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4-06-17 12:39
商业与经济

中国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吗?

金刻羽、金涛:从数据来看,中等收入陷阱并不存在;我们观察到的事实与“中等收入陷阱”的说法正好相反。中国向高收入国家行列迈进的前景,充满光明。
光伏从“枷锁”到动能,中国走出的最短距离是十年
金刻羽、金涛


有关“中等收入陷阱”的说法,近年来大家想必已经耳熟能详。早先“中等收入陷阱”这一提法,主要针对的是拉美国家,也有所谓“拉美陷阱”的说法。近年来,这一说法的流行,则主要关注的是中国,即所谓:中国已经或者即将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换一个更直白的说法,就是:中国从中等收入过渡到高收入比从低收入过渡到中等收入要更加艰难。那么,首先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中等收入陷阱真的存在吗?

大概是在2006年,世界银行在其《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这一概念,其基本涵义是指一个国家达到中等收入水准,但长期停留在该经济水准的情况。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的国家,因薪资上涨,失去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既无法在人力成本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跻身发达国家的行列。一个印象中的事实是:鲜有中等收入的经济体成功晋级成为高收入国家,反而是有不少中等收入国家陷入了经济增长的长期停滞。

为了方便非专业的读者更好的理解本文的内容,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世界银行在1989财年建立的以人均国民收入为衡量标准的国家分类体系,该体系将人均国民收入划分为低收入、中低收入、中高收入和高收入四个档次,具体的划分标准每年会参考通胀水平而进行调整。根据2023财年最新的调整结果,2021年高收入国家的门槛是13205美元,中高收入国家是4256美元,中低收入是1085美元。顺便说一句,如果一个非资源性国家的人均GDP突破了世界银行高收入国家门槛的1.5倍,便认为是成为了发达国家;与之相应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人均名义GDP达到20000美元(2021年标准)可做为发达国家的最基础门槛。

需要指出的是,从本质上说,“中等收入陷阱”是一种经济发展现象的描述,而不是一个严格的经济学定义,同时也缺少一个明确的理论框架来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就字面意思来说,“陷阱”一词的含义是,在更低和更高的人均国民收入(或产出)水平,人均国民收入(或产出)的增长都会更容易。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关于这一问题,有一篇学术文章颇值得一读,那就是发表在发展经济学领域顶级学术期刊《发展经济学期刊》(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21年9月刊上的论文“无条件收敛的新时期(The New Era of Unconditional Convergence)”,作者为Dev Patel, Justin Sandefur和Arvind Subramanian。事实上,笔者和Patel等人的观点不谋而合。

近年的数据表明,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中国家就开始向发达国家的收入水平靠拢,这一进程在2000年代最为突出。在这里,让我们姑且忽略掉相对繁琐的技术细节,仅仅使用浅显的表达方式。分析表明,这一靠拢的速度可谓非常缓慢:基于2000年以后的数据,平均而言,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花费170年时间,才能把其目前的收入水平和“稳定状态”水平之间的差距缩小一半。如果借用一个物理学概念的话,这170年,就是一个“半衰期”。而所谓“稳定状态”,则是一个经济学/数学概念,在大部分宏观经济模型中,都存在一个所谓的“稳定状态”,我们的经济运行,会向该“稳定状态”逼近(有可能不能在有限时间内达到)。

如果上面的分析还不够直白的话,我们的一个简单的回答是:从目前观察到的数据来看,中等收入陷阱并不存在。数据表明,不同国家间的经济增速呈现一个“倒U型”。具体来说,自从1990年代开始,中等和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速就高于发达经济体;而自1980年代开始,中等收入国家的增速就稳定的高于其它组别的国家,甚至包括低收入国家。也就是说,我们观察到的事实,与“中等收入陷阱”的说法,正好相反:中等收入国家,在收入增长方面的表现,与低收入与高收入国家相比,可谓十分出色。

最后,我们来谈一谈中国。与1990年代之前观察到的情况不同,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呈现出了更低的波动性与更强的持续性,其中一个最为突出的例子就是中国:中国自1998年起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2010年迈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到了2019年,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超过了10000美元,2022年则达到了12741美元,中国的经济增长只能用迅猛来形容。

中国非常大,中国的经济运行状况自然也十分复杂。如果要系统全面的对中国的经济情况加以论述,所需要的篇幅会很长。提纲挈领的来说,当我们展望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前景时,我们想强调以下的两个关键点。首先,中国的中低端制造业早已领先全球,而且近年来,中国在高端制造方面,进步飞速:在所谓的“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方面,中国已经达到或者正在迈入全球领先;可以预期,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在半导体领域也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制造业实力决定了经济中的供给侧水平,以中国国际一流的制造业实力,跨越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只是时间问题。

其次,中国每年约有700万理工科大学生毕业,这一人才储备量在全球是独一无二的。作为比较,我们知道美国每年约有380万大学生毕业,而其中相当大一部分,学习的是法律、商业、金融、艺术、人文等非理工类专业。中国理工人才的巨大储备所形成的人力资源优势,为中国未来科技水平的提升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因此,我们预期中国未来的生产率水平将会不断提高。而生产率的提高恰恰是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也正因如此,我们对中国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征程,充满信心。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 尹同跃
    尹同跃:从秘密项目到世界500强

    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企业在工业发展史上留下印记,开始建立由自己主导的叙事逻辑。今天的共识是:要在全球汽车行业确立自己的历史坐标,无法通过输出内卷模式,而只能通过积极且有效地融入全球经济秩序和大市场来实现。


  • 美国卡特总统
    美国前总统卡特去世,享年100岁

    卡特出身于佐治亚州的农场家庭,以自称的局外人身份进入华盛顿。虽然他的总统任期因失败多于成功而被铭记,但他卸任后的生活被许多人视为未来总统的榜样。


  • 招聘职场
    想成为CEO?看看猎头公司注重哪些品质

    《财富》杂志采访了十几位相关领域的专家,以了解他们如何识别有潜力领导一些世界上最大和最有影响力公司的候选人。


  • 中国俄罗斯国旗美媒:俄罗斯和中国承诺深化联盟以抗衡美国
    梅德韦杰夫访华与特朗普上台前夕的中俄关系

    林原:在特朗普上台前这段时间,俄罗斯与中国的合作应该会加深。在以后可能要展开的俄乌谈判中,中国应会扮演特定角色。


光伏从“枷锁”到动能,中国走出的最短距离是十年
2024-06-17 12:39
商业与经济

中国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吗?

金刻羽、金涛:从数据来看,中等收入陷阱并不存在;我们观察到的事实与“中等收入陷阱”的说法正好相反。中国向高收入国家行列迈进的前景,充满光明。
金刻羽、金涛


有关“中等收入陷阱”的说法,近年来大家想必已经耳熟能详。早先“中等收入陷阱”这一提法,主要针对的是拉美国家,也有所谓“拉美陷阱”的说法。近年来,这一说法的流行,则主要关注的是中国,即所谓:中国已经或者即将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换一个更直白的说法,就是:中国从中等收入过渡到高收入比从低收入过渡到中等收入要更加艰难。那么,首先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中等收入陷阱真的存在吗?

大概是在2006年,世界银行在其《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这一概念,其基本涵义是指一个国家达到中等收入水准,但长期停留在该经济水准的情况。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的国家,因薪资上涨,失去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既无法在人力成本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跻身发达国家的行列。一个印象中的事实是:鲜有中等收入的经济体成功晋级成为高收入国家,反而是有不少中等收入国家陷入了经济增长的长期停滞。

为了方便非专业的读者更好的理解本文的内容,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世界银行在1989财年建立的以人均国民收入为衡量标准的国家分类体系,该体系将人均国民收入划分为低收入、中低收入、中高收入和高收入四个档次,具体的划分标准每年会参考通胀水平而进行调整。根据2023财年最新的调整结果,2021年高收入国家的门槛是13205美元,中高收入国家是4256美元,中低收入是1085美元。顺便说一句,如果一个非资源性国家的人均GDP突破了世界银行高收入国家门槛的1.5倍,便认为是成为了发达国家;与之相应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人均名义GDP达到20000美元(2021年标准)可做为发达国家的最基础门槛。

需要指出的是,从本质上说,“中等收入陷阱”是一种经济发展现象的描述,而不是一个严格的经济学定义,同时也缺少一个明确的理论框架来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就字面意思来说,“陷阱”一词的含义是,在更低和更高的人均国民收入(或产出)水平,人均国民收入(或产出)的增长都会更容易。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关于这一问题,有一篇学术文章颇值得一读,那就是发表在发展经济学领域顶级学术期刊《发展经济学期刊》(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21年9月刊上的论文“无条件收敛的新时期(The New Era of Unconditional Convergence)”,作者为Dev Patel, Justin Sandefur和Arvind Subramanian。事实上,笔者和Patel等人的观点不谋而合。

近年的数据表明,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中国家就开始向发达国家的收入水平靠拢,这一进程在2000年代最为突出。在这里,让我们姑且忽略掉相对繁琐的技术细节,仅仅使用浅显的表达方式。分析表明,这一靠拢的速度可谓非常缓慢:基于2000年以后的数据,平均而言,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花费170年时间,才能把其目前的收入水平和“稳定状态”水平之间的差距缩小一半。如果借用一个物理学概念的话,这170年,就是一个“半衰期”。而所谓“稳定状态”,则是一个经济学/数学概念,在大部分宏观经济模型中,都存在一个所谓的“稳定状态”,我们的经济运行,会向该“稳定状态”逼近(有可能不能在有限时间内达到)。

如果上面的分析还不够直白的话,我们的一个简单的回答是:从目前观察到的数据来看,中等收入陷阱并不存在。数据表明,不同国家间的经济增速呈现一个“倒U型”。具体来说,自从1990年代开始,中等和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速就高于发达经济体;而自1980年代开始,中等收入国家的增速就稳定的高于其它组别的国家,甚至包括低收入国家。也就是说,我们观察到的事实,与“中等收入陷阱”的说法,正好相反:中等收入国家,在收入增长方面的表现,与低收入与高收入国家相比,可谓十分出色。

最后,我们来谈一谈中国。与1990年代之前观察到的情况不同,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呈现出了更低的波动性与更强的持续性,其中一个最为突出的例子就是中国:中国自1998年起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2010年迈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到了2019年,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超过了10000美元,2022年则达到了12741美元,中国的经济增长只能用迅猛来形容。

中国非常大,中国的经济运行状况自然也十分复杂。如果要系统全面的对中国的经济情况加以论述,所需要的篇幅会很长。提纲挈领的来说,当我们展望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前景时,我们想强调以下的两个关键点。首先,中国的中低端制造业早已领先全球,而且近年来,中国在高端制造方面,进步飞速:在所谓的“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方面,中国已经达到或者正在迈入全球领先;可以预期,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在半导体领域也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制造业实力决定了经济中的供给侧水平,以中国国际一流的制造业实力,跨越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只是时间问题。

其次,中国每年约有700万理工科大学生毕业,这一人才储备量在全球是独一无二的。作为比较,我们知道美国每年约有380万大学生毕业,而其中相当大一部分,学习的是法律、商业、金融、艺术、人文等非理工类专业。中国理工人才的巨大储备所形成的人力资源优势,为中国未来科技水平的提升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因此,我们预期中国未来的生产率水平将会不断提高。而生产率的提高恰恰是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也正因如此,我们对中国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征程,充满信心。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