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3-12-13 08:31
时政

2024展望:告别华丽叙事

徐瑾:中央经济会议提到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明年经济如何走?下行之中,风险与亮点又在何方?
天安门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前瞻
徐瑾

■唯当喧嚣的泡沫逐渐散去,时代的转折才会逐渐清晰。

告别三年疫情,2024年的中国经济如何走?大众对于经济下行显然有集体预期,无论投资还是消费都在感受到压力。但是下行之中,风险与亮点又在何方?

三大关注问题

每年一次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以说是官方对于来年经济定调。对于外行来说,每年通稿的措辞或许大同小异,但是如果熟悉中国体制的特点,就可以知道每份重大会议通稿背后都是众多部门的集体智慧,还是可以从细微字句中体察不少弦外之音。

在本次经济工作会议之前,政治会议已经有先行定调,最受瞩目的无疑是新提法“先立后破”。这句话见仁见智,但是显然,当下经济需要稳定成为共识。在经济会议通稿形势判断一节中,提到了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以上三点,可视为最高层对当前主要问题的总体判断,也是当下经济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可谓提纲挈领。

对于肤浅的大脑而言,有效需求不足是产能过剩的原因,其实真相正好相反,产能过剩不外乎在扩大内需过程中堆积无效投资的结果,这些无效投资挤占了社会资源,却未能转化为就业与居民收入的增长,在其不断进入生产阶段之时,同时产生了产能过剩与需求不足的外在表现,可谓一枚分币的两面。讥讽的是,政府为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各种动作与刺激,恰好就是今日产能过剩与需求不足的根源,不论是房地产、基建还是国企主导的投资,都是这一游戏的关键环节。

再说社会预期偏弱,其实也是老话题。2023年有一个特别现象,那就是曾经红极一时的知识网红年度演讲“翻车”。以往这类演讲高调一点,大家彼此打气,讲些故事打打气,基调往往前途光明,双方提供情绪价值也无可厚非。但是当不少人收入锐减不敢花钱的时候,如果还是仅仅开出信息不足的空头支票,那么显然继续画饼的乐观鸡汤也难以下咽。

从经济专业而言,社会预期之所以偏弱,并非中国人天生谨慎。曾几何时,民企与家庭的进取心让中国成为全球信贷与消费增速最高的国度。早在九年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有“更加注重引导社会预期”的提法,现在这一问题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成为口头禅。究其原因,可以从本次会议的另一新提法得到线索,会议指出,“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是一个新提法与新判断。事实上,细究过去几年对民间信心影响最大的政策,绝大多数不是宏观政策,而是非经济政策。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等经济政策虽然远不能称为尽善尽美,但与别的非经济政策相比,对社会预期的影响力不在同一水平。

当然,最后一个问题,“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则与历年经济政策不能无关。过高的国企债务、脆弱的地方金融机构、颓势未止的房地产市场、僵局难解的地方政府债务,共同构成了环环镶套的风险隐患。这些问题非一日之功,要真正解决自然也不是治标之策可为。所谓“先立后破”不妨从这一背景来理解。

告别华丽叙事

中国经济目前处于什么情况?

从宏观数据而言,看起来并不算多糟糕,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91302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高于市场预期。另一方面,市场人士从更切身的数据上感受到现实压力,一个例子是对未来通缩的担心。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月CPI同比下降0.5%,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这一数据大幅低于市场预期,也可以作为会议通稿需求不足诊断的数据证明。

对比往昔,难免令人感慨。中国经济,曾经有过繁花似锦的黄金时代。从2001加入WTO之后,伴随着全球化春风,经济持续两位数增长多年。熟悉的人都知道过去流行“保八”之类说法,这也就是当时GDP年增长率为8%,只是作为一个底线而存在。

无奈时过境迁,在市场规律面前,周期难以避免。从世界经济历史案例看,日本、阿根廷、马来西亚等不同地区的国家都曾经有过持续的高速增长阶段,当经济体量变大,进入中等收入之后步入减速可以说是并不罕见。

回到现实,大家更关心的问题是,这轮周期底部什么时候到,又将持续多久?很显然的结论是,过去那种高涨的华丽叙事已经结束,大家需要习惯新的叙事,那就是存量经济的时代,保住手上有的份额,就已经是成功。

12月12日还有一个小消息,香港明星周海媚去世。她的从业和昔日香港影视剧的黄金时代重叠,引发一波回忆杀。在那个年代,香港就是洋气或者现代的最直接物化。对于当时的许多年轻人来说,她扮演的《天龙八部》中的周芷若形象永不磨灭。但是时移事往,不说现在不少00后估计连金庸也不读了,随着香港影视式微,周海媚本人到内地发展,出演角色从绝世少女周芷若换成了她的师傅灭绝师太。不少粉丝觉得幻灭,我倒是值得肯定,演员每个阶段出演合适的角色,正如经济体在每个阶段不同表现。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候,周海媚曾经说,“我不是一个喜欢回头看的人。人生就得往前走,不断看前面的路。所以我现在也喜欢跟年轻人多交流,带给我一些新的东西,人才会进步,不会落后。”也许,在这样一个经济严冬将来的时代,不少人都将告别自己的高光时刻,经济体的巅峰时代也将过去,周海媚的哲学虽然听来朴实,但正视下滑,虽然没那么华丽,却不失为一种体面的方式。■ 
                                                                                          
相关内容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天安门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前瞻
2023-12-13 08:31
时政

2024展望:告别华丽叙事

徐瑾:中央经济会议提到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明年经济如何走?下行之中,风险与亮点又在何方?
徐瑾

■唯当喧嚣的泡沫逐渐散去,时代的转折才会逐渐清晰。

告别三年疫情,2024年的中国经济如何走?大众对于经济下行显然有集体预期,无论投资还是消费都在感受到压力。但是下行之中,风险与亮点又在何方?

三大关注问题

每年一次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以说是官方对于来年经济定调。对于外行来说,每年通稿的措辞或许大同小异,但是如果熟悉中国体制的特点,就可以知道每份重大会议通稿背后都是众多部门的集体智慧,还是可以从细微字句中体察不少弦外之音。

在本次经济工作会议之前,政治会议已经有先行定调,最受瞩目的无疑是新提法“先立后破”。这句话见仁见智,但是显然,当下经济需要稳定成为共识。在经济会议通稿形势判断一节中,提到了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以上三点,可视为最高层对当前主要问题的总体判断,也是当下经济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可谓提纲挈领。

对于肤浅的大脑而言,有效需求不足是产能过剩的原因,其实真相正好相反,产能过剩不外乎在扩大内需过程中堆积无效投资的结果,这些无效投资挤占了社会资源,却未能转化为就业与居民收入的增长,在其不断进入生产阶段之时,同时产生了产能过剩与需求不足的外在表现,可谓一枚分币的两面。讥讽的是,政府为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各种动作与刺激,恰好就是今日产能过剩与需求不足的根源,不论是房地产、基建还是国企主导的投资,都是这一游戏的关键环节。

再说社会预期偏弱,其实也是老话题。2023年有一个特别现象,那就是曾经红极一时的知识网红年度演讲“翻车”。以往这类演讲高调一点,大家彼此打气,讲些故事打打气,基调往往前途光明,双方提供情绪价值也无可厚非。但是当不少人收入锐减不敢花钱的时候,如果还是仅仅开出信息不足的空头支票,那么显然继续画饼的乐观鸡汤也难以下咽。

从经济专业而言,社会预期之所以偏弱,并非中国人天生谨慎。曾几何时,民企与家庭的进取心让中国成为全球信贷与消费增速最高的国度。早在九年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有“更加注重引导社会预期”的提法,现在这一问题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成为口头禅。究其原因,可以从本次会议的另一新提法得到线索,会议指出,“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是一个新提法与新判断。事实上,细究过去几年对民间信心影响最大的政策,绝大多数不是宏观政策,而是非经济政策。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等经济政策虽然远不能称为尽善尽美,但与别的非经济政策相比,对社会预期的影响力不在同一水平。

当然,最后一个问题,“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则与历年经济政策不能无关。过高的国企债务、脆弱的地方金融机构、颓势未止的房地产市场、僵局难解的地方政府债务,共同构成了环环镶套的风险隐患。这些问题非一日之功,要真正解决自然也不是治标之策可为。所谓“先立后破”不妨从这一背景来理解。

告别华丽叙事

中国经济目前处于什么情况?

从宏观数据而言,看起来并不算多糟糕,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91302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高于市场预期。另一方面,市场人士从更切身的数据上感受到现实压力,一个例子是对未来通缩的担心。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月CPI同比下降0.5%,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这一数据大幅低于市场预期,也可以作为会议通稿需求不足诊断的数据证明。

对比往昔,难免令人感慨。中国经济,曾经有过繁花似锦的黄金时代。从2001加入WTO之后,伴随着全球化春风,经济持续两位数增长多年。熟悉的人都知道过去流行“保八”之类说法,这也就是当时GDP年增长率为8%,只是作为一个底线而存在。

无奈时过境迁,在市场规律面前,周期难以避免。从世界经济历史案例看,日本、阿根廷、马来西亚等不同地区的国家都曾经有过持续的高速增长阶段,当经济体量变大,进入中等收入之后步入减速可以说是并不罕见。

回到现实,大家更关心的问题是,这轮周期底部什么时候到,又将持续多久?很显然的结论是,过去那种高涨的华丽叙事已经结束,大家需要习惯新的叙事,那就是存量经济的时代,保住手上有的份额,就已经是成功。

12月12日还有一个小消息,香港明星周海媚去世。她的从业和昔日香港影视剧的黄金时代重叠,引发一波回忆杀。在那个年代,香港就是洋气或者现代的最直接物化。对于当时的许多年轻人来说,她扮演的《天龙八部》中的周芷若形象永不磨灭。但是时移事往,不说现在不少00后估计连金庸也不读了,随着香港影视式微,周海媚本人到内地发展,出演角色从绝世少女周芷若换成了她的师傅灭绝师太。不少粉丝觉得幻灭,我倒是值得肯定,演员每个阶段出演合适的角色,正如经济体在每个阶段不同表现。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候,周海媚曾经说,“我不是一个喜欢回头看的人。人生就得往前走,不断看前面的路。所以我现在也喜欢跟年轻人多交流,带给我一些新的东西,人才会进步,不会落后。”也许,在这样一个经济严冬将来的时代,不少人都将告别自己的高光时刻,经济体的巅峰时代也将过去,周海媚的哲学虽然听来朴实,但正视下滑,虽然没那么华丽,却不失为一种体面的方式。■ 
                                                                                          
相关内容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