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3-11-10 07:53
艺术风尚

上海艺术季:秋末冬初的小确幸

范庭略:绵绵落雨中,艺术博览会的现场依旧人潮涌动。在市场情况不佳的心理预期之下,上海的创意精神依旧保持着活力。
上海艺术季:秋末冬初的小确幸
2023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现场

范庭略

■经过一个异常温暖的周末,雨水终于开始淅淅沥沥地落下。秋末冬初的标志除了安福路上大片的落叶将会落在朋友圈刷屏之外,更加令人期待的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也拉开了帷幕。我们的艺术手段多种多样,但是目的几乎总是为了纪念,为了不让时间悄悄流逝,也为了让爱永存保留。我们通过各种机械的碰撞以及艺术的夸张,震撼着眼睛然后俘虏心灵。艺术这样一个神秘运作的系统,在这个季节开足了马力向我们冲了过来。

据不完全的统计,未来一周在上海将有268场艺术展览开幕,艺术爱好者们不是在展会上,就是在去展会的路上。为了便于观展,大家都穿着宽松的运动外套以及无一例外穿着各种款式的球鞋,因为巨大的场馆以及下雨天的潮湿,已经让大部分人完全放弃了精致的套装,毕竟松弛的精神状态不如松弛的身体状态那么显而易见。

每当一个人在人潮汹涌的巨大展场里面漫步的时候,迎面而来的滚滚人流会碾碎各种艺术评论家的不同态度与良苦用心。每一幅作品必须要接受每一个观展者的耐心审视,那些晦涩且具有明确行文风格的艺术评论文章,为每一幅优秀的作品做了全面的背书。他们的指引或许将直接影响买家的选择,当然这些评论家的耐心与决心必定会在每一个观展者的评分系统中折射出一个合理的价位。

至今我还没有看到过一个这样的场面,就是一群人围在一幅作品前面,有人会为了看清楚这幅作品而跳跃起来。倒是现在可以看到更多携带自拍器材的网红,一个人顾影自怜地在一幅巨大的艺术作品前面搔首弄姿。有朋友刻薄地说,如果判断一个艺术展会的专业程度,就要看与作品合影人数的多寡。

一般来说,观众与作品合影的次数越多,展会的娱乐性质就越高。反之学术性更强的艺术展会,都是各种凑近作品观察绘画细节的观众。怎么说呢,技法始终还是第二位的,观念永远是艺术的第一要素。当然,要是考虑观众的受教育程度的话,艺术爱好还是有高低之分的。

在消费主义时代,艺术博览会是最具有欺骗性的艺术大巴扎,毕竟可以消费这些艺术品的人,估计全场加在一起要比画廊参展的工作人员的数量还要少。而仅仅从观看作品的目光中就可以感受到他是不是画廊需要的消费者。毕竟,每一家画廊的准客户名单几乎在布展之前就已经呈现出来了。当然今天的藏家预展大部分都是来参观和学习的,因为大部分人都还距离交易环节很远很远。

在那些静静地观看作品的观众的眼光里面,可以看到那种艺术品恋人的感觉。恋人的目光就是一切,因为再多的言语和拥抱,都比不上恋人的凝视。所以当大部分人并没有准备购买艺术品的时候,这样痴迷的目光就是一切,因为好的作品总是会可以不经意地打动人,而发生购买则是另外一个商业体系的事情。

这样的类似情况也会发生在餐厅里面,大部分被餐厅邀请前来品鉴的美食家或者食客,因为所做的工作完全与消费无关,仅与传播有关。所以在他们眼里,餐厅多数是好的,如果还可以支付一笔出场费的话,那么餐厅就更是好上加好了。但是一旦变成自掏腰包的真实消费的话,某些人对于服务的苛求以及对于出品的严格,都直接与钱包的深浅发生了关系。所以在消费主义时代,在没有产生消费之前的种种溢美之词都是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震撼,而与商品本身的买卖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在我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收到了艺博会参展的某个顶级画廊发来的第一天成交业绩汇总的电子邮件。这似乎是全球顶级画廊的惯例,因为他们像开奢侈品的连锁店一样,在全球的重要经济城市都开设了分支机构,那么作品销售报告的最新更新必然是一个保持公开透明以及保持着足够信心的公关行为,毕竟第一天可以卖出四五件总价一百多万美元的作品,应该都还是一件非常值得庆贺的事情。这是一个大家都已经预想到市况不是很好的心理预期之下的小确幸,大家就不要在惦记一个小目标的作品成交记录可以出现了,也许市场并没有那么坏。当首富们开始把昂贵的皮带换成一千多块钱的普通皮带的时候,当这些纵横艺术品市场多年的资本大鳄都把金表悄悄摘下来的时候,他们甚至都觉得拿手机看时间也很方便。这些坊间流传的各种细节都在验证着前一种说法,那就是这个市场的行情不好,但是究竟有多不好,也只是没有那么不好。

当代艺术一直作为现代资本主义的实验室以及研发部门,这些披头散发、特立独行的艺术家们用不断产生的新创意或者新点子,来不断追求和不断满足市场新的需要,而资本主义的最核心标志就是不断的创新以及不断的突破,这也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的原动力。如果一直墨守着一千年前的各种艺术规矩,那么当代艺术早就是死水一潭了。人类艺术的突飞猛进,也是拜创新所赐,不断有人来购买代表着最新创意的艺术作品,然后抱定将来终有一天会被全部市场所认可,然后赚回当年的投资。这样的逻辑思路跟当年买股票或者买房子都是一样的心理,大家都在与人性的市场在对赌,希望自己可以跑赢大盘。当然艺术品跟房子跟股票一样,要了解艺术家的风格以及市场的接受程度,而且作品的好坏甚至没有一个统一衡量的标准,只要有人接盘,那就是一门好投资。

今天的这个博览会如此充满了活力,如此的拥挤,令人不由想到去年那种突然接到通知说发现密接人员的尴尬往事。上海这个城市最好的生活模式,就是我们可以在太常见的地方不被人看见,然后在别人注视的情况下被忽视,最后独自一人成为了一个秘密的自我。就好像安迪沃霍说的那样,“最近有些大公司有意购买我的气质。”

苏新平,《行走的人》,2023,玻璃钢,470 x 130 x 405 cm,图片致谢艺术家与K空间

站在会场的入口处等待网约车的时候,可以看到不少为人熟知且具有某种特殊气质的艺术家们也正在等待专车的到来。外面的雨还在一直在下,龙腾大道与龙兰路的交汇处堵的严严实实,我的眼前突然浮现出上个月月底的某个夜晚,在巨鹿路和茂名南路以及瑞金一路交汇处热闹的人群。那天晚上的气温非常宜人,几万名年轻人几乎堵塞了整个街道,巨富长的每条马路上都洋溢着年轻人浓厚的荷尔蒙,真正的创意不是在巨大的工业厂房改建的展览场地之内呈现,更不是在前滩金碧辉煌的商场里面陈列出来。那些伟大的创意来自于年轻人对生活的嘲弄与鄙视,嘲弄文化的形式虽然那么玩世不恭,但是没有一点冷嘲热讽,甘愿躺平的生活还如何继续下去?所以上海这座城市的创意精神,远远要高于任何来自于联合国之类的官方册封,这种来自于热情以及对于自由的向往,用一句常常看见的口号,那就是“让上海变得更伟大”。■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上海艺术季:秋末冬初的小确幸
2023-11-10 07:53
艺术风尚

上海艺术季:秋末冬初的小确幸

范庭略:绵绵落雨中,艺术博览会的现场依旧人潮涌动。在市场情况不佳的心理预期之下,上海的创意精神依旧保持着活力。
2023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现场

范庭略

■经过一个异常温暖的周末,雨水终于开始淅淅沥沥地落下。秋末冬初的标志除了安福路上大片的落叶将会落在朋友圈刷屏之外,更加令人期待的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也拉开了帷幕。我们的艺术手段多种多样,但是目的几乎总是为了纪念,为了不让时间悄悄流逝,也为了让爱永存保留。我们通过各种机械的碰撞以及艺术的夸张,震撼着眼睛然后俘虏心灵。艺术这样一个神秘运作的系统,在这个季节开足了马力向我们冲了过来。

据不完全的统计,未来一周在上海将有268场艺术展览开幕,艺术爱好者们不是在展会上,就是在去展会的路上。为了便于观展,大家都穿着宽松的运动外套以及无一例外穿着各种款式的球鞋,因为巨大的场馆以及下雨天的潮湿,已经让大部分人完全放弃了精致的套装,毕竟松弛的精神状态不如松弛的身体状态那么显而易见。

每当一个人在人潮汹涌的巨大展场里面漫步的时候,迎面而来的滚滚人流会碾碎各种艺术评论家的不同态度与良苦用心。每一幅作品必须要接受每一个观展者的耐心审视,那些晦涩且具有明确行文风格的艺术评论文章,为每一幅优秀的作品做了全面的背书。他们的指引或许将直接影响买家的选择,当然这些评论家的耐心与决心必定会在每一个观展者的评分系统中折射出一个合理的价位。

至今我还没有看到过一个这样的场面,就是一群人围在一幅作品前面,有人会为了看清楚这幅作品而跳跃起来。倒是现在可以看到更多携带自拍器材的网红,一个人顾影自怜地在一幅巨大的艺术作品前面搔首弄姿。有朋友刻薄地说,如果判断一个艺术展会的专业程度,就要看与作品合影人数的多寡。

一般来说,观众与作品合影的次数越多,展会的娱乐性质就越高。反之学术性更强的艺术展会,都是各种凑近作品观察绘画细节的观众。怎么说呢,技法始终还是第二位的,观念永远是艺术的第一要素。当然,要是考虑观众的受教育程度的话,艺术爱好还是有高低之分的。

在消费主义时代,艺术博览会是最具有欺骗性的艺术大巴扎,毕竟可以消费这些艺术品的人,估计全场加在一起要比画廊参展的工作人员的数量还要少。而仅仅从观看作品的目光中就可以感受到他是不是画廊需要的消费者。毕竟,每一家画廊的准客户名单几乎在布展之前就已经呈现出来了。当然今天的藏家预展大部分都是来参观和学习的,因为大部分人都还距离交易环节很远很远。

在那些静静地观看作品的观众的眼光里面,可以看到那种艺术品恋人的感觉。恋人的目光就是一切,因为再多的言语和拥抱,都比不上恋人的凝视。所以当大部分人并没有准备购买艺术品的时候,这样痴迷的目光就是一切,因为好的作品总是会可以不经意地打动人,而发生购买则是另外一个商业体系的事情。

这样的类似情况也会发生在餐厅里面,大部分被餐厅邀请前来品鉴的美食家或者食客,因为所做的工作完全与消费无关,仅与传播有关。所以在他们眼里,餐厅多数是好的,如果还可以支付一笔出场费的话,那么餐厅就更是好上加好了。但是一旦变成自掏腰包的真实消费的话,某些人对于服务的苛求以及对于出品的严格,都直接与钱包的深浅发生了关系。所以在消费主义时代,在没有产生消费之前的种种溢美之词都是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震撼,而与商品本身的买卖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在我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收到了艺博会参展的某个顶级画廊发来的第一天成交业绩汇总的电子邮件。这似乎是全球顶级画廊的惯例,因为他们像开奢侈品的连锁店一样,在全球的重要经济城市都开设了分支机构,那么作品销售报告的最新更新必然是一个保持公开透明以及保持着足够信心的公关行为,毕竟第一天可以卖出四五件总价一百多万美元的作品,应该都还是一件非常值得庆贺的事情。这是一个大家都已经预想到市况不是很好的心理预期之下的小确幸,大家就不要在惦记一个小目标的作品成交记录可以出现了,也许市场并没有那么坏。当首富们开始把昂贵的皮带换成一千多块钱的普通皮带的时候,当这些纵横艺术品市场多年的资本大鳄都把金表悄悄摘下来的时候,他们甚至都觉得拿手机看时间也很方便。这些坊间流传的各种细节都在验证着前一种说法,那就是这个市场的行情不好,但是究竟有多不好,也只是没有那么不好。

当代艺术一直作为现代资本主义的实验室以及研发部门,这些披头散发、特立独行的艺术家们用不断产生的新创意或者新点子,来不断追求和不断满足市场新的需要,而资本主义的最核心标志就是不断的创新以及不断的突破,这也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的原动力。如果一直墨守着一千年前的各种艺术规矩,那么当代艺术早就是死水一潭了。人类艺术的突飞猛进,也是拜创新所赐,不断有人来购买代表着最新创意的艺术作品,然后抱定将来终有一天会被全部市场所认可,然后赚回当年的投资。这样的逻辑思路跟当年买股票或者买房子都是一样的心理,大家都在与人性的市场在对赌,希望自己可以跑赢大盘。当然艺术品跟房子跟股票一样,要了解艺术家的风格以及市场的接受程度,而且作品的好坏甚至没有一个统一衡量的标准,只要有人接盘,那就是一门好投资。

今天的这个博览会如此充满了活力,如此的拥挤,令人不由想到去年那种突然接到通知说发现密接人员的尴尬往事。上海这个城市最好的生活模式,就是我们可以在太常见的地方不被人看见,然后在别人注视的情况下被忽视,最后独自一人成为了一个秘密的自我。就好像安迪沃霍说的那样,“最近有些大公司有意购买我的气质。”

苏新平,《行走的人》,2023,玻璃钢,470 x 130 x 405 cm,图片致谢艺术家与K空间

站在会场的入口处等待网约车的时候,可以看到不少为人熟知且具有某种特殊气质的艺术家们也正在等待专车的到来。外面的雨还在一直在下,龙腾大道与龙兰路的交汇处堵的严严实实,我的眼前突然浮现出上个月月底的某个夜晚,在巨鹿路和茂名南路以及瑞金一路交汇处热闹的人群。那天晚上的气温非常宜人,几万名年轻人几乎堵塞了整个街道,巨富长的每条马路上都洋溢着年轻人浓厚的荷尔蒙,真正的创意不是在巨大的工业厂房改建的展览场地之内呈现,更不是在前滩金碧辉煌的商场里面陈列出来。那些伟大的创意来自于年轻人对生活的嘲弄与鄙视,嘲弄文化的形式虽然那么玩世不恭,但是没有一点冷嘲热讽,甘愿躺平的生活还如何继续下去?所以上海这座城市的创意精神,远远要高于任何来自于联合国之类的官方册封,这种来自于热情以及对于自由的向往,用一句常常看见的口号,那就是“让上海变得更伟大”。■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