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3-07-24 05:54
时政

期待中美历史性的第三次和解

陈志龙:基辛格突访中国,引发世界广泛关注。新世纪第一个三十年,大国关系能实现历史性的第三次修复重启和解,将真正造福两国人民与全世界。
习近平基辛格期待中美历史性的第三次和解
陈志龙

■“中国人重情讲义,我们不会忘记老朋友。”

7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李尚福,也与其会晤。

这位百岁老人突访中国,引发世界广泛关注。半个多世纪前,成功打破僵局、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是基辛格政治生涯中最高光的“作品”。作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见证人”和推动者,基辛格是美国头号中国问题专家,尼克松之后的几乎每一任美国总统都要向他寻求对华建议。他是美国真正的“战略家”,是“值得尊敬的对手”。

大国博弈牵动着这位百岁老人的心。作为冷战结束后中美关系的破冰者、缔造者和若干重大事件的见证者,51年前他的一次秘密飞行开启了两国关系的新时代,改变了地缘政治的格局,也历史性地改变了中国和世界。半个世纪过去了,这是老人一百多次飞越太平洋中最难忘的一次,此行他一定百感交集,我们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我们该怎么设护栏,以避免大国关系的“迎头相撞”,如何理解“外交是一门控制权力使用的艺术”,以及如何在“各自传统价值观”与“共同新秩序”中缔结均势与平衡,这些重要思考和论述多次出现在基辛格既往的著述中。这位百岁人瑞表示,“认识和处理好美中关系,特别是扭转当前困难局面,需要宽广的思维和历史哲学的思辨,需要双方拿出智慧,通力合作、共同发展,两军应该加强沟通,尽全力为两国关系发展创造积极成果,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世界屏息凝神。大国关系的艰难时刻,世界的目光聚焦这位见证并曾经开创历史的世纪老人,我们要永远缅怀他的历史功勋,要感恩所有为大国关系破冰和改善作出贡献的人们!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怨。如中美两国能在这位人瑞老者的牵手下,捐弃前嫌,重新手拉手,携手共同建设这个世界,那将像50多年前中美联合公报发表的历史性事件一样,再次震撼世界。

美国建国于1776年,8年后的1784年,第一艘美国商船抵达广州,开启了两国的经贸合作。中美两国在两百多年的交往中,彼此都花了很长时间来打量和了解对方,经历了一个充满各种误解、偏见甚至冲突的过程。当前,两国关系处于建交以来历史性低谷期,前面是一片陌生的海域。幸运的是,我们的前辈也曾驰经过这块水域,他们的航海日志也许能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过去半个世纪中,中美两国有过两次重要的和解。第一次是从60年代末“毛泽东-尼克松时代”开始,中美两国尽管在意识形态上存在分歧,但历史的坚冰在伟大而智慧的领导人面前消融了,他们都努力一点点向彼此靠扰。整个60年代中,美国政治乱象频生,美苏争霸、政治谋杀、种族冲突、越南战争泥淖深陷,尼克松在“一个糟糕十年”的尾声中入主白宫。他基于美国社会的价值观,援用了威尔逊总统的原则,建议请中国回到国际大家庭中。他在著名的《外交》杂志1967年10月7日一篇文章中写道:“我们不能让中国永远在国际大家庭之外……在这个小小的星球上,我们没有理由让十亿最具潜力的人民愤怒地生活在孤立之中。”这是他发出的进行外交政策重大调整的重要信号。

而在此前的20年间,中美两国都视对方为死敌,中国用马克思主义的说词把美国定性为帝国主义国家,这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理论上只能通过战争克服解决矛盾,中美冲突无法避免。历史在这里拐了个大弯,美方善意积极的信号发出后,晚年的毛泽东敏锐地捕捉到了。他先通过与美国著名记者斯诺(战争年代在延安采访过毛,在美国出版了《西行漫记》)谈话向美国传递重归于好的信息。他对斯诺说:“很遗憾,由于历史原因,中美两国人民分开太久了,老死不相往来,今天隔阂更大了。不过我是不相信最后会以战祸告终的。”他甚至让斯诺“代表美国人民”和他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看国庆群众游行活动。紧接着,精心策划了“乒乓外交”。基辛格在南亚的访问中断,他因健康原因突然神秘地消失——他和黑格准将秘密飞往北京见周恩来,为尼克松访华“打前站”,并最终促成“震憾世界”的尼克松访华和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1972年2月21日,病中的毛泽东在他的书房里用双手抓住尼克松的双手,“向其报以最慈祥的笑容”——这张照片后来被刊登在全世界所有的报纸上。中美大国关系的坚冰融化了,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这是两个大国在隔膜了20多年后重新拥抱过去的敌人和对手,实现了历史性和解,表现了政治家的襟怀和远见。从此,世界格局和人类历史的进程发生了剧变。

中美两国的第二次和解是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后,西方世界对中国实行全面封锁,中国面临非常艰难的外部环境。原外交学院院长、曾任驻法大使的吴建民生前多次接受我的采访,他1989年初从纽约联合国总部调到布鲁塞尔工作。担任驻比利时使馆和驻欧共体使团的二把手,算是高级外交官。当时的外交工作处于低谷,想见什么人都见不着。请欧共体委员会中国处的处长吃饭,约了多次,说要主动向他介绍一些新情况。对方终于答应了。那天他早早到了餐馆,菜点好了,左等右等不来,后来这个处长来了个电话,说“对不起,我不能来。奉上司指示不能来,不能与中国外交官接触。” 那时与西方世界没有高层对话,甚至没有部长级访问。

那几年间,波折不断。1994年台海风波,中方导弹演习击中对岸重要港口附近海域,美方“为维护在西太平洋的利益”,启动了自1971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集结,派出两个航母战斗群,“尼米兹号”航母甚至以躲避台风为由穿过了台湾海峡。双方剑拔弩张,中方甚至召回了驻美大使。在那么复杂艰难的环境下,中方仍以坚定的意志和良好的心态,坚定不移地对内深化改革,对外扩大开放,积极参加国际多边合作,90年代后期成功地将中国重新推上世界经济的舞台,让充满狐疑的西方世界重新了解中国,重建信任。邓小平多次说,我们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一没有边界和领土争议,二不输出革命,不结盟,不出头。历时数载的艰苦工作,终于打破坚冰,消除陈见,实现了中美的第二次和解,为中国于新世纪初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创造了条件。

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前进的。中美两国有不同的历史进程和文化背景,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有差异,但这从来不是水火不容,而是完全可以相互包容、求同存异的。“太平洋足够宽广辽阔,容得下中美两个大国”。回顾大国关系半个世纪的历史,两国关系走过的路并不平坦,总会有起伏曲折。历史的紧要关头只有一两步,在历史的关键节点上,双方都认识到要设立安全护栏,绝对不能出大错,否则如果预设假想敌,并不断自我强化,将把各自带入麻烦和深渊。如果无法凝聚共识、战略对话机制失灵、重大危机处置失当,将是无比惨烈灾难和痛苦。人类上世纪的百年历史上,这样惨痛的教训、巨大的牺牲比比皆是。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但历史的本质从来都不曾改变。历史的车轮一旦启动,自然会有它自身的逻辑和轨道。

“中美关系是21世纪最重要的大国关系。我们有一千个理由搞好中美关系,而没有一个理由搞不好。”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怨。20世纪后半页的最后三十年中,中美两国领导人以卓越的政治智慧跨越分歧,成功实现过两次重要的历史性和解,回望那些珍贵的历史细节,当倍加珍惜半个世纪以来大国关系中卓越的政治智慧、深刻的历史逻辑和来之不易的成果。新世纪的第一个三十年中,大国关系能实现历史性的第三次修复、重启、和解,将真正造福两国人民,造福全世界。中美关系的过去、当下和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在地缘政政治和重大争端发生后的危机处理和管控机制。我们要谨防可能的陷阱,一旦进入某种螺旋式强化,极易形成若干连环悖论,要加强沟通和建立危机处理机制,要小心翼翼主动管控分歧和风险,避免硬怼和硬脱钩,要“考虑到万一稍有不慎,庞大的机器失去控制迎头相撞会把世界变成什么样子。”回到安全的轨道上来,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管控分歧,直面挑战。每个人都期待着中美关系历史性的第三次和解。■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习近平基辛格期待中美历史性的第三次和解
2023-07-24 05:54
时政

期待中美历史性的第三次和解

陈志龙:基辛格突访中国,引发世界广泛关注。新世纪第一个三十年,大国关系能实现历史性的第三次修复重启和解,将真正造福两国人民与全世界。
陈志龙

■“中国人重情讲义,我们不会忘记老朋友。”

7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李尚福,也与其会晤。

这位百岁老人突访中国,引发世界广泛关注。半个多世纪前,成功打破僵局、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是基辛格政治生涯中最高光的“作品”。作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见证人”和推动者,基辛格是美国头号中国问题专家,尼克松之后的几乎每一任美国总统都要向他寻求对华建议。他是美国真正的“战略家”,是“值得尊敬的对手”。

大国博弈牵动着这位百岁老人的心。作为冷战结束后中美关系的破冰者、缔造者和若干重大事件的见证者,51年前他的一次秘密飞行开启了两国关系的新时代,改变了地缘政治的格局,也历史性地改变了中国和世界。半个世纪过去了,这是老人一百多次飞越太平洋中最难忘的一次,此行他一定百感交集,我们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我们该怎么设护栏,以避免大国关系的“迎头相撞”,如何理解“外交是一门控制权力使用的艺术”,以及如何在“各自传统价值观”与“共同新秩序”中缔结均势与平衡,这些重要思考和论述多次出现在基辛格既往的著述中。这位百岁人瑞表示,“认识和处理好美中关系,特别是扭转当前困难局面,需要宽广的思维和历史哲学的思辨,需要双方拿出智慧,通力合作、共同发展,两军应该加强沟通,尽全力为两国关系发展创造积极成果,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世界屏息凝神。大国关系的艰难时刻,世界的目光聚焦这位见证并曾经开创历史的世纪老人,我们要永远缅怀他的历史功勋,要感恩所有为大国关系破冰和改善作出贡献的人们!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怨。如中美两国能在这位人瑞老者的牵手下,捐弃前嫌,重新手拉手,携手共同建设这个世界,那将像50多年前中美联合公报发表的历史性事件一样,再次震撼世界。

美国建国于1776年,8年后的1784年,第一艘美国商船抵达广州,开启了两国的经贸合作。中美两国在两百多年的交往中,彼此都花了很长时间来打量和了解对方,经历了一个充满各种误解、偏见甚至冲突的过程。当前,两国关系处于建交以来历史性低谷期,前面是一片陌生的海域。幸运的是,我们的前辈也曾驰经过这块水域,他们的航海日志也许能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过去半个世纪中,中美两国有过两次重要的和解。第一次是从60年代末“毛泽东-尼克松时代”开始,中美两国尽管在意识形态上存在分歧,但历史的坚冰在伟大而智慧的领导人面前消融了,他们都努力一点点向彼此靠扰。整个60年代中,美国政治乱象频生,美苏争霸、政治谋杀、种族冲突、越南战争泥淖深陷,尼克松在“一个糟糕十年”的尾声中入主白宫。他基于美国社会的价值观,援用了威尔逊总统的原则,建议请中国回到国际大家庭中。他在著名的《外交》杂志1967年10月7日一篇文章中写道:“我们不能让中国永远在国际大家庭之外……在这个小小的星球上,我们没有理由让十亿最具潜力的人民愤怒地生活在孤立之中。”这是他发出的进行外交政策重大调整的重要信号。

而在此前的20年间,中美两国都视对方为死敌,中国用马克思主义的说词把美国定性为帝国主义国家,这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理论上只能通过战争克服解决矛盾,中美冲突无法避免。历史在这里拐了个大弯,美方善意积极的信号发出后,晚年的毛泽东敏锐地捕捉到了。他先通过与美国著名记者斯诺(战争年代在延安采访过毛,在美国出版了《西行漫记》)谈话向美国传递重归于好的信息。他对斯诺说:“很遗憾,由于历史原因,中美两国人民分开太久了,老死不相往来,今天隔阂更大了。不过我是不相信最后会以战祸告终的。”他甚至让斯诺“代表美国人民”和他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看国庆群众游行活动。紧接着,精心策划了“乒乓外交”。基辛格在南亚的访问中断,他因健康原因突然神秘地消失——他和黑格准将秘密飞往北京见周恩来,为尼克松访华“打前站”,并最终促成“震憾世界”的尼克松访华和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1972年2月21日,病中的毛泽东在他的书房里用双手抓住尼克松的双手,“向其报以最慈祥的笑容”——这张照片后来被刊登在全世界所有的报纸上。中美大国关系的坚冰融化了,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这是两个大国在隔膜了20多年后重新拥抱过去的敌人和对手,实现了历史性和解,表现了政治家的襟怀和远见。从此,世界格局和人类历史的进程发生了剧变。

中美两国的第二次和解是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后,西方世界对中国实行全面封锁,中国面临非常艰难的外部环境。原外交学院院长、曾任驻法大使的吴建民生前多次接受我的采访,他1989年初从纽约联合国总部调到布鲁塞尔工作。担任驻比利时使馆和驻欧共体使团的二把手,算是高级外交官。当时的外交工作处于低谷,想见什么人都见不着。请欧共体委员会中国处的处长吃饭,约了多次,说要主动向他介绍一些新情况。对方终于答应了。那天他早早到了餐馆,菜点好了,左等右等不来,后来这个处长来了个电话,说“对不起,我不能来。奉上司指示不能来,不能与中国外交官接触。” 那时与西方世界没有高层对话,甚至没有部长级访问。

那几年间,波折不断。1994年台海风波,中方导弹演习击中对岸重要港口附近海域,美方“为维护在西太平洋的利益”,启动了自1971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集结,派出两个航母战斗群,“尼米兹号”航母甚至以躲避台风为由穿过了台湾海峡。双方剑拔弩张,中方甚至召回了驻美大使。在那么复杂艰难的环境下,中方仍以坚定的意志和良好的心态,坚定不移地对内深化改革,对外扩大开放,积极参加国际多边合作,90年代后期成功地将中国重新推上世界经济的舞台,让充满狐疑的西方世界重新了解中国,重建信任。邓小平多次说,我们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一没有边界和领土争议,二不输出革命,不结盟,不出头。历时数载的艰苦工作,终于打破坚冰,消除陈见,实现了中美的第二次和解,为中国于新世纪初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创造了条件。

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前进的。中美两国有不同的历史进程和文化背景,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有差异,但这从来不是水火不容,而是完全可以相互包容、求同存异的。“太平洋足够宽广辽阔,容得下中美两个大国”。回顾大国关系半个世纪的历史,两国关系走过的路并不平坦,总会有起伏曲折。历史的紧要关头只有一两步,在历史的关键节点上,双方都认识到要设立安全护栏,绝对不能出大错,否则如果预设假想敌,并不断自我强化,将把各自带入麻烦和深渊。如果无法凝聚共识、战略对话机制失灵、重大危机处置失当,将是无比惨烈灾难和痛苦。人类上世纪的百年历史上,这样惨痛的教训、巨大的牺牲比比皆是。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但历史的本质从来都不曾改变。历史的车轮一旦启动,自然会有它自身的逻辑和轨道。

“中美关系是21世纪最重要的大国关系。我们有一千个理由搞好中美关系,而没有一个理由搞不好。”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怨。20世纪后半页的最后三十年中,中美两国领导人以卓越的政治智慧跨越分歧,成功实现过两次重要的历史性和解,回望那些珍贵的历史细节,当倍加珍惜半个世纪以来大国关系中卓越的政治智慧、深刻的历史逻辑和来之不易的成果。新世纪的第一个三十年中,大国关系能实现历史性的第三次修复、重启、和解,将真正造福两国人民,造福全世界。中美关系的过去、当下和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在地缘政政治和重大争端发生后的危机处理和管控机制。我们要谨防可能的陷阱,一旦进入某种螺旋式强化,极易形成若干连环悖论,要加强沟通和建立危机处理机制,要小心翼翼主动管控分歧和风险,避免硬怼和硬脱钩,要“考虑到万一稍有不慎,庞大的机器失去控制迎头相撞会把世界变成什么样子。”回到安全的轨道上来,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管控分歧,直面挑战。每个人都期待着中美关系历史性的第三次和解。■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