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4-05-14 17:28
科技

All in 全自动驾驶,马斯克胜算几何?

All in全自动驾驶(FSD);马斯克在下一盘什么棋?
马斯克攻向新势力命门?
李溪


在面对特斯拉市值下跌,销量增长乏力之际,作为特斯拉CEO,马斯克似乎并不着急解决眼前这些轮困境,反倒All in全自动驾驶(FSD),突然调整战略方向,让人感到迷茫:马斯克在下一盘什么棋?

笔者更倾向于从马斯克的做事风格来分析。马斯克身上兼具赌徒和宗教领袖的特质,天生的创业者,有强烈的愿景和偏执狂般的行动力。从电动车、到电池工厂、从space x到储能……他不会停歇,奔赴在一个又一个赌局中,All In资金和精力。就像他自己说的,算力投入达不到百亿美元,就无法参与这一轮AI竞争。话音未落,马斯克已经押上全部筹码。

这一次,马斯克的胜算又有几何?

人都有路径依赖

多年以后,美国工程院院士马斯克仍然能够想起他的私有化计划被沙特愿景基金拒绝的那个下午,对方拒绝了特斯拉之后,转身投资了竞品Lucid Air。彼时特斯拉危机四伏,十面埋伏,九死一生。造车是个苦行当,考验技术、考验制造能力、更考验资本的耐心。市场上充斥着做空特斯拉的声音,这场押上全部身家的电动车豪赌似乎已经被全世界认定是满盘皆输。马斯克在投资者会议上的失态抽大麻也许只是对这一切压力的一种逃避和自我保护机制。

但是马斯克的这场豪赌赢了。2019年末投产的上海超级工厂,在2020年就交出了好的成绩,全年产量14.4万辆。之后的几年,上海超级工厂更是给到了233%、48%和33%的产量增速。特斯拉交付量连连闯关,50万、100万、150万。中国的制造能力和美联储的放水,一度让特斯拉的市值冲破万亿美元,将马斯克送上首富的宝座。

人都有路径依赖,赢了钱的赌徒会再次投身赌桌。大胜而归的马斯克没有停下他的脚步。他降价打响了价格战的第一枪,他陆续投下了新的赌注,抛出了新的概念,例如视觉自动驾驶方案,例如脑机结合Nurolink,例如自研AI芯片,例如自研4680电池,例如研发生产更大规模的一体压铸机器。当然,还有他私有化的Twitter(后改名为X)。数不过来的项目和赌注,让人惊叹马斯克手中的筹码之多和精力之旺盛。

但是,既然是赌注,就有胜率,就有失败的可能。

任何IP、产品甚至公司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在风光了四年之后,特斯拉似乎已经进入了它的增长周期末端,增长乏力,甚至品牌形象逐渐老化,创始人IP也逐渐模糊。

财报表现欠佳

最直观的体现就是特斯拉的营收和利润在2024年一季度出现下滑。2024年一季度,Tesla现金减少47.2亿美金,汽车销售同比下降12.81%,汽车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21.1%下滑至18.5%,整体毛利率从去年同期19.3%下滑至17.4%。自由现金流转负至25.28亿美元,主要原因是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大幅下降至2.42亿美元(去年同期25.1亿美元),其中净利润同比下滑54.94%,而库存同比提升75.13%,以及资本开支提升33.83%,这一切都导致了自由现金流转负。

这也解释了最近特斯拉的大裁员和降本增效。北美超充团队整条业务线被裁,特斯拉的4680电池自建也缩编,并要求年底能够降本增效,否则会砍掉整条业务链条,停止对于9000吨以上的一体化压铸机的研发投入。曾经这些项目都是为了降低汽车制造成本,但这些目前看来不算成功的尝试不但在消耗特斯拉的现金储备,也并没有稳住特斯拉的毛利率,毛利率反而越来越差。

行业快速发展,竞争格局已经不能与2020年可比。特斯拉的市场占有率并没有提升。2020年到2023年,特斯拉占比新能源车市场(包含纯点和混动)的占比从16%下降到13.21%。去年Q4,比亚迪的纯电汽车销量首次超过特斯拉,成为全球销量最高的电动车制造商。特斯拉今年一季度汽车销量38.7万辆,同比下滑8.5%,环比下降超20%。目前特斯拉全球还有数万库存。当“产能不是问题,销量才是问题”的时候,真正的困难才出现。

产品老化

特斯拉销量疲软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产品老化。第一波由Model 3和Model Y带动的增长浪潮接近尾声,而第二波挑大梁的产品还没出来。

目前特斯拉有六款车型在卖,分别是轿车Model 3、Model S,SUV Model Y、Model X,以及皮卡Cybertruck和半挂式卡车Semi。Model3和ModelY是绝对的销量担当,2024年Q1,两款车型的销量占总销量的96%。其余车款类似吉祥物。Model S和Model X的销量每年只有数万台,而Cybertruck和Semi的销量就更惨不忍睹,经常让人忘记特斯拉其实还有卡车。

卡车存在感薄弱一方面是本身市场不大,但更重要的因素是特斯拉的交付能力太弱。交付能力弱这个问题几乎一直伴随着特斯拉,直到上海超级工厂投产才算是部分解决了这个问题。但上海超级工厂只生产Model 3和Model Y。目前特斯拉的柏林工厂虽然投产,但是开开停停,经常遇上罢工、抗议甚至人为破坏等冲击。

以上是有关特斯拉在制造和行业竞争格局变化上遇到的挑战,马斯克强调今年一季度差强人意的表现是源于地缘政治风险,比如红海扰动等造成的。他在一季度的业绩发布会上再次强调特斯拉不是一家汽车公司,而是一家科技、AI公司。那么我们来看看特斯拉在技术和战略布局方面的表现。

ChatGPT去年横空出世,挑战特斯拉作为AI头部公司的地位。ChatGPT和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虽然是着眼于人工智能的两个方向(语言和行为),但是两者都是基于Transformer的框架下的大模型。生物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涌现”,就是当参数和链接足够多,智能会涌现。而涌现是一种非线性的发展,当越过了一个进化的奇点,通用人工智能到来的速度也许会超过所有人的预想。

双方竞争的战场不在汽车销售,而在于算力的堆积,以及谁先跑到通用智能的终点。马斯克说过“100亿美金是进入人工智能赛道的门票”,天量的资本开支让马斯克的这场人工智能竞赛输不起。

马斯克已经起诉了OpenAI,诉求是让OpenAI开源。在笔者看来,这不过是马斯克希望通过诉讼的手段拖慢OpenAI的发展,为特斯拉赢得时间。

战略失误:战线太长

手上筹码足够多的赌徒容易压抑不住自己的赌性,乱下注,浪费了筹码。

特斯拉自建电池产能就是这样一种浪费筹码的下注。汽车行业是重周期、重资本开支行业,产业链比较长,而且下游消费端和宏观经济周期息息相关。逆周期的一些举措往往至关重要,但是特斯拉这家公司总体上还是顺周期,且战线拉得太长,导致CAPEX常年居高不下。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截止到2023年6月底,中国动力电池产能为1860Gwh。但是根据,GGII通过发布的《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月度数据库》统计显示,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约707.2GWh,整个行业已经进入产能过剩阶段,这个时候特斯拉砸下重金去自建电池就显出这家公司的战略过于贪大求全。当马斯克意识到自建电池厂并不明智的时候,十数亿美金已经砸下。

总结一下,目前特斯拉的汽车销量疲弱,原因主要在于产品老化和管理层战略失误。但是根据今年一季报业绩发布会上马斯克的发言,他已经在砍掉其他业务线,将资源和精力集中在自动驾驶方面。目前特斯拉的端到端的自动驾驶FSD已经迭代到了第12版。马斯克在业绩发布会上说:“如果你不相信特斯拉的FSD,就不应该买特斯拉的股票”。显然,马斯克已经将重注下在了自动驾驶上。而这一轮赌局的胜负手,中国依然是关键。

中国是特斯拉下半场的关键

首先,纯电车在美国的渗透率并不高。美国2023年纯电车销量接近120万辆,渗透率7.6%。这主要是因为美国人开长途比较多,更在乎续航里程。而来自混动的冲击对纯电车的销量影响也比较大。中国市场占了特斯拉Q1整体销量的21.56%,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中国同期电动车销量668.5万辆,渗透率22.21%(2023年整体汽车销量3009.4万辆)。作为销售市场,中国对于特斯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更重要的是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的生产力。

2023年上海超级工厂交付特斯拉94.7万辆,同期特斯拉全球交付量181万辆,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占到特斯拉整体产能过半。相比之下,特斯拉柏林工厂和德州工厂的产能爬坡缓慢。在欧美制造业空心化以及受环保等民间组织影响颇大的今日,想要维持产销高增长,特斯拉显然离不开中国。

此外,中国在Robotaxi(自动驾驶)上的发展也是和美国并驾齐驱的。中国有数家全球头部Robotaxi公司,并且已经开拓城市十数座,政府对于自动驾驶的态度比较友好和开放。中国这步棋能否再次被马斯克走活是关键。

四月份马斯克突然来访中国,受到了中国的高层的接见,并且达成了马斯克的几点诉求。首先,中国宣布特斯拉符合中国的数据安全要求,其次,特斯拉在上海建储能工厂很快得到了批准。毫无疑问,在决策层眼中,特斯拉已经成了中国继续对外开放的一个标杆。马斯克本人很像科技界的谷爱凌,在中美关系微妙的今天,成功吃到了两边的红利。

而目前被马斯克多次强调的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业务)将在今年8月8日官宣,业界普遍猜测,这一次特斯拉的FSD并没有获得中国的绿灯,因为FSD V12毕竟是一个端到端的黑盒算法方案,监管起来很困难。但是中国政府可能会允许特斯拉在中国进行Robotaxi的测试。

Robotaxi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都早已不是新鲜事物,中国这边的Robotaxi头部公司都已经跑马圈地和好几年。不过这么多年了,Robotaxi这块业务有进步,但是不多,增长飞轮没有形成。而且Robotaxi的推进速度快不起来,测试和载客牌照需要一城一城地拿下。目前中国的Robotaxi由于和不同地方政府的关系联络差异,在中国呈现比较明显的地域色彩。如果特斯拉要在中国测试Robotaxi,最先拿下测试牌照的,相信会是上海。

不过要说特斯拉的Robotaxi业务全无期待倒也不是。目前在路上跑的Robotaxi基本上都是改装过的车,百度是前装少量量产,其他家基本上都是后装改造,车辆一致性比较差。而特斯拉本身就是车企,如果FSD V12就已经可以让特斯拉像Robotaxi一样路测甚至载客,那么这一点还是非常让人兴奋的。根据Luminar的财报,特斯拉贡献了这家激光雷达公司10%的营收,也就是说一直号称要走Vision路线的特斯拉也在偷偷采购激光雷达,这个激光雷达是不是为了符合某些监管要求而安装在Robotaxi上的,这一点我们拭目以待。

马斯克最新的叙事是,他认为在未来,特斯拉的车辆将成为生产资料,特斯拉的拥有者通过将自动驾驶车辆以类似Uber或者Air BNB的方式在车辆闲置的时候放出去给其他人使用。经过测算,这将会给每位特斯拉的拥有者带来约3万美元的收入。此外,届时已经实现自动驾驶的特斯拉车辆车内搭载的算力以及液冷设备,让特斯拉车辆的拥有者还可以当作行走的AI数据中心,对外出租闲置的算力。甚至之后的特斯拉车辆拥有者只是拥有车辆带来的经济收益,而对于特斯拉车辆和算力的调度则是在特斯拉公司层面控制。

特斯拉的愿景很丰富,但Nurolink、Dojo、自研AI芯片和人形机器人Optimus都没有具体的可量产的产品落地。真正意义上取得巨大成功的产品只有两款汽车。Tesla发展到今天,似乎成了当年的谷歌,有很多的创新,但是这些创新很难商业化量产。虽然特斯拉强调自己并不是汽车公司,而是AI公司,但是就像谷歌的绝大部分利润来源于搜索引擎业务一样,特斯拉的绝大部分利润来源于汽车销售。

特斯拉能否真正成为他声称的头部AI公司,还需要交给时间来检验。

■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马斯克攻向新势力命门?
2024-05-14 17:28
科技

All in 全自动驾驶,马斯克胜算几何?

All in全自动驾驶(FSD);马斯克在下一盘什么棋?
李溪


在面对特斯拉市值下跌,销量增长乏力之际,作为特斯拉CEO,马斯克似乎并不着急解决眼前这些轮困境,反倒All in全自动驾驶(FSD),突然调整战略方向,让人感到迷茫:马斯克在下一盘什么棋?

笔者更倾向于从马斯克的做事风格来分析。马斯克身上兼具赌徒和宗教领袖的特质,天生的创业者,有强烈的愿景和偏执狂般的行动力。从电动车、到电池工厂、从space x到储能……他不会停歇,奔赴在一个又一个赌局中,All In资金和精力。就像他自己说的,算力投入达不到百亿美元,就无法参与这一轮AI竞争。话音未落,马斯克已经押上全部筹码。

这一次,马斯克的胜算又有几何?

人都有路径依赖

多年以后,美国工程院院士马斯克仍然能够想起他的私有化计划被沙特愿景基金拒绝的那个下午,对方拒绝了特斯拉之后,转身投资了竞品Lucid Air。彼时特斯拉危机四伏,十面埋伏,九死一生。造车是个苦行当,考验技术、考验制造能力、更考验资本的耐心。市场上充斥着做空特斯拉的声音,这场押上全部身家的电动车豪赌似乎已经被全世界认定是满盘皆输。马斯克在投资者会议上的失态抽大麻也许只是对这一切压力的一种逃避和自我保护机制。

但是马斯克的这场豪赌赢了。2019年末投产的上海超级工厂,在2020年就交出了好的成绩,全年产量14.4万辆。之后的几年,上海超级工厂更是给到了233%、48%和33%的产量增速。特斯拉交付量连连闯关,50万、100万、150万。中国的制造能力和美联储的放水,一度让特斯拉的市值冲破万亿美元,将马斯克送上首富的宝座。

人都有路径依赖,赢了钱的赌徒会再次投身赌桌。大胜而归的马斯克没有停下他的脚步。他降价打响了价格战的第一枪,他陆续投下了新的赌注,抛出了新的概念,例如视觉自动驾驶方案,例如脑机结合Nurolink,例如自研AI芯片,例如自研4680电池,例如研发生产更大规模的一体压铸机器。当然,还有他私有化的Twitter(后改名为X)。数不过来的项目和赌注,让人惊叹马斯克手中的筹码之多和精力之旺盛。

但是,既然是赌注,就有胜率,就有失败的可能。

任何IP、产品甚至公司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在风光了四年之后,特斯拉似乎已经进入了它的增长周期末端,增长乏力,甚至品牌形象逐渐老化,创始人IP也逐渐模糊。

财报表现欠佳

最直观的体现就是特斯拉的营收和利润在2024年一季度出现下滑。2024年一季度,Tesla现金减少47.2亿美金,汽车销售同比下降12.81%,汽车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21.1%下滑至18.5%,整体毛利率从去年同期19.3%下滑至17.4%。自由现金流转负至25.28亿美元,主要原因是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大幅下降至2.42亿美元(去年同期25.1亿美元),其中净利润同比下滑54.94%,而库存同比提升75.13%,以及资本开支提升33.83%,这一切都导致了自由现金流转负。

这也解释了最近特斯拉的大裁员和降本增效。北美超充团队整条业务线被裁,特斯拉的4680电池自建也缩编,并要求年底能够降本增效,否则会砍掉整条业务链条,停止对于9000吨以上的一体化压铸机的研发投入。曾经这些项目都是为了降低汽车制造成本,但这些目前看来不算成功的尝试不但在消耗特斯拉的现金储备,也并没有稳住特斯拉的毛利率,毛利率反而越来越差。

行业快速发展,竞争格局已经不能与2020年可比。特斯拉的市场占有率并没有提升。2020年到2023年,特斯拉占比新能源车市场(包含纯点和混动)的占比从16%下降到13.21%。去年Q4,比亚迪的纯电汽车销量首次超过特斯拉,成为全球销量最高的电动车制造商。特斯拉今年一季度汽车销量38.7万辆,同比下滑8.5%,环比下降超20%。目前特斯拉全球还有数万库存。当“产能不是问题,销量才是问题”的时候,真正的困难才出现。

产品老化

特斯拉销量疲软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产品老化。第一波由Model 3和Model Y带动的增长浪潮接近尾声,而第二波挑大梁的产品还没出来。

目前特斯拉有六款车型在卖,分别是轿车Model 3、Model S,SUV Model Y、Model X,以及皮卡Cybertruck和半挂式卡车Semi。Model3和ModelY是绝对的销量担当,2024年Q1,两款车型的销量占总销量的96%。其余车款类似吉祥物。Model S和Model X的销量每年只有数万台,而Cybertruck和Semi的销量就更惨不忍睹,经常让人忘记特斯拉其实还有卡车。

卡车存在感薄弱一方面是本身市场不大,但更重要的因素是特斯拉的交付能力太弱。交付能力弱这个问题几乎一直伴随着特斯拉,直到上海超级工厂投产才算是部分解决了这个问题。但上海超级工厂只生产Model 3和Model Y。目前特斯拉的柏林工厂虽然投产,但是开开停停,经常遇上罢工、抗议甚至人为破坏等冲击。

以上是有关特斯拉在制造和行业竞争格局变化上遇到的挑战,马斯克强调今年一季度差强人意的表现是源于地缘政治风险,比如红海扰动等造成的。他在一季度的业绩发布会上再次强调特斯拉不是一家汽车公司,而是一家科技、AI公司。那么我们来看看特斯拉在技术和战略布局方面的表现。

ChatGPT去年横空出世,挑战特斯拉作为AI头部公司的地位。ChatGPT和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虽然是着眼于人工智能的两个方向(语言和行为),但是两者都是基于Transformer的框架下的大模型。生物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涌现”,就是当参数和链接足够多,智能会涌现。而涌现是一种非线性的发展,当越过了一个进化的奇点,通用人工智能到来的速度也许会超过所有人的预想。

双方竞争的战场不在汽车销售,而在于算力的堆积,以及谁先跑到通用智能的终点。马斯克说过“100亿美金是进入人工智能赛道的门票”,天量的资本开支让马斯克的这场人工智能竞赛输不起。

马斯克已经起诉了OpenAI,诉求是让OpenAI开源。在笔者看来,这不过是马斯克希望通过诉讼的手段拖慢OpenAI的发展,为特斯拉赢得时间。

战略失误:战线太长

手上筹码足够多的赌徒容易压抑不住自己的赌性,乱下注,浪费了筹码。

特斯拉自建电池产能就是这样一种浪费筹码的下注。汽车行业是重周期、重资本开支行业,产业链比较长,而且下游消费端和宏观经济周期息息相关。逆周期的一些举措往往至关重要,但是特斯拉这家公司总体上还是顺周期,且战线拉得太长,导致CAPEX常年居高不下。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截止到2023年6月底,中国动力电池产能为1860Gwh。但是根据,GGII通过发布的《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月度数据库》统计显示,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约707.2GWh,整个行业已经进入产能过剩阶段,这个时候特斯拉砸下重金去自建电池就显出这家公司的战略过于贪大求全。当马斯克意识到自建电池厂并不明智的时候,十数亿美金已经砸下。

总结一下,目前特斯拉的汽车销量疲弱,原因主要在于产品老化和管理层战略失误。但是根据今年一季报业绩发布会上马斯克的发言,他已经在砍掉其他业务线,将资源和精力集中在自动驾驶方面。目前特斯拉的端到端的自动驾驶FSD已经迭代到了第12版。马斯克在业绩发布会上说:“如果你不相信特斯拉的FSD,就不应该买特斯拉的股票”。显然,马斯克已经将重注下在了自动驾驶上。而这一轮赌局的胜负手,中国依然是关键。

中国是特斯拉下半场的关键

首先,纯电车在美国的渗透率并不高。美国2023年纯电车销量接近120万辆,渗透率7.6%。这主要是因为美国人开长途比较多,更在乎续航里程。而来自混动的冲击对纯电车的销量影响也比较大。中国市场占了特斯拉Q1整体销量的21.56%,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中国同期电动车销量668.5万辆,渗透率22.21%(2023年整体汽车销量3009.4万辆)。作为销售市场,中国对于特斯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更重要的是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的生产力。

2023年上海超级工厂交付特斯拉94.7万辆,同期特斯拉全球交付量181万辆,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占到特斯拉整体产能过半。相比之下,特斯拉柏林工厂和德州工厂的产能爬坡缓慢。在欧美制造业空心化以及受环保等民间组织影响颇大的今日,想要维持产销高增长,特斯拉显然离不开中国。

此外,中国在Robotaxi(自动驾驶)上的发展也是和美国并驾齐驱的。中国有数家全球头部Robotaxi公司,并且已经开拓城市十数座,政府对于自动驾驶的态度比较友好和开放。中国这步棋能否再次被马斯克走活是关键。

四月份马斯克突然来访中国,受到了中国的高层的接见,并且达成了马斯克的几点诉求。首先,中国宣布特斯拉符合中国的数据安全要求,其次,特斯拉在上海建储能工厂很快得到了批准。毫无疑问,在决策层眼中,特斯拉已经成了中国继续对外开放的一个标杆。马斯克本人很像科技界的谷爱凌,在中美关系微妙的今天,成功吃到了两边的红利。

而目前被马斯克多次强调的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业务)将在今年8月8日官宣,业界普遍猜测,这一次特斯拉的FSD并没有获得中国的绿灯,因为FSD V12毕竟是一个端到端的黑盒算法方案,监管起来很困难。但是中国政府可能会允许特斯拉在中国进行Robotaxi的测试。

Robotaxi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都早已不是新鲜事物,中国这边的Robotaxi头部公司都已经跑马圈地和好几年。不过这么多年了,Robotaxi这块业务有进步,但是不多,增长飞轮没有形成。而且Robotaxi的推进速度快不起来,测试和载客牌照需要一城一城地拿下。目前中国的Robotaxi由于和不同地方政府的关系联络差异,在中国呈现比较明显的地域色彩。如果特斯拉要在中国测试Robotaxi,最先拿下测试牌照的,相信会是上海。

不过要说特斯拉的Robotaxi业务全无期待倒也不是。目前在路上跑的Robotaxi基本上都是改装过的车,百度是前装少量量产,其他家基本上都是后装改造,车辆一致性比较差。而特斯拉本身就是车企,如果FSD V12就已经可以让特斯拉像Robotaxi一样路测甚至载客,那么这一点还是非常让人兴奋的。根据Luminar的财报,特斯拉贡献了这家激光雷达公司10%的营收,也就是说一直号称要走Vision路线的特斯拉也在偷偷采购激光雷达,这个激光雷达是不是为了符合某些监管要求而安装在Robotaxi上的,这一点我们拭目以待。

马斯克最新的叙事是,他认为在未来,特斯拉的车辆将成为生产资料,特斯拉的拥有者通过将自动驾驶车辆以类似Uber或者Air BNB的方式在车辆闲置的时候放出去给其他人使用。经过测算,这将会给每位特斯拉的拥有者带来约3万美元的收入。此外,届时已经实现自动驾驶的特斯拉车辆车内搭载的算力以及液冷设备,让特斯拉车辆的拥有者还可以当作行走的AI数据中心,对外出租闲置的算力。甚至之后的特斯拉车辆拥有者只是拥有车辆带来的经济收益,而对于特斯拉车辆和算力的调度则是在特斯拉公司层面控制。

特斯拉的愿景很丰富,但Nurolink、Dojo、自研AI芯片和人形机器人Optimus都没有具体的可量产的产品落地。真正意义上取得巨大成功的产品只有两款汽车。Tesla发展到今天,似乎成了当年的谷歌,有很多的创新,但是这些创新很难商业化量产。虽然特斯拉强调自己并不是汽车公司,而是AI公司,但是就像谷歌的绝大部分利润来源于搜索引擎业务一样,特斯拉的绝大部分利润来源于汽车销售。

特斯拉能否真正成为他声称的头部AI公司,还需要交给时间来检验。

■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