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4-02-22 09:13
商业与经济

立春之后,经济的春天到了么

徐瑾: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数据是否说明经济回暖?小城市消费升级的真相是什么?诸多“穷笑了”另类段子背后,我们很可能依旧在一次漫长的春寒之中。
立春之后,经济的春天到了么
徐瑾

■一年之计在于春。

过了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才是真正一年的开始。借助假期,无论是团聚还是旅行,希望可以抖落过往的荣光或者不堪,轻装上阵。此时此刻,走过经济的秋冬之后,春夏是否真的会到来?对诸多“穷笑了”另类段子的感叹莞尔之余,很可能,我们依旧在一次漫长的春寒之中。

春节数据知多少

春节是花钱的日子,在春节最能看出消费的一些端倪。

如果春节你去热门景点或者高档餐厅,会发现处处人满为患,不少朋友发出了有钱人还是多的感慨,但是这只是一种“身边统计学家”的幻觉,宏观数据会告诉我们更多。从春节假期来看,最超出预期是出行人数,仅春运23天内出行人次超过54亿人次,旅游人次以及旅游花费总额也超过了2019年的数据,春节票房同时也创下记录,连春晚广告都同比增长了20%。

不过,人均消费额度却反映了不同的经济横断面。2024年春节人均旅游消费1335元,比较19年大概少了一成;如果算上假期周期调整,人均每日消费可能打了八折。考虑到各地暴涨的机票以及酒店等刚性支出,可以看出大家虽然更愿意出来,但是消费其实更精神了,穷游或者抠抠搜搜比起大手大脚更为主流。最典型就是,虽然免签国家增加,出境游并没有如境内游那么暴涨。“不是xx去不了,而是xx更有性价比”的口号,恰恰暴露追求平替的消费降级风气在旅游行业也没有过时。

除了春节数据之外,更耐人寻味是货币数据。在1月央行数据,广义货币(M2)余额297.63万亿元,同比增长8.7%,狭义货币(M1)余额69.42万亿元,同比增长5.9%,流通中货币(M0)余额12.14万亿元,同比增长5.9%。狭义货币M1比M2更能够代表大家在现实中感知的钱,也就是流通中的钱。M1的增加被认为超出市场预期,这可以理解为大家更愿意花钱。但是这一趋势是否持续,其实有待观察。也许是为了这一趋势继续,央行2月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发布,1年期维持3.45%的利率不变,5年期降息25个基点至3.95%——这其实意味着定向为房贷降息。

降低房贷利息是不少民众呼声,但利息降低,并不意味房地产能够恢复火爆。按照诸葛找数据显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武汉、苏州等在内的10个重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春节成交创5年新低,日均成交量较去年下降13.58%。在当前一线限购陆续放开,房地产成交萎靡的情况下,降息对于新政房贷的刺激作用,应该少于对于存量房奴或者有意提前还款者的安抚作用。

返乡见闻中“穷笑了”

春节比较流行各种返乡见闻,过去这些见闻常常充满走基层的居高临下感,对于小城市各种指点江山。今年不少回乡见闻倒是有了新的流派,月薪x万的城市中产回家,发现自己“穷笑了”。

穷笑了是网络的梗,表示看到明显贫富差距之后的自我感慨。今年春节期间,不少朋友回到四五线城市之后,发现自己曾经努力逃离的地方,却成为自己高攀不起的所在。在一个流行帖子中,一个北漂女生感叹,在县城不仅昔日好友可以五点下班,开宝马,住别墅,流行山姆代购,买商场衣服直呼便宜,而自己却连打折优衣库都觉得贵,只能在打折点才敢去盒马,更不用说北漂的各种加班与高额房价。她感叹,回老家被自己穷笑了,能留在大城市并不算什么本事,能在小地方每天吃车厘子才是真牛。

这种落差如何理解?在现实面前,不少网友已经被教育,信手就可以用施耐庵七百年前的短语来解释,“母弱出商贾,父强做侍郎,族望留原籍,家贫走他乡。”确实,留在小地方活得不错的人,其实多数是小地方的体制内人员,他们本来就是地方精英,能进入这个阶层本身家庭就有一定积累。用第一代北漂和在小地方积累两三代人的生活来做比较,其实不太对标。

在感叹中国社会数百年不变的底层逻辑时候,我们更应该从这些见闻中看到经济变迁的时针如何发挥作用。更重要的,不仅在于体阶层差异,更在于城市经济周期差异。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目前大城市刚好处于周期底部,而小城市因为经济的滞后效应,还处于周期抛物线顶端,二者状态也许刚好是差距最大的时候。

为什么这样说?首先,随着中国城市化以及基础设施大跨步发展,中小城市和大城市的硬件差距缩小。如果你去过小地方,很难不为各种新区以及办公楼、高铁站的气派所打动。就类似最近二十年中第一次出国的朋友,往往会感叹他们地铁机场之类对比国内,为何如此简陋。

其次,目前各种连锁品牌从大城市的收缩甚至撤退,转进小城市,恰好推动了后者的消费升级。很多大城市白领觉得熟悉甚至习以为常的“老”品牌以及折扣店,对于小城市来说是正当其时。以往我们觉得只在大城市出现的星巴克肯德基以及各种连锁奶茶店,纷纷出现在小城市,构成了一种新的消费景观。

最后,最重要的是,大小城市对于经济体感的不同。大城市的财政收入往往有相当比例来自市场,高收入人群基本在市场之中讨生活。一旦经济有风吹草动,他们最容易受到影响——这是我将大城市中等收入群体叫做软阶层的原因之一,他们的地位全然基于经济基础,但是经济基础在变革时代很容易被削弱,不少阶层攀爬的野心最终会遭遇现实的坚硬狙击。

这一波经济的调整,无论外企、大厂抑或金融业,更不用说以往的教培行业和房地产,这些以往高薪行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加上房地产和股市的变化,大城市高收入人群大概是处于过去五年的最低点。反之,对于小地方来说,消费主力其实是体制内人员,他们的工资收入多数依靠转移收入,财政的转移收入目前还是比较稳定,只要这块不发生了过变化,上面帖子中小镇贵妇公子就感受不到经济的寒意,或者说,市场越不好,反而越能承托他们的收入经济地位稳定。

这些因素,构成了如今大城市光环不再,小城市消费升级,本质其实只是因为时间差而已。如果你看到背后的逻辑,就明白经济下行的潮流,从大城市开始,最终会蔓延到小城市。随着转移支付减少或者降低,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出现体制内员工收入降低的新闻。经济不是无源之水,没有人创造,没有人投资,如何支撑起有人消费呢?一些人因为在一线感受不到活力,去二三线甚至四五线,数字移民也成为很时髦的口号。问题在于,如果一线城市经济不好,二三线城市的繁荣并不能长久维持,更不同说四五线城市表面的岁月静好。

冬天已经过去,但是有没有真正过去,春天已经到来,却并没有真正到来。在这个春天,继续等待春暖花开,希望无论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立春之后,经济的春天到了么
2024-02-22 09:13
商业与经济

立春之后,经济的春天到了么

徐瑾: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数据是否说明经济回暖?小城市消费升级的真相是什么?诸多“穷笑了”另类段子背后,我们很可能依旧在一次漫长的春寒之中。
徐瑾

■一年之计在于春。

过了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才是真正一年的开始。借助假期,无论是团聚还是旅行,希望可以抖落过往的荣光或者不堪,轻装上阵。此时此刻,走过经济的秋冬之后,春夏是否真的会到来?对诸多“穷笑了”另类段子的感叹莞尔之余,很可能,我们依旧在一次漫长的春寒之中。

春节数据知多少

春节是花钱的日子,在春节最能看出消费的一些端倪。

如果春节你去热门景点或者高档餐厅,会发现处处人满为患,不少朋友发出了有钱人还是多的感慨,但是这只是一种“身边统计学家”的幻觉,宏观数据会告诉我们更多。从春节假期来看,最超出预期是出行人数,仅春运23天内出行人次超过54亿人次,旅游人次以及旅游花费总额也超过了2019年的数据,春节票房同时也创下记录,连春晚广告都同比增长了20%。

不过,人均消费额度却反映了不同的经济横断面。2024年春节人均旅游消费1335元,比较19年大概少了一成;如果算上假期周期调整,人均每日消费可能打了八折。考虑到各地暴涨的机票以及酒店等刚性支出,可以看出大家虽然更愿意出来,但是消费其实更精神了,穷游或者抠抠搜搜比起大手大脚更为主流。最典型就是,虽然免签国家增加,出境游并没有如境内游那么暴涨。“不是xx去不了,而是xx更有性价比”的口号,恰恰暴露追求平替的消费降级风气在旅游行业也没有过时。

除了春节数据之外,更耐人寻味是货币数据。在1月央行数据,广义货币(M2)余额297.63万亿元,同比增长8.7%,狭义货币(M1)余额69.42万亿元,同比增长5.9%,流通中货币(M0)余额12.14万亿元,同比增长5.9%。狭义货币M1比M2更能够代表大家在现实中感知的钱,也就是流通中的钱。M1的增加被认为超出市场预期,这可以理解为大家更愿意花钱。但是这一趋势是否持续,其实有待观察。也许是为了这一趋势继续,央行2月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发布,1年期维持3.45%的利率不变,5年期降息25个基点至3.95%——这其实意味着定向为房贷降息。

降低房贷利息是不少民众呼声,但利息降低,并不意味房地产能够恢复火爆。按照诸葛找数据显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武汉、苏州等在内的10个重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春节成交创5年新低,日均成交量较去年下降13.58%。在当前一线限购陆续放开,房地产成交萎靡的情况下,降息对于新政房贷的刺激作用,应该少于对于存量房奴或者有意提前还款者的安抚作用。

返乡见闻中“穷笑了”

春节比较流行各种返乡见闻,过去这些见闻常常充满走基层的居高临下感,对于小城市各种指点江山。今年不少回乡见闻倒是有了新的流派,月薪x万的城市中产回家,发现自己“穷笑了”。

穷笑了是网络的梗,表示看到明显贫富差距之后的自我感慨。今年春节期间,不少朋友回到四五线城市之后,发现自己曾经努力逃离的地方,却成为自己高攀不起的所在。在一个流行帖子中,一个北漂女生感叹,在县城不仅昔日好友可以五点下班,开宝马,住别墅,流行山姆代购,买商场衣服直呼便宜,而自己却连打折优衣库都觉得贵,只能在打折点才敢去盒马,更不用说北漂的各种加班与高额房价。她感叹,回老家被自己穷笑了,能留在大城市并不算什么本事,能在小地方每天吃车厘子才是真牛。

这种落差如何理解?在现实面前,不少网友已经被教育,信手就可以用施耐庵七百年前的短语来解释,“母弱出商贾,父强做侍郎,族望留原籍,家贫走他乡。”确实,留在小地方活得不错的人,其实多数是小地方的体制内人员,他们本来就是地方精英,能进入这个阶层本身家庭就有一定积累。用第一代北漂和在小地方积累两三代人的生活来做比较,其实不太对标。

在感叹中国社会数百年不变的底层逻辑时候,我们更应该从这些见闻中看到经济变迁的时针如何发挥作用。更重要的,不仅在于体阶层差异,更在于城市经济周期差异。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目前大城市刚好处于周期底部,而小城市因为经济的滞后效应,还处于周期抛物线顶端,二者状态也许刚好是差距最大的时候。

为什么这样说?首先,随着中国城市化以及基础设施大跨步发展,中小城市和大城市的硬件差距缩小。如果你去过小地方,很难不为各种新区以及办公楼、高铁站的气派所打动。就类似最近二十年中第一次出国的朋友,往往会感叹他们地铁机场之类对比国内,为何如此简陋。

其次,目前各种连锁品牌从大城市的收缩甚至撤退,转进小城市,恰好推动了后者的消费升级。很多大城市白领觉得熟悉甚至习以为常的“老”品牌以及折扣店,对于小城市来说是正当其时。以往我们觉得只在大城市出现的星巴克肯德基以及各种连锁奶茶店,纷纷出现在小城市,构成了一种新的消费景观。

最后,最重要的是,大小城市对于经济体感的不同。大城市的财政收入往往有相当比例来自市场,高收入人群基本在市场之中讨生活。一旦经济有风吹草动,他们最容易受到影响——这是我将大城市中等收入群体叫做软阶层的原因之一,他们的地位全然基于经济基础,但是经济基础在变革时代很容易被削弱,不少阶层攀爬的野心最终会遭遇现实的坚硬狙击。

这一波经济的调整,无论外企、大厂抑或金融业,更不用说以往的教培行业和房地产,这些以往高薪行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加上房地产和股市的变化,大城市高收入人群大概是处于过去五年的最低点。反之,对于小地方来说,消费主力其实是体制内人员,他们的工资收入多数依靠转移收入,财政的转移收入目前还是比较稳定,只要这块不发生了过变化,上面帖子中小镇贵妇公子就感受不到经济的寒意,或者说,市场越不好,反而越能承托他们的收入经济地位稳定。

这些因素,构成了如今大城市光环不再,小城市消费升级,本质其实只是因为时间差而已。如果你看到背后的逻辑,就明白经济下行的潮流,从大城市开始,最终会蔓延到小城市。随着转移支付减少或者降低,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出现体制内员工收入降低的新闻。经济不是无源之水,没有人创造,没有人投资,如何支撑起有人消费呢?一些人因为在一线感受不到活力,去二三线甚至四五线,数字移民也成为很时髦的口号。问题在于,如果一线城市经济不好,二三线城市的繁荣并不能长久维持,更不同说四五线城市表面的岁月静好。

冬天已经过去,但是有没有真正过去,春天已经到来,却并没有真正到来。在这个春天,继续等待春暖花开,希望无论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