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3-10-08 13:11
社会与生活

快乐教育的真相

安妮:北美基础教育始于一个“玩”字,让孩子“学习玩耍,在玩耍中学习”。华人虎爸虎妈们谈“玩”色变。这两种教育理念产生了迥异的结果。
幼儿园快乐教育的真相
安妮

■常有国内朋友问我,加拿大的孩子上学是不是很开心、作业少、没多少升学压力?得到肯定答复后,他们会感叹快乐教育真好,能让孩子出国读书就好了,国内太卷、太苦了。可很多人从国内来到加拿大后,又对这里的教育嗤之以鼻,他们认为所谓快乐教育就是“放羊”,孩子成材还得靠自己,于是拼命用各种辅导班塞满孩子的日程表,唯恐卷得不够用力。

我想,他们对“快乐教育”都有所误会。

北美基础教育始于一个“玩”字。让孩子“学习玩耍,在玩耍中学习(Learn to play; play to learn)”,这句话从北美学前班一直贯穿到小学低年级。在北美教育理念里,“玩”是人类天性,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始于“玩”,人类很多伟大发明也都可以追溯至游戏。让孩子“玩”不仅顺应天性,也是让孩子掌握各种能力的最佳途径。从幼儿园到小学,老师绞尽脑汁以各种有趣的形式教授知识,“哄”孩子们开心,上学成为一件快乐的事,孩子连放假时也盼着开学。

华人虎爸虎妈们谈“玩”色变,大概因为中文里有太多和“玩”相关的负面概念:“玩物丧志”、“玩忽职守”、“玩世不恭”等等。总之在中国传统教育理念里,玩乐是学习的反面,和后者有天然联系的只能是“刻苦”、“努力”,学习的正确姿势应该是“头悬梁、锥刺骨”,孩子从小就应当适应“苦学”并把它当成习惯保持下去。

这两种教育理念在儿童学业方面产生了迥异结果:当国内幼儿园小朋友已经能够自主阅读故事书、会做三位数加减法时,加拿大一年级的孩子才刚刚记住26个字母表和数数到100。国内来的家长看到这效果,几乎不可避免会感到焦虑。“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是如此深入人心,在很多华人父母眼里,加拿大学校这种教学法,简直就是让孩子在起跑线上躺平。

但人生不是一场短跑,而是漫长旅行。有时候,过于追求阶段性的目标成果,会让我们错失过程中的乐趣,甚至偏离终极目标。过早用繁重的课业把孩子压得疲惫不堪,容易让他们失去向上的动力。多少人一边感叹世间有趣的灵魂如此稀少,一边却又忍不住把自己的孩子变成最无趣的刷题机。

另一方面,相比国内的极度重视学业,北美教育更注重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与自然和与他人相处的能力。记得女儿5岁时我们曾短期回国居住,孩子入读北京一所普通私立幼儿园大班。孩子班级的微信群里每天都不停有家长@老师,请老师在孩子上完厕所后帮他把秋衣塞进裤子里;午睡后帮孩子穿上毛衣;出去玩时帮孩子戴上帽子等等,我由衷地佩服老师在照管30多个孩子之余还一一回应这些要求。

这在加拿大是不可想象的。加拿大的冬季漫长寒冷,出入室内必须穿脱外套、换鞋。这里的孩子4岁入读公立幼儿园,在此之前他们必须学会独立穿脱厚外套、雪裤和雪靴。偶尔一两次穿不好老师会帮忙,次数多了学校就会告知家长必须解决孩子穿脱服装的问题,比如学不会系鞋带就给孩子卖拉链式或者粘胶扣袢的雪靴等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假若在上下学的时候到小学校门口观察,你会看到凡是一手牵孩子一手帮孩子拿着书包的几乎都是亚裔父母或祖父母,其他族裔小孩基本都是自己背书包。

相比国内家长和老师的“包办”式风格,北美的教育方式容易被华人父母误解为放任不管。其实北美教育强调的是引导,孩子从小被视为一个独立个体,家长和老师引导他去探索世界,只在有危险时才强行介入。放手让孩子体验探索世界的乐趣,让他们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及持续探索的主动性和热情,这就是“学习玩耍,在玩耍中学习”的要义,也是“快乐教育”的出发点。乔布斯的名言“Stay hungry,stay foolish”,说的就是好奇心和热情:因为好奇,才会有如饥似渴的求知欲;因为充满热情,才会有宛若愚笨的执着精神。刷题刷不出好奇心和热情,枯燥而功利的应试训练反而还会摧毁它们。

但只有放纵的玩而没有勤奋努力也的确不可取。认为成才必须靠自己卷的华人父母其实也没错。北美不乏靠个人努力获得成功的例子。篮球巨星柯比在被问到成功的秘诀时,用一句反问“你见过凌晨4点的洛杉矶吗?”揭示了成功必须付出的努力和汗水。在加拿大,冰球作为国球深受欢迎,很多职业冰球队员的成功之路始于幼儿园时期就开始的“卷”:父母每天清晨5、6点离家,驱车送孩子去冰场参加训练,结束后再送去学校上学,十几年如一日。

就勤奋程度而言,凌晨4点起床去练冰球的北美孩子,和凌晨4点起床刷题的衡水中学孩子是一样的,但为何整体感觉北美孩子没有中国孩子那么苦?我想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卷”的方向和方式不太一样,而这也是痴迷于“卷”的华人父母容易忽略的一面。

北美教育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允许和鼓励每个孩子有不同特点,并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努力提供多样化的教育以满足不同家庭和孩子的个性化需求。以学校选择为例,在加拿大,孩子可以选择就读公立、私立学校或者家庭学校(home-schooling,类似私塾,由家长自己或聘请人员担任教师)。私立学校各有特色自不必说,值得一提的是私立学校的收费并不是都高昂到吓退一大批人,而是从每年几千到几万加币的都有,很多工薪家庭都能负担得起。

公立学校从小学四、五年级开始有各种特殊项目利于挖掘不同类型孩子的潜能。比如为天资聪颖的孩子设立的“天才班”(gifted program),为适合通过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学习传统学科的孩子设立的艺术班(arts program),以及为有志于往职业运动员方向发展的孩子设立的体育班(elite athlete program)。到了高中阶段,还有更多五花八门的项目,包括适合学业优异孩子的大学先修课程班(AP Program)、适合有意从事蓝领技术工作孩子的学徒班以及各类型的领导力项目等等。

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帮助孩子找到他们最喜欢、最适合的领域。喜欢,自然会有热情和充足的动力;适合,则“卷”起来更轻松自如。

华人虎爸虎妈们往往对学术之外的项目嗤之以鼻,就算让孩子参加音体美课外培训也是抱着通过竞赛获奖有助大学申请名校的目的。有些父母甚至把卷的目标简化为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学科,让孩子拼命超前学这些科目。但他们不知道,在人文领域以及沟通、协作和领导能力等“软技能”方面的欠缺,恰恰是华人一代移民最普遍的短板所在,继续忽略这些短板,把时间都用于数理化学科的精益求精,只会让这些父母自己成为下一代的天花板,孩子不但会卷得格外辛苦,而且难以成功。

身为“1.5代华人”的林雯(Karen Woods)对此颇有感受。她12岁随父母移民加拿大,从滑铁卢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进入西雅图的微软总部工作。但后来林雯发现IT并不是她的志向所住,她真正热爱的是大学时辅修的政治。于是她辞去很多人艳羡的工作,回到多伦多,进入政府关系和政治游说领域,工作之余在主流媒体发表文章、点评时政,还和朋友共同创立了一个旨在帮助华裔参与加拿大政治事务的非盈利组织CCPAC(Canadian Chinese Political Affairs Committee)。

林雯讲述了她有一次在微信群里“怼”一位家长的事。当时群里在讨论本地高中课程设置的问题,有位男家长抱怨,“整那么多没用的(指领导力课程等),不如把这些时间用来好好补习一下STEM课。”林雯回道:“然后呢?(让孩子)像你一样当个码农,向印度裔上司汇报?”

这番话戳中了很多华人的痛处。无论在加州硅谷还是加拿大,华裔IT工程师数量庞大,但能进入管理职位的比例却很低。印度裔升任管理职务的比例高得多。常有华人抱怨,印度裔不就是占了英语是印度官方语言所以他们英文更流利这点便宜吗,论专业技能还不如自己云云。其实他们没有意识到,第一代华人理工学霸移民欠缺的不仅仅是语言能力,而是包括沟通能力在内的很多软技能,而在大多数职场,这些软技能的重要性往往超过了技术能力。

林雯很反对华人父母逼孩子刷题的做法。她认为只要能够自食其力、身体健康、过得开心就是成功的人生,何苦非要扎堆在学术路上卷,毕竟不是人人都适合当工程师医生。与此同时,她也看到一些经济实力雄厚的华人移民想让子女更上层楼跻身加拿大精英阶层,但却摸不到门道。于是在林雯带领下,今年夏天,CCPAC联合在加拿大上流社会久负盛名的阿尔巴尼俱乐部(Albany Club)举办了一期名为“Rising Dragon”的华裔青少年领袖培训课程。

凭借林雯的丰富社会资源和阿尔巴尼俱乐部的响亮名气,他们邀请到的讲师团阵容“豪华”,包括政界知名人士和教育界高管,参与课程的华裔青少年得以聆听重大历史事件亲历者的一手讲述,还学习到了一些社交礼仪以及平常很多普通人不了解甚至想不到的技巧和能力。

比如多伦多大学教师俱乐部主管(Faculty Club manager)告诉学员,多伦多大学在正式聘请教授前,系主任会请候选人吃一顿饭。其实这是聘用过程的一道程序,席间会考察应聘者的餐桌礼仪、谈吐等。

决定华人在北美能否打破天花板飞得更高的,不是数理化,而是我们的短板所在。与其日夜刷题力图把成绩从90分提高到99甚至100分,不如把这些精力用来提升学术外的小细节,反而更容易走得远也更轻松。毕竟在边缘苦熬几十年后拨云见日获得诺贝尔奖的事并不常发生。

当然北美教育并不完美。小学数学能力整体偏弱一直是北美教育界的痛点。近年本地教育界也在反思是否该让孩子少点“快乐”,多点 “延迟满足”,以培养孩子的韧性等等。对于在各种考试中过五关斩六将才来到加拿大的一代华裔移民,想要让自己的孩子在北美的快乐教育中扬长避短,最具挑战性的不是说服孩子拼命刷题,而是承认孩子和自己的不同,并且鼓励和帮助孩子找到他们真正热爱和适合的领域,哪怕那根本不是我们自己以为的好领域。

好在相比国内的“一考定终生”,北美社会环境更具弹性,对试错的容许度更高----无论是选错了专业还是职业,都有从头再来的机会,不会被“成名须趁早”和“35岁危机”之类的压力困住。一旦认清自己真正热爱和适合的方向,并坚持付出努力,成功指日可待。无论是申请学校还是工作,你会发现,北美最欢迎的总是那种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适合什么,以及对实现目标充满激情的人,也就是乔布斯所说的“求知若渴、执着若愚”的人。■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幼儿园快乐教育的真相
2023-10-08 13:11
社会与生活

快乐教育的真相

安妮:北美基础教育始于一个“玩”字,让孩子“学习玩耍,在玩耍中学习”。华人虎爸虎妈们谈“玩”色变。这两种教育理念产生了迥异的结果。
安妮

■常有国内朋友问我,加拿大的孩子上学是不是很开心、作业少、没多少升学压力?得到肯定答复后,他们会感叹快乐教育真好,能让孩子出国读书就好了,国内太卷、太苦了。可很多人从国内来到加拿大后,又对这里的教育嗤之以鼻,他们认为所谓快乐教育就是“放羊”,孩子成材还得靠自己,于是拼命用各种辅导班塞满孩子的日程表,唯恐卷得不够用力。

我想,他们对“快乐教育”都有所误会。

北美基础教育始于一个“玩”字。让孩子“学习玩耍,在玩耍中学习(Learn to play; play to learn)”,这句话从北美学前班一直贯穿到小学低年级。在北美教育理念里,“玩”是人类天性,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始于“玩”,人类很多伟大发明也都可以追溯至游戏。让孩子“玩”不仅顺应天性,也是让孩子掌握各种能力的最佳途径。从幼儿园到小学,老师绞尽脑汁以各种有趣的形式教授知识,“哄”孩子们开心,上学成为一件快乐的事,孩子连放假时也盼着开学。

华人虎爸虎妈们谈“玩”色变,大概因为中文里有太多和“玩”相关的负面概念:“玩物丧志”、“玩忽职守”、“玩世不恭”等等。总之在中国传统教育理念里,玩乐是学习的反面,和后者有天然联系的只能是“刻苦”、“努力”,学习的正确姿势应该是“头悬梁、锥刺骨”,孩子从小就应当适应“苦学”并把它当成习惯保持下去。

这两种教育理念在儿童学业方面产生了迥异结果:当国内幼儿园小朋友已经能够自主阅读故事书、会做三位数加减法时,加拿大一年级的孩子才刚刚记住26个字母表和数数到100。国内来的家长看到这效果,几乎不可避免会感到焦虑。“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是如此深入人心,在很多华人父母眼里,加拿大学校这种教学法,简直就是让孩子在起跑线上躺平。

但人生不是一场短跑,而是漫长旅行。有时候,过于追求阶段性的目标成果,会让我们错失过程中的乐趣,甚至偏离终极目标。过早用繁重的课业把孩子压得疲惫不堪,容易让他们失去向上的动力。多少人一边感叹世间有趣的灵魂如此稀少,一边却又忍不住把自己的孩子变成最无趣的刷题机。

另一方面,相比国内的极度重视学业,北美教育更注重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与自然和与他人相处的能力。记得女儿5岁时我们曾短期回国居住,孩子入读北京一所普通私立幼儿园大班。孩子班级的微信群里每天都不停有家长@老师,请老师在孩子上完厕所后帮他把秋衣塞进裤子里;午睡后帮孩子穿上毛衣;出去玩时帮孩子戴上帽子等等,我由衷地佩服老师在照管30多个孩子之余还一一回应这些要求。

这在加拿大是不可想象的。加拿大的冬季漫长寒冷,出入室内必须穿脱外套、换鞋。这里的孩子4岁入读公立幼儿园,在此之前他们必须学会独立穿脱厚外套、雪裤和雪靴。偶尔一两次穿不好老师会帮忙,次数多了学校就会告知家长必须解决孩子穿脱服装的问题,比如学不会系鞋带就给孩子卖拉链式或者粘胶扣袢的雪靴等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假若在上下学的时候到小学校门口观察,你会看到凡是一手牵孩子一手帮孩子拿着书包的几乎都是亚裔父母或祖父母,其他族裔小孩基本都是自己背书包。

相比国内家长和老师的“包办”式风格,北美的教育方式容易被华人父母误解为放任不管。其实北美教育强调的是引导,孩子从小被视为一个独立个体,家长和老师引导他去探索世界,只在有危险时才强行介入。放手让孩子体验探索世界的乐趣,让他们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及持续探索的主动性和热情,这就是“学习玩耍,在玩耍中学习”的要义,也是“快乐教育”的出发点。乔布斯的名言“Stay hungry,stay foolish”,说的就是好奇心和热情:因为好奇,才会有如饥似渴的求知欲;因为充满热情,才会有宛若愚笨的执着精神。刷题刷不出好奇心和热情,枯燥而功利的应试训练反而还会摧毁它们。

但只有放纵的玩而没有勤奋努力也的确不可取。认为成才必须靠自己卷的华人父母其实也没错。北美不乏靠个人努力获得成功的例子。篮球巨星柯比在被问到成功的秘诀时,用一句反问“你见过凌晨4点的洛杉矶吗?”揭示了成功必须付出的努力和汗水。在加拿大,冰球作为国球深受欢迎,很多职业冰球队员的成功之路始于幼儿园时期就开始的“卷”:父母每天清晨5、6点离家,驱车送孩子去冰场参加训练,结束后再送去学校上学,十几年如一日。

就勤奋程度而言,凌晨4点起床去练冰球的北美孩子,和凌晨4点起床刷题的衡水中学孩子是一样的,但为何整体感觉北美孩子没有中国孩子那么苦?我想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卷”的方向和方式不太一样,而这也是痴迷于“卷”的华人父母容易忽略的一面。

北美教育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允许和鼓励每个孩子有不同特点,并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努力提供多样化的教育以满足不同家庭和孩子的个性化需求。以学校选择为例,在加拿大,孩子可以选择就读公立、私立学校或者家庭学校(home-schooling,类似私塾,由家长自己或聘请人员担任教师)。私立学校各有特色自不必说,值得一提的是私立学校的收费并不是都高昂到吓退一大批人,而是从每年几千到几万加币的都有,很多工薪家庭都能负担得起。

公立学校从小学四、五年级开始有各种特殊项目利于挖掘不同类型孩子的潜能。比如为天资聪颖的孩子设立的“天才班”(gifted program),为适合通过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学习传统学科的孩子设立的艺术班(arts program),以及为有志于往职业运动员方向发展的孩子设立的体育班(elite athlete program)。到了高中阶段,还有更多五花八门的项目,包括适合学业优异孩子的大学先修课程班(AP Program)、适合有意从事蓝领技术工作孩子的学徒班以及各类型的领导力项目等等。

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帮助孩子找到他们最喜欢、最适合的领域。喜欢,自然会有热情和充足的动力;适合,则“卷”起来更轻松自如。

华人虎爸虎妈们往往对学术之外的项目嗤之以鼻,就算让孩子参加音体美课外培训也是抱着通过竞赛获奖有助大学申请名校的目的。有些父母甚至把卷的目标简化为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学科,让孩子拼命超前学这些科目。但他们不知道,在人文领域以及沟通、协作和领导能力等“软技能”方面的欠缺,恰恰是华人一代移民最普遍的短板所在,继续忽略这些短板,把时间都用于数理化学科的精益求精,只会让这些父母自己成为下一代的天花板,孩子不但会卷得格外辛苦,而且难以成功。

身为“1.5代华人”的林雯(Karen Woods)对此颇有感受。她12岁随父母移民加拿大,从滑铁卢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进入西雅图的微软总部工作。但后来林雯发现IT并不是她的志向所住,她真正热爱的是大学时辅修的政治。于是她辞去很多人艳羡的工作,回到多伦多,进入政府关系和政治游说领域,工作之余在主流媒体发表文章、点评时政,还和朋友共同创立了一个旨在帮助华裔参与加拿大政治事务的非盈利组织CCPAC(Canadian Chinese Political Affairs Committee)。

林雯讲述了她有一次在微信群里“怼”一位家长的事。当时群里在讨论本地高中课程设置的问题,有位男家长抱怨,“整那么多没用的(指领导力课程等),不如把这些时间用来好好补习一下STEM课。”林雯回道:“然后呢?(让孩子)像你一样当个码农,向印度裔上司汇报?”

这番话戳中了很多华人的痛处。无论在加州硅谷还是加拿大,华裔IT工程师数量庞大,但能进入管理职位的比例却很低。印度裔升任管理职务的比例高得多。常有华人抱怨,印度裔不就是占了英语是印度官方语言所以他们英文更流利这点便宜吗,论专业技能还不如自己云云。其实他们没有意识到,第一代华人理工学霸移民欠缺的不仅仅是语言能力,而是包括沟通能力在内的很多软技能,而在大多数职场,这些软技能的重要性往往超过了技术能力。

林雯很反对华人父母逼孩子刷题的做法。她认为只要能够自食其力、身体健康、过得开心就是成功的人生,何苦非要扎堆在学术路上卷,毕竟不是人人都适合当工程师医生。与此同时,她也看到一些经济实力雄厚的华人移民想让子女更上层楼跻身加拿大精英阶层,但却摸不到门道。于是在林雯带领下,今年夏天,CCPAC联合在加拿大上流社会久负盛名的阿尔巴尼俱乐部(Albany Club)举办了一期名为“Rising Dragon”的华裔青少年领袖培训课程。

凭借林雯的丰富社会资源和阿尔巴尼俱乐部的响亮名气,他们邀请到的讲师团阵容“豪华”,包括政界知名人士和教育界高管,参与课程的华裔青少年得以聆听重大历史事件亲历者的一手讲述,还学习到了一些社交礼仪以及平常很多普通人不了解甚至想不到的技巧和能力。

比如多伦多大学教师俱乐部主管(Faculty Club manager)告诉学员,多伦多大学在正式聘请教授前,系主任会请候选人吃一顿饭。其实这是聘用过程的一道程序,席间会考察应聘者的餐桌礼仪、谈吐等。

决定华人在北美能否打破天花板飞得更高的,不是数理化,而是我们的短板所在。与其日夜刷题力图把成绩从90分提高到99甚至100分,不如把这些精力用来提升学术外的小细节,反而更容易走得远也更轻松。毕竟在边缘苦熬几十年后拨云见日获得诺贝尔奖的事并不常发生。

当然北美教育并不完美。小学数学能力整体偏弱一直是北美教育界的痛点。近年本地教育界也在反思是否该让孩子少点“快乐”,多点 “延迟满足”,以培养孩子的韧性等等。对于在各种考试中过五关斩六将才来到加拿大的一代华裔移民,想要让自己的孩子在北美的快乐教育中扬长避短,最具挑战性的不是说服孩子拼命刷题,而是承认孩子和自己的不同,并且鼓励和帮助孩子找到他们真正热爱和适合的领域,哪怕那根本不是我们自己以为的好领域。

好在相比国内的“一考定终生”,北美社会环境更具弹性,对试错的容许度更高----无论是选错了专业还是职业,都有从头再来的机会,不会被“成名须趁早”和“35岁危机”之类的压力困住。一旦认清自己真正热爱和适合的方向,并坚持付出努力,成功指日可待。无论是申请学校还是工作,你会发现,北美最欢迎的总是那种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适合什么,以及对实现目标充满激情的人,也就是乔布斯所说的“求知若渴、执着若愚”的人。■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