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4-08-30 20:14
商业与经济

何以撤资?从沃尔玛撤资京东展开谈

王英良:从京东撤资意味着沃尔玛试图与京东减少资本上的相互依赖,这或将进一步刺激美资企业在非敏感和非关键产业上与中国“脱钩”的进程。
沃尔玛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
王英良


8月20日晚,媒体释放消息称沃尔玛将出售手中1.445亿股京东股票,报价为每股24.85美元至25.85美元,摩根士丹利是这笔交易的委托券商。受此消息影响,8月20日盘后京东美股报收28.19美元,下跌4.57%,京东港股一日跌近10%。随后,作为回应,京东董事会日前已批准一项新股份回购计划,自2024年9月起生效,计划称京东可于截至2027年8月底的未来36个月内,回购价值不超过50亿美元的股份(包括美国存托股)。

往前追溯,京东与沃尔玛牵手于2016年6月。当时沃尔玛以1号店为代价获得京东5%股份并达成一系列合作,随后该份额一路攀升至超过10%,截至今年3月31日,沃尔玛仍持有京东9.4%股权,沃尔玛通过这一持股实现了巨额的经济利益,到如今,这种合作关系落幕。“华尔街见闻”网报道称,根据双方当时公布的资料显示,京东和沃尔玛将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战略合作:京东拥有1号商城主要资产,沃尔玛继续经营1号店自营业务,并入驻1号商城;山姆会员商店将在京东平台上开设官方旗舰店,并使用京东的仓配一体化物流服务;京东将和沃尔玛在供应链端展开合作,扩大进口产品的丰富度;沃尔玛在中国的实体门店将介入京东旗下的“达达”和“京东到家”,并成为其重点合作伙伴。彼时,中国经济正进入高速发展,零售业线上线下融合出现高峰,阿里、京东、苏宁等中国零售行业头部企业纷纷下场,通过投资合作等方式壮大业务,在百货、超市、生鲜、便利店等多种业态上进行布局,在这一背景下,内地企业与外资的合作进入黄金期,诸多企业在这一时期得以崛起。

持股京东符合沃尔玛曾经提出的战略目标,在大多数国家,这家连锁零售巨头倾向于自己做全渠道建设,而在中国市场,在当时他们则需要与当地业务伙伴进行合作。从双方公布的合作计划来看,沃尔玛通过京东进军线上,京东通过沃尔玛布局线下。当时,京东正面临来自阿里巴巴和苏宁联手后的强大压力。沃尔玛的注资将为京东带来遍布全国的成熟供应链资源,同时为京东提供当时急缺的线下渠道。另外,与沃尔玛的联盟,也为京东在海外业务上省下不少力气。当时有评论甚至认为此次投资代表了沃尔玛对京东商业模式的认可,但现在看,这一合作在当时对双方而言均具有战略性。

疫情是一个分水岭。沃尔玛在华的零售业受到疫情的严重影响。2020至2022年,沃尔玛分别关闭了11家、31家和21家门店,其中还包括了沃尔玛在中国开设的首店——广东深圳洪湖店。仅2023年以来,沃尔玛便关闭了位于长春、陕西、江西、山东、北京等地的诸多门店。上述闭店潮被归于租约到期、经营调整、升级改造等。实际看,通常大型商超、大卖场场地租约在15年至20年,最长不超过20年。租约到期后,可以选择闭店或再签合同进行续约,续约取决于甲、乙双方的合作意愿。实际上,在中国主要核心城市商业街店铺大量闲置背景下,租约再续或寻求新的场地并非难事。然而一系列收缩并不影响沃尔玛的市场成就,今年7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发布“2023年中国超市TOP100”榜单,沃尔玛中国连续三年位居榜首。

传统商超巨头面临的经营困境早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多家上市的老牌商超在财报中指出,由于实体店受到线上零售的严重冲击,加上此前疫情使超市实体店业态发展受到诸多挑战,多家国内老牌商超业绩喜忧参半。不过闭店并不是商超的唯一出路,部分传统商超、大卖场正在努力探索新赛道,加速转型、优化门店并继续开店。尽管京东是零售行业的头部企业,但依然面临包括阿里巴巴、拼多多等实体的强劲挑战。与京东主营电商与投资相比,沃尔玛连锁店在中国的表现丝毫不落下风。在前不久,京东与沃尔玛均披露了最新业绩报告显示,沃尔玛2025财年第二季度(截至7月31日的三个月)总营收为1693亿美元,同比增长4.8%;第二季度调整后营业利润为79亿美元,同比增长7.2%。沃尔玛中国第二季度净销售额为46亿美元,同比增长17.7%,可比销售额增长13.8%。截至目前,旗下山姆在全国已经开出48家门店,计划未来每年都有6到7家新店开业。山姆中国线上销售在2024年上半年的同比增幅达到29%,占总销售比重的50%左右。京东集团2024年第二季度实现收入2914亿元,同比增加1.2%,归属净利润同比增加92.1%至126亿元,经调整后净利润为145亿元,同比增加69%,远超市场预期。沃尔玛是全球顶级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可能获得母公司的财务支持,而同样经过深耕中国市场,其市场表现卓越,而京东坐拥本土公司优势,在一些领域能够获得政府特定项目支持和补贴,市场表现亮眼。

中国参与全球化的进程是一个不断学习西方商业市场交易模式与规范并不断实现“本土化”的过程,在商业领域尤其是行业头部跨国公司层面,中美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目前美国在全球的主要跨国公司在中国均能找到相应行业的竞争对手,比如京东对标沃尔玛、阿里巴巴对标亚马逊、华为对标苹果、中航工业对标NASA、比亚迪对标特斯拉等。中国这些跨国公司成为中国实力的象征。京东与沃尔玛合作之际正值中美双向直接投资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实现了质的腾飞,而包括日本软银、摩根士丹利、高盛等机构均对中国成长型公司采取了战略性投资举措,这种举措不仅在短期内推动包括京东在内的企业迅速崛起和扩张,以较低的成本对接全球化,实际看,中美两国均从一系列对接中获取了巨大的收益。

在世界500强榜单中,沃尔玛长期稳居第一,而京东已经在中国的零售业界成为实际的“扛把子”。在中美投资关系整体走弱,而零售消费业态走强的背景下,包括希音、拼多多、TEUM、阿里巴巴等电商在美国的投资与业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基于中国在小商品领域强大的产能,加上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这些企业在美国的投资与经营在带来美国民众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冲击了美国既有的零售网络,但中美在零售议题上的冲突时有发生(包括现在的关税冲突)。实际上,随着中美关系转向,美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持股一般仅指向具有先进技术类的企业,比如花旗对国轩高科的持股,因为锂电以及新能源汽车被视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这类投资可能产生更大的回报。

毋庸置疑,京东是中国本土成长起来的巨无霸级网上零售公司,通过长期的市场和资本运营,京东业务已遍及中国零售、网络科技甚至出行等细分行业,并通过复杂的资本运作如相互持股等与其他的商业体实现了某种“利益共同体”。短期看,京东由于自成体系,除非发生颠覆性的决策失误,否则很难动摇其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套用时髦的话说,京东完全可以以一己之力展开和组织“内循环”建设,这是京东的重要性,也是京东区别于其他商业公司的独特性。

中国经济确实面临深刻的调整。据财政部公报显示,1—7月,全国税收收入111240亿元,同比下降5.4%,企业所得税30702亿元,同比下降5.4%,个人所得税8529亿元,同比下降5.5%,尽管零售业态有增长的趋势(2024年1—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但诸如中国美国商会、中国欧盟商会以及部分企业家在不同的节点和平台存在表达对中国市场谨慎的态度。由于国内需求疲软和经济放缓,今年1-4 月,外国对华直接投资同比下降 27.9%,美国对中国直接投资进入历史低位。由于对中美地缘政治紧张、贸易关税冲突担忧加剧及国内消费放缓,美国企业对中国的投资以及扩大再投资均持保守态度,甚至转向撤资。经过长期的对接,沃尔玛与京东业已形成了深度合作,而同样从竞争格局看,京东和阿里以及拼多多却是沃尔玛的竞争对手,尽管沃尔玛深度参与中国的零售业,但是改变不了其“美资”的身份,一些时候它确实无缘特定的市场。

沃尔玛到底出于什么原因实施对京东的撤资?这一话题涉及的内情估计很难为大众所知。但从处于盈利能力旺盛的京东撤资可能不仅仅是单纯的商业考虑这么简单,从沃尔玛与京东的撤资表现似乎隐约释放了美资消费类企业对中国市场的盘算,即释放了某种不安或对在华发展的不确定。撤资信号可能涉及两个指向:一是对中国零售消费市场的评价倾向消极,不计划再赚这一领域的“最后一个铜子”;二是作为全球零售巨头不再持股京东,而是积极以资本拓展在华的线上线下业务,集中财力展开与中国当地零售企业的竞争,毕竟目前的竞争走向白热化。当然,京东与沃尔玛在各自领域依然会保持合作存续,中国市场足够大,足够寻求共同的利益。

无论从何种角度看,从京东撤资都意味着沃尔玛试图与京东减少资本上的相互依赖,而这种减持,或将进一步刺激美资企业在非敏感和非关键产业上与中国“脱钩”的进程,即在中国不断推动“本土化”,尽可能动员一切资源实现自主控制的生产网络,而非受限于股权类的合作,即最大可能地汲取中国在新经济转型中的有限红利,积极应对可能的冲突。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沃尔玛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
2024-08-30 20:14
商业与经济

何以撤资?从沃尔玛撤资京东展开谈

王英良:从京东撤资意味着沃尔玛试图与京东减少资本上的相互依赖,这或将进一步刺激美资企业在非敏感和非关键产业上与中国“脱钩”的进程。
王英良


8月20日晚,媒体释放消息称沃尔玛将出售手中1.445亿股京东股票,报价为每股24.85美元至25.85美元,摩根士丹利是这笔交易的委托券商。受此消息影响,8月20日盘后京东美股报收28.19美元,下跌4.57%,京东港股一日跌近10%。随后,作为回应,京东董事会日前已批准一项新股份回购计划,自2024年9月起生效,计划称京东可于截至2027年8月底的未来36个月内,回购价值不超过50亿美元的股份(包括美国存托股)。

往前追溯,京东与沃尔玛牵手于2016年6月。当时沃尔玛以1号店为代价获得京东5%股份并达成一系列合作,随后该份额一路攀升至超过10%,截至今年3月31日,沃尔玛仍持有京东9.4%股权,沃尔玛通过这一持股实现了巨额的经济利益,到如今,这种合作关系落幕。“华尔街见闻”网报道称,根据双方当时公布的资料显示,京东和沃尔玛将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战略合作:京东拥有1号商城主要资产,沃尔玛继续经营1号店自营业务,并入驻1号商城;山姆会员商店将在京东平台上开设官方旗舰店,并使用京东的仓配一体化物流服务;京东将和沃尔玛在供应链端展开合作,扩大进口产品的丰富度;沃尔玛在中国的实体门店将介入京东旗下的“达达”和“京东到家”,并成为其重点合作伙伴。彼时,中国经济正进入高速发展,零售业线上线下融合出现高峰,阿里、京东、苏宁等中国零售行业头部企业纷纷下场,通过投资合作等方式壮大业务,在百货、超市、生鲜、便利店等多种业态上进行布局,在这一背景下,内地企业与外资的合作进入黄金期,诸多企业在这一时期得以崛起。

持股京东符合沃尔玛曾经提出的战略目标,在大多数国家,这家连锁零售巨头倾向于自己做全渠道建设,而在中国市场,在当时他们则需要与当地业务伙伴进行合作。从双方公布的合作计划来看,沃尔玛通过京东进军线上,京东通过沃尔玛布局线下。当时,京东正面临来自阿里巴巴和苏宁联手后的强大压力。沃尔玛的注资将为京东带来遍布全国的成熟供应链资源,同时为京东提供当时急缺的线下渠道。另外,与沃尔玛的联盟,也为京东在海外业务上省下不少力气。当时有评论甚至认为此次投资代表了沃尔玛对京东商业模式的认可,但现在看,这一合作在当时对双方而言均具有战略性。

疫情是一个分水岭。沃尔玛在华的零售业受到疫情的严重影响。2020至2022年,沃尔玛分别关闭了11家、31家和21家门店,其中还包括了沃尔玛在中国开设的首店——广东深圳洪湖店。仅2023年以来,沃尔玛便关闭了位于长春、陕西、江西、山东、北京等地的诸多门店。上述闭店潮被归于租约到期、经营调整、升级改造等。实际看,通常大型商超、大卖场场地租约在15年至20年,最长不超过20年。租约到期后,可以选择闭店或再签合同进行续约,续约取决于甲、乙双方的合作意愿。实际上,在中国主要核心城市商业街店铺大量闲置背景下,租约再续或寻求新的场地并非难事。然而一系列收缩并不影响沃尔玛的市场成就,今年7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发布“2023年中国超市TOP100”榜单,沃尔玛中国连续三年位居榜首。

传统商超巨头面临的经营困境早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多家上市的老牌商超在财报中指出,由于实体店受到线上零售的严重冲击,加上此前疫情使超市实体店业态发展受到诸多挑战,多家国内老牌商超业绩喜忧参半。不过闭店并不是商超的唯一出路,部分传统商超、大卖场正在努力探索新赛道,加速转型、优化门店并继续开店。尽管京东是零售行业的头部企业,但依然面临包括阿里巴巴、拼多多等实体的强劲挑战。与京东主营电商与投资相比,沃尔玛连锁店在中国的表现丝毫不落下风。在前不久,京东与沃尔玛均披露了最新业绩报告显示,沃尔玛2025财年第二季度(截至7月31日的三个月)总营收为1693亿美元,同比增长4.8%;第二季度调整后营业利润为79亿美元,同比增长7.2%。沃尔玛中国第二季度净销售额为46亿美元,同比增长17.7%,可比销售额增长13.8%。截至目前,旗下山姆在全国已经开出48家门店,计划未来每年都有6到7家新店开业。山姆中国线上销售在2024年上半年的同比增幅达到29%,占总销售比重的50%左右。京东集团2024年第二季度实现收入2914亿元,同比增加1.2%,归属净利润同比增加92.1%至126亿元,经调整后净利润为145亿元,同比增加69%,远超市场预期。沃尔玛是全球顶级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可能获得母公司的财务支持,而同样经过深耕中国市场,其市场表现卓越,而京东坐拥本土公司优势,在一些领域能够获得政府特定项目支持和补贴,市场表现亮眼。

中国参与全球化的进程是一个不断学习西方商业市场交易模式与规范并不断实现“本土化”的过程,在商业领域尤其是行业头部跨国公司层面,中美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目前美国在全球的主要跨国公司在中国均能找到相应行业的竞争对手,比如京东对标沃尔玛、阿里巴巴对标亚马逊、华为对标苹果、中航工业对标NASA、比亚迪对标特斯拉等。中国这些跨国公司成为中国实力的象征。京东与沃尔玛合作之际正值中美双向直接投资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实现了质的腾飞,而包括日本软银、摩根士丹利、高盛等机构均对中国成长型公司采取了战略性投资举措,这种举措不仅在短期内推动包括京东在内的企业迅速崛起和扩张,以较低的成本对接全球化,实际看,中美两国均从一系列对接中获取了巨大的收益。

在世界500强榜单中,沃尔玛长期稳居第一,而京东已经在中国的零售业界成为实际的“扛把子”。在中美投资关系整体走弱,而零售消费业态走强的背景下,包括希音、拼多多、TEUM、阿里巴巴等电商在美国的投资与业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基于中国在小商品领域强大的产能,加上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这些企业在美国的投资与经营在带来美国民众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冲击了美国既有的零售网络,但中美在零售议题上的冲突时有发生(包括现在的关税冲突)。实际上,随着中美关系转向,美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持股一般仅指向具有先进技术类的企业,比如花旗对国轩高科的持股,因为锂电以及新能源汽车被视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这类投资可能产生更大的回报。

毋庸置疑,京东是中国本土成长起来的巨无霸级网上零售公司,通过长期的市场和资本运营,京东业务已遍及中国零售、网络科技甚至出行等细分行业,并通过复杂的资本运作如相互持股等与其他的商业体实现了某种“利益共同体”。短期看,京东由于自成体系,除非发生颠覆性的决策失误,否则很难动摇其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套用时髦的话说,京东完全可以以一己之力展开和组织“内循环”建设,这是京东的重要性,也是京东区别于其他商业公司的独特性。

中国经济确实面临深刻的调整。据财政部公报显示,1—7月,全国税收收入111240亿元,同比下降5.4%,企业所得税30702亿元,同比下降5.4%,个人所得税8529亿元,同比下降5.5%,尽管零售业态有增长的趋势(2024年1—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但诸如中国美国商会、中国欧盟商会以及部分企业家在不同的节点和平台存在表达对中国市场谨慎的态度。由于国内需求疲软和经济放缓,今年1-4 月,外国对华直接投资同比下降 27.9%,美国对中国直接投资进入历史低位。由于对中美地缘政治紧张、贸易关税冲突担忧加剧及国内消费放缓,美国企业对中国的投资以及扩大再投资均持保守态度,甚至转向撤资。经过长期的对接,沃尔玛与京东业已形成了深度合作,而同样从竞争格局看,京东和阿里以及拼多多却是沃尔玛的竞争对手,尽管沃尔玛深度参与中国的零售业,但是改变不了其“美资”的身份,一些时候它确实无缘特定的市场。

沃尔玛到底出于什么原因实施对京东的撤资?这一话题涉及的内情估计很难为大众所知。但从处于盈利能力旺盛的京东撤资可能不仅仅是单纯的商业考虑这么简单,从沃尔玛与京东的撤资表现似乎隐约释放了美资消费类企业对中国市场的盘算,即释放了某种不安或对在华发展的不确定。撤资信号可能涉及两个指向:一是对中国零售消费市场的评价倾向消极,不计划再赚这一领域的“最后一个铜子”;二是作为全球零售巨头不再持股京东,而是积极以资本拓展在华的线上线下业务,集中财力展开与中国当地零售企业的竞争,毕竟目前的竞争走向白热化。当然,京东与沃尔玛在各自领域依然会保持合作存续,中国市场足够大,足够寻求共同的利益。

无论从何种角度看,从京东撤资都意味着沃尔玛试图与京东减少资本上的相互依赖,而这种减持,或将进一步刺激美资企业在非敏感和非关键产业上与中国“脱钩”的进程,即在中国不断推动“本土化”,尽可能动员一切资源实现自主控制的生产网络,而非受限于股权类的合作,即最大可能地汲取中国在新经济转型中的有限红利,积极应对可能的冲突。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