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4-03-01 11:17
艺术风尚

艺术:注视庸常

埃努玛•奥科罗:如果能对那些日复一日的细微琐事投以关注,匆忙混沌的生活也会显现出新的样貌。
美国艺术家查尔斯•考特尼•柯伦(Charles-Courtney-Curran)的画作《阴影》(“Shadows”-)
查尔斯•考特尼•柯伦(Charles Courtney Curran)的画作《阴影》(Shadows,1887 )

埃努玛•奥科罗


在过去的几个星期里,尽管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必做事务和职责,我仍然发现自己近乎是在祈盼一段不受打扰的时光,在家无所事事地度过。不是奢华的假期,不是边吃薄荷巧克力边刷网飞,甚至不是与朋友和家人煲电话粥或者面对面地聊天,我只是想扎进日常的生活里,不用因为任何活动事项的预期而感到兴奋或紧张,也不再因为时间或者紧迫感而紧绷。我的身心已经极度疲劳,渴望能日复一日地去做那些维持健康有序生活所需的常规小事。

一方面,我认为这源于一种渴望,我期待能更多地觉知自己生活中的那些“平凡”之处,因为每当这么做的时候,我就会对那些时常被自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心怀更多感激。而另一方面,我认为它与我的感受相连:在一个混乱的世界中,仪式感和日常活动有助于保持安宁或踏实。这种体会让我思考:我们该如何重新审视每一天的生活,并在平凡之中找寻到意义感。

我不记得第一次看到19世纪末的美国艺术家查尔斯•考特尼•柯伦(Charles Courtney Curran)的画作《阴影》(“Shadows” )是在什么时候了。但是我的确记得,在看到这幅画时即刻就感到它像一篇微妙的论文,讲述着平淡生活中的美丽。一名棕色头发的女子穿着棕色的连衣裙和白色围裙,正在屋外的一根绳上晾晒床单。背景中树叶和枝干的影子如同映在浣洗好的布单上,样子就像是一幅画。洒在床单上的阳光把握得是如此之妙,你几乎能感觉到自己皮肤上的温暖,并且可以想象到那一天的清新。如果换个角度去看待这幅画,我或许可以即兴谈谈有关“女性劳动”以及家庭“理想”的历史背景。但那是改天再写的文章。这幅特别的画作吸引我的部分,在于柯伦是如何将最为日常的洗衣任务,描绘成了一次与自然的创造性接触,无论他是有意还是无意这么做。在这个例子中,他已然把一项乏味单调的活动,变成了我们可以带着新奇感去观看的对象。

近来,我一直在尝试换一种洗衣服的方式。我不再将它看成一件挤在其他任务之间,需要匆忙着手的苦差事,反而试着放慢步调,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到整理、装洗、灌注皂液、选择设置和关上机门这些步骤上。做完这一切只需要不到十五分钟。但是好好享受这15分钟,而不是急着仓促了事,会大大我的压力感大为不同,而且整个早晨余下的体验也会变得截然不同。洗衣服是永远都要做的事情,所以我们怎样对待它,就像是一次冥想训练,它也会启示我们该如何去对待生活中其他不起眼的事情。很多时候,是我们的意图在决定着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感受。柯伦的画作,或许能让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捕捉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美。

《日子》(“Days”),是英国诗人菲利普•拉金(Philip Larkin)在1953年写下的一首短小而深邃的诗,它显然是一次简单且温柔的提示,无论愿意与否,我们都要通过独特但重复的日子,来塑造生活中的所有细节和经验。日子的千篇一律是我们在度过一生时所唯一掌握的选项,而这首诗篇中的语句,既提示着这种现实的乐趣,也提示着它的挑战。“日子是用来做什么的?/日子是我们的居所。/它们来了,唤醒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诗歌优美的简洁总是能带给我们比书页上更多的思考。在这里,拉金建议,无论我们身居什么地位、身负何种承诺和责任,没有人能摆脱日复一日的生活。拉金在开篇的那句反问很打动我,这句话引导我们去思考自己日子的特殊性。在你看来,你的日子是用来做什么的?

有天晚上,当我瞥见厨房堆满盘子的水槽,想着睡前还得完成的文章的时候,我忍不住想把洗碗的事推到第二天早上。但当我起步走出厨房时,脑海里却浮现出一句话:“我们是从何处得知自己没有时间的?”我吃了一惊,停了下来,向后靠在橱台上,对自己又重复了一遍这个问题。这一次,我把问题大声念了出来。是谁告诉我们没有足够时间的?

我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猜想,我们大多数人都习惯了匆匆忙忙地生活,这在某种程度上与我们所体验到的时间感的减少或增加有关。我并不会天真地声称,放慢生活节奏或者达成我们的需要和渴望是多么容易的事情。但是我觉得,只要我们以一种全神贯注的方式真正投身到看似平凡的任务中,就能改变我们对宝贵时间的看法,也许还会重新思考在日常生活中照顾和提供关怀的意义。

我喜欢丹麦画家安娜•彼得森(Anna Petersen)在1884年的作品《布列塔尼女孩在温室里照顾植物》(“Breton Girl Looking After Plants in the Hothouse”)。画中那位年轻的女孩,大概是一名家佣,正在温室里照料植物。她看起来对这项任务不太感兴趣,在我们看到她的那一刻,她甚至都没有在关心花草。她拿着一个喷壶,目光却投向了角落里的某个地方,完全没在意手头的工作。这幅作品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让我意识到,在那些日常忧虑的问题中也存在着能够改善生活的事物,而对于这一点,我们太容易将其忽视甚至不假思索了。我并不是说一位女仆要为必须给植物浇水这件事欣喜若狂,我只是会去琢磨,对于这样的活计,我自己会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在每一天里,我们或是心不在焉,或是不加思考就着手去做的很多无聊之事,其实也都属于照料其他生物的基本行为。

画中的女孩儿被植物环抱着,这些草木需要营养和照顾才能生长。一项对于女孩儿来说或许乏味重复的任务,对那些花花草草来说却是生死攸关的问题。然而,正如我们许多人也意识到的那样,对植物的照顾在某些方面其实是互惠的。它们也可以帮助我们舒缓压力,让我们感觉和自然世界更紧密地相连,甚至还能调控房间里的湿度。如果我们在处理日常事务时,能更多地考虑到这种相互的关系,多想想更加全神贯注所能带来的意外好处,那么结果会怎么样?

这还让我想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别人在看似乏味的工作中所给予我们的那些照顾,为何总是会被我们抛在脑后?有人为我们提供食物,给与我们药物,或者把我们安全地从一个地送达另一地。这些日常的行为都是我们的生存得以维续的一部分。或许当我们以如上的方式进行思考时,平凡之事看起来也会并不那么平凡,或者不会再被我们不屑一顾。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美国艺术家查尔斯•考特尼•柯伦(Charles-Courtney-Curran)的画作《阴影》(“Shadows”-)
2024-03-01 11:17
艺术风尚

艺术:注视庸常

埃努玛•奥科罗:如果能对那些日复一日的细微琐事投以关注,匆忙混沌的生活也会显现出新的样貌。
查尔斯•考特尼•柯伦(Charles Courtney Curran)的画作《阴影》(Shadows,1887 )

埃努玛•奥科罗


在过去的几个星期里,尽管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必做事务和职责,我仍然发现自己近乎是在祈盼一段不受打扰的时光,在家无所事事地度过。不是奢华的假期,不是边吃薄荷巧克力边刷网飞,甚至不是与朋友和家人煲电话粥或者面对面地聊天,我只是想扎进日常的生活里,不用因为任何活动事项的预期而感到兴奋或紧张,也不再因为时间或者紧迫感而紧绷。我的身心已经极度疲劳,渴望能日复一日地去做那些维持健康有序生活所需的常规小事。

一方面,我认为这源于一种渴望,我期待能更多地觉知自己生活中的那些“平凡”之处,因为每当这么做的时候,我就会对那些时常被自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心怀更多感激。而另一方面,我认为它与我的感受相连:在一个混乱的世界中,仪式感和日常活动有助于保持安宁或踏实。这种体会让我思考:我们该如何重新审视每一天的生活,并在平凡之中找寻到意义感。

我不记得第一次看到19世纪末的美国艺术家查尔斯•考特尼•柯伦(Charles Courtney Curran)的画作《阴影》(“Shadows” )是在什么时候了。但是我的确记得,在看到这幅画时即刻就感到它像一篇微妙的论文,讲述着平淡生活中的美丽。一名棕色头发的女子穿着棕色的连衣裙和白色围裙,正在屋外的一根绳上晾晒床单。背景中树叶和枝干的影子如同映在浣洗好的布单上,样子就像是一幅画。洒在床单上的阳光把握得是如此之妙,你几乎能感觉到自己皮肤上的温暖,并且可以想象到那一天的清新。如果换个角度去看待这幅画,我或许可以即兴谈谈有关“女性劳动”以及家庭“理想”的历史背景。但那是改天再写的文章。这幅特别的画作吸引我的部分,在于柯伦是如何将最为日常的洗衣任务,描绘成了一次与自然的创造性接触,无论他是有意还是无意这么做。在这个例子中,他已然把一项乏味单调的活动,变成了我们可以带着新奇感去观看的对象。

近来,我一直在尝试换一种洗衣服的方式。我不再将它看成一件挤在其他任务之间,需要匆忙着手的苦差事,反而试着放慢步调,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到整理、装洗、灌注皂液、选择设置和关上机门这些步骤上。做完这一切只需要不到十五分钟。但是好好享受这15分钟,而不是急着仓促了事,会大大我的压力感大为不同,而且整个早晨余下的体验也会变得截然不同。洗衣服是永远都要做的事情,所以我们怎样对待它,就像是一次冥想训练,它也会启示我们该如何去对待生活中其他不起眼的事情。很多时候,是我们的意图在决定着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感受。柯伦的画作,或许能让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捕捉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美。

《日子》(“Days”),是英国诗人菲利普•拉金(Philip Larkin)在1953年写下的一首短小而深邃的诗,它显然是一次简单且温柔的提示,无论愿意与否,我们都要通过独特但重复的日子,来塑造生活中的所有细节和经验。日子的千篇一律是我们在度过一生时所唯一掌握的选项,而这首诗篇中的语句,既提示着这种现实的乐趣,也提示着它的挑战。“日子是用来做什么的?/日子是我们的居所。/它们来了,唤醒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诗歌优美的简洁总是能带给我们比书页上更多的思考。在这里,拉金建议,无论我们身居什么地位、身负何种承诺和责任,没有人能摆脱日复一日的生活。拉金在开篇的那句反问很打动我,这句话引导我们去思考自己日子的特殊性。在你看来,你的日子是用来做什么的?

有天晚上,当我瞥见厨房堆满盘子的水槽,想着睡前还得完成的文章的时候,我忍不住想把洗碗的事推到第二天早上。但当我起步走出厨房时,脑海里却浮现出一句话:“我们是从何处得知自己没有时间的?”我吃了一惊,停了下来,向后靠在橱台上,对自己又重复了一遍这个问题。这一次,我把问题大声念了出来。是谁告诉我们没有足够时间的?

我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猜想,我们大多数人都习惯了匆匆忙忙地生活,这在某种程度上与我们所体验到的时间感的减少或增加有关。我并不会天真地声称,放慢生活节奏或者达成我们的需要和渴望是多么容易的事情。但是我觉得,只要我们以一种全神贯注的方式真正投身到看似平凡的任务中,就能改变我们对宝贵时间的看法,也许还会重新思考在日常生活中照顾和提供关怀的意义。

我喜欢丹麦画家安娜•彼得森(Anna Petersen)在1884年的作品《布列塔尼女孩在温室里照顾植物》(“Breton Girl Looking After Plants in the Hothouse”)。画中那位年轻的女孩,大概是一名家佣,正在温室里照料植物。她看起来对这项任务不太感兴趣,在我们看到她的那一刻,她甚至都没有在关心花草。她拿着一个喷壶,目光却投向了角落里的某个地方,完全没在意手头的工作。这幅作品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让我意识到,在那些日常忧虑的问题中也存在着能够改善生活的事物,而对于这一点,我们太容易将其忽视甚至不假思索了。我并不是说一位女仆要为必须给植物浇水这件事欣喜若狂,我只是会去琢磨,对于这样的活计,我自己会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在每一天里,我们或是心不在焉,或是不加思考就着手去做的很多无聊之事,其实也都属于照料其他生物的基本行为。

画中的女孩儿被植物环抱着,这些草木需要营养和照顾才能生长。一项对于女孩儿来说或许乏味重复的任务,对那些花花草草来说却是生死攸关的问题。然而,正如我们许多人也意识到的那样,对植物的照顾在某些方面其实是互惠的。它们也可以帮助我们舒缓压力,让我们感觉和自然世界更紧密地相连,甚至还能调控房间里的湿度。如果我们在处理日常事务时,能更多地考虑到这种相互的关系,多想想更加全神贯注所能带来的意外好处,那么结果会怎么样?

这还让我想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别人在看似乏味的工作中所给予我们的那些照顾,为何总是会被我们抛在脑后?有人为我们提供食物,给与我们药物,或者把我们安全地从一个地送达另一地。这些日常的行为都是我们的生存得以维续的一部分。或许当我们以如上的方式进行思考时,平凡之事看起来也会并不那么平凡,或者不会再被我们不屑一顾。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