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4-07-19 15:20
社会与生活

职场:一位资深游戏设计师的失衡与转身

张乐愚:十多年的工作中,周忠戎习惯把自己训练成一个可以随时体现价值的“工具”,驱动这一切的,始终来自于安全感的匮乏。
电竞打游戏
张乐愚


今年春节后,在即将迈入36周岁之际,周忠戎下决心从供职已经超过10年的平台辞职,回家带娃,同时专注自由创作,成为了一名独立插画师。作为一名资深游戏美术设计师,他曾经在国内一家顶尖互联网大厂中首屈一指的游戏工作室任职,参与出品过家喻户晓的游戏产品。

今年4月初,在离开之际,老周在自己的微博账号和B站发布了一段告别感言:“目标、check点、里程碑、必要条件、关键节点……突然想起了有人在肖生克监狱里打了四十年报告,我在大厂报告了十几年而已……"

“……虽然曾是团队负责人之一,但大厂就是如此,等级林立,逐级拔高。你永远有要去汇报的对象,即便是所谓的‘xx老板’也要如此。”

厌倦了“打报告”的周忠戎选择转身。而年近中年之人对于离开一家公司的决定少见意气用事,多见于慢慢积压之后所见到的最后一根稻草。


最终让老周下决心从公司离开,缘于春节期间,儿子和陪他玩耍的老周闹脾气,指着窗外离家很近的公司大楼哭闹着跟他说:“爸爸走,爸爸回家。”刚刚满两岁的孩子把老周工作的所在地认作是爸爸的“家”。

这句原本不必当真的孩子话让一个男人最终崩溃,无法抑制情绪地哭了。他在给我讲述当时的场景时眼圈红了。

2018年来自英国的Laura Empson教授发表了一份耗时长达数十年的研究,研究中第一次提出将精英职业人群当中的某一类人归类为“insecure overachiever”(内在不安的业绩超预期者)。这类人往往能力超群,野心十足,但驱动这一切的,始终是来自内在对于安全的匮乏感。

这一特征在周忠戎身上很明显,十多年的工作之中,他习惯于要把自己训练成一个好用的“工具”,确保自己在任何一个环境之中都可以随时发挥足够的价值。这样也许才能安抚一部分他内心的不安全感。

功绩社会里普遍性的自我剥削最终指向了他在36岁的转身。我们在聊天的过程当中,他自己也在一边回顾一边总结最终离职的推动力:作为父亲和孩子关系的失衡,和家人和生活的失衡,作为创作者在创作火花和流水线作业之间的失衡……总之一切都很失衡。

在我看来,“失衡”最直接的体现在了老周的身体上。离职之后,他第一时间先去华西医院做了全面身体的检查,在医院做了全麻的胃镜检查,一觉醒来,他被医生告知已经切掉了胃里六个息肉和一个肿瘤,医生说幸亏查得早,要不这个“瘤子后面发展可能不太好。”

告别信中周忠戎还提到:“创作和灵感其实是没办法在办公室的环境里实现效率最大化的,它是需要不断地体验不同的事物去获得的,以前上班的时候,着实无法很好办到。”

对于一名创作者来说,无法将内心的创作火花转化成案头的一幅心满意足的作品,似乎是生命的一种遗憾。在无尽的流水厂线的作业之中,他始终对自由创作抱有一种坚持。

复旦梁永安教授曾经说“衡量人的解放,最最重要的指标就是人的自由时间。”每天工作之后回到家里,有人会选择打开音乐,开一瓶红酒慢慢饮下微醺之后满意地睡去。周忠戎选择打开电脑和音乐进入心流的自由绘画当中,对他来说是最好的放松,这个行为一度让周围人都认为周忠戎是个很“卷”的人。利用这宝贵的自由创作时间,周忠戎的《卡尔潘》系列在2022年获得了全球幻想世界观概念艺术大赛最高奖项“穆林斯奖”。

作为连续三年拿到公司最高级别绩效的优秀员工,他说,在高密度、高强度、日复一日里,那是一种可以“自由呼吸”的感觉。

2021年,项目要赶进度,加班频繁,周忠戎从某个半夜的办公室场景之中截取了灵感,回到家里他即兴画了一幅在办公室里的“自己”, 将其取名《so what》,诺大的空荡和暗黑的办公空间里,一个人孤独地站在仅剩的一点微光里的角落,被像癌细胞一样的奇幻的生物体吞噬。职场人对工作意义感的丧失,被他定格在了那样一幅作品里。后来这幅作品也获得了日本CADA设计展大赛的铜奖。

端午节即将放假的前一天,成都玉林社区的一个咖啡馆外,我和周忠戎在一家咖啡馆外的两张露营椅上聊了聊。此前几乎没机会见过工作日里城市的景象,他在看到街边坐满了可以喝茶喝咖啡的人时感到惊讶,好像发现了一个宇宙真理一般跟我说,原来成都平日里也是很热闹的。

以下为周忠戎口述,经作者整理后发布:

人生中我们都会走到这样一个有趣的十字路口,去平衡“我想要的”和“大家想让你要的”这样的关系。

离职之后的这三个月里,我花了很大一部分时间去带娃,我能感受到他越来越依赖我。这段时间最大的变化就是在能感知到自己的存在,小孩也能感知到爸爸的存在。

在跟孩子密集相处的日子,两岁半的儿子这个阶段挂在嘴边的经常是:“为什么,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互动过程当中,他在教会我慢下来,把很多生活的细节放大,正是这些日常的生活,通过孩子的视角我感受到了很多细微之处的触动。

我在想我们作为大人视角是宏观的,我们每天讨论的都是效率,价值,如何用逻辑理性改造世界的宏伟计划,每天在信息流当中随波逐流。而在孩子的眼里,一花一草都能组成一个丰富的世界,蚂蚁在泥沙里搬树叶是因为要去蚂蚁村的工地盖房子了,泡泡飘到了空中是因为它离开爸爸妈妈独自去幼儿园上学了,水池里的一片浮萍是青蛙爷爷的独木舟……他正在教会我日常生活中童趣世界的快乐。

突然节奏放慢下来,人会变得放松,逐渐从以前一个麻木的状态剥离,能感觉到自己的真实需求。比如,去感受我的家人,去感受我的创作,以及更好的去感觉到自己跟身边环境,和一个一个人的关系……我想这是人找到存在感最简单的方式。

过去十多年无论是求学还是工作,潜意识里的动力好像是一种在危机之中不断想要寻找生存方式的过程。

我记得高三高考成绩出来之后我的成绩还不错是可以上大学的,但是我当时不顾家人反对毅然选择复读,去学画画备考艺术专业,结果复读那一年,很意外地成为了我人生当中很快乐的一年,我可以每天很早进入梦想当中的画室去画画,所以很早我就体验过在 “自己想要的” 和“大家想让你要的”之中做选择。

我如愿考进了川美,但当时因为父母他们还是始终认为搞艺术不能成为“铁饭碗”,所以这某种程度上也造成我之后一直有一种想要向父母,到后面是向自己证明“我可以”的意识,所以读大学的时候我很早已经开始到外面寻找实习机会,也许从那会开始我就一直处于要求自己时刻拉满的状态当中。

危机感也源自工作多年经历了太多变化和不确定。回顾这些年的工作,很多人会把自己在大厂做了很厉害的项目当做是自己的标签,但我对于平台没有太多的依存感,甚至我会刻意地去保持这样的距离,会训练自己随时准备好剥离的心态,这种心态一方面是在过去的工作之中造就的,我经历过太多“胎死腹中”的项目。这使我明白,自己对于客观外部世界的不可控,所以这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我有比较强的危机意识。

既然这个世界不可控,那就只能将自己的专业能力训练到极致,这可能是我们目前唯一能做的事情。所以我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优盘”,要求自己到哪里都能即时输入,变成一个解决问题的人。

这么多年画画已经成为我的一部分,心流的体验就是做一件事情,高度投入的状态,会让我忘记时间和知觉。

此前工作时候,中午大家睡午觉,我可能有半个小时的时间,这个时候我会带上耳机画一会画,这会被同事误读为说我很“卷”,但这恰恰是我在密不透风的职场当中最后保留的一种“呼吸”方式了。

沉浸创作这件事对我来说是享受,只是在大厂里,作为一个团队的负责人,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开会、汇报、写ppt、 跟跨部门同事去battle…… 等等周旋在这些事情当中,时间被切割的非常细碎,这个也是让我感到很失衡的一面。这是在公司工作,始终需要妥协的事情。

时间长了,创作者对做新的东西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渴望,我们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的专业停滞,所以这也成为了某种“失衡”。从平台离开,我也在想有没有可能去尝试一种从失衡走到平衡的状态,既有生活和家庭,又保留自己源源不断的创作的动力,也能在日常之中更好的探索。

之前带着某种理想主义,我想要促成在公司内部搭建一个更有利于自我发展的专业环境,比如,搞内部分享,促进团队内部互相的交流学习,包括设置一些标准流程。但是我会发现组织生产与个人创意的矛盾不可调和, 在公司里生产的需要是即时的,创意的灵感是不可得的,难于预测的,所以我们这个行业做了几年之后专业的热情很可能出现一种被完全磨平的状态。

所以就我们这职业来讲,我始终认为这是一个有生命力的职业,有点像是医生,我的切身体会是,资深老员工是巨大的财富,一个经历过无数项目打磨,经历丰富的资深美术师产生的价值可能是年轻设计师10倍不止,但前提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在专业方面的成长。

创意型工作是不是加班加出来的?这两者绝对无法成为正相关的关系,就比如我在创作上的spark(火花)会在生活当中随时捕捉,然后会随时记录,这东西你是没办法规定产出时间的。一个好的idea不是在办公室干到12点就能按时提交上来的。

我之前特别关注过一些海外的同行,包括皮克斯,内容创意的工作室都有很好的创意共创的机制,让创意人员真正得到组织的赋能,同时还能充分让他们的创意潜能发挥出来。

我想成熟的资本知道按照客观规律长时间去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所以这个事情本身还是需要企业自己意识到才行,去看到一种更好的、更聪明的一种组织管理的方式。但是我觉得后面应该会慢慢好起来,还是会有希望,我不是一个悲观的人,相信未来能够转变过来。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电竞打游戏
2024-07-19 15:20
社会与生活

职场:一位资深游戏设计师的失衡与转身

张乐愚:十多年的工作中,周忠戎习惯把自己训练成一个可以随时体现价值的“工具”,驱动这一切的,始终来自于安全感的匮乏。
张乐愚


今年春节后,在即将迈入36周岁之际,周忠戎下决心从供职已经超过10年的平台辞职,回家带娃,同时专注自由创作,成为了一名独立插画师。作为一名资深游戏美术设计师,他曾经在国内一家顶尖互联网大厂中首屈一指的游戏工作室任职,参与出品过家喻户晓的游戏产品。

今年4月初,在离开之际,老周在自己的微博账号和B站发布了一段告别感言:“目标、check点、里程碑、必要条件、关键节点……突然想起了有人在肖生克监狱里打了四十年报告,我在大厂报告了十几年而已……"

“……虽然曾是团队负责人之一,但大厂就是如此,等级林立,逐级拔高。你永远有要去汇报的对象,即便是所谓的‘xx老板’也要如此。”

厌倦了“打报告”的周忠戎选择转身。而年近中年之人对于离开一家公司的决定少见意气用事,多见于慢慢积压之后所见到的最后一根稻草。


最终让老周下决心从公司离开,缘于春节期间,儿子和陪他玩耍的老周闹脾气,指着窗外离家很近的公司大楼哭闹着跟他说:“爸爸走,爸爸回家。”刚刚满两岁的孩子把老周工作的所在地认作是爸爸的“家”。

这句原本不必当真的孩子话让一个男人最终崩溃,无法抑制情绪地哭了。他在给我讲述当时的场景时眼圈红了。

2018年来自英国的Laura Empson教授发表了一份耗时长达数十年的研究,研究中第一次提出将精英职业人群当中的某一类人归类为“insecure overachiever”(内在不安的业绩超预期者)。这类人往往能力超群,野心十足,但驱动这一切的,始终是来自内在对于安全的匮乏感。

这一特征在周忠戎身上很明显,十多年的工作之中,他习惯于要把自己训练成一个好用的“工具”,确保自己在任何一个环境之中都可以随时发挥足够的价值。这样也许才能安抚一部分他内心的不安全感。

功绩社会里普遍性的自我剥削最终指向了他在36岁的转身。我们在聊天的过程当中,他自己也在一边回顾一边总结最终离职的推动力:作为父亲和孩子关系的失衡,和家人和生活的失衡,作为创作者在创作火花和流水线作业之间的失衡……总之一切都很失衡。

在我看来,“失衡”最直接的体现在了老周的身体上。离职之后,他第一时间先去华西医院做了全面身体的检查,在医院做了全麻的胃镜检查,一觉醒来,他被医生告知已经切掉了胃里六个息肉和一个肿瘤,医生说幸亏查得早,要不这个“瘤子后面发展可能不太好。”

告别信中周忠戎还提到:“创作和灵感其实是没办法在办公室的环境里实现效率最大化的,它是需要不断地体验不同的事物去获得的,以前上班的时候,着实无法很好办到。”

对于一名创作者来说,无法将内心的创作火花转化成案头的一幅心满意足的作品,似乎是生命的一种遗憾。在无尽的流水厂线的作业之中,他始终对自由创作抱有一种坚持。

复旦梁永安教授曾经说“衡量人的解放,最最重要的指标就是人的自由时间。”每天工作之后回到家里,有人会选择打开音乐,开一瓶红酒慢慢饮下微醺之后满意地睡去。周忠戎选择打开电脑和音乐进入心流的自由绘画当中,对他来说是最好的放松,这个行为一度让周围人都认为周忠戎是个很“卷”的人。利用这宝贵的自由创作时间,周忠戎的《卡尔潘》系列在2022年获得了全球幻想世界观概念艺术大赛最高奖项“穆林斯奖”。

作为连续三年拿到公司最高级别绩效的优秀员工,他说,在高密度、高强度、日复一日里,那是一种可以“自由呼吸”的感觉。

2021年,项目要赶进度,加班频繁,周忠戎从某个半夜的办公室场景之中截取了灵感,回到家里他即兴画了一幅在办公室里的“自己”, 将其取名《so what》,诺大的空荡和暗黑的办公空间里,一个人孤独地站在仅剩的一点微光里的角落,被像癌细胞一样的奇幻的生物体吞噬。职场人对工作意义感的丧失,被他定格在了那样一幅作品里。后来这幅作品也获得了日本CADA设计展大赛的铜奖。

端午节即将放假的前一天,成都玉林社区的一个咖啡馆外,我和周忠戎在一家咖啡馆外的两张露营椅上聊了聊。此前几乎没机会见过工作日里城市的景象,他在看到街边坐满了可以喝茶喝咖啡的人时感到惊讶,好像发现了一个宇宙真理一般跟我说,原来成都平日里也是很热闹的。

以下为周忠戎口述,经作者整理后发布:

人生中我们都会走到这样一个有趣的十字路口,去平衡“我想要的”和“大家想让你要的”这样的关系。

离职之后的这三个月里,我花了很大一部分时间去带娃,我能感受到他越来越依赖我。这段时间最大的变化就是在能感知到自己的存在,小孩也能感知到爸爸的存在。

在跟孩子密集相处的日子,两岁半的儿子这个阶段挂在嘴边的经常是:“为什么,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互动过程当中,他在教会我慢下来,把很多生活的细节放大,正是这些日常的生活,通过孩子的视角我感受到了很多细微之处的触动。

我在想我们作为大人视角是宏观的,我们每天讨论的都是效率,价值,如何用逻辑理性改造世界的宏伟计划,每天在信息流当中随波逐流。而在孩子的眼里,一花一草都能组成一个丰富的世界,蚂蚁在泥沙里搬树叶是因为要去蚂蚁村的工地盖房子了,泡泡飘到了空中是因为它离开爸爸妈妈独自去幼儿园上学了,水池里的一片浮萍是青蛙爷爷的独木舟……他正在教会我日常生活中童趣世界的快乐。

突然节奏放慢下来,人会变得放松,逐渐从以前一个麻木的状态剥离,能感觉到自己的真实需求。比如,去感受我的家人,去感受我的创作,以及更好的去感觉到自己跟身边环境,和一个一个人的关系……我想这是人找到存在感最简单的方式。

过去十多年无论是求学还是工作,潜意识里的动力好像是一种在危机之中不断想要寻找生存方式的过程。

我记得高三高考成绩出来之后我的成绩还不错是可以上大学的,但是我当时不顾家人反对毅然选择复读,去学画画备考艺术专业,结果复读那一年,很意外地成为了我人生当中很快乐的一年,我可以每天很早进入梦想当中的画室去画画,所以很早我就体验过在 “自己想要的” 和“大家想让你要的”之中做选择。

我如愿考进了川美,但当时因为父母他们还是始终认为搞艺术不能成为“铁饭碗”,所以这某种程度上也造成我之后一直有一种想要向父母,到后面是向自己证明“我可以”的意识,所以读大学的时候我很早已经开始到外面寻找实习机会,也许从那会开始我就一直处于要求自己时刻拉满的状态当中。

危机感也源自工作多年经历了太多变化和不确定。回顾这些年的工作,很多人会把自己在大厂做了很厉害的项目当做是自己的标签,但我对于平台没有太多的依存感,甚至我会刻意地去保持这样的距离,会训练自己随时准备好剥离的心态,这种心态一方面是在过去的工作之中造就的,我经历过太多“胎死腹中”的项目。这使我明白,自己对于客观外部世界的不可控,所以这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我有比较强的危机意识。

既然这个世界不可控,那就只能将自己的专业能力训练到极致,这可能是我们目前唯一能做的事情。所以我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优盘”,要求自己到哪里都能即时输入,变成一个解决问题的人。

这么多年画画已经成为我的一部分,心流的体验就是做一件事情,高度投入的状态,会让我忘记时间和知觉。

此前工作时候,中午大家睡午觉,我可能有半个小时的时间,这个时候我会带上耳机画一会画,这会被同事误读为说我很“卷”,但这恰恰是我在密不透风的职场当中最后保留的一种“呼吸”方式了。

沉浸创作这件事对我来说是享受,只是在大厂里,作为一个团队的负责人,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开会、汇报、写ppt、 跟跨部门同事去battle…… 等等周旋在这些事情当中,时间被切割的非常细碎,这个也是让我感到很失衡的一面。这是在公司工作,始终需要妥协的事情。

时间长了,创作者对做新的东西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渴望,我们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的专业停滞,所以这也成为了某种“失衡”。从平台离开,我也在想有没有可能去尝试一种从失衡走到平衡的状态,既有生活和家庭,又保留自己源源不断的创作的动力,也能在日常之中更好的探索。

之前带着某种理想主义,我想要促成在公司内部搭建一个更有利于自我发展的专业环境,比如,搞内部分享,促进团队内部互相的交流学习,包括设置一些标准流程。但是我会发现组织生产与个人创意的矛盾不可调和, 在公司里生产的需要是即时的,创意的灵感是不可得的,难于预测的,所以我们这个行业做了几年之后专业的热情很可能出现一种被完全磨平的状态。

所以就我们这职业来讲,我始终认为这是一个有生命力的职业,有点像是医生,我的切身体会是,资深老员工是巨大的财富,一个经历过无数项目打磨,经历丰富的资深美术师产生的价值可能是年轻设计师10倍不止,但前提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在专业方面的成长。

创意型工作是不是加班加出来的?这两者绝对无法成为正相关的关系,就比如我在创作上的spark(火花)会在生活当中随时捕捉,然后会随时记录,这东西你是没办法规定产出时间的。一个好的idea不是在办公室干到12点就能按时提交上来的。

我之前特别关注过一些海外的同行,包括皮克斯,内容创意的工作室都有很好的创意共创的机制,让创意人员真正得到组织的赋能,同时还能充分让他们的创意潜能发挥出来。

我想成熟的资本知道按照客观规律长时间去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所以这个事情本身还是需要企业自己意识到才行,去看到一种更好的、更聪明的一种组织管理的方式。但是我觉得后面应该会慢慢好起来,还是会有希望,我不是一个悲观的人,相信未来能够转变过来。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