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4-06-12 08:10
商业与经济

“卡脖子技术”背后的“企业能力”和“市场”(上)

李海燕:现在“卡脖子技术”讨论有过分注重单项技术突破的倾向。国家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并不是仅仅依靠“核心”技术和“供应链”。
美国据悉准备对中国芯片施加进一步限制 但力度不及之前考虑的方案
李海燕


最近几年,我们对“核心”技术(或者“卡脖子”技术)和“产业链”的关注非常多。笔者认为现在网络上关于“卡脖子技术”的讨论有一些过分注重单项技术突破的倾向。另外,“供应链”的问题也非常多,但是“供应链”在不同行业其意义也是完全不同的。本文,通过举出一些例子来说明这些问题,期望通过这些讨论给读者一些新的视角和思考的契机。

笔者无意说“核心”技术不重要。而是想要强调,现代社会,国家与国家的竞争,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并不是仅仅依靠“核心”技术和“供应链”来决定胜负的。中国如果想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和进一步的国际产业竞争力,需要的是:基于“高企业能力”和“市场机制”下的技术进步(这里的技术包括了所谓的核心技术和所谓的非核心技术,还有很多看不见的技术和能力)和产业链的打造。不要因为过分关注某个特别的工业技术而丧失对整体发展方向的把控。

本文通过一些比较耳熟能详的例子,来解释笔者的一些观点。案例主要集中在芯片制造,日美产业和技术的竞争,汽车工业等领域。这样读者可能更容易理解笔者想表达的一些想法。

一、目前的“核心”技术讨论中缺失了什么重要的内容

目前的“供应链”和“核心技术”的讨论中,还缺失很多重要的视点,或者说在思考产业发展整体的问题时,是有严重的不足的。首先,这些讨论往往都集中在一些工业技术和具体的硬件方面。但是现代社会,我们看不见的软件往往决定了产品。笔者认为比起“核心技术”和“产业链“,可能”企业能力“和”价值链“的概念更适合看目前的企业和产业的竞争。

案例一,荷兰ASML的竞争力的源泉

为了进一步解释供应链视角的缺陷和“价值链”的重要意义,在这里以大家比较关注的光刻机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目前的供应链中,大家都对EUV光刻机中的核心零部件津津乐道。比如德国蔡司的镜头,美国Cymer的光源等。因为这些是可以看得到的,非常精密的零部件。但是这些因素是说明不了,荷兰ASML战胜日本尼康的原因的。也说明不了,ASML对客户提供的价值。目前的供应链的理论,漏掉了一些ASML提供的重要价值。

第一,光刻机的精密运转,背后是需要复杂的软件控制的。2000年左右,ASML公司的光刻机中,内置的控制程序的总行数就超过1000万行了,全部是ASML开发的。90年代初期,光刻机内部的程序行数是350万行左右。第二,2000年前后,ASML通过模组化的设计,提供了相对廉价的光刻机产品。尼康公司当时面对的主要客户是Intel和东芝等半导体巨头,这些半导体巨头具有多的技术人员和内部技术积累。ASML公司面对的普通半导体公司需要更加容易操作,更加便宜的光刻机。第三,光刻机出售之后,是需要技术人员长期驻场进行技术支持和后续服务的。最高端的EUV光刻机,ASML的工程师进行1个月左右的调试才能进入量产状态。之后也需要定期的技术维护。这个调试和维护,是ASML给顾客提供的重要的价值。也是企业提供给社会的价值链中一部分。最近20年,我们经常会听到,“解决方案”(solution)这个词汇。ASML的驻场服务,也是一种solution的提供。ASML给顾客提供的不是“高技术”,而是基于ASML公司基于企业能力打造出来的一个高端服务。(关于ASML为什么能够战胜尼康公司,本文后面还会有一些说明)

办公室中用的复印打印一体机,也是集中了电子,化学,机械,光学等多学科的精密产品。其内部的内置程序,也超过300万行以上。

1979年的诺贝尔医学奖授给了确立了CT机基本工作原理的两位科学家。CT机的基本科学原理一直没有发生变化。过去几十年,全球的CT机市场被美国GE,德国西门子,荷兰飞利浦三家公司所把持。最近几年,我国的CT机有所突破,但是高端机型依然被国外三家巨头所把持。虽然基本科学原理并没有变化,但是硬件技术和成像技术(主要是软件技术)在不断的发展。

经验教训一:目前的供应链的讨论中,容易讨论硬件的产业链的布局。但是目前的产业技术中,软件占据了很大的比重。硬件的东西看得到,大家容易津津乐道,但是软件的东西看不到,大家关注过少。

二、“核心技术”和“非核心技术”都很好,工业产品才会质量好

最近几年关于“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的讨论中,感觉大多数人的基本认识就是:我们国家没有掌握的“卡脖子”技术也就几个了。掌握了这几个核心科技,我们就天下无敌了。对此,笔者的看法是:掌握“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能够明显提升我国企业的竞争力,改变我国和美国产业竞争中的态势。但是如果想长期稳定的保持竞争优势,给我国老百姓带来更多的福祉的提升,仅仅依靠掌握若干个“核心技术”是不够的。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并不是简单的核心技术就能决定的,是强大的企业能力和市场机制打造的。而且,现代社会的运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核心技术”重要,但是绝不是说“非核心技术”不重要。能够同时在“核心技术”和“非核心技术”都常年做好,是对一个企业的基本要求。

案例二,美国航天飞机的失败和日本电装公司汽车零部件问题

美国的航天飞机也是人类科学技术的结晶。那么,航天飞机的核心技术是什么呢?恐怕第一是提供动力的发动机,第二个是飞行的控制系统。美国航天飞机过去出过三次重大事故,都造成了机毁人亡的重大后果。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事故原因是一个不起眼的O型橡胶密封圈由于天气寒冷,没有发挥作用。造成燃料泄露,引发了后来的事故。2003年1月16号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升空。燃料箱上的一块绝缘泡沫脱落,撞上了航天飞机的机翼,造成机翼隔热罩损坏。航天飞机在返航过程中,在超高的温度下,热流进入受损机翼的裂缝中,导致航天飞机变得不稳定并解体爆炸。

2023年7月,日本本田的汽车发生了突然在隧道内发动机停火的事故,造成了乘客一人死亡的惨剧。12月份,本田和零部件供应商的电装公司公布了事故原因。就是电装公司提供的燃料泵的塑料叶片因为树脂密度比较低,造成了变形,由于不能正常供油而造成了事故的发生。。

上述的案例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重大损失的并不是产品的“核心技术”,而是“非核心技术”。现代工业社会,类似的例子是非常多的。

经验教训二:现代社会,工业产品往往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核心技术”非常重要,但是“非核心技术”也很重要,任何一个小的缺陷或者问题都会造成重大的后果。那么这就引发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企业的作用(或者说组织)的作用是什么?现代企业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要保证所有环节的高质量。

三、从台积电的巨大成功思考什么是技术、能力和企业竞争力

目前,台湾地区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2023年,台积电成为全球芯片行业收入和净利润最高的公司。台积电是1987年左右成立的公司,不到40年的努力,成为全球芯片产业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台积电的成功,给了我们一个思考技术、企业能力和竞争力的很好的案例。

案例三,台积电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今天,没有人会否定台积电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企业,也没有人会否认台积电是高科技企业。但是,笔者在这里,向热衷讨论芯片“卡脖子”问题的读者提出一个基本问题:台积电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恐怕没有读者能立刻回答这个问题,笔者也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有人可能会说台积电的核心技术是其芯片的先进制程技术。但是笔者在这里提出一个问题,先进制程技术是什么技术构成的?这个问题,可能也没人能回答。关于台积电为什么成功,笔者可以尝试做出一个回答。台积电的成功,笔者认为,台积电的成功原因有两个,1,商业模式的成功,2,企业综合技术能力的构筑。

首先是商业模式。台积电从成立开始,就坚定不移的走了代工的商业模式。是全球芯片代工的开拓者。80年代以后,半导体工厂的建设成本越来越高,专业代工的模式本质上可以最大程度降低芯片的制造成本。这是代工模式成功的本质的经济原因。很多人会说,台湾的发展是美国支持的结果。美国的确支持了台湾,但是这个是基于经济合理性的基础上的支持。

同样重要还有台积电的企业综合技术能力的不断的构筑。台积电在制程方面是2000年左右赶上国际第一阵营的。但是这个时候,并不是最先进的。真正和英特尔等公司并驾齐驱是2010年之后的事情了。也可以说,2000年之前,台积电的发展,基本是依靠商业模式的创造。从芯片产业的供应链来讲,美国也好,日本也好,韩国也好,台湾也好,其上游的供应链企业都是一样的。工厂里的设备和原材料基本都是同样的供应商。但是,制程和良率(良率的不同直接带来芯片成本的差距)各个企业有差距。一个高端芯片的生产过程中,有几十种设备,1000多道工序。芯片制造工厂中,需要上百种高纯度的原材料。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一点问题,都会造成良率的大幅度下降。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先进的芯片制程技术掌握在美国Intel,韩国三星和台湾地区的台积电手中。因为台积电是纯粹的代工企业,有更多的生产经验的积累,有更多的学习研究和提升的材料。

笔者所说的企业综合技术能力,就是指这种企业内部的,看不到的生产技术和工艺的积累。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的增强自身的能力。2000年之后,台积电也不断的在申请专利。最近几年,在先进封装方面,也有很大的成果。目前的台积电的成果,是商业模式和技术综合能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经验教训三:台积电的巨大成果是商业模式和企业综合技术能力的结果。台积电的技术能力,并不是单纯的依靠所谓的某个“核心技术”带来的。目前最先进的半导体制程,台积电的良率比三星要好,这个并不是某个单项技术的重大突破。与其说这个技术,不如说这个是基于企业内部长期技术积累和管理体制改善的结果。这个现象,其实在很多领域都可以观察到。企业的科技企业的竞争,往往是商业模型和技术发展的综合战和长期战。而不是依靠某个单项技术的突破。

而且,台积电的巨大成功也给我们思考“供应链”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契机。30年前,芯片的代工和芯片的封装,是芯片产业链中最为低端的部分。但是现在,芯片代工和封装,比起芯片产业链中的任何一个部分,其重要意义没有任何逊色的地方,完全平起平坐。

最近几年我们很热衷讨论产业链的链主。目前高科技技术最集中的半导体行业,很难说链主就是一切。代工的台积电利润率很高,日本的一些半导体材料公司利润率也非常高。

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才能带来高“技术积累”和高“企业能力”

90年代以后,互联网浪潮风起云涌,诞生了许多短时间内就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企业。这就给我们很多人一个印象:重大的创新的都是初创企业实现的。如果针对互联网行业,这个说法基本成立的(虽然互联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大部分也都是在大学和研究机构积累的)。对于大多数工业产品来讲,其基本科学原理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没有基本变化。比如,钢铁的高炉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过去100年没有根本的变化,并没有。现在电解铝工业流程的基本科学原理是150年前就确立的,没有什么改变。燃油车发动机的基本科学原理和结构二战后也没有发生过重大变化。但是性能和效率在不断的提升。其背后是材料科学的进步,生产流程的改造,各种局部技术和工艺的创新,加工精度的提升,控制技术的提升,测量测试技术的提升等。这需要技术的长期积累和持之以恒的创新。而且,工业产品往往是需要提供售后的长期服务的。这就需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2024年2月新闻报道说我国突破了重型燃气轮机获得成功。过去几十年,重型燃气轮机长期被美国GE,德国西门子,日本三菱重工业三家公司(三菱重工是90年代以后技术上才赶上欧美同行)所把持。全世界第一个燃气轮机发电站1939年就落成了。二战以后的70多年,燃气轮机的基本工程原理和结构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过去70年,燃气轮机的发展主要是围绕提升热能转换效率开展的。透平入口温度从二战后的650度,提高到了现在的1700度。其背后,有多个领域的科技进步。最大的因素是材料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各个企业开发的新的机型,需要做长期的试验和试运行,才能发现各种问题,改良技术,最终确定型号。

案例四,多摩川精机

在这里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为什么企业内部的长期技术积累非常的重要?日本的多摩川精机是生产编码器、旋转变压器、伺服电机、陀螺仪等装置的企业。该企业的研发人员曾经在某创新讲座上分享过非常有趣的经历。该公司产品有过两次出厂几个月或者几年后性能有所下降的情况(其中有一次是装在日本的导弹上的导航装置)。公司内部反复研究,认为产品设计原理没有问题,零部件也没问题,加工精度也没有问题。但是,产品确实发生了性能下降的问题,技术人员百思不得其解。第一次,经过半年的研究,发现是产品的包装纸内部有金属箔,对产品的内部电子线路有所影响。第二次,经过两年的研究,发现是零部件的焊接时候使用的焊料在一定时间后会脱落一点,对产品性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发现上述原因之后,公司进行相关技术改良,保证了产品的长期质量稳定性。

现代的工业产品,往往是非常复杂、非常精密的产品,任何一个小的地方的不良都会造成严重的问题。上述的例子中,多摩川精机装在导弹上的产品出现了问题。既不是设计原理有问题,也不是关键零部件有问题。很多技术和工艺的细节问题,是企业在长期的研发过程中,在顾客的不断的反馈中,不断解决的。

经验教训四:上面的小例子非常有意思,其实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研发出产品往往是第一步,制造出能够长期稳定使用的工业制品是需要时间和充分的用户反馈的。企业的技术积累需要时间的。目前的所谓的工业明珠,都是过去几十年前基本科学原理都已经确立的工业产品。最近几十年的发展,都是围绕性能的提高,生产成本的下降,环境压力的降低等因素开展。工业明珠的背后是复杂的工业体系、质量管控体系和售后服务。而且,往往背后还有精巧的竞争战略和销售战略。这都需要企业长期的技术积累和探索。企业长期的研发投入,需要有个稳定的外部市场环境。上述的台积电的例子也是符合这个观察的。

企业的高技术能力,高竞争力能力往往是建立在企业的长期的技术积累和信誉积累之上的。最近几年,我们有很多攻克了“卡脖子”或者打破了外国企业垄断的报道,这是好事情。但是笔者在这里想提醒的是,打破国外企业的垄断,往往也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企业品牌的积累要企业连续几十年的辛勤努力。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 普京2
    普京暗示不急于结束乌克兰战争

    在年度电视直播活动中,普京似乎并不急于结束乌克兰战争,而是试图展现俄罗斯的实力。另一方面,特朗普已誓言要确保尽快结束这场冲突。


  • 前极越中层人士发声:夏一平原本没有通过面试
    2025,互联网巨头放弃造车?

    “大腿”意兴阑珊,极越们纷纷崩盘。


  • 澳门防疫措施升级-将关闭酒吧影院并暂停餐厅堂食服务
    澳门回归25年的“变”与“不变”

    卓泽林、周文伟:这25载见证了澳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面貌,书写了教育文化保障水平上升的新阶段,勾勒了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新机遇。


  • 刷新世界纪录!“九章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研制成功
    量子软件时代已经开启

    对于有着长开发周期的某些早期采用者来说,尤其是在金融、能源和生命科学等领域,量子技术已经足够成熟,可以开始应用于实际工作了。


  • 蚂蚁集团推进结构重组 蚂蚁国际、OceanBase和蚂蚁数科分别成立董事会
    蚂蚁集团:目前没有上市计划

    蚂蚁集团表示,该公司目前没有上市计划,在公开表态中还反驳了社交媒体上传播的“借壳上市”说法。


  • vivo手机
    vivo“蓝科技”对决苹果“绿巨人”

    周掌柜:本文分析探讨一个几乎困扰所有很多企业的长期难题:中国品牌如何用差异化、本地化策略化解国际领先企业的先发优势?


  • 特朗普发表胜选感言:上帝饶了我一命是有原因的
    仇恨政治与民主党的失败

    刘远举:技术和经济的底层逻辑是合作、开放。所以,要想在现实中获得生产力、发展、技术创新,从而获得生存与发展,必然要抛弃仇恨。


  • 美联储为9月降息进一步打开大门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 点阵图将明年降息次数预估下调至两次

    彭博调查的大多数经济学家此前预计,点阵图预估中值将指向明年进行三次降息;美联储对明年年底通胀率的预测中值从9月的2.1%升至2.5%。


  • GPT-4首次亮相,在消费办公工具人工智能的竞赛中,谷歌击败微软
    谷歌旗下公司发布新款视频生成器,分辨率超Sora

    DeepMind的新Veo 2人工智能视频生成器以4K分辨率超越了OpenAI的Sora模型。


  • 马斯克要开除美国77%公务员,约1771万人
    美媒:中美关系需要“马斯克+斯威夫特”

    美国需要更多的马斯克,让更多本土制造商在美国制造大件产品,减少进口。中国应该让年轻人有更多机会花钱购买国外制造的娱乐和消费品。


  • 普京2
    普京暗示不急于结束乌克兰战争

    在年度电视直播活动中,普京似乎并不急于结束乌克兰战争,而是试图展现俄罗斯的实力。另一方面,特朗普已誓言要确保尽快结束这场冲突。


  • 前极越中层人士发声:夏一平原本没有通过面试
    2025,互联网巨头放弃造车?

    “大腿”意兴阑珊,极越们纷纷崩盘。


  • 澳门防疫措施升级-将关闭酒吧影院并暂停餐厅堂食服务
    澳门回归25年的“变”与“不变”

    卓泽林、周文伟:这25载见证了澳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面貌,书写了教育文化保障水平上升的新阶段,勾勒了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新机遇。


  • 刷新世界纪录!“九章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研制成功
    量子软件时代已经开启

    对于有着长开发周期的某些早期采用者来说,尤其是在金融、能源和生命科学等领域,量子技术已经足够成熟,可以开始应用于实际工作了。


美国据悉准备对中国芯片施加进一步限制 但力度不及之前考虑的方案
2024-06-12 08:10
商业与经济

“卡脖子技术”背后的“企业能力”和“市场”(上)

李海燕:现在“卡脖子技术”讨论有过分注重单项技术突破的倾向。国家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并不是仅仅依靠“核心”技术和“供应链”。
李海燕


最近几年,我们对“核心”技术(或者“卡脖子”技术)和“产业链”的关注非常多。笔者认为现在网络上关于“卡脖子技术”的讨论有一些过分注重单项技术突破的倾向。另外,“供应链”的问题也非常多,但是“供应链”在不同行业其意义也是完全不同的。本文,通过举出一些例子来说明这些问题,期望通过这些讨论给读者一些新的视角和思考的契机。

笔者无意说“核心”技术不重要。而是想要强调,现代社会,国家与国家的竞争,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并不是仅仅依靠“核心”技术和“供应链”来决定胜负的。中国如果想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和进一步的国际产业竞争力,需要的是:基于“高企业能力”和“市场机制”下的技术进步(这里的技术包括了所谓的核心技术和所谓的非核心技术,还有很多看不见的技术和能力)和产业链的打造。不要因为过分关注某个特别的工业技术而丧失对整体发展方向的把控。

本文通过一些比较耳熟能详的例子,来解释笔者的一些观点。案例主要集中在芯片制造,日美产业和技术的竞争,汽车工业等领域。这样读者可能更容易理解笔者想表达的一些想法。

一、目前的“核心”技术讨论中缺失了什么重要的内容

目前的“供应链”和“核心技术”的讨论中,还缺失很多重要的视点,或者说在思考产业发展整体的问题时,是有严重的不足的。首先,这些讨论往往都集中在一些工业技术和具体的硬件方面。但是现代社会,我们看不见的软件往往决定了产品。笔者认为比起“核心技术”和“产业链“,可能”企业能力“和”价值链“的概念更适合看目前的企业和产业的竞争。

案例一,荷兰ASML的竞争力的源泉

为了进一步解释供应链视角的缺陷和“价值链”的重要意义,在这里以大家比较关注的光刻机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目前的供应链中,大家都对EUV光刻机中的核心零部件津津乐道。比如德国蔡司的镜头,美国Cymer的光源等。因为这些是可以看得到的,非常精密的零部件。但是这些因素是说明不了,荷兰ASML战胜日本尼康的原因的。也说明不了,ASML对客户提供的价值。目前的供应链的理论,漏掉了一些ASML提供的重要价值。

第一,光刻机的精密运转,背后是需要复杂的软件控制的。2000年左右,ASML公司的光刻机中,内置的控制程序的总行数就超过1000万行了,全部是ASML开发的。90年代初期,光刻机内部的程序行数是350万行左右。第二,2000年前后,ASML通过模组化的设计,提供了相对廉价的光刻机产品。尼康公司当时面对的主要客户是Intel和东芝等半导体巨头,这些半导体巨头具有多的技术人员和内部技术积累。ASML公司面对的普通半导体公司需要更加容易操作,更加便宜的光刻机。第三,光刻机出售之后,是需要技术人员长期驻场进行技术支持和后续服务的。最高端的EUV光刻机,ASML的工程师进行1个月左右的调试才能进入量产状态。之后也需要定期的技术维护。这个调试和维护,是ASML给顾客提供的重要的价值。也是企业提供给社会的价值链中一部分。最近20年,我们经常会听到,“解决方案”(solution)这个词汇。ASML的驻场服务,也是一种solution的提供。ASML给顾客提供的不是“高技术”,而是基于ASML公司基于企业能力打造出来的一个高端服务。(关于ASML为什么能够战胜尼康公司,本文后面还会有一些说明)

办公室中用的复印打印一体机,也是集中了电子,化学,机械,光学等多学科的精密产品。其内部的内置程序,也超过300万行以上。

1979年的诺贝尔医学奖授给了确立了CT机基本工作原理的两位科学家。CT机的基本科学原理一直没有发生变化。过去几十年,全球的CT机市场被美国GE,德国西门子,荷兰飞利浦三家公司所把持。最近几年,我国的CT机有所突破,但是高端机型依然被国外三家巨头所把持。虽然基本科学原理并没有变化,但是硬件技术和成像技术(主要是软件技术)在不断的发展。

经验教训一:目前的供应链的讨论中,容易讨论硬件的产业链的布局。但是目前的产业技术中,软件占据了很大的比重。硬件的东西看得到,大家容易津津乐道,但是软件的东西看不到,大家关注过少。

二、“核心技术”和“非核心技术”都很好,工业产品才会质量好

最近几年关于“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的讨论中,感觉大多数人的基本认识就是:我们国家没有掌握的“卡脖子”技术也就几个了。掌握了这几个核心科技,我们就天下无敌了。对此,笔者的看法是:掌握“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能够明显提升我国企业的竞争力,改变我国和美国产业竞争中的态势。但是如果想长期稳定的保持竞争优势,给我国老百姓带来更多的福祉的提升,仅仅依靠掌握若干个“核心技术”是不够的。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并不是简单的核心技术就能决定的,是强大的企业能力和市场机制打造的。而且,现代社会的运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核心技术”重要,但是绝不是说“非核心技术”不重要。能够同时在“核心技术”和“非核心技术”都常年做好,是对一个企业的基本要求。

案例二,美国航天飞机的失败和日本电装公司汽车零部件问题

美国的航天飞机也是人类科学技术的结晶。那么,航天飞机的核心技术是什么呢?恐怕第一是提供动力的发动机,第二个是飞行的控制系统。美国航天飞机过去出过三次重大事故,都造成了机毁人亡的重大后果。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事故原因是一个不起眼的O型橡胶密封圈由于天气寒冷,没有发挥作用。造成燃料泄露,引发了后来的事故。2003年1月16号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升空。燃料箱上的一块绝缘泡沫脱落,撞上了航天飞机的机翼,造成机翼隔热罩损坏。航天飞机在返航过程中,在超高的温度下,热流进入受损机翼的裂缝中,导致航天飞机变得不稳定并解体爆炸。

2023年7月,日本本田的汽车发生了突然在隧道内发动机停火的事故,造成了乘客一人死亡的惨剧。12月份,本田和零部件供应商的电装公司公布了事故原因。就是电装公司提供的燃料泵的塑料叶片因为树脂密度比较低,造成了变形,由于不能正常供油而造成了事故的发生。。

上述的案例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重大损失的并不是产品的“核心技术”,而是“非核心技术”。现代工业社会,类似的例子是非常多的。

经验教训二:现代社会,工业产品往往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核心技术”非常重要,但是“非核心技术”也很重要,任何一个小的缺陷或者问题都会造成重大的后果。那么这就引发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企业的作用(或者说组织)的作用是什么?现代企业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要保证所有环节的高质量。

三、从台积电的巨大成功思考什么是技术、能力和企业竞争力

目前,台湾地区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2023年,台积电成为全球芯片行业收入和净利润最高的公司。台积电是1987年左右成立的公司,不到40年的努力,成为全球芯片产业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台积电的成功,给了我们一个思考技术、企业能力和竞争力的很好的案例。

案例三,台积电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今天,没有人会否定台积电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企业,也没有人会否认台积电是高科技企业。但是,笔者在这里,向热衷讨论芯片“卡脖子”问题的读者提出一个基本问题:台积电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恐怕没有读者能立刻回答这个问题,笔者也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有人可能会说台积电的核心技术是其芯片的先进制程技术。但是笔者在这里提出一个问题,先进制程技术是什么技术构成的?这个问题,可能也没人能回答。关于台积电为什么成功,笔者可以尝试做出一个回答。台积电的成功,笔者认为,台积电的成功原因有两个,1,商业模式的成功,2,企业综合技术能力的构筑。

首先是商业模式。台积电从成立开始,就坚定不移的走了代工的商业模式。是全球芯片代工的开拓者。80年代以后,半导体工厂的建设成本越来越高,专业代工的模式本质上可以最大程度降低芯片的制造成本。这是代工模式成功的本质的经济原因。很多人会说,台湾的发展是美国支持的结果。美国的确支持了台湾,但是这个是基于经济合理性的基础上的支持。

同样重要还有台积电的企业综合技术能力的不断的构筑。台积电在制程方面是2000年左右赶上国际第一阵营的。但是这个时候,并不是最先进的。真正和英特尔等公司并驾齐驱是2010年之后的事情了。也可以说,2000年之前,台积电的发展,基本是依靠商业模式的创造。从芯片产业的供应链来讲,美国也好,日本也好,韩国也好,台湾也好,其上游的供应链企业都是一样的。工厂里的设备和原材料基本都是同样的供应商。但是,制程和良率(良率的不同直接带来芯片成本的差距)各个企业有差距。一个高端芯片的生产过程中,有几十种设备,1000多道工序。芯片制造工厂中,需要上百种高纯度的原材料。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一点问题,都会造成良率的大幅度下降。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先进的芯片制程技术掌握在美国Intel,韩国三星和台湾地区的台积电手中。因为台积电是纯粹的代工企业,有更多的生产经验的积累,有更多的学习研究和提升的材料。

笔者所说的企业综合技术能力,就是指这种企业内部的,看不到的生产技术和工艺的积累。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的增强自身的能力。2000年之后,台积电也不断的在申请专利。最近几年,在先进封装方面,也有很大的成果。目前的台积电的成果,是商业模式和技术综合能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经验教训三:台积电的巨大成果是商业模式和企业综合技术能力的结果。台积电的技术能力,并不是单纯的依靠所谓的某个“核心技术”带来的。目前最先进的半导体制程,台积电的良率比三星要好,这个并不是某个单项技术的重大突破。与其说这个技术,不如说这个是基于企业内部长期技术积累和管理体制改善的结果。这个现象,其实在很多领域都可以观察到。企业的科技企业的竞争,往往是商业模型和技术发展的综合战和长期战。而不是依靠某个单项技术的突破。

而且,台积电的巨大成功也给我们思考“供应链”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契机。30年前,芯片的代工和芯片的封装,是芯片产业链中最为低端的部分。但是现在,芯片代工和封装,比起芯片产业链中的任何一个部分,其重要意义没有任何逊色的地方,完全平起平坐。

最近几年我们很热衷讨论产业链的链主。目前高科技技术最集中的半导体行业,很难说链主就是一切。代工的台积电利润率很高,日本的一些半导体材料公司利润率也非常高。

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才能带来高“技术积累”和高“企业能力”

90年代以后,互联网浪潮风起云涌,诞生了许多短时间内就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企业。这就给我们很多人一个印象:重大的创新的都是初创企业实现的。如果针对互联网行业,这个说法基本成立的(虽然互联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大部分也都是在大学和研究机构积累的)。对于大多数工业产品来讲,其基本科学原理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没有基本变化。比如,钢铁的高炉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过去100年没有根本的变化,并没有。现在电解铝工业流程的基本科学原理是150年前就确立的,没有什么改变。燃油车发动机的基本科学原理和结构二战后也没有发生过重大变化。但是性能和效率在不断的提升。其背后是材料科学的进步,生产流程的改造,各种局部技术和工艺的创新,加工精度的提升,控制技术的提升,测量测试技术的提升等。这需要技术的长期积累和持之以恒的创新。而且,工业产品往往是需要提供售后的长期服务的。这就需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2024年2月新闻报道说我国突破了重型燃气轮机获得成功。过去几十年,重型燃气轮机长期被美国GE,德国西门子,日本三菱重工业三家公司(三菱重工是90年代以后技术上才赶上欧美同行)所把持。全世界第一个燃气轮机发电站1939年就落成了。二战以后的70多年,燃气轮机的基本工程原理和结构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过去70年,燃气轮机的发展主要是围绕提升热能转换效率开展的。透平入口温度从二战后的650度,提高到了现在的1700度。其背后,有多个领域的科技进步。最大的因素是材料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各个企业开发的新的机型,需要做长期的试验和试运行,才能发现各种问题,改良技术,最终确定型号。

案例四,多摩川精机

在这里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为什么企业内部的长期技术积累非常的重要?日本的多摩川精机是生产编码器、旋转变压器、伺服电机、陀螺仪等装置的企业。该企业的研发人员曾经在某创新讲座上分享过非常有趣的经历。该公司产品有过两次出厂几个月或者几年后性能有所下降的情况(其中有一次是装在日本的导弹上的导航装置)。公司内部反复研究,认为产品设计原理没有问题,零部件也没问题,加工精度也没有问题。但是,产品确实发生了性能下降的问题,技术人员百思不得其解。第一次,经过半年的研究,发现是产品的包装纸内部有金属箔,对产品的内部电子线路有所影响。第二次,经过两年的研究,发现是零部件的焊接时候使用的焊料在一定时间后会脱落一点,对产品性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发现上述原因之后,公司进行相关技术改良,保证了产品的长期质量稳定性。

现代的工业产品,往往是非常复杂、非常精密的产品,任何一个小的地方的不良都会造成严重的问题。上述的例子中,多摩川精机装在导弹上的产品出现了问题。既不是设计原理有问题,也不是关键零部件有问题。很多技术和工艺的细节问题,是企业在长期的研发过程中,在顾客的不断的反馈中,不断解决的。

经验教训四:上面的小例子非常有意思,其实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研发出产品往往是第一步,制造出能够长期稳定使用的工业制品是需要时间和充分的用户反馈的。企业的技术积累需要时间的。目前的所谓的工业明珠,都是过去几十年前基本科学原理都已经确立的工业产品。最近几十年的发展,都是围绕性能的提高,生产成本的下降,环境压力的降低等因素开展。工业明珠的背后是复杂的工业体系、质量管控体系和售后服务。而且,往往背后还有精巧的竞争战略和销售战略。这都需要企业长期的技术积累和探索。企业长期的研发投入,需要有个稳定的外部市场环境。上述的台积电的例子也是符合这个观察的。

企业的高技术能力,高竞争力能力往往是建立在企业的长期的技术积累和信誉积累之上的。最近几年,我们有很多攻克了“卡脖子”或者打破了外国企业垄断的报道,这是好事情。但是笔者在这里想提醒的是,打破国外企业的垄断,往往也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企业品牌的积累要企业连续几十年的辛勤努力。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