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4-07-04 07:23
商业与经济

中国的双速复苏

胡伟俊:目前虽然内需弱于外需,但由于今年上半年GDP增速仍在5%左右,所以政策支持大幅加码的可能性很小。中国经济将再次出现增长动力由外需向内需的切换,各类资产价格也会相应出现变化。
制造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投资者寄希望于更多刺激措施
胡伟俊


过去三十年里,中国经济经历了多次转型。90年代初,经济增长以出口为主导。随着2001年加入WTO,进入投资和出口双轮驱动。2008年金融危机后,转向投资和消费驱动。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伴随出口反弹和地产调控,经济各部门表现出明显分化,中国经济进入了双速复苏模式 (two-speed recovery mode)。出口和制造业投资强劲,但消费增速低于疫情前,同时房地产大幅收缩。

历史上每一次经济模式的出现,都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90年代的出口导向模式,内部受到大规模开发区建设的推动,外部得益于后冷战时期全球化浪潮。00年代投资出口的双轮驱动,内部是90年代的财政和住房改革,外部则是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生产工序外包,以及次贷危机前全球消费需求旺盛。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长期低迷,中国出口明显下滑。为了应对外部冲击,政策主要通过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进行对冲。对投资的依赖,也带来了债务上升和投资回报率下降等问题。因此,每次经济企稳之后,紧缩政策往往随之而来。10年代,中国经济经历了三轮政策驱动的短周期,每次持续大约3-4年,那时信用周期是最重要的观察指标。

疫情爆发后,内外部因素再次发生变化。在外部方面,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推出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推动了美国经济的迅速复苏。高赤字带来高利率,吸引全球资金流向美国,又导致了美股和美元的强劲表现。

2020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出口出现有力复苏。同时,新能源产业到了起飞前的临界点。出口和新能源的强势,为紧缩地产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时间窗口。2021年初推出的史上最严厉的地产调控政策后,地产行业迅速进入调整,进而对消费,通胀,劳动力市场和地方财政都产生了压力。中国经济自此出现双速复苏,体现为偏强的外需和新能源,以及偏弱的消费和地产。由于增长动力从地产基建向外需和新能源切换,全球经济周期也取代中国信用周期,成为最重要的观察指标。

许多国家在戳破地产泡沫的同时,经济也出现明显衰退。这一情况没有在中国出现,是当前模式的一大成就。但也不能忽视双速模式下的分配效应,尚可的经济整体增速下,不同经济部门和人群的体感差距巨大。例如地方政府过去和土地财政深度捆绑,在去地产的大背景下,地方财政压力大增,因此现有的财政体系需要相应变化。

对于资产价格而言,名义增长偏低有利于有债券属性的高息股,也有利于利率债。但偏低的名义增速影响企业盈利,地产调整导致风险溢价上升,两者叠加导致股市表现偏弱。按行业划分,国际市场定价的大宗商品和出口行业,好于主要受内需影响的消费和互联网。大宗商品则内部出现分化,主要受中国地产影响的品种表现偏弱,和全球经济以及新能源相关的品种则相对坚挺。整体而言,由于全球能源转型投资的上升,以及中国地产的调整,中国对于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力和之前比有所减弱。

在双速复苏下,国内的价格涨幅低于海外。同时,由内外通胀差带来的内外利差,也使人民币相对美元面临一定压力。价格和汇率的变化,都有助于提高中国出口的竞争力。如果政策目标是锚定GDP增长目标,那么强劲的外需自然减少了扩大内需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偏弱的内需下低通胀和弱汇率得以延续,进一步支持出口,从而使双速复苏模式得以自我加强。

中美两大经济体,疫情后出现的新增长模式,在一段时间内都存在自我加强的一面。但长期来看,任何模式都将出现逆转。2020年以来美国经济出现强经济,高赤字,强美元,高逆差的组合,这一组合上世纪80年代也出现过,当时被索罗斯成为“里根大循环”。但这也导致了美国制造业竞争力的下降、贸易赤字的增加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最终,在1985年的广场协议后,美元大幅贬值。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变化,历史上看关键是外需的起落。90年代的出口主导模式,因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而结束。00年代的出口投资双轮模式,既因2001年“入世”后出口走强而兴起,也因08年金融危机后外需走弱而终结。而外需在金融危机后长期疲弱的背景,使得地产和基建投资成为稳增长的关键,导致了10年代的短周期模式。20年代的双速复苏,则是抓住外需大增的窗口,实施史上最严厉的地产调控。

目前虽然内需弱于外需,但由于今年上半年GDP增速仍在5%左右,所以政策支持大幅加码的可能性很小。但一旦美国经济趋势性放缓,或者全球贸易保护上升,不论是美元的强势还是中国的外需,都会发生变化。由于增长是硬目标,那时政策对于内需的态度,可能会变得更加积极。和历史上数次发生过的一样,中国经济将再次出现增长动力由外需向内需的切换。在新的增长模式下,各类资产价格也会相应出现变化。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 马斯克特斯拉第3季度业绩低迷证明它并非科技巨头,而是陷入困境的汽车公司
    特斯拉年度汽车交付量十多年来首次下降

    特斯拉的年度汽车交付量在2024年出现十多年来的首次下降,该公司第四季度推出的一系列促销活动不足以推动全年销量超过上年水平。


  • 奶茶集体降价,1杯4元起,“硬刚”蜜雪冰城
    蜜雪冰城计划在香港IPO

    中国现制饮品公司蜜雪冰城正寻求在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以扩大生产。蜜雪冰城筹备上市正值香港IPO活动升温之际。


  • 泽连斯基如果被美国抛弃,乌克兰的B计划是什么?
    乌克兰战争能否在2025年走向终局的决定因素

    “我必须说,局势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在12月19日的年度记者会上表示,“整条前线都有变化。每一天都在变化。”


  • 宋向前:消费赛道的头部玩家
    宋向前:消费赛道的头部玩家

    在充满挑战的中国消费环境中,上述交易帮助宋向前实现了远超同侪的市场表现。2024年,宋向前在第18届福布斯中国创投人100榜单的排名从第41位上升至第19位,亦是专注消费赛道投资人中排名最高的一位。


制造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投资者寄希望于更多刺激措施
2024-07-04 07:23
商业与经济

中国的双速复苏

胡伟俊:目前虽然内需弱于外需,但由于今年上半年GDP增速仍在5%左右,所以政策支持大幅加码的可能性很小。中国经济将再次出现增长动力由外需向内需的切换,各类资产价格也会相应出现变化。
胡伟俊


过去三十年里,中国经济经历了多次转型。90年代初,经济增长以出口为主导。随着2001年加入WTO,进入投资和出口双轮驱动。2008年金融危机后,转向投资和消费驱动。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伴随出口反弹和地产调控,经济各部门表现出明显分化,中国经济进入了双速复苏模式 (two-speed recovery mode)。出口和制造业投资强劲,但消费增速低于疫情前,同时房地产大幅收缩。

历史上每一次经济模式的出现,都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90年代的出口导向模式,内部受到大规模开发区建设的推动,外部得益于后冷战时期全球化浪潮。00年代投资出口的双轮驱动,内部是90年代的财政和住房改革,外部则是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生产工序外包,以及次贷危机前全球消费需求旺盛。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长期低迷,中国出口明显下滑。为了应对外部冲击,政策主要通过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进行对冲。对投资的依赖,也带来了债务上升和投资回报率下降等问题。因此,每次经济企稳之后,紧缩政策往往随之而来。10年代,中国经济经历了三轮政策驱动的短周期,每次持续大约3-4年,那时信用周期是最重要的观察指标。

疫情爆发后,内外部因素再次发生变化。在外部方面,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推出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推动了美国经济的迅速复苏。高赤字带来高利率,吸引全球资金流向美国,又导致了美股和美元的强劲表现。

2020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出口出现有力复苏。同时,新能源产业到了起飞前的临界点。出口和新能源的强势,为紧缩地产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时间窗口。2021年初推出的史上最严厉的地产调控政策后,地产行业迅速进入调整,进而对消费,通胀,劳动力市场和地方财政都产生了压力。中国经济自此出现双速复苏,体现为偏强的外需和新能源,以及偏弱的消费和地产。由于增长动力从地产基建向外需和新能源切换,全球经济周期也取代中国信用周期,成为最重要的观察指标。

许多国家在戳破地产泡沫的同时,经济也出现明显衰退。这一情况没有在中国出现,是当前模式的一大成就。但也不能忽视双速模式下的分配效应,尚可的经济整体增速下,不同经济部门和人群的体感差距巨大。例如地方政府过去和土地财政深度捆绑,在去地产的大背景下,地方财政压力大增,因此现有的财政体系需要相应变化。

对于资产价格而言,名义增长偏低有利于有债券属性的高息股,也有利于利率债。但偏低的名义增速影响企业盈利,地产调整导致风险溢价上升,两者叠加导致股市表现偏弱。按行业划分,国际市场定价的大宗商品和出口行业,好于主要受内需影响的消费和互联网。大宗商品则内部出现分化,主要受中国地产影响的品种表现偏弱,和全球经济以及新能源相关的品种则相对坚挺。整体而言,由于全球能源转型投资的上升,以及中国地产的调整,中国对于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力和之前比有所减弱。

在双速复苏下,国内的价格涨幅低于海外。同时,由内外通胀差带来的内外利差,也使人民币相对美元面临一定压力。价格和汇率的变化,都有助于提高中国出口的竞争力。如果政策目标是锚定GDP增长目标,那么强劲的外需自然减少了扩大内需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偏弱的内需下低通胀和弱汇率得以延续,进一步支持出口,从而使双速复苏模式得以自我加强。

中美两大经济体,疫情后出现的新增长模式,在一段时间内都存在自我加强的一面。但长期来看,任何模式都将出现逆转。2020年以来美国经济出现强经济,高赤字,强美元,高逆差的组合,这一组合上世纪80年代也出现过,当时被索罗斯成为“里根大循环”。但这也导致了美国制造业竞争力的下降、贸易赤字的增加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最终,在1985年的广场协议后,美元大幅贬值。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变化,历史上看关键是外需的起落。90年代的出口主导模式,因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而结束。00年代的出口投资双轮模式,既因2001年“入世”后出口走强而兴起,也因08年金融危机后外需走弱而终结。而外需在金融危机后长期疲弱的背景,使得地产和基建投资成为稳增长的关键,导致了10年代的短周期模式。20年代的双速复苏,则是抓住外需大增的窗口,实施史上最严厉的地产调控。

目前虽然内需弱于外需,但由于今年上半年GDP增速仍在5%左右,所以政策支持大幅加码的可能性很小。但一旦美国经济趋势性放缓,或者全球贸易保护上升,不论是美元的强势还是中国的外需,都会发生变化。由于增长是硬目标,那时政策对于内需的态度,可能会变得更加积极。和历史上数次发生过的一样,中国经济将再次出现增长动力由外需向内需的切换。在新的增长模式下,各类资产价格也会相应出现变化。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