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3-12-01 09:23
时政

基辛格:他和他的世界秩序俱往矣

徐瑾:如何评价基辛格?中美关系在他之后走向何方?基辛格的思想资源更偏向欧陆而非美国,他的时代毕竟早过去了,他所期待的国际秩序很难实现。
基辛格:中美对抗如果持续,情况有可能失控
徐瑾

■2023岁似乎是一个收割之年。

投资家查理.芒格以99岁之龄去世一天之后,外交家亨利.基辛格在百岁去世。对于不少美国人而言,基辛格是不乏争议的前国务卿,甚至可能是一个冷血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者;而对于多数中国人而言,他大概是最熟悉也最友好的海外政治家,是构建中美友好关系的奠基人。

如何评价基辛格?他的遗产是什么?中美关系在他之后走向何方?

1、基辛格的思想资源

基辛格1923年出生在德国,因为其犹太人身份,15岁时移居美国。他参加过二战,进过哈佛,也做过教授。当然,他最著名身份是尼克松政府的国家安全顾问和国务卿,正是在这个职位上,他参与甚至主导了中美外交破冰。在1970年代,基辛格让自己成为仅次于尼克松的实权人物,甚至在尼克松下台之后也安然无恙,以结束越南战争的谈判而获诺贝尔和平奖,在其声誉最高点甚至有提议他参选总统的呼声。

离开白宫之后,基辛格继续穿梭于各国之间,据说来中国次数就超过百次,持续发言与著述,依靠民间外交发挥影响。从在美国政坛政策影响力而言,基辛格的时代其实早就结束了;及至近日肉身消亡,离开他的白宫岁月已经有接近半个世纪的遥远时间,却还是再次提醒我们,一个时代真的远去了,比如他苦心孤诣强调的世界秩序,比如中美曾经的美好岁月。

基辛格出身德国难民,青少年才入籍美国,他的英语始终带浓厚的德国口音,早年的不安定感似乎也使得他毕生对于稳定或者说秩序,有种异于常人的理解以及坚持。他心中的伟人并不是美国式理想主义人物,而是类似19世纪奥地利帝国首相梅特涅那样隐匿权力帷幕后拨弄风云的人物。可以说,欧洲政治以及历史人物更符合他的趣味。对他来说不无遗憾的是,美式民主与欧洲政治到底不同,比起他在国际舞台的如鱼得水,他在美国国内始终面临激烈怀疑与抨击。

中国人看基辛格,和美国维度自然不同,有时候远观反而能赋予一种因距离而诞生的洞察。学者王缉思曾经指出一点,基辛格不是一个典型美式政治家,而朱学勤老师认为基辛格是苏秦、张仪式人物,中国人应该不陌生,“流窜于大国之间,多面、多头下注,自以为能佩六国相印”。这或许是他始终坚持现实主义以及反复强调全局战略的原因,他的这种偏上层的精英视角,使得他对于美国基层民情始终有隔。一个案例是,特朗普与希拉里竞选行情中,共和党出身的基辛格曾经认为希拉里会赢。

基辛格是老派的人,他对此从不忌讳。他心中的外交黄金时代很可能是400年前《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时代。当时的欧洲式外交家更多是阶层认同而不是国族认同,所谓国际法也是一系列同侪妥协的结果。这显然与今日美国主流趣味不同,在2013年中欧汉堡峰会上,他就这样公开表示,“我是个老派的人,我相信400年前《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以来的国际法。”

因此他的传记作者、著名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就认为,基辛格并不是外界批评的的现实主义者,而是主流的欧洲保守派。基辛格也曾经说过,保守主义困境在于不得不匿名进行革命。

可见,基辛格的思想资源更多来自欧陆,康德、斯宾格勒甚至伯克等人影响远远多于美国本土哲学家,欧洲政治家梅特涅的榜样意义多过二十世纪的美国总统威尔逊。对欧陆传统的亲近,在进步主义流行的美国,基辛格的格格不入可想而知,甚至不乏异乡人之感。

2、21世纪国际秩序的挑战

基辛格毕生强调重建国际秩序。那么,国际秩序本质是什么,他理想中的秩序又是什么样的?

什么是秩序?其实秩序也可以理解为,人们理解的世界运行规则,对此他们自愿或者被迫予以遵守;而不同区域的人,其实对于世界运行规则的感知和想象也不同。因此,世界秩序,也可以看作一种普世性质的国际秩序。现代性冲击在全球展开以来,各国的国运往往取决于与这一普世性质的国际咨询的互动,——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一个人的认知确实决定自身的格局。

21世纪全球事务面临全新的挑战,因为过去无缘见面各自安好的力量都在碰头聚合,酝酿新的冲突与动荡。基辛格认为,目前国际社会的诸多乱象,都在于缺乏一致的国际秩序。在基辛格92岁的时候,他还在思考世界格局,写出了《世界秩序》一书。他认为国际秩序的不清晰,事实上导致一些乱局症结,

“要建立真正的世界秩序,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在保持自身价值的同时,还需要有一种全球性、结构性和法理性的文化,这就是超越任何一个地区或国家视角和理想的秩序观。”

那么,新时代的国际秩序应该是什么样的?按照基辛格的说法,新时代的国际秩序应该有这样的特点:肯定个人尊严和参与式治理、遵照一致同意的规则开展国际合作。

就当下全球形势的现实而言,离开美国来谈国际秩序,不啻空谈。从美国外交角度看,目标很美好,前途却很坎坷。美国必须两个层面上追求世界秩序:“拥抱普世原则,同时需要接受其他地区的历史和文化现实。”毕竟,即使强大如美国,也需要盟友,不是一个国家就可以完成的。

最大的挑战,是中国和美国如何相处,基辛格又如何看中美差异?

3 、基辛格看中美

基辛格回忆,1971年首次访问北京时,他感叹,中国是一片“神秘的土地”。周总理回答说:“你们会发现它并不神秘。一旦你们熟悉了它之后,它就不会像以前看起来那样神秘了。”

这种神秘感,其实就源自不了解,基辛格认为,如今的情况也一样,所有国家的人民都需要克服这种神秘感,努力将迥然不同的历史和价值观塑造成为一个共同遵守的新秩序。

和很多友好人士一样,基辛格喜欢将中美两国差异主要归因为历史和文化上的差异。他曾经有一个经典比喻,中国流传最久的棋是围棋,棋势优劣外人很少一下子看得明白,而西方则是国际象棋,其目的是把对手将死,令对方走投无路。他断言说,“如果说国际象棋是决战决胜,围棋则是持久战。国际象棋棋手的目标是大获全胜,围棋棋手的目标是积小胜。”

不过,基辛格倒是洞察二者都有将自身当作例外的习惯,“美国的例外主义是传经布道式的,认为美国有义务向世界的每个角落传播其价值观。中国的例外主义是文化性的,中国不试图改变他国的信仰,不对海外推行本国的现行体制。但它是中央帝国的传承者,根据其他国家与中国文化和政治形态的亲疏程度将它们划分为不同层次的“进贡国”。换言之,这是一种文化上的普世观。”

那么,中美之间对于秩序的理解差异,如何塑造21世纪剩下的历史?21世纪据说是中国的世纪,作为全球经济第二的中国,当下地位举足轻重。中国人如何看中国,与世界如何看中国,总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对于秩序的理解差异,只能在熟悉之中消除神秘感。

美国,需要基辛格这样外来者的审视,才能更全面,中国何尝不是这样?透过外国人的观察,审视我们自身,无论准确与否,总是能够得到一些我们意识不到的信息和角度。

基辛格说,他也不总是认同中国人的观点,但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观点,因为中国将在21世纪的世界中发挥重大作用——反过来说,中国也许不同意美国人所有观点,但是也应该了解美国人的观点。

可以说,基辛格的基本盘是国际秩序,重建国际秩序也是他念兹在兹的呼吁,而伴随中国经济的崛起,他成为美国国内最活跃”拥抱熊猫”派,也被中国视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也正因此,他多次强调强调中美关系不必也不应该成为零和博弈,他一直呼吁中美关系恰当标签应该是“共同进化”而不是“伙伴关系”。

4、基辛格身后时代的不确定性


无论是否承认,一系列变化正在发生,无论怎么样的人物,都需要面对自己的退场。

坦白说,基辛格的时代毕竟早过去了,就像比他成名更早的美国外交官乔治.坎南就曾经感慨,人不应该活得那么久,否则就会不断目睹自身被时代抛弃的残酷进程。

比如,无论基辛格如何呼吁发声,他所期待的国际秩序很难实现,至少很难按照他想象中那样依靠领导力就可以实现。自上而下秩序的高塔不断在倾废,昔日能够掌控民意、落实战略的领袖们一一远去,等级化的精英社会正在瓦解,取而代之是一个更民主更草根的时代。

社交媒体引爆的众生喧哗时代来临,人工智能新技术的迭代更使得基辛格不安恐惧。毕竟,基辛格的同侪们已经离去太久了,他们所构建的格局与秩序也自然与时代不再兼容。近些年来基辛格的呼吁虽然还有人听,但听众更多在美国国外而不是美国国内。如今,百岁的离开,不失为一个体面的下台阶。

当我们回顾历史,在桩桩件件大事面前,很容易感到眩晕甚至迷惑。是看不见的趋势主宰了历史,还是伟人的临时起意改变了走向,抑或真是群众创造了历史?基辛格自己是研究者,也是历史的亲历者,他如何看待这一问题?他曾经说,作为教授的更倾向于认为历史是由非个人的力量驱动的,“但当你身处历史当中的时候,你会看到伟大人物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虽然,伟大人物的影响未必源自人物的伟大,而是来自决定的重大。

伴随着中国经济政治影响的提升,“中美关系的破冰者”这一定位,大概是基辛格在中国乃至于世界内最大标签。作为一个游走在不同秩序中的政治人物,在历史和时代的大空位间歇,基辛格做出了超出自己预期的重大改变,使得世界走向从此不同。

历史永不驻足,基辛格身后的时代,中美以及世界将会共同进化出怎样的国际秩序,仍旧是一个开放问题。■ 

相关内容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基辛格:中美对抗如果持续,情况有可能失控
2023-12-01 09:23
时政

基辛格:他和他的世界秩序俱往矣

徐瑾:如何评价基辛格?中美关系在他之后走向何方?基辛格的思想资源更偏向欧陆而非美国,他的时代毕竟早过去了,他所期待的国际秩序很难实现。
徐瑾

■2023岁似乎是一个收割之年。

投资家查理.芒格以99岁之龄去世一天之后,外交家亨利.基辛格在百岁去世。对于不少美国人而言,基辛格是不乏争议的前国务卿,甚至可能是一个冷血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者;而对于多数中国人而言,他大概是最熟悉也最友好的海外政治家,是构建中美友好关系的奠基人。

如何评价基辛格?他的遗产是什么?中美关系在他之后走向何方?

1、基辛格的思想资源

基辛格1923年出生在德国,因为其犹太人身份,15岁时移居美国。他参加过二战,进过哈佛,也做过教授。当然,他最著名身份是尼克松政府的国家安全顾问和国务卿,正是在这个职位上,他参与甚至主导了中美外交破冰。在1970年代,基辛格让自己成为仅次于尼克松的实权人物,甚至在尼克松下台之后也安然无恙,以结束越南战争的谈判而获诺贝尔和平奖,在其声誉最高点甚至有提议他参选总统的呼声。

离开白宫之后,基辛格继续穿梭于各国之间,据说来中国次数就超过百次,持续发言与著述,依靠民间外交发挥影响。从在美国政坛政策影响力而言,基辛格的时代其实早就结束了;及至近日肉身消亡,离开他的白宫岁月已经有接近半个世纪的遥远时间,却还是再次提醒我们,一个时代真的远去了,比如他苦心孤诣强调的世界秩序,比如中美曾经的美好岁月。

基辛格出身德国难民,青少年才入籍美国,他的英语始终带浓厚的德国口音,早年的不安定感似乎也使得他毕生对于稳定或者说秩序,有种异于常人的理解以及坚持。他心中的伟人并不是美国式理想主义人物,而是类似19世纪奥地利帝国首相梅特涅那样隐匿权力帷幕后拨弄风云的人物。可以说,欧洲政治以及历史人物更符合他的趣味。对他来说不无遗憾的是,美式民主与欧洲政治到底不同,比起他在国际舞台的如鱼得水,他在美国国内始终面临激烈怀疑与抨击。

中国人看基辛格,和美国维度自然不同,有时候远观反而能赋予一种因距离而诞生的洞察。学者王缉思曾经指出一点,基辛格不是一个典型美式政治家,而朱学勤老师认为基辛格是苏秦、张仪式人物,中国人应该不陌生,“流窜于大国之间,多面、多头下注,自以为能佩六国相印”。这或许是他始终坚持现实主义以及反复强调全局战略的原因,他的这种偏上层的精英视角,使得他对于美国基层民情始终有隔。一个案例是,特朗普与希拉里竞选行情中,共和党出身的基辛格曾经认为希拉里会赢。

基辛格是老派的人,他对此从不忌讳。他心中的外交黄金时代很可能是400年前《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时代。当时的欧洲式外交家更多是阶层认同而不是国族认同,所谓国际法也是一系列同侪妥协的结果。这显然与今日美国主流趣味不同,在2013年中欧汉堡峰会上,他就这样公开表示,“我是个老派的人,我相信400年前《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以来的国际法。”

因此他的传记作者、著名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就认为,基辛格并不是外界批评的的现实主义者,而是主流的欧洲保守派。基辛格也曾经说过,保守主义困境在于不得不匿名进行革命。

可见,基辛格的思想资源更多来自欧陆,康德、斯宾格勒甚至伯克等人影响远远多于美国本土哲学家,欧洲政治家梅特涅的榜样意义多过二十世纪的美国总统威尔逊。对欧陆传统的亲近,在进步主义流行的美国,基辛格的格格不入可想而知,甚至不乏异乡人之感。

2、21世纪国际秩序的挑战

基辛格毕生强调重建国际秩序。那么,国际秩序本质是什么,他理想中的秩序又是什么样的?

什么是秩序?其实秩序也可以理解为,人们理解的世界运行规则,对此他们自愿或者被迫予以遵守;而不同区域的人,其实对于世界运行规则的感知和想象也不同。因此,世界秩序,也可以看作一种普世性质的国际秩序。现代性冲击在全球展开以来,各国的国运往往取决于与这一普世性质的国际咨询的互动,——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一个人的认知确实决定自身的格局。

21世纪全球事务面临全新的挑战,因为过去无缘见面各自安好的力量都在碰头聚合,酝酿新的冲突与动荡。基辛格认为,目前国际社会的诸多乱象,都在于缺乏一致的国际秩序。在基辛格92岁的时候,他还在思考世界格局,写出了《世界秩序》一书。他认为国际秩序的不清晰,事实上导致一些乱局症结,

“要建立真正的世界秩序,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在保持自身价值的同时,还需要有一种全球性、结构性和法理性的文化,这就是超越任何一个地区或国家视角和理想的秩序观。”

那么,新时代的国际秩序应该是什么样的?按照基辛格的说法,新时代的国际秩序应该有这样的特点:肯定个人尊严和参与式治理、遵照一致同意的规则开展国际合作。

就当下全球形势的现实而言,离开美国来谈国际秩序,不啻空谈。从美国外交角度看,目标很美好,前途却很坎坷。美国必须两个层面上追求世界秩序:“拥抱普世原则,同时需要接受其他地区的历史和文化现实。”毕竟,即使强大如美国,也需要盟友,不是一个国家就可以完成的。

最大的挑战,是中国和美国如何相处,基辛格又如何看中美差异?

3 、基辛格看中美

基辛格回忆,1971年首次访问北京时,他感叹,中国是一片“神秘的土地”。周总理回答说:“你们会发现它并不神秘。一旦你们熟悉了它之后,它就不会像以前看起来那样神秘了。”

这种神秘感,其实就源自不了解,基辛格认为,如今的情况也一样,所有国家的人民都需要克服这种神秘感,努力将迥然不同的历史和价值观塑造成为一个共同遵守的新秩序。

和很多友好人士一样,基辛格喜欢将中美两国差异主要归因为历史和文化上的差异。他曾经有一个经典比喻,中国流传最久的棋是围棋,棋势优劣外人很少一下子看得明白,而西方则是国际象棋,其目的是把对手将死,令对方走投无路。他断言说,“如果说国际象棋是决战决胜,围棋则是持久战。国际象棋棋手的目标是大获全胜,围棋棋手的目标是积小胜。”

不过,基辛格倒是洞察二者都有将自身当作例外的习惯,“美国的例外主义是传经布道式的,认为美国有义务向世界的每个角落传播其价值观。中国的例外主义是文化性的,中国不试图改变他国的信仰,不对海外推行本国的现行体制。但它是中央帝国的传承者,根据其他国家与中国文化和政治形态的亲疏程度将它们划分为不同层次的“进贡国”。换言之,这是一种文化上的普世观。”

那么,中美之间对于秩序的理解差异,如何塑造21世纪剩下的历史?21世纪据说是中国的世纪,作为全球经济第二的中国,当下地位举足轻重。中国人如何看中国,与世界如何看中国,总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对于秩序的理解差异,只能在熟悉之中消除神秘感。

美国,需要基辛格这样外来者的审视,才能更全面,中国何尝不是这样?透过外国人的观察,审视我们自身,无论准确与否,总是能够得到一些我们意识不到的信息和角度。

基辛格说,他也不总是认同中国人的观点,但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观点,因为中国将在21世纪的世界中发挥重大作用——反过来说,中国也许不同意美国人所有观点,但是也应该了解美国人的观点。

可以说,基辛格的基本盘是国际秩序,重建国际秩序也是他念兹在兹的呼吁,而伴随中国经济的崛起,他成为美国国内最活跃”拥抱熊猫”派,也被中国视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也正因此,他多次强调强调中美关系不必也不应该成为零和博弈,他一直呼吁中美关系恰当标签应该是“共同进化”而不是“伙伴关系”。

4、基辛格身后时代的不确定性


无论是否承认,一系列变化正在发生,无论怎么样的人物,都需要面对自己的退场。

坦白说,基辛格的时代毕竟早过去了,就像比他成名更早的美国外交官乔治.坎南就曾经感慨,人不应该活得那么久,否则就会不断目睹自身被时代抛弃的残酷进程。

比如,无论基辛格如何呼吁发声,他所期待的国际秩序很难实现,至少很难按照他想象中那样依靠领导力就可以实现。自上而下秩序的高塔不断在倾废,昔日能够掌控民意、落实战略的领袖们一一远去,等级化的精英社会正在瓦解,取而代之是一个更民主更草根的时代。

社交媒体引爆的众生喧哗时代来临,人工智能新技术的迭代更使得基辛格不安恐惧。毕竟,基辛格的同侪们已经离去太久了,他们所构建的格局与秩序也自然与时代不再兼容。近些年来基辛格的呼吁虽然还有人听,但听众更多在美国国外而不是美国国内。如今,百岁的离开,不失为一个体面的下台阶。

当我们回顾历史,在桩桩件件大事面前,很容易感到眩晕甚至迷惑。是看不见的趋势主宰了历史,还是伟人的临时起意改变了走向,抑或真是群众创造了历史?基辛格自己是研究者,也是历史的亲历者,他如何看待这一问题?他曾经说,作为教授的更倾向于认为历史是由非个人的力量驱动的,“但当你身处历史当中的时候,你会看到伟大人物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虽然,伟大人物的影响未必源自人物的伟大,而是来自决定的重大。

伴随着中国经济政治影响的提升,“中美关系的破冰者”这一定位,大概是基辛格在中国乃至于世界内最大标签。作为一个游走在不同秩序中的政治人物,在历史和时代的大空位间歇,基辛格做出了超出自己预期的重大改变,使得世界走向从此不同。

历史永不驻足,基辛格身后的时代,中美以及世界将会共同进化出怎样的国际秩序,仍旧是一个开放问题。■ 

相关内容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