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4-07-19 16:55
艺术风尚

在新加坡重温《热带雨》:他乡迷惘无所寄

范力文:在禁忌恋情的故事主线之下,也可以洞见新加坡社会的风云流变,以及华语和华人文化在海外的现实处境。
在新加坡重温《热带雨》:他乡迷惘无所寄
《热带雨》剧照

范力文


1

在新加坡,从不少日常的情境中,都能感觉到华语的分量在日渐式微。在街上遇见有人使用华语彼此交谈,便不难猜出他们是从中国来的游客。即使是在海南鸡饭的食阁,长着华人面孔的店家也会首先使用英文为你递上菜单。



前些年在中国大陆的短视频平台上,前总理李显龙的中文演讲经常博得评论区的满堂彩,现总理黄循财也是社交媒体的常客,但他的日常分享则更多地使用英语。

我想起陈哲艺导演的《热带雨》,这部影片一直躺在硬盘里,我当时曾被这部新加坡电影深深惊艳,如今想来却悟出了更多的含义。

说《热带雨》是近些年最优秀的新加坡电影并不夸张,导演陈哲艺更有名气的作品是在中国大陆完成的《燃冬》,它探讨了一种相当新鲜的情感模式,被许多人用来玩梗。但那部片子相较《热带雨》明显逊色不少。

我曾把《热带雨》当作一部描写情欲萌动的电影,但如今想来,这部作品其实还巧妙地带出了新加坡的诸多现实侧面,并且具备相当程度的社会前瞻性。

影片里的女主角林老师是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华语教师,她的婚姻并不美满,一直没能怀上孩子,而丈夫似乎也日渐疏远;在她的班上,有一位学习华语很刻苦的孩子伟伦,伟伦的目标是希望今后去中国经商,他平日里习武,迷恋成龙,林老师因而经常陪他补课、送他回家,逐渐伟伦对林老师生出情愫……

影片中的林老师始终带着一种孤独感,这同时带给她知性女人的冷艳魅力。没有人真正在意林老师的工作,就像中学时候,美术课和体育课常被数学老师借走。中文课在新加坡并不被重视。

《热带雨》剧照
1966年,李光耀主推“双语教育”,要求新加坡学生学习英语和母语,这里的母语包括了华语、马来语和印度南部的泰米尔语,这是小国新加坡维持多元族群的尝试。在保留母语的同时,用英文作为新加坡构建“公民民族主义”的身份纽带,它也为新加坡的未来打造了一个角色——一个国际事务的枢纽、全球资本的集散地。

将英文作为官方语言,为新加坡打造了一种趋近于西方世界的身份认同,加上它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这让全世界都成为了它的经济腹地。在政治运动风起云涌的60年代,为了排除中国与马来共的政治影响,新加坡的英语国家地位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面向西方的投名状,正如李光耀时常提起的,新加坡的崛起全然依托于英国政制,他因此被戏称为“苏伊士运河以东唯一的英国人”。

在虎视狼顾的国际环境中,语言的教学往往让位于政治形势的考量。李光耀执政前期取缔了大量华文学校,华文学校受中国大陆影响波及,左翼思潮盛行,有“通共”之嫌,于是英语则更受独尊。直到80年代,李光耀又察觉西方文化和语言正在侵蚀新加坡华人社群的价值基础,他重又号召“说华语运动”,而潮汕、闽南乡音则被大一统的普通话所压制。

《热带雨》中的林老师是马来华人,又与新加坡华人处境迥异,占比七成的主体人群,在双语教育的几十年后,大多已经习惯了英语交流,而马来华人往往抱团取暖,这也正是为何今年马华文学相继涌现。

林老师那位在外奔波忙碌的丈夫则是一位标准的写字楼男士,尽管长着一张华裔的脸,但金融或IT的工作属性让他几乎去除了文化身份。他是一个太忙碌的人,而他的妻子与他年迈的、瘫痪在轮椅上的父亲则疏忽照顾。也像是一个隐喻,他们结婚多年,夫妇一直没能要到孩子,这桩婚姻处在裂解的边缘。而这种苦闷隐隐然促成了林老师冷若冰霜的外表下躁动的内心,伟伦的出现恰逢其时。

2

因为在马六甲偶然翻到的一部后殖民读本,我方才了解到,榴莲还可以有如此多的文化阐释。这个我嗜好的热带水果,总是让喜欢的人甘之如饴,讨厌它气味的人避而远之。书摘说,本土人士更能欣赏榴莲的香甜气味,而西洋异国来客却觉得它臭不可闻,这让榴莲本身成为了一个后殖民文本——在白人殖民时期的大饭店中,榴莲因气味浓烈不被允许携带入内;而华族马来印度各族人等聚集蹲坐街边饱食榴莲,则像一个多元种族社会和睦的象征。

而另有一句马来俗谚“榴莲出,纱笼脱”,字面解释是女子宁愿典当自己的衣裳也要买上一颗榴莲来尝,但这里面也有一层不便说破的况味——“纱笼脱”是女子欲火中烧,这暗示榴莲有催情功能。

《热带雨》中也有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吃榴莲桥段。林老师在教室里为伟伦补课,镜头从教室外缓缓横摇进入教室,两人的画面和吃榴莲的音效,充分诠释了为什么榴莲与情欲如此相关——熟透的榴莲入口即化,黄色的部分最为香甜,粘得满手皆是黏腻,而砸吧的声音听起来又会让人想入非非。

伟伦这个男孩的身上,有两股力量在牵引着他。这里的力量也可以换成“伦理”。一种是华人社会的儒家伦理,它强调一种尊卑长幼的岿然秩序,在这种秩序下,师生之间必然严守界限,不可逾矩;但另一种力量则是青春期萌动的欲望,一种更倾向于自由主义的、西方化的情爱观。

而林老师则是一个颇为保守的,委身与儒家秩序下的传统华人。伟伦一开始吸引她之处正在与他对于中文、武术的兴趣。林老师希望为她的丈夫诞下一子但未能偿愿,她也把服侍岳父作为自己的分内之义,尽管她明白婚姻已走入死局。

伟伦越界的举动让她心中道德的警钟鸣响起来,她开始有意与伟伦保持距离。这让伟伦痛苦不已。他在大雨滂沱的草地上拥抱林老师,这个仍旧搁浅于时间,注定不属于自己的华人。他们注定要分手,走向不同的方向,对于伟伦来说,成龙所代表的动作武打终究是一种娱乐消遣,他的华文技能或许是将来的营生手段,但他不会再是一个传统的华人。

林老师也看到了这一点,她最初将华人占主导的新加坡视作一种文化归属,在这座国际都会的婚姻与教学或许能够让她拥有更好的前景。她的母亲也曾来电催促她获得新加坡的国籍。但这种归属终究幻灭,她回到了马来西亚,在这里她不仅可以说国语普通话,还能够与母亲讲闽南地区的方言。这里的生活比新加坡更加切实。

3

在新加坡的街道行走,你会被一种现代性的审美经验压倒,多元化的景观让人由衷惊叹,这座城市如此完美地规划了现代与诗意,在高楼之间种下了丰富的绿植,让人每行过一个拐角就像步入公园。

而陈哲艺导演则可以为人们注入一种真正敏锐的新视角,让人另眼看待新加坡。他哀叹一种多元景观表象背后的单一性,那种单一性很难从城市的草率一瞥中得出,而是需要长时段的生活经历。

带着陈哲艺的视角去看新加坡,你会有所意会,“牛车水”(Chinatown)仍然熙熙攘攘,但它也逐渐变成一个旅游地块。“牛车水”得名自19世纪早期,那时新加坡河西南岸华工聚集,殖民者莱弗士将这里划为华人居住区,而当时的生活用水都从水井中汲取,再用牛车载水供应。如今虽然满街杂糅了中式风格的南洋建筑,但它已然成为华洋杂处的打卡地。一些生活已经从原址搬离了,剩下的只是遗迹。

《热带雨》中的还有几个谜面让我难以索解。它屡次提到马来西亚正在发生的政治抗议,这与新加坡的世相人心有何种关系?马来西亚的政治动乱似乎也在暗示新加坡濒临转型的意味。正如影片中的“热带雨”既是积郁的情欲,也是某种山雨欲来的社会“变天”,年轻人们在电视机中看到一水之隔的马来示威,是否也在积郁对人民行动党几十年执政的某种厌倦情绪呢?

将政治与情欲融于一炉进行探讨早已屡见不鲜了。在很大程度上,政治的热情与性的激情都是关于力比多的释放。马尔库塞、娄烨、姜文、贝托鲁奇甚至是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都在作品里借助情欲探讨了政治。

在林老师与伟伦的感情线中,暗藏着陈哲艺对新加坡社会的未来设想吗?在影片的结尾,林老师与丈夫离婚,与伟伦“分手”,她最后一次尝试验孕,而看到结果的她不禁哭泣,难道这次她成功地怀孕?但孩子会是谁的?或是她那个多年尝试都无疾而终的丈夫,还是仅仅一次风流的年轻的伟伦?

这是影片抛下的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而答案更有可能是后者,林老师意外地怀上了伟伦的孩子——他会是两种秩序中诞生的结晶。

一种秩序是羞赧的,一种秩序是热烈的;一种秩序冲动地、生硬地并入了另一种秩序。这是陈哲艺探索的话题,但也好像是李安和杨德昌们热衷探讨的。

新加坡的5月到7月不时落雨,天气霎时变换,刚刚才阳光普照,突然就大雨瓢泼。《热带雨》中,伟伦与林老师分手的桥段就是在一场雨中,他是不是代入了陈哲艺的某种或大或小的伤痕:林老师是伟伦只可遥想的旧时风景,伟伦或许会成为一个成功的外贸商人,熟谙一口流利中文,但仅限如此了。

这种文化的生疏感不是双边贸易额的攀升能够逆转的。热带雨歇,万事万物如风流云变,新加坡巨轮驶向大洋,中华变得亲切亦遥远,再重逢恐如故人客套寒暄。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 普京2
    普京暗示不急于结束乌克兰战争

    在年度电视直播活动中,普京似乎并不急于结束乌克兰战争,而是试图展现俄罗斯的实力。另一方面,特朗普已誓言要确保尽快结束这场冲突。


  • 前极越中层人士发声:夏一平原本没有通过面试
    2025,互联网巨头放弃造车?

    “大腿”意兴阑珊,极越们纷纷崩盘。


  • 澳门防疫措施升级-将关闭酒吧影院并暂停餐厅堂食服务
    澳门回归25年的“变”与“不变”

    卓泽林、周文伟:这25载见证了澳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面貌,书写了教育文化保障水平上升的新阶段,勾勒了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新机遇。


  • 刷新世界纪录!“九章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研制成功
    量子软件时代已经开启

    对于有着长开发周期的某些早期采用者来说,尤其是在金融、能源和生命科学等领域,量子技术已经足够成熟,可以开始应用于实际工作了。


  • 蚂蚁集团推进结构重组 蚂蚁国际、OceanBase和蚂蚁数科分别成立董事会
    蚂蚁集团:目前没有上市计划

    蚂蚁集团表示,该公司目前没有上市计划,在公开表态中还反驳了社交媒体上传播的“借壳上市”说法。


  • vivo手机
    vivo“蓝科技”对决苹果“绿巨人”

    周掌柜:本文分析探讨一个几乎困扰所有很多企业的长期难题:中国品牌如何用差异化、本地化策略化解国际领先企业的先发优势?


  • 特朗普发表胜选感言:上帝饶了我一命是有原因的
    仇恨政治与民主党的失败

    刘远举:技术和经济的底层逻辑是合作、开放。所以,要想在现实中获得生产力、发展、技术创新,从而获得生存与发展,必然要抛弃仇恨。


  • 美联储为9月降息进一步打开大门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 点阵图将明年降息次数预估下调至两次

    彭博调查的大多数经济学家此前预计,点阵图预估中值将指向明年进行三次降息;美联储对明年年底通胀率的预测中值从9月的2.1%升至2.5%。


  • GPT-4首次亮相,在消费办公工具人工智能的竞赛中,谷歌击败微软
    谷歌旗下公司发布新款视频生成器,分辨率超Sora

    DeepMind的新Veo 2人工智能视频生成器以4K分辨率超越了OpenAI的Sora模型。


  • 马斯克要开除美国77%公务员,约1771万人
    美媒:中美关系需要“马斯克+斯威夫特”

    美国需要更多的马斯克,让更多本土制造商在美国制造大件产品,减少进口。中国应该让年轻人有更多机会花钱购买国外制造的娱乐和消费品。


  • 普京2
    普京暗示不急于结束乌克兰战争

    在年度电视直播活动中,普京似乎并不急于结束乌克兰战争,而是试图展现俄罗斯的实力。另一方面,特朗普已誓言要确保尽快结束这场冲突。


  • 前极越中层人士发声:夏一平原本没有通过面试
    2025,互联网巨头放弃造车?

    “大腿”意兴阑珊,极越们纷纷崩盘。


  • 澳门防疫措施升级-将关闭酒吧影院并暂停餐厅堂食服务
    澳门回归25年的“变”与“不变”

    卓泽林、周文伟:这25载见证了澳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面貌,书写了教育文化保障水平上升的新阶段,勾勒了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新机遇。


  • 刷新世界纪录!“九章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研制成功
    量子软件时代已经开启

    对于有着长开发周期的某些早期采用者来说,尤其是在金融、能源和生命科学等领域,量子技术已经足够成熟,可以开始应用于实际工作了。


在新加坡重温《热带雨》:他乡迷惘无所寄
2024-07-19 16:55
艺术风尚

在新加坡重温《热带雨》:他乡迷惘无所寄

范力文:在禁忌恋情的故事主线之下,也可以洞见新加坡社会的风云流变,以及华语和华人文化在海外的现实处境。
《热带雨》剧照

范力文


1

在新加坡,从不少日常的情境中,都能感觉到华语的分量在日渐式微。在街上遇见有人使用华语彼此交谈,便不难猜出他们是从中国来的游客。即使是在海南鸡饭的食阁,长着华人面孔的店家也会首先使用英文为你递上菜单。



前些年在中国大陆的短视频平台上,前总理李显龙的中文演讲经常博得评论区的满堂彩,现总理黄循财也是社交媒体的常客,但他的日常分享则更多地使用英语。

我想起陈哲艺导演的《热带雨》,这部影片一直躺在硬盘里,我当时曾被这部新加坡电影深深惊艳,如今想来却悟出了更多的含义。

说《热带雨》是近些年最优秀的新加坡电影并不夸张,导演陈哲艺更有名气的作品是在中国大陆完成的《燃冬》,它探讨了一种相当新鲜的情感模式,被许多人用来玩梗。但那部片子相较《热带雨》明显逊色不少。

我曾把《热带雨》当作一部描写情欲萌动的电影,但如今想来,这部作品其实还巧妙地带出了新加坡的诸多现实侧面,并且具备相当程度的社会前瞻性。

影片里的女主角林老师是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华语教师,她的婚姻并不美满,一直没能怀上孩子,而丈夫似乎也日渐疏远;在她的班上,有一位学习华语很刻苦的孩子伟伦,伟伦的目标是希望今后去中国经商,他平日里习武,迷恋成龙,林老师因而经常陪他补课、送他回家,逐渐伟伦对林老师生出情愫……

影片中的林老师始终带着一种孤独感,这同时带给她知性女人的冷艳魅力。没有人真正在意林老师的工作,就像中学时候,美术课和体育课常被数学老师借走。中文课在新加坡并不被重视。

《热带雨》剧照
1966年,李光耀主推“双语教育”,要求新加坡学生学习英语和母语,这里的母语包括了华语、马来语和印度南部的泰米尔语,这是小国新加坡维持多元族群的尝试。在保留母语的同时,用英文作为新加坡构建“公民民族主义”的身份纽带,它也为新加坡的未来打造了一个角色——一个国际事务的枢纽、全球资本的集散地。

将英文作为官方语言,为新加坡打造了一种趋近于西方世界的身份认同,加上它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这让全世界都成为了它的经济腹地。在政治运动风起云涌的60年代,为了排除中国与马来共的政治影响,新加坡的英语国家地位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面向西方的投名状,正如李光耀时常提起的,新加坡的崛起全然依托于英国政制,他因此被戏称为“苏伊士运河以东唯一的英国人”。

在虎视狼顾的国际环境中,语言的教学往往让位于政治形势的考量。李光耀执政前期取缔了大量华文学校,华文学校受中国大陆影响波及,左翼思潮盛行,有“通共”之嫌,于是英语则更受独尊。直到80年代,李光耀又察觉西方文化和语言正在侵蚀新加坡华人社群的价值基础,他重又号召“说华语运动”,而潮汕、闽南乡音则被大一统的普通话所压制。

《热带雨》中的林老师是马来华人,又与新加坡华人处境迥异,占比七成的主体人群,在双语教育的几十年后,大多已经习惯了英语交流,而马来华人往往抱团取暖,这也正是为何今年马华文学相继涌现。

林老师那位在外奔波忙碌的丈夫则是一位标准的写字楼男士,尽管长着一张华裔的脸,但金融或IT的工作属性让他几乎去除了文化身份。他是一个太忙碌的人,而他的妻子与他年迈的、瘫痪在轮椅上的父亲则疏忽照顾。也像是一个隐喻,他们结婚多年,夫妇一直没能要到孩子,这桩婚姻处在裂解的边缘。而这种苦闷隐隐然促成了林老师冷若冰霜的外表下躁动的内心,伟伦的出现恰逢其时。

2

因为在马六甲偶然翻到的一部后殖民读本,我方才了解到,榴莲还可以有如此多的文化阐释。这个我嗜好的热带水果,总是让喜欢的人甘之如饴,讨厌它气味的人避而远之。书摘说,本土人士更能欣赏榴莲的香甜气味,而西洋异国来客却觉得它臭不可闻,这让榴莲本身成为了一个后殖民文本——在白人殖民时期的大饭店中,榴莲因气味浓烈不被允许携带入内;而华族马来印度各族人等聚集蹲坐街边饱食榴莲,则像一个多元种族社会和睦的象征。

而另有一句马来俗谚“榴莲出,纱笼脱”,字面解释是女子宁愿典当自己的衣裳也要买上一颗榴莲来尝,但这里面也有一层不便说破的况味——“纱笼脱”是女子欲火中烧,这暗示榴莲有催情功能。

《热带雨》中也有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吃榴莲桥段。林老师在教室里为伟伦补课,镜头从教室外缓缓横摇进入教室,两人的画面和吃榴莲的音效,充分诠释了为什么榴莲与情欲如此相关——熟透的榴莲入口即化,黄色的部分最为香甜,粘得满手皆是黏腻,而砸吧的声音听起来又会让人想入非非。

伟伦这个男孩的身上,有两股力量在牵引着他。这里的力量也可以换成“伦理”。一种是华人社会的儒家伦理,它强调一种尊卑长幼的岿然秩序,在这种秩序下,师生之间必然严守界限,不可逾矩;但另一种力量则是青春期萌动的欲望,一种更倾向于自由主义的、西方化的情爱观。

而林老师则是一个颇为保守的,委身与儒家秩序下的传统华人。伟伦一开始吸引她之处正在与他对于中文、武术的兴趣。林老师希望为她的丈夫诞下一子但未能偿愿,她也把服侍岳父作为自己的分内之义,尽管她明白婚姻已走入死局。

伟伦越界的举动让她心中道德的警钟鸣响起来,她开始有意与伟伦保持距离。这让伟伦痛苦不已。他在大雨滂沱的草地上拥抱林老师,这个仍旧搁浅于时间,注定不属于自己的华人。他们注定要分手,走向不同的方向,对于伟伦来说,成龙所代表的动作武打终究是一种娱乐消遣,他的华文技能或许是将来的营生手段,但他不会再是一个传统的华人。

林老师也看到了这一点,她最初将华人占主导的新加坡视作一种文化归属,在这座国际都会的婚姻与教学或许能够让她拥有更好的前景。她的母亲也曾来电催促她获得新加坡的国籍。但这种归属终究幻灭,她回到了马来西亚,在这里她不仅可以说国语普通话,还能够与母亲讲闽南地区的方言。这里的生活比新加坡更加切实。

3

在新加坡的街道行走,你会被一种现代性的审美经验压倒,多元化的景观让人由衷惊叹,这座城市如此完美地规划了现代与诗意,在高楼之间种下了丰富的绿植,让人每行过一个拐角就像步入公园。

而陈哲艺导演则可以为人们注入一种真正敏锐的新视角,让人另眼看待新加坡。他哀叹一种多元景观表象背后的单一性,那种单一性很难从城市的草率一瞥中得出,而是需要长时段的生活经历。

带着陈哲艺的视角去看新加坡,你会有所意会,“牛车水”(Chinatown)仍然熙熙攘攘,但它也逐渐变成一个旅游地块。“牛车水”得名自19世纪早期,那时新加坡河西南岸华工聚集,殖民者莱弗士将这里划为华人居住区,而当时的生活用水都从水井中汲取,再用牛车载水供应。如今虽然满街杂糅了中式风格的南洋建筑,但它已然成为华洋杂处的打卡地。一些生活已经从原址搬离了,剩下的只是遗迹。

《热带雨》中的还有几个谜面让我难以索解。它屡次提到马来西亚正在发生的政治抗议,这与新加坡的世相人心有何种关系?马来西亚的政治动乱似乎也在暗示新加坡濒临转型的意味。正如影片中的“热带雨”既是积郁的情欲,也是某种山雨欲来的社会“变天”,年轻人们在电视机中看到一水之隔的马来示威,是否也在积郁对人民行动党几十年执政的某种厌倦情绪呢?

将政治与情欲融于一炉进行探讨早已屡见不鲜了。在很大程度上,政治的热情与性的激情都是关于力比多的释放。马尔库塞、娄烨、姜文、贝托鲁奇甚至是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都在作品里借助情欲探讨了政治。

在林老师与伟伦的感情线中,暗藏着陈哲艺对新加坡社会的未来设想吗?在影片的结尾,林老师与丈夫离婚,与伟伦“分手”,她最后一次尝试验孕,而看到结果的她不禁哭泣,难道这次她成功地怀孕?但孩子会是谁的?或是她那个多年尝试都无疾而终的丈夫,还是仅仅一次风流的年轻的伟伦?

这是影片抛下的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而答案更有可能是后者,林老师意外地怀上了伟伦的孩子——他会是两种秩序中诞生的结晶。

一种秩序是羞赧的,一种秩序是热烈的;一种秩序冲动地、生硬地并入了另一种秩序。这是陈哲艺探索的话题,但也好像是李安和杨德昌们热衷探讨的。

新加坡的5月到7月不时落雨,天气霎时变换,刚刚才阳光普照,突然就大雨瓢泼。《热带雨》中,伟伦与林老师分手的桥段就是在一场雨中,他是不是代入了陈哲艺的某种或大或小的伤痕:林老师是伟伦只可遥想的旧时风景,伟伦或许会成为一个成功的外贸商人,熟谙一口流利中文,但仅限如此了。

这种文化的生疏感不是双边贸易额的攀升能够逆转的。热带雨歇,万事万物如风流云变,新加坡巨轮驶向大洋,中华变得亲切亦遥远,再重逢恐如故人客套寒暄。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