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4-01-31 07:49
商业与经济

教育:中国学校出海的吉利模式

肖经栋:马来西亚成功从留学输出国转为输入国,很大程度上是跟其教育长期与留学以及国际教育密切相关。中国国际教育与之有比较多的类似之处。
教育:学生中国国际学校出海的吉利模式
肖经栋

■2010年3月,吉利收购了沃尔沃汽车,形成国产车企发展的吉利模式。收购之后,双方无疑实现了双赢,吉利提升了品牌档次和获得技术,而沃尔沃有更大的市场空间。汽车发明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行业发展成熟,国际市场早已被瓜分殆尽,进入门槛比较高。

吉利模式的核心在于,后发品牌要想在短时间内获得国际市场和提升品牌档次,通过收购世界现有名牌,获得品牌和技术支持,可以快速提升自身品牌美誉度和技术水准,进而能够抢占更大的国际市场。

国际教育界也出现了类似的吉利模式。2023年年底,阿德科特马来西亚分校设立。阿德科特是英国一所传统贵族学校,具有上百年历史。来自上海的雅力教育集团收购了英国阿德科特学校,并在上海、苏州、金华设立了分校。雅力教育创办于2011年2月,发展十分迅速,在上海、广州、合肥、武汉等全国10多个城市有学校。收购英国阿德科特后,雅力教育的学校版图和品牌影响力迅速扩大。

雅力教育收购了马来西亚吉隆坡一所学校,改设为阿德科特马来西亚分校。这所学校以当地生源为主,采用了英国课程。雅力教育派遣了一位国内资深教育专家担任了马来西亚学校校长。

我了解到,类似雅力教育的做法在国内并不鲜见。比如英国露丝公学之前在中国招录了不少学生,因申请到牛剑比例高,在江苏、东北等地有比较大的影响力。这所学校现在也被中国的教育集团所收购,收购后用露丝公学的课程、师资等国内开设合作办学项目。

教育和汽车很类似的是,在短时间建立起品牌挺难,需要很长时间的沉淀与积累。而在快速发展的中国,教育走向世界,初期阶段采用类似吉利的模式不失为一个好捷径。

众所周知的是,随着国内出生人口的下降,以及国内国际教育运作体系成熟,中国教育国际化以及吸引诸多外国学生前来就读,则将成为未来中国国际教育的重要发展路径。在这方面,马来西亚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样板。

马来西亚在1957年8月31日独立后,高等教育基础很差,整个大马甚至没有一所属于自己的独立高校。到1975年,马来西亚只有5所公立大学。在1984年,马来西亚公立大学所录取的学生只相当于申请学生总数的22.4%。由于本国高等教育供给不足,导致马来西亚人大量选择出国留学。1994年,在海外求学的马来西亚学生达到了5万人,占据整个马来西亚高校学生总数的40%。

这么高的留学比重令人咂舌,因为中国现有本科以及研究生留学总量只约占全国高校在校生2%左右。

马来西亚政府对留学采取了鼓励政策,如为学生提供奖学金、贷学金,对留学的家庭进行税收减免等等。1997年后,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一经济危机最终却扭转了马来西亚的留学状况,并从原先单纯的留学生生源国转变成留学输入国。

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马来西亚经济受到重创,林吉特贬值。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马来西亚政府因外汇流失对留学开始采取了限制措施,取消了之前的鼓励留学政策;另一方面由于收入减少以及因林吉特贬值所引起的留学成本上升,能够负担起留学费用的家庭减少。

针对这种变化,马来西亚政府开始大力发展本国的高等教育,一改原先限制私立大学发展的政策,开始扶持私立大学建设。同时,马来西亚引进国外大学设立分校,在2001年已经有四所外国大学分校。东南亚危机所引发的马来西亚留学发生了转变,开始从单纯的留学生源国变成了输入国。

马来西亚的留学变迁还是挺有参考价值。在短短的10年间,马来西亚便在吸引外国学生上有大的作为。如果深入研究其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是需求或者说市场在驱动。当原有的出国留学需求因金融危机受到压制,进而转化为教育内需。这个强大的教育内需促进了马来西亚国内的高等教育发展,而在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正因马来西亚教育的外向性以及外国大学所设立的分校,加之其对外国学生前来留学所采取的鼓励措施,让马来西亚对外国学生前来留学具有吸引力,并进而成为东南亚的区域教育中心。

马来西亚成功从留学输出国转为输入国,很大程度上是跟其教育长期与留学以及国际教育密切相关。而从这点上来看,中国国际教育也是有比较多的类似之处。

根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需要有外方课程和师资,从法规层面上来看,中国的国际教育从一开始便与国外联系紧密。而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国际化学校对国际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国外大学的申请等已经驾轻就熟。在办学过程中,中国的国际教育又融入了中国课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教育体系。因此,中国学校具备出海的基础。

但中国教育出海并非易事,国内大学对国外优秀学生还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对因想上中国大学而在基础教育阶段前来中国读书的外国学生还是比较少。国内十所中外合作大学在这方面有比较大的突破,比如有外国的学生同时申请到哈佛大学和昆山杜克大学,最终选择就读昆山杜克大学,这无疑是认可了中国大学办学水准,但中外合作大学所录取的外国优秀学生毕竟很有限。

为此,中国学校出海先借助国外知名教育品牌,相对容易能够获得当地家长、学生的认可。而在日常的教学中,学校嵌入中国文化和教育元素,让更多外国优秀学生对中国的教育产生兴趣,进而能够促进国内的国际教育发展。因此,从这点来说,中国学校出海的吉利模式可行且意义重大。

■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教育:学生中国国际学校出海的吉利模式
2024-01-31 07:49
商业与经济

教育:中国学校出海的吉利模式

肖经栋:马来西亚成功从留学输出国转为输入国,很大程度上是跟其教育长期与留学以及国际教育密切相关。中国国际教育与之有比较多的类似之处。
肖经栋

■2010年3月,吉利收购了沃尔沃汽车,形成国产车企发展的吉利模式。收购之后,双方无疑实现了双赢,吉利提升了品牌档次和获得技术,而沃尔沃有更大的市场空间。汽车发明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行业发展成熟,国际市场早已被瓜分殆尽,进入门槛比较高。

吉利模式的核心在于,后发品牌要想在短时间内获得国际市场和提升品牌档次,通过收购世界现有名牌,获得品牌和技术支持,可以快速提升自身品牌美誉度和技术水准,进而能够抢占更大的国际市场。

国际教育界也出现了类似的吉利模式。2023年年底,阿德科特马来西亚分校设立。阿德科特是英国一所传统贵族学校,具有上百年历史。来自上海的雅力教育集团收购了英国阿德科特学校,并在上海、苏州、金华设立了分校。雅力教育创办于2011年2月,发展十分迅速,在上海、广州、合肥、武汉等全国10多个城市有学校。收购英国阿德科特后,雅力教育的学校版图和品牌影响力迅速扩大。

雅力教育收购了马来西亚吉隆坡一所学校,改设为阿德科特马来西亚分校。这所学校以当地生源为主,采用了英国课程。雅力教育派遣了一位国内资深教育专家担任了马来西亚学校校长。

我了解到,类似雅力教育的做法在国内并不鲜见。比如英国露丝公学之前在中国招录了不少学生,因申请到牛剑比例高,在江苏、东北等地有比较大的影响力。这所学校现在也被中国的教育集团所收购,收购后用露丝公学的课程、师资等国内开设合作办学项目。

教育和汽车很类似的是,在短时间建立起品牌挺难,需要很长时间的沉淀与积累。而在快速发展的中国,教育走向世界,初期阶段采用类似吉利的模式不失为一个好捷径。

众所周知的是,随着国内出生人口的下降,以及国内国际教育运作体系成熟,中国教育国际化以及吸引诸多外国学生前来就读,则将成为未来中国国际教育的重要发展路径。在这方面,马来西亚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样板。

马来西亚在1957年8月31日独立后,高等教育基础很差,整个大马甚至没有一所属于自己的独立高校。到1975年,马来西亚只有5所公立大学。在1984年,马来西亚公立大学所录取的学生只相当于申请学生总数的22.4%。由于本国高等教育供给不足,导致马来西亚人大量选择出国留学。1994年,在海外求学的马来西亚学生达到了5万人,占据整个马来西亚高校学生总数的40%。

这么高的留学比重令人咂舌,因为中国现有本科以及研究生留学总量只约占全国高校在校生2%左右。

马来西亚政府对留学采取了鼓励政策,如为学生提供奖学金、贷学金,对留学的家庭进行税收减免等等。1997年后,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一经济危机最终却扭转了马来西亚的留学状况,并从原先单纯的留学生生源国转变成留学输入国。

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马来西亚经济受到重创,林吉特贬值。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马来西亚政府因外汇流失对留学开始采取了限制措施,取消了之前的鼓励留学政策;另一方面由于收入减少以及因林吉特贬值所引起的留学成本上升,能够负担起留学费用的家庭减少。

针对这种变化,马来西亚政府开始大力发展本国的高等教育,一改原先限制私立大学发展的政策,开始扶持私立大学建设。同时,马来西亚引进国外大学设立分校,在2001年已经有四所外国大学分校。东南亚危机所引发的马来西亚留学发生了转变,开始从单纯的留学生源国变成了输入国。

马来西亚的留学变迁还是挺有参考价值。在短短的10年间,马来西亚便在吸引外国学生上有大的作为。如果深入研究其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是需求或者说市场在驱动。当原有的出国留学需求因金融危机受到压制,进而转化为教育内需。这个强大的教育内需促进了马来西亚国内的高等教育发展,而在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正因马来西亚教育的外向性以及外国大学所设立的分校,加之其对外国学生前来留学所采取的鼓励措施,让马来西亚对外国学生前来留学具有吸引力,并进而成为东南亚的区域教育中心。

马来西亚成功从留学输出国转为输入国,很大程度上是跟其教育长期与留学以及国际教育密切相关。而从这点上来看,中国国际教育也是有比较多的类似之处。

根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需要有外方课程和师资,从法规层面上来看,中国的国际教育从一开始便与国外联系紧密。而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国际化学校对国际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国外大学的申请等已经驾轻就熟。在办学过程中,中国的国际教育又融入了中国课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教育体系。因此,中国学校具备出海的基础。

但中国教育出海并非易事,国内大学对国外优秀学生还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对因想上中国大学而在基础教育阶段前来中国读书的外国学生还是比较少。国内十所中外合作大学在这方面有比较大的突破,比如有外国的学生同时申请到哈佛大学和昆山杜克大学,最终选择就读昆山杜克大学,这无疑是认可了中国大学办学水准,但中外合作大学所录取的外国优秀学生毕竟很有限。

为此,中国学校出海先借助国外知名教育品牌,相对容易能够获得当地家长、学生的认可。而在日常的教学中,学校嵌入中国文化和教育元素,让更多外国优秀学生对中国的教育产生兴趣,进而能够促进国内的国际教育发展。因此,从这点来说,中国学校出海的吉利模式可行且意义重大。

■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