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4-02-03 07:34
商业与经济

光伏巨头隆基绿能艰难闯关

整个行业正在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
全球光伏行业隆基首个“灯塔工厂”亮相
俞再孟

■整个光伏产业迎来诸多不确定性。

举例而言,行业巨头隆基绿能股价从去年年初至今,公司股价已经跌去60%。隆基绿能这个名字来源于兰州大学校长江隆基,被称为“隆基三剑客”的李振国、钟宝申、李春安同为兰州大学校友。当年,他们共同在江隆基的塑像前约定今后出去做企业就要取名叫隆基,以此表达对老校长的敬仰之情。

1990年大学毕业后,李振国被分配到华山半导体材料厂工作,主要负责拉制单晶硅棒。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大批知识份子下海经商,李振国也决定辞职创业。

在单晶硅行业积累了多年的经验之后,李振国在2000年创办了西安新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这是隆基股份的前身。2005年,李振国邀请钟宝申加入他的公司共同创业。此时的钟宝申已经创办沈阳隆基十年有余,然而行业天花板过低让钟宝申觉得磁电行业缺乏上升空间,于是他毅然辞去总经理之位加盟李振国的公司,公司名字仍叫隆基。

钟宝申加入后主要负责战略规划、经营管理、技术研发,他带领团队对薄膜、单晶、多晶、物理硅等技术做了系统研究,和李振国一起确定了专攻单晶硅的方向。

光伏发电主要有薄膜与晶硅两种技术,晶硅电池又分为单晶硅和多晶硅。与单晶硅相比,多晶硅杂质多,效率低,但成本也低,技术难度小。几种技术在市场和政策的推动下轮番成为光伏领域的宠儿。

2012年,潜心科研单晶硅技术多年的隆基股份成功在A股主板上市。彼时,多晶硅的春天已经过去,国内几家多晶硅巨头在金融危机和欧美双反调查的连翻打击下纷纷从云端坠落,上演了一出出楼起楼塌的戏码。而隆基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之后,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单晶硅产品制造商,缺少的只是一个时机。

2015年李振国等到了机会。当年国家推出“光伏领跑者计划”,对多晶硅电池组件转化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致绝大部分多晶硅产品无法达标,对单晶硅而言则正相反,绝大部分都能达标。

在政策的引导下,单晶硅市场份额由2015年的20%快速提升至2022年的97%。同样在2015年前后,隆基成功研发出了金刚线切片技术,政策的春风加上新技术的推出,隆基迅速崛起成为国内领先的光伏巨头。与此同时,隆基的股价也开始起飞,五年内翻了25倍,并在2021年11月达到最高的73.2,市值超过5000亿元。

隆基的营收主要来自单晶硅片、单晶电池及组件,三者几乎占到营收的90%以上。2020年至2022年,隆基连续三年硅片与组件出货双双行业第一,硅片出货量更是连续9年行业第一。

然而进入2023之后,隆基在这两大领域都被竞争对手反超,行业一哥地位动摇。组件方面,截至2023年三季末,晶科能源出货52 GW,隆基绿能为43.53 GW。晶科能源三季报中称,有信心超额完成全年70-75 GW的组件出货目标,若该目标实现,今年晶科能源将重回全球第一的位置。晶科能源之所以能完成反超,与其2022年大力押注Topcon技术有关,这是一种N型硅片电池技术,目前正在成为光伏电池技术主流。

硅片方面,半年报显示,TCL中环2023上半年实现单晶硅片出货53GW,总出货数据略高于隆基绿能的52.05GW。TCL中环在2023中报表示,公司业绩大增主要归因于掌握了N型大尺寸硅片的定价权。

事实上,这背后涉及另一场技术路线之争,即182与210之争,182与210指的是硅片尺寸。在这场路线之争中,隆基选择了182mm,TCL中环选择了210mm。凭借着对210产能的提前布局,TCL中环市占率迅速提升,有望形成明确业绩增长点。从2022年和2023年的市场表现来看,天平已经向TCL中环倾斜。2022年182仍是主流,占比53%。据集邦咨询研究,到2023年,大尺寸组件产能陆续完成布局,占比将达89%;其中210尺寸产能预计可达466GW,成为主流,占比达到57%。作为行业龙头的隆基坚持182路线,可能令公司在未来失去主导地位。

隆基去年发布的三季报财报显示,隆基三季度营收294.5亿,同比下跌18.92%,归母净利润25.15亿元,同比下跌44.05%。

与此同时,整个行业正在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光伏行业供给端产能1003GW,而市场需求约550GW,产能规模超出市场需求近一倍。

去年5月,李振国曾公开表示,光伏行业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接下来的两到三年,中国一半以上的光伏行业制造商可能被迫退出市场。

自从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之后,以光伏为首的新能源产业得到迅猛发展。2021年起,我国光伏产业迎来爆发,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跑步进场”,其中不乏跨界者。据Wind数据不完全统计,从2022年开始,已有高达70多家上市公司跨界进入光伏产业。隆基绿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等行业巨头更是豪掷百亿扩增产能。

产能过剩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大跌。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2023年,光伏组件价格由2元/瓦的水平一路跌至不足1元/瓦,已跌至历史最低点。硅料价格则从2022年最高的33万元/吨暴跌到目前的不足10元/吨,跌幅超过七成。去年5月,隆基绿能宣布下调大尺寸单晶硅片的价格,幅度达30%。

另外,欧美市场的不确定性也在加大。2022年8月,拜登签署《通胀削减法案》,以财政激励和补贴的形式扶持本土新能源产业。去年3月,欧盟发布《净零工业法案》草案,其中要求欧盟的光伏产品制造能力在2030年前能够满足至少40%的年需求。

近三年(2020 年-2022 年),隆基海外收入占比分别为 39.32%、46.89%和 37.16%。未来海外收入也将成为隆基一个很大的不确定因素。■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全球光伏行业隆基首个“灯塔工厂”亮相
2024-02-03 07:34
商业与经济

光伏巨头隆基绿能艰难闯关

整个行业正在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
俞再孟

■整个光伏产业迎来诸多不确定性。

举例而言,行业巨头隆基绿能股价从去年年初至今,公司股价已经跌去60%。隆基绿能这个名字来源于兰州大学校长江隆基,被称为“隆基三剑客”的李振国、钟宝申、李春安同为兰州大学校友。当年,他们共同在江隆基的塑像前约定今后出去做企业就要取名叫隆基,以此表达对老校长的敬仰之情。

1990年大学毕业后,李振国被分配到华山半导体材料厂工作,主要负责拉制单晶硅棒。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大批知识份子下海经商,李振国也决定辞职创业。

在单晶硅行业积累了多年的经验之后,李振国在2000年创办了西安新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这是隆基股份的前身。2005年,李振国邀请钟宝申加入他的公司共同创业。此时的钟宝申已经创办沈阳隆基十年有余,然而行业天花板过低让钟宝申觉得磁电行业缺乏上升空间,于是他毅然辞去总经理之位加盟李振国的公司,公司名字仍叫隆基。

钟宝申加入后主要负责战略规划、经营管理、技术研发,他带领团队对薄膜、单晶、多晶、物理硅等技术做了系统研究,和李振国一起确定了专攻单晶硅的方向。

光伏发电主要有薄膜与晶硅两种技术,晶硅电池又分为单晶硅和多晶硅。与单晶硅相比,多晶硅杂质多,效率低,但成本也低,技术难度小。几种技术在市场和政策的推动下轮番成为光伏领域的宠儿。

2012年,潜心科研单晶硅技术多年的隆基股份成功在A股主板上市。彼时,多晶硅的春天已经过去,国内几家多晶硅巨头在金融危机和欧美双反调查的连翻打击下纷纷从云端坠落,上演了一出出楼起楼塌的戏码。而隆基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之后,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单晶硅产品制造商,缺少的只是一个时机。

2015年李振国等到了机会。当年国家推出“光伏领跑者计划”,对多晶硅电池组件转化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致绝大部分多晶硅产品无法达标,对单晶硅而言则正相反,绝大部分都能达标。

在政策的引导下,单晶硅市场份额由2015年的20%快速提升至2022年的97%。同样在2015年前后,隆基成功研发出了金刚线切片技术,政策的春风加上新技术的推出,隆基迅速崛起成为国内领先的光伏巨头。与此同时,隆基的股价也开始起飞,五年内翻了25倍,并在2021年11月达到最高的73.2,市值超过5000亿元。

隆基的营收主要来自单晶硅片、单晶电池及组件,三者几乎占到营收的90%以上。2020年至2022年,隆基连续三年硅片与组件出货双双行业第一,硅片出货量更是连续9年行业第一。

然而进入2023之后,隆基在这两大领域都被竞争对手反超,行业一哥地位动摇。组件方面,截至2023年三季末,晶科能源出货52 GW,隆基绿能为43.53 GW。晶科能源三季报中称,有信心超额完成全年70-75 GW的组件出货目标,若该目标实现,今年晶科能源将重回全球第一的位置。晶科能源之所以能完成反超,与其2022年大力押注Topcon技术有关,这是一种N型硅片电池技术,目前正在成为光伏电池技术主流。

硅片方面,半年报显示,TCL中环2023上半年实现单晶硅片出货53GW,总出货数据略高于隆基绿能的52.05GW。TCL中环在2023中报表示,公司业绩大增主要归因于掌握了N型大尺寸硅片的定价权。

事实上,这背后涉及另一场技术路线之争,即182与210之争,182与210指的是硅片尺寸。在这场路线之争中,隆基选择了182mm,TCL中环选择了210mm。凭借着对210产能的提前布局,TCL中环市占率迅速提升,有望形成明确业绩增长点。从2022年和2023年的市场表现来看,天平已经向TCL中环倾斜。2022年182仍是主流,占比53%。据集邦咨询研究,到2023年,大尺寸组件产能陆续完成布局,占比将达89%;其中210尺寸产能预计可达466GW,成为主流,占比达到57%。作为行业龙头的隆基坚持182路线,可能令公司在未来失去主导地位。

隆基去年发布的三季报财报显示,隆基三季度营收294.5亿,同比下跌18.92%,归母净利润25.15亿元,同比下跌44.05%。

与此同时,整个行业正在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光伏行业供给端产能1003GW,而市场需求约550GW,产能规模超出市场需求近一倍。

去年5月,李振国曾公开表示,光伏行业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接下来的两到三年,中国一半以上的光伏行业制造商可能被迫退出市场。

自从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之后,以光伏为首的新能源产业得到迅猛发展。2021年起,我国光伏产业迎来爆发,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跑步进场”,其中不乏跨界者。据Wind数据不完全统计,从2022年开始,已有高达70多家上市公司跨界进入光伏产业。隆基绿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等行业巨头更是豪掷百亿扩增产能。

产能过剩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大跌。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2023年,光伏组件价格由2元/瓦的水平一路跌至不足1元/瓦,已跌至历史最低点。硅料价格则从2022年最高的33万元/吨暴跌到目前的不足10元/吨,跌幅超过七成。去年5月,隆基绿能宣布下调大尺寸单晶硅片的价格,幅度达30%。

另外,欧美市场的不确定性也在加大。2022年8月,拜登签署《通胀削减法案》,以财政激励和补贴的形式扶持本土新能源产业。去年3月,欧盟发布《净零工业法案》草案,其中要求欧盟的光伏产品制造能力在2030年前能够满足至少40%的年需求。

近三年(2020 年-2022 年),隆基海外收入占比分别为 39.32%、46.89%和 37.16%。未来海外收入也将成为隆基一个很大的不确定因素。■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