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4-01-29 16:40
时政

一周世界舆论聚焦:朝鲜和中欧关系都不消停

曹辛:上周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访朝,朝中社在报道这次访问时,对中俄两国地位的描述有意区别对待,朝鲜还蓄意利用中国。
朝鲜一周世界舆论聚焦:中朝韩三国关系现风波
曹辛

■上周,朝鲜问题持续热度不减,同时中欧经贸问题又再起波澜,这一切成为国际舆论的热点话题。

就朝鲜问题来说,上周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访朝,朝鲜半岛再次引发关注。值得注意的是:朝中社在报道这次访问时,对中俄两国地位的描述有意区别对待,也与中国外交部发布的信息刻意区分,朝鲜还蓄意利用中国。同样也在上周,欧盟委员会于1月24日发布“欧洲经济安全一揽子计划”后,中国驻欧盟使团网站刊发中国驻欧盟大使傅聪接受彭博社的专访,批评欧盟欧盟行为的本质是保护主义。

朝鲜蓄意利用中国

就上周中国外交官员访朝一事,朝鲜刻意利用中国。一是在宣传上刻意对中俄两国在当前朝鲜半岛局势和与朝鲜关系的地位相区隔,二是故伎重演,在与中国外交高官会晤后马上再次发射巡航导弹,制造中国政府支持朝鲜违法发射弹道导弹的国际影响。

对于中国副外长孙卫东上周访朝,朝鲜是这样把自己的国内外宣传和外交结合在一起的:

中国外交部网站星期五晚间消息说:孙卫东星期五在平壤同朝鲜外务省副相朴明浩举行磋商,并拜会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外务相崔善姬。

中国外交部网站还说:“双方一致同意按照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指引的方向,以中朝建交75周年暨‘中朝友好年’为契机,加强各层级战略沟通,深化传统友好和务实合作,密切多边协调配合,推动中朝关系持续向前发展。”

然而朝鲜中央通讯社1月27日发表的新闻稿中,没有中国外交部上文中的“战略沟通”一说,而是以“战术协同”取而代之。

朝中社平壤1月27日发文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外务相崔善姬1月26日会见了正在来朝访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

“谈话时,双方表明了根据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的崇高意图,在朝中建交75周年的今年有意义地举办‘朝中友好年’活动,并继续加强战术协同和互动维护共同核心利益的立场。”

而与此相反的是,朝鲜外务省就朝鲜外相崔善姬1月中旬访问俄罗斯一事发表的公告中,却称:“双方还就朝鲜半岛和东北亚等多个地区及国际问题深入进行战略沟通,达成共识”。在朝鲜这个对俄关系的公报中,“战略沟通”一词写的明明白白。

“战略沟通”和“战术协同”的差别,特别是在外交工作中对相关国家的定位差异,是显而易见的。这显然不是朝鲜的疏忽。

同时,朝鲜再次选择性利用此次与中国外交高官会晤的时机,发射巡航导弹,制造中国政府支持朝鲜发射导弹的影响。

上周中国副外长孙卫东刚刚离开朝鲜,朝鲜随即于1月28日向咸镜南道新浦市附近海域发射数枚巡航导弹,造成中国默认朝鲜发射导弹的恶劣影响。而同样的事情,朝鲜上月也做过。

上月15日,朝鲜就以商讨纪念明年中朝建交75周年为理由,派上述那位副外长朴明浩来华访问,并于15日会晤中国副外长孙卫东。但问题是:会晤结束后朴明浩并未离开中国,而是一直在中国呆到朝鲜于17、18日发射完短程和洲际导弹后,并在18日当天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外办主任、外交部长王毅。这就在国际社会形成一种印象:朝鲜此次发射导弹,似乎是和中国商量、沟通过的。

朝鲜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对同一名中国外交高官做了同样的两件事。

而美国媒体上周除了声称“美国官员表示,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在转向公开敌对政策后,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对韩国采取某种形式的致命军事行动”外,另一方面又专门声称:“中国对朝鲜的影响力是有限的,而且随着金正恩采取行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建立更密切关系,这种影响力可能正在减弱”。

这与朝鲜上周的行为似乎在逻辑上一致。

中国大使向欧盟喊话

也是在上周,中欧经贸分歧又浮现出台面,欧盟委员会于1月24日发布“欧洲经济安全一揽子计划”,中国驻欧盟大使傅聪就此借助彭博社对欧洲喊话称:中欧经济问题只是表象,最大挑战来自相互认知。

根据中国驻欧盟使团网站1月25日刊出的专访实录,傅聪在接受彭博社布鲁塞尔分社社长怀特劳(Kevin Whitelaw)和记者汉考克(Tom Hancock)访问时说:中方反对发起反补贴、反倾销等贸易救济调查,因为其本质是保护主义。

傅聪强调,中方希望通过友好方式解决问题,贸易救济、高关税乃至制裁只能是最后手段。希望双方能够通过友好协商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对于针对电动汽车的调查,傅聪特别表示:首先,一些欧盟成员国代表表示,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调查是出于政治动机。他希望情况并非如此。欧盟有关调查程序也并非没有缺陷。启动类似调查通常需要盟内产业提出申请,但此次是欧盟委员会自主发起。其次,在立案前磋商上,欧方留给中方的准备时间非常有限。第三,在抽样上,欧盟只选择了三家中国本土企业,故意排除了中国市场对欧出口量最大的企业,而这是一家美资在华企业;在对欧洲企业抽样时,也故意排除了产销量靠前的企业。这必然会扭曲调查结果,对中方很不公平,需要加以解决。

傅聪说,中欧关系当然也面临一些挑战。但他认为:经济问题只是表象,最大挑战来自相互认知,欧洲或欧盟对中国仍有许多误解。现在欧洲有很多关于地缘冲突的讨论,一旦涉及中国,往往都基于误解。

在回答有关欧盟经常谈论的“去风险”时,傅聪说,“去风险”战略已经对中欧关系产生了阻碍。中国完全理解欧方加强经济安全的愿望,但问题是边界在哪里?如何平衡经济与安全?这是人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傅聪还说,中国也有自己的自给自足政策,中欧的做法如出一辙。这应该是各国主权的一部分。每个国家都需要考虑自身安全,这没有问题,但问题是把界限划在哪里。

笔者认为:中欧之间经贸问题的根源除了欧洲自身利益外,很难说与美国毫无关联,这需要与中美关系的现状相联系;与此同时,也与中方的回击力度有关。

这一切都值得拭目以待。■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朝鲜一周世界舆论聚焦:中朝韩三国关系现风波
2024-01-29 16:40
时政

一周世界舆论聚焦:朝鲜和中欧关系都不消停

曹辛:上周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访朝,朝中社在报道这次访问时,对中俄两国地位的描述有意区别对待,朝鲜还蓄意利用中国。
曹辛

■上周,朝鲜问题持续热度不减,同时中欧经贸问题又再起波澜,这一切成为国际舆论的热点话题。

就朝鲜问题来说,上周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访朝,朝鲜半岛再次引发关注。值得注意的是:朝中社在报道这次访问时,对中俄两国地位的描述有意区别对待,也与中国外交部发布的信息刻意区分,朝鲜还蓄意利用中国。同样也在上周,欧盟委员会于1月24日发布“欧洲经济安全一揽子计划”后,中国驻欧盟使团网站刊发中国驻欧盟大使傅聪接受彭博社的专访,批评欧盟欧盟行为的本质是保护主义。

朝鲜蓄意利用中国

就上周中国外交官员访朝一事,朝鲜刻意利用中国。一是在宣传上刻意对中俄两国在当前朝鲜半岛局势和与朝鲜关系的地位相区隔,二是故伎重演,在与中国外交高官会晤后马上再次发射巡航导弹,制造中国政府支持朝鲜违法发射弹道导弹的国际影响。

对于中国副外长孙卫东上周访朝,朝鲜是这样把自己的国内外宣传和外交结合在一起的:

中国外交部网站星期五晚间消息说:孙卫东星期五在平壤同朝鲜外务省副相朴明浩举行磋商,并拜会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外务相崔善姬。

中国外交部网站还说:“双方一致同意按照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指引的方向,以中朝建交75周年暨‘中朝友好年’为契机,加强各层级战略沟通,深化传统友好和务实合作,密切多边协调配合,推动中朝关系持续向前发展。”

然而朝鲜中央通讯社1月27日发表的新闻稿中,没有中国外交部上文中的“战略沟通”一说,而是以“战术协同”取而代之。

朝中社平壤1月27日发文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外务相崔善姬1月26日会见了正在来朝访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

“谈话时,双方表明了根据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的崇高意图,在朝中建交75周年的今年有意义地举办‘朝中友好年’活动,并继续加强战术协同和互动维护共同核心利益的立场。”

而与此相反的是,朝鲜外务省就朝鲜外相崔善姬1月中旬访问俄罗斯一事发表的公告中,却称:“双方还就朝鲜半岛和东北亚等多个地区及国际问题深入进行战略沟通,达成共识”。在朝鲜这个对俄关系的公报中,“战略沟通”一词写的明明白白。

“战略沟通”和“战术协同”的差别,特别是在外交工作中对相关国家的定位差异,是显而易见的。这显然不是朝鲜的疏忽。

同时,朝鲜再次选择性利用此次与中国外交高官会晤的时机,发射巡航导弹,制造中国政府支持朝鲜发射导弹的影响。

上周中国副外长孙卫东刚刚离开朝鲜,朝鲜随即于1月28日向咸镜南道新浦市附近海域发射数枚巡航导弹,造成中国默认朝鲜发射导弹的恶劣影响。而同样的事情,朝鲜上月也做过。

上月15日,朝鲜就以商讨纪念明年中朝建交75周年为理由,派上述那位副外长朴明浩来华访问,并于15日会晤中国副外长孙卫东。但问题是:会晤结束后朴明浩并未离开中国,而是一直在中国呆到朝鲜于17、18日发射完短程和洲际导弹后,并在18日当天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外办主任、外交部长王毅。这就在国际社会形成一种印象:朝鲜此次发射导弹,似乎是和中国商量、沟通过的。

朝鲜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对同一名中国外交高官做了同样的两件事。

而美国媒体上周除了声称“美国官员表示,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在转向公开敌对政策后,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对韩国采取某种形式的致命军事行动”外,另一方面又专门声称:“中国对朝鲜的影响力是有限的,而且随着金正恩采取行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建立更密切关系,这种影响力可能正在减弱”。

这与朝鲜上周的行为似乎在逻辑上一致。

中国大使向欧盟喊话

也是在上周,中欧经贸分歧又浮现出台面,欧盟委员会于1月24日发布“欧洲经济安全一揽子计划”,中国驻欧盟大使傅聪就此借助彭博社对欧洲喊话称:中欧经济问题只是表象,最大挑战来自相互认知。

根据中国驻欧盟使团网站1月25日刊出的专访实录,傅聪在接受彭博社布鲁塞尔分社社长怀特劳(Kevin Whitelaw)和记者汉考克(Tom Hancock)访问时说:中方反对发起反补贴、反倾销等贸易救济调查,因为其本质是保护主义。

傅聪强调,中方希望通过友好方式解决问题,贸易救济、高关税乃至制裁只能是最后手段。希望双方能够通过友好协商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对于针对电动汽车的调查,傅聪特别表示:首先,一些欧盟成员国代表表示,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调查是出于政治动机。他希望情况并非如此。欧盟有关调查程序也并非没有缺陷。启动类似调查通常需要盟内产业提出申请,但此次是欧盟委员会自主发起。其次,在立案前磋商上,欧方留给中方的准备时间非常有限。第三,在抽样上,欧盟只选择了三家中国本土企业,故意排除了中国市场对欧出口量最大的企业,而这是一家美资在华企业;在对欧洲企业抽样时,也故意排除了产销量靠前的企业。这必然会扭曲调查结果,对中方很不公平,需要加以解决。

傅聪说,中欧关系当然也面临一些挑战。但他认为:经济问题只是表象,最大挑战来自相互认知,欧洲或欧盟对中国仍有许多误解。现在欧洲有很多关于地缘冲突的讨论,一旦涉及中国,往往都基于误解。

在回答有关欧盟经常谈论的“去风险”时,傅聪说,“去风险”战略已经对中欧关系产生了阻碍。中国完全理解欧方加强经济安全的愿望,但问题是边界在哪里?如何平衡经济与安全?这是人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傅聪还说,中国也有自己的自给自足政策,中欧的做法如出一辙。这应该是各国主权的一部分。每个国家都需要考虑自身安全,这没有问题,但问题是把界限划在哪里。

笔者认为:中欧之间经贸问题的根源除了欧洲自身利益外,很难说与美国毫无关联,这需要与中美关系的现状相联系;与此同时,也与中方的回击力度有关。

这一切都值得拭目以待。■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