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3-07-19 15:27
时政

中方不妨反问克里,你们到底要不要推动新能源政策?

欧洲与美国在电动车层面上的气候与产业矛盾是类似的,政府敦促产业转型以减碳,却又不愿支持转型所必要的跨国合作,难怪“去风险”会让所有人都陷入困惑。
美国气候特使克里
雁默


美国气候特使克里访华,其行前的遭遇与发言,揭示两大国要实现合作有多么困难。气候议题,事涉能源政策与产业发展,主问题下的各种子问题环环相扣,以致中美间的气候矛盾并不比其他领域小,其主因仍在于美国精英罹患了“冷战强迫症”,很难与中方既竞争又合作。

近日,“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一篇文章(注1)深刻指出,即便拜登政府口口声声称不想掀起新冷战,但美国精英层因深陷冷战思维陷阱,限制了其外交政策的现象。与中国相比,美国短浅的历史所能提供的殷鉴并不多,加上二战后的优越感作祟,使得冷战成了他们仅剩的战略参考指南。

冷战的两个主要特征是经贸脱钩与军事护栏,当前,美国正在这两条轨道上应对中国崛起,但双双踢到铁板。气候议题是理应脱离二元对抗的领域,却仍被美国置入于冷战框架思考,所以气候议题被政治化、武器化,成了另一个斗争场域。

全球化后,中美关系远比当初的美苏关系复杂,无法脱钩,因此美方借用欧洲的“去风险”概念应付多极世界里的两极对抗新模式,以致成了最近国际上热门的词汇之一。对中方而言,该词汇只是“脱钩”的饰词,其实,对美方而言亦然,它是“竞争”(或对抗)的代名词,也是干扰中美在气候议题上合作的拦路虎。

简单说,气候问题与产业问题是分不开的,当前美西方想在产业供应链上与中国脱钩断链“去风险”,那要如何在气候议题上合作呢?

五月时,克里向媒体表示,他想与中方谈三个问题:减甲烷;减煤;减少世界性森林消失的问题。这三个问题都与产业有关。

CNN提供的数据表明: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27%,美国占11%。从“历史温室气体排放量”看,美国则是中国的两倍。从人均排放量来看,中国是10.1吨(2019年),美国是17.6吨。从能源结构看,中美两国的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差不多,但因中国人口多,所以再生能源产量多出美国1/3,中国建造了全球近半的再生能源装备,而且中国电动汽车销售占全球份额多达63.6%,美国则是9.2%(2022年)。

总而言之,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碳排国家,中美应该要合作,合作意味着双方都要有所让步,但在冷战思维下,克里数度表示拒绝任何让步,包含拒绝支付“气候赔款”,拒绝消除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的关税等等,他说“想要实现的目标是在不作出任何让步的情况下,与中方建立稳定关系”。

想合作还摆高姿态实在令人无语。没有让步就没有合作,或换个说法——美方拒绝让步,中方就只好以斗争求合作。

美国现在想迫使中国减少燃煤发电,并以此作为支点,争取COP28上的话语权优势。有鉴于气候议题与全球化产业发展息息相关,中方可以“去风险”为支点,凸显美西方在气候议题上所设置的障碍与内在矛盾,以占据话语权优势。这是个大题目,可谈的问题很多,这次就挑电动车产业来看“去风险矛盾”,因为它最能显示美西方在气候问题与产业保护主义上的矛盾。

以下先谈谈“去风险”到底是什么鬼。

去风险咒语

“去风险”的起源是欧洲,严格说来,与美国现在主张的“去风险”并不是一回事。简明地说,欧洲做不到美国要求的“对华脱钩”,因此退而求其次地在有限的领域上,与中国保持安全距离,减少对华依赖,这就是“去风险”的原意。

美国心知肚明,这是欧洲婉拒美方“冷战召唤”的信号,于是沙利文贼溜溜地剽窃了这个词汇,并偷换其意涵,反要求欧洲与美国同心,以安全为由对华进行冷战形式的脱钩,也就是用“去风险”来粉饰“脱钩”,树立保护主义式的冷战壁垒。

德国才出台的对华战略文件,“红黄绿”灯全开,荒谬地凸显了欧洲的矛盾。在“去风险”的大旗下,既要脱钩,也要挂钩。以致欧洲的“去风险”注定是模糊的,心不甘情不愿的,必须随美方起舞而动态调整的不确定战略。这便是为何冰岛外长直言称其不了解“去风险”的意涵,以及其将导致什么结果的原因(注2)。

这么说吧,发明“去风险”的冯德莱恩,以及偷换概念的沙利文,其实都不知道“去风险”的路线图到底是什么,他们只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而这只是一个狡辩的词汇而已。

不过,对美西方的跨国企业与进出口商而言,“去风险”具体而明确——与中国做生意的人,就是“风险”本身。欧美政客透过减少政府对企业的保护,让自家商人们意识到在华投资与经商是高风险的举措,从而实现减少对华依赖的经贸目标。明明在牺牲本土商界利益,却又必须获得商界的支持,因此才会产生“红黄绿”灯全开的荒谬战略。事实上,称之为“战略”,本身就是荒谬的。

举个例子,作为“去风险”的标志性产业,芯片制造业是欧美希望自主的关键环节,但这个行业高耗能,高排碳——台积电是台湾第三大高排碳企业——与减碳要求是矛盾的,更别提最近西方强调的关键矿物自主生产了。

换言之,“减少对华依赖”与“减碳”,恰恰是矛盾的核心。最强调减碳的欧洲,因而无所适从,其实也是自找的。西方根本无法在减少对华依赖的同时,与中方在气候议题上有效合作。

电动车产业,最能说明欧美在“去风险”问题上的分歧与迷惘。

电动车的减碳迷惘

众所皆知,中国已主导了全球电池与清洁能源技术市场,电动车正在快速扩大市占,欧美对此发展的应对则出现分歧。

美国对中国汽车征收27.5%高关税,并透过“通胀削减法案”鼓励本土电动车制造业,以保护主义补贴的形式树立另一层壁垒。相对地,欧洲对进口汽车只征收10%关税,对电动车的政策补贴则适用于国产车与进口车,以此支持减碳目标,包含2035年禁售燃油车政策在内。

2022年,欧洲汽车销量925万辆,日本420万辆,美国1375万辆,中国2700万辆,其中,电动车就销售了590万辆,全球59%新能源车来自中国,中方还控制着全球76%的电池产能。今年,全球电动车销量破千万辆,年增长55%,2023年第一季销量更突破230万辆,预估整年销售1320万辆,仍保持快速增长。

众多中国品牌电动车进入欧洲,却被美国拒于门外,这意味着从气候议题的视角看,美国对华“去风险”远比欧洲积极,而欧洲对气候议题的重视又远胜于美国,中国在此议题上比较能有效合作的对象是欧洲。若考虑到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同时也歧视欧洲进口车,直观上,中欧其实应该联合起来要求美国开放市场,停止其全球性的“去风险”作为。

不过,以上推论是纯理性的,恐怕不太现实。从欧洲视角看问题,汽车产业毕竟是欧洲最大的产业,同时也是最大的雇主。过去十年,汽车出口每年为欧洲经济带来700亿至1100亿欧元的贸易顺差,是金山银山,不太可能坐视中国电动车品牌在此畅行无阻地攻城掠地。

他们看到的危机是,去年,中国对欧洲的投资有一半以上(240亿美元)投在电动车产业,而中方的优势不仅止于电池(技术与成本),还在于没有“燃油车包袱”,不必负担各种转型成本。

例如,欧洲厂为了与中国厂的高效率竞争,必须从速淘汰燃油车技术工人,随着法令对电动车发展的鼓励,这样的转型阵痛只会逐日加剧。

因此,欧洲提高进口车关税恐怕只是时间问题,在气候与产业的天秤上,欧方迟早得用上“去风险化”概念,以保住他们的高额贸易顺差,与蓝领利益。

尽管有的欧洲国家如德国,会为了保住中国市场销售而避免树立关税壁垒,但也有的国家如法国,积极寻求关税壁垒以保护本国相对脆弱的品牌。面对有点不知所措的欧洲,中方应谨慎处理欧方在此问题上的内部分歧,不断寻找共赢的模式,否则“去风险化”会像魔鬼的诱惑,让欧洲禁不住牺牲气候政策,并政治化产业问题。

大西洋的另一端,由于美国本来就将“去风险化”视为脱钩的同义词,政治化产业问题又是保护主义的高效工具,因此,美国政客与车企倾向于牺牲气候政策以自保,保住市场与劳工,以免自己也落入欧洲掉进的“陷阱”。这便使得拜登的“通胀削减法案”遇到了逆风,现在该法案中的电动车补贴与监管,被视为过度鼓励新能源产业的不当政策。

我数度提过两点:一、美国不擅长产业政策;二、拜登最重视的票仓是工会;选举年又来了,合理推估,拜登政府必然会向共和党与本土车厂妥协,放缓推动电动车基建的节奏,并维持进口车的高关税。事实上,阻碍美国消费者购买电动车的主要绊脚石,就是高价与充电桩的不足,这便是美国自我阻碍进步的破口。

既如此,克里与中方在气候议题上的“合作”,就必然要放大中国的问题,淡化美国的问题,会将焦点放在燃煤电厂等层面上,而不是放在美国推动新能源的迟滞进度上。因为后者是中方的强项,美方必须去除中国设备进口障碍,才能促进自身减碳。

共和党正将拜登的气候议程视为“民主党与魔鬼共舞”的铁证,在电动车领域,要求在政策面坚壁清野地斩断“中国制”的进口与中国投资。已经浮现的案例是,美国电池厂Microvast早先收到2亿美元补助承诺,以支持其在田纳西州设厂的案子遭到否决,理由是Microvast在中国有子公司;此外,福特与宁德时代合作在密西根州设立电池工厂的案子也受阻,即便福特喊冤称该案只是单纯的技术合作。

美国企业非常清楚,推动新能源车必须与中国厂商合作,否则补贴拿来干什么呢?若完全用在独立研发以求追上中国进度,这点补贴只是杯水车薪。

欧洲与美国在电动车层面上的气候与产业矛盾是类似的,政府敦促产业转型以减碳,却又不愿支持转型所必要的跨国合作,难怪“去风险”会让所有人都陷入困惑。

总言之,西方在气候议题上陷入了多重矛盾,问题核心就在于“去风险”,所以中方在国际场合与西方于此议题上交手时,理应从“去风险”问题切入,要求对手移除这个主要的合作障碍,若光是谈中国问题,就不必合作了。

这次中方不妨反问克里,你们到底要不要推动新能源政策?他可能会将拳头塞在自己嘴里。■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美国气候特使克里
2023-07-19 15:27
时政

中方不妨反问克里,你们到底要不要推动新能源政策?

欧洲与美国在电动车层面上的气候与产业矛盾是类似的,政府敦促产业转型以减碳,却又不愿支持转型所必要的跨国合作,难怪“去风险”会让所有人都陷入困惑。
雁默


美国气候特使克里访华,其行前的遭遇与发言,揭示两大国要实现合作有多么困难。气候议题,事涉能源政策与产业发展,主问题下的各种子问题环环相扣,以致中美间的气候矛盾并不比其他领域小,其主因仍在于美国精英罹患了“冷战强迫症”,很难与中方既竞争又合作。

近日,“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一篇文章(注1)深刻指出,即便拜登政府口口声声称不想掀起新冷战,但美国精英层因深陷冷战思维陷阱,限制了其外交政策的现象。与中国相比,美国短浅的历史所能提供的殷鉴并不多,加上二战后的优越感作祟,使得冷战成了他们仅剩的战略参考指南。

冷战的两个主要特征是经贸脱钩与军事护栏,当前,美国正在这两条轨道上应对中国崛起,但双双踢到铁板。气候议题是理应脱离二元对抗的领域,却仍被美国置入于冷战框架思考,所以气候议题被政治化、武器化,成了另一个斗争场域。

全球化后,中美关系远比当初的美苏关系复杂,无法脱钩,因此美方借用欧洲的“去风险”概念应付多极世界里的两极对抗新模式,以致成了最近国际上热门的词汇之一。对中方而言,该词汇只是“脱钩”的饰词,其实,对美方而言亦然,它是“竞争”(或对抗)的代名词,也是干扰中美在气候议题上合作的拦路虎。

简单说,气候问题与产业问题是分不开的,当前美西方想在产业供应链上与中国脱钩断链“去风险”,那要如何在气候议题上合作呢?

五月时,克里向媒体表示,他想与中方谈三个问题:减甲烷;减煤;减少世界性森林消失的问题。这三个问题都与产业有关。

CNN提供的数据表明: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27%,美国占11%。从“历史温室气体排放量”看,美国则是中国的两倍。从人均排放量来看,中国是10.1吨(2019年),美国是17.6吨。从能源结构看,中美两国的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差不多,但因中国人口多,所以再生能源产量多出美国1/3,中国建造了全球近半的再生能源装备,而且中国电动汽车销售占全球份额多达63.6%,美国则是9.2%(2022年)。

总而言之,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碳排国家,中美应该要合作,合作意味着双方都要有所让步,但在冷战思维下,克里数度表示拒绝任何让步,包含拒绝支付“气候赔款”,拒绝消除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的关税等等,他说“想要实现的目标是在不作出任何让步的情况下,与中方建立稳定关系”。

想合作还摆高姿态实在令人无语。没有让步就没有合作,或换个说法——美方拒绝让步,中方就只好以斗争求合作。

美国现在想迫使中国减少燃煤发电,并以此作为支点,争取COP28上的话语权优势。有鉴于气候议题与全球化产业发展息息相关,中方可以“去风险”为支点,凸显美西方在气候议题上所设置的障碍与内在矛盾,以占据话语权优势。这是个大题目,可谈的问题很多,这次就挑电动车产业来看“去风险矛盾”,因为它最能显示美西方在气候问题与产业保护主义上的矛盾。

以下先谈谈“去风险”到底是什么鬼。

去风险咒语

“去风险”的起源是欧洲,严格说来,与美国现在主张的“去风险”并不是一回事。简明地说,欧洲做不到美国要求的“对华脱钩”,因此退而求其次地在有限的领域上,与中国保持安全距离,减少对华依赖,这就是“去风险”的原意。

美国心知肚明,这是欧洲婉拒美方“冷战召唤”的信号,于是沙利文贼溜溜地剽窃了这个词汇,并偷换其意涵,反要求欧洲与美国同心,以安全为由对华进行冷战形式的脱钩,也就是用“去风险”来粉饰“脱钩”,树立保护主义式的冷战壁垒。

德国才出台的对华战略文件,“红黄绿”灯全开,荒谬地凸显了欧洲的矛盾。在“去风险”的大旗下,既要脱钩,也要挂钩。以致欧洲的“去风险”注定是模糊的,心不甘情不愿的,必须随美方起舞而动态调整的不确定战略。这便是为何冰岛外长直言称其不了解“去风险”的意涵,以及其将导致什么结果的原因(注2)。

这么说吧,发明“去风险”的冯德莱恩,以及偷换概念的沙利文,其实都不知道“去风险”的路线图到底是什么,他们只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而这只是一个狡辩的词汇而已。

不过,对美西方的跨国企业与进出口商而言,“去风险”具体而明确——与中国做生意的人,就是“风险”本身。欧美政客透过减少政府对企业的保护,让自家商人们意识到在华投资与经商是高风险的举措,从而实现减少对华依赖的经贸目标。明明在牺牲本土商界利益,却又必须获得商界的支持,因此才会产生“红黄绿”灯全开的荒谬战略。事实上,称之为“战略”,本身就是荒谬的。

举个例子,作为“去风险”的标志性产业,芯片制造业是欧美希望自主的关键环节,但这个行业高耗能,高排碳——台积电是台湾第三大高排碳企业——与减碳要求是矛盾的,更别提最近西方强调的关键矿物自主生产了。

换言之,“减少对华依赖”与“减碳”,恰恰是矛盾的核心。最强调减碳的欧洲,因而无所适从,其实也是自找的。西方根本无法在减少对华依赖的同时,与中方在气候议题上有效合作。

电动车产业,最能说明欧美在“去风险”问题上的分歧与迷惘。

电动车的减碳迷惘

众所皆知,中国已主导了全球电池与清洁能源技术市场,电动车正在快速扩大市占,欧美对此发展的应对则出现分歧。

美国对中国汽车征收27.5%高关税,并透过“通胀削减法案”鼓励本土电动车制造业,以保护主义补贴的形式树立另一层壁垒。相对地,欧洲对进口汽车只征收10%关税,对电动车的政策补贴则适用于国产车与进口车,以此支持减碳目标,包含2035年禁售燃油车政策在内。

2022年,欧洲汽车销量925万辆,日本420万辆,美国1375万辆,中国2700万辆,其中,电动车就销售了590万辆,全球59%新能源车来自中国,中方还控制着全球76%的电池产能。今年,全球电动车销量破千万辆,年增长55%,2023年第一季销量更突破230万辆,预估整年销售1320万辆,仍保持快速增长。

众多中国品牌电动车进入欧洲,却被美国拒于门外,这意味着从气候议题的视角看,美国对华“去风险”远比欧洲积极,而欧洲对气候议题的重视又远胜于美国,中国在此议题上比较能有效合作的对象是欧洲。若考虑到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同时也歧视欧洲进口车,直观上,中欧其实应该联合起来要求美国开放市场,停止其全球性的“去风险”作为。

不过,以上推论是纯理性的,恐怕不太现实。从欧洲视角看问题,汽车产业毕竟是欧洲最大的产业,同时也是最大的雇主。过去十年,汽车出口每年为欧洲经济带来700亿至1100亿欧元的贸易顺差,是金山银山,不太可能坐视中国电动车品牌在此畅行无阻地攻城掠地。

他们看到的危机是,去年,中国对欧洲的投资有一半以上(240亿美元)投在电动车产业,而中方的优势不仅止于电池(技术与成本),还在于没有“燃油车包袱”,不必负担各种转型成本。

例如,欧洲厂为了与中国厂的高效率竞争,必须从速淘汰燃油车技术工人,随着法令对电动车发展的鼓励,这样的转型阵痛只会逐日加剧。

因此,欧洲提高进口车关税恐怕只是时间问题,在气候与产业的天秤上,欧方迟早得用上“去风险化”概念,以保住他们的高额贸易顺差,与蓝领利益。

尽管有的欧洲国家如德国,会为了保住中国市场销售而避免树立关税壁垒,但也有的国家如法国,积极寻求关税壁垒以保护本国相对脆弱的品牌。面对有点不知所措的欧洲,中方应谨慎处理欧方在此问题上的内部分歧,不断寻找共赢的模式,否则“去风险化”会像魔鬼的诱惑,让欧洲禁不住牺牲气候政策,并政治化产业问题。

大西洋的另一端,由于美国本来就将“去风险化”视为脱钩的同义词,政治化产业问题又是保护主义的高效工具,因此,美国政客与车企倾向于牺牲气候政策以自保,保住市场与劳工,以免自己也落入欧洲掉进的“陷阱”。这便使得拜登的“通胀削减法案”遇到了逆风,现在该法案中的电动车补贴与监管,被视为过度鼓励新能源产业的不当政策。

我数度提过两点:一、美国不擅长产业政策;二、拜登最重视的票仓是工会;选举年又来了,合理推估,拜登政府必然会向共和党与本土车厂妥协,放缓推动电动车基建的节奏,并维持进口车的高关税。事实上,阻碍美国消费者购买电动车的主要绊脚石,就是高价与充电桩的不足,这便是美国自我阻碍进步的破口。

既如此,克里与中方在气候议题上的“合作”,就必然要放大中国的问题,淡化美国的问题,会将焦点放在燃煤电厂等层面上,而不是放在美国推动新能源的迟滞进度上。因为后者是中方的强项,美方必须去除中国设备进口障碍,才能促进自身减碳。

共和党正将拜登的气候议程视为“民主党与魔鬼共舞”的铁证,在电动车领域,要求在政策面坚壁清野地斩断“中国制”的进口与中国投资。已经浮现的案例是,美国电池厂Microvast早先收到2亿美元补助承诺,以支持其在田纳西州设厂的案子遭到否决,理由是Microvast在中国有子公司;此外,福特与宁德时代合作在密西根州设立电池工厂的案子也受阻,即便福特喊冤称该案只是单纯的技术合作。

美国企业非常清楚,推动新能源车必须与中国厂商合作,否则补贴拿来干什么呢?若完全用在独立研发以求追上中国进度,这点补贴只是杯水车薪。

欧洲与美国在电动车层面上的气候与产业矛盾是类似的,政府敦促产业转型以减碳,却又不愿支持转型所必要的跨国合作,难怪“去风险”会让所有人都陷入困惑。

总言之,西方在气候议题上陷入了多重矛盾,问题核心就在于“去风险”,所以中方在国际场合与西方于此议题上交手时,理应从“去风险”问题切入,要求对手移除这个主要的合作障碍,若光是谈中国问题,就不必合作了。

这次中方不妨反问克里,你们到底要不要推动新能源政策?他可能会将拳头塞在自己嘴里。■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