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2-05-17 07:33
时政 金融

及时回应市场关切的“科学”与“艺术”

李永宁、温建东:国人缺少应对经济下行的心理准备,经济政治军事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导致过度敏感。如何及时回应市场关切,改善与市场沟通?
股市中国投资者「杠杆炒股」热情不减下周重大事件来临前板块波动料加剧
李永宁、温建东

■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大背景下,逆全球化、供应链转移、冷战思维甚嚣尘上,乌克兰危机,气候变化、人口老龄化、贫富分化导致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下滑,牵动长期处于“和平发展”和“中高速经济增长”盛景下的国人的心。目前世界各国风险挑战都普遍增多,中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而中国经济对外依赖较高,2021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高达20.9%,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拉动1.7个百分点。同时,中国宏观杠杆率增幅虽然总体稳定,但是2021年依然达到272.5%,金融脆弱性较大。

更加重要的是,由于快速经济增长长期处在帕累托改进过程中的国人缺少应对经济下行的心理准备。经济、政治、军事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导致过度敏感,引发市场恐慌,甚至被放大蔓延。因此,及时回应市场关切,改善与“市场”沟通,抓紧完善市场体制机制,“补短板”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一、回应市场关切:从央行到政府都需要加强

与市场沟通在9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中央银行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曾说,他作为副主席研究主席格林斯潘时期美联储政策,发现美联储货币政策就两个工具,即“说”和“做”,而“说”比“做”更加重要,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实现政策和市场合作互动。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度以后,各国央行也逐渐加强改进与市场沟通交流,提高货币政策效率。危机时刻,信心比黄金重要。1933年,罗斯福总统上任伊始就定期发表炉边谈话,告诉美国人民联邦政府为了走出经济危机做了什么,他们为什么这么做,以及下一步的计划,呼吁人民要重拾信心,最后带领美国人民战胜大萧条。

针对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尤其是预期转弱,2022年1月18日央行副行长刘桂平提出“‘现在虽然是年初,但一年的时间很短,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我们要抓紧做事,前瞻操作,走在市场曲线的前面,及时回应市场的普遍关切,不能拖,拖久了,市场关切落空了,落空了就不关切了,不关切就哀莫大于心死,后面的事就难办了,所以我们不能拖,要走在前面,及时回应市场的普遍关切”。

4月29日政治局会议围绕近期纷繁复杂的经济热点,面对金融市场非理性从而出现超调,从加强与市场交流和完善市场机制两手出发,针对超调严重的资本市场第一次公开提出“要及时回应市场关切,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积极引入长期投资者,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此后,各部委明显加大了与市场对话。

二、回应市场关切中的“科学”与“艺术”

与各种“市场”交流,如同货币政策一样普遍认为更是一门“艺术”而不仅仅是“科学”。因此,如何回应市场关切,存在不同有效做法。

1.“说”还是“不说”是权衡的艺术

改革开放之初,长期存在“姓资姓社”的全民争论。历史转折关键时期,意识到当时的国民状况,世纪伟人邓小平提出“不争论。不问姓资姓社,一切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伟人“不争论”的“发明”为中国迅速赢得宝贵的改革开放时机,邓小平也实践和历史证明成为跨世纪伟人。由于各种因素,中国官员财产一直未能公布,中国房地产空置率也未能公布。由于历史原因,贸然全透明可能产生社会动乱。中国外汇储备截至2022年4月底折合美元31197.20亿美元,但是币种结构一直未对外界公布(当然,IMF统计允许各国央行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公布其外汇储备币种结构)

中国文化讲究中庸,“沉默是金”。著名导演张艺谋自电影《红高粱》获奖之后屡经“市场”各种质疑,但其始终保持沉默。可能因为市场健忘,可能因为市场缓慢调整。最终,张艺谋被中国人比较普遍接受,赢得了“国师”的美誉。改革开放之初的大专辩论赛曾经风靡一时,但是最终大家普通认为其走向“子非鱼”的诡辩,与认识真理无益。2020年疫情严重时期,封城与自由?救命与经济?个体不幸与830万人安全,左右两派对立严重,但是中央始终没有表态,以人民利益至上部署疫情防控。

一面是“事实胜于雄辩”,一面是“道理越抹越黑”。“说”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必然也存在传统工具所有的问题,如滞后性,干扰市场等。“说”与“不说”取决市场参与者(非所有市场主体)非理性程度,取决于市场失衡程度,取决市场失衡扩散传播程度。市场是万能的,但市场有时候是非理性的,决策者要做出权衡判断。一个理性完善的市场短期失衡必然走向趋势性回归,不恰当“做”式干预和“说”式干预都可能导致市场不稳定。如2016年中国股市实施仅7天熔断制度。

2.怎么说很重要:清楚明白

行为经济学有个案例,吝啬鬼掉进河里,好心人在岸边喊“快把手给我,我把你拉上来!”吝啬鬼不为所动!好心人开始很纳闷,最后突然醒悟,冲着下沉的吝啬鬼大喊“我把手给你,你快抓住我!”吝啬鬼一下就抓住了好心人的手。

5月3日消息,“杭州市国家安全局4月25日依法对勾结境外反华敌对势力,涉嫌从事煽动分裂国家、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等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马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港股开盘后,热门科技股应声下跌,阿里巴巴股价一度大跌9%,京东、哔哩哔哩等互联网股也被拖累。由于表达含糊,或者有人借机做空市场,引发公众丰富联想,导致本来就脆弱的市场连环反应。

3.何时说?立足减少市场非理性程度

作为政府,既然选择主动引导预期地说,或者出于公开透明原则的说,清楚明白是基本法则。但是,何时说却是政府可以选择的。如美联储规定,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召开会议之前的10天内,美联储将进入“噤声期”,会议纪要公开也有滞后期。信息披露在及时高频率可能存在噪音与滞后精确的信息披露之间权衡。美国80年代月度flash gdp estimate曾经产生热议。日本对初步的GDP数据公布,澳大利亚将贸易账户的月度报告调整到季度报告,都曾经担心不精确的数据公布会影响金融市场混乱。1998年春季和夏季的英国收入数据也带来信贷市场的紧张。长期以来欧洲中央一直拒绝公布会议既要和委员会成员投票记录,担心来自于民族国家利益的压力,也因为会议既要公布货币政策争论方面的讨论可能加大资产价格波动,过度透明也使得市场参与者充分认识到决策层对经济认识不确定的程度,结果加剧了经济波动。

2013年,中国国家统计局首次公布2003-2012年基尼系数,承认贫富差距较大(当然已经度过2008年最高点0.491,2012年已经下降到0.474)。针对统计作假和城镇登记失业率不能很好反应经济现实, 李克强2014年6月宣布将由统计部门依法适时发布大城市调查失业率数据。但是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才把城镇调查失业率指标作为预期目标(从国家统计局数据看,2018年1月才产生全国调查失业率)。

三、谁是市场?市场参与者还是所有主体

市场经济,通过民意调查反映市场倾向。多数情况下,有效市场预期分散,噪音交易者很多。有些时候,即使不存在市场操纵和舞弊情况下,沉默的多数才是市场的主体,决定市场最终走向。

市场经济典型特征是完全竞争经济下的“看不见的手”,与之相对的是“政府有形之手”。其实在非完全竞争市场还存在打着市场名义的“垄断之手”,非透明政府还存在“腐败之手”。谁代表市场呢?短期,市场价格必然是由于参与该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力量决定。长期,则必然取决于包括非参与该局部市场的经济基本面。比如汇率水平,短期必然取决于市场参与者的可贸易品价格,参与者的短期投资收益,而长期必然取决于两国一般商品价格,两国一般资产收益率。

2017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外化为具体奋斗目标,并安排了进度表、设定了路线图。2020年5月李克强总理回答记者提问时候说“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改革开放尚未富裕的甚至准备“躺平”多数普通人看到了希望。但是,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发现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由于中国社会金字塔型社会结构,少数人垄断了大多数财富,富人预期转弱,投资则下降,经济增长压力增大,政府似乎看到压力。

四、市场总是正确的吗?如何加强与市场交流?

人类社会几次经济危机的历史反复证明市场存在失灵,中国,甚至欧洲统一的市场经济都不完善。金融市场存在超调。本轮通货膨胀石油价格是最主要因素,英格兰央行、欧央行等基于原油期货价格预测油价导致严重误判。政府也不是万能的,美联储欧央行等关于通货膨胀“暂时性”的论调被认为与目前通胀高企有关。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正确回应市场关切?

一是敬畏市场。目前有限的人类认知普遍认为市场是最好的资源配置方式,在绝大部分时间能有效运行。政府应该坚持市场资源配置的主体地位。

二是防止市场扩散危机。在特殊时期,尤其是“百年不遇的历史时期”,政府需时刻对市场保持警惕,干预市场防止危机扩散,信心崩溃。目前美元不断走强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2年5月15日起,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9%下调至8%。虽然中国经济基本面较好,下调释放的外汇资金也十分有限,但是其目的是防止市场恐慌扩散。欧央行最近研究发现货币政策交流按照重要性最高的分别是金融市场、专家、一般公众。最不重要的是价格设定者和政治家。

三是完善市场。经济理论告诉我们市场也存在有效市场和非有效市场,打破市场垄断,不断给市场扩容,引进更多理性长期投资者,完善市场交易,加强投资者教育等有利于促进市场完善和理性。

四是增加信誉和信任度。最近欧央行的一份调查显示,货币政策交流最重要的目标是“信誉和信任”,其次才是“管理预期和增加透明”。特殊时期,政府以更加有力的证据证明“中国经济长期向好不变”是最重要的。

五是政府维护市场稳定是保护多数人利益,补偿少数人损失。目前,大部分国家一些市场都是“名利场”。2022年4月美国通胀率达到8.1%,控制通货膨胀成为美国当务之急。有央行背景的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呼吁动用所有工具来应对40年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包括降低对华商品关税。美国进出口企业利益代表者贸易代表戴琪强调“彼得森研究报告若美国整体进口关税降低两个百分点,通胀率有望下降1.3个百分点”是“假设是介于小说和有趣的学术作业之间的东西。”作为全体美国人民的拜登政府,自然要科学评估损失和收益。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股市中国投资者「杠杆炒股」热情不减下周重大事件来临前板块波动料加剧
2022-05-17 07:33
时政 金融

及时回应市场关切的“科学”与“艺术”

李永宁、温建东:国人缺少应对经济下行的心理准备,经济政治军事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导致过度敏感。如何及时回应市场关切,改善与市场沟通?
李永宁、温建东

■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大背景下,逆全球化、供应链转移、冷战思维甚嚣尘上,乌克兰危机,气候变化、人口老龄化、贫富分化导致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下滑,牵动长期处于“和平发展”和“中高速经济增长”盛景下的国人的心。目前世界各国风险挑战都普遍增多,中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而中国经济对外依赖较高,2021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高达20.9%,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拉动1.7个百分点。同时,中国宏观杠杆率增幅虽然总体稳定,但是2021年依然达到272.5%,金融脆弱性较大。

更加重要的是,由于快速经济增长长期处在帕累托改进过程中的国人缺少应对经济下行的心理准备。经济、政治、军事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导致过度敏感,引发市场恐慌,甚至被放大蔓延。因此,及时回应市场关切,改善与“市场”沟通,抓紧完善市场体制机制,“补短板”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一、回应市场关切:从央行到政府都需要加强

与市场沟通在9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中央银行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曾说,他作为副主席研究主席格林斯潘时期美联储政策,发现美联储货币政策就两个工具,即“说”和“做”,而“说”比“做”更加重要,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实现政策和市场合作互动。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度以后,各国央行也逐渐加强改进与市场沟通交流,提高货币政策效率。危机时刻,信心比黄金重要。1933年,罗斯福总统上任伊始就定期发表炉边谈话,告诉美国人民联邦政府为了走出经济危机做了什么,他们为什么这么做,以及下一步的计划,呼吁人民要重拾信心,最后带领美国人民战胜大萧条。

针对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尤其是预期转弱,2022年1月18日央行副行长刘桂平提出“‘现在虽然是年初,但一年的时间很短,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我们要抓紧做事,前瞻操作,走在市场曲线的前面,及时回应市场的普遍关切,不能拖,拖久了,市场关切落空了,落空了就不关切了,不关切就哀莫大于心死,后面的事就难办了,所以我们不能拖,要走在前面,及时回应市场的普遍关切”。

4月29日政治局会议围绕近期纷繁复杂的经济热点,面对金融市场非理性从而出现超调,从加强与市场交流和完善市场机制两手出发,针对超调严重的资本市场第一次公开提出“要及时回应市场关切,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积极引入长期投资者,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此后,各部委明显加大了与市场对话。

二、回应市场关切中的“科学”与“艺术”

与各种“市场”交流,如同货币政策一样普遍认为更是一门“艺术”而不仅仅是“科学”。因此,如何回应市场关切,存在不同有效做法。

1.“说”还是“不说”是权衡的艺术

改革开放之初,长期存在“姓资姓社”的全民争论。历史转折关键时期,意识到当时的国民状况,世纪伟人邓小平提出“不争论。不问姓资姓社,一切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伟人“不争论”的“发明”为中国迅速赢得宝贵的改革开放时机,邓小平也实践和历史证明成为跨世纪伟人。由于各种因素,中国官员财产一直未能公布,中国房地产空置率也未能公布。由于历史原因,贸然全透明可能产生社会动乱。中国外汇储备截至2022年4月底折合美元31197.20亿美元,但是币种结构一直未对外界公布(当然,IMF统计允许各国央行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公布其外汇储备币种结构)

中国文化讲究中庸,“沉默是金”。著名导演张艺谋自电影《红高粱》获奖之后屡经“市场”各种质疑,但其始终保持沉默。可能因为市场健忘,可能因为市场缓慢调整。最终,张艺谋被中国人比较普遍接受,赢得了“国师”的美誉。改革开放之初的大专辩论赛曾经风靡一时,但是最终大家普通认为其走向“子非鱼”的诡辩,与认识真理无益。2020年疫情严重时期,封城与自由?救命与经济?个体不幸与830万人安全,左右两派对立严重,但是中央始终没有表态,以人民利益至上部署疫情防控。

一面是“事实胜于雄辩”,一面是“道理越抹越黑”。“说”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必然也存在传统工具所有的问题,如滞后性,干扰市场等。“说”与“不说”取决市场参与者(非所有市场主体)非理性程度,取决于市场失衡程度,取决市场失衡扩散传播程度。市场是万能的,但市场有时候是非理性的,决策者要做出权衡判断。一个理性完善的市场短期失衡必然走向趋势性回归,不恰当“做”式干预和“说”式干预都可能导致市场不稳定。如2016年中国股市实施仅7天熔断制度。

2.怎么说很重要:清楚明白

行为经济学有个案例,吝啬鬼掉进河里,好心人在岸边喊“快把手给我,我把你拉上来!”吝啬鬼不为所动!好心人开始很纳闷,最后突然醒悟,冲着下沉的吝啬鬼大喊“我把手给你,你快抓住我!”吝啬鬼一下就抓住了好心人的手。

5月3日消息,“杭州市国家安全局4月25日依法对勾结境外反华敌对势力,涉嫌从事煽动分裂国家、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等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马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港股开盘后,热门科技股应声下跌,阿里巴巴股价一度大跌9%,京东、哔哩哔哩等互联网股也被拖累。由于表达含糊,或者有人借机做空市场,引发公众丰富联想,导致本来就脆弱的市场连环反应。

3.何时说?立足减少市场非理性程度

作为政府,既然选择主动引导预期地说,或者出于公开透明原则的说,清楚明白是基本法则。但是,何时说却是政府可以选择的。如美联储规定,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召开会议之前的10天内,美联储将进入“噤声期”,会议纪要公开也有滞后期。信息披露在及时高频率可能存在噪音与滞后精确的信息披露之间权衡。美国80年代月度flash gdp estimate曾经产生热议。日本对初步的GDP数据公布,澳大利亚将贸易账户的月度报告调整到季度报告,都曾经担心不精确的数据公布会影响金融市场混乱。1998年春季和夏季的英国收入数据也带来信贷市场的紧张。长期以来欧洲中央一直拒绝公布会议既要和委员会成员投票记录,担心来自于民族国家利益的压力,也因为会议既要公布货币政策争论方面的讨论可能加大资产价格波动,过度透明也使得市场参与者充分认识到决策层对经济认识不确定的程度,结果加剧了经济波动。

2013年,中国国家统计局首次公布2003-2012年基尼系数,承认贫富差距较大(当然已经度过2008年最高点0.491,2012年已经下降到0.474)。针对统计作假和城镇登记失业率不能很好反应经济现实, 李克强2014年6月宣布将由统计部门依法适时发布大城市调查失业率数据。但是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才把城镇调查失业率指标作为预期目标(从国家统计局数据看,2018年1月才产生全国调查失业率)。

三、谁是市场?市场参与者还是所有主体

市场经济,通过民意调查反映市场倾向。多数情况下,有效市场预期分散,噪音交易者很多。有些时候,即使不存在市场操纵和舞弊情况下,沉默的多数才是市场的主体,决定市场最终走向。

市场经济典型特征是完全竞争经济下的“看不见的手”,与之相对的是“政府有形之手”。其实在非完全竞争市场还存在打着市场名义的“垄断之手”,非透明政府还存在“腐败之手”。谁代表市场呢?短期,市场价格必然是由于参与该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力量决定。长期,则必然取决于包括非参与该局部市场的经济基本面。比如汇率水平,短期必然取决于市场参与者的可贸易品价格,参与者的短期投资收益,而长期必然取决于两国一般商品价格,两国一般资产收益率。

2017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外化为具体奋斗目标,并安排了进度表、设定了路线图。2020年5月李克强总理回答记者提问时候说“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改革开放尚未富裕的甚至准备“躺平”多数普通人看到了希望。但是,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发现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由于中国社会金字塔型社会结构,少数人垄断了大多数财富,富人预期转弱,投资则下降,经济增长压力增大,政府似乎看到压力。

四、市场总是正确的吗?如何加强与市场交流?

人类社会几次经济危机的历史反复证明市场存在失灵,中国,甚至欧洲统一的市场经济都不完善。金融市场存在超调。本轮通货膨胀石油价格是最主要因素,英格兰央行、欧央行等基于原油期货价格预测油价导致严重误判。政府也不是万能的,美联储欧央行等关于通货膨胀“暂时性”的论调被认为与目前通胀高企有关。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正确回应市场关切?

一是敬畏市场。目前有限的人类认知普遍认为市场是最好的资源配置方式,在绝大部分时间能有效运行。政府应该坚持市场资源配置的主体地位。

二是防止市场扩散危机。在特殊时期,尤其是“百年不遇的历史时期”,政府需时刻对市场保持警惕,干预市场防止危机扩散,信心崩溃。目前美元不断走强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2年5月15日起,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9%下调至8%。虽然中国经济基本面较好,下调释放的外汇资金也十分有限,但是其目的是防止市场恐慌扩散。欧央行最近研究发现货币政策交流按照重要性最高的分别是金融市场、专家、一般公众。最不重要的是价格设定者和政治家。

三是完善市场。经济理论告诉我们市场也存在有效市场和非有效市场,打破市场垄断,不断给市场扩容,引进更多理性长期投资者,完善市场交易,加强投资者教育等有利于促进市场完善和理性。

四是增加信誉和信任度。最近欧央行的一份调查显示,货币政策交流最重要的目标是“信誉和信任”,其次才是“管理预期和增加透明”。特殊时期,政府以更加有力的证据证明“中国经济长期向好不变”是最重要的。

五是政府维护市场稳定是保护多数人利益,补偿少数人损失。目前,大部分国家一些市场都是“名利场”。2022年4月美国通胀率达到8.1%,控制通货膨胀成为美国当务之急。有央行背景的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呼吁动用所有工具来应对40年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包括降低对华商品关税。美国进出口企业利益代表者贸易代表戴琪强调“彼得森研究报告若美国整体进口关税降低两个百分点,通胀率有望下降1.3个百分点”是“假设是介于小说和有趣的学术作业之间的东西。”作为全体美国人民的拜登政府,自然要科学评估损失和收益。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