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4-09-06 16:24
商业与经济

德国汽车工业深陷危机

袁杰:德国业界人士认为,德国汽车工业低估了转型的动力和中国的优势,还有人士呼吁欧盟撤销对中国电动汽车拟征收的惩罚性关税。
欧洲经济德国汽车为何无力与美中竞争
袁杰


近期大众汽车表示,由于欧洲汽车行业面临困境,不排除关闭工厂和裁员的可能性。这意味着大众放弃在2029年前不裁员的承诺。该公司的这一表态是德国汽车工业深陷危机的一个最新征兆。

1.危机原因

现今德国汽车工业深陷危机,但导致出现这场危机的原因却是多方面的。

从国际上来看,德国汽车管理中心(CAM)主任斯特凡•布拉泽尔(Stefan Bratzel)向媒体表示: “德国汽车工业完全低估了转型的动力。” 特别是在重要的中国市场,德国汽车制造商在电动汽车领域只看到了竞争对手的尾灯。

布拉泽尔认为,“中国竞争对手在电动汽车价值链上具有能力和成本优势”。这意味着,德国制造商目前提供的电动汽车不够好,而且太贵。

值得关注的是,德国n-tv网站8月15日也曾载文称,中国电动汽车热潮带来燃油车销量崩溃式下滑。文章称,中国的发展使德国汽车制造商苦苦挣扎: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大幅增长,而燃油车的需求却在下降。

德国电视一台8月21日播出的“每日新闻”中也提及: 在中国汽车市场,德国制造商正在失去市场份额。

而从德国国内来看,由于近期能源价格上涨、通胀率高企和消费者情绪低落,德国现正处于困难时期,因而德国人购买新车的意愿也有所下降。

德国汽车经济研究所(IfA)预计,2024年德国汽车新注册量将达到 280 万辆。 虽然这一数字与去年基本持平,但与新冠大流行之前的 360 万辆新注册量相比,已减少了约五分之一。

为此,该所所长斯特凡•赖因德尔(Stefan Reindl)解释说:“销量的下降和现在激烈的价格竞争挤压了汽车制造商的利润空间。”他还提到,去年年底突然取消电动汽车补贴更是加剧了这个问题的恶化。

当被问及此事时,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也表示 :“乘用车需求疲软”,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显好转的迹象。

然而, 德国汽车工业深陷危机,业界和政界对此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汽车专家兼分析师弗兰克•施沃佩(Frank Schwope)就认为,在电动汽车方面,制造商 “明显失败”。“制造商们宁愿长年累月地榨干燃油车的价值,而不是集中精力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与此同时,施沃佩还注意到电动汽车的不确定性,这不仅体现在消费者身上,也体现在公司管理层身上。

而就政界而言,施沃佩则声称:“让汽车制造商感到困扰的是缺乏明确性以及政界的反反复复。因而不得不保持燃油车和电动汽车的双重结构。这就导致成本增加。”他还尖锐地指出,布鲁塞尔和柏林在逐步淘汰燃油车方面没有发出“明确的信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欧盟高层对燃油车禁令的态度至今游移不定。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7月18日在竞选连任欧盟委员会主席时发表的演讲中,曾表示支持豁免电子燃料。她声称,为了实现欧盟的气候目标,就必须采取技术中立的方法,让合成燃料在其中发挥作用 (见《冯德莱恩连任之后,欧盟2035年燃油车禁令何去何从》, FT中文网2024年7月30日) 。

《柏林晨报》在报道此事时,就把冯德莱恩支持豁免电子燃料称为“放宽燃油车禁令”,称其会“引发争议”,并尖锐地指出,通过这一转变,冯德莱恩实现了她所在的欧洲人民党以及自由党的意愿。

而德国冯克报业集团驻布鲁塞尔记者克里斯蒂安•克尔(Christian Kerl)在短评中,更将冯德莱恩的这一举措称为“放弃燃油车禁令”。

因而,专家上面提及的政界在淘汰燃油车方面没有发出“明确信号”,确实击中要害。

2.危机后果

眼下,德国汽车工业深陷危机,一大后果可能是不得不进行裁员,从而会对就业市场造成重大冲击。

德国汽车经济研究所所长赖因德尔就认为,制造商不仅对市场和销售形势判断失误,而且在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方面也起步太晚。

从目前来看,宣布大规模裁员的采埃孚、博世等企业均已感受到了这一事态的严重性。

采埃孚是德国最重要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据德国电视一台“每日新闻”网站7月26日报道,该企业已计划到 2028 年底在德国裁员约 1.1万至 1.4万人。 由此可见,汽车行业转型已将给其零部件供应商带来巨大压力。

采埃孚首席执行官霍尔格•克莱因(Holger Klein)声称:“我们知道,我们必须作出艰难而必要的决定。”而裁员则应尽可能对社会负责。为此,克莱因并表示:“我们希望为所有相关人员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而大众、宝马等汽车制造商则还有很长的转型之路要走。《时代在线》网站9月2日以《大众汽车不再排除关闭工厂和裁员的可能性》为题载文称:“德国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收紧了成本削减计划。大众汽车的核心品牌甚至可能会出现因运营原因裁员和关闭工厂的情况。”

赖因德尔就曾指出:“研发和生产效率长期以来一直太低。这意味着德国过多的员工在研发和制造数量太少的汽车。” 因而,按照这位汽车专家的看法,德国汽车制造商 “在中短期内 ”可能会裁减多达五分之一的国内员工。而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汽车行业目前拥有约 78 万名从业人员。

由于高昂的能源价格和繁琐的官僚程序,德国汽车工业本身还面临着严重的选址问题。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Hildegard Müller)最近就向《新奥斯纳布吕克报》表示:“在部分情况下,只是因为在国外生产基地赚了钱,工厂才能留在德国。我们面临着严重的选址问题。”

在访谈中,穆勒还声称,只有当能源变得更便宜,原材料得到保障,且减少官僚主义,德国的就业岗位才能保住。她还尖锐地指出:“联邦政府必须把言论变成行动,否则的话,将不再能阻止不知不觉加剧的‘去工业化’进程,因为德国生产成本降不下来。”

另一方面,员工代表的诉求同样非常明确:企业现在绝对不应该裁员和迁址。

采埃孚职工委员会就宣布反对裁员。该企业职工委员会负责人 阿希姆•迪特里希(Achim Dietrich)表示:“我们将为每一个工作岗位而战斗”。他表示,宣布裁员加剧了人们的担忧,“而实际上我们现在需要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应对经济衰退以及转型”。

迪特里希还指出,这些裁员计划转移了人们对管理层失责的注意力。“采埃孚集团董事会的决定与产业基地和数千名员工的未来背道而驰,并因此而将面临激烈的抵制。”

德国金属工业工会(IG Metall)负责人克里斯蒂安娜•本纳(Christiane Benner)也向媒体表示,员工们现在已极度缺乏安全感。本纳要求道: “企业现在必须从长计议,继续投资于未来,而不是短期的利润优化和迁址。”

3.危机处置

就危机处置而言,德国朝野意见不一。执政的社民党就认为,汽车行业一直受到政府的支持,多年来并持续获得高额利润。为此, 联邦议院社民党党团副主席维雷娜•胡贝茨(Verena Hubertz)就表示:“我们将继续提供支持,但如果事情一时进展得不像往常那样顺利,那也是市场经济的一部分。”

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在野党基民盟总书记卡斯滕•林内曼(Carsten Linnemann)则再次表示反对燃油车禁令。

这位基民盟总书记自称支持技术开放,但也直率地讲出了自己的担忧:“我最担心的是,有一天只有中国的电动汽车在我们的道路上行驶,而德国却不再生产燃油车,尽管我们拥有碳中和燃料。”

林内曼的这番表态并不令人惊讶。自欧盟2035年燃油车禁令正式出台后,在野的德国基民盟和基社盟就一直在推动撤销这个有争议的燃油车禁令。

今年3月11日, 两党在2024年欧洲议会选举的竞选纲领中再次要求撤销欧盟2035年燃油车禁令。纲领称:“我们希望废除燃油机禁令,以保护德国先进的内燃机技术,并用对技术持开放的态度来进一步发展这一技术。”

巴伐利亚州州长、基社盟主席马库斯•索德尔(Markus Söder)还强调称,这一立场 “绝对至关重要,也是对全球汽车贸易所面临挑战的回应”。

今年第一季度末,在接受德国冯克报业集团采访时,欧洲人民党领导人、德国基社盟副主席曼弗雷德•韦伯(Manfred Weber)也表示:“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欧洲人将会输得很惨,尤其是在迄今为止为我们带来繁荣的市场上。” 他还声称,今年,在欧盟售出的所有电动汽车中,预计有四分之一将是中国制造的。为此,这位欧洲人民党主席强调称:“我们必须保护欧洲的经济。”

在访谈中,韦伯还把欧盟2035年燃油机禁令称作一个严重的产业政策失误,并称, 中国正在从中获益。为此,这位欧洲人民党主席宣布,将要“在欧洲议会选举后撤销这一决定”。

但德国汽车行业本身则对此持不同看法。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穆勒在上述的访谈中就表示,德国制造商在中国销售的汽车数量大约是中国品牌在德国销售数量的100倍。她还直率地指出,目前对来自中国的大量电动汽车的担忧被夸大了。

为此,穆勒还呼吁欧盟撤销对中国电动汽车拟征收的惩罚性关税。她说,尽管中国的补贴是一个挑战,但惩罚性关税并不是保护行业的合适手段。“中国将会采取反制措施,保护主义的螺旋式上升可能会对作为出口国的德国造成最严重的打击。”

鉴于德国电动汽车市场持续疲软,穆勒再次呼吁加快扩建充电基础设施。为此,这位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呼吁道: “为了重振这个国家的电动汽车产业,最重要的就是充电点、充电点、充电点和充电网络、充电网络、充电网络!”

与此同时,穆勒不得不遗憾地表示,德国三分之一的城市还没有公共充电点,近四分之三的城市还没有安装快速充电点。

穆勒还向媒体表示,汽车行业现正面临 “大规模转型,并正以令人印象深刻的创新实力和决心应对这一转型”。

而德国内阁9月4日也已经批准电动汽车税收优惠政策,以进一步刺激对电动汽车的需求。

从目前来看, 德国汽车行业要摆脱眼下的困境,必须急起直追,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并大力扩建充电基础设施,从而为本国汽车产业转型提供新的动能。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欧洲经济德国汽车为何无力与美中竞争
2024-09-06 16:24
商业与经济

德国汽车工业深陷危机

袁杰:德国业界人士认为,德国汽车工业低估了转型的动力和中国的优势,还有人士呼吁欧盟撤销对中国电动汽车拟征收的惩罚性关税。
袁杰


近期大众汽车表示,由于欧洲汽车行业面临困境,不排除关闭工厂和裁员的可能性。这意味着大众放弃在2029年前不裁员的承诺。该公司的这一表态是德国汽车工业深陷危机的一个最新征兆。

1.危机原因

现今德国汽车工业深陷危机,但导致出现这场危机的原因却是多方面的。

从国际上来看,德国汽车管理中心(CAM)主任斯特凡•布拉泽尔(Stefan Bratzel)向媒体表示: “德国汽车工业完全低估了转型的动力。” 特别是在重要的中国市场,德国汽车制造商在电动汽车领域只看到了竞争对手的尾灯。

布拉泽尔认为,“中国竞争对手在电动汽车价值链上具有能力和成本优势”。这意味着,德国制造商目前提供的电动汽车不够好,而且太贵。

值得关注的是,德国n-tv网站8月15日也曾载文称,中国电动汽车热潮带来燃油车销量崩溃式下滑。文章称,中国的发展使德国汽车制造商苦苦挣扎: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大幅增长,而燃油车的需求却在下降。

德国电视一台8月21日播出的“每日新闻”中也提及: 在中国汽车市场,德国制造商正在失去市场份额。

而从德国国内来看,由于近期能源价格上涨、通胀率高企和消费者情绪低落,德国现正处于困难时期,因而德国人购买新车的意愿也有所下降。

德国汽车经济研究所(IfA)预计,2024年德国汽车新注册量将达到 280 万辆。 虽然这一数字与去年基本持平,但与新冠大流行之前的 360 万辆新注册量相比,已减少了约五分之一。

为此,该所所长斯特凡•赖因德尔(Stefan Reindl)解释说:“销量的下降和现在激烈的价格竞争挤压了汽车制造商的利润空间。”他还提到,去年年底突然取消电动汽车补贴更是加剧了这个问题的恶化。

当被问及此事时,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也表示 :“乘用车需求疲软”,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显好转的迹象。

然而, 德国汽车工业深陷危机,业界和政界对此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汽车专家兼分析师弗兰克•施沃佩(Frank Schwope)就认为,在电动汽车方面,制造商 “明显失败”。“制造商们宁愿长年累月地榨干燃油车的价值,而不是集中精力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与此同时,施沃佩还注意到电动汽车的不确定性,这不仅体现在消费者身上,也体现在公司管理层身上。

而就政界而言,施沃佩则声称:“让汽车制造商感到困扰的是缺乏明确性以及政界的反反复复。因而不得不保持燃油车和电动汽车的双重结构。这就导致成本增加。”他还尖锐地指出,布鲁塞尔和柏林在逐步淘汰燃油车方面没有发出“明确的信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欧盟高层对燃油车禁令的态度至今游移不定。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7月18日在竞选连任欧盟委员会主席时发表的演讲中,曾表示支持豁免电子燃料。她声称,为了实现欧盟的气候目标,就必须采取技术中立的方法,让合成燃料在其中发挥作用 (见《冯德莱恩连任之后,欧盟2035年燃油车禁令何去何从》, FT中文网2024年7月30日) 。

《柏林晨报》在报道此事时,就把冯德莱恩支持豁免电子燃料称为“放宽燃油车禁令”,称其会“引发争议”,并尖锐地指出,通过这一转变,冯德莱恩实现了她所在的欧洲人民党以及自由党的意愿。

而德国冯克报业集团驻布鲁塞尔记者克里斯蒂安•克尔(Christian Kerl)在短评中,更将冯德莱恩的这一举措称为“放弃燃油车禁令”。

因而,专家上面提及的政界在淘汰燃油车方面没有发出“明确信号”,确实击中要害。

2.危机后果

眼下,德国汽车工业深陷危机,一大后果可能是不得不进行裁员,从而会对就业市场造成重大冲击。

德国汽车经济研究所所长赖因德尔就认为,制造商不仅对市场和销售形势判断失误,而且在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方面也起步太晚。

从目前来看,宣布大规模裁员的采埃孚、博世等企业均已感受到了这一事态的严重性。

采埃孚是德国最重要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据德国电视一台“每日新闻”网站7月26日报道,该企业已计划到 2028 年底在德国裁员约 1.1万至 1.4万人。 由此可见,汽车行业转型已将给其零部件供应商带来巨大压力。

采埃孚首席执行官霍尔格•克莱因(Holger Klein)声称:“我们知道,我们必须作出艰难而必要的决定。”而裁员则应尽可能对社会负责。为此,克莱因并表示:“我们希望为所有相关人员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而大众、宝马等汽车制造商则还有很长的转型之路要走。《时代在线》网站9月2日以《大众汽车不再排除关闭工厂和裁员的可能性》为题载文称:“德国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收紧了成本削减计划。大众汽车的核心品牌甚至可能会出现因运营原因裁员和关闭工厂的情况。”

赖因德尔就曾指出:“研发和生产效率长期以来一直太低。这意味着德国过多的员工在研发和制造数量太少的汽车。” 因而,按照这位汽车专家的看法,德国汽车制造商 “在中短期内 ”可能会裁减多达五分之一的国内员工。而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汽车行业目前拥有约 78 万名从业人员。

由于高昂的能源价格和繁琐的官僚程序,德国汽车工业本身还面临着严重的选址问题。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Hildegard Müller)最近就向《新奥斯纳布吕克报》表示:“在部分情况下,只是因为在国外生产基地赚了钱,工厂才能留在德国。我们面临着严重的选址问题。”

在访谈中,穆勒还声称,只有当能源变得更便宜,原材料得到保障,且减少官僚主义,德国的就业岗位才能保住。她还尖锐地指出:“联邦政府必须把言论变成行动,否则的话,将不再能阻止不知不觉加剧的‘去工业化’进程,因为德国生产成本降不下来。”

另一方面,员工代表的诉求同样非常明确:企业现在绝对不应该裁员和迁址。

采埃孚职工委员会就宣布反对裁员。该企业职工委员会负责人 阿希姆•迪特里希(Achim Dietrich)表示:“我们将为每一个工作岗位而战斗”。他表示,宣布裁员加剧了人们的担忧,“而实际上我们现在需要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应对经济衰退以及转型”。

迪特里希还指出,这些裁员计划转移了人们对管理层失责的注意力。“采埃孚集团董事会的决定与产业基地和数千名员工的未来背道而驰,并因此而将面临激烈的抵制。”

德国金属工业工会(IG Metall)负责人克里斯蒂安娜•本纳(Christiane Benner)也向媒体表示,员工们现在已极度缺乏安全感。本纳要求道: “企业现在必须从长计议,继续投资于未来,而不是短期的利润优化和迁址。”

3.危机处置

就危机处置而言,德国朝野意见不一。执政的社民党就认为,汽车行业一直受到政府的支持,多年来并持续获得高额利润。为此, 联邦议院社民党党团副主席维雷娜•胡贝茨(Verena Hubertz)就表示:“我们将继续提供支持,但如果事情一时进展得不像往常那样顺利,那也是市场经济的一部分。”

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在野党基民盟总书记卡斯滕•林内曼(Carsten Linnemann)则再次表示反对燃油车禁令。

这位基民盟总书记自称支持技术开放,但也直率地讲出了自己的担忧:“我最担心的是,有一天只有中国的电动汽车在我们的道路上行驶,而德国却不再生产燃油车,尽管我们拥有碳中和燃料。”

林内曼的这番表态并不令人惊讶。自欧盟2035年燃油车禁令正式出台后,在野的德国基民盟和基社盟就一直在推动撤销这个有争议的燃油车禁令。

今年3月11日, 两党在2024年欧洲议会选举的竞选纲领中再次要求撤销欧盟2035年燃油车禁令。纲领称:“我们希望废除燃油机禁令,以保护德国先进的内燃机技术,并用对技术持开放的态度来进一步发展这一技术。”

巴伐利亚州州长、基社盟主席马库斯•索德尔(Markus Söder)还强调称,这一立场 “绝对至关重要,也是对全球汽车贸易所面临挑战的回应”。

今年第一季度末,在接受德国冯克报业集团采访时,欧洲人民党领导人、德国基社盟副主席曼弗雷德•韦伯(Manfred Weber)也表示:“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欧洲人将会输得很惨,尤其是在迄今为止为我们带来繁荣的市场上。” 他还声称,今年,在欧盟售出的所有电动汽车中,预计有四分之一将是中国制造的。为此,这位欧洲人民党主席强调称:“我们必须保护欧洲的经济。”

在访谈中,韦伯还把欧盟2035年燃油机禁令称作一个严重的产业政策失误,并称, 中国正在从中获益。为此,这位欧洲人民党主席宣布,将要“在欧洲议会选举后撤销这一决定”。

但德国汽车行业本身则对此持不同看法。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穆勒在上述的访谈中就表示,德国制造商在中国销售的汽车数量大约是中国品牌在德国销售数量的100倍。她还直率地指出,目前对来自中国的大量电动汽车的担忧被夸大了。

为此,穆勒还呼吁欧盟撤销对中国电动汽车拟征收的惩罚性关税。她说,尽管中国的补贴是一个挑战,但惩罚性关税并不是保护行业的合适手段。“中国将会采取反制措施,保护主义的螺旋式上升可能会对作为出口国的德国造成最严重的打击。”

鉴于德国电动汽车市场持续疲软,穆勒再次呼吁加快扩建充电基础设施。为此,这位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呼吁道: “为了重振这个国家的电动汽车产业,最重要的就是充电点、充电点、充电点和充电网络、充电网络、充电网络!”

与此同时,穆勒不得不遗憾地表示,德国三分之一的城市还没有公共充电点,近四分之三的城市还没有安装快速充电点。

穆勒还向媒体表示,汽车行业现正面临 “大规模转型,并正以令人印象深刻的创新实力和决心应对这一转型”。

而德国内阁9月4日也已经批准电动汽车税收优惠政策,以进一步刺激对电动汽车的需求。

从目前来看, 德国汽车行业要摆脱眼下的困境,必须急起直追,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并大力扩建充电基础设施,从而为本国汽车产业转型提供新的动能。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