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4-09-24 17:36
社会与生活

教育:「毕业论文」被偷吃后

真实的学农生活又是什么样的?记者和近十位农学生聊了聊他们偶尔成功、大多失败的种植经历,也看到了热闹背后的另一面。
农学专业学生
李雨凝


今年夏天,一个名为「农学生毕业论文保卫战」的话题意外火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农学生倾诉自己「悲催」的遭遇:有人种在学校实验楼楼顶的番茄,最红的两颗果子被偷走了;有人种的玉米在收获前一周被全部掰走;有人在田里跌倒,压死了仅有的两棵实验用小白菜;还有人和老鼠斗智斗勇,但向日葵还是被吃得只剩下一个盘子……
 
 
话题之外,真实的学农生活又是什么样的?记者和近十位农学生聊了聊他们偶尔成功、大多失败的种植经历,也看到了热闹背后的另一面。

消失的成果
 
二丘种在学校实验楼楼顶的番茄消失了,就在某一天的早上。他从四楼一路拎着桶上来准备浇水,但走到跟前,左右两排各7颗番茄里,最上面的两颗「大娃」不见了,「不挑丑的,不挑绿的,就拿走了最红最大的两颗」。
 
这是他细心呵护了三个月,一路经过缓苗、搭架、打侧芽、施肥、开花、结果、转色又打顶才结出的番茄。他气不过,随手发了一条小红书。令他意外的是,这个名为 「农业生的毕业论文被偷吃了」的帖子获得了超过两万次赞。在此之前,二丘的帖子点赞数量都不超过三位数。
 
其实,番茄并不是二丘的毕业论文,他是四川农业大学的研究生,主要的方向是川芎种植。但农学生之间一直流传着「毕业论文被偷吃」的传说,二丘的一个师姐曾经在白芷田里套作大豆,快要收了,大豆苗全没了,「问了才知道被别人割去喂了牛」。
 
二丘的帖子意外成为了全国农学生的网络「团建地」,更多有着相似经历的农学生们,纷纷在这里讲述自己「悲催」的故事。
 
研究植物的农学生里,有人期末作业是杂交玉米,好不容易种得又大又健康,结果收获前一周,被来学校参观的人连杆直接全掰走;有人种下的果树迟迟不挂果,眼看都要毕业了,树顶才开出几朵小花;有人在田里不小心跌倒,压死了仅有的两棵实验用小白菜;还有人和地里的老鼠斗智斗勇,最后的成果是向日葵被吃到只剩一个盘子,「学术生涯开没开启不知道,但成绩单是一片黑暗了。」
 
另一边,动物科学的实验楼也是字面意义上的「鸡犬不宁」:前一天,已经被无数届学生用过的笼具终于光荣下岗了,门的锁扣脱落,鸟们趁势飞了出来,被路过的好心同学「截停」,鸟一路趴在她的肩膀,就这么被带了回来;后一天早上9点半,又有人在学院门口的大路上与一只猪对上了眼——一看就是哪个组没关好门,实验对象就这么逃逸到了校园里,开始「猪突猛进」。羊跑了、鸡逃了,其他学院看热闹,已经习惯了的农学生开始自我调侃,看见狗溜达了出去,就大喊一声「走狗」,再有条不紊叫上同门,有人负责抓,有人负责拦,分工熟练得让人觉得又好笑又可怜。
 
在农学生「网络团建」的帖子下面,也有人表达疑惑:既然容易出意外,那为什么不准备再充足一点?
 
原因很简单,在科研的世界,农学实验的级别不一,研究生毕业论文的优先级最高,个人领到的样本数量和土地使用面积也最大,至于普通的期末作业,往往是一个班共用一块地,平均下来,每个人只能种两三株作物,也更容易出现意外。
 
小眭就是一个中奖的「倒霉蛋」,她在湖南农业大学读书,学校在浏阳有一块基地,专门给大三的学生们上为期4个月的实验课,完整学习蔬菜瓜果的种植和栽培管理。
 
小眭这一届,是在2023年4月到基地的。班里领到的种植任务之一是水稻杂交,学生们要首先种出杂交水稻的亲本,再用父本给母本人工授粉,最后杂交结出的果实,也是实验课的成果,作为期末作业上交。
 
老师为每个班画出了地,又拿来了材料,每个人都分到了两株稻苗。小眭走到地里,发现可供种植的地块大多都被用了,留给她和朋友的位置,只有靠近田垄的两小块,旁边就是水沟。如果那时候她观察得仔细一些,就会发现,田里一来水,最先冲刷的就是她们的稻苗。
 
很快,小眭就看到了水流的影响,「水在一点点冲洗材料的根部」。她有点担心,找了一些土和石头加固了自己的水稻。朋友比她乐观,这是她们第一次离开学校、在真正的土地上种植,很少有人能对这些课堂外的变量有真切的感受。某天,小眭和朋友走到田里,发现地上只剩了小眭的苗,朋友的「不见了」。消失的材料只留下一个浅坑,旁边的水口还在源源不断出水,冲刷。
 
侥幸没有冲走的苗,在后续实验中也表现乏力:别人的水稻授粉一星期后就开始有动静,但她的总是病怏怏的,迟迟结不出实。小眭看着着急,但重新种已经来不及了。最后,她的两棵水稻一共收获了两粒果实。
 
小眭是幸运的,她毕竟做完了整个步骤,期末作业还是拿到了分数。但一些农学研究生面临着更大的风险:不同于温室或校园内的种植,去村里可以模拟最真实的生长环境,农学研究生们想要毕业,多多少少都要经历几个大田试验。而他们最怕的,就是突然收到合作的村民的消息,「昨天下雨,你们的试验田被冲垮了,水稻也都被淹了。」
 
中国农业大学的研一新生小袁是跨考生,2023年5月,他离开了北京,一个人来到了湖北荆州。他的苗下得晚,只能每天抢时间,和当地村民合作,完成自己的水稻实验。
 
苗是5月种下的,成果是6月被冲走的。前一天晚上,小袁忙到傍晚6点才从田里出来。离开的时候,天色已经发阴,但作为北方人,小袁并没有感到奇怪,夏天下雨是常事,往往来得急也去得快,第二天的浇水也能省点力。因为没有住在村里,当天夜里,小袁也对田里发生的变化不知情。
 
王叔是小袁地里帮忙干活的当地农户,住得离地近,也是早上第一个发现状况不妙的人。第二天出发前,收到王叔的消息,小袁脑子里飘出一句话——「白干了。」等他赶到地里,水稻已经被冲得七零八落,后来小袁总结原因,一是品种,周围其他组种的玉米,属于根系深的作物,就没有被冲走;二还是种得晚,水稻根还没有扎牢。在这之前,地里就错喷过一次药,受损的水稻被他好不容易救了回来,又赶回了进度,现在却因为一场大雨功亏一篑。但他没有时间郁闷,必须立马收拾心情,重新开始:小袁读的是两年专硕,三年期的研究生还有试错机会,他要更加抓紧。
 
大雨之后,小袁的导师从北京一口气开了14个小时的车,赶到荆州看他。到了地里,导师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卷起袖子,和他一起收拾了残局,又带着小袁和附近其他课题组的同学们吃饭。餐桌上,平时严肃的老师诚挚地感谢了其他课题组的同学,请他们对小袁多帮忙,多担待。
 
小袁就坐在导师后面,他一直有些害怕和导师接触,害怕被导师催着开工,也怕导师问他实验的进展,「但在那一瞬间,我对之前的失败有点释然了。」小袁称之为「重做的勇气」——毕竟靠天吃饭,想要集齐天时地利人和,总不会那么一帆风顺。
 
饭后,导师赶回北京,小袁则再一次拿上了农具和草帽,下田去了。
 
保卫战
 
学农不易,在农学生涯中,学校、导师、学生自己,所有的参与者,都在努力捍卫劳动果实。
 
时间是最先被考虑进来的因素:研究生们只有两三年的时间,如果选择了一年一熟的作物,几乎就等于没有试错空间。因此,很多农业大学设立南繁基地,南方气候温和,一年一熟的作物可以变成一年两熟,两熟的就可以变成三熟。光是海南一个省份,就建有全国29个省份800多家科研院所的基地,中国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都在这里,尽可能获取师生们实验所需要的光照和温度。
 
小南是一个211院校的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硕士,主要研究农药对作物增产的影响。她用水稻做的实验,大田就在海南。除此之外,小南也会打时间差:她曾有三片土豆种在陕北,4月、5月播种,9月、10月收获,但临近成熟,一场冰雹把土豆的秧杆都打断了,她迅速去了内蒙古坝上,那里海拔高、气温低,平原上土豆都结实了,坝上的土豆才刚开花,她也因此还有机会,重新收集数据。
 
时间之外,土地的品质也在农学生的考虑范围之内。有人在本科实验课上研究过钾肥对作物品质的影响,最后成果不显著,一班人找来找去,才发现是土地本身的钾含量就高,对照组等于没对照。有了这次经验,在后来的实验中,对土地的挑选和考察也成为了实验准备之一。
 
他们还要和很多防不胜防的动物为敌。小袁的学校最近统一组织了架网,这可能拦住大多数鸟对学生们心血的进攻;丁习功是云南农业大学的农学生,学校里最近老鼠多,农学生们天天睁眼就要去撒药和治虫害。
 
除了小动物,人也不得不防。丁习功在地里获得的第一个锦囊,就是上一届学长学姐留下的牌子,上面写着「毕业研究,勿动!」这种牌子如今遍布每个试验田里,上面的字迹最早可以追溯到将近十年前,是独属于农学生们的「传承」。
 
刚开始,这些牌子只被严格用在毕业研究的地块上,但后来学生们发现,毕业研究是安全了,但没插牌子的期末作业又危险了。慢慢地,农学生们的「毕业研究,勿动!」开始扩张,丁习功总结:「不管是期末作业、小论文、大论文,只要是个研究,都得写上『毕业作品,勿动』,得让人们知道触碰结果的严重性。」就像二丘,在红色的「大娃」番茄被偷走后,也在旁边竖上了牌子。
 
在湖南农大的浏阳基地里,学生之间流传着一个故事:2018年,有一批学生种的是新品种玉米,刚获审批,学校还在申请品种保护权,半亩田里,玉米被偷走了,「几乎一个棒子都没留下」。这是学校基地里迄今发生过的最严重的一起偷盗事故,很多人在毕业时遇到了困难,甚至有人只能延毕。
 
在这之后,学校在基地安装了摄像头。除了杂交水稻之外,学生们为了分散风险,还种了各种瓜果蔬菜,但种下的茄子、辣椒、豆角,偶尔还会被人摘走。小眭的年级又排出了值班表,确保地里一直都有人在,防治顺手摘。
 
保卫果实仿佛成了一场游击战,每人的值班时长为三小时,小眭的班次在早晨,天气没到最热的时候,但她还是穿上了防晒衣和冰丝裤。这是农学院女生们的「下地固定套装」,有时候,男生们也会戴冰袖。近视的同学更麻烦一点,因为总是流汗和弯腰检查地里的材料,眼镜很难一直架在鼻梁上,要么用手一直扶着,要么就只能换成隐形。
 
小眭的值班并没有碰到什么需要阻止的人,但她听说,有人成功捍卫了辣椒——这让值班显得必须而有意义。
 
最后一种保卫,不是对抗外力,而是对抗这个复杂的学科。
 
周光东在硕士期间的研究方向是香蕉枯萎病防控。上个世纪有一种香蕉品种叫格罗斯米歇尔,但我们都没有吃到过,原因就是香蕉枯萎病,这个曾经出口全球最多的品种就这样灭绝了。新一代香蕉品种卡文迪什也面临着大规模染病的危险,枯萎病菌已经进化到了第四代,香蕉只要感染上,就很难幸免。
 
听起来,他的研究将是一个造福全人类的香蕉拯救计划。在研究方案里,实验会在云南农科院的西双版纳和嵩明两处基地开展,周光东提出了两种防控方案,一种是打疫苗,提高对枯萎病的抗性;另外一种是尝试直接消灭病菌。
 
很快,实验第一轮结果出来了——第一种方案能抗病,但香蕉长得比「武大郎」还矮,没什么应用价值;第二种方案倒是不矮,但发病比对照组严重多了。看着自己的研究方案,要么让香蕉长得更差,要么让它更容易发病,「好像离这个物种灭绝又近了一步」。
 
香蕉实验持续了两年多,中间因为基地离住宿的地方远,周光东还在大棚里打过地铺。西双版纳湿热,紫外线强,他和同门嫌防晒衣碍事,经常不穿,被晒脱了一层皮,腿上也全是蚊子包。付出了很多努力,实验还是失败了。毕业时,周光东交上去的成果,是一份关于实验失败原因的验证和阐述。
 
不只是周光东,他所在的课题组一直研究香蕉枯萎病。这项研究最早可以回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40多年的时间里,有无数像他一样的人曾经走在西双版纳的田里,迄今为止,出来的成果,也只是筛选出了几个效果比较好的生防菌、防控方案——直到今天,枯萎病还是世界难题,大多数人的实验都以失败告终。
 
「我们的『无用功』,还是为以后的研究打上了基础。」周光东说。
 
从地里,上岸去
 
最近几个月,《人物》接触了近10位农学生,他们多数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年轻人,有人专门算过一笔账,家里的田不多,卖完粮食的钱乍一看还行,但除去买种、施肥,还有各项大大小小的花销,剩下的只能做到保持家里收支平衡。那人力呢?没有人想要进一步仔细计算。
 
问起选择农学的原因,农学生给出的回答是,他们往往是家里第一代大学生,父母没有办法提供更多的建议,对于未来的出路,他们没有足够多的信息,让自己有充分的选择余地:有人则是报考时把「园艺」和「风景园林」两个专业弄混了,还以为自己要学的是建筑和设计。
 
小米是高中时期就定向培养的农学生,如今在华南农业大学读兽医。在高中,她就解剖过蚯蚓,等上了大学,她才发现,原来大家对农学的理解并不相同,「有些人会以为只要喜欢小动物,就能学动物医学,但事实上,喜欢只是前提之一,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接受它们的死亡。」
 
动科专业的日常,不仅有牛有狗,学生们面对更多的,是操作台上的材料样本:蚯蚓的解剖是先用一根针钉住头,再用刀将身体划开;牛蛙的安乐死是从后脑勺扎进去,把脊髓捣碎;小鼠是摁住脑袋,用力拉尾巴,造成脊椎的断裂;兔子是要麻醉后再剖开胸腔;再大一点的动物,就要采用静脉注射空气的方法。
 
在操作过程中,如何保证对样本伤害的最小化,同样有规范可言。还是用牛蛙举例,如果后脑勺穿刺的位置不对,就起不到切断脑对神经控制的作用,牛蛙的安乐死也会变成「痛苦死」。即使操作正确,神经反射会让牛蛙即使在死后肌肉也能跳动,「会非常考人心态,也会让人怀疑,是不是自己的操作不干脆利索。」
 
对农学生们来说,学农体验更多的,还有累:和其他学生们一样的上课累、考试累,除此之外,更有农学特有的下地干活的累。
 
二丘的一位师兄就在实验田里中暑晕倒过一次。他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是中草药种植,师兄选择的是连翘,试验田在新疆塔城。那一次,实验需要记录连翘的花朵数,所有的同门都赶来帮忙,他们在田里散开,等一天工作结束,大家在田边汇合,二丘才知道,新疆昼夜温差大,师兄在白天晒晕了过去,身边又没有人,最后又被太阳晒醒了。
 
另一位同门,是在南疆的山上种金银花。金银花一旦开花,药效就要打折,因此,所有的数据收集必须赶在开花之前结束,连续几天,二丘和同门们都是早上7点就上山,一直干到晚上7点,从山上下来后,还要赶紧把材料带回宾馆晾开,要一直忙碌到夜里。
 
最忙的一天,二丘直接在金银花边上坐着睡着了,「本来拿着笔,几秒就要写一下,但大家就眼看着我静止了,不动了。」
 
二丘所在的课题组,平均每个月都要出4次差,为自己的研究,也要帮同学的忙, 「就算天上下刀子,也要下地」。农学生们默认此时的互相帮忙理所应当,因为每个人都有需要求助的时候。
 
在劳累过后,农学生们的就业并没有丰厚的回报。根据东北农业大学2020年12月公布的《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农学本科生平均月收入为4722.45元,硕士研究生平均月收入为5305.14元。本科毕业后,二丘也曾想过就业,但对方提供的薪资和职业前景并不足够打动人,「工作机会很多,但轻松的、钱多的很少。」小米也并不打算上临床,临床累、工资也不高,她选择的方向是药理学,「这样好歹可以呆在实验室里」。

最近几年,农学因为是冷门专业,分数线低,还成为了一些跨考经验分享中的推荐学科。在《2021高校应届生专业就业竞争力报告》中,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甚至首次进入了专业就业竞争力30强榜单。小袁就在小红书上接过几次考研指导,但最后能上岸的,还是本科就和农学有交叉的学生,「下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在豆瓣「考试失败垂头丧气互相安慰联合会」小组中,有人就写过一篇名为《「慎」农学》的热帖,为「考农热」泼了冷水:农学依旧是一门需要实验基础的学科,并且,哪怕之后上岸成为了「究极对口单位」农科院的研究员,还是要和土地长久地打交道,工作也并不轻松。
 
「学农学注定要坐冷板凳,」出于现实的考虑,除了竞争激烈的科研岗、实验室工作,很少有人继续在这条路上坚持下去。小袁本科的同学们,如今只有一两个还在做农学有关的工作,剩下的所有人,都跟他一样,纷纷从地里上岸,考研,继续读下去。等实验做到结尾,又到了研究生们开始操心去向的时候,大家的目标从考研,也转向了考公、考编。
 
过去一年里,小袁就在全国巡考。他还是想要转行——尽管有「重做的勇气」,但他打心眼儿里讨厌化学里的苯环、讨厌靠天吃饭、讨厌出差时被盯的蚊子包,也讨厌田里最上方正高悬的大太阳,让人直流汗迷眼睛。那一次在地里的8个月,他住在一个月700块的招待所里,默默崩溃了好几次。从地里回来后,他专门去问了毕业还在从事农业的学长学姐,发现他们一个月平均的出差时间是20天,能正常休息4天已经是难得。
 
农学生考公的选项不多,「也很难想象一个地方的工商局,领导突然说,今年我们要一个植保(注:植物保护)的学生。」小袁把主要目标定在上岸,他想进入央企、国企或者事业单位,或者获得农学相关的三支一扶(注:即支教、支医、支农、扶贫)岗位,除去太远的新疆、西藏和青海,北到黑龙江,再到西南的重庆,一年时间里,他一共参加了不下40场考试。
 
有一次在山东青岛,要面试综合岗,他好不容易进到了终面,面试官看到他的简历,说,农学似乎和我们这个岗位的要求不是很符合。小袁有些无奈,他想不到一时间能和具体职能靠上边的回答,但在他的脑子里,突然想到了之前的一个课题,他所在的中农和山农合作了很多年,就为了研究出更好吃、更容易长的胶东大白菜。
 
等他反应过来,关于胶东大白菜的一番话已经说了出去。「我看到对面的老师笑了一下,再也没说什么。」那次,小袁没有通过终面。在回顾这次有些尴尬的面试经历时,他这么总结农学生们相似的处境:本行业苦,外面机会少,「可能是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和土地打交道,农学生们都看起来有点闷,就像手里不会说话的动植物一样。」
 
土地的回响
 
记者接触的近十位农学生中,小南是唯一一位在离开学校后继续从事农业的。和周光东一样,农药合成是她所在的实验室几代人的长线课题,直到毕业,她的研究也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小南「抱着不甘的心情毕业」,入职一家农药公司。
 
毕业之后,小南也成为了同门里唯一继续和土地保持联系的人。
 
和她同一届的课题组一共有6人,除了她,一位继续读博,一位去了教培行业,一位去高校做了辅导员,还有一位去了烟草国企做技术指导,但不需要下地。
 
相比之下,小南的日常是独自坐着高铁,去不同的地方,帮助当地的农户完成农药的测试和打药。在小南看来,她的工作并不体面,因为到了地方就要下地,「鞋子、衣服,人身体上总是会随机变得脏脏的。」因为一直在户外工作,她的肤色也晒得黑了一个色号,想要和相亲对象见个面,又觉得自己太黑了,不好意思。
 
小南的公司去年一共招了5个人,到现在走了3个,整个技术团队十几人里,只有她和另一个应届生是女生。公司要求尽量降低出差成本,能一个人统筹一个项目的,就不会两人同行。但女性的身份让她们的工作多了一些不便,一些农户信不过女性提出的技术意见;吃饭也是个麻烦事,如果没有公司当地的销售代表陪同,小南宁愿不去中午的聚餐,就自己呆在田里,饿了,就拿出早上买的干粮对付。
 
一次,小南出差的目的地离最近的县城也要两小时车程,她随口抱怨了一句「太远」,被领导听见,对方是一位中年男性,说没关系,你可以住人家家里。小南没有继续说话,但在心里,她还是不太习惯。
 
她曾被派去广西给沃柑打药,要独自背着20升的农药进到茂密的林子里。为了赶进度,她打药结束天已经黑了,周围全是大树,风一吹,树叶沙沙作响,她的心开始狂跳,「真的是草木皆兵一样。」

小南并不讨厌农学。她觉得这份工作是对口的,也可以干,但这样的生活状态难以持续。
 
相比于小南,还在上学的农学生们,对于下地的感受更简单一些。他们更愿意记得下地附加的愉快经历,二丘记得在南疆收金银花的时候,他吃到了当地大娘做得最好吃的油渣臊子面;小袁在荆州的时候,正好赶上小龙虾季,来基地帮忙的农户给学生们带来了做好的龙虾,比经过运输到店里吃的新鲜一百倍。
 
离开学校,去基地上实验课,暂时把年轻人们和考学、工作等现实隔开。在浏阳,小眭和同学住在学校刚扩建的基地里,每天晚上,大家都默契放弃了玩手机,纷纷搬着凳子坐在外面乘凉。初夏的晚上并不炎热,田野的风吹来,比空调还凉快。小眭有朋友一直失眠,但自从来到浏阳,每天脑袋一碰枕头就能睡着。
 
农学生们之间,也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不会骗人,人哄地皮,地才会哄肚皮。基地讲究自给自足,学生们种的一部分蔬果要供应食堂,辣椒、茄子、黄瓜、豇豆,白天还长在地里,下午摘下,晚上就会到大家的胃里。每个班级要轮流当值,帮忙运送食物,还要给大厨打下手和端菜。在基地的4个月过去,小眭交的3500块伙食费,食堂还退回了1200块。
 
在「水稻只结了两粒」的烦恼之外,那学期的实验课持续了整整4个月,小眭和所有的农学生一样,享受着农学独特的悠长假期。浏阳是著名的烟火之乡,乡下不禁放,平时只在动漫里见过的花火之夜,在2023年的初夏时节,小眭看了很多场。
 
一年过去,小眭已经离开了基地,又考上了华中农业大学的研究生;丁习功也回到了地里,大学以来,他一直在社交媒体上经营农学相关的内容,等毕业后,他打算和几个朋友一起成立农业公司;周光东的博士研究对象是马铃薯,最近一次的实验成果,是五颜六色的土豆,被他并排放在了一起,拍照发在了朋友圈。
 
也有人走上了不一样的道路:二丘的川芎实验告一段落,在更远的计划里,他想要争取留校的机会,但现在,柑橘成熟的季节快到了,他的首要任务是帮着家里卖果子。之前,不靠网络,只能等当地的果商来收,每斤能卖一块钱,但现在,网上可以发货到更远的地方,他的柑橘也可以卖到4块一斤。而小袁的上岸计划也终于有了结果,一所院校的行政岗录取了他。
 
刚刚进入研究生阶段,小眭也对农学生的未来感到迷茫。她更喜欢聊起在浏阳的时光,烟花总会燃尽,实验也有结束的时候,但在浏阳乡下,有比城市更多、更亮的星星,在田野吹来的风里,抬头,不用费力找,就能看到一片一片的星光,「这种场景会记一辈子。」

■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农学专业学生
2024-09-24 17:36
社会与生活

教育:「毕业论文」被偷吃后

真实的学农生活又是什么样的?记者和近十位农学生聊了聊他们偶尔成功、大多失败的种植经历,也看到了热闹背后的另一面。
李雨凝


今年夏天,一个名为「农学生毕业论文保卫战」的话题意外火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农学生倾诉自己「悲催」的遭遇:有人种在学校实验楼楼顶的番茄,最红的两颗果子被偷走了;有人种的玉米在收获前一周被全部掰走;有人在田里跌倒,压死了仅有的两棵实验用小白菜;还有人和老鼠斗智斗勇,但向日葵还是被吃得只剩下一个盘子……
 
 
话题之外,真实的学农生活又是什么样的?记者和近十位农学生聊了聊他们偶尔成功、大多失败的种植经历,也看到了热闹背后的另一面。

消失的成果
 
二丘种在学校实验楼楼顶的番茄消失了,就在某一天的早上。他从四楼一路拎着桶上来准备浇水,但走到跟前,左右两排各7颗番茄里,最上面的两颗「大娃」不见了,「不挑丑的,不挑绿的,就拿走了最红最大的两颗」。
 
这是他细心呵护了三个月,一路经过缓苗、搭架、打侧芽、施肥、开花、结果、转色又打顶才结出的番茄。他气不过,随手发了一条小红书。令他意外的是,这个名为 「农业生的毕业论文被偷吃了」的帖子获得了超过两万次赞。在此之前,二丘的帖子点赞数量都不超过三位数。
 
其实,番茄并不是二丘的毕业论文,他是四川农业大学的研究生,主要的方向是川芎种植。但农学生之间一直流传着「毕业论文被偷吃」的传说,二丘的一个师姐曾经在白芷田里套作大豆,快要收了,大豆苗全没了,「问了才知道被别人割去喂了牛」。
 
二丘的帖子意外成为了全国农学生的网络「团建地」,更多有着相似经历的农学生们,纷纷在这里讲述自己「悲催」的故事。
 
研究植物的农学生里,有人期末作业是杂交玉米,好不容易种得又大又健康,结果收获前一周,被来学校参观的人连杆直接全掰走;有人种下的果树迟迟不挂果,眼看都要毕业了,树顶才开出几朵小花;有人在田里不小心跌倒,压死了仅有的两棵实验用小白菜;还有人和地里的老鼠斗智斗勇,最后的成果是向日葵被吃到只剩一个盘子,「学术生涯开没开启不知道,但成绩单是一片黑暗了。」
 
另一边,动物科学的实验楼也是字面意义上的「鸡犬不宁」:前一天,已经被无数届学生用过的笼具终于光荣下岗了,门的锁扣脱落,鸟们趁势飞了出来,被路过的好心同学「截停」,鸟一路趴在她的肩膀,就这么被带了回来;后一天早上9点半,又有人在学院门口的大路上与一只猪对上了眼——一看就是哪个组没关好门,实验对象就这么逃逸到了校园里,开始「猪突猛进」。羊跑了、鸡逃了,其他学院看热闹,已经习惯了的农学生开始自我调侃,看见狗溜达了出去,就大喊一声「走狗」,再有条不紊叫上同门,有人负责抓,有人负责拦,分工熟练得让人觉得又好笑又可怜。
 
在农学生「网络团建」的帖子下面,也有人表达疑惑:既然容易出意外,那为什么不准备再充足一点?
 
原因很简单,在科研的世界,农学实验的级别不一,研究生毕业论文的优先级最高,个人领到的样本数量和土地使用面积也最大,至于普通的期末作业,往往是一个班共用一块地,平均下来,每个人只能种两三株作物,也更容易出现意外。
 
小眭就是一个中奖的「倒霉蛋」,她在湖南农业大学读书,学校在浏阳有一块基地,专门给大三的学生们上为期4个月的实验课,完整学习蔬菜瓜果的种植和栽培管理。
 
小眭这一届,是在2023年4月到基地的。班里领到的种植任务之一是水稻杂交,学生们要首先种出杂交水稻的亲本,再用父本给母本人工授粉,最后杂交结出的果实,也是实验课的成果,作为期末作业上交。
 
老师为每个班画出了地,又拿来了材料,每个人都分到了两株稻苗。小眭走到地里,发现可供种植的地块大多都被用了,留给她和朋友的位置,只有靠近田垄的两小块,旁边就是水沟。如果那时候她观察得仔细一些,就会发现,田里一来水,最先冲刷的就是她们的稻苗。
 
很快,小眭就看到了水流的影响,「水在一点点冲洗材料的根部」。她有点担心,找了一些土和石头加固了自己的水稻。朋友比她乐观,这是她们第一次离开学校、在真正的土地上种植,很少有人能对这些课堂外的变量有真切的感受。某天,小眭和朋友走到田里,发现地上只剩了小眭的苗,朋友的「不见了」。消失的材料只留下一个浅坑,旁边的水口还在源源不断出水,冲刷。
 
侥幸没有冲走的苗,在后续实验中也表现乏力:别人的水稻授粉一星期后就开始有动静,但她的总是病怏怏的,迟迟结不出实。小眭看着着急,但重新种已经来不及了。最后,她的两棵水稻一共收获了两粒果实。
 
小眭是幸运的,她毕竟做完了整个步骤,期末作业还是拿到了分数。但一些农学研究生面临着更大的风险:不同于温室或校园内的种植,去村里可以模拟最真实的生长环境,农学研究生们想要毕业,多多少少都要经历几个大田试验。而他们最怕的,就是突然收到合作的村民的消息,「昨天下雨,你们的试验田被冲垮了,水稻也都被淹了。」
 
中国农业大学的研一新生小袁是跨考生,2023年5月,他离开了北京,一个人来到了湖北荆州。他的苗下得晚,只能每天抢时间,和当地村民合作,完成自己的水稻实验。
 
苗是5月种下的,成果是6月被冲走的。前一天晚上,小袁忙到傍晚6点才从田里出来。离开的时候,天色已经发阴,但作为北方人,小袁并没有感到奇怪,夏天下雨是常事,往往来得急也去得快,第二天的浇水也能省点力。因为没有住在村里,当天夜里,小袁也对田里发生的变化不知情。
 
王叔是小袁地里帮忙干活的当地农户,住得离地近,也是早上第一个发现状况不妙的人。第二天出发前,收到王叔的消息,小袁脑子里飘出一句话——「白干了。」等他赶到地里,水稻已经被冲得七零八落,后来小袁总结原因,一是品种,周围其他组种的玉米,属于根系深的作物,就没有被冲走;二还是种得晚,水稻根还没有扎牢。在这之前,地里就错喷过一次药,受损的水稻被他好不容易救了回来,又赶回了进度,现在却因为一场大雨功亏一篑。但他没有时间郁闷,必须立马收拾心情,重新开始:小袁读的是两年专硕,三年期的研究生还有试错机会,他要更加抓紧。
 
大雨之后,小袁的导师从北京一口气开了14个小时的车,赶到荆州看他。到了地里,导师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卷起袖子,和他一起收拾了残局,又带着小袁和附近其他课题组的同学们吃饭。餐桌上,平时严肃的老师诚挚地感谢了其他课题组的同学,请他们对小袁多帮忙,多担待。
 
小袁就坐在导师后面,他一直有些害怕和导师接触,害怕被导师催着开工,也怕导师问他实验的进展,「但在那一瞬间,我对之前的失败有点释然了。」小袁称之为「重做的勇气」——毕竟靠天吃饭,想要集齐天时地利人和,总不会那么一帆风顺。
 
饭后,导师赶回北京,小袁则再一次拿上了农具和草帽,下田去了。
 
保卫战
 
学农不易,在农学生涯中,学校、导师、学生自己,所有的参与者,都在努力捍卫劳动果实。
 
时间是最先被考虑进来的因素:研究生们只有两三年的时间,如果选择了一年一熟的作物,几乎就等于没有试错空间。因此,很多农业大学设立南繁基地,南方气候温和,一年一熟的作物可以变成一年两熟,两熟的就可以变成三熟。光是海南一个省份,就建有全国29个省份800多家科研院所的基地,中国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都在这里,尽可能获取师生们实验所需要的光照和温度。
 
小南是一个211院校的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硕士,主要研究农药对作物增产的影响。她用水稻做的实验,大田就在海南。除此之外,小南也会打时间差:她曾有三片土豆种在陕北,4月、5月播种,9月、10月收获,但临近成熟,一场冰雹把土豆的秧杆都打断了,她迅速去了内蒙古坝上,那里海拔高、气温低,平原上土豆都结实了,坝上的土豆才刚开花,她也因此还有机会,重新收集数据。
 
时间之外,土地的品质也在农学生的考虑范围之内。有人在本科实验课上研究过钾肥对作物品质的影响,最后成果不显著,一班人找来找去,才发现是土地本身的钾含量就高,对照组等于没对照。有了这次经验,在后来的实验中,对土地的挑选和考察也成为了实验准备之一。
 
他们还要和很多防不胜防的动物为敌。小袁的学校最近统一组织了架网,这可能拦住大多数鸟对学生们心血的进攻;丁习功是云南农业大学的农学生,学校里最近老鼠多,农学生们天天睁眼就要去撒药和治虫害。
 
除了小动物,人也不得不防。丁习功在地里获得的第一个锦囊,就是上一届学长学姐留下的牌子,上面写着「毕业研究,勿动!」这种牌子如今遍布每个试验田里,上面的字迹最早可以追溯到将近十年前,是独属于农学生们的「传承」。
 
刚开始,这些牌子只被严格用在毕业研究的地块上,但后来学生们发现,毕业研究是安全了,但没插牌子的期末作业又危险了。慢慢地,农学生们的「毕业研究,勿动!」开始扩张,丁习功总结:「不管是期末作业、小论文、大论文,只要是个研究,都得写上『毕业作品,勿动』,得让人们知道触碰结果的严重性。」就像二丘,在红色的「大娃」番茄被偷走后,也在旁边竖上了牌子。
 
在湖南农大的浏阳基地里,学生之间流传着一个故事:2018年,有一批学生种的是新品种玉米,刚获审批,学校还在申请品种保护权,半亩田里,玉米被偷走了,「几乎一个棒子都没留下」。这是学校基地里迄今发生过的最严重的一起偷盗事故,很多人在毕业时遇到了困难,甚至有人只能延毕。
 
在这之后,学校在基地安装了摄像头。除了杂交水稻之外,学生们为了分散风险,还种了各种瓜果蔬菜,但种下的茄子、辣椒、豆角,偶尔还会被人摘走。小眭的年级又排出了值班表,确保地里一直都有人在,防治顺手摘。
 
保卫果实仿佛成了一场游击战,每人的值班时长为三小时,小眭的班次在早晨,天气没到最热的时候,但她还是穿上了防晒衣和冰丝裤。这是农学院女生们的「下地固定套装」,有时候,男生们也会戴冰袖。近视的同学更麻烦一点,因为总是流汗和弯腰检查地里的材料,眼镜很难一直架在鼻梁上,要么用手一直扶着,要么就只能换成隐形。
 
小眭的值班并没有碰到什么需要阻止的人,但她听说,有人成功捍卫了辣椒——这让值班显得必须而有意义。
 
最后一种保卫,不是对抗外力,而是对抗这个复杂的学科。
 
周光东在硕士期间的研究方向是香蕉枯萎病防控。上个世纪有一种香蕉品种叫格罗斯米歇尔,但我们都没有吃到过,原因就是香蕉枯萎病,这个曾经出口全球最多的品种就这样灭绝了。新一代香蕉品种卡文迪什也面临着大规模染病的危险,枯萎病菌已经进化到了第四代,香蕉只要感染上,就很难幸免。
 
听起来,他的研究将是一个造福全人类的香蕉拯救计划。在研究方案里,实验会在云南农科院的西双版纳和嵩明两处基地开展,周光东提出了两种防控方案,一种是打疫苗,提高对枯萎病的抗性;另外一种是尝试直接消灭病菌。
 
很快,实验第一轮结果出来了——第一种方案能抗病,但香蕉长得比「武大郎」还矮,没什么应用价值;第二种方案倒是不矮,但发病比对照组严重多了。看着自己的研究方案,要么让香蕉长得更差,要么让它更容易发病,「好像离这个物种灭绝又近了一步」。
 
香蕉实验持续了两年多,中间因为基地离住宿的地方远,周光东还在大棚里打过地铺。西双版纳湿热,紫外线强,他和同门嫌防晒衣碍事,经常不穿,被晒脱了一层皮,腿上也全是蚊子包。付出了很多努力,实验还是失败了。毕业时,周光东交上去的成果,是一份关于实验失败原因的验证和阐述。
 
不只是周光东,他所在的课题组一直研究香蕉枯萎病。这项研究最早可以回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40多年的时间里,有无数像他一样的人曾经走在西双版纳的田里,迄今为止,出来的成果,也只是筛选出了几个效果比较好的生防菌、防控方案——直到今天,枯萎病还是世界难题,大多数人的实验都以失败告终。
 
「我们的『无用功』,还是为以后的研究打上了基础。」周光东说。
 
从地里,上岸去
 
最近几个月,《人物》接触了近10位农学生,他们多数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年轻人,有人专门算过一笔账,家里的田不多,卖完粮食的钱乍一看还行,但除去买种、施肥,还有各项大大小小的花销,剩下的只能做到保持家里收支平衡。那人力呢?没有人想要进一步仔细计算。
 
问起选择农学的原因,农学生给出的回答是,他们往往是家里第一代大学生,父母没有办法提供更多的建议,对于未来的出路,他们没有足够多的信息,让自己有充分的选择余地:有人则是报考时把「园艺」和「风景园林」两个专业弄混了,还以为自己要学的是建筑和设计。
 
小米是高中时期就定向培养的农学生,如今在华南农业大学读兽医。在高中,她就解剖过蚯蚓,等上了大学,她才发现,原来大家对农学的理解并不相同,「有些人会以为只要喜欢小动物,就能学动物医学,但事实上,喜欢只是前提之一,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接受它们的死亡。」
 
动科专业的日常,不仅有牛有狗,学生们面对更多的,是操作台上的材料样本:蚯蚓的解剖是先用一根针钉住头,再用刀将身体划开;牛蛙的安乐死是从后脑勺扎进去,把脊髓捣碎;小鼠是摁住脑袋,用力拉尾巴,造成脊椎的断裂;兔子是要麻醉后再剖开胸腔;再大一点的动物,就要采用静脉注射空气的方法。
 
在操作过程中,如何保证对样本伤害的最小化,同样有规范可言。还是用牛蛙举例,如果后脑勺穿刺的位置不对,就起不到切断脑对神经控制的作用,牛蛙的安乐死也会变成「痛苦死」。即使操作正确,神经反射会让牛蛙即使在死后肌肉也能跳动,「会非常考人心态,也会让人怀疑,是不是自己的操作不干脆利索。」
 
对农学生们来说,学农体验更多的,还有累:和其他学生们一样的上课累、考试累,除此之外,更有农学特有的下地干活的累。
 
二丘的一位师兄就在实验田里中暑晕倒过一次。他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是中草药种植,师兄选择的是连翘,试验田在新疆塔城。那一次,实验需要记录连翘的花朵数,所有的同门都赶来帮忙,他们在田里散开,等一天工作结束,大家在田边汇合,二丘才知道,新疆昼夜温差大,师兄在白天晒晕了过去,身边又没有人,最后又被太阳晒醒了。
 
另一位同门,是在南疆的山上种金银花。金银花一旦开花,药效就要打折,因此,所有的数据收集必须赶在开花之前结束,连续几天,二丘和同门们都是早上7点就上山,一直干到晚上7点,从山上下来后,还要赶紧把材料带回宾馆晾开,要一直忙碌到夜里。
 
最忙的一天,二丘直接在金银花边上坐着睡着了,「本来拿着笔,几秒就要写一下,但大家就眼看着我静止了,不动了。」
 
二丘所在的课题组,平均每个月都要出4次差,为自己的研究,也要帮同学的忙, 「就算天上下刀子,也要下地」。农学生们默认此时的互相帮忙理所应当,因为每个人都有需要求助的时候。
 
在劳累过后,农学生们的就业并没有丰厚的回报。根据东北农业大学2020年12月公布的《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农学本科生平均月收入为4722.45元,硕士研究生平均月收入为5305.14元。本科毕业后,二丘也曾想过就业,但对方提供的薪资和职业前景并不足够打动人,「工作机会很多,但轻松的、钱多的很少。」小米也并不打算上临床,临床累、工资也不高,她选择的方向是药理学,「这样好歹可以呆在实验室里」。

最近几年,农学因为是冷门专业,分数线低,还成为了一些跨考经验分享中的推荐学科。在《2021高校应届生专业就业竞争力报告》中,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甚至首次进入了专业就业竞争力30强榜单。小袁就在小红书上接过几次考研指导,但最后能上岸的,还是本科就和农学有交叉的学生,「下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在豆瓣「考试失败垂头丧气互相安慰联合会」小组中,有人就写过一篇名为《「慎」农学》的热帖,为「考农热」泼了冷水:农学依旧是一门需要实验基础的学科,并且,哪怕之后上岸成为了「究极对口单位」农科院的研究员,还是要和土地长久地打交道,工作也并不轻松。
 
「学农学注定要坐冷板凳,」出于现实的考虑,除了竞争激烈的科研岗、实验室工作,很少有人继续在这条路上坚持下去。小袁本科的同学们,如今只有一两个还在做农学有关的工作,剩下的所有人,都跟他一样,纷纷从地里上岸,考研,继续读下去。等实验做到结尾,又到了研究生们开始操心去向的时候,大家的目标从考研,也转向了考公、考编。
 
过去一年里,小袁就在全国巡考。他还是想要转行——尽管有「重做的勇气」,但他打心眼儿里讨厌化学里的苯环、讨厌靠天吃饭、讨厌出差时被盯的蚊子包,也讨厌田里最上方正高悬的大太阳,让人直流汗迷眼睛。那一次在地里的8个月,他住在一个月700块的招待所里,默默崩溃了好几次。从地里回来后,他专门去问了毕业还在从事农业的学长学姐,发现他们一个月平均的出差时间是20天,能正常休息4天已经是难得。
 
农学生考公的选项不多,「也很难想象一个地方的工商局,领导突然说,今年我们要一个植保(注:植物保护)的学生。」小袁把主要目标定在上岸,他想进入央企、国企或者事业单位,或者获得农学相关的三支一扶(注:即支教、支医、支农、扶贫)岗位,除去太远的新疆、西藏和青海,北到黑龙江,再到西南的重庆,一年时间里,他一共参加了不下40场考试。
 
有一次在山东青岛,要面试综合岗,他好不容易进到了终面,面试官看到他的简历,说,农学似乎和我们这个岗位的要求不是很符合。小袁有些无奈,他想不到一时间能和具体职能靠上边的回答,但在他的脑子里,突然想到了之前的一个课题,他所在的中农和山农合作了很多年,就为了研究出更好吃、更容易长的胶东大白菜。
 
等他反应过来,关于胶东大白菜的一番话已经说了出去。「我看到对面的老师笑了一下,再也没说什么。」那次,小袁没有通过终面。在回顾这次有些尴尬的面试经历时,他这么总结农学生们相似的处境:本行业苦,外面机会少,「可能是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和土地打交道,农学生们都看起来有点闷,就像手里不会说话的动植物一样。」
 
土地的回响
 
记者接触的近十位农学生中,小南是唯一一位在离开学校后继续从事农业的。和周光东一样,农药合成是她所在的实验室几代人的长线课题,直到毕业,她的研究也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小南「抱着不甘的心情毕业」,入职一家农药公司。
 
毕业之后,小南也成为了同门里唯一继续和土地保持联系的人。
 
和她同一届的课题组一共有6人,除了她,一位继续读博,一位去了教培行业,一位去高校做了辅导员,还有一位去了烟草国企做技术指导,但不需要下地。
 
相比之下,小南的日常是独自坐着高铁,去不同的地方,帮助当地的农户完成农药的测试和打药。在小南看来,她的工作并不体面,因为到了地方就要下地,「鞋子、衣服,人身体上总是会随机变得脏脏的。」因为一直在户外工作,她的肤色也晒得黑了一个色号,想要和相亲对象见个面,又觉得自己太黑了,不好意思。
 
小南的公司去年一共招了5个人,到现在走了3个,整个技术团队十几人里,只有她和另一个应届生是女生。公司要求尽量降低出差成本,能一个人统筹一个项目的,就不会两人同行。但女性的身份让她们的工作多了一些不便,一些农户信不过女性提出的技术意见;吃饭也是个麻烦事,如果没有公司当地的销售代表陪同,小南宁愿不去中午的聚餐,就自己呆在田里,饿了,就拿出早上买的干粮对付。
 
一次,小南出差的目的地离最近的县城也要两小时车程,她随口抱怨了一句「太远」,被领导听见,对方是一位中年男性,说没关系,你可以住人家家里。小南没有继续说话,但在心里,她还是不太习惯。
 
她曾被派去广西给沃柑打药,要独自背着20升的农药进到茂密的林子里。为了赶进度,她打药结束天已经黑了,周围全是大树,风一吹,树叶沙沙作响,她的心开始狂跳,「真的是草木皆兵一样。」

小南并不讨厌农学。她觉得这份工作是对口的,也可以干,但这样的生活状态难以持续。
 
相比于小南,还在上学的农学生们,对于下地的感受更简单一些。他们更愿意记得下地附加的愉快经历,二丘记得在南疆收金银花的时候,他吃到了当地大娘做得最好吃的油渣臊子面;小袁在荆州的时候,正好赶上小龙虾季,来基地帮忙的农户给学生们带来了做好的龙虾,比经过运输到店里吃的新鲜一百倍。
 
离开学校,去基地上实验课,暂时把年轻人们和考学、工作等现实隔开。在浏阳,小眭和同学住在学校刚扩建的基地里,每天晚上,大家都默契放弃了玩手机,纷纷搬着凳子坐在外面乘凉。初夏的晚上并不炎热,田野的风吹来,比空调还凉快。小眭有朋友一直失眠,但自从来到浏阳,每天脑袋一碰枕头就能睡着。
 
农学生们之间,也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不会骗人,人哄地皮,地才会哄肚皮。基地讲究自给自足,学生们种的一部分蔬果要供应食堂,辣椒、茄子、黄瓜、豇豆,白天还长在地里,下午摘下,晚上就会到大家的胃里。每个班级要轮流当值,帮忙运送食物,还要给大厨打下手和端菜。在基地的4个月过去,小眭交的3500块伙食费,食堂还退回了1200块。
 
在「水稻只结了两粒」的烦恼之外,那学期的实验课持续了整整4个月,小眭和所有的农学生一样,享受着农学独特的悠长假期。浏阳是著名的烟火之乡,乡下不禁放,平时只在动漫里见过的花火之夜,在2023年的初夏时节,小眭看了很多场。
 
一年过去,小眭已经离开了基地,又考上了华中农业大学的研究生;丁习功也回到了地里,大学以来,他一直在社交媒体上经营农学相关的内容,等毕业后,他打算和几个朋友一起成立农业公司;周光东的博士研究对象是马铃薯,最近一次的实验成果,是五颜六色的土豆,被他并排放在了一起,拍照发在了朋友圈。
 
也有人走上了不一样的道路:二丘的川芎实验告一段落,在更远的计划里,他想要争取留校的机会,但现在,柑橘成熟的季节快到了,他的首要任务是帮着家里卖果子。之前,不靠网络,只能等当地的果商来收,每斤能卖一块钱,但现在,网上可以发货到更远的地方,他的柑橘也可以卖到4块一斤。而小袁的上岸计划也终于有了结果,一所院校的行政岗录取了他。
 
刚刚进入研究生阶段,小眭也对农学生的未来感到迷茫。她更喜欢聊起在浏阳的时光,烟花总会燃尽,实验也有结束的时候,但在浏阳乡下,有比城市更多、更亮的星星,在田野吹来的风里,抬头,不用费力找,就能看到一片一片的星光,「这种场景会记一辈子。」

■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