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3-11-03 17:23
艺术风尚

对话丁乙:我看到了一个艺术家的终点是什么样的

这位著名抽象艺术家表示,中国当代艺术在特定年代所拥有的“洪荒之力”,或许已经难以复制,但他准备奋斗到底。
对话丁乙:我看到了一个艺术家的终点是什么样的-
访谈、撰文 朱振

■“我怎么可能躺平?”

对话时间已经临近两个小时,坐在他位于上海西岸的工作室,丁乙的情绪仍然挺饱满,脸上也没见疲惫的神色。

“艺术家就是要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是没办法有什么养生,是没有什么休息的。”

两天前,主题为《故乡与旅程》的丁乙大型个人展览,刚刚在他的故乡宁波拉开帷幕。展览规格不小,分别选址在宁波的两个美术馆举行。等到马不停蹄走完全部开幕式流程,丁乙便动身返回上海,第一站就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室,“稍作调整,定定神”。

近年来,丁乙仍然保持着每年举办大型展览的节奏。按他的话讲,每次展览一开幕,他就会转向下一站的工作,“不会太留恋,也不会太回顾”。

丁乙的记性其实不错,能以清晰的年份将作品与人和事串联起来。他坐在桌边,因为讲述过于专注,手里的雪茄总是不断熄灭,接着又被他再次点燃。不时地,他还会用手将桌上散落的烟灰拂抹干净,搓进一旁的烟灰缸里。就在这样忽明忽暗的重燃与归零中,丁乙对自己创作生涯的诸多回忆,也如烟气一般,时而浓烈时而漫散。

作为中国当代最为知名的抽象艺术家之一,丁乙用了40年的时间,从在玩具厂做设计工人起步,直至跻身中国当代艺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列。1988年,在上海大学学习国画的丁乙,以名为“十示”— 一种“+”字型的符号及其变体 —为核心元素,创立了自己的抽象艺术语言。在此后的35年中,他始终坚持延续着这一独特的风格,并因此收获国内外艺术界的瞩目。

丁乙被称为圈里“最勤奋的艺术家”之一,据他说,如今他的大部分时间会选择在工作室度过,保持着每天14小时的工作强度。

丁乙的创作生涯,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从萌芽到繁荣的大部分历程。但在他的眼里,和他同代崛起的很多艺术家,其实都已经停留在了最初的年代。“艺术的图像是有年代感的,有时候如果你不与时俱进地去发展它,它就会永远停在原处。”

从大约两年前开始,丁乙的“十示”创作逐步走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浩瀚的、精神性的主题,开始不断出现在他的作品之中。丁乙本人将这个新阶段称为“内视”。

在对话中,问题几次涉及到有关“内视”的轮廓与内涵,但都没有得到丁乙直接的回应。

“你说要找到那些深入的、真正震撼人心的表达,这并不是一时一刻的事情。”

丁乙用手指在桌面上戳戳点点,划出了一个不规则的环,“我现在就像在这个周边,不断在找那个‘核心’在哪里。这是要过程的,要下功夫的,不是想来就能来的。但是首先我已经知道,(核心)就在‘这块土地上’,‘方圆几公里之内’,问题是如何找到它。”

《⼗示 2022-27》,2022,椴⽊板上丙烯⽊刻,240×240cm。图片提供:丁⼄⼯作室。©丁⼄
1,“大家都画得这么好,谁会被淘汰呢?

宁波个展的最后一站,位于市郊东钱湖畔的展览场地,建筑构造颇为不同寻常:环绕着纵深向上的高大中庭,白色的狭窄坡道迂回上升。这让观展的体验像是在攀登一座前路不明朗的小山,又好像是在身临其境地观看一条人生之路。

尺幅或袖珍或恢弘的“十示”画作,不断出现在观展途中。即便它们已经按照各种线索被仔细编排过,但这些抽象如马赛克一般的作品,其意境绝没有那么容易能被看懂。更诚实的观感是,那些画面是很美的,无数硬币大小的“十示”,在不同的色彩和走势里,形成了独特的节奏和氛围,在一个“大千世界”之中自成一体。

丁乙曾在过去的采访中表示,在“内视”阶段,会更多专注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与思考。这像是意味着,在接下来的至少十年时间里,丁乙将会通过“十示”符号,更加完整地揭示自己的价值观、情感底色或知识系统。在常年诠释客观世界之后,一位艺术家终于决定,开始尝试用自己研习半生的抽象符号去表达他自己。

然而从丁乙在现场的只言片语中,似乎很难再获得与此有关的更多细节了。聚光灯之下的丁乙,始终显得腼腆而少言,面对公众,他好像更愿意将思绪隐藏在层层叠叠的符号矩阵背后,回避被过于简单直接地剖白。

策展人崔灿灿在不经意间提醒观展的人群,了解一位艺术家的编年史,应当用心去留意在他身后的时间流中,那些彷徨、犹疑、抉择的时刻。

这是个及时的建议,人生的很多纠葛与情愫,的确难以浮现在那些顺遂平衡的岁月里。

“其实把我带入对家乡回忆的,是我的父亲。”

回到上海工作室的丁乙,换上了简单的白T恤:“我就是要‘了’父亲对家乡的感情。父辈难舍的家乡之情,比我这一代更重。”

丁乙的父亲在去年过世,当时疫情形势严峻,连追悼会也没有开。等疫情过了,在冬至时候才做了下葬的仪式。几重感情叠加,让这次在故乡的展览,成了丁乙纪念父亲的独特方式。

儿童时代的丁乙曾经很崇拜自己的父亲:因为他会在纤维板上用油画颜料临摹红色娘子军。丁乙的父亲曾经需要一人抚养三个孩子,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丁乙穿的衣服、玩的玩具,都是父亲亲手做的。家里偶尔蒸馒头,父亲也会顺手把馒头做成像“鱼”和“兔子”模样的“艺术品”。

丁乙说,他对父亲一直心怀感激之情。但从1980年开始,丁乙考上了上海工艺美校,并正式决心走上艺术家的道路,此后他慢慢发现,自己并没有办法和父亲就艺术展开探讨。在家里,他和父亲的交流并不多。

“有时候甚至我还要反抗的。因为当时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艺术家是什么,就是盲目地喜欢这个,打算一辈子走这条路。我的父亲就更不清楚能不能把艺术当吃饭了。”

“旅⾏笔记”,宁波,2022,纸上⽔溶性彩⾊铅笔 ,19×27cm。图片提供:丁⼄⼯作室。©丁⼄。
有时要“反抗”的不仅仅是家人的不理解。在艺术生涯起步阶段的混沌中,“反抗”的对象,甚至还包括自己的自我怀疑。

丁乙在中学时代曾加入学校的美术组。美术组的同学都非常勤奋:“早晨上课是8点,我们7点就会到学校旁边的杨浦公园画速写。下午三点,一天课程结束,我就会回到美术组去,一直画到晚饭时间,然后走一站路,回家吃晚饭。然后再走回美术组,一直画到晚上十点。”

美术组的教室是个位于一楼的临时房,那时候上海市政建设并不算好,一到下暴雨,房子里就会涨水。丁乙回忆,即便是涨水,同学们也会毫不顾忌,脚在水里,继续画画。“你可能很难想象80年代的那种勤奋。”

但是在美术组,丁乙却算不上最拔尖的“主力”。

“我画画有点‘刚劲’(上海话),不是能很惟妙地处理笔触,排线排得也不很整齐。”相比于色彩的表达,丁乙在素描方面,并没有太多自信。

“那个时候我真的想过这个问题:美术组总共有20多位同学,未来会不会需要这么多的艺术家?大家都画得这么好,谁会被淘汰呢?”

但他很快又会转念一想:“我画的虽然不是最好的,但我对艺术这么有兴趣,这么喜欢,我也是不可能被淘汰的。”

2,“锐气没有了,你就变成了普通的一团肉”

在丁乙办公室一角的墙上,挂着一副方正的油画:黑色、深棕、暗红的色团混合着苍白和明黄,以某种层次晕染叠加,在画布上呈现出一番壮烈但混沌未开的景象。

这幅画在1983年完成,名为《英雄主义》,灵感来自一部在1980年代被引进中国的澳大利亚电影《驯马手莫兰特》(“Breaker” Morant)。它也是丁乙的第一张抽象作品。

丁乙指着画简单做解读:它是多种风格的集中合成,试图建立一定的结构,其中有城市建筑的透视感,还可以看到赵无极的影子。“但是那种感觉还是没画透。”

关于画的名字,丁乙说,“那个时代人人都想做英雄,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中国的大门刚刚打开,人们非常渴望了解知识,了解世界,都会觉得自己将开创新的时代。”

1980至1983年,丁乙真正步入了艺术的起步期。那时在上海工艺美校学习设计的他,认识了自己最重要的启蒙老师余友涵。他也第一次意识到,在艺术这条路上,选择“方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但随后开启的,是一段相对默默无闻、没有太多认可相伴的岁月。几年之间,丁乙先后在上海的政肃路、古北路和延安西路辗转,租下条件简陋的工作室,寻找着自己的艺术方向。

彼时,一场声势浩大的现代主义艺术浪潮正在全国蓬勃兴起,丁乙亲身见证了这场被称为“85新潮”的艺术革新运动,但最终,他选择走上了一条并不被多数人理解的道路。他决定离开了艺术浪潮规定的方向,去发展自身的定位。他也希望通过将艺术归零,重新回到创作的起点。

1988年,在他位于古北路附近的王家楼工作室,丁乙完成了最初的三张“十示作品”:“十示i”、“十示ii”、“十示iii”。

此时对于抽象艺术,他也有了自己的确信:更准确的主观表达,应该建立在扎实的理性之上。

“我研究蒙德里安、弗兰克•斯特拉,都是比较冷的、结构性的、理性的抽象。那时我心里会觉得,‘真正可靠的’还是理性的东西。”

无论是在老师朋友中间,还是参与正式的展出,“十示”反响都并不好,那些以纯抽象作为语言系统的创作,显得过分安静。

“那种画在那个年代是很奇怪的。一些大学同学和老师看过之后,都觉得我路走错了。因为所有的绘画元素都没有。”

按崔灿灿的说法,一个艺术家的创作像是自转和公转。“自转”是指艺术家要清楚自己要表达什么。而“公转”则是指,艺术家要看到别人在表达什么,并确认自己与之的共性和差异。

回忆80年代,对话中丁乙多次提到了他的心态:“我那时是充满激情的。我心里认为,过几年大家就会看到我是对的。因为我看过美术史,艺术百年就是需要新的东西,而且随着你全身心投入,新的点还会不断涌现出来。”

丁乙还记得,1992年,在他当时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工作室屋外,一个和菜地相邻的小院里,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的策展人博尼托•奥利瓦坐在一排椅子中间,表情严肃地一张一张端详他的画。最终,在次年6月举办的双年展中,共选中16位中国艺术家参展,丁乙位列其中。

奥利瓦对于画作入选给出的理由,丁乙已经记不太清了,只记得其中有一句是“勇敢”。

我问他:“回看八、九十年代的那个丁乙,他的身上还有没有让你怀念的地方?”

“我常常会在工作室挂一张早年的画,因为我知道那个年代是回不去的”,对面墙上的那张《英雄主义》,如今看来,有点像丁乙对青春的缅怀。那些不预设太多前提的画画经历,至今还会让他感慨。

“就是奋勇地,不顾一切地走自己的道路。你是带着某种’抵抗’的心态:即便不是主流,即便不会被认知,但我牺牲了也就牺牲了,不怕。”

那种“抵抗”的心态,今天还有么?

丁乙回答:“还有一些,一个艺术家始终需要锐气的,锐气没有了,你就变成了普通的一团肉。在我的作品中,追求力量很重要,要像一个拳头出击的那种状态。如何保持这种状态,是我现在最大的挑战。”

3,“我看到了一个艺术家的终点是什么样的”

丁乙的工作室是由原龙华机场的厂房车间改建而成的。一张巨大的工作台上,成捆的画笔和数不清的刻刀,以及数目繁多盛放着各种颜料的瓶瓶罐罐,以格外严谨规整的方式堆集在一起。

搬运工人们正在忙碌,旁边的一整面墙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草图。丁乙已经开始着手为明年的展览做准备。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能感受到对“时间”的敏感性。如今为一次展出所准备的大型作品,丁乙都要先从纸上创作开始,这样即便失败,也就只会耽误了一两天的时间。

“时间会给你一种很大的压力,每一天都很宝贵,不能被没有成果地消耗掉。”

在访谈提纲中,我请丁乙介绍一件近期让他印象深刻的作品。在现场,他回应说,2022年在拉萨举办个人展出,曾让他的创作面临巨大的焦灼。那次经历,也被他被视为“内视”的起点。

“西藏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宗教派别众多,自然地理也非常辽阔。”丁乙回忆,在准备西藏展览的时候,最初的感觉就像是一团迷雾。“我不是一个风景画家,不会去描绘具体的景致。通过抽象的十示,怎么描述西藏?”

在有限的时间里,丁乙只能将表达“压缩再压缩、提炼再提炼”,并决定聚焦两个主题:“自然”与“信仰”。在诠释“信仰”的时候,丁乙先后尝试过在藏纸上画下小型的格子和点位,以及大型的、延展叠加的几何图形。他甚至回归到了马列维奇和蒙德里安,希望以抽象主义的初始状态,去抓住西藏的本质和力量。

但直到木板上的大画开始动工,他仍然在担心,画面可能会随时失去活力和运动性,变成一张没有生命力的作品。“过程始终是未知的,你只能预见走势。”

历时一个月,丁乙得到了最终的结果,一副2.4米X2.4米的木刻作品:在由青与蓝所组成的背景上,铺满了白色的光斑,猩红色的巨大十字图形如同一支法器,沿着画布的对角线,豁然撑开。

这幅作品被丁乙称为整个西藏系列作品中难度最大的突破,“从纸上作品开始,需要像火箭一样,必须一级一级地助力,不断给你燃料。”

这幅画也让“十示”的作品第一次有了副标题:“金刚”。

《十示 2022-3(金刚)》,椴木板上丙烯木刻,240cm×240cm,2022,图片来自丁乙工作室 ©丁乙

丁乙61岁了,他说在艺术这个领域工作35年,自己可以算是一个“资深的艺术家”了。

“会有媒体问我:‘你现在最喜欢的艺术家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年轻的时候有很多,但是在今天,说实在的,已经没有了,也不应该再有了。”

丁乙说眼下的感觉,就像身在一个无人区,“你只能做自己。你是一个成功的还是失败的艺术家,只有历史会给你一个结论。”

如今的丁乙,是否还会在意艺术市场的反馈?

“市场我基本上不看。我的生活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因为我也没有什么大的物质愿望了。除了日常用品,我也真没有想买的东西了。”

丁乙说,他没有豪华别墅,也不期待“所谓精英阶层的体面状态”。他现在只在工作室待客,晚上就点外卖,有时画的筋疲力尽了,就到旁边的小房间睡一会。

“对我来说,很多体验都经历过了,那些其实都是无效的。没什么意义。我已经看到了所谓的本质。”

我向他提出最后的问题:“新的”颠覆“旧的”,是当代艺术始终不变的主题,对于更新迭代,你是否会感到焦虑?

“我知道所谓图像的不断更新,是一个艺术家生命延续的重要的部分。另外我也知道,艺术家的状态就是不进则退。”

此时,丁乙还是提到了和他相熟的两位抽象艺术家,同样生于1945年的肖恩•斯库利(Sean Scully)和安塞尔姆•基弗(Anselm Kiefer),“他们比我年长一代,如今都仍然在勤奋的工作。”

“在西方的艺术系统中,艺术家们可以展开竞逐。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 )90多岁了,而在他身后,70岁和80岁的艺术家,还在争夺着他的‘王位’。从他们的经历当中,我也看到了一种现实,看到了一个艺术家的终点是什么样的。”

采访结束,天已渐暗。在暮色升起的城市中,丁乙的工作室灯火通明。丁乙说,中国当代艺术曾经拥有过“洪荒之力”,但那种能量属于特定的年代,可能很难再现了。但他也相信,新的价值和力量,还是会随着时间慢慢浮出水面。因此,他不打算停步。他的“内视”探索,仍然会和与世界、与命运的磕碰及坚持有关,那是他力量的来源。带着这种相信,丁乙跨过了他的花甲之年。

对话丁乙:“接下来的道路仍然充满冒险”

记者:在《故乡与旅程》的展览中,展出了一些您早年关于创作的笔记,其中一篇写到:“我要把颜料当成捡来的粪便。我需要繁杂的结构所导致的预计性的视觉混乱和心理疾病—呕吐。获得对现状艺术的厌恶和紧张,并加以种种反抗剔减的企图。”如何理解这些文字的意思?在那个阶段,为什么需要“呕吐”?

丁乙:那个时候很多年轻艺术家都会有自己的宣言。当时因为年轻气盛,有时候说话会很过(笑)。在1990年,我就是会想如何去“破”现代主义的颜色。所以我就采用了所谓“自动主义”的取色原理。

现代主义的绘画肯定是要选择的:比如选择一个色调、再选择其他的色调对比,诸如此类。但我的做法是,把所有颜料铺开,拿到一个颜色,就画一条线;再拿到一个颜色,就再画一条线。我要做的就是像大自然那样自由地呈现。

早期的这种思考,对我的创作生涯影响也很深,就是要让创作的维度不断扩大,而不是追求对小的技巧的完善。

记者:“十示”创立前后,您曾经历过一段默默无闻的时期。是否想过,自己的创作可能终其一生都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力?

丁乙:那个时候人是“盲目”的。因为当时没有艺术市场也没有展馆,你就是在为某种坚定和理想而画。那是一种特定年代的勇气,环境像是真空的。

记者:什么时候觉得“十示”成功了?

丁乙:在1992年,当时有几拨策展人来到中国。

最早是老汉斯(戴汉志,Hansvan Dijk),他和柏林世界文化宫的馆长一起来为“中国前卫艺术展”挑选艺术家。是他率先选择了我,14位中国艺术家中我是唯一的抽象艺术家。

那也是我第一次见到专业的作品合同。那个合同我到今天都有印象,我还要找同学做翻译,除了文字之外,还有一个网格状的图标,用来标记出这张画哪个部分是坏的,你需要在上面圈出来,还要考虑要买多少钱的保险。

后来博尼托•奥利瓦来中国,他也选了我。所以,1993年是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上的开启之年,但在92年,变化就已经开始了。

但到了1995年,巡回展览结束,媒体简报的复印件寄了回来了,厚厚的一叠。我从头找到尾,几乎找不到我的作品,没有。偶尔能提到名字,或者看到一些小的图片。当时海外媒体对来自中国艺术家的报道还是很猛烈的,但在这之中并没有我。

FT中文网:您为什么会说,经历过“85新潮”的艺术家,有些就无法继续往前走了?

丁乙:艺术家会面对两种抉择:一种是接力,(成功)会让你更加投入的去发展;还有一种是停止,(成功)会让你不敢寻找新的道路了,只能延续已经成功的道路。

艺术的图像是有年代感的。有时候如果你不与时俱进地区发展它,它就会永远停留在那个年代。艺术家需要在社会的信息中不断做出筛选,不断更新,保持自己的敏感性。

记者:接下来想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丁乙:有一些想法,但说实在的,还没有很充分。曾经有一个想法是“幽灵”,但还没有很明确。

记者:“十示”走过35年,它所能承载的边界在哪里?是否还有那种,您还有表达欲,但通过“十示”尚难以表达的主题?

丁乙:“十示”现在其实就是一种创作的笔触。至于主题,我今年在深圳的展览主题是“生灵”。人类的历史都是光辉灿烂的么?有太多苦难了,有的都是不能描绘的。

生与死,肯定会是接下来思考的题目,但不会是唯一的。精神到底是什么?在马克•罗斯科(Marks Rothko)的那里,可能是一种边际模糊的颤动。但是你又能怎么表达精神性?

“生灵”、“幽灵”或者所谓的“灵魂出窍”,这些主题都会思考,但需要去尝试,看能不能抓到它们。抓到它们也不容易,也许十年时间也是不够的。

记者:中国的当代艺术如何在世界上继续保持活力和影响力,这是今天您还会思考的问题么?

丁乙:这对我来说,这就是现实的问题。

因为我们已经没有可以参考的东西了。你现在所做的,成还是不成,都要等后人去评价你了。这仍然是一个充满冒险的历程。

我一直认为,中国当代艺术40年的历程,是西方很难替代的。因为它的矛盾性、历史的张力和社会的张力,是西方在同期的40年所没有的。这是一种“洪荒之力”,如果当代艺术家的作品系统里没有这种力量,是没有办法说服别人的。

也许再经过几十年,中国在国际当代艺术中可能会有一个更好的位置,甚至可以引领某种东西。从美国的经验可以看到,当代艺术的发生和发展,并不需要非常漫长的历史,主要是靠觉醒和新的思想。

记者:中国当代艺术还会出现80、90年代时的那种推动力么?

丁乙:有点难了。今天不仅仅是中国,全世界的艺术领域都面临过度商业化。当商业能完全决定一切的时候,就不需要批评系统了。

如果所有的艺术品都要看拍卖指标和交易指标,如何去评判它真正的价值?

但是物极必反,我相信这样的东西来得快,去的也快。今天很多都是流行的艺术,是短暂的东西。那些具有年代代表性的图像,其生命周期也不过二十几年,流行的东西能持续得更久么?■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对话丁乙:我看到了一个艺术家的终点是什么样的-
2023-11-03 17:23
艺术风尚

对话丁乙:我看到了一个艺术家的终点是什么样的

这位著名抽象艺术家表示,中国当代艺术在特定年代所拥有的“洪荒之力”,或许已经难以复制,但他准备奋斗到底。
访谈、撰文 朱振

■“我怎么可能躺平?”

对话时间已经临近两个小时,坐在他位于上海西岸的工作室,丁乙的情绪仍然挺饱满,脸上也没见疲惫的神色。

“艺术家就是要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是没办法有什么养生,是没有什么休息的。”

两天前,主题为《故乡与旅程》的丁乙大型个人展览,刚刚在他的故乡宁波拉开帷幕。展览规格不小,分别选址在宁波的两个美术馆举行。等到马不停蹄走完全部开幕式流程,丁乙便动身返回上海,第一站就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室,“稍作调整,定定神”。

近年来,丁乙仍然保持着每年举办大型展览的节奏。按他的话讲,每次展览一开幕,他就会转向下一站的工作,“不会太留恋,也不会太回顾”。

丁乙的记性其实不错,能以清晰的年份将作品与人和事串联起来。他坐在桌边,因为讲述过于专注,手里的雪茄总是不断熄灭,接着又被他再次点燃。不时地,他还会用手将桌上散落的烟灰拂抹干净,搓进一旁的烟灰缸里。就在这样忽明忽暗的重燃与归零中,丁乙对自己创作生涯的诸多回忆,也如烟气一般,时而浓烈时而漫散。

作为中国当代最为知名的抽象艺术家之一,丁乙用了40年的时间,从在玩具厂做设计工人起步,直至跻身中国当代艺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列。1988年,在上海大学学习国画的丁乙,以名为“十示”— 一种“+”字型的符号及其变体 —为核心元素,创立了自己的抽象艺术语言。在此后的35年中,他始终坚持延续着这一独特的风格,并因此收获国内外艺术界的瞩目。

丁乙被称为圈里“最勤奋的艺术家”之一,据他说,如今他的大部分时间会选择在工作室度过,保持着每天14小时的工作强度。

丁乙的创作生涯,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从萌芽到繁荣的大部分历程。但在他的眼里,和他同代崛起的很多艺术家,其实都已经停留在了最初的年代。“艺术的图像是有年代感的,有时候如果你不与时俱进地去发展它,它就会永远停在原处。”

从大约两年前开始,丁乙的“十示”创作逐步走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浩瀚的、精神性的主题,开始不断出现在他的作品之中。丁乙本人将这个新阶段称为“内视”。

在对话中,问题几次涉及到有关“内视”的轮廓与内涵,但都没有得到丁乙直接的回应。

“你说要找到那些深入的、真正震撼人心的表达,这并不是一时一刻的事情。”

丁乙用手指在桌面上戳戳点点,划出了一个不规则的环,“我现在就像在这个周边,不断在找那个‘核心’在哪里。这是要过程的,要下功夫的,不是想来就能来的。但是首先我已经知道,(核心)就在‘这块土地上’,‘方圆几公里之内’,问题是如何找到它。”

《⼗示 2022-27》,2022,椴⽊板上丙烯⽊刻,240×240cm。图片提供:丁⼄⼯作室。©丁⼄
1,“大家都画得这么好,谁会被淘汰呢?

宁波个展的最后一站,位于市郊东钱湖畔的展览场地,建筑构造颇为不同寻常:环绕着纵深向上的高大中庭,白色的狭窄坡道迂回上升。这让观展的体验像是在攀登一座前路不明朗的小山,又好像是在身临其境地观看一条人生之路。

尺幅或袖珍或恢弘的“十示”画作,不断出现在观展途中。即便它们已经按照各种线索被仔细编排过,但这些抽象如马赛克一般的作品,其意境绝没有那么容易能被看懂。更诚实的观感是,那些画面是很美的,无数硬币大小的“十示”,在不同的色彩和走势里,形成了独特的节奏和氛围,在一个“大千世界”之中自成一体。

丁乙曾在过去的采访中表示,在“内视”阶段,会更多专注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与思考。这像是意味着,在接下来的至少十年时间里,丁乙将会通过“十示”符号,更加完整地揭示自己的价值观、情感底色或知识系统。在常年诠释客观世界之后,一位艺术家终于决定,开始尝试用自己研习半生的抽象符号去表达他自己。

然而从丁乙在现场的只言片语中,似乎很难再获得与此有关的更多细节了。聚光灯之下的丁乙,始终显得腼腆而少言,面对公众,他好像更愿意将思绪隐藏在层层叠叠的符号矩阵背后,回避被过于简单直接地剖白。

策展人崔灿灿在不经意间提醒观展的人群,了解一位艺术家的编年史,应当用心去留意在他身后的时间流中,那些彷徨、犹疑、抉择的时刻。

这是个及时的建议,人生的很多纠葛与情愫,的确难以浮现在那些顺遂平衡的岁月里。

“其实把我带入对家乡回忆的,是我的父亲。”

回到上海工作室的丁乙,换上了简单的白T恤:“我就是要‘了’父亲对家乡的感情。父辈难舍的家乡之情,比我这一代更重。”

丁乙的父亲在去年过世,当时疫情形势严峻,连追悼会也没有开。等疫情过了,在冬至时候才做了下葬的仪式。几重感情叠加,让这次在故乡的展览,成了丁乙纪念父亲的独特方式。

儿童时代的丁乙曾经很崇拜自己的父亲:因为他会在纤维板上用油画颜料临摹红色娘子军。丁乙的父亲曾经需要一人抚养三个孩子,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丁乙穿的衣服、玩的玩具,都是父亲亲手做的。家里偶尔蒸馒头,父亲也会顺手把馒头做成像“鱼”和“兔子”模样的“艺术品”。

丁乙说,他对父亲一直心怀感激之情。但从1980年开始,丁乙考上了上海工艺美校,并正式决心走上艺术家的道路,此后他慢慢发现,自己并没有办法和父亲就艺术展开探讨。在家里,他和父亲的交流并不多。

“有时候甚至我还要反抗的。因为当时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艺术家是什么,就是盲目地喜欢这个,打算一辈子走这条路。我的父亲就更不清楚能不能把艺术当吃饭了。”

“旅⾏笔记”,宁波,2022,纸上⽔溶性彩⾊铅笔 ,19×27cm。图片提供:丁⼄⼯作室。©丁⼄。
有时要“反抗”的不仅仅是家人的不理解。在艺术生涯起步阶段的混沌中,“反抗”的对象,甚至还包括自己的自我怀疑。

丁乙在中学时代曾加入学校的美术组。美术组的同学都非常勤奋:“早晨上课是8点,我们7点就会到学校旁边的杨浦公园画速写。下午三点,一天课程结束,我就会回到美术组去,一直画到晚饭时间,然后走一站路,回家吃晚饭。然后再走回美术组,一直画到晚上十点。”

美术组的教室是个位于一楼的临时房,那时候上海市政建设并不算好,一到下暴雨,房子里就会涨水。丁乙回忆,即便是涨水,同学们也会毫不顾忌,脚在水里,继续画画。“你可能很难想象80年代的那种勤奋。”

但是在美术组,丁乙却算不上最拔尖的“主力”。

“我画画有点‘刚劲’(上海话),不是能很惟妙地处理笔触,排线排得也不很整齐。”相比于色彩的表达,丁乙在素描方面,并没有太多自信。

“那个时候我真的想过这个问题:美术组总共有20多位同学,未来会不会需要这么多的艺术家?大家都画得这么好,谁会被淘汰呢?”

但他很快又会转念一想:“我画的虽然不是最好的,但我对艺术这么有兴趣,这么喜欢,我也是不可能被淘汰的。”

2,“锐气没有了,你就变成了普通的一团肉”

在丁乙办公室一角的墙上,挂着一副方正的油画:黑色、深棕、暗红的色团混合着苍白和明黄,以某种层次晕染叠加,在画布上呈现出一番壮烈但混沌未开的景象。

这幅画在1983年完成,名为《英雄主义》,灵感来自一部在1980年代被引进中国的澳大利亚电影《驯马手莫兰特》(“Breaker” Morant)。它也是丁乙的第一张抽象作品。

丁乙指着画简单做解读:它是多种风格的集中合成,试图建立一定的结构,其中有城市建筑的透视感,还可以看到赵无极的影子。“但是那种感觉还是没画透。”

关于画的名字,丁乙说,“那个时代人人都想做英雄,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中国的大门刚刚打开,人们非常渴望了解知识,了解世界,都会觉得自己将开创新的时代。”

1980至1983年,丁乙真正步入了艺术的起步期。那时在上海工艺美校学习设计的他,认识了自己最重要的启蒙老师余友涵。他也第一次意识到,在艺术这条路上,选择“方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但随后开启的,是一段相对默默无闻、没有太多认可相伴的岁月。几年之间,丁乙先后在上海的政肃路、古北路和延安西路辗转,租下条件简陋的工作室,寻找着自己的艺术方向。

彼时,一场声势浩大的现代主义艺术浪潮正在全国蓬勃兴起,丁乙亲身见证了这场被称为“85新潮”的艺术革新运动,但最终,他选择走上了一条并不被多数人理解的道路。他决定离开了艺术浪潮规定的方向,去发展自身的定位。他也希望通过将艺术归零,重新回到创作的起点。

1988年,在他位于古北路附近的王家楼工作室,丁乙完成了最初的三张“十示作品”:“十示i”、“十示ii”、“十示iii”。

此时对于抽象艺术,他也有了自己的确信:更准确的主观表达,应该建立在扎实的理性之上。

“我研究蒙德里安、弗兰克•斯特拉,都是比较冷的、结构性的、理性的抽象。那时我心里会觉得,‘真正可靠的’还是理性的东西。”

无论是在老师朋友中间,还是参与正式的展出,“十示”反响都并不好,那些以纯抽象作为语言系统的创作,显得过分安静。

“那种画在那个年代是很奇怪的。一些大学同学和老师看过之后,都觉得我路走错了。因为所有的绘画元素都没有。”

按崔灿灿的说法,一个艺术家的创作像是自转和公转。“自转”是指艺术家要清楚自己要表达什么。而“公转”则是指,艺术家要看到别人在表达什么,并确认自己与之的共性和差异。

回忆80年代,对话中丁乙多次提到了他的心态:“我那时是充满激情的。我心里认为,过几年大家就会看到我是对的。因为我看过美术史,艺术百年就是需要新的东西,而且随着你全身心投入,新的点还会不断涌现出来。”

丁乙还记得,1992年,在他当时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工作室屋外,一个和菜地相邻的小院里,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的策展人博尼托•奥利瓦坐在一排椅子中间,表情严肃地一张一张端详他的画。最终,在次年6月举办的双年展中,共选中16位中国艺术家参展,丁乙位列其中。

奥利瓦对于画作入选给出的理由,丁乙已经记不太清了,只记得其中有一句是“勇敢”。

我问他:“回看八、九十年代的那个丁乙,他的身上还有没有让你怀念的地方?”

“我常常会在工作室挂一张早年的画,因为我知道那个年代是回不去的”,对面墙上的那张《英雄主义》,如今看来,有点像丁乙对青春的缅怀。那些不预设太多前提的画画经历,至今还会让他感慨。

“就是奋勇地,不顾一切地走自己的道路。你是带着某种’抵抗’的心态:即便不是主流,即便不会被认知,但我牺牲了也就牺牲了,不怕。”

那种“抵抗”的心态,今天还有么?

丁乙回答:“还有一些,一个艺术家始终需要锐气的,锐气没有了,你就变成了普通的一团肉。在我的作品中,追求力量很重要,要像一个拳头出击的那种状态。如何保持这种状态,是我现在最大的挑战。”

3,“我看到了一个艺术家的终点是什么样的”

丁乙的工作室是由原龙华机场的厂房车间改建而成的。一张巨大的工作台上,成捆的画笔和数不清的刻刀,以及数目繁多盛放着各种颜料的瓶瓶罐罐,以格外严谨规整的方式堆集在一起。

搬运工人们正在忙碌,旁边的一整面墙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草图。丁乙已经开始着手为明年的展览做准备。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能感受到对“时间”的敏感性。如今为一次展出所准备的大型作品,丁乙都要先从纸上创作开始,这样即便失败,也就只会耽误了一两天的时间。

“时间会给你一种很大的压力,每一天都很宝贵,不能被没有成果地消耗掉。”

在访谈提纲中,我请丁乙介绍一件近期让他印象深刻的作品。在现场,他回应说,2022年在拉萨举办个人展出,曾让他的创作面临巨大的焦灼。那次经历,也被他被视为“内视”的起点。

“西藏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宗教派别众多,自然地理也非常辽阔。”丁乙回忆,在准备西藏展览的时候,最初的感觉就像是一团迷雾。“我不是一个风景画家,不会去描绘具体的景致。通过抽象的十示,怎么描述西藏?”

在有限的时间里,丁乙只能将表达“压缩再压缩、提炼再提炼”,并决定聚焦两个主题:“自然”与“信仰”。在诠释“信仰”的时候,丁乙先后尝试过在藏纸上画下小型的格子和点位,以及大型的、延展叠加的几何图形。他甚至回归到了马列维奇和蒙德里安,希望以抽象主义的初始状态,去抓住西藏的本质和力量。

但直到木板上的大画开始动工,他仍然在担心,画面可能会随时失去活力和运动性,变成一张没有生命力的作品。“过程始终是未知的,你只能预见走势。”

历时一个月,丁乙得到了最终的结果,一副2.4米X2.4米的木刻作品:在由青与蓝所组成的背景上,铺满了白色的光斑,猩红色的巨大十字图形如同一支法器,沿着画布的对角线,豁然撑开。

这幅作品被丁乙称为整个西藏系列作品中难度最大的突破,“从纸上作品开始,需要像火箭一样,必须一级一级地助力,不断给你燃料。”

这幅画也让“十示”的作品第一次有了副标题:“金刚”。

《十示 2022-3(金刚)》,椴木板上丙烯木刻,240cm×240cm,2022,图片来自丁乙工作室 ©丁乙

丁乙61岁了,他说在艺术这个领域工作35年,自己可以算是一个“资深的艺术家”了。

“会有媒体问我:‘你现在最喜欢的艺术家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年轻的时候有很多,但是在今天,说实在的,已经没有了,也不应该再有了。”

丁乙说眼下的感觉,就像身在一个无人区,“你只能做自己。你是一个成功的还是失败的艺术家,只有历史会给你一个结论。”

如今的丁乙,是否还会在意艺术市场的反馈?

“市场我基本上不看。我的生活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因为我也没有什么大的物质愿望了。除了日常用品,我也真没有想买的东西了。”

丁乙说,他没有豪华别墅,也不期待“所谓精英阶层的体面状态”。他现在只在工作室待客,晚上就点外卖,有时画的筋疲力尽了,就到旁边的小房间睡一会。

“对我来说,很多体验都经历过了,那些其实都是无效的。没什么意义。我已经看到了所谓的本质。”

我向他提出最后的问题:“新的”颠覆“旧的”,是当代艺术始终不变的主题,对于更新迭代,你是否会感到焦虑?

“我知道所谓图像的不断更新,是一个艺术家生命延续的重要的部分。另外我也知道,艺术家的状态就是不进则退。”

此时,丁乙还是提到了和他相熟的两位抽象艺术家,同样生于1945年的肖恩•斯库利(Sean Scully)和安塞尔姆•基弗(Anselm Kiefer),“他们比我年长一代,如今都仍然在勤奋的工作。”

“在西方的艺术系统中,艺术家们可以展开竞逐。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 )90多岁了,而在他身后,70岁和80岁的艺术家,还在争夺着他的‘王位’。从他们的经历当中,我也看到了一种现实,看到了一个艺术家的终点是什么样的。”

采访结束,天已渐暗。在暮色升起的城市中,丁乙的工作室灯火通明。丁乙说,中国当代艺术曾经拥有过“洪荒之力”,但那种能量属于特定的年代,可能很难再现了。但他也相信,新的价值和力量,还是会随着时间慢慢浮出水面。因此,他不打算停步。他的“内视”探索,仍然会和与世界、与命运的磕碰及坚持有关,那是他力量的来源。带着这种相信,丁乙跨过了他的花甲之年。

对话丁乙:“接下来的道路仍然充满冒险”

记者:在《故乡与旅程》的展览中,展出了一些您早年关于创作的笔记,其中一篇写到:“我要把颜料当成捡来的粪便。我需要繁杂的结构所导致的预计性的视觉混乱和心理疾病—呕吐。获得对现状艺术的厌恶和紧张,并加以种种反抗剔减的企图。”如何理解这些文字的意思?在那个阶段,为什么需要“呕吐”?

丁乙:那个时候很多年轻艺术家都会有自己的宣言。当时因为年轻气盛,有时候说话会很过(笑)。在1990年,我就是会想如何去“破”现代主义的颜色。所以我就采用了所谓“自动主义”的取色原理。

现代主义的绘画肯定是要选择的:比如选择一个色调、再选择其他的色调对比,诸如此类。但我的做法是,把所有颜料铺开,拿到一个颜色,就画一条线;再拿到一个颜色,就再画一条线。我要做的就是像大自然那样自由地呈现。

早期的这种思考,对我的创作生涯影响也很深,就是要让创作的维度不断扩大,而不是追求对小的技巧的完善。

记者:“十示”创立前后,您曾经历过一段默默无闻的时期。是否想过,自己的创作可能终其一生都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力?

丁乙:那个时候人是“盲目”的。因为当时没有艺术市场也没有展馆,你就是在为某种坚定和理想而画。那是一种特定年代的勇气,环境像是真空的。

记者:什么时候觉得“十示”成功了?

丁乙:在1992年,当时有几拨策展人来到中国。

最早是老汉斯(戴汉志,Hansvan Dijk),他和柏林世界文化宫的馆长一起来为“中国前卫艺术展”挑选艺术家。是他率先选择了我,14位中国艺术家中我是唯一的抽象艺术家。

那也是我第一次见到专业的作品合同。那个合同我到今天都有印象,我还要找同学做翻译,除了文字之外,还有一个网格状的图标,用来标记出这张画哪个部分是坏的,你需要在上面圈出来,还要考虑要买多少钱的保险。

后来博尼托•奥利瓦来中国,他也选了我。所以,1993年是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上的开启之年,但在92年,变化就已经开始了。

但到了1995年,巡回展览结束,媒体简报的复印件寄了回来了,厚厚的一叠。我从头找到尾,几乎找不到我的作品,没有。偶尔能提到名字,或者看到一些小的图片。当时海外媒体对来自中国艺术家的报道还是很猛烈的,但在这之中并没有我。

FT中文网:您为什么会说,经历过“85新潮”的艺术家,有些就无法继续往前走了?

丁乙:艺术家会面对两种抉择:一种是接力,(成功)会让你更加投入的去发展;还有一种是停止,(成功)会让你不敢寻找新的道路了,只能延续已经成功的道路。

艺术的图像是有年代感的。有时候如果你不与时俱进地区发展它,它就会永远停留在那个年代。艺术家需要在社会的信息中不断做出筛选,不断更新,保持自己的敏感性。

记者:接下来想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丁乙:有一些想法,但说实在的,还没有很充分。曾经有一个想法是“幽灵”,但还没有很明确。

记者:“十示”走过35年,它所能承载的边界在哪里?是否还有那种,您还有表达欲,但通过“十示”尚难以表达的主题?

丁乙:“十示”现在其实就是一种创作的笔触。至于主题,我今年在深圳的展览主题是“生灵”。人类的历史都是光辉灿烂的么?有太多苦难了,有的都是不能描绘的。

生与死,肯定会是接下来思考的题目,但不会是唯一的。精神到底是什么?在马克•罗斯科(Marks Rothko)的那里,可能是一种边际模糊的颤动。但是你又能怎么表达精神性?

“生灵”、“幽灵”或者所谓的“灵魂出窍”,这些主题都会思考,但需要去尝试,看能不能抓到它们。抓到它们也不容易,也许十年时间也是不够的。

记者:中国的当代艺术如何在世界上继续保持活力和影响力,这是今天您还会思考的问题么?

丁乙:这对我来说,这就是现实的问题。

因为我们已经没有可以参考的东西了。你现在所做的,成还是不成,都要等后人去评价你了。这仍然是一个充满冒险的历程。

我一直认为,中国当代艺术40年的历程,是西方很难替代的。因为它的矛盾性、历史的张力和社会的张力,是西方在同期的40年所没有的。这是一种“洪荒之力”,如果当代艺术家的作品系统里没有这种力量,是没有办法说服别人的。

也许再经过几十年,中国在国际当代艺术中可能会有一个更好的位置,甚至可以引领某种东西。从美国的经验可以看到,当代艺术的发生和发展,并不需要非常漫长的历史,主要是靠觉醒和新的思想。

记者:中国当代艺术还会出现80、90年代时的那种推动力么?

丁乙:有点难了。今天不仅仅是中国,全世界的艺术领域都面临过度商业化。当商业能完全决定一切的时候,就不需要批评系统了。

如果所有的艺术品都要看拍卖指标和交易指标,如何去评判它真正的价值?

但是物极必反,我相信这样的东西来得快,去的也快。今天很多都是流行的艺术,是短暂的东西。那些具有年代代表性的图像,其生命周期也不过二十几年,流行的东西能持续得更久么?■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