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2-05-14 14:30
金融

全球市场风暴:疫情反复下的多空博弈

五月,市场风暴悄然而至。全球资本市场走向一度分化,其亦是疫情扰动下,多空博弈的显性结果。
美元成为百万富翁的12条黄金法则
欧阳晓红

【「OR」商业新媒体】



五月,市场风暴悄然而至。全球资本市场走向一度分化,其亦是疫情扰动下,多空博弈的显性结果。

A股连续两天大涨,外资亦由净流出转为净流入;美股则再次暴跌,尤其当通胀成为美联储的头号威胁时。

5月11日,A股再度全线上涨,两市成交量过万亿;当地时间,美股三大指数则集体收跌。纳指跌3.18%(11,364.24),标普500跌1.65%(3,935.18),道指跌1.02%(31,834.11)。苹果公司收跌5.18%,甚至被出让了“全球市值第一”之头衔,由市值2.424万亿美元的沙特阿美摘取。

当日,欧洲股市亦是普涨。英国富时、德国DAX、法国CAC分别收涨1.44%(7347.66)、2.17%(13828.64)、2.50%(6269.73)。

不过,次日来看,亚太市场表现低迷,欧洲股市盘中震荡调整,A股亦窄幅震荡,沪指、深成指分别收跌0.12%、0.13%,创业板指收涨0.22%;A股成交量8215亿,北向外资净流出27亿。

而这天的离岸人民币兑美元(CNH)贬破6.8, 日内走低700点,刷新2020年9月以来新低;在岸人民币(CNY)6.7885,人民币中间价报6.7292;美元指数升至104.85。

外汇市场风暴一触即发。5月初,当美元指数飙至103,外汇交易员们就担心更巨大的风险还没来,他们对今年风险资产的焦虑情绪升至近年高点。果不其然,十多天之后,全球外汇市场再度掀起巨浪;币圈更是哀鸿遍野——虚拟货币市场崩了!被币圈玩家誉为“币圈茅台”的LUNA币狂泻逾99%,其市值几乎归零。

强势美元无疑是此轮人民币贬值的重要驱动力,包括中美通胀背离等扰动因素,但市场仍认为,人民币“过度”贬值或贬值速度太快了。也有不同声音称,当下外贸形势严峻,亟需人民币双向波动趋软,以增强出口竞争力,适度汇率贬值将有效缓解当前的经济下行压力;市场无需恐慌。

这一切的背后或指向美国持续高企的通胀,以及美联储日趋鹰派之态势,全球金融状况骤然抽紧,但这可能还不是糟糕的时候。



CPI数据表明美联储在抑制通胀方面落后于曲线,5月11日盘前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4月份CPI较去年同比增长8.3%;那么中国来看,决策层之操作则颇具前瞻性;目前经济似乎是滞而不胀,但输入性通胀压力仍大。当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4月物价数据显示:CPI同比上涨2.1%,预期2%,前值1.5%;PPI同比涨8%,预期7.8%,前值8.3%。

所谓中美通胀背离是指,美国通胀开始见顶;而中国通胀温和上升,重返2时代。

分析师们认为,中国短期CPI 还有上行空间,中长期或迎通胀时代,正如欧美同处于四十年一遇的通胀和加息周期。

市场普遍分析,4月CPI数据并不会对中国货币政策形成制约。

5月9日,央行发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强调,密切关注物价走势变化,支持粮食、能源生产保供,保持物价总体稳定。

或许囿于美联储的前车之鉴,中国央行对于通胀的预期管理可能超出市场之想象。报告再次强调“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落实好稳企业保就业各项金融政策措施。

与此同时,政策层面,监管层频频发声,强调金融风险可控,呵护市场信心。

眼下,全球货币政策正在转向,资产风向亦随之“摇曳”,能否“生姿”,如何避险,则取决于投资者如何择时、择机,以及怎样秉持风险中性原则。



一如国内疫情反复,外部环境亦日趋严峻,多空博弈正酣。

“显然,美国货币政策转折大幕已经开启。”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鄂志寰认为,目前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偏重治理通货膨胀,尚未考虑加息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及其外溢效应。她担心,美国货币政策转向具有很强的外溢效应,可能导致部分新兴经济体出现资本外流和金融市场动荡。

5月12日,印度卢比兑美元开盘下跌至77.5325,刷新纪录低点。“亚洲货币,有点竞争性贬值的味道。”有人士认为。

如前文所述,当日全球外汇市场亦可谓硝烟弥漫。全球流动性退潮时,“加密货币”更是急剧暴跌。同样是5月12日,领头羊比特币、以太坊均在狂贬。表面上,外媒报道,当日虚拟货币崩盘,主要责任归咎于一种名为 Terra USD的稳定币;但究其根本还在于流动性收缩。而这恰与2020年比特币暴涨时的“流动性泛滥为主因”形成反衬。

然而,全球金融状况之收紧远未到最严重的时候;情况最差之际或是在美联储加息到顶、减债一半之时。

当前,即使全球市场暂时分化(诚如近两几日的A股、美股反差),但疫情反复、俄乌冲突、美联储紧缩背景下,国际金融市场仍充满不确定性,调整或未结束;这也是多空博弈下,宏观形势对微观市场的某种映射。

5月12日,中央财办副主任韩文秀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表示,我们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方面有丰富的调控经验,该出手时就会出手。

中国央行对此亦早有预见。“稳字当头”下,货币政策“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央行对主要海外央行收紧货币外溢影响关注上升。

“受疫情脉冲式反弹、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主要发达经济体加快收紧货币政策等影响,第一季度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海外通胀压力持续走高,”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指出,“能源、金属、农产品价格明显上涨,金融市场震荡加剧,全球经济复苏前景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加大。”

正如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均下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普遍表达了对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

国际金融市场大幅波动,全球主要股指普遍下跌,主要发达经济体加码收紧货币政策,国债收益率明显上行。一季度美、德、英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幅达60~80个基点,3月末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 2.3%,5月6日突破 3.1%,创2018年11月以来新高。

从国内看,央行报告指出,突出表现为近期疫情点多、面广、频发,对经济运行的冲击影响加大。一是餐饮、零售、旅游等接触型消费转弱,部分领域投资仍在探底;二是一些企业出现停产减产,市场主体困难明显增加;三是货运物流和产业链供应链运转出现摩擦,经济循环畅通遇到制约。

不过,央行亦认为,当前我国发展有诸多战略性有利条件,经济体量大、回旋余地广,具有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又有超大规模市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此时,如果说权益市场难免波澜起伏,那么,外汇市场的波动则尤为惊心动魄。

5月12日,全球主要股指等均处于大跌之中,A股相对企稳,创业板指甚至收涨。市场有观点认为,A股可能会就此走出独立行情。因为已达估值底部的A股之韧性逐渐增加(整体市盈率约12倍),外围股市联动作用对其影响趋弱。后续走势仍有待观察。

但见,当日美元指数几乎摸高至105,盘中触及104.89;而CNH贬至6.8223。

“加息节奏快与加息幅度创出近二十年的新高。”从目前情况看,鄂志寰如此分析美联储该轮货币政策大转折的特点。前者,自2022年3月加息后,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启动第二次加息,持续加息与市场预期相符,再次向市场明确传递政策逆转信息。

后者表明美联储对当前通货膨胀形势的评估非常严峻,需要下重手避免政策滞后的风险。通货膨胀压力仍在持续积累,尚未出现趋势性逆转。“鲍威尔在发布会的讲话中两次提到通胀率‘过高’,表明其十分关注通胀率上升的前景。”鄂志寰认为。

值得一提的是,美联储5月加息当日,市场一度大涨。专家甚至认为,美联储此次的紧缩方案可谓非“鹰”非“鸽”,或许成功诱导了市场。殊料,惊涛骇浪还在后面。

“美国核心通胀高于预期。”FXTM富拓首席中文分析师杨傲正称,最近几个月来,美国股市步履蹒跚,面临沉重抛压,主要原因是美联储为对抗高通胀开启加息周期。

美国劳工部5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通胀速度略有放缓,但高于普遍预期。而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4月核心CPI同比上涨6.2%,仍远高于美联储2%-4%的可容忍范围,也就是说,美联储有极大可能需要再加快收紧货币政策步伐以应对通胀。

现在,美元指数已突破104,杨傲正分析,技术上,下一关口或将是2002年10月的106.38水平。另外,富拓美元指数也在不断创新高,该指数包含了欧元、英镑、澳元、纽元、日元、瑞郎共6种货币兑美元的货币兑,基本面上更能反映美元在市场上的表现。

问题在于,多重因素的影响似乎都并非暂时,而将持续影响美国通胀进一步升高。

不过,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认为,美国4月份通胀数据好坏参半。数据的正面因素诸如:美国4月份总体通胀率从上个月的按年同比8.5%下降至8.3%。由于有利的基数效应和供应短缺的改善,核心通胀率(不包括能源和食品价格等)按年同比从6.5%下降至6.2%。大约去年此时,美国经济首次出现大幅物价上涨,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同比的通胀率应该会受基数效应影响而下降。

在赵耀庭看来,现今的数字表明美国经济可以承受紧缩政策,美联储应该能够在抑制通胀和实现软着陆之间取得平衡。而随着供应链问题开始改善,加上工资出现可能开始降温的早期迹象,预计通胀压力将在今年第二季度显著下降,这可能会给美联储的紧缩政策提供更多调整空间。

市场认为4月的数据表明美联储将出现更激进的紧缩政策,同时其也再次开启了市场对加息75个基点的猜测;并惊呼:金融状况急剧收紧并逼近2018年,美联储可谓鹰上加鹰。

反观国内,降息降准预期一边倒。且市场共识是,温和通胀不会掣肘中国货币政策。

“最近人民币的快速贬值也可能增加一些温和的通胀压力,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和农产品进口国。”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持不同观点。他认为,通胀上升将限制进一步降息的空间。

当前,不只是将抑制通胀视为头号任务的美联储货币政策在急剧转向;多重因素扰动下,旨在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中国央行为管理好预期,提升其操作的前瞻性、灵活性、有效性,中国货币政策亦有些微妙的变化。

在中国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看来,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有四个转变:

其一,贷款投放从“扩大”转为“合理”。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中,将“引导金融机构有利扩大信贷投放”改为“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投放贷款”。

其二,结构性工具的方向更加细化。货币政策将强化对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乡村振兴”、碳减排和煤炭清洁利用、科技创新、普惠养老的结构性支持。

其三,降融资成本的重心转移到存款利率上来。考虑到目前商业银行净息差和利润率已呈现难以进一步压缩的势头,后续贷款平均利率下行的幅度可能进一步逼近于LPR下行的幅度。因此,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就成为拓宽贷款利率下行空间的更重要途径。

其四,货币政策面临汇率、物价两大掣肘。凸显出在农产品、能源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再上涨的情况下,“稳物价”成为排在稳增长和稳就业之后的重点目标。

诚如,提及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利率汇率方面,中国央行表示,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并强调稳步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加强预期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这可能也意味着,如果人民币汇率出现超调,央行会再度动用稳汇率政策工具。

而交织着疫情反复、美联储加息外溢效应等诸多因素的多空博弈下,权益资产来看,山西证券分析,A股市场大概率进入中期反弹阶段,外围利空对市场的影响相对减弱,政策底不断夯实,情绪底也已现,市场赚钱效应有所增强。

外汇交易方面,风暴可能仍在酝酿,但已经见证过人民币汇率及国际市场大幅调整的市场主体,在管理层不断呵护、高层会议定调之后,情绪似有改善;但本质还在于其对人民币是否有信心。●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美元成为百万富翁的12条黄金法则
2022-05-14 14:30
金融

全球市场风暴:疫情反复下的多空博弈

五月,市场风暴悄然而至。全球资本市场走向一度分化,其亦是疫情扰动下,多空博弈的显性结果。
欧阳晓红

【「OR」商业新媒体】



五月,市场风暴悄然而至。全球资本市场走向一度分化,其亦是疫情扰动下,多空博弈的显性结果。

A股连续两天大涨,外资亦由净流出转为净流入;美股则再次暴跌,尤其当通胀成为美联储的头号威胁时。

5月11日,A股再度全线上涨,两市成交量过万亿;当地时间,美股三大指数则集体收跌。纳指跌3.18%(11,364.24),标普500跌1.65%(3,935.18),道指跌1.02%(31,834.11)。苹果公司收跌5.18%,甚至被出让了“全球市值第一”之头衔,由市值2.424万亿美元的沙特阿美摘取。

当日,欧洲股市亦是普涨。英国富时、德国DAX、法国CAC分别收涨1.44%(7347.66)、2.17%(13828.64)、2.50%(6269.73)。

不过,次日来看,亚太市场表现低迷,欧洲股市盘中震荡调整,A股亦窄幅震荡,沪指、深成指分别收跌0.12%、0.13%,创业板指收涨0.22%;A股成交量8215亿,北向外资净流出27亿。

而这天的离岸人民币兑美元(CNH)贬破6.8, 日内走低700点,刷新2020年9月以来新低;在岸人民币(CNY)6.7885,人民币中间价报6.7292;美元指数升至104.85。

外汇市场风暴一触即发。5月初,当美元指数飙至103,外汇交易员们就担心更巨大的风险还没来,他们对今年风险资产的焦虑情绪升至近年高点。果不其然,十多天之后,全球外汇市场再度掀起巨浪;币圈更是哀鸿遍野——虚拟货币市场崩了!被币圈玩家誉为“币圈茅台”的LUNA币狂泻逾99%,其市值几乎归零。

强势美元无疑是此轮人民币贬值的重要驱动力,包括中美通胀背离等扰动因素,但市场仍认为,人民币“过度”贬值或贬值速度太快了。也有不同声音称,当下外贸形势严峻,亟需人民币双向波动趋软,以增强出口竞争力,适度汇率贬值将有效缓解当前的经济下行压力;市场无需恐慌。

这一切的背后或指向美国持续高企的通胀,以及美联储日趋鹰派之态势,全球金融状况骤然抽紧,但这可能还不是糟糕的时候。



CPI数据表明美联储在抑制通胀方面落后于曲线,5月11日盘前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4月份CPI较去年同比增长8.3%;那么中国来看,决策层之操作则颇具前瞻性;目前经济似乎是滞而不胀,但输入性通胀压力仍大。当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4月物价数据显示:CPI同比上涨2.1%,预期2%,前值1.5%;PPI同比涨8%,预期7.8%,前值8.3%。

所谓中美通胀背离是指,美国通胀开始见顶;而中国通胀温和上升,重返2时代。

分析师们认为,中国短期CPI 还有上行空间,中长期或迎通胀时代,正如欧美同处于四十年一遇的通胀和加息周期。

市场普遍分析,4月CPI数据并不会对中国货币政策形成制约。

5月9日,央行发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强调,密切关注物价走势变化,支持粮食、能源生产保供,保持物价总体稳定。

或许囿于美联储的前车之鉴,中国央行对于通胀的预期管理可能超出市场之想象。报告再次强调“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落实好稳企业保就业各项金融政策措施。

与此同时,政策层面,监管层频频发声,强调金融风险可控,呵护市场信心。

眼下,全球货币政策正在转向,资产风向亦随之“摇曳”,能否“生姿”,如何避险,则取决于投资者如何择时、择机,以及怎样秉持风险中性原则。



一如国内疫情反复,外部环境亦日趋严峻,多空博弈正酣。

“显然,美国货币政策转折大幕已经开启。”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鄂志寰认为,目前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偏重治理通货膨胀,尚未考虑加息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及其外溢效应。她担心,美国货币政策转向具有很强的外溢效应,可能导致部分新兴经济体出现资本外流和金融市场动荡。

5月12日,印度卢比兑美元开盘下跌至77.5325,刷新纪录低点。“亚洲货币,有点竞争性贬值的味道。”有人士认为。

如前文所述,当日全球外汇市场亦可谓硝烟弥漫。全球流动性退潮时,“加密货币”更是急剧暴跌。同样是5月12日,领头羊比特币、以太坊均在狂贬。表面上,外媒报道,当日虚拟货币崩盘,主要责任归咎于一种名为 Terra USD的稳定币;但究其根本还在于流动性收缩。而这恰与2020年比特币暴涨时的“流动性泛滥为主因”形成反衬。

然而,全球金融状况之收紧远未到最严重的时候;情况最差之际或是在美联储加息到顶、减债一半之时。

当前,即使全球市场暂时分化(诚如近两几日的A股、美股反差),但疫情反复、俄乌冲突、美联储紧缩背景下,国际金融市场仍充满不确定性,调整或未结束;这也是多空博弈下,宏观形势对微观市场的某种映射。

5月12日,中央财办副主任韩文秀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表示,我们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方面有丰富的调控经验,该出手时就会出手。

中国央行对此亦早有预见。“稳字当头”下,货币政策“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央行对主要海外央行收紧货币外溢影响关注上升。

“受疫情脉冲式反弹、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主要发达经济体加快收紧货币政策等影响,第一季度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海外通胀压力持续走高,”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指出,“能源、金属、农产品价格明显上涨,金融市场震荡加剧,全球经济复苏前景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加大。”

正如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均下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普遍表达了对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

国际金融市场大幅波动,全球主要股指普遍下跌,主要发达经济体加码收紧货币政策,国债收益率明显上行。一季度美、德、英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幅达60~80个基点,3月末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 2.3%,5月6日突破 3.1%,创2018年11月以来新高。

从国内看,央行报告指出,突出表现为近期疫情点多、面广、频发,对经济运行的冲击影响加大。一是餐饮、零售、旅游等接触型消费转弱,部分领域投资仍在探底;二是一些企业出现停产减产,市场主体困难明显增加;三是货运物流和产业链供应链运转出现摩擦,经济循环畅通遇到制约。

不过,央行亦认为,当前我国发展有诸多战略性有利条件,经济体量大、回旋余地广,具有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又有超大规模市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此时,如果说权益市场难免波澜起伏,那么,外汇市场的波动则尤为惊心动魄。

5月12日,全球主要股指等均处于大跌之中,A股相对企稳,创业板指甚至收涨。市场有观点认为,A股可能会就此走出独立行情。因为已达估值底部的A股之韧性逐渐增加(整体市盈率约12倍),外围股市联动作用对其影响趋弱。后续走势仍有待观察。

但见,当日美元指数几乎摸高至105,盘中触及104.89;而CNH贬至6.8223。

“加息节奏快与加息幅度创出近二十年的新高。”从目前情况看,鄂志寰如此分析美联储该轮货币政策大转折的特点。前者,自2022年3月加息后,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启动第二次加息,持续加息与市场预期相符,再次向市场明确传递政策逆转信息。

后者表明美联储对当前通货膨胀形势的评估非常严峻,需要下重手避免政策滞后的风险。通货膨胀压力仍在持续积累,尚未出现趋势性逆转。“鲍威尔在发布会的讲话中两次提到通胀率‘过高’,表明其十分关注通胀率上升的前景。”鄂志寰认为。

值得一提的是,美联储5月加息当日,市场一度大涨。专家甚至认为,美联储此次的紧缩方案可谓非“鹰”非“鸽”,或许成功诱导了市场。殊料,惊涛骇浪还在后面。

“美国核心通胀高于预期。”FXTM富拓首席中文分析师杨傲正称,最近几个月来,美国股市步履蹒跚,面临沉重抛压,主要原因是美联储为对抗高通胀开启加息周期。

美国劳工部5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通胀速度略有放缓,但高于普遍预期。而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4月核心CPI同比上涨6.2%,仍远高于美联储2%-4%的可容忍范围,也就是说,美联储有极大可能需要再加快收紧货币政策步伐以应对通胀。

现在,美元指数已突破104,杨傲正分析,技术上,下一关口或将是2002年10月的106.38水平。另外,富拓美元指数也在不断创新高,该指数包含了欧元、英镑、澳元、纽元、日元、瑞郎共6种货币兑美元的货币兑,基本面上更能反映美元在市场上的表现。

问题在于,多重因素的影响似乎都并非暂时,而将持续影响美国通胀进一步升高。

不过,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认为,美国4月份通胀数据好坏参半。数据的正面因素诸如:美国4月份总体通胀率从上个月的按年同比8.5%下降至8.3%。由于有利的基数效应和供应短缺的改善,核心通胀率(不包括能源和食品价格等)按年同比从6.5%下降至6.2%。大约去年此时,美国经济首次出现大幅物价上涨,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同比的通胀率应该会受基数效应影响而下降。

在赵耀庭看来,现今的数字表明美国经济可以承受紧缩政策,美联储应该能够在抑制通胀和实现软着陆之间取得平衡。而随着供应链问题开始改善,加上工资出现可能开始降温的早期迹象,预计通胀压力将在今年第二季度显著下降,这可能会给美联储的紧缩政策提供更多调整空间。

市场认为4月的数据表明美联储将出现更激进的紧缩政策,同时其也再次开启了市场对加息75个基点的猜测;并惊呼:金融状况急剧收紧并逼近2018年,美联储可谓鹰上加鹰。

反观国内,降息降准预期一边倒。且市场共识是,温和通胀不会掣肘中国货币政策。

“最近人民币的快速贬值也可能增加一些温和的通胀压力,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和农产品进口国。”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持不同观点。他认为,通胀上升将限制进一步降息的空间。

当前,不只是将抑制通胀视为头号任务的美联储货币政策在急剧转向;多重因素扰动下,旨在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中国央行为管理好预期,提升其操作的前瞻性、灵活性、有效性,中国货币政策亦有些微妙的变化。

在中国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看来,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有四个转变:

其一,贷款投放从“扩大”转为“合理”。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中,将“引导金融机构有利扩大信贷投放”改为“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投放贷款”。

其二,结构性工具的方向更加细化。货币政策将强化对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乡村振兴”、碳减排和煤炭清洁利用、科技创新、普惠养老的结构性支持。

其三,降融资成本的重心转移到存款利率上来。考虑到目前商业银行净息差和利润率已呈现难以进一步压缩的势头,后续贷款平均利率下行的幅度可能进一步逼近于LPR下行的幅度。因此,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就成为拓宽贷款利率下行空间的更重要途径。

其四,货币政策面临汇率、物价两大掣肘。凸显出在农产品、能源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再上涨的情况下,“稳物价”成为排在稳增长和稳就业之后的重点目标。

诚如,提及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利率汇率方面,中国央行表示,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并强调稳步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加强预期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这可能也意味着,如果人民币汇率出现超调,央行会再度动用稳汇率政策工具。

而交织着疫情反复、美联储加息外溢效应等诸多因素的多空博弈下,权益资产来看,山西证券分析,A股市场大概率进入中期反弹阶段,外围利空对市场的影响相对减弱,政策底不断夯实,情绪底也已现,市场赚钱效应有所增强。

外汇交易方面,风暴可能仍在酝酿,但已经见证过人民币汇率及国际市场大幅调整的市场主体,在管理层不断呵护、高层会议定调之后,情绪似有改善;但本质还在于其对人民币是否有信心。●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