事物,我们的喜好和想法时刻在变化,这正是我们创造力的源泉。

即使是AI,它也需要依赖人的指引。AI本质上是等待着我们的指令,它可以生成一些内容,但如果没有明确的提示,它不太可能生成一个符合我们需求的结果。AI能够产生创意,但它可能不会完全契合我们的个人品味和需求。我认为,AI和人类的关系应该是合作而非替代。我们需要与AI共同合作,让它成为我们的工具,而非取而代之。

记者:艺术与科技的交融在我们的社会中愈加明显。您如何看待人工智能与各个领域的人文艺术的交集?这对设计师的创作又有何启示?

陈芊瑞: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时代,因为我们能够进行很多跨领域的探索和创新。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过去的传统教学方式通常是针对特定领域的,学生在大学学了什么专业,毕业后就应该从事相关工作。然而现在,这种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我们更注重的是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需求。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具备跨领域的能力,以应对技术和社会的快速变革。例如,以前十年被视为一个完整的“世代”,而如今的技术变革如此迅速,以至于我们必须不断更新我们的知识体系。曾经一年前准备好的教学材料,可能现在就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今天的时代,技术进步的速度非常快,人们对新知识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记者:请问您在开发人工智能光纤布专利项目中遇到了哪些挑战?您认为这个项目中最大的挑战以及这项发明的契机是什么?

陈芊瑞:我们的团队早期一直在研究电子纺织技术,并与复康领域进行了一些合作。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偶然发现了一个问题——在某些特定情境下,像小孩子或者身体虚弱的老人,他们可能会对某种面料产生兴趣,喜欢去摸它,或者拨动布料来进行探索。我们意识到,传统的接触互动方式对于一些特殊群体可能并不合适。因此,我们从复康的角度出发,开始思考如何实现不接触的互动方式,让人们依然能够与面料进行互动。这项发明的核心挑战之一就是如何创造一种无需直接接触的方式,让布料依然能响应用户的动作。我们认为,这种无接触的互动方式不仅能提供即时反馈,还能在不同的使用体验中得到应用,从而增加其多样性。

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合作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特别是在V&A的艺术展上,我们展示了这一人工智能光纤布的技术。我们一直坚信,艺术和文化应该是每个人都能够共同体验的。如果我们能够通过不同的互动方式与这些文化资产合作,将能更丰富我们的体验和理解。

记者:从智能设计到个性化定制,人工智能正在赋予时尚行业新的生命力。作为艺术与设计的先驱,您是否可以分享一下,您对AI在时尚行业应用的期待?

陈芊瑞:我希望未来能够看到更多来自不同领域的人参与到创意过程中。创意应该是属于每个人的,而不仅仅是那些拥有资源或专业知识的人。“设计”本身应该是人人都能轻松接触和尝试的东西,每个人都可以是设计师。这样,大家都能为我们的设计行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