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4日)从中国人民银行了解到,2025年我国货币政策基调为“适度宽松”,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金融总量稳定增长。
王英良
■白中石是笔者的新朋友。他硕士毕业于香港大学,现居北京,就职于制造型企业,机械工程师,长期从事中外合资企业基层生产工作。其身为工程师,却常以新颖、独特的视角分析中美关系,实际上反映了对国际事务的讨论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常态。
以下是笔者对白中石的采访实录:
问:可否介绍下您为什么选择把中美关系作为日常写作的重点?是出于什么契机呢?
白中石:因为这项工作很实用,也具有挑战。我的职业生涯起步于机械工程师,但就个人兴趣来说,我对意识形态博弈有浓厚兴趣。在研究中美关系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一些涉跨文化与文明合作、冲突的理论和方法,在有关中美工作的案例中很实用。“学以致用”的感觉是很好的,在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我逐步进入到了研究中美关系的领域,并有志钻研。
问:您认为现在中美大国关系是怎样的?两国是否已经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白中石:目前中美关系可以用一个词“正常”来概括。这并不是说中美关系“好”,而是强调中美关系目前的状态并不神秘、可以看清,但这种关系所反映的状态不是“修昔底德陷阱”。从现实环境看,斯巴达和雅典没有核武器,也不需要合作耕种粮食,但中美都能通过军事手段确保重创对方,同时还需要对方来保证自身经济与相互依赖;从底层逻辑来看,中国并没有将掀翻或者挑战美国作为基本国策与国家行为依据,因此许多有关“争霸”的理论只是看起来应景,但在分析中美关系时并不实际,因中国没有这个战略动机。我用“正常”这一词汇来描述中美关系,一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对中美关系目前的状态,不要大惊小怪、不要怨天尤人;二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世界民众能够意识到,美国的部分人,特别是部分关键少数人物在有关中国事务上“大惊小怪”了。
中美之间目前的状态,与其说是“修昔底德陷阱”,不如说是中国在美国眼中“怀璧其罪”。若将局势定性为“两强争霸”,国家行为的目的就是战胜对方,因此不管是否承认,政策制定的关注焦点也在对方身上;但若有关“怀璧其罪”,那“怀壁之人”的关注焦点则不宜是对方,而应是自己——参考这个成语出处,再联想楚人和氏向厉王献璧反而受刑的故事就可体会,如果中美之间存在“怀璧其罪”,那当今中国就不宜总想着拿自己怀里的“宝贝”去美国那里换点什么,而应把更多精力用在自己雕琢“宝贝”上。例如,中国庞大的市场,肯定是中国怀里众多的“宝贝”之一,中国政府提出的“国际国内双循环”经济、“全国统一大市场”,都体现出中国国家行为的目的是强健自身而非战胜美国,政策制定的关注焦点也稳定地聚焦在本国国家发展议题上。这只是一个例子,掌握分析方法后还可以为更多挑战设计应对举措。总结起来,即便中国主观意愿不争霸,但若美国执意实施进攻性现实主义,中国也不可避免会落入“修昔底德陷阱”的想法是错误的,中国有很多的办法去应对。
问:美国针对中国制定的一些政策、采取的一些行动的原因作了解释和说明。例如美国指责中国“偷窃技术”、“通过发展中国家身份获取贸易优势”等。美国是否形成了有关中国工作的理论体系?中国该如何应对?
白中石:美国政界没有形成系统的对华工作方法,但形成了“中国话题食物链”。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的取食关系。吃的目的是活下去并发展壮大,在美国政界的“中国话题食物链”中,大鱼吃小鱼,现在美国政治生态的大环境是“谁对中国强硬些,谁就能多吃一点”,导致生态系统失衡。这条食物链是基于美对华工作话语体系而非理论体系构建的——因为话语体系有关目的,而理论体系有关真理。中国应对的关键在于解构这条“食物链”的话语体系逻辑。
首先,要用好美国有关中国工作话语体系的底层漏洞。美国用一些故事去“演绎”中国迅速发展壮大的过程,指称中国“搭全球化便车”,建立“血汗工厂”,采用了“战略欺骗”“技术偷窃”等手段。而一个14亿人口的国家,仅靠过苦日子是发展不到今天的,更不用说靠“骗”“偷”和“搭便车”。如果美国的目标是保住自身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与先进制度代表的身份,那不管美国政府如何辩论,万千线索汇聚一股,其逻辑发展均会指向自身政治体制的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与中国有关的战略国策数以十年计的重大误判。
然后要把这个漏洞,用生动的语言和身边的案例体现出来。如果用一个短语概括美国政治体制的问题,是“不够健壮”:首先体制不够强壮,关键少数政治精英被党内、跨党派、利益集团等方面力量束缚,导致一些该做的事做不了;同时不够健康,哪怕通过拖延、蒙蔽或饮鸩止渴,只要能够让各方力量在一个总统四到八年任期内不出格,关键少数的自由裁量空间就变大,导致一些不该做的事却做了很多。这限制了美国将优势转化为胜势的能力。以台湾问题为例,目前美国整体军事实力比中国强,且在一些领域的优势还很大,但这并不足以令其在真正需要,想要打赢的地区,例如第一岛链,面对中国取得绝对的军事胜利。军队打不赢,核心功能可能就完全缺失,核心价值缺失一半,还剩一半就是吓阻,但吓阻成立的前提还是得能打赢。聚焦台湾海峡,基于现时中美综合实力的对比,博弈结果的决定因素来自决心以及与之对应的资源和力量动员程度。美国军事实力的优势,在这里丝毫没有转化为胜势的迹象和作用。
总结一下,与美国的竞合,中国要盯准美国话语体系出现的底层漏洞,通过最新的案例,助力打破美国政界不正常的“中国话题食物链”。
问:您刚才提到,中国更关注自身。现实看,中国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应对来自美国的压力和挑战?
白中石:大国间长久的和平与稳定,从来不是让出来、等出来的,而是通过适宜方式斗出来、管控出来的。中国可以从很多方面开展工作,我拣几个说一下。
首先,要善用“有烟火气”的中国叙事,让百姓更好地理解民族复兴。若让民众将民族复兴仅理解为强国,是对优质资源的巨大浪费,因为14亿多人追求民族复兴的理由,肯定不能与“使国家强大”的理由完全一样,否则中国大可把集体目标设定为强国,没必要提民族复兴。
第二,要用好“蜂群战术”推动中美政治消耗战攻守易势。如果美国因自身制度缺陷和进攻性冲动,采取现实主义攻势,则双方攻守易势的第一个战场,不是经济和军事,而是政治。中国现在的组织度很高,对美工作宜形成“部门蜂群”和“议题蜂群”,事情没来时大家都做准备,事情来了一起上,而非只是全国人大、外交部、国防部、商务部的事,把中国体制机制的优势用精用好。
第三,要推动“以人为本”的高水平“军民融合”。汉朝的征兵制、北宋的募兵制、元朝的军户制等等,并不只是因为“缺人打仗”才围绕兵源问题开展工作。军民融合的本质是关于人的工作。兵者之大,其关乎战斗方式、管理方式、训练方式、官阶设置、进步方式、装备开发以及全社会的经济结构和价值观导向。越是做好打大仗的准备,和平的保障越充分。
第四,要建立和完善中国社会的认知主权观和民族安全观。随着社会变革,认知之争成为大国博弈焦点之一,认知主权也应被考虑纳入国家主权的一部分。而中华民族安全观的内涵则是基于历史文明积淀、现代发展需要、未来发展方向,是中国人对民族存续、发展、兴旺的总体认识,这将在台湾问题的解决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五,要引导中国人民做好长期斗争准备,从心底接受“新春秋”和“大战国”的到来。中国的政治家诞生于五千年华夏的厚重土壤,各种大事、怪事均有经历记载和经验总结。在某些事情上,中国不是小世界,世界倒是“小中国”。春秋时期的著名战争城濮之战,如果以晋国践土会盟为标志,这场战争结束于公元前632年。斗转星移,2600多年前的城濮之战,直到现在国际社会还没打完。要想办法把这份从容和格局浸润到中国广大的基层一线。
问:您提到研究兴趣在意识形态,美国总统拜登在2021年11月16日与中国国家元首的视频会晤中表示,中国在5000多年前就已经是一个大国,美方不寻求改变中国的体制。意识形态斗争是否已经结束了?
白中石:不只拜登,包括布林肯和过去美国政府的一些人都说过类似的话。这是非常典型的开展认知面博弈的手段,背后逻辑:既然美国强调了我不跟你搞意识形态斗争,那不管我做什么事、说什么话,你都不可以怀疑或指责我在与你进行意识形态斗争。这是在为自身强化意识形态进攻“松绑”,这不是意识形态停战,而是发起意识形态攻势的新号角。这种方法并不神秘,你可以体会并回想,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在不自觉地使用这种方法或被这种方法影响,只不过落到意识形态层面上,具体操作会更复杂。事实证明,拜登表态后的一年多来,美国政治人物与欧亚盟友在各种场合会晤,“共同价值观”是涉中国话题时的高频词汇,不管贸易、技术、军事议题,总要套用“价值观”式的“美国逻辑”。中美间的意识形态斗争没有结束。
问:近中美之前互相指责、高层接触中断数月并引发社会大众对可能发生冲突的担忧。这几周,中美高层和重要政商人士又开始互动。您认为未来的中美关系如何保持“正常?
白中石:从近期中美“探戈”来看,现在说“再破冰”言之过早,但“再解冻”的确是时代之需。随着美国老一批“知华派”离场,新时代的中美关系正在呼唤下一位“基辛格”。在现代网络文化中,许多媒体喜欢用“六边形雷达图”,从多个方面分析对象实力强弱。这种用法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应用,例如中国乒乓球运动员马龙的力量、速度、技巧、攻击、防守、经验各方面实力俱全,被日本媒体誉为“六边形战士”;职场的产品经理也被从专业知识、行业经验、沟通能力、认知理念、心态平衡和管理水平这六方面进行评估;一些基层单位也给年轻干部划定了信念、党性、能力、廉洁、实干、担当这六方面能力要求。我们也可以为新时代的“基辛格”画像,并把六维雷达画像转化成人。如此看来,我认为新时代的基辛格可能是在中美两国政界还未“起势”,但基础扎实、思维灵活;即便工商背景深厚,但资本色彩较淡,同时有志“跨界”;其在自身专业领域深耕细作、有所建树,跳出专业领域后依然能够保持风格、行稳致远的中美两国的两伙人组成的一群人。他们应该是中美两国共同培养的,而不是某一国推出来的,且会在危机中而非暖阳中出现。说到这一步,足够排除很多人、聚焦部分人了。即便最后非要落到一个人身上,只需在这群人中选出一个代表即可。
立志做大事对年轻人很关键。百年变局下,中国年轻人要主动往前站一站,不要“躺平”,希望并相信国家会更有力的支持大家;希望世界各国的年轻人多来中国走一走,都市乡野都要去看看,在实践中寻求真理。■
以下是笔者对白中石的采访实录:
问:可否介绍下您为什么选择把中美关系作为日常写作的重点?是出于什么契机呢?
白中石:因为这项工作很实用,也具有挑战。我的职业生涯起步于机械工程师,但就个人兴趣来说,我对意识形态博弈有浓厚兴趣。在研究中美关系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一些涉跨文化与文明合作、冲突的理论和方法,在有关中美工作的案例中很实用。“学以致用”的感觉是很好的,在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我逐步进入到了研究中美关系的领域,并有志钻研。
问:您认为现在中美大国关系是怎样的?两国是否已经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白中石:目前中美关系可以用一个词“正常”来概括。这并不是说中美关系“好”,而是强调中美关系目前的状态并不神秘、可以看清,但这种关系所反映的状态不是“修昔底德陷阱”。从现实环境看,斯巴达和雅典没有核武器,也不需要合作耕种粮食,但中美都能通过军事手段确保重创对方,同时还需要对方来保证自身经济与相互依赖;从底层逻辑来看,中国并没有将掀翻或者挑战美国作为基本国策与国家行为依据,因此许多有关“争霸”的理论只是看起来应景,但在分析中美关系时并不实际,因中国没有这个战略动机。我用“正常”这一词汇来描述中美关系,一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对中美关系目前的状态,不要大惊小怪、不要怨天尤人;二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世界民众能够意识到,美国的部分人,特别是部分关键少数人物在有关中国事务上“大惊小怪”了。
中美之间目前的状态,与其说是“修昔底德陷阱”,不如说是中国在美国眼中“怀璧其罪”。若将局势定性为“两强争霸”,国家行为的目的就是战胜对方,因此不管是否承认,政策制定的关注焦点也在对方身上;但若有关“怀璧其罪”,那“怀壁之人”的关注焦点则不宜是对方,而应是自己——参考这个成语出处,再联想楚人和氏向厉王献璧反而受刑的故事就可体会,如果中美之间存在“怀璧其罪”,那当今中国就不宜总想着拿自己怀里的“宝贝”去美国那里换点什么,而应把更多精力用在自己雕琢“宝贝”上。例如,中国庞大的市场,肯定是中国怀里众多的“宝贝”之一,中国政府提出的“国际国内双循环”经济、“全国统一大市场”,都体现出中国国家行为的目的是强健自身而非战胜美国,政策制定的关注焦点也稳定地聚焦在本国国家发展议题上。这只是一个例子,掌握分析方法后还可以为更多挑战设计应对举措。总结起来,即便中国主观意愿不争霸,但若美国执意实施进攻性现实主义,中国也不可避免会落入“修昔底德陷阱”的想法是错误的,中国有很多的办法去应对。
问:美国针对中国制定的一些政策、采取的一些行动的原因作了解释和说明。例如美国指责中国“偷窃技术”、“通过发展中国家身份获取贸易优势”等。美国是否形成了有关中国工作的理论体系?中国该如何应对?
白中石:美国政界没有形成系统的对华工作方法,但形成了“中国话题食物链”。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的取食关系。吃的目的是活下去并发展壮大,在美国政界的“中国话题食物链”中,大鱼吃小鱼,现在美国政治生态的大环境是“谁对中国强硬些,谁就能多吃一点”,导致生态系统失衡。这条食物链是基于美对华工作话语体系而非理论体系构建的——因为话语体系有关目的,而理论体系有关真理。中国应对的关键在于解构这条“食物链”的话语体系逻辑。
首先,要用好美国有关中国工作话语体系的底层漏洞。美国用一些故事去“演绎”中国迅速发展壮大的过程,指称中国“搭全球化便车”,建立“血汗工厂”,采用了“战略欺骗”“技术偷窃”等手段。而一个14亿人口的国家,仅靠过苦日子是发展不到今天的,更不用说靠“骗”“偷”和“搭便车”。如果美国的目标是保住自身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与先进制度代表的身份,那不管美国政府如何辩论,万千线索汇聚一股,其逻辑发展均会指向自身政治体制的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与中国有关的战略国策数以十年计的重大误判。
然后要把这个漏洞,用生动的语言和身边的案例体现出来。如果用一个短语概括美国政治体制的问题,是“不够健壮”:首先体制不够强壮,关键少数政治精英被党内、跨党派、利益集团等方面力量束缚,导致一些该做的事做不了;同时不够健康,哪怕通过拖延、蒙蔽或饮鸩止渴,只要能够让各方力量在一个总统四到八年任期内不出格,关键少数的自由裁量空间就变大,导致一些不该做的事却做了很多。这限制了美国将优势转化为胜势的能力。以台湾问题为例,目前美国整体军事实力比中国强,且在一些领域的优势还很大,但这并不足以令其在真正需要,想要打赢的地区,例如第一岛链,面对中国取得绝对的军事胜利。军队打不赢,核心功能可能就完全缺失,核心价值缺失一半,还剩一半就是吓阻,但吓阻成立的前提还是得能打赢。聚焦台湾海峡,基于现时中美综合实力的对比,博弈结果的决定因素来自决心以及与之对应的资源和力量动员程度。美国军事实力的优势,在这里丝毫没有转化为胜势的迹象和作用。
总结一下,与美国的竞合,中国要盯准美国话语体系出现的底层漏洞,通过最新的案例,助力打破美国政界不正常的“中国话题食物链”。
问:您刚才提到,中国更关注自身。现实看,中国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应对来自美国的压力和挑战?
白中石:大国间长久的和平与稳定,从来不是让出来、等出来的,而是通过适宜方式斗出来、管控出来的。中国可以从很多方面开展工作,我拣几个说一下。
首先,要善用“有烟火气”的中国叙事,让百姓更好地理解民族复兴。若让民众将民族复兴仅理解为强国,是对优质资源的巨大浪费,因为14亿多人追求民族复兴的理由,肯定不能与“使国家强大”的理由完全一样,否则中国大可把集体目标设定为强国,没必要提民族复兴。
第二,要用好“蜂群战术”推动中美政治消耗战攻守易势。如果美国因自身制度缺陷和进攻性冲动,采取现实主义攻势,则双方攻守易势的第一个战场,不是经济和军事,而是政治。中国现在的组织度很高,对美工作宜形成“部门蜂群”和“议题蜂群”,事情没来时大家都做准备,事情来了一起上,而非只是全国人大、外交部、国防部、商务部的事,把中国体制机制的优势用精用好。
第三,要推动“以人为本”的高水平“军民融合”。汉朝的征兵制、北宋的募兵制、元朝的军户制等等,并不只是因为“缺人打仗”才围绕兵源问题开展工作。军民融合的本质是关于人的工作。兵者之大,其关乎战斗方式、管理方式、训练方式、官阶设置、进步方式、装备开发以及全社会的经济结构和价值观导向。越是做好打大仗的准备,和平的保障越充分。
第四,要建立和完善中国社会的认知主权观和民族安全观。随着社会变革,认知之争成为大国博弈焦点之一,认知主权也应被考虑纳入国家主权的一部分。而中华民族安全观的内涵则是基于历史文明积淀、现代发展需要、未来发展方向,是中国人对民族存续、发展、兴旺的总体认识,这将在台湾问题的解决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五,要引导中国人民做好长期斗争准备,从心底接受“新春秋”和“大战国”的到来。中国的政治家诞生于五千年华夏的厚重土壤,各种大事、怪事均有经历记载和经验总结。在某些事情上,中国不是小世界,世界倒是“小中国”。春秋时期的著名战争城濮之战,如果以晋国践土会盟为标志,这场战争结束于公元前632年。斗转星移,2600多年前的城濮之战,直到现在国际社会还没打完。要想办法把这份从容和格局浸润到中国广大的基层一线。
问:您提到研究兴趣在意识形态,美国总统拜登在2021年11月16日与中国国家元首的视频会晤中表示,中国在5000多年前就已经是一个大国,美方不寻求改变中国的体制。意识形态斗争是否已经结束了?
白中石:不只拜登,包括布林肯和过去美国政府的一些人都说过类似的话。这是非常典型的开展认知面博弈的手段,背后逻辑:既然美国强调了我不跟你搞意识形态斗争,那不管我做什么事、说什么话,你都不可以怀疑或指责我在与你进行意识形态斗争。这是在为自身强化意识形态进攻“松绑”,这不是意识形态停战,而是发起意识形态攻势的新号角。这种方法并不神秘,你可以体会并回想,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在不自觉地使用这种方法或被这种方法影响,只不过落到意识形态层面上,具体操作会更复杂。事实证明,拜登表态后的一年多来,美国政治人物与欧亚盟友在各种场合会晤,“共同价值观”是涉中国话题时的高频词汇,不管贸易、技术、军事议题,总要套用“价值观”式的“美国逻辑”。中美间的意识形态斗争没有结束。
问:近中美之前互相指责、高层接触中断数月并引发社会大众对可能发生冲突的担忧。这几周,中美高层和重要政商人士又开始互动。您认为未来的中美关系如何保持“正常?
白中石:从近期中美“探戈”来看,现在说“再破冰”言之过早,但“再解冻”的确是时代之需。随着美国老一批“知华派”离场,新时代的中美关系正在呼唤下一位“基辛格”。在现代网络文化中,许多媒体喜欢用“六边形雷达图”,从多个方面分析对象实力强弱。这种用法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应用,例如中国乒乓球运动员马龙的力量、速度、技巧、攻击、防守、经验各方面实力俱全,被日本媒体誉为“六边形战士”;职场的产品经理也被从专业知识、行业经验、沟通能力、认知理念、心态平衡和管理水平这六方面进行评估;一些基层单位也给年轻干部划定了信念、党性、能力、廉洁、实干、担当这六方面能力要求。我们也可以为新时代的“基辛格”画像,并把六维雷达画像转化成人。如此看来,我认为新时代的基辛格可能是在中美两国政界还未“起势”,但基础扎实、思维灵活;即便工商背景深厚,但资本色彩较淡,同时有志“跨界”;其在自身专业领域深耕细作、有所建树,跳出专业领域后依然能够保持风格、行稳致远的中美两国的两伙人组成的一群人。他们应该是中美两国共同培养的,而不是某一国推出来的,且会在危机中而非暖阳中出现。说到这一步,足够排除很多人、聚焦部分人了。即便最后非要落到一个人身上,只需在这群人中选出一个代表即可。
立志做大事对年轻人很关键。百年变局下,中国年轻人要主动往前站一站,不要“躺平”,希望并相信国家会更有力的支持大家;希望世界各国的年轻人多来中国走一走,都市乡野都要去看看,在实践中寻求真理。■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王英良
■白中石是笔者的新朋友。他硕士毕业于香港大学,现居北京,就职于制造型企业,机械工程师,长期从事中外合资企业基层生产工作。其身为工程师,却常以新颖、独特的视角分析中美关系,实际上反映了对国际事务的讨论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常态。
以下是笔者对白中石的采访实录:
问:可否介绍下您为什么选择把中美关系作为日常写作的重点?是出于什么契机呢?
白中石:因为这项工作很实用,也具有挑战。我的职业生涯起步于机械工程师,但就个人兴趣来说,我对意识形态博弈有浓厚兴趣。在研究中美关系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一些涉跨文化与文明合作、冲突的理论和方法,在有关中美工作的案例中很实用。“学以致用”的感觉是很好的,在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我逐步进入到了研究中美关系的领域,并有志钻研。
问:您认为现在中美大国关系是怎样的?两国是否已经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白中石:目前中美关系可以用一个词“正常”来概括。这并不是说中美关系“好”,而是强调中美关系目前的状态并不神秘、可以看清,但这种关系所反映的状态不是“修昔底德陷阱”。从现实环境看,斯巴达和雅典没有核武器,也不需要合作耕种粮食,但中美都能通过军事手段确保重创对方,同时还需要对方来保证自身经济与相互依赖;从底层逻辑来看,中国并没有将掀翻或者挑战美国作为基本国策与国家行为依据,因此许多有关“争霸”的理论只是看起来应景,但在分析中美关系时并不实际,因中国没有这个战略动机。我用“正常”这一词汇来描述中美关系,一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对中美关系目前的状态,不要大惊小怪、不要怨天尤人;二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世界民众能够意识到,美国的部分人,特别是部分关键少数人物在有关中国事务上“大惊小怪”了。
中美之间目前的状态,与其说是“修昔底德陷阱”,不如说是中国在美国眼中“怀璧其罪”。若将局势定性为“两强争霸”,国家行为的目的就是战胜对方,因此不管是否承认,政策制定的关注焦点也在对方身上;但若有关“怀璧其罪”,那“怀壁之人”的关注焦点则不宜是对方,而应是自己——参考这个成语出处,再联想楚人和氏向厉王献璧反而受刑的故事就可体会,如果中美之间存在“怀璧其罪”,那当今中国就不宜总想着拿自己怀里的“宝贝”去美国那里换点什么,而应把更多精力用在自己雕琢“宝贝”上。例如,中国庞大的市场,肯定是中国怀里众多的“宝贝”之一,中国政府提出的“国际国内双循环”经济、“全国统一大市场”,都体现出中国国家行为的目的是强健自身而非战胜美国,政策制定的关注焦点也稳定地聚焦在本国国家发展议题上。这只是一个例子,掌握分析方法后还可以为更多挑战设计应对举措。总结起来,即便中国主观意愿不争霸,但若美国执意实施进攻性现实主义,中国也不可避免会落入“修昔底德陷阱”的想法是错误的,中国有很多的办法去应对。
问:美国针对中国制定的一些政策、采取的一些行动的原因作了解释和说明。例如美国指责中国“偷窃技术”、“通过发展中国家身份获取贸易优势”等。美国是否形成了有关中国工作的理论体系?中国该如何应对?
白中石:美国政界没有形成系统的对华工作方法,但形成了“中国话题食物链”。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的取食关系。吃的目的是活下去并发展壮大,在美国政界的“中国话题食物链”中,大鱼吃小鱼,现在美国政治生态的大环境是“谁对中国强硬些,谁就能多吃一点”,导致生态系统失衡。这条食物链是基于美对华工作话语体系而非理论体系构建的——因为话语体系有关目的,而理论体系有关真理。中国应对的关键在于解构这条“食物链”的话语体系逻辑。
首先,要用好美国有关中国工作话语体系的底层漏洞。美国用一些故事去“演绎”中国迅速发展壮大的过程,指称中国“搭全球化便车”,建立“血汗工厂”,采用了“战略欺骗”“技术偷窃”等手段。而一个14亿人口的国家,仅靠过苦日子是发展不到今天的,更不用说靠“骗”“偷”和“搭便车”。如果美国的目标是保住自身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与先进制度代表的身份,那不管美国政府如何辩论,万千线索汇聚一股,其逻辑发展均会指向自身政治体制的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与中国有关的战略国策数以十年计的重大误判。
然后要把这个漏洞,用生动的语言和身边的案例体现出来。如果用一个短语概括美国政治体制的问题,是“不够健壮”:首先体制不够强壮,关键少数政治精英被党内、跨党派、利益集团等方面力量束缚,导致一些该做的事做不了;同时不够健康,哪怕通过拖延、蒙蔽或饮鸩止渴,只要能够让各方力量在一个总统四到八年任期内不出格,关键少数的自由裁量空间就变大,导致一些不该做的事却做了很多。这限制了美国将优势转化为胜势的能力。以台湾问题为例,目前美国整体军事实力比中国强,且在一些领域的优势还很大,但这并不足以令其在真正需要,想要打赢的地区,例如第一岛链,面对中国取得绝对的军事胜利。军队打不赢,核心功能可能就完全缺失,核心价值缺失一半,还剩一半就是吓阻,但吓阻成立的前提还是得能打赢。聚焦台湾海峡,基于现时中美综合实力的对比,博弈结果的决定因素来自决心以及与之对应的资源和力量动员程度。美国军事实力的优势,在这里丝毫没有转化为胜势的迹象和作用。
总结一下,与美国的竞合,中国要盯准美国话语体系出现的底层漏洞,通过最新的案例,助力打破美国政界不正常的“中国话题食物链”。
问:您刚才提到,中国更关注自身。现实看,中国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应对来自美国的压力和挑战?
白中石:大国间长久的和平与稳定,从来不是让出来、等出来的,而是通过适宜方式斗出来、管控出来的。中国可以从很多方面开展工作,我拣几个说一下。
首先,要善用“有烟火气”的中国叙事,让百姓更好地理解民族复兴。若让民众将民族复兴仅理解为强国,是对优质资源的巨大浪费,因为14亿多人追求民族复兴的理由,肯定不能与“使国家强大”的理由完全一样,否则中国大可把集体目标设定为强国,没必要提民族复兴。
第二,要用好“蜂群战术”推动中美政治消耗战攻守易势。如果美国因自身制度缺陷和进攻性冲动,采取现实主义攻势,则双方攻守易势的第一个战场,不是经济和军事,而是政治。中国现在的组织度很高,对美工作宜形成“部门蜂群”和“议题蜂群”,事情没来时大家都做准备,事情来了一起上,而非只是全国人大、外交部、国防部、商务部的事,把中国体制机制的优势用精用好。
第三,要推动“以人为本”的高水平“军民融合”。汉朝的征兵制、北宋的募兵制、元朝的军户制等等,并不只是因为“缺人打仗”才围绕兵源问题开展工作。军民融合的本质是关于人的工作。兵者之大,其关乎战斗方式、管理方式、训练方式、官阶设置、进步方式、装备开发以及全社会的经济结构和价值观导向。越是做好打大仗的准备,和平的保障越充分。
第四,要建立和完善中国社会的认知主权观和民族安全观。随着社会变革,认知之争成为大国博弈焦点之一,认知主权也应被考虑纳入国家主权的一部分。而中华民族安全观的内涵则是基于历史文明积淀、现代发展需要、未来发展方向,是中国人对民族存续、发展、兴旺的总体认识,这将在台湾问题的解决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五,要引导中国人民做好长期斗争准备,从心底接受“新春秋”和“大战国”的到来。中国的政治家诞生于五千年华夏的厚重土壤,各种大事、怪事均有经历记载和经验总结。在某些事情上,中国不是小世界,世界倒是“小中国”。春秋时期的著名战争城濮之战,如果以晋国践土会盟为标志,这场战争结束于公元前632年。斗转星移,2600多年前的城濮之战,直到现在国际社会还没打完。要想办法把这份从容和格局浸润到中国广大的基层一线。
问:您提到研究兴趣在意识形态,美国总统拜登在2021年11月16日与中国国家元首的视频会晤中表示,中国在5000多年前就已经是一个大国,美方不寻求改变中国的体制。意识形态斗争是否已经结束了?
白中石:不只拜登,包括布林肯和过去美国政府的一些人都说过类似的话。这是非常典型的开展认知面博弈的手段,背后逻辑:既然美国强调了我不跟你搞意识形态斗争,那不管我做什么事、说什么话,你都不可以怀疑或指责我在与你进行意识形态斗争。这是在为自身强化意识形态进攻“松绑”,这不是意识形态停战,而是发起意识形态攻势的新号角。这种方法并不神秘,你可以体会并回想,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在不自觉地使用这种方法或被这种方法影响,只不过落到意识形态层面上,具体操作会更复杂。事实证明,拜登表态后的一年多来,美国政治人物与欧亚盟友在各种场合会晤,“共同价值观”是涉中国话题时的高频词汇,不管贸易、技术、军事议题,总要套用“价值观”式的“美国逻辑”。中美间的意识形态斗争没有结束。
问:近中美之前互相指责、高层接触中断数月并引发社会大众对可能发生冲突的担忧。这几周,中美高层和重要政商人士又开始互动。您认为未来的中美关系如何保持“正常?
白中石:从近期中美“探戈”来看,现在说“再破冰”言之过早,但“再解冻”的确是时代之需。随着美国老一批“知华派”离场,新时代的中美关系正在呼唤下一位“基辛格”。在现代网络文化中,许多媒体喜欢用“六边形雷达图”,从多个方面分析对象实力强弱。这种用法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应用,例如中国乒乓球运动员马龙的力量、速度、技巧、攻击、防守、经验各方面实力俱全,被日本媒体誉为“六边形战士”;职场的产品经理也被从专业知识、行业经验、沟通能力、认知理念、心态平衡和管理水平这六方面进行评估;一些基层单位也给年轻干部划定了信念、党性、能力、廉洁、实干、担当这六方面能力要求。我们也可以为新时代的“基辛格”画像,并把六维雷达画像转化成人。如此看来,我认为新时代的基辛格可能是在中美两国政界还未“起势”,但基础扎实、思维灵活;即便工商背景深厚,但资本色彩较淡,同时有志“跨界”;其在自身专业领域深耕细作、有所建树,跳出专业领域后依然能够保持风格、行稳致远的中美两国的两伙人组成的一群人。他们应该是中美两国共同培养的,而不是某一国推出来的,且会在危机中而非暖阳中出现。说到这一步,足够排除很多人、聚焦部分人了。即便最后非要落到一个人身上,只需在这群人中选出一个代表即可。
立志做大事对年轻人很关键。百年变局下,中国年轻人要主动往前站一站,不要“躺平”,希望并相信国家会更有力的支持大家;希望世界各国的年轻人多来中国走一走,都市乡野都要去看看,在实践中寻求真理。■
以下是笔者对白中石的采访实录:
问:可否介绍下您为什么选择把中美关系作为日常写作的重点?是出于什么契机呢?
白中石:因为这项工作很实用,也具有挑战。我的职业生涯起步于机械工程师,但就个人兴趣来说,我对意识形态博弈有浓厚兴趣。在研究中美关系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一些涉跨文化与文明合作、冲突的理论和方法,在有关中美工作的案例中很实用。“学以致用”的感觉是很好的,在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我逐步进入到了研究中美关系的领域,并有志钻研。
问:您认为现在中美大国关系是怎样的?两国是否已经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白中石:目前中美关系可以用一个词“正常”来概括。这并不是说中美关系“好”,而是强调中美关系目前的状态并不神秘、可以看清,但这种关系所反映的状态不是“修昔底德陷阱”。从现实环境看,斯巴达和雅典没有核武器,也不需要合作耕种粮食,但中美都能通过军事手段确保重创对方,同时还需要对方来保证自身经济与相互依赖;从底层逻辑来看,中国并没有将掀翻或者挑战美国作为基本国策与国家行为依据,因此许多有关“争霸”的理论只是看起来应景,但在分析中美关系时并不实际,因中国没有这个战略动机。我用“正常”这一词汇来描述中美关系,一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对中美关系目前的状态,不要大惊小怪、不要怨天尤人;二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世界民众能够意识到,美国的部分人,特别是部分关键少数人物在有关中国事务上“大惊小怪”了。
中美之间目前的状态,与其说是“修昔底德陷阱”,不如说是中国在美国眼中“怀璧其罪”。若将局势定性为“两强争霸”,国家行为的目的就是战胜对方,因此不管是否承认,政策制定的关注焦点也在对方身上;但若有关“怀璧其罪”,那“怀壁之人”的关注焦点则不宜是对方,而应是自己——参考这个成语出处,再联想楚人和氏向厉王献璧反而受刑的故事就可体会,如果中美之间存在“怀璧其罪”,那当今中国就不宜总想着拿自己怀里的“宝贝”去美国那里换点什么,而应把更多精力用在自己雕琢“宝贝”上。例如,中国庞大的市场,肯定是中国怀里众多的“宝贝”之一,中国政府提出的“国际国内双循环”经济、“全国统一大市场”,都体现出中国国家行为的目的是强健自身而非战胜美国,政策制定的关注焦点也稳定地聚焦在本国国家发展议题上。这只是一个例子,掌握分析方法后还可以为更多挑战设计应对举措。总结起来,即便中国主观意愿不争霸,但若美国执意实施进攻性现实主义,中国也不可避免会落入“修昔底德陷阱”的想法是错误的,中国有很多的办法去应对。
问:美国针对中国制定的一些政策、采取的一些行动的原因作了解释和说明。例如美国指责中国“偷窃技术”、“通过发展中国家身份获取贸易优势”等。美国是否形成了有关中国工作的理论体系?中国该如何应对?
白中石:美国政界没有形成系统的对华工作方法,但形成了“中国话题食物链”。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的取食关系。吃的目的是活下去并发展壮大,在美国政界的“中国话题食物链”中,大鱼吃小鱼,现在美国政治生态的大环境是“谁对中国强硬些,谁就能多吃一点”,导致生态系统失衡。这条食物链是基于美对华工作话语体系而非理论体系构建的——因为话语体系有关目的,而理论体系有关真理。中国应对的关键在于解构这条“食物链”的话语体系逻辑。
首先,要用好美国有关中国工作话语体系的底层漏洞。美国用一些故事去“演绎”中国迅速发展壮大的过程,指称中国“搭全球化便车”,建立“血汗工厂”,采用了“战略欺骗”“技术偷窃”等手段。而一个14亿人口的国家,仅靠过苦日子是发展不到今天的,更不用说靠“骗”“偷”和“搭便车”。如果美国的目标是保住自身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与先进制度代表的身份,那不管美国政府如何辩论,万千线索汇聚一股,其逻辑发展均会指向自身政治体制的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与中国有关的战略国策数以十年计的重大误判。
然后要把这个漏洞,用生动的语言和身边的案例体现出来。如果用一个短语概括美国政治体制的问题,是“不够健壮”:首先体制不够强壮,关键少数政治精英被党内、跨党派、利益集团等方面力量束缚,导致一些该做的事做不了;同时不够健康,哪怕通过拖延、蒙蔽或饮鸩止渴,只要能够让各方力量在一个总统四到八年任期内不出格,关键少数的自由裁量空间就变大,导致一些不该做的事却做了很多。这限制了美国将优势转化为胜势的能力。以台湾问题为例,目前美国整体军事实力比中国强,且在一些领域的优势还很大,但这并不足以令其在真正需要,想要打赢的地区,例如第一岛链,面对中国取得绝对的军事胜利。军队打不赢,核心功能可能就完全缺失,核心价值缺失一半,还剩一半就是吓阻,但吓阻成立的前提还是得能打赢。聚焦台湾海峡,基于现时中美综合实力的对比,博弈结果的决定因素来自决心以及与之对应的资源和力量动员程度。美国军事实力的优势,在这里丝毫没有转化为胜势的迹象和作用。
总结一下,与美国的竞合,中国要盯准美国话语体系出现的底层漏洞,通过最新的案例,助力打破美国政界不正常的“中国话题食物链”。
问:您刚才提到,中国更关注自身。现实看,中国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应对来自美国的压力和挑战?
白中石:大国间长久的和平与稳定,从来不是让出来、等出来的,而是通过适宜方式斗出来、管控出来的。中国可以从很多方面开展工作,我拣几个说一下。
首先,要善用“有烟火气”的中国叙事,让百姓更好地理解民族复兴。若让民众将民族复兴仅理解为强国,是对优质资源的巨大浪费,因为14亿多人追求民族复兴的理由,肯定不能与“使国家强大”的理由完全一样,否则中国大可把集体目标设定为强国,没必要提民族复兴。
第二,要用好“蜂群战术”推动中美政治消耗战攻守易势。如果美国因自身制度缺陷和进攻性冲动,采取现实主义攻势,则双方攻守易势的第一个战场,不是经济和军事,而是政治。中国现在的组织度很高,对美工作宜形成“部门蜂群”和“议题蜂群”,事情没来时大家都做准备,事情来了一起上,而非只是全国人大、外交部、国防部、商务部的事,把中国体制机制的优势用精用好。
第三,要推动“以人为本”的高水平“军民融合”。汉朝的征兵制、北宋的募兵制、元朝的军户制等等,并不只是因为“缺人打仗”才围绕兵源问题开展工作。军民融合的本质是关于人的工作。兵者之大,其关乎战斗方式、管理方式、训练方式、官阶设置、进步方式、装备开发以及全社会的经济结构和价值观导向。越是做好打大仗的准备,和平的保障越充分。
第四,要建立和完善中国社会的认知主权观和民族安全观。随着社会变革,认知之争成为大国博弈焦点之一,认知主权也应被考虑纳入国家主权的一部分。而中华民族安全观的内涵则是基于历史文明积淀、现代发展需要、未来发展方向,是中国人对民族存续、发展、兴旺的总体认识,这将在台湾问题的解决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五,要引导中国人民做好长期斗争准备,从心底接受“新春秋”和“大战国”的到来。中国的政治家诞生于五千年华夏的厚重土壤,各种大事、怪事均有经历记载和经验总结。在某些事情上,中国不是小世界,世界倒是“小中国”。春秋时期的著名战争城濮之战,如果以晋国践土会盟为标志,这场战争结束于公元前632年。斗转星移,2600多年前的城濮之战,直到现在国际社会还没打完。要想办法把这份从容和格局浸润到中国广大的基层一线。
问:您提到研究兴趣在意识形态,美国总统拜登在2021年11月16日与中国国家元首的视频会晤中表示,中国在5000多年前就已经是一个大国,美方不寻求改变中国的体制。意识形态斗争是否已经结束了?
白中石:不只拜登,包括布林肯和过去美国政府的一些人都说过类似的话。这是非常典型的开展认知面博弈的手段,背后逻辑:既然美国强调了我不跟你搞意识形态斗争,那不管我做什么事、说什么话,你都不可以怀疑或指责我在与你进行意识形态斗争。这是在为自身强化意识形态进攻“松绑”,这不是意识形态停战,而是发起意识形态攻势的新号角。这种方法并不神秘,你可以体会并回想,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在不自觉地使用这种方法或被这种方法影响,只不过落到意识形态层面上,具体操作会更复杂。事实证明,拜登表态后的一年多来,美国政治人物与欧亚盟友在各种场合会晤,“共同价值观”是涉中国话题时的高频词汇,不管贸易、技术、军事议题,总要套用“价值观”式的“美国逻辑”。中美间的意识形态斗争没有结束。
问:近中美之前互相指责、高层接触中断数月并引发社会大众对可能发生冲突的担忧。这几周,中美高层和重要政商人士又开始互动。您认为未来的中美关系如何保持“正常?
白中石:从近期中美“探戈”来看,现在说“再破冰”言之过早,但“再解冻”的确是时代之需。随着美国老一批“知华派”离场,新时代的中美关系正在呼唤下一位“基辛格”。在现代网络文化中,许多媒体喜欢用“六边形雷达图”,从多个方面分析对象实力强弱。这种用法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应用,例如中国乒乓球运动员马龙的力量、速度、技巧、攻击、防守、经验各方面实力俱全,被日本媒体誉为“六边形战士”;职场的产品经理也被从专业知识、行业经验、沟通能力、认知理念、心态平衡和管理水平这六方面进行评估;一些基层单位也给年轻干部划定了信念、党性、能力、廉洁、实干、担当这六方面能力要求。我们也可以为新时代的“基辛格”画像,并把六维雷达画像转化成人。如此看来,我认为新时代的基辛格可能是在中美两国政界还未“起势”,但基础扎实、思维灵活;即便工商背景深厚,但资本色彩较淡,同时有志“跨界”;其在自身专业领域深耕细作、有所建树,跳出专业领域后依然能够保持风格、行稳致远的中美两国的两伙人组成的一群人。他们应该是中美两国共同培养的,而不是某一国推出来的,且会在危机中而非暖阳中出现。说到这一步,足够排除很多人、聚焦部分人了。即便最后非要落到一个人身上,只需在这群人中选出一个代表即可。
立志做大事对年轻人很关键。百年变局下,中国年轻人要主动往前站一站,不要“躺平”,希望并相信国家会更有力的支持大家;希望世界各国的年轻人多来中国走一走,都市乡野都要去看看,在实践中寻求真理。■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OR+ 更多
读者评论
OR
+ 更多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