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4-03-08 12:15
艺术风尚

妮可拉•本内黛蒂:让艺术找回“全民参与感”

张璐诗:这位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艺术总监迎来了任期的第二年,她所面对的重点课题,仍然是如何解决艺术正在面对的“身份危机”。
爱丁堡国际艺术节艺术总监妮可拉•本内黛蒂
张璐诗


“没错,我们就是原版,一切混沌与创新都从我们开始。”去年上任爱丁堡国际艺术节(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下称EIF)艺术总监的意大利裔苏格兰小提琴家妮可拉•本内黛蒂(Nicola Benedetti),上周在伦敦主持发布2024年的EIF节目。

她令人再次思考艺术节的身份意义:EIF于二战后的1947年由爱丁堡一群文艺爱好者心怀“重振人类精神”之理想创办而起,由此成为全球第一个立足国际的综合艺术节。EIF创办后不久便启发了欧洲多个艺术节的创办,成为世界各地城市艺术节的先驱和典范。

在刚发布的2024年节目单中,一批女性艺术家的名单十分显眼,发布时间也刚好在国际妇女节前夕。古典音乐界的性别结构变化尤其明显:直到上世纪末仍然是以男性为绝对主导的领域,如今像华裔指挥家陈以琳(Elim Chan)、美国指挥家Marin Alsop、小提琴家Hilary Hahn、中国钢琴演奏家王羽佳、英国小号演奏家Alison Balsom等人,早已成为业界中坚。

对于一批女性艺术家的迅速崛起,早期也许还存在是否以性别平等的“政治正确”态度取代了纯粹基于专业水准考量的争议,但职场上包容多元、机会平等的重要性,也早已毋容置疑。上述这批女性音乐家已各自的专业素质证明了自身的出众并非只是昙花一现,她们都将悉数出现在今年的EIF舞台上。

今年36岁的妮可拉则是另一个例证。作为艺术节创办76年以来的首位女性艺术总监,她自年少成名,当前是全英最有影响力的古典音乐演奏家之一,五年前还以其在音乐界的成就而获颁一枚大英帝国司令勋章(CBE)。被任命EIF总监之前,妮可拉并没有任何音乐节或艺术节方面的管理经验,但作为艺术家的她,一贯与观众保持开放而自然的交流。用她的话来说:“当中存在一种开放和友善的实用性,但从不会以牺牲艺术质量为代价。”

2023年是妮可拉执掌的首届艺术节,她与团队对EIF做了许多层面上的革新,比如在爱丁堡老城中心的地标建筑“The Hub”内开办社区式的音乐会、在常年关闭的私家花园夏洛特广场内面向公众举办演出、各大场馆的演出嘉宾名单里包括了不知名的艺术家等等。

本届EIF将在8月2日到25日之间举行。除了大密度涵盖古典音乐、当代音乐、戏剧、舞蹈等艺术形式的高精尖节目之外,含有社区参与度的活动再度增加,半数演出的票价将压到30英镑以下。妮可拉今年依然会登台演奏,并领衔一台亲子音乐会,门票将仅为10英镑。

我问妮可拉,去年那好几个“第一次”的策演经验,对今年的节目决策是否带来影响?妮可拉举了去年首次引入的观演形式“懒人沙发音乐会”(Beanbag Concerts)为例。这种形式源自布达佩斯节日管弦乐团“午夜音乐会”的启发,EIF去年请来该系列的创办指挥家伊万•费舍尔及布达佩斯节日管弦乐团,在爱丁堡试行了一次:请入场观众坐到散落在交响乐团内部各处的“懒人沙发”,演出过程中,观众不光可以在半躺的状态下放松,还能够在不时停下来的演奏间隙向指挥家发问。妮可拉说,试行前大家都不知道效果会怎样,结果现场很出彩。今年“懒人沙发音乐会”将再度举办。

“引发大众共鸣”和“亲民性”是妮可拉带入EIF的重点部分。她对我说起过她的观察,即无论何种艺术形式,在当前都需要应对某种“身份”危机:“很多曾在某个特定时期建立起来的基础设施、机构的组成和经济模型,对观众数量和经营有一定的预期,然而其中很多方面已发生变化。因此,当你身处一个机构之中,无论是剧场、音乐厅,或是管弦乐队、制作公司,这些机构都在奋力应对如何过渡到新的时代,过程中自然充满挑战。”

从节目单看来,“全民参与感”体现在更深层的体验中。一个听上去就很新颖的节目是开幕演出:据说将会是一系列以苏格兰历史和传说为核心的大型露天活动,使用到的场所将包括爱丁堡城堡与几座山丘,现场预计将有一万人参与。但妮可拉说目前具体内容还在商榷之中。这再次使人觉得,非正式、大众参与的活动在艺术节中的含量确实在增加。

妮可拉说,她理想中的EIF重心并不只在于拓宽观众群的年龄层和种族、国籍,而在于为这些观众群带来怎样的观演感受。她希望大家在EIF上的体验尽可能丰富一点:“并不是要将古典音乐变成非驴非马的模样,而是多去关注大众在体验一场演出时的感受。从这个角度去看,我们如何才能提高代际之间的互相包容,然后去探讨我们如何用精简而清晰的方式去传递我们的想法,然后每一年将重点放在对当年主题的阐释之上。”

今年的主题是“团结的仪式”(Rituals that Unite Us),灵感源自韩裔德国哲学家韩炳哲的著作《仪式的消失》。她告诉我,去年的艺术节结束后,当听取各方反馈之时,她立即想到的就是这本书。回家后重读了一遍,书很薄,但催人思考:“作者说我们正在失去交际的共同体、正在失去对植根于仪式礼俗的象征之力的理解,也正在失去对日复一日循环的行为所需的谦卑。那我们就沿着批判当今社会的一种视角出发,本着我们一贯以来与艺术节群体的关系,思考如何去重建这一切。”

从妮可拉的解释看来,她理想中的EIF平台,应是书中所指的“团结一致的象征体系”,并由此赋予生命以意义和情感。

■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爱丁堡国际艺术节艺术总监妮可拉•本内黛蒂
2024-03-08 12:15
艺术风尚

妮可拉•本内黛蒂:让艺术找回“全民参与感”

张璐诗:这位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艺术总监迎来了任期的第二年,她所面对的重点课题,仍然是如何解决艺术正在面对的“身份危机”。
张璐诗


“没错,我们就是原版,一切混沌与创新都从我们开始。”去年上任爱丁堡国际艺术节(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下称EIF)艺术总监的意大利裔苏格兰小提琴家妮可拉•本内黛蒂(Nicola Benedetti),上周在伦敦主持发布2024年的EIF节目。

她令人再次思考艺术节的身份意义:EIF于二战后的1947年由爱丁堡一群文艺爱好者心怀“重振人类精神”之理想创办而起,由此成为全球第一个立足国际的综合艺术节。EIF创办后不久便启发了欧洲多个艺术节的创办,成为世界各地城市艺术节的先驱和典范。

在刚发布的2024年节目单中,一批女性艺术家的名单十分显眼,发布时间也刚好在国际妇女节前夕。古典音乐界的性别结构变化尤其明显:直到上世纪末仍然是以男性为绝对主导的领域,如今像华裔指挥家陈以琳(Elim Chan)、美国指挥家Marin Alsop、小提琴家Hilary Hahn、中国钢琴演奏家王羽佳、英国小号演奏家Alison Balsom等人,早已成为业界中坚。

对于一批女性艺术家的迅速崛起,早期也许还存在是否以性别平等的“政治正确”态度取代了纯粹基于专业水准考量的争议,但职场上包容多元、机会平等的重要性,也早已毋容置疑。上述这批女性音乐家已各自的专业素质证明了自身的出众并非只是昙花一现,她们都将悉数出现在今年的EIF舞台上。

今年36岁的妮可拉则是另一个例证。作为艺术节创办76年以来的首位女性艺术总监,她自年少成名,当前是全英最有影响力的古典音乐演奏家之一,五年前还以其在音乐界的成就而获颁一枚大英帝国司令勋章(CBE)。被任命EIF总监之前,妮可拉并没有任何音乐节或艺术节方面的管理经验,但作为艺术家的她,一贯与观众保持开放而自然的交流。用她的话来说:“当中存在一种开放和友善的实用性,但从不会以牺牲艺术质量为代价。”

2023年是妮可拉执掌的首届艺术节,她与团队对EIF做了许多层面上的革新,比如在爱丁堡老城中心的地标建筑“The Hub”内开办社区式的音乐会、在常年关闭的私家花园夏洛特广场内面向公众举办演出、各大场馆的演出嘉宾名单里包括了不知名的艺术家等等。

本届EIF将在8月2日到25日之间举行。除了大密度涵盖古典音乐、当代音乐、戏剧、舞蹈等艺术形式的高精尖节目之外,含有社区参与度的活动再度增加,半数演出的票价将压到30英镑以下。妮可拉今年依然会登台演奏,并领衔一台亲子音乐会,门票将仅为10英镑。

我问妮可拉,去年那好几个“第一次”的策演经验,对今年的节目决策是否带来影响?妮可拉举了去年首次引入的观演形式“懒人沙发音乐会”(Beanbag Concerts)为例。这种形式源自布达佩斯节日管弦乐团“午夜音乐会”的启发,EIF去年请来该系列的创办指挥家伊万•费舍尔及布达佩斯节日管弦乐团,在爱丁堡试行了一次:请入场观众坐到散落在交响乐团内部各处的“懒人沙发”,演出过程中,观众不光可以在半躺的状态下放松,还能够在不时停下来的演奏间隙向指挥家发问。妮可拉说,试行前大家都不知道效果会怎样,结果现场很出彩。今年“懒人沙发音乐会”将再度举办。

“引发大众共鸣”和“亲民性”是妮可拉带入EIF的重点部分。她对我说起过她的观察,即无论何种艺术形式,在当前都需要应对某种“身份”危机:“很多曾在某个特定时期建立起来的基础设施、机构的组成和经济模型,对观众数量和经营有一定的预期,然而其中很多方面已发生变化。因此,当你身处一个机构之中,无论是剧场、音乐厅,或是管弦乐队、制作公司,这些机构都在奋力应对如何过渡到新的时代,过程中自然充满挑战。”

从节目单看来,“全民参与感”体现在更深层的体验中。一个听上去就很新颖的节目是开幕演出:据说将会是一系列以苏格兰历史和传说为核心的大型露天活动,使用到的场所将包括爱丁堡城堡与几座山丘,现场预计将有一万人参与。但妮可拉说目前具体内容还在商榷之中。这再次使人觉得,非正式、大众参与的活动在艺术节中的含量确实在增加。

妮可拉说,她理想中的EIF重心并不只在于拓宽观众群的年龄层和种族、国籍,而在于为这些观众群带来怎样的观演感受。她希望大家在EIF上的体验尽可能丰富一点:“并不是要将古典音乐变成非驴非马的模样,而是多去关注大众在体验一场演出时的感受。从这个角度去看,我们如何才能提高代际之间的互相包容,然后去探讨我们如何用精简而清晰的方式去传递我们的想法,然后每一年将重点放在对当年主题的阐释之上。”

今年的主题是“团结的仪式”(Rituals that Unite Us),灵感源自韩裔德国哲学家韩炳哲的著作《仪式的消失》。她告诉我,去年的艺术节结束后,当听取各方反馈之时,她立即想到的就是这本书。回家后重读了一遍,书很薄,但催人思考:“作者说我们正在失去交际的共同体、正在失去对植根于仪式礼俗的象征之力的理解,也正在失去对日复一日循环的行为所需的谦卑。那我们就沿着批判当今社会的一种视角出发,本着我们一贯以来与艺术节群体的关系,思考如何去重建这一切。”

从妮可拉的解释看来,她理想中的EIF平台,应是书中所指的“团结一致的象征体系”,并由此赋予生命以意义和情感。

■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